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红楼-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内心里顶多是想着在上十二卫和殿前侍卫司中找到太子染指军权的证据。相信也一定能找得到。但,贾环建议是他把事情搞大,甚至扩大到京营之中。
这是一个相当隐晦的提议啊。要知道,他曾任京营节度使。名义上是京营十二营的上官。京营节度使这个职位,向来是由四王八公旧武勋集团把持。
若是,他查京营,这里面的权术,可是很有说道的。他甚至可以提拔起来一批“自己人”。和贾环前些时候在贾府里搞的整风运动,其实是一个套路。
他的出身,本来就是武勋入仕。若是想担任大学士,不大可能得到科举出身的文官们的支持。倒是军中将士、武将集团的支持,是一块很的大助力啊。
王子腾轻拍了一下案几,下定决心,看向贾环,道:“子玉这个提议很错。难怪人人都说你有治事之能,果然是权谋之士。你有什么要求?”
他搞这么大的动作,若是有宫中的元妃帮忙遮掩一二,就是最好。其次,他动作越大,反弹越大。压力会传导到贾府那边。谁让贾赦给人抓住了小辫子呢?
贾府有这么大的“牺牲”,他当然需要弥补一二。至少,要作出补偿的姿态吧?
贾环露出一个不好意思的微笑,道:“还望日后舅舅能在天子面前美言几句。翰林九年任满升迁,太熬人。”他这是要官。
贾环被天子压着的事情,满朝皆知。王子腾闻言,顿时哈哈大笑,手指贾环,虚点一点,道:“没问题。事成之后,我一定会在天子面前保荐你。”
后面还有一句话:天子答不答应,那就不管我的事了。
贾环微笑着点头,谢了王子腾,再说了两句话,一碗茶喝完,告辞离开王府。
马车平稳的行驶在京城的街道上。“哒哒”的马蹄声,在秋夜中,很空寂。
马车之中,贾环轻轻的笑了笑。
他怎么可能牺牲贾元春的利益,牺牲贾家的利益,来成全王子腾的官位、仕途?他可没有那么高尚,没那么无私。
在之前他被王子腾叫来说甄家的事的时候,就有一个很明确的看法:想要贾家给王子腾的政治大局做牺牲,这就不要想了。你打你的牌,我打我的牌。
他建议王子腾搞“肃反扩大化”,是有他自己的想法。如何解决贾赦这个作死的猪队友,他也有他自己的方案。而不是按照王统制的思路走。
贾环的马车返回贾府已经是晚上九点半。派了晴雯出去跑一趟,打听消息。等晴雯回来,得知贾母已经睡下。深秋时节,晚上冷。都休息的早。
贾环吩咐下去:明天上午,请大老爷和我一起到老太太面前质对。(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五章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八)
九月底,清晨的薄雾弥漫在贾府俊丽的园林中。金黄色的树叶飘零,一派晚秋风情。
贾府西路,贾母上房的卧室里。贾母早上才起床,就听鸳鸯说了,“老太太,昨晚亥时三刻,三爷打发人来传信,今天要请大老爷来老太太面前质对。”
贾母思忖着,奇怪的道:“环哥儿有什么事?”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升起来。
她那个孙儿处事公道,赏罚有度,手段凌厉。大小事根本就不用来烦她。若是有事,只怕不会是好事。
说起要大儿子质对,贾母看看鸳鸯,别是为鸳鸯的事吧?她知道贾环的性情,若是知道那件事,他肯定会管的。
…
上午九点,贾环在望月居明亮的餐厅里喝着香甜的大米粥、吃着肉包子。另有各色早点。娇妻美妾相陪。俏丽的丫鬟们环侍。
