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地仙正道-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下无人的巷道,这个猎户,抠下墙角一块松动的墙砖,从里面取出一份用油纸包裹,贴身放好。
随后,自然地出城,就像往常的一样。
因为是熟人,甚至巡查的士兵都只是看了几眼,没有怀疑。
出城半里,有个亭子。
到了这里,远远地就见到有人在等着。
走近了看,是个小胡子男人,带着书卷气。
“何大郎,今天顺利吗?”
这人迎上前来,开口就问。
“还不错,多卖了十几个大钱,这是给你带的肉镆镆,城南老店,还热着呢!”
说着,就从怀里,把东西递过去。
那人接过东西,也不打开,就是把腰间一个钱袋解下,反手送去。
“这是说好的,事成后的另一半酬劳。”
何大郎颠了颠,估算着重量,心里就有了数了。
按照和这人的约定,定金先给一半,事成后再给另一半,总共是二十两。
钱多钱少倒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人来自西边薛家军。
眼下薛家军气势如虹,不宜得罪。
薛之礼号称有五万大军,实际上至少也有两万人,攻破三县,无有抗手。
在何大郎,不,在很多人眼中,打下北辰县只是迟早的事情。
因此,为了何家寨考虑,不得不事先卖个人情,免得到时候大军过境遭了祸害。
这年头,不管是哪里的军队过境,都是一场灾难。
沿途的村寨,必然被洗劫一空,沦为无产的流民。
失去一切的流民,其中壮年男丁,都会被裹挟入军,成为攻城的炮灰。
经历几次战场后,活下来的、见了血的,真正能打敢战的,就会被提拔成为军官。
一旦被选入军中,他们的妻子儿女都会得到庇护,分到一笔财产。
甚至,个别立下功劳的,还能获得披甲的资格
薛之礼沿途就是这样一路走来的。
通过这种残酷的淘汰,在死伤上万后,他真正收罗了一批精锐,再也不是乌合之众了。
第四十二章风雨
何大郎做完这笔交易后,就往何家寨中走。
半道上,就被两个黑衣人拦住。
“何大郎?”
“正是”
何大郎只来得及回了半句,就眼前一晕,软倒在地。
当啷两下,手中握着的钢刀掉在石板上,溅射出火花。
“带走!”
县衙。
夫妻两人,屏退下人,在里屋中交谈。
“这事不用担心,是我故意令人泄露出去。”
“泄露的城防图,不是真的?”
“自然!城防布置,每三日一换,临近大战,更是每天都换。”
“至于巡防的口令,每日三换。”
“就算拿到真的城防图,其实也没有太大的作用。”
丁当自信地说:
“那些自以为拿着城防图就以为能够轻易攻城的,都是外行人。”
“城防图,无非是绘着城池的构造,但这些都是摆在明面上的。”
“真正设计到用兵布置,历来都不会记载在其上。”
“比如,我这城中,其实就有不少用兵的暗道,自建成开始就被封藏,从未用过。”
“即便是历代县令,对半也不知道这些我是从故纸堆里找出线索,又按照县志一一寻访当初建城时那些大匠留在工曹的笔记、手稿,最后才在文库找到的。”
“这些天,我四处巡视,就是在检查这些藏兵洞和暗道,必要时,也能玩一处夜袭偷营。”
“不要看薛贼人多,在这方面,他还是个外行。”
“更何况大辽王气衰微,各地蟒蛇虎豹四起,不知多少人杰在等到时机。这薛之礼现下看着风光,也不过是被人推上前来送死的,怨气缠身,等运数不在时,便是清算他的时候。”
每时每刻,各地蟒蛇虎豹等等气象,都在不断地撕扯着中央天柱上的那条老龙。
时至如今,各地实权诸侯,大权在手,已有割据之象。
