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士谋-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这十一万兵马,乃是袁熙、袁谭据守幽、青两州的大半兵力,若是再有缺失,那袁绍当真到了山穷水尽的绝境。

袁绍孤注一掷,欲要奋身再与曹操一拼,若有奇迹发生,袁绍可暂保家业,得以喘息之机。若之不然,这昔日拥有天下最大势力的雄主,将要变为一条丧家之犬。

时下,曹操引得胜之兵,气势宏扬,军威无限,正杀往冀州,陈列于河上,有土人箪食壶浆以迎之。曹操见父老数人,须发尽白,但却个个精神奕奕,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味道。

曹操心中惊异,乃请一众父老入帐中赐坐。

曹操哈哈一笑,先施敬礼,一众父老皆惊,连忙回礼。曹操一敛神色,忽然问道。

“不知老丈几人,多少年纪?”

其中一个看似最是年轻的父老答道。

“我等三人,数我最老,欲近百岁,其余两人都有八九十岁矣。”

曹操听言又是一惊,又见那回话父老,气定神闲,气度不凡,又想自己大军压境,定是惊扰了乡民,连忙告罪道。

“我军士惊扰老丈之乡,我甚是不安。若是我军军士有何犯事,老丈不必顾虑,尽管予我来说。”

那父老却是微微一笑,忽然神色多出几分神秘之色,仿佛在回想往事,缓缓而道。

“想在桓帝之时,有黄星见于楚、宋之分,奇景奇象,引得不少奇人异士来望。其中有辽东人‘殷馗’,他善晓天文,夜宿于此,对老汉等言。

黄星见于乾象,正照此间。后五十年,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拯救此地百姓,若有此人到来,便能得之百年昌盛。今以年计之,已有整整五十年。袁本初野望旺盛,重敛于民,强拉壮丁入仕,民皆怨之。今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大破袁军,四十万袁兵,荡然全无,正应当时殷馗之言,兆民可望太平矣。”

这天荒夜谈之言,曹操虽历来不信,但父老说得极为似真,曹操心里自然是喜,笑道。

“袁本初尚未攻灭,胜负未分,孟德何敢当老丈所言?”

曹操言毕,遂取酒食绢帛赐老人而遣之。父老数人,皆赞曹操有德,又教与曹操,河岸之水,颇有奇效,他们能得以无病长寿,皆因常喝此水。若曹操信之,可让兵士饮用。父老数人说罢,纷纷与曹操告辞,徐徐离去。曹操先让一部分兵士试用,后来那些兵士只觉疲惫尽去,全身精神奕奕。曹操见河水真有奇效,故而通报各军,尽数饮之。

不久,曹军因多日久战,大多兵士皆是疲乏,且军中更有不少伤兵。兵士纷纷饮过河水后,疲惫尽去,伤势亦多有好转,甚是奇异无比。

大军得以恢复鼎盛之状,曹操欣喜无比,当即号令三军。

“如有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之罪!”

于是军民震服。曹操亦心中暗喜。数日后,忽有斥候来报袁绍聚三州之兵,得十二万余,前至仓亭下寨,扬言要与曹操决一死战。曹操听罢不忧反喜,哈哈大笑道。

“哈哈哈!袁本初欲要自取灭亡,上天难救!”

于是曹操提兵前进,大军因饮过河水,疲状伤势转好,进军神速,赶至仓亭下好营寨。

次日,擂鼓大动,欲能敲天裂地,两军相对,如同巨海长河,扑涌而定,各布成阵势。曹操引诸将出阵,个个将士气宇轩昂,威风恶煞。袁绍亦引袁谭、袁熙、袁尚三子及文官武将出到阵前。与曹阵诸将相比,袁阵中那个个无精打采,战栗不安的将士,当真如犬欲猛虎,兔欲雄狮。

曹操拍马出阵,全然一副胜者姿态来蔑视败者,铮铮而喝。

“袁本初,你已计穷力尽,何尚不思投降?望在你我昔日交情,若是你愿降我,我尚且留你一席之地。”

袁绍想起往日曹操在他面前不过是一跳梁小丑,今日竟如此羞辱于他,袁绍岂能忍住,怒火攻心,当即暴声回喝道。

“曹阿瞒,你休要在这逞威风。我先前失利,不过是遭人所叛,今日我麾下文武上下一心,必能取你项上人头!!!”

“愚昧!!无知!!!袁本初,你可当真要刀临项上,才知有悔!”

