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位面系统-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现在不知道这大明江山内,有多少官员被送入了大牢,斩首抄家,灭了门。
让大明无数的官员听到巡检组三个字,无不胆颤心惊。
私下里,这些大明官员将崇祯朝比作天启朝,有天启东魏九千岁,崇祯锦衣万万岁之言。
其意就是说,天启朝是魏忠贤掌管的东厂把持着,崇祯朝是李牧掌管的锦衣卫横行,而且崇祯朝比天启朝还要严重。
魏忠贤把持的天启朝天下官员还有地方投靠行贿,可是到了李牧把持的崇祯朝,天下官员如同活在水深火热中。
每天都有被巡检组缉拿的官员,当然吏部每天也要安排新的官员上任,这也让崇祯朝只是初年,就有了官员快不够用的现象出现。
这些都是庙堂的官员看到李牧时的想法,却不是端坐在丹璧凤椅上张嫣的感触。
虽然凤椅与殿门有些距离,当李牧出现在殿门前,那身影张嫣一眼就认了出来,实在是太熟悉了。
这离别的九个月里,张嫣几乎每个夜晚都有梦到,不曾忘却过。
在满朝文武都看向李牧的时候,张嫣也忍不住站了起来,想要冲下丹璧,还好被身边的魏忠贤拦了下来。
看到被拦下的张嫣一脸困惑,魏忠贤轻声的解释道:“太后这里是太和殿,满朝文武还在,老奴认为此时上前实在不宜。”
虽然李牧消失了有九个月的时间,魏忠贤一直秉承忠心,做着一个老奴应该进的本分,好好伺候着有着主母名分的懿安太后。
见到张嫣从凤椅上站起来,看样子是要下了丹璧去找上主李牧,作为一个忠心的老奴,魏忠贤知道如何为主人避免麻烦。
如此,才会上前阻止张嫣,告诉其现在还不是时候,至少要等到满朝文武离开后。
听魏忠贤这么一解释,张嫣才反应过来,这里是在太和殿上,正在上朝中,庙堂下还站满了大明朝的文武百官。
这要是一时冲动下了丹璧,可想而知后果不堪设想,不仅会害了她自己,还会给下面的情郎惹来麻烦。
作为一个懂是非,识大体的女人,张嫣知道什么时候要忍住心中的情感,何况她现在是一国太后,更加不能任性在大庭广众之下宣泄感情,尤其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前。
向魏忠贤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张嫣看了一眼正在迈进大殿的李牧,又做回了凤椅上,恢复了她太后的威仪。
拦下张嫣的魏忠贤,见此,也暗中擦了一把汗,他很怕,怕眼前这位懿安太后不知道什么叫做轻重缓急。
还好的是,张嫣比魏忠贤想象的要明事理。
李牧在太和殿门前停顿了一下,就慢慢的迈步进了殿内,在一群文武百官注视下,如同众星捧月般向着殿内的丹璧走去。
在这过程中,李牧没有看任何一个大臣,眼睛一直盯着坐在凤椅上的张嫣,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
直到李牧停在离丹璧不不远的地方,让张嫣下意识的开口道:“牧。。。。”
“咳咳。”魏忠贤见识不好,赶紧上前打断道:“如今恰逢大明江山风雨飘摇之时,李指挥使能够回朝,真乃国之柱石,太后倍感喜悦。”
张嫣下意识的开口,没有喊李牧的官职,也没有直呼名字,却将私下里的称呼差点脱口而出。
还好的是,在一旁的魏忠贤开口打断了,才避免了这一场小危及。
此时的张嫣也知道差点说错话,像个犯错的孩子一样,坐在凤椅上看了李牧一眼。
李牧冲着张嫣安慰的笑了笑,没有说什么,这个时候也不适合与凤椅上的美人太后开口说话。
左手放在了腰间御赐宝刀的刀柄上,这把宝刀李牧在来太和殿的路上就挂好了,作为仪刀带进了殿内。
在太和殿内,除了负责守护安全的锦衣卫可以腰挂佩刀,也就只有这把御赐宝刀才能够带进来了。
握着刀柄的李牧,让文武百官心中一紧,不知道接下来这位官屠要干什么。
正在文武百官提心吊胆的时候,李牧一手握着刀柄,转过身来冷冷的说道:“一群废物,区区北方陕西大旱,就把你们难住了,可见你们有多无能,竟然劳费太后召开大朝会来讨论这件小事,为此还要太后打开内帑!”