从气运上看,就是各地蟒蛇虎豹,截流气运,不再往中央供奉。
从现实上看,就是地方做大,兵权旁落,中央朝廷权威不在。
“这薛之礼,其实正好为我整合文昌府,做了开道先驱。”
“击败此人,当能编练出至少五六千精兵,再收拢流民,凑成八千左右,顺势就可拿下文昌府。”
“之后,便可筹谋自立,不再沿袭这旧朝官位。”
接着,丁当话音一转。
“随着朝廷法统衰落,天柱倾斜之后,渐渐就不能镇压地方,龙气法禁日益松弛涣散,各地神迹、道迹频频显现,还有不少小妖小怪厮混人间,就连这文昌府也出了不少怪事。”
“这北辰县在我治下,有我主持,加上城中城隍辅佐,好歹没有出乱子。”
“北辰县外,就听说有狐妖白日穿人衣帽,公然挖心吃人的事情了”
叹息了一声,丁当也感到无奈。
苏浅语握着自家夫君的手,宽慰着:
“这不是夫君的错,每逢王朝末代,总是群魔乱舞。”
“等到夫君收拾乱局,建立法统,自然有新的法禁诞生,约束一应妖魔炼气士。”
大凡统治安稳、民心依附的区域,那气数依附秩序形成法网,笼罩着其上,便是所谓的法禁。
越是气数昌盛之地,这般法禁约束越是强大。
等闲术法,遇到这般法禁,统统打回原形。
这便是“法不加于贵人”的由来。
当然,这主要是约束人间炼气士、妖魔、鬼怪、地,对于跳出三界外的天仙大能其实用处不大。
“这些小妖小怪到还不算什么,只是连番大战,死伤过万,我担心那战场上诞生魔物。”
一场惨烈大战,死伤上万条人命,受此影响,往往会吸引很多以血肉为食物的魔物。
不同于受天地精华诞生的精怪,也不同于后天机缘巧合开启灵智的妖,魔物,是扭曲之物,扭曲之灵。
魔物一经诞生,必然为祸一方,凶残好杀,手段诡异,等等。
历来魔物都是大害,比如旱魃就是其中一种,所过之处必然千里大旱,所以名声很广。
“夫君不如多招揽些散修道士,举办道场,做法化解怨煞之气,送这些战魂去往冥土也是一桩功德。”
苏浅语劝道。
生魂离体不久,便会受到冥土感召,离开人间。
然而有少数情况例外。
有极大冤屈,怨气顽固,化为凶厉之鬼。
死在特殊的地域,或是洞天福地、风水格局之中,躲过了冥土巡查。
这些,就有城隍土地乃至于水神座下鬼差,前来拘捕,经过简单审理之后,就会送往冥土。
之后去向,还是要依据生前所作所为判定。
各地的阴司,主要司职就是这样。
所以城隍、土地、山神、水神一应地,实则是掌握了死后审判之权,是阴司的一部分。
但是有一种情况,最为特殊。
那就是战场。
死在战场上的生魂,不同于那些冤屈之魂化作厉鬼,会转化成军魂。
他们不以为自己已经死了,而是重复着生前的动作,继续与生前的敌人交战。
甚至其中军魂还能保留大部分的神智,能说话能交谈,甚至能吃能喝。
一切都与生前无异。
除了不清楚自己已死的事实。
这就是一些古战场周围闹鬼的传闻由来。
过去的军魂,忘却自己已死,依然重复着生前的征战。
死者永无止境地被被困在生前的回忆中,直到彻底消散。
做法化解战场煞气,炼度水火,使这等军魂得以解脱,去往冥土,重归天地自然,本是遵循循环之理,自然冥冥之中有利天地,自然受天心眷顾。
天地固然不言不语,但自有法度运行,不偏不倚。
这就是功,这就是德,对天地的功德。
不光是具体施法化解怨煞的术士有,首倡者必然也能分润一二。
虽说对于王霸之业,这种涓滴功德根本不算什么,但到底也是一份额外的积累。
更何况,举办这种水陆道场,乃是利民的好事,必然有益名声。
“就依你,此战过后,举办道场法会,邀请一些能人超度军魂。”
第四十三章谋划
长春县,大营。
薛之礼高坐正中,椅子上铺着一层厚厚的熊皮。
鹰隼一般的眼神,扫视着四周。
“军师,你看,本将军的兵马,精锐吗?”