袁绍大怒,回顾众将,怒声吼道。

“谁敢出马?给我赢下一阵,灭曹贼威风!”

袁尚欲于袁绍面前逞能,应声而起,舞起双刀,飞马出阵,来往奔驰。

曹操见那将与袁绍少时,有几分相似,后顾后方,指问众将。

“可有人,识得此子?”

有识者答道。

“此乃袁绍三子袁尚也。”

言未毕,曹阵有一将挺枪早出。曹操视之,乃曹洪部下一员将校。两骑相交,不三合,袁尚忽然拨马刺斜而走。曹洪部将乘机赶去,袁尚拈弓搭箭,翻身背射,正中曹洪部将左目,坠马而死。

袁绍见袁尚得胜,挥鞭一指,大队人马拥将过来。曹操亦令军上前厮杀,两军混战大杀一场,直至黄昏,各鸣金收军还寨。

曹操与诸将商议破袁之策。郭嘉淡笑立于一处,双目精光,尤为夺人。曹操一见,便知郭嘉心中有计,连忙问之。郭嘉双手一伸,大开十根指头,当即献于十面埋伏之计,教曹操退军于河上,诱袁绍追至河上,伏兵十队,待时伏兵尽出,便能大杀袁绍部众。

高览眉头一皱,颇有顾虑而道。

“引诱大军来至河上,退路尽失,若是陷入苦战,那岂不插翅难逃?”

郭嘉呵呵一笑,又言道。

“我军无退路,背水一战,必将死战,定可大胜袁军。”

“哈哈。奉孝不愧‘鬼才’之名,此计大妙,当应从之。”

郭嘉之计,却是大合曹操心意,当下曹操便速做安排,令十员将士,各领十支兵马。左右各分五队。左方,一队夏侯惇,二队典韦,三队李典,四队乐进,五队夏侯渊。右方,一队曹洪,二队张郃,三队曹仁,四队于禁,五队高览。中军许褚为先锋。

次日,十队先进,埋伏左右已定。至半夜,曹操令许褚引兵前进,伪作劫寨之势。袁绍早闻斥候来报,待许褚军至时,袁绍五寨人马,一齐俱起。许褚故作慌乱,回军便走。袁绍趁势掩杀,喝令各部争先去杀,引军赶来,喊声不绝。袁军一路紧追,直至天明,赶至河上。曹军无去路,袁军眼见曹军被逼入死境,更是连增追势,欲要将曹军逼入死地。

袁绍更是兴奋无比,一改颓势,嘶声大吼道。

“曹军已无退路,攻灭曹军在此一举,此战若胜,我等定可力挽狂澜,收复失地,击败曹操!!”

袁绍话音刚落,在曹军阵内的曹操,亦是大呼吼起。

“前无去路,诸军何不死战?!”

曹操吼声落罢,奋勇回身,策马于前线厮杀。众军见状,士气剧涨,皆回身奋力向前。许褚飞马当先,虎啸连连,虎头大刀划空乱飞,一头杀入袁军大阵之内,一路轰然破去,锋芒骇人,袁将纷纷来挡,皆被许褚力斩于马下,许褚力斩袁军十数将。袁军刹时大乱,曹军背水一战,皆死命拼杀。袁绍见这曹军忽然变得如此生猛,眼见大势不好,退军急回。

就在此时,背后曹军赶来。

袁绍仓促逃命,正行间,一声鼓响,左边夏侯渊,右边高览,两军冲出。袁谭、袁熙、袁尚三子死死护在袁绍身边,死冲血路奔走。又行不到十里,左边乐进,右边于禁引军赫然杀出,杀得袁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渠。又行不到数里,左边李典,右边曹仁,两军截杀一阵。袁绍父子胆丧心惊,奔入旧寨。袁军兵马惊魂未定,忽然又是无数马蹄,步伐声起,只见左边典韦,右边张郃,径来冲寨。袁绍魂魄惊飞,慌忙上马,引部众前奔仓亭,死命逃去。

刚是逃得,袁军人马困乏,欲待歇息时,后面曹操大军赶来,袁绍舍命而走。正行之间,那恐怖的埋伏兵马又出,只见右边曹洪,左边夏侯惇,率两军威煞来杀,挡住袁绍去路。

袁绍状若癫疯,竭斯底里地大呼。

“若不决死战,必为所擒矣!都给我杀!!!!”

