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仙正道-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里暗自看低了梅家的做派,又等了一会儿,似乎周围人都把他给忘了,又或许是忙着争夺权力、瓜分家产?

    这些家宅阴私,向来都是要避开外人的,倒也难怪没人过来招呼他趁着家主昏厥,继承人不在,想着浑水摸鱼的人不知凡几,谁还顾得上一个看家宅风水的相士。

    等到天色渐晚,日影已斜,明道放下茶壶,杯中水尚温,也不知他怎么做的,居然到现在还在冒着蒸腾的白气。

    “茶喝完了,贫道也该走了。”

    他平静地对着四下无人的客厅说着,随后慢慢地整理衣襟,端正姿态,步履从容地迈步而出。

    一路上,到处可以看见小跑着的、窃窃私语的下人,明道耳目聪明,大约能够听出是在谈论大老爷重病不起的事情。

    见到他经过,也无人理会得。

    微微一晒,他摇摇头,心道:

    “若不是这梅家实在扶不上墙,贫道也不至于白白看着一个好苗子毁掉。”

    “可惜了,那梅长苏是真的聪明,但偏偏修不得我的道法,若是适合修法,贫道怎么也会保下他一命的。”

    “所谓,家门和而后百事兴。”

    “家门不和,互相扯腿,任凭你多大的才干也得拖累到死。梅长苏早点死也好,省的以后被捧高了再摔下来,反而更疼。”

    “不过经过这次打击,至少三代内,这梅家再无兴旺之机了。”

    梅府家宅上方,原本大红的云气正在不断地溃散,不时就有一小团红色云气分离、瓦解、消失。

    代表家宅的族运气数,正在逐渐缩水。

    大凡风水大家,都有望气之能,这明道自也有一套法子,稍加观望就知道梅家气数有分裂之相,眼下兴旺腾飞的气势再不能维持,是以一早就打算抽身而退。

    在梅府门口,他被一个六七岁的顽童拦住。

    “是你害了我哥哥,是不是?”

    这个顽童表情很认真,眼神很坚定地看着他。

    “长苏哥哥说过,他往日最亲近的就是你了,无论什么事情都跟你说。现在他出了事情,你却一点眼泪都没有,还在偷笑,肯定是你害死了我哥哥!”

    这个顽童突然扑上来,揪着明道的袍子一角,狠狠地扯着。

    一边扯还一边哭闹着,口里喊着:

    “你还我长苏哥哥!你这个大坏蛋!”

    光是扯根本扯不动,他才这么点小人,哪里就有几分力气,能扯得动明道七尺身躯。

    于是,这个顽童一把抱住明道的腿,张口就咬了下去。

    瞧着他那要扭曲的表情,怕是真的把全身的力气都用了上去。

    以明道的道行法术,其实本不该被他一个小孩子近身,甚至有的是办法教训这个小子,但是他没有。

    他只是默默地站在那里,任由这个小子捶打他、咬他。

    等到这个小子自己腮帮子都累了,停下来时,就听到明道的声音。

    “你是长苏的弟弟吧,我听他提起过你。”

    明道俯身下来,看着这个小子倔强的脸庞,用一种柔和而平静的语气说着。

    “他说的没错,我确实是他最亲近的人了,自他八岁开始就住在我那庐舍之中,每天朝夕读书、听我讲学,算算年月也近七年了。”

    “他的死,我这个做老师的确实是有些内疚,但也仅此而已。”

    “我拿了梅家三百亩水浇地,每年大大小小节礼束冰炭孝敬加起来不下二百两,但也按照约定传授了兵法、刑名、天文、地理以及辽史你就是去别的名士门上,花这个价,还不一定能如我这般用心,至少我确实是倾囊相授,自问没有藏私。”

    “至于长苏的死,真正害死他的,不是贫道我,而是你”

    明道指着面前这个小子,又转向了身后梅家大宅。

    “还有这里面的每一个人!”

    “你们就像是绑在雄鹰腿上的绳子,又像是攀附在树苗上的藤蔓,是你们的短浅目光,生生地逼死了他!”

    “让经世之才,整天忙碌于家宅内斗,分心于商务小道,呕心流血只为多赚几千两,纵然这次他不死,日后也早晚要与你们分道扬镳!”

    “你们原先算是助力,现在对他就是阻力,更是枷锁,带着镣铐跳舞,哪里跳得好呢?”