他笑着对身边一位文士问道。
军营里,士卒们排成前中后三个队列,经受着检阅。
文士原本漫不经心的眼神,在数了数人数后就变得精明起来。
原本有八百精锐,这段时日他又扩编了,练出了两千披甲士卒。
在军营里,排练进退,熟悉鼓点。
经过一段时日的训练,吃好喝好,砸了不少物资,这批新兵渐渐洗脱了原本的土气。
又因为经历过几次胜仗,现在士气正浓。
不得不说,确实有了点强军的影子。
“将军的士兵,确实算的精兵。”
文士表面上依然是言笑晏晏,半点看不出他心中暗藏的机锋。
“这薛之礼看来是是不甘心居于景教之下了”
文士本人,姓黄,名照,字栋梁。
他本身是本县小有名气的士子,城破后不得已投降了薛之礼。
当时薛之礼命人四处抓捕士子,威逼利诱,不从之人当场杀全家。
在几个同辈们的人头面前,他可耻地弯下了腰。
从贼之后,他安守本分,一心只打算保全一家老小的性命。
奈何,这县城之中士子多是滥竽充数之辈,不知不觉下来就给他混到了个军师的头衔。
“我真是命苦!摊上大事了!这薛贼事败,我岂不是也要遭殃?”
心下暗暗叫苦,面上,黄照却是躬身拜倒,口中恭维着:
“将军有此精兵,必能有大富贵!”
“哈哈哈,还是黄军师知我心意,不像是那几个不懂事的小子!”
薛之礼两眼一眯,随后满意地大笑,拍了拍黄照的肩膀。
“噗,咳咳”
黄照肩膀上一沉,胸口一闷,险些岔了气。
看着他这个样子,薛之礼又是一阵大笑。
“军师啊,你这身子骨怎么跟女娃儿似的,也太不结实了,要多练练啊!”
黄照挤出个苦笑,委屈道:
“臣不是武人啊!”
好一副君臣和谐的画面。
可惜,黄照心中从未有过忠诚,更是早早就在谋划着退路。
“这薛之礼起家,就是靠的景教的支持,才拉得出八百精锐,攻破县城。”
“可现在他翅膀硬了,却是不甘心当个傀儡了!”
“看这新兵,约有两千人,用的都是本地的农户,几乎看不见景教中人的影子。”
“做得这般明显,几乎不加掩饰这是要公开和景教对垒了!”
“如我所料不差,两者必然隔阂很大。”
黄照心中转过许多念头。
“那么我脱身之机在何处?”
“从贼、附逆,可都是灭三族的大罪,我黄照绝不能落到这个地步!”
“光是脱身还是不够!我必须有大功,泼天大功,才能洗刷这个罪名甚至!更进一步!”
在敌营的这段时日,黄照别的没有学会,倒是演技精湛了许多。
纵然是薛之礼当面,也丝毫没察觉出面前这个向来听话乖巧的文人存着何等可怕的心思。
最磨练人演技的就是生死之境了,那些早早对薛之礼表露敌意的,都已经被砍下了脑袋,连带他们的家人。
活下来的人,早已经习惯了戴上厚厚的面具。
一个亲兵,抱着包裹过来,交给薛之礼。
薛之礼展开外面的布帛,打开看了一会儿,不时地点点头。
黄照目不斜视,坐在位子上,盯着校场上士卒们的演练,不去窥探不敢看的东西。
正是这样谨慎的态度,才使得他活到现在,没有触犯薛之礼的禁忌。
要知道薛之礼这人,早年漂洋过海,当过真正的海盗,那是真的凶残成性、喜怒无常。
若是真的触怒了他,少不得一顿鞭子。
薛之礼抬起头来,看着自家这位“军师”一副规规矩矩的模样,就满意地点点头。
“军师,三日之内,我们就要开拨了。”
“这么快?”
“那是自然,区区一处县城,兵不过两千,哪里是本将军五万大军的对手。”
薛之礼一挥手,大大的黑色披风在空中飘扬。
黄照心绪涌动,猜测着方才那亲兵送上的东西。
“莫非是情报听闻这薛之礼招揽了不少鸡鸣狗盗之辈,惯常溜门撬锁、窃取军机,刺探种种情报。”
“不出意外,想来是打探到了北辰县的虚实,这是胸有成竹了?”