袁绍双目赤红,面目狰狞,奋力冲突,得脱重围。袁熙、高干皆被箭伤。军马死亡殆尽。十队伏兵,将袁绍整整十二万兵马,尽数灭绝。袁绍再无丝毫希望,抱三子痛哭一场,不觉昏倒。众人急救,袁绍口吐鲜血不止,指天怒喝。

“我袁本初一生雄威天下,天下诸侯谁人不惧,不意今日狼狈至此!此天丧我也!你等各回本州,誓与曹贼一决雌雄!”

袁绍喝毕,便教辛评、郭图火急随袁谭前往青州整顿,恐曹操犯境,令袁熙仍回幽州,做好提备。袁绍引袁尚等入冀州养病,令袁尚、逢纪暂掌军事。却说曹操自仓亭大胜,重赏三军;令人探察冀州虚实。细作回报,袁绍卧病在床。袁尚、逢纪紧守城池。袁谭,袁熙、皆回本州。袁绍连连大败,爪牙几乎尽数被曹操拔除,曹操当下趁势急攻,引大军杀往冀州。

却说袁尚自斩史涣之后,自负其勇,闻得曹操兵至,自引兵万余出黎阳,与曹军先锋部队相迎。夏侯惇当先出马,袁尚挺枪来战,不三合,袁尚架隔遮拦不住,大败而走。夏侯惇乘势掩杀,袁尚大败,心中惶急,不能主张,急急引军奔回冀州。袁绍闻袁尚败回,又受了一惊,旧病复发,吐血数斗,昏倒在地。刘夫人慌救入卧内,病势渐危。刘夫人急请逢纪、荀谌,直至袁绍榻前,商议后事。袁绍但以手指而不能言。

刘夫人阴阳怪气地问道,好似恨不得袁绍早早去死。

“尚可继后嗣否?”

袁绍惨叫几声,难发言语,声音如同恶鬼在叫。

第六百八十六章 手足相残

旁人听之,竟少有人有痛惜之色,袁绍喊不出声,忍痛点头。逢纪便就榻前写了遗嘱。袁绍翻身大叫一声,又吐血斗余而死。袁绍既死,逢纪、荀谌等主持丧事。刘夫人便将袁绍所爱宠妾五人尽行杀害,又恐其阴魂于九泉之下再与袁绍相见,乃髡其发,刺其面,毁其尸,其妒恶如此,让人无不悚然。袁尚恐宠妾家属为害,并收而杀之。逢纪立袁尚为大司马将军,领冀、青、幽、三州牧,遣使报丧。

此时,又因曹操大军压境,袁尚急传报青、幽两州,命其两位兄长袁谭、袁熙赶来援救。话说袁谭在青州得知其父已死,脸上全无悲伤之色,反而带着浓烈的怨恨,寻来郭图、辛评两人商议。

“我父生平独宠三弟,今果然废长立幼,我实乃不忿!”

郭图在旁,双目发着阴光,冷冷而道。

“主公已死,那逢纪、荀谌在冀州大权在握,必立袁尚为主矣。当速行。”

辛评神色凝重,又在旁附议道。

“逢纪、荀谌两人阴险狡诈,必预定机谋。今若轻率速往,必遭其祸。”

袁谭听罢,神色亦不觉黑沉几分,连忙问道。

“那时下我该若何?”

郭图沉吟一阵,便是说道。

“将军可屯兵城外,观其动静。某当亲往察之,入冀州看事势若何。”

袁谭依言,遂派郭图入冀州,去见袁尚。郭图即日出行,赶至,袁尚接见。两人礼毕,袁尚不见袁谭,甚是不喜地问道。

“为何不见兄长赶至?”

郭图色不变心不跳地说道。

“显思因主公噩耗,心神受创,抱病在军中,不能相见。”

袁尚眉头一皱,在心中默默腹诽道。

“只怕是兄长不愿遵从父亲遗命,又怕我在冀州害他,故而不见。”

不过袁尚很快就回过神来,硬是堆起一张笑脸道。

“我受父亲遗命,立我为主,加兄长为车骑将军。目下曹军压境,请兄长为前部,我随后便调兵接应也。大敌当前,望兄长当且节哀,与我兄弟携手,一同击退曹贼。”

郭图哼哼一笑,袁尚在他面前还有失老成,其心中所想,郭图一看其神色变化便知。郭图先是谦卑执手施礼,即道。

“自然如此。不过军中无人商议良策,我才学疏浅,还望能乞逢元图、荀友若二人为辅。”

袁尚一听,当即脸色大变,逢纪、荀谌此时如同他左右臂膀,万万不能缺失,立即摇头喝道。

“我亦欲仗此二人早晚画策,如何离得!”