因保龄侯史鼐外迁四……川布政使,贾母舍不得湘云离开,留着湘云继续在贾府中居住。湘云极是敬重、喜爱宝钗,视宝钗为姐姐,和宝钗一起住在大观园蘅芜苑中。
因而,宝钗这段时间,时而在蘅芜苑中住几日,时而回来望月居陪贾环住一晚。
贾环并介意娇妻住在大观园中,和姐妹们玩耍、说笑。此时距离她上京到贾府里已经五年了。与贾府的姐妹们早熟悉起来,感情日益深厚。与姐妹们顽笑、笑闹是尽有的。
他挺喜欢她这样的。
珍重芳姿昼掩门。宝姐姐是端庄、矜持、娴雅的冷美人。但是,这个“冷”啊,并不是对他,或者对贾府的姐妹们。
宝钗今天穿着金菊色的棉裙,头戴如意状的金簪,额前梳着整齐的刘海。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白皙的肌肤若初雪般净白,坐在餐桌边用着早饭,明丽难言,赏心悦目。
宝钗胃口较小,她吃完了,贾环还在喝粥。站起来帮贾环盛粥。打开精美、保温的小铜炉子,用镂空雕花的银勺子给舀了大半碗,递给贾环。美丽的杏眼看着贾环,关心的道:“夫君今日要去和大老爷在老太太质对。可是为了鸳鸯姐姐的事?”
贾环一听就明白怎么回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接过粥,沉吟着问道:“姐姐,大老爷逼鸳鸯姐姐做小老婆的事发生了?”
宝钗点头,金簪微动,“嗯。夫君你这些日子忙的很,我便没让人给你说这些琐事。鸳鸯姐姐宁死不去。老太太骂了大老爷一顿。大老爷自此就告病了。”
贾环点点头,“不是为鸳鸯姐姐的事。是其他的事。”又嘲讽的道:“姐姐,我们这位大老爷不知死活啊!他捅出这么大的篓子,还有心情逼迫人当他的小老婆。真是够混账的。”
这话说的宝钗、香菱、晴雯、莺儿、如意、彩霞几人都很疑惑。但是贾环不说。她们都没问。
贾环抿抿嘴,思索着喝着粥。心中对贾赦的厌恶之情,越来越盛,近乎难以遏制。
红楼原书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贾赦看中了鸳鸯,要娶她做小老婆。先派邢夫人去找鸳鸯,再要鸳鸯的嫂子去劝她,再用鸳鸯的哥哥去逼迫她。
贾赦威胁道:“自古嫦娥爱少年,他必定嫌我老了,大约他恋着少爷们,多半是看上了宝玉,只怕也有贾琏。果有此心,叫他早早歇了心,我要他不来,此后谁还敢收?此是一件。第二件,想着老太太疼他,将来自然往外聘作正头夫妻去。叫他细想,凭他嫁到谁家去,也难出我的手心。除非他死了,或是终身不嫁男人,我就伏了他!若不然时,叫他趁早回心转意,有多少好处。”
按照邢夫人和王熙凤的分析,常理是:“凭他是谁,那一个不想巴高望上,不想出头的?这半个主子不做,倒愿意做个丫头,将来配个小子就完了。”
“难道你不愿意不成?若果然不愿意,可真是个傻丫头了。放着主子奶奶不作,倒愿意作丫头!三年二年,不过配上个小子,还是奴才。”
但鸳鸯还真就偏不愿意。骂她嫂子,“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什么‘喜事’!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端的是锦口绣心。口齿伶俐。
骂得好!
贾环雍治八年在贾府里时,和鸳鸯对阵过,就知道,贾府里要论骂人的功夫,鸳鸯是可以排得上号的。
鸳鸯在贾母面前道:“若有造化,我死在老太太之先,若没造化,该讨吃的命,伏侍老太太归了西,我也不跟着我老子娘哥哥去,我或是寻死,或是剪了头发当尼姑去!若说我不是真心,暂且拿话来支吾,日后再图别的,天地鬼神,日头月亮照着嗓子,从嗓子里头长疔烂了出来,烂化成酱在这里!”