说着,李牧又问道:“本座问你们,配得上这身大明官服吗?对得起皇恩浩荡吗?”
刹时间,整个大殿寂静一片。(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章 罪己诏(二合一保底)
李牧的话就像一尊从未被敲响过的古钟,突然之间被猛然敲响,这古钟发出的声音以雷霆万钧之势,在满朝文武中如闷雷般爆炸。
随后悠悠的透过太和殿大门传到了天空。
在李牧话音落下,太和殿内外的锦衣卫鹰卫全部单膝跪地,齐声高贺道:“锦衣卫叩谢皇恩浩荡!太后恩泽!”
锦衣卫鹰卫的齐声高贺,犹如威压一般罩在了满朝文武身上,让这些大臣们不得不躬身对着张嫣齐声说道:“臣等有罪,臣等有愧太后信任,枉顾皇恩浩荡。”
说完,没有一个人敢抬起头来,全部都弓着身子,低垂着脑袋,等着坐在凤椅上的懿安太后亲自开口原谅他们。
李牧的质问虽然看上去很虚幻,但是对于一个古代官员来说,却是最致命的。
在古代名声比命重要,有些人可以不在乎性命,但不能不在乎名声,尤其是官员,更是将名声看的比天高。
这种莫须有的指责,就相当于在说他们尸位素餐,不知道感激皇家对他们的恩泽。
说白了,李牧就是在说这些家伙站着茅坑不拉屎,拿着勺子不盛饭,领着工资不干活,一个意思。
对于这些官员来说,这样的指责他们怎么可能会认,就算是真的在尸餐素位,也坚决不能承认。
如果承认,就等于说他们真的德行有损,愧对身上的朝服,枉顾皇家恩泽。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全体文武百官一起躬身乞求太后,只要凤椅上的张嫣开口,让他们平身,李牧对于他们的指责,便是无稽之谈。
张嫣看了一眼殿下躬身垂头的文武百官,也不再避讳,直接用一双媚目看着李牧的后背,道不尽的柔情。
此时她发现面对文武百官的李牧,就如同一道不可逾越的大山,为她挡住了所有的风雨,心中不由得一荡。
看到太和殿内这一幕,李牧嘴角笑了笑,代表皇权的威严已经降下,面对质问,满朝文武为此纷纷向张嫣躬身乞求,
接下来,就需要如春风般的皇权恩泽洒下,获得满朝文武的好感,当然这恩泽不是李牧来洒,而是需要另外一个人来洒,才会更加有效果。
身兼先帝遗照监国,腰佩新皇御赐宝刀,李牧只能代表皇权的威严,最残酷的一面,不能代表皇权的恩泽,最柔情的一面。
李牧回身看到凤椅上张嫣满眼的柔情,那含水的媚眼,尤其两片轻抿的嘴唇,让他有一种冲上丹璧的冲动,一亲芳泽。
还好的是,李牧忍住了,知道背后有一群大臣正等着皇权降下恩泽,冲着凤椅上的美人太后做了一个飞吻,指了指身后一直躬身等着平身的文武百官,示意张嫣可以收买人心了。
这样一来,李牧统领锦衣卫负责皇权的残酷,张嫣代表皇权的恩泽,大明的这些官员们便翻不起太大的浪花。
再加上魏忠贤统领东厂,对这些官员进行暗中监督。
时间一长,只需要平稳的度过最糟糕的崇祯朝,李牧心中的另外一件事情,实施起来就会轻松的多,大明官员也不会对这件事有太大的抵触。
搭理近一年的朝政,张嫣明白李牧示意的意思,心中自然暖暖的,坐在凤椅上妩媚的白了一眼,恨不得现在就冲下丹璧去,投入情郎的怀抱。