    言毕,明道长袖一摆,就把这个愣住的小子甩到一旁,大踏步离去。

    也不见他步子多么长,但就这么几次眨眼的工夫,就走得远了,只见到一个模糊的背影。

    夕阳的余晖之中,隐隐约约,自远方传来一阵萧索、惆怅的箫管之声。

    那被甩开的稚嫩顽童,坐在满是灰尘的砖石地上,愣愣地望着他的背影,又看了看大宅之中混乱的局面。

    终于,哇地一下哭了出来。

    一日之中,父兄接连出事,让这个早慧的小家伙突然变得处境堪忧起来。

    眼下他苦得是那么认真,往常很快就会来照顾他的下人却一个人影都没有。

    人走茶凉,不外乎如是。

第二十三章辨伪龙

    一片带林地的缓坡上,坐落着几间简单的茅草屋,周围围着一圈用新鲜树枝做成的栅栏。

    一身粗布麻衣,用一支竹签充当束发簪的少年站在空地上,背着日头,手里拿着一卷竹简默默地看着。

    明道先生回到这里时,看见的就是这样的画面。

    “尘儿比以往多了些静气,不枉我特意择了此地结庐而居。”

    正想着,少年已经望见了他,迎了上来。

    “师傅,梅师兄是不是师傅你连夜赶回来的?”

    正准备问的少年猛地见到师傅身上带着的露水,那是连夜赶路不小心沾染上的。

    于是本打算问的话暂且放下,他上前替师傅掸灰尘般拍了拍长袍,那些细小的水珠如同灰尘一般,就那么被拂去了。

    “你梅师兄去了,为师最后去看了一次梅家,总之,不是很好。”

    少年顿了顿,低下头没有说话。

    明道叹了叹,摸着弟子的头,知道他一时难以接受。

    熟悉的人,又离去了一个

    也不知道我还能不能看到尘儿成才的那一天。

    明道看着脸嫩,其实人已近中年,一生无子,只有几个弟子相伴。

    梅长苏不能算是传承的弟子,只是交束旁听的学生,论及亲厚,自然远远不及眼前的少年。

    “尘儿,还记得半年前为师曾经交代过的事吗?”

    半晌,明道突然开口问起。

    “记得,师傅你叫我绘制附近州府的地图,弟子上月就已经完成了。”

    少年走入茅屋,带着厚厚一大捧绸布跑了出来。

    明道展开了一一看过后,微微点头,露出一点笑意。

    “做得不错,这份地图,道路、地形、府县、河流都很详细,价比千金,堪为进身之阶。”

    “你我师徒到底能不能趁势而起,就看这次的了。”

    只见这绸布之上,用颜料、线条、标注,详细地画出了附近上百个县的大致地形,尽管细节方面有些缺漏,但大方面没有差错。

    在这个年代,绝大多数人一生也就活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少有走到百里外的,除非是行商,不然出了几百里外就多是路痴。

    这样一份详细的地图,即使是那些常年行商的大商贾,也是轻易舍不得拿出来示人的。

    “师傅相中的那人,可是出身草莽?”

    少年猜测着。

    若是世家中人,自然不会缺这么一份地图。

    “那人倒是白身,但并非出身草莽。”

    “论及血统,他也是开国之初立下大功的公候世家之后,早年也曾显赫过,只是传到这一代没落了。”

    “这人自幼长在水神府邸之中,见识过不少场面,若论见识,怕还在你我之上。”

    “为师以运术推算天机,得江南出隐龙一象,这才在这里住下,安心打探消息。这些年见过不少贵人,但都非是潜龙,最多只是伪龙,想来那时是天机未显,寻不得这潜龙。直到长苏出事前后,一闪而过的龙气才被为师窥破,此人是必是龙脉选出的真潜龙,不少那些侥幸得了一缕气数的伪龙可比。”

    少年疑惑着问道:

    “既然都有大运,都身怀龙气,为什么还要伪龙潜龙之分?”

    明道哈哈笑着,道:

    “自然有区别,尘儿听我慢慢给你道来。”

    “遍观史册,历来天命革新、神器易主之时,总有各路蛟蟒出世,其中不乏一时声势浩大者,身居高位、手握重兵,若论气数,其实也有蛟蟒之形,云气盘结,寻常江湖术士便以为是真龙,其实大谬。望气之术,从此可见鸡肋。”

    “所谓潜龙,未曾得水之前,也不过是有些运数的常人,这样的人何止十万百万,即使是为师也是算不出来的,只有等到身居高位、拥兵一方时,才能看出一二。然而那时候再想做什么都已经晚了。”

    “能不能早一点找出潜龙,就要看各自的本事高低了。”

    “龙分几种,天龙,就是天意垂青,比如星命,这等便是所谓天龙,往往古来圣贤都是此类。不过自古天意难测,通常我们存而不论。据说五千年前轩辕氏便是得了天龙大运,长出龙鳞龙角,只是有史以来就这么一位。”

    “其次是龙族,龙族的真龙,那是能飞腾九天、变化隐形的神物,若有人能得一二分龙气,也能逢凶化吉,养成贵气在身,不过历来靠这种龙气打天下的,最后关头往往横死,也是不多见的。”

    “通常我们说的龙脉,就是地脉,大地之下的龙脉,当然地龙、水龙都算在其中,也就是所谓的风水之中的龙。”

    “这大地之上,山川形胜,自有其流动之气势,这股气势,气势便是所谓的运,若能加以利用,能增福分、添寿元、利益后代,取得权势,这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这就是常人说的龙气了!”