到底是金鸳鸯!
誓死不从。她用自己的凛然正气,大声回答了贾赦这个无耻之徒的要挟、胁迫,表现出高尚的情操。正所谓,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人的尊严,不能够被践踏!这是灵魂里不屈的声音:要活的像个人。
将美好的人,或者事物,给毁掉,这怎么能够?这是极其的令人痛心、惋惜。红楼原书中,鸳鸯的结局,就是在贾母死后上吊自杀。但是,现在,自然不会!
贾环早就决定要在这件事上帮鸳鸯一回。鸳鸯为人处事,很公道。有金鸳鸯之誉。且不说,他现在和鸳鸯的私交不错,算是朋友。怎么可能看着朋友被贾赦威逼致死?
即便不是朋友,在他并不费多大工夫的前提下,他如何不愿意帮助她呢?
贾赦这个人,贪婪、好色。他不仅仅是猪队友的问题,而是作恶多端、坏事做尽。死不足惜!
…
吃过早饭后,贾环带着娇妻美妾一起前往贾母上房处。晴雯喜欢看热闹,跟着去。
真论起来,其实贾环并没有纳妾。美妾是特指香菱。
贾环为香菱的事,把薛蟠打了一顿。故事呢,很曲折。全然不是那么回事。但是,在旁人看来,环三爷对香菱姑娘,早有企图。香菱陪嫁,早晚是环三爷的人,阖府尽知。香菱在贾府里的待遇,是贾环小妾的待遇。
香菱心里明白。这会子,看着与宝钗并行的贾环的侧影一眼。有好几天没见三爷了。温柔安静、明净标致的美少女亦步亦趋的跟着贾环,幽香萦绕。
一路上,贾府的内官家林之孝带着管事媳妇们亲自来给贾环传递消息,“三爷,大老爷已经出门,马上就到老太太这里。”贾环昨晚吩咐下去了,贾府上下,谁敢不重视?
“嗯。”贾环点点头,一行数人自贾府中路的甬道直抵西边,进了贾母上房的院落。
秋日上午,阳光和熙。凤姐儿笑吟吟的迎上来,和贾环、宝钗打过招唿后,笑道:“环兄弟,今天到底什么事啊?可是为鸳鸯姐姐的事?”
鸳鸯的事情,最近在贾府里闹的挺大的。人皆尽知。
贾环摆手,道:“不是。是另外的事情。”迈步进了贾母的屋里。王夫人、薛姨妈、李纨、史湘云、林黛玉、贾宝玉、迎春、探春、惜春都在。
以贾环今时今日在贾府里的地位,他的一举一动很受关注。他说今天要找贾赦在贾母面前质对,贾府中人自然是都知道。内眷们今天这会都在。
贾环给贾母、王夫人行礼,端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一股压力,自然而然的传导出来。
史湘云拿着手帕子,掩嘴娇笑,和宝玉交头接耳,“难得见环哥儿这样严肃。看来要出大事了。你前些儿不是说要帮鸳鸯姐姐说情,不让大老爷得逞吗?看,这是主持公道的人来了。”
宝玉偏头,和湘云笑着道:“我虽然不喜环老三,但这事确实做的漂亮。”他要做事,得求老太太、太太。但是环老三做事,当真是大开大合。肆无忌惮。府中貌似没人制得了他。
鸳鸯站在贾母身后,水葱儿似的女孩,俏丽的鹅蛋脸上浮起一抹难以抑制的红晕。
三千人中第一仙,花如罗绮柳如烟,时人勿讶登科早,月里嫦娥爱少年。这是贾环今年春高中会元的诗词。
月里嫦娥爱少年。她前些日子给大老爷威胁时,大老爷就说她是不是想嫁环三爷?