郭图紧紧相逼,又言。

“然则于二人内遣一人去,何如?”

袁尚不得已,时下又不敢与其兄撕破脸皮,唯有令二人逢纪、荀谌拈阄,拈着者便去。逢纪拈着,袁尚即命逢纪赍印绶,同郭图赴袁谭军中。逢纪心知此行只怕凶多吉少,但时下袁尚毕竟是君,君命不可违,逢纪无奈,唯有随郭图赶至谭军,哪知那袁谭哪里有病,生龙活虎地来迎逢纪。逢纪心中不安,献上印绶。袁谭眼目一瞪,暴跳如雷,一把抓住印绶,狠狠地砸在地上,更欲斩逢纪。

郭图连忙阻住,在旁低声而道。

“今曹军压境,且只款留逢纪在此,以安尚心。待破曹之后,再来争冀州不迟。”

袁谭听罢,稍稍息怒,从郭图之言。即时拔寨起行,前至黎阳,与曹军相抵。袁谭遣大将汪昭出战,曹操遣大将典韦迎敌。二将战不数合,典韦一戟刺汪昭于马下。曹军乘势掩杀,谭军大败。袁谭收败军入黎阳,遣人求救于袁尚。袁尚与荀谌计议,荀谌相劝,唇亡齿寒,但多派兵士去救。但时下袁尚拥有兵力无多,唯恐兵败,大势尽失。因此只发兵三千余人相助。曹军斥候探知袁尚援军赶来,又知仅有三千兵力。曹操心知,定是这两兄弟各怀鬼胎,心知颇有思量,同时即遣乐进、李典引兵于半路接着,两头围住尽杀之。

袁谭知袁尚竟止拨兵三千来救,又被半路坑杀,大怒,乃唤逢纪责骂。逢纪唯恐被袁谭怒杀,连忙告言。

“容某作书致主公,求其亲自来救。”

袁谭即令逢纪作书,遣人到冀州致袁尚,袁尚与荀谌共议。荀谌再劝袁尚,拨重军去救。哪知袁尚心知却是对袁谭多有提备。

“我兄不愿遵从父亲遗命,欲夺我大位。且又有郭图、辛评两人辅佐。今若破曹,必来争冀州矣。不如不发救兵,借曹操之力以除之。”

荀谌听言色变,疾言厉色速速进谏。

“万万不可!曹操势大,主公兄弟三人联手,尚且不知能够自保,若是再兄弟相争,先主家业必不能保矣!”

“放肆!!兄长不遵父命,欲强夺大位,不仁在先!岂能怪我不义!”

袁尚一声怒喝,执意如此,荀谌多劝无用,被袁尚喝退而去。袁尚不肯发兵。使者回报,袁谭大怒,立斩逢纪,还好逢纪早前收得荀谌派人暗中传来的书信,先是得知袁尚不肯发兵,连夜逃走,往曹营奔去。

逢纪谋略不低,但心狠手辣,曹操并不喜他,不过暂且收之,封逢纪为中郎将。逢纪见自己待遇不如许攸、审配,心中颇为不忿,但时下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逢纪也只好强忍,故装大喜派谢。

袁谭见袁尚不出兵相救,心中气愤无比,竟与郭图、辛评等商议,欲要降曹。还好袁尚在袁谭军中,安有细作。细作密报袁尚。袁尚大惊,速寻来荀谌商议。

“若袁谭降曹,两者并力来攻,冀州必定覆灭!”

荀谌厉声而道,袁尚自知事实如此,哪敢再有歹心,连忙留荀谌并大将苏由固守冀州,自领大军来黎阳救袁谭。

袁谭闻袁尚亲自率军赶来,大喜,遂罢降曹之议。于是袁谭屯兵城中,袁尚屯兵城外,为掎角之势。不一日,袁熙、高干皆引军由幽州赶至,领军到城外,屯兵三处,每日出兵与曹军相持。袁尚本就势弱,又岂是曹操这枭雄对手,屡战屡败,曹军屡屡得胜。