“不好,要是此贼坐大,哪有我的脱身机会!我势必要想方设法坏掉此事,不能令其如愿。”
薛之礼检阅了军队,便觉得倦了,起身离开。
黄照躬身迎送,周围一群人纷纷起座,躬身迎送。
“恭送将军出行”
他们异口同声地喊着。
一排俏丽的侍女,拿着花瓣、清水,在前面开道。
清水泼洒,免除尘埃,花瓣铺地,免除异味。
这薛之礼起事之后,很快就迷上了这样的排场,耽于享乐。
但凡出行,必然要带上依仗,摆足排场。
这般来军营之中,也不忘带着侍女,令有识之士暗暗咋舌。
“这薛贼真是无可救药了,大业未成,便这般奢侈,喜好排场。”
“若是让这样的人坐了龙椅,还不知道要怎么祸害这个天下呢!”
“怕又是一个桀纣之君”
这般作态,更是坚定了黄照的反心。
平静的表面下,潜流暗自涌动。
被薛之礼打下的三县之地,时日尚浅,不少大户都是面服心不服,暗自准备着反戈一击。
只是眼下薛之礼兵锋正盛,不敢动作罢了。
“待得薛贼大军离去,我正可以串联各家,袭其后营,断其退路”
“但是,必须要有能人将他的主力拖在别处,光靠北辰县能行吗?”
黄照盘算着。
先前三县陷落,除了临阵反水的几家之外,其余大户都被洗劫一空,男丁被斩首示众,女子充作军妓,下场凄惨无比。
第四十四章武圣
即便是侥幸存活下来的豪强,也都被迫捐出大笔钱粮,元气大伤。
在薛之礼的大军离开之前,他们是绝不敢动半步的。
除非,当真看到了击败他的希望。
“说到底,还是要看实力。”
“只要给我一个机会,只要有人把他的大军牵制住半月,我就能断掉薛贼的粮道,大军无粮,不战自溃!”
……
古意盎然的竹楼小筑,南面临水,推开小窗,入眼便是一片波光粼粼。
占地十几亩的一所宽大庭院内,到处是亭台楼阁,遍地是奇花异树。
这是长春县内一处豪宅,原本属于本地一家富商,现在成了薛之礼的居所。
大门处,一身玄服黑衣,胸前用金线绣着火焰纹路的白发老者,双目拢在宽大的袖子里,闭目凝神,默默等候着,一副闲适的样子。
在他的身旁,躺了一地的甲士,约莫有百十来人。
个个都是鼻青脸肿,失去意识。
大宅附近,鸦雀无声,就连往常都有的流水声也消失了。
静悄悄的,好似从现界隔离了一般。
不久,远方传来马蹄声、车辙转动声、敲锣声还有鼓点声。
薛之礼的队伍接近了这里。
“来了”
白发老者猛地睁开双眼,注视着前方。
视线尽头,已经出现了一支队伍。
薛之礼正大摇大摆地骑在马上,由众多护卫骑士簇拥着。
“什么人?”
这个时候,已经有人发现不对劲了。
按照规矩,这个时候附近应该有接引的护卫。
但是,没有看到人影。
反倒是倒在地上的人影比较显眼。
而在百十多之中挺立着的黑衣老者,就显格外地显眼了。
“嗯?由刺客?”
薛之礼瞳孔微缩,死死地盯着前方那道人影。
那看似渺小的老者身体内,潜藏着堪比岩浆的气血。
即使相隔了几百步,他依然能够感觉到那股丝毫不加掩饰的气势以及杀意!
“术士!阵法!”