黛玉秋水般的眼眸从闭目坐着的贾环身上扫过,抿嘴一笑,悄然扭身的和身旁的宝钗说话,“宝姐姐,这人今儿怎么这样?古怪的紧。”
大观园中起海棠社,这是一桩,姐妹们关系亲密。再有,林潇湘魁夺菊花诗。刘姥姥再进荣国府,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黛玉在鸳鸯行令时,只顾着免于被罚,说了《牡丹亭》、《西厢记》上的句子,事后数日,给宝钗劝说。
宝钗道:“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
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黛玉心中暗服。两人和归于好。蘅芜君兰言,潇湘妃子听得进去。
宝钗知道端底,轻笑着给黛玉解释。
…
贾环等了片刻,就等到贾赦进来。邢夫人带着丫鬟,婆子,跟在他身后。
贾赦穿着褐色的长衫,走到贾母面前,跪着请安,“儿子见过母亲。”
贾母冷哼一声,并不说话。贾赦强讨鸳鸯,将贾母得罪的很了。
满屋子的人都起身,独独贾环坐着不动。等贾赦行完礼,贾环站起来,拱手一礼,冷笑道:“我有事要和大伯质对,请老太太和太太听听。”
贾环这话说出口,其余人等全部退出贾母的屋里。片刻间,就变得清清静静。
贾赦给贾环一招就到,当然是因为贾环明说了,要和他质对平安州商贸的事。若是,为鸳鸯的事,他怎么可能理贾环?那有被晚辈教训的道理?
这时,贾赦不满的看贾环一眼,喝口茶。且看他怎么说。
贾环冷声道:“大伯,你在平安州贩卖铁器给草原蛮族之事,已经暴露。汝阳侯告状都告到舅老爷面前去。当日在荣禧堂里,你答应我父亲,不再参与商贸,这是怎么回事?
我是管不了大伯的。还请老太太说句话。大伯你要作死,别连累贾府。我把话说在前头,你要是还不收手,日后被朝廷下狱砍头。勿谓我言之不预!”(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六章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九)
贾环的话是说的比较重的。贾母和王夫人两人脸色都是微变。下狱砍头!
但,贾赦嘲笑的看着贾环,垂下眼皮子,吹了一口茶碗中的茶叶,慢悠悠的道:“环哥儿,你吓唬谁呢?”
他不是后宅的妇人。
贩卖铁器到草原上确实是死罪。朝廷明文规定的。但那得看什么人贩卖。没有背景的商人贩卖,肯定是这个结果。而他参与售卖铁器,能有多大的事?
贾府百年世族,公侯之家,现在还有贵妃在宫中,不过是罚银子的事。再严重些,顶了天,夺爵。难道还能真杀他的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呵(傻)呵(逼)!”
贾环似笑非笑的看了贾赦一眼。看来贾赦是不懂天朝的“黑话”。勿谓言之不预,是要见血的。贾赦又哪里知道他的想法?
他转身面向贾母,躬身一礼,道:“还请老太太阻止大伯作死。现在京中的政治气候极其的诡异,若是府里因为大伯而被动,甄家的现在,就是我贾府的将来。”
甄家现在是个什么样的情况,贾母是知道的,贾母顿了顿拐杖,问贾环,“环哥儿,情况真有这么严重?”
贾环点头,肯定的道:“是的,老太太。”
贾赦想什么,他怎么可能猜不到?他只想给四个字作为评价:利欲熏心。现在京城中是什么情况?天子连屠刀都举起来了!但凡只要有点政治敏感度的官员,谁会以为,这把刀只杀太子?
太真!
届时,谁是太子的同党,谁不是,到底谁说了算?君不见,明太祖的胡惟庸案,杀了多少人?3万余人!而且,在这样严峻、紧张的形势下,任何一点小事都有可能被无限放大,还真以为按照常理来处理?
幼稚!