奈何现在不是时候,张嫣只得坐好身子,平静的对文武百官说道:“众卿家何罪之有,平身吧。”
“臣等谢太后垂怜。”
正如李牧预料的那样,张嫣的开口,确实得到了满朝文武的感激,不管是不是真心的,至少现在是,就是一个好开头。
“哀家知道众爱卿也是没有办法,才会想到开内帑。”看到文武百官都起来了,张嫣整了整身子,偷瞄了李牧一眼,接着说道。
“李爱卿刚才说的话,也确实太冲动了一些,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李爱卿是怕辜负了先帝对其监国的嘱托。”
做着和事老的张嫣话锋一转,接着问道:“只是问题终究要解决,陕西大旱百姓颗粒无收,不知道众位爱卿可由良策。”
听到张嫣又问陕西大旱的事情,满朝文武直接了当的请罪道:“臣等无能。”
说完,满朝文武都不约而同的看向了李牧,眼中好似带着戏谑的笑意。
对满朝文武来说,虽有太后从中调和,但是对于李牧他们不可能产生好感,再加上官员们和锦衣卫天生就是死对头,更不可能在张嫣三言两语下,就将刚才的事情掀过去。
没门。
满朝文武见张嫣重提陕西大旱,百姓颗粒无收的应对之策,干脆直截了当的说自己无能,撂挑子不干了。
刚才李牧不是说这是小事情吗,满朝文武也很想要看看,这么一件小事情在没有他们的情况下,到底怎么解决?
他们不信一个锦衣卫指挥使能够变出粮食来,就算是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很特殊,有着先帝遗照带着监国的职责。
对于满朝文武直截了当的承认无能,让张嫣明显一愣,随即无奈的一笑,知道这些大臣们还在为刚才李牧说的话生气呢。
不再看这些大臣,张嫣看向情郎,满怀期待的问道:“李爱卿你可有办法?”
虽然将这件事情扔给情郎有些太不负责任了,不过张嫣对于李牧的神奇,还是充满了信心的。
那怕李牧说明天陕西境内的百姓就会有粮食吃,她都会选择相信。
毕竟,对于一个能从她怀里消失的人来说,变出粮食来,应该不是什么太大的难事。
张嫣不知道,她对李牧的信任,几乎达到了盲目的地步。
李牧看到满朝文武戏虐的眼神,没有太在意,对着凤椅上的张嫣说道:“启禀太后,陕西大旱,此乃天灾,想来是老天爷对于新皇有什么不满的地方,臣觉得可让新皇下罪己诏,以祈求老天的原谅。”
让新皇下罪己诏与陕西大旱没有任何关系,这只是李牧一时起意,想让朱慈烺当政的崇祯朝,在罪己诏上面超过他父亲朱由检。
同时罪己诏还有一个用处,那就是在大明百姓的心中加深一个印象,朱慈烺当政的崇祯朝将是天灾不断。
为此在今后只要遇到天灾,李牧都打算以朱慈烺的名义下一道罪己诏。
本想着李牧会有什么好办法,没想到会是让新皇朱慈烺下罪己诏,这让张嫣有些哭笑不得。
刚想开口,转念一想,疑惑的问道:“李爱卿这样行吗?只要新皇下罪己诏陕西大旱就能解决?”
也许张嫣是真的将李牧当成了上天派来的神仙,才会问出这种话来吧。
“不能。”对于张嫣的询问,李牧很干脆的否认了。
罪己诏只是李牧用来减少新皇在民间的认同感,怎么可能一个罪己诏就解决了陕西大旱,那纯属就是在做梦。
“唉。”希望被打碎,张嫣也不好说李牧什么,只能无奈的叹息了一声说道:“那李爱卿为什么要下罪己诏?”