薛之礼大喊着,同时抽出了随身佩刀。
他身为武人的血已经在沸腾。
前方,那个老人动了。
一步跨出,神出鬼没,就靠近了冲在前面的几个甲士。
也不见他多少动作,只是一掌平推,掌风化作无数细小的风刃。
这些人连惨叫声也来不及发出,就被打成血雾,染红了半边街道。
狂暴的风刃,继续推进,削平了整片街道。
最后,这条街上所有店铺,都只剩下半人高。
即使是剩下的,也只是一片残桓断壁,狼藉不堪,好似台风过境后的现场。
只是那一片片被风刃切开的地方,看着就跟真正的刀枪痕迹一样。
这一次过后,这片街道,已经没几个活人了。
薛之礼骑在马上,脸色僵硬,冷汗已经打湿了后背。
在他身前五步左右,只剩下五个术士,半跪在地上,艰难地维持着一道满是龟裂的半透明水幕。
方才,就是这几个术士,及时反映过来,用术法合力挡住了那蓄势已久的一击。
他们的法术,确实不错,护住了周围几个人,但也不是毫无损失。
除此之外所有人,全部消失了。
他们也耗尽了心力,至少暂时失去排不上用场了。
那黑衣老者停在原地,默默调息。
这蓄势已久的一招,对于他而言,也不是随手可为。
至少现在,他也需要休息下。
不过,他的目的达到了。
已经展示了实力。
接下来,就能好好地谈话了。
“武,武圣人”
薛之礼艰难地吞咽了口水,沙哑着嗓子,念叨着。
他竟然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招惹了这等人物。
反抗是不可能反抗的
一尊武圣人,不是他能招惹得起的。
所谓武圣人,顾名思义,就是武道上足以封圣的存在,是武道的大成就者。
与学术经义上所谓的圣人不同,武圣人具备一人敌万军的力量,因此得以封圣。
武圣人已经是人世巅峰,再进一步,便是仙道。
武道成仙,是为人仙。
不过,历史上天仙多见,人仙少见。
因为武道延寿之能不如仙术,所以想成人仙,一般不超过百八十岁。
即使是武圣人,在过了百八十岁之后,难免气血开始衰败,再想进窥仙道,希望渺茫。
有得有失。
在另一方面,比如战阵之上,武圣人的作用远远超过未成仙道的人间术士,是真正能正面击溃数万大军的恐怖存在!
薛之礼被景教看中,选做傀儡,自然少不了一番培养。
正因为知道对面是何等的凶兽,他越发不安,心慌,连多余的动作都不敢有。
“怎么会怎么会有这种事情我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呦”
这一刻,什么雄心壮志都没有了什么摆脱景教,什么割据一方,什么名留青史的想法,在那个身影面前,显得是那么渺小。
“要是能活下去,以后我一定不掺和这些事情了”
“什么都比不上这条性命更宝贵啊”
就在薛之礼紧张地趴在马背上,动也不敢动的时候,街道另一边出现了几个人影。
“武圣人,百年出,佐朝纲,天下定没想到当真还有武圣人在世。”
为首的一个持剑青年男子,惊叹道。
“景教,堂主,青玉。”
“秦安。”
“净明。”
“灵灵。”
“见到前辈!”
这几个景教教徒,当先拱手。
面对这样的前辈,他们表示行礼,表示敬畏。
那黑衣老者淡漠地瞥过来一眼。
顿时,“锵锵锵”,几人拔剑出鞘,如临大敌。
只是一个眼神,就看得他们浑身寒毛直竖,好似被蛮荒的凶兽盯上。
不,比凶兽还可怕很多倍。
在青玉看来,面对凶兽还有机会逃生。
他抓着剑柄的手微微颤动,蓄势的气凝聚起来,随时准备爆发。
即使不敌,也不可以退缩。
第四十五章真相
好在,这个黑衣老者没有真的杀过来。
“景教当真是景教,不是琼华?”
“老夫倒是觉得,你们看起来很像是外道邪魔、域外邪神一流。”
青玉勉强地笑了笑,道:
“您说笑了这里只有景教教徒。”
“真的吗?”
黑衣老者也笑了。
“老夫宗宣庆,追杀景教六十年,最后一个景教余孽,是十年前被老夫亲手捏死的。”
“如何?还要继续糊弄老夫吗?”
“外来者!”
几个人顿时面色大变。
“醒醒,醒醒,不要再睡了”
半梦本醒间,丁当进入了奇怪的梦境之中。
四处都是一片的白色迷雾笼罩着,上下四方,空无一物。
“这里很奇怪。”
丁当试探了下,去观察自己的
身体。
换上了从未见过的服饰,短袖,短裤。
“我怎么睡着了?”
丁当打起了警惕。
通常,他都是夜晚入定炼神的,是一种静功。
按照常理来说,此时本来不该有梦境才对。
或者说,只有凡人,神散多思,才会做梦。
而他这等修行中人,窥破此间奥妙,收敛神意,时刻都在炼神养气,本就不存在所谓的梦境。
取而代之的,是定中所见种种幻境。
“是幻境吗?”