贾母对贾环不喜欢归不喜欢,但对贾环的话还是很信的,这是贾环的金字招牌。坐在塌椅上,转过身问贾赦,厉声的道:“你都听到了?赶紧把什么铁器买卖停止了。你不想活,我老太婆还想多活几年呢。”
贾赦对贾环拿贾母来压他的很不屑,从座椅上站起来,辩解道:“母亲,环哥儿不过夸大其词罢了。不过,母亲既然说了,我打发人去平安州停止便罢了。”
贾赦没有硬顶贾母。实在是因为鸳鸯的事情,得罪贾母得罪的恨了。他不想找骂。
母亲骂儿子,他难道还能还口不成?
索性先假意答应下来,日后有事,再推脱给门客就是了。
贾母和王夫人两人都不傻,精明着。一听就知道贾赦口是心非。王夫人面无表情的喝着茶。琢磨着贾环话里透漏出来的信息。她还以为贾环今天是为鸳鸯而来。不想是为大伯生意上的事情。
贾母眼睛盯着贾赦,腰微微弯着,严厉的质问道:“果真?”她不大信她这个大儿子的鬼话。
贾赦低下头,道:“是真的。儿子马上去办。”
贾母冷哼一声,道:“若不是真的,我就要打你一顿棍子。你记着。你去罢。”
贾赦告辞离开。刚出院子门,回头看了一眼,讥讽道:“可笑!”摇摇头,带着丫鬟离开。他母亲年纪快八十了,还真能抽他吗?平安州那边,贸易一次,那可是几千两银子。
真是因为前些时候门客带书信回来,说交易成功,给他赚了三千两银子,他才动了纳妾的心思。挑来挑去,选中了鸳鸯。
…
贾赦出去后,贾环也不久留,离开前还皱着眉头对贾母强调道:“老太太,大伯要是不听劝告,麻烦的很。”一脸郁闷的离开。看起来是,他一个晚辈,想要约束大伯,很困难。
贾母和王夫人两人是贾府内眷的头面人物,与京中各世家内眷的往来,都是她们出面招唿。比如老太妃、南安太妃、锦乡侯夫人等。两人的消息并不蔽塞。
贾环一说京中形势紧张,两人就知道怎么回事:太子正在被幽禁,天子派人彻查。份量最重的一个钦差,便是贾府的舅老爷,王子腾。京中都在传,要废太子。
等贾赦、贾环出去后,屋中清静下来。贾母倚在软榻上,问王夫人,“太太觉得呢?”
王夫人建议道:“老太太要是,环哥儿怎么管得了他大伯。这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老太太不若让环哥儿代表你,约束他大伯。”
王夫人相信,以贾环的手段,他就算只拿到贾母的名头,一杆大旗,要管束贾赦,有的是办法。保管能整的贾赦欲……仙……欲……死。
王夫人是在给贾赦下眼药。贾府大房和二房长久以来的矛盾不是什么秘密。而当前,贾赦和贾环的关系已经恶化到极点。她这是来一个“借刀杀人”。借贾环来“干掉”贾赦。
贾母哪里会不知道贾赦和贾环的矛盾?想了想,道:“嗯,我再想想。”
从个人的感情上,她对贾赦、贾环都不喜欢。不过,刚发生贾赦要挟、算计她身边的大丫鬟鸳鸯的事,她更不喜欢贾赦。看贾环反倒顺眼一些。
但是,从理智、血缘上来说,她和贾赦更亲近。贾赦可是她儿子。骂他,他都听着的。所以,真要让贾环打着她的旗号去整贾赦,她下不了这个决定。
王夫人还要再说,王熙凤、李纨、宝钗等人一起进来。话题便岔开了。
…
贾环步出花厅外,秋风微拂,皱着眉头就舒展开,神情沉静。顺着甬道往外走。
贾赦难道还真以为,他会认为贾母能够约束他?这不过是一个形式而已。
认认真真走形式。现在形式走完了。接下来,就是在合适的时间点,干掉贾赦,彻底的剪除贾府最后、最大的一个隐患。
此人,死不足惜!