李牧解释的说道:“太后,罪己诏古已有之,自古以来每当天下大灾,皇帝都会下罪己诏,这不单是为了向上天请罪,乞求原谅,还有就是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让黎民百姓不要对朝廷失望。”
“虽然罪己诏不能够解决陕西大旱,让百姓手里有粮食,却是传达朝廷对待灾难的一种态度。”
说完,李牧看了一眼思考中的张嫣,给了一个坚定的眼神。
坐在凤椅上的张嫣思考了一番,也有些异动,总归死马当活马医,收到李牧的眼神后,对殿下的文武百官问道:“众爱卿觉得呢?”
此时面对张嫣的询问,黄立极再一次站了出来,作为魏忠贤的铁杆,这个时候一定要站出来表示支持。
“太后,李大人提议新皇下罪己诏到是可行,历朝历代每逢灾祸之时,都有皇帝下罪己诏的先例。”
犹豫了一下,黄立极接着说道:“正如太后所说,新皇下了罪己诏,陕西大旱依然在旱,百姓手里还是没有粮食。”
说完,黄立极转头向李牧求教道:“李大人,陕西旱灾可不是儿戏,不知道李大人可有解决之道。”
不管怎么说,黄立极虽然投靠了魏忠贤,他的心里还是有大明黎民百姓的,要不然在历史上,他也不会是第一个站出来承认朱由检的合法性,并且劝其登基为帝的人。
对于让新皇下罪己诏他可以表示支持,但是接下来李牧就要说明怎么处理陕西大旱了。
面对黄立极的问话,李牧很是蛮狠的说道:“黄阁老,你们内阁写好新皇的罪己诏就好了,至于怎么解决陕西大旱的问题,本座自然会向太后亲自解释。”
说完,不耐烦的看了一眼黄立极道:“用不着你们操心。”
作为代表皇权的威严,李牧不觉得有必要向黄立极将事情解释清楚,只需要表达他的不满就可以了。
黄立极到也不孬,没有理会李牧,转身看向凤椅上的张嫣恭敬道:“太后,老臣恳请恩准李大人的提议,请新皇下罪己诏。”
张嫣还是有些犹豫,毕竟让一个幼孩儿来承担错误,对于她来说实在有些不忍心同意,毕竟朱慈烺名义上是她的孩子。
文武百官看到张嫣还在犹豫,为了坐实由李牧来解决陕西大旱的事情,将他们从这件事情中抽出来,都跟在黄立极的身后躬身道:“恳请太后恩准。”
“罢了。”张嫣叹了口气说道:“哀家准了,不过哀家要同新皇一同下罪己诏,以全母子之情。”
最终张嫣还是不忍心让一个幼孩儿独自承担,打算一同担下这上天降下的过错,与新皇联名下罪己诏。
文武百官齐声拜贺道:“太后仁慈。”
张嫣看到文武百官的起身拜贺,欣慰的说道:“众爱卿平身吧,哀家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能力,也就只能替新皇承担这些了,其他的就要靠众爱卿们一同承担了。”
“臣等定当尽力。”
“好了,既然李爱卿要亲自向哀家解释,如何解决陕西大旱的问题。”张嫣看着李牧对着殿下的文武百官说道:“哀家看这朝就退了吧,内阁也该下去准备罪己诏的相关事宜,早一些准备好,我大明的黎民百姓也早一日脱离苦海。”
张嫣说完,魏忠贤适时的站上前来,挥了一下手中的拂尘,中气十足的喊道:“太后懿旨,众爱卿先行退朝。”
“臣等领旨。”
躬身完后,文武百官就依次的退出太和殿,将整个大殿留给了李牧与张嫣商讨接下来的事情。。
。。。。
魏忠贤看文武百官都退出了太和殿,出了奉天门,也上前说道:“太后老奴也先行告退了。”
说完,不等张嫣点头,就下了丹璧向着李牧走去。
到了李牧近前,魏忠贤躬身道:“上主老奴告退。”
这里没有外人,全都是李牧的锦衣卫鹰卫,还有两个仁寿宫的宫女,魏忠贤也就没有必要在掩饰了。
“嗯。”李牧对魏忠贤点了点头,想到一件事情便开口道:“魏公,《永乐大典》宫中可有收藏?”