曹操分路攻打,袁谭、袁熙、袁尚、高干皆大败,弃黎阳而走。曹操引兵追至冀州,袁谭与袁尚入城坚守,袁熙与于离城三十里下寨,虚张声势。

曹操兵连日强攻城池,猛攻硬取,攻打不下,兵士皆以疲惫,故来寻郭嘉商议。

郭嘉淡定谏道。

“袁氏废长立幼,兄弟之间必定各不相服,权力相并,各自树党,急之则相救,缓之则相争。不如主公详作退兵,以候袁氏兄弟之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而定也。”

曹操当即依从郭嘉之计,命曹仁为太守,守黎阳,大军徐徐退守官渡。袁谭、袁尚听知曹军自退,遂相庆贺。袁熙、高干见曹军已退,与袁谭、袁尚辞别后,引军回去幽州。

袁谭见曹军退后,患难一除,心里不怨即时升起,与郭图、辛评议。

“我为长子,反不能承父业。袁尚乃继母所生,反承大爵,长反听幼,心实不甘呐!!”

郭图早有奸计想好,立即进告道。

“主公可勒兵城外,大摆宴席,只做请显甫、荀谌来饮酒,待两人医治,伏刀斧手一拥而上,将两人乱斧砍死,此大事可定矣!”

“哈哈哈。军师此言甚妙。此两人一死,我便可继承父业,重归正轨!”

袁谭听罢,朗然大笑。当即依从郭图之计,暗下各做安排。适逢别驾王修自青州赶来,袁谭将此计告之。王修听计色变,连连谏道。

“兄弟者,左右手也。今与他人争斗,断其右手,曹操势大,不过暂且退去,不久必来。君独臂岂可战恶虎。君弃兄弟而不亲,天下其谁亲之?那郭公则谗人离间骨肉,以求一朝之利,将军万万不可轻信!”

袁谭一心要除袁尚夺取大位,哪听王修之劝,当场暴怒,叱退王修,使人去请袁尚。而袁尚对袁谭又岂会没有提防。当下急寻荀谌商议。荀谌思索一阵,脸色大变,速告道。

“此必郭图之计也。主公若往,必遭奸计!”

“兄长竟欲杀我!!!他歹心难除,我岂能坐以待毙!”

袁尚怒不可及,就欲要起兵征伐袁谭。荀谌连忙相劝,袁尚不从,披挂上马,引兵出城。袁谭见袁尚引军来,情知事泄,亦即披挂上马,率军与袁尚交锋。

袁尚一见袁谭,立即破口大骂,言他不孝不忠,恶如毒蛇。

袁谭怎会相忍,亦回骂道。

“你毒死父亲,篡夺爵位,今又来杀兄耶!实乃人间至恶!!!”

二人骂毕,皆怒火冲天,拍马出阵,亲自交锋。袁谭武艺平庸,不是袁尚对手,两兄弟战了数十合,袁谭败走。袁尚趁势令军掩杀,袁谭大败。袁尚亲冒矢石,冲突入阵,势要击杀袁谭。袁谭被其弟杀得一路狼狈逃亡,心里自是无比愤恨。

袁氏兄弟,连连大战,袁谭屡屡战败,引败军奔平原,袁尚这才收兵返还。袁谭不甘就此失了爵位,与郭图再议进兵,令岑璧为将,领兵前来。袁尚自引兵出冀州。两阵对圆,旗鼓相望。岑璧出骂阵,袁尚拍马舞刀,来战岑璧。二将战无数合,袁尚斩岑璧于马下。谭兵又败,再奔平原。袁尚心知,一日不除袁谭,冀州难得安灵,故引军追杀,追至平原。

袁谭抵挡不住,退入平原,坚守不出。袁尚三面围城攻打,欲要围死袁谭。袁谭见袁尚欲要置他于死地,连忙与郭图计议。

第六百八十七章 天灭袁氏

郭图沉思一阵,一计想出,如此教道。

“今城中粮少,袁尚军连连得胜,士气如虹,兵锋正锐,势不相敌。主公可详差遣人投降曹操,教曹操将兵攻冀州,袁尚闻之定然大惊,引军必还回救。到时主公再引兵夹击之,必能擒得袁尚。若是曹操击破尚军,我等先静观其变,寻机击之。曹军远来,粮食不继,必自退去。如此主公便可据守青、冀两州,以图进取也。”

“公则此计大妙,不过曹操素来多谋,平常人物只怕会坏我大事,何人可为使?”