丁当掐着诀,默诵咒语,静静观想。
不久,他身上涌动出水光,一遍遍往外倾泻,将周围的白雾排开。
片刻后,他睁开眼睛,眼前白雾只是消散了一点。
“这个幻境,太真实了!”
惊叹地感受着这里,丁当并没有多余的心思。
这种幻境,他见过很多次了,熟知其中情况。
说到底,本质上还是内心的映照。
无论有任何杂念,在这里都会引发出一连串的变故。
最好的应对,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因为这里,其实本质上就是一个人的意识深处,所形成的幻境。
过往美好的经历、回忆,不堪回首的往事、黑历史,各种想法,都沉淀在这里,成为阻碍。
越是阅历丰富,幻境中越是复杂多变。
很多时候,都会出现一些比较经典的内容。
比如,见到自己功行圆满,飞升上界,名注仙籍
“下界凡人,你修行已经圆满,快随我去往天界”
剑光闪过,乘着龙车前来的接引仙官化作碎片,到处飞去。
“不论见到什么,哪怕是仙佛神圣亲临此地,要来度我成仙,我也是一剑斩去。”
丁当很冷静地砍翻了这些低级的幻境。
于是,一切又恢复了白茫茫地一片。
“屠戮仙官,违逆天意,你有罪!”
神将天兵在云层中探出身来,怒吼着。
“仙来斩仙,神来斩神,父母亲人至交好友全部都是魔障,都是幻像。”
“像你这样的,我砍了百十多次了!”
又是一道剑光,连续砍翻了出现的一应神将、天兵、上帝、仙娥
只要不被迷惑,这里就真的只是幻境罢了
即便是遇到足以以假乱真的幻境,也只需要坚守本心,就足够了。
一道流光溢彩的门扉凭空出现,缓缓打开
门后洒出一片灿烂的金色光霞
丁当不为所动。
门后响起大道仙音,令人舒缓愉悦
他听而不闻。
终于,似乎也有些不耐,大门猛地靠近,把他吞了下去。
眼前一黑,丁当失去了意识。
“这不是幻境!”
这时候,他才隐约意识到不妥。
无数世界沉浮的界海之中。
这里,是真正的“无”所在。
由无诞生了有。
由此有无互相对立。
有与无的概念诞生后,世界诞生了。
存在与不存在并存的所在,便是根源,便是世界的海洋。
这里是奇妙的所在。
任何事物都不存在,但又可能存在任何事物。
是世界与世界之间的分界线。
也是超脱于世界之上的领域。
能够进入这里的,必然是居于世界之上的超脱者、伟大者。
换句话,就是跳出阴阳外,不在五行中。
除此之外,即便是一界之主,不能出现在这里。
在世界内,他们大多是以种种名号。
有的被称作道君,有的被叫做天道,有的显圣后自称主
总之,们,是真正不为世界所拘束的存在,是可以开天辟地的伟大存在。
凡人难以想象们真正的存在方式,也不明白们的想法。
任何对于们的想象,就像那个自顾自认定国王用金扁担挑担的农夫一样可笑。
一个意识,在这里“醒来”。
或者说,一直都在。
毕竟,这里不存在所谓的时间。
那是只有世界内才有的。
“啊,这一次提前醒了。”
这么说着。
随后显现了身影,从不存在也不可观测的状态中显现。
一个道装男子,照亮了永寂。
光芒所在,无中生有,诞生了大片的泡沫,其中演化了一个又一个世界。
有星辰组成的宇宙,有全部是海水的水球,有天圆地方十几个太阳的大陆
随生随灭,不断诞生又不断消失。
这就是名为道君的,不经意间创造的世界。
“只有真正跨入这个领域,才知道道君的伟大。”
“难怪以往从不曾听闻祖师提及,一说就错,果然如此。”
叹息着,随后,注目眼前。
一片宽广而虚幻的大河出现,波涛汹涌,正半只脚踩在水面上。
河水之中,几种无形伟力,互相纠缠,彼此碰撞、绞杀,掀起阵阵涟漪。
这片大河,就是一方大世界。
在证道成为道君的时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