在本位面收拾从八家晋商抄来的古董字画时,李牧就有打算将《永乐大典》带回去,这个时候正好问问魏忠贤。
正准备离开的魏忠贤收住了脚步,想了一下说道:“上主,《永乐大典》宫中确实有收藏,不过有一部分藏在了南都宫中,如果上主要的话,需要从南都宫中取来。”
听到有一部分在南都,李牧对魏忠贤吩咐道:“这样,你派人去南都把那部分《永乐大典》取回来,然后再找名家将全部《永乐大典》抄录几版,将新抄录的几版,分别收藏在北南两都和其他地方,然后将原版送到太后的仁寿宫去。”
将《永乐大典》放在张嫣的仁寿宫,是为了等下次回本位面方便装取,至于再抄几版,当时是为了《永乐大典》在大明的保存问题了。
历史上,《永乐大典》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很好的保存下来,委实是一种遗憾,如果多抄几版的话,分别藏在不同的位置,应该不会再像历史上那样毁掉了。
“老奴明白。”说完,魏忠贤便不再停留,直接退出了太和殿。
李牧在魏忠贤退出太和殿后,对殿内的鹰卫吩咐道:“都退下吧。”
张嫣见此,也对身边的两个宫女说道:“你们也退下吧。”
等整个太和殿只剩下他们两个人后,李牧在张嫣含水的媚目下,单膝跪地道:“臣李牧,见过太后美人。”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一章 太和殿的独奏(二合一大章)
这一幕让刚从凤椅上站起来的张嫣一愣,呆呆的看着大殿下单膝跪地的李牧,一只玉手捂住了微张的小嘴,一双秋水盼顾生媚。
一副美人受惊的样子,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让原本想要冲下丹璧的张嫣蹉跎不前。
李牧看到丹璧上的太后美人犹豫不决,嘴角一笑,又一次开口贺道:“臣锦衣卫指挥使李牧,见过太后美人,太后美人千岁千千岁。”
再次响彻大殿的拜贺声,使张嫣回过神来,当看到李牧那嘴角带着的坏笑,就知道情郎又在使坏了,娇媚的回了一眼,也只能配合起来,用手撩起凤袍衣袖,回身重新坐在了凤椅上。
看着单膝跪地的李牧,张嫣整了整凤仪,轻起樱唇问道:“李爱卿,这么长时间不回京城,哀家以为你消失了呢。”
这语气带着淡淡的幽怨,夹杂着一丝抱怨,就是没有一点太后问殿下臣子的样子。
李牧也自然听出来了,看了一眼凤椅上正在用凤目瞪着他等答案的美人,说道:“太后可否先让臣平身?等臣起来上了丹璧在为太后解释一番,在臣离开的这段时日里,有多为太后的江山操劳。”
最后的两个字,李牧几乎是单独拿出来念得,字音非常的清晰,语气带着怪怪的音调。
可以让张嫣听不清前面的内容,也听得懂这两个字的意思。
张嫣也听出了这两个字的含义,脸色一红,便想让李牧起来,只是话音还没有脱口,就又忍住了,冲着丹璧下啐道:“呸,臣子见了太后就应该跪着答话,哪有上丹璧的道理。”
停了一下,张嫣对着李牧伸出一只玉指娇怪道:“你就这样给哀家说清楚,这段时间去了哪里,不说清楚就不要起来,还有陕西大旱的解决办法也一并说出来。”
说完,张嫣一双媚目一眨不眨的看着李牧,想要听听他消失的这几个月都去了哪里,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陕西大旱的问题。