郭图心中早有人选,立马告道。

“辛评之弟辛毗,字佐治,今为平原令。此人乃能言之士,可命为使。”

袁谭即召辛毗,辛毗欣然受命。袁谭修书付予辛毗,一再交代,万事小心,又使三千军送辛毗出境。辛毗星夜赍书往见曹操,辛毗来到曹寨,过见曹操。礼毕,曹操问其来意,辛毗淡然具言袁谭相求之意,呈上书信。曹操看书毕,不作声色,先留辛毗于寨中,后聚麾下文武于帐下计议。

程昱冷酷着面色,双目聚光,发言而道。

“想必是这袁谭被袁尚攻击太急,不得已而来降,不可准信。”

吕虔、满宠亦纷纷附议,曹操却和郭嘉相视一眼,其实在暗里本就是曹操有意将事态发展如此,此番袁谭是否真心来降,曹操必会再入冀州。

郭嘉缓缓起身,拱手作揖。

“袁氏据三州之地,势力根深蒂固,若二子和睦,共守成业,天下事未可知也。今乘其兄弟相攻,势穷而投我,我提兵先除袁尚,后观其变,并灭袁谭,天下定矣。此机会不可失也。”

郭嘉一言定出,帐下各谋臣似乎皆有几分悟色。曹操咧嘴一笑,颔首应道。

“哈哈。奉孝所言是理。当应依从。”

于是曹操便邀辛毗饮酒,宴席中,两人酒过数巡,曹操忽然口锋一转,向辛毗问道。

“哈哈。应公所见,袁谭之降,是真是诈?袁尚之兵,果可必胜耶?”

辛毗似乎早料曹操有此一问,神色静然,缓缓而道。

“明公勿问真与诈,只论其势辨分。袁氏连年丧败,兵革疲于外,谋臣诛于内,兄弟谗隙,自相残杀,国分为二,加之饥馑并臻,天灾人困,无问智愚,皆知土崩瓦解,此乃天灭袁氏之时也。

今明公提兵攻邺,袁尚不还救,则失巢穴。若还救,则遭袁谭袭其后。以明公之威,击疲惫之众,如迅风之扫秋叶也,歼灭二子,易于囊中取物。时下四方之患,莫大于河北。河北既平,则霸业成矣。愿明公详之。”

曹操听得双目发光,更是大笑叹道。

“哈哈哈!实乃恨与辛佐治相见之晚也!!”

曹操引军再从官渡出发,声势浩荡,冀州上下无不震惊,速报往平原,通知袁尚。袁尚得知曹军渡河,大惊失色,急急引军归还邺郡,命大将吕旷、吕翔断后。袁谭见尚退军,乃大起平原军马,随后赶来。

哪知袁谭军行不到数十里,一声炮响,原来尚军军师荀谌早知袁谭会来追杀,吩咐吕旷、吕翔两人埋下埋伏。只见两路,两军齐出,左边吕旷,右边吕翔,兄弟二人截住袁潭。

谭军大乱,袁谭奋势勒马,猝然一喝。

“我父生前,你等兄弟犯事,可还记得是我,为你等兄弟求情,而免于大祸。我如此相待,今你等兄弟,为何从我弟来置害于我耶?”

吕旷、吕翔二将闻言,想起旧日往事,同时很快又想自从袁尚得权后,与其父袁尚甚似,刚愎自用。当即两兄弟对视一眼,喝住兵士,皆下马来降袁谭。

袁谭大喜,连发下马扶起吕旷、吕翔。

“勿降我,可降曹承相。”

吕旷、吕翔二将因随袁谭归营。袁谭候曹军至,引二将来见曹操。曹操大喜,以女许袁谭为妻,即令吕旷、吕翔为媒。

袁谭心中急着要夺冀州,当即劝请曹操攻取冀州。曹操却是不急,心平气和道。

“显思勿急,方今粮草不接,搬运劳苦,待通粮道,然后进兵。”

曹操遂令袁谭且居平原。曹操引军退屯黎阳,封吕旷、吕翔二将为列侯,随军听用。

郭图见曹操带走吕旷、吕翔二将,心中多有警备,连忙警戒袁谭道。

“曹操以女许婚,看似信任主公,不过奸雄狡诈,恐非真意。今又封赏吕旷、吕翔,带去军中,此乃牢笼河北人心。若不提防,后必成大祸。主公可刻将军印二颗,暗使人送与二吕,令作内应。待曹操破了袁尚,可乘便图之。”