干掉贾赦,最大的障碍其实在贾母。但是,若是贾赦被朝廷砍头、或者流放,或者赐死,那便不关他的事了。该提醒的,该说的话,他刚才都说了。
贾赦执意不听,蓄意作死。那怪得了谁?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贾环眼中的厉色,一闪而过。
“三爷,这里!”晴雯等候在院落外,一身暗红色的长裙,灵巧妩媚,笑着冲贾环一挥手,带着贾环往旁边的园林里走去。
贾环刚来的路上给晴雯交代了,他要找鸳鸯说几句话。让晴雯提前给鸳鸯说一声。他这段时间事务繁忙,没事不会到贾母这边来。京城里都快沸腾成一锅乱粥,他哪里有时间关注府里的小事。
转过一处假山,穿过回廊,就见鸳鸯等在贾母上房的后门处的一处暖阁里,一身水蓝的外衫,身姿高挑,蜂腰俏臀。水葱儿般的女孩,有一些罕见的柔弱感。
鸳鸯见贾环进来,连忙收拾情绪,屈身行礼,谢道:“谢三爷今天为我说话。”
贾环执掌贾府。他的话,具备着给事情定性的资格。金钏儿,就是因为贾环的话,免去了“勾引爷们”的坏名声,如今在贾宝玉屋里。如果说,贾母死后,谁还能护住她,只有贾环。
贾环哑然失笑。都不知道晴雯怎么给鸳鸯说的,想来是夸他的话,不过,他今天真不是为鸳鸯出头而来的。当然,结果,殊途同归。贾赦死在贾母前面,谁还能逼死鸳鸯?
“鸳鸯姐姐快请起来。我今天不是为你的事和大老爷质对的。”贾环双手虚扶,自嘲的道:“我近来都快要成侠士了。不过,鸳鸯姐姐是我的朋友,路见不平,自是要拔刀相助。大老爷的威胁,你别放在心上。什么寻死,什么当姑子去啊,这都不要想。记着,你是这府里的人,我不批准,这些事,你干不成!”
千古艰难唯一死。贾环话说的比较轻松。并不透彻。相信,鸳鸯在有活路的情况下,不会去寻死。等日后贾赦死了,她自然就明白过来。
晴雯咯咯娇笑,嫣然如花。三爷这话说的!鸳鸯姐姐去当尼姑难道还要报备不成?
鸳鸯愣了一下,她没想到贾环竟然不是为她的事而来的。似乎,她的,某些想法,有些想过头了。同时,又给贾环说的莞尔一笑。心中感激难言。
环三爷这一句“朋友”的评价,近乎是给她上了一道护身符。即便她没福分,死在老太太后头,谁敢为难她?
其实,她和三爷的关系,要说有多亲近,那还真未必。这个朋友,只比普通朋友亲近一些罢。交情没到那份上。所以,越发显得三爷此时肯出面保护她的难得、可贵之处。
鸳鸯再次行礼,感激的道:“谢三爷。”声音有些哽咽,低头时,眼泪滚落下来。这些天,压在心头的一块大石头,在顷刻间挪开了。其实,她是真下定决心,若不然,就寻死。不能将自己给贾赦糟蹋了。
贾环笑着点点头,开解道:“鸳鸯姐姐凡事往好的地方想,多为自己想一想。没事多去园子里逛逛,与袭人、金钏儿说说话。回忆往昔,展望未来。”
鸳鸯,关系最好的是袭人、平儿、金钏儿几人。
他心里很有些感慨。有时候,真的得说,人命不值钱。像鸳鸯这样的家养的奴仆。生死操纵于主子之手。若要反抗,只能是用生命来反抗了。很悲壮。
如今他执掌贾府内外,终究是要邪不胜正!
让贾赦之流,去死吧!