李牧没有起身,笑着解释道:“太后美人,臣这几段时间可是为了大明江山煞费苦心啊,要不是太后美人不想大明江山倒塌,臣也不必这样劳苦了。”
说完,李牧站起身来向着丹璧走去,一步步踏上了丹璧台阶,看着呼吸越来越急促的太后美人,嘴角带着笑意。
大男人怎么可以让一个女人命令呢,即使是尊贵的太后也不行,更何况凤椅上的太后,还是李牧的女人,那就有必要重振夫纲了。
让这个坐在凤椅上的太后美人,知道什么叫做她的男人就是天。
呼吸急促的张嫣看着接近的李牧,紧张的问道:“你要干什么?你这个臣子休要对哀家无理。”
说的很是义正言辞,不过那双秋水中带着的媚意,却逃不出李牧的眼神,怪笑一声,一把将张嫣从凤椅上扯起。
在扯起的过程中,李牧还抽出一只手,将张嫣外面的凤袍一把掀去,只留下里面简单的丝制衣衫。
“啊。”在一声惊呼中,被突然扯起的张嫣便投入了李牧的怀抱。
搂着怀中太后美人的腰肢,李牧一个转身,跨前一步,就到了龙椅的位置,顺势抱着美人斜躺了上去,让张嫣整个身子压在身上。
李牧伸出一只脚踩在龙椅的扶手上,捏上胸前太后美人的俏下巴,威胁的说道:“敢让你男人跪着,是不是想挨揍了?”
说完,李牧就伸出手在张嫣的丰胰上拍了一下。
下手有点狠,张嫣痛的差点哭了出来,不过还是忍住了,一边揉着痛处,一边看着李牧说道:“哀家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再说哀家还不是配合你啊,快起来,这是龙椅。”
说完,一只手撑在龙椅上,想要站起来。
李牧哪里会让张嫣得逞,一把就将其重新拉了回来,跌倒在胸前,这回抱的更紧了,笑着说道:“没事,反正现在也是空着,朱慈烺还小,又不能座龙椅,总不能就这样放着浪费吧。”
张嫣无奈的说道:“你呀,这可是龙椅能是一般人坐的吗?就连哀家都没有资格。”
说完,张嫣也不再挣扎着想要起来了,顺从的趴在李牧的身上,侧着耳朵听着心跳声。
看到太后美人不再挣扎,并且老实的趴在怀里,李牧无所谓的说道:“又不是第一次了,臣的皇后美人。”
记得宣布新皇的时候,李牧就和张嫣在太和殿玩过一次,那时候,怀中的美人还称之为皇后。
“你,气死哀家了。”张嫣羞闹道,听到皇后两个字,她也记起了第一次在太和殿的经历。
见美人生气了,李牧赶紧转移话题道:“太后,臣消失的这几个月,是在为大明的黎民百姓弄粮食,要不然臣敢当着满朝文武说陕西大旱是小事吗?”
羞恼的张嫣不敢相信的问道:“真的?你可不要骗哀家。”
不怪张嫣会不敢相信,陕西大旱,那要多少粮食才可以解决的困难,李牧一个人就能弄到。
虽然对李牧有着盲目的信任,这件事可不是儿戏。
“当然是真的,臣可是给太后整整弄来了大米两千万担,另一种新粮食一千万担,合计三千万担的粮食,足够陕西全境所有百姓吃上一年的了。”
李牧不知道明朝的一担粮食有多重,不过这些粮食在本位面是按照一百斤一袋装的,姑且也就这么说了。
一百五十万吨粮食,正好是三千万袋,本位面的一袋,也就是明朝一担的意思。
震惊。
趴在李牧身上的张嫣只有用惊呼的樱唇,才能表达听到三千万担粮食这个数字的情绪,一双秋水不可思议的看着下面的情郎。
想到不到陕西大旱真的就这样轻松的解决了。
李牧看着张嫣那微张的樱唇,红的诱人,尤其还可以清晰的看见粉嫩,不等太后美人的允许,就吻了上去。
品尝完后,李牧才附在张嫣耳边说道:“太后,臣立了如此大功是不是该奖赏一下了?”