袁谭依言,遂刻将军印二颗,暗送与二吕。二吕受曹操大恩,又想袁氏大势已去,一番商议后,径把将印来禀曹操。

曹操正愁如何如何剿灭袁谭,见吕旷、吕翔二将呈上将印,当即大喜笑道。

“袁谭暗送印者,欲要你等为内助,待我破袁尚之后,就中乘势取事。哈哈。他却未有料到,他虚意降我,你等兄弟却是真心来降。你等且权受之,我自有主张。”

曹操暗中先留一手,以后大用。

且说袁尚与荀谌商议眼下战事。袁尚满眼血丝,心烦意乱,方寸正乱。

“今曹兵运粮入白沟,必来攻冀州,如之奈何?冀州将于覆灭,还望先生教我大计,力挽狂澜。”

荀谌亦是精神不佳,袁尚不听他言,以致时势越来越是恶劣,当下只怕纵有神助,也难救冀州。荀谌心知袁尚不可轻易放弃大业,还是出计教道。

“当下可发檄使,差武安长尹楷屯毛城,令沮授之子沮鹄守邯郸,遥为声援。主公可进兵平原,急攻袁谭。先绝袁谭,然后破曹。”

荀谌虽是如此在说,但心中自知,依目前两军势力悬殊,此计难行。不过袁尚却是大喜,当下留荀谌与陈琳守冀州,使马延、张顗二将为先锋,连夜起兵攻打平原。袁谭知袁尚率军攻来,告急于曹操。曹操听得心中大喜,但暗下却是镇定,不慌不急,先安抚袁谭,告诉他,自己自有主张,让他先且引军提防。

袁谭一走,曹操不禁大笑呼道。

“哈哈哈,天助我也,我今番必得冀州矣!”

正说间,适许攸自洛阳赶来,闻知袁尚又攻袁谭,入见曹操。自从乌巢一役,许攸自恃功高,姿态甚是倨傲,出言谏道。

“丞相坐守于此,岂欲待天雷击杀二袁乎?”

曹操听得眉头微微一抽,不过很快就将不喜压下,笑道。

“子远无需多虑,我已料定矣。”

曹操心中早有安排,遂令曹洪先进兵攻邺郡,曹操自引一军来攻尹楷。兵临本境,尹楷引军来迎。两军排阵相对,尹楷出马,在阵前喝战。

曹操冷然一笑,看尹楷如同看一只蝼蚁,喝令一声。

“典恶来何在?”

典韦恶吼一声,应声而出,纵马直取尹楷。恶风恐怖,典韦如一尊远古恶神,威煞而来。尹楷措手不及,还未出招,便被典韦一戟,刺中头颅,当场死绝,尹楷余众奔溃。曹操尽招降之,即勒兵取邯郸。沮鹄进兵来迎。许褚争先出马,与沮鹄交锋。战不三合,沮鹄力不从心,立即逃亡而去。许褚从后追赶。两马相离不远,许褚从袖中拿出一颗石块,虎啸一声。

“哪里逃!!”

声起石飞,沮鹄后背被飞石击中,坠落马下。曹操指挥军马掩杀,沮鹄军被杀得大败,丢盔弃甲,四周散去。

于是曹操,先杀尹楷,后败沮鹄,阻碍尽除。而曹军历来行军神速,不日曹操引大军前抵冀州。此时曹洪已攻近城下。曹操令三军绕城筑起土山,又暗掘地道以攻之。荀谌设计坚守,法令甚严,东门守将冯礼,因曾酒醉有误巡警,荀谌痛责之。冯礼心里怀恨,又见袁尚难守邺城,歹心一起,当夜潜地出城去降曹操。

曹操想冯礼甚熟邺城环境,故问破城之策,冯礼亦是立功心切,献计道。

“突门内土厚,可掘地道而入。”

曹操想此计可行,便命冯礼引三百壮士,深夜掘地道而入。却说荀谌自冯礼出降之后,心有提防,每夜亲自登城点视军马。当夜在突门阁上,望见城外无灯火。荀谌一想,冯礼颇数城内情况,当即醒悟呼道。

“不好!冯礼必引兵从地道而入!”

荀谌想罢,急唤精兵运石击突闸门,门闭,冯礼及三百壮士,皆死于土内。

曹操折了这一场,遂罢地道之计,退军于洹水之上,以提防袁尚回兵。另一边,袁尚正攻平原,闻曹操已破尹楷、沮鹄,大军围困冀州,大惊之下,遂乃掣兵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