…
九月二十五日,贾环在府中,“处理”贾赦的事情时,王子腾自府中出发,直抵江米巷的五军都督府。
到公房里,值班的小吏过来倒茶。王子腾吩咐道:“去请都督府的大人们过来。我有要事相商。”
五军都督府管理着全国的军队。王子腾受命为钦差,会同五军都督府,兵部清查上十二卫和殿前侍卫司中与太子的关联。他的办公地点,便是设在五军都督府中。
片刻后,右都督魏其候、都督同知襄阳侯、都督佥事石光珠过来。左都督牛继宗等人此时率部在西域作战。再等片刻,兵部尚书高国对、兵部孟侍郎一起过来。
见人都到齐,王子腾宣布他的决定,“在下奉圣命清查上十二卫和殿前侍卫司,是否有人与太子勾结,拿了太子的银子。而今,过去十几日,初步查明,有数十名将校涉案,情况极其的严重。在下将禀明天子,剩余的六营京营,也要查一查。诸位以为如何?”
王子腾的话音刚落,襄阳侯就急道:“不可。”
王安世,这是要把事情往大了搞,扩大化啊!他坚决不同意。(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七章 废太子定局。
襄阳侯反对的很激烈。态度强硬,坚决不同意王子腾扩大此次在军中的清查规模。
“京营是精锐禁军。用以震慑中外。若是乱起来,天下震动。王大人,你负得了这个责任吗?”
房间中,军方第二人,右都督魏其候略微的看着自己的朋党,襄阳侯。其实,查京营固然不妥。但是查一查,也没说就天崩地裂吧?莫非他手下有人涉案?
都督佥事石光珠是缮国公之孙,隶属于四王八公集团,对王子腾的想法,闻弦歌而知雅意,这是要党同伐异。他自是支持。
兵部尚书高国对、兵部孟侍郎在这些公侯、勋贵面前,发言权并不大。并没有发言。这当口得罪大权在握的王子腾不合算。
议事在晚秋的上午持续了一个多时辰。王子腾最终强行通过他自己的决定:上书天子,汇报结果,要求清查京营。
王子腾是钦差,负责此事。襄阳侯即便是想拦也拦不住啊!
还不到中午,这则消息就如同长了腿一样,飞快的从五军都督府传出。传遍京城朝廷衙门,各达官贵人的府上。随后,京城中紧张的气氛达到极致。
要知道,这则消息的重点,不是王子腾要在京营上做什么文章,而是查实太子与军中将校有染。虽然只是一个初查的结果,但废太子已成定局。没有任何一个天子,可以容忍太子偷偷的染指兵权。
京城中的各方势力,都在这个消息传开后,各自有所动作。许多不起眼的信使在京城各处府邸上来回传递着消息。暗流涌动!
后宫之中的四大贵妃。周贵妃想要为儿子谋一个好的封号。她是燕王的生母。杨贵妃的家人早在十几年前的政变中杀戮一空。她无欲无求,安心养胎。
贾贵妃早得了贾环的消息,一动不如一静。吴贵妃联合其父有所动作,但她已经失去天子的宠爱。徒费功夫。
另有,若干与朝局有千丝万缕的妃嫔蠢蠢欲动。不过,她们的影响力,终究是不如贵妃们。
武勋之中,旧武勋集团,在左都督牛继宗领兵出征西域,王子腾、北静王都受到天子信重,委任为钦差的情况下,基本都在配合王子腾的举动。准备党同伐异。
而以魏其候为代表的新武勋集团则是心思各异。魏其候要盯着王子腾搞小动作。襄阳侯心中惴惴不安。汝阳侯则是深陷在太子的泥沼之中。
朝臣之中,谢系、何系、刘、韩两位大学士,六部堂官、科道言官、三法司,都暂时处在一种诡异的失声状态中,没有人上书表态。因嫡长子继承制,“天然”支持太子的文官集团,全体沉默。文官集团里的硬骨头们,早就被雍治天子清扫一空。
而皇族之中,得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