说完,不顾张嫣的惊呼,李牧就在龙椅上,解去了怀中美人身上那仅有的防备。
。。。。。。。
在一片惊呼中,李牧很顺利的解除了张嫣身上的武装。
将那件被抛弃的凤袍铺在龙椅上,不着寸缕的玉人坐在上面,摆出一副楚楚动人的样子,等着有人去吃掉。
李牧很快的就欺进了身侧,重新吻上了张嫣的樱唇,顺势将太后美人放倒在凤袍铺就的龙椅上。
九个月的寂寞,在这一刻被点燃,火热的吻,就像是信号一样,让张嫣不顾一切释放着内心中的思念。
没有李牧的日子里,张嫣除了在梦里一解身体的寂寞,只剩下白天的思念了。
不过对于李牧的冲撞,张嫣还是不敢叫出声来,死命的咬着嘴唇,承受着身后情郎那疯狂的征伐。
这里是太和殿,是皇帝、文武百官上朝的地方,这里不止建筑面积很大,在建设上也有着独到的设计。
那就是让人在说话的时候,可以将声音无形的放大,让每个处在太和殿内的人听清楚每个字。
也就是说,如果趴在龙椅上的张嫣此时叫出声来,那声音必将响彻大殿内,同时还会传到太和殿外。
这让张嫣不得不强忍着难耐,迎合着李牧的冲撞。
不想的是,李牧看到这一情况,却更加的兴奋起来,不顾张嫣的忍耐,想要打破这种强忍的平静。
直到张嫣再也忍不住叫出声来,李牧才对殿外的鹰卫吩咐道:“众鹰卫听令,给本座看好太和殿,没本座的命令闲杂人等不得靠近太和殿十米内。”
虽说,李牧很喜欢听张嫣的叫声,却也不希望,这美妙的音乐被外人听了去,当然生化人鹰卫除外。
“诺。”
鹰卫的听令声,让张嫣很是害羞,不敢再叫出声来,这很明显外面的鹰卫可以听到她的叫声。
作为大明的太后和臣子在太和殿乱搞,已经够不知羞耻的了,如今还叫出声来,更重要的是,这羞耻声殿外的守卫也能够听到。
这种环境下,怎能不让张嫣羞愧难当,又不舍得推开李牧,只能强咬着嘴唇,不让自己发太大的声音出来。
看到张嫣咬着嘴唇强忍的样子,李牧俯下身来轻声的说道:“放心他们不敢说出去的。”
说完,便不再保留,开始全力冲杀起来。
直到一场云收雨歇后,香汗淋漓的张嫣重新趴在李牧怀里,画着圈圈埋怨道:“你这个冤家,哪有你这么做臣子的,非要将哀家最后一点颜面撕碎不可。”
“不好吗?臣看太后娘娘挺喜欢的。”李牧嬉笑道,说完,还不忘伸手把玩起这块美玉,感叹真的是让人欲罢不能。
不是李牧不想收敛一二,刚回到大明位面就蹂躏怀中的美人,实在是张嫣太过诱人了,他不知道苏妲己,褒姒,长什么样子。
但可以保证,有着历史五大艳后之称的张嫣,在魅惑上,可以让常伴青灯古佛的高僧见到都会把持不住,破了在佛祖前立下的宏愿。
这也是李牧愿意为张嫣拯救大明江山的所在,这世界上最难过的关,是美人关,最难消的恩,同样是美人恩。
为了张嫣李牧可以在大明位面掀起腥风血雨,将整个天下颠覆过来,只为效仿古事,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
相较于周幽王与褒姒,李牧觉得很幸运,怀中的美人有着倾城倾国的容貌,同样也有着安国为家的心。
如纪晓岚所著《明懿安皇后外传》中提到形容张嫣的句子,有明一代官壸之政,远轶汉唐。其开国及中兴之际,代有圣后辉贲彤史。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