    “然而一地风水,不可能被某一人或者某一家一姓占尽,这是不可能的。风水最忌讳就是这一点,你要记好,势不可占尽,风水不可太满,不然缘分势必早尽。”

    说到这里,明道特意停下,仔细点出了这一点。

    少年点点头,记在心里。

    “龙脉运势,在王朝鼎盛时是蛰伏不出的。纵然有人侥幸祖上与龙脉结缘,葬在龙穴之中,也出不了潜龙,更动用不得龙脉继续的运势。”

    “乱世时,王朝崩溃,天柱摧折,再也无力镇压各地龙气时,才会英雄辈出,各州龙气一时勃发,造就各种大运加身之人。其实若是没有那中央王朝镇压,这些龙脉也不会蓄力那许久,也不会那么可怕,你想想,积蓄两三百年的运势,在短短几年内勃发,那有多么可怕!”

    “所以潜龙起势之后,运势惊人,每逢必死之境,总能轻易脱身,正是龙脉宣泄这股磅礴运力,这才出现了各种匪夷所思的奇迹。等到晚年之后,龙脉后继乏力,便再难复制这样的奇迹了。”

    少年聚精会神地听着,想到了看过的史书上那些经典的不可思议的巧合,心领神会地点点头。

    “伪龙,就是这种身怀龙气之人,因为一地龙脉,龙气眷顾之人不止一位,所以会出现多位身怀龙气、甚至有龙虎之相的大运之人。”

    “潜龙就潜藏在其中,往往难以辨识,这也是龙脉保护其宿主,以免早早暴露,被人暗害破了气数,所以这一步,才最见功力!”

    “伪龙与潜龙,从外在看是难辨真假的。这就需要从各方面考证,有时需要探查其三代,甚至上溯十代人,个中究竟,需要各家独门心法,我这一门有《听脉集》、《论龙》等十几部道术,总能看出一二。”

    “伪龙遇上潜龙,前者先天运数被克制,往往处处不利,并且在天下大势之中往往充当后者的开道之人,俗称为王者前驱。”

    “不过,伪龙和潜龙的关系并不仅仅如此,据说,大辽开国之祖,本来也只是伪龙,却步步谋划,最后斩了潜龙,反而得了龙脉青睐,成为潜龙。”

    “还有,曾有大华朝,其开国太祖王弘毅,本身没有龙脉眷顾,只是收罗民心,步步为营,靠着军民上下一心,居然接连逆袭斩落天下潜龙,到最后登基称帝之时,天下间所有身怀龙气的潜龙不是死了就是俯首称臣,简直是异数之中的异数,其才华之高、谋算之深远,遍数开天辟地也能挤入前五。”

    “所以,最终能夺天下,跟是不是潜龙其实没有必然关系?”

    少年眨着眼睛,猛地冒出来这么一句话。

    “确实是这么说不假,但是潜龙的机会大,像王弘毅那种人哪来那么多?咱们只管辅助潜龙称王,得了敕封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你师父我,这辈子的心愿就是重建琼华派!”

    “要是误了我的事情,仔细为师罚你抄录《万寿道藏》一万遍!”

第二十四章受命阴阳

    白云之上,碧空如洗。

    空中一点银芒闪过,仙光洒下云端,一股清澈好似芳草味道的气机出现在天地之间。

    一个披着银色披风、浑身笼罩在银色光海之中的男人踩在云层上。

    “我在九重天待了半日,算来而今人间也该过去两三千年了。”

    “不知我家那些晚辈们,现在都在何处。”

    说着,这道身影就化作一道银色长虹,划过天际,一身浩荡的气机毫无掩饰地显露在外。

    沿途之中无论是占山为王的山精野怪,还是栖居凶宅、杀人饮血的鬼物,或者是得天地神职认可的地,纷纷噤若寒蝉,龟缩在府邸之中不敢妄动,以免招惹上这位过路的大神通者。

    一处富家大宅之中。

    瞎子老道依然还是那身打补丁的旧衣,正慢悠悠地跟这家家主谈论着什么。

    “老李啊,不是我说你,你这个风水呀它不对哦!”

    “那怎么个不对法呢?这可是我专门去十里外桃花湾请的风水先生给看的啊?”

    这位家主是个胖子,这会儿急得头上都见了汗,拿着方手帕就在不停地擦。

    “嗯这个人还是懂点皮毛的,他给你看的是金蟾端坐、招财进宝的风水,是个好地方不假,但你这不是后来又动土了嘛。”

    “这个原先的风水,它就给破了,就不灵了!”

    瞎子老道裂开嘴,笑了笑,问:

    “你后来是不是动土时没再请人间来看看?”

    这会儿这个胖子已经有些坐蜡了。

    “是是是,大师你说的是,我后来图个省事,就没去再请。”

    图省事?

    怕是图省钱吧!

    瞎子老道心下有了底了。

    看起来是个比较抠门的雇主。

    “嗯,这个嘛,风水已经破了,这个气势泄了就再也没有了,就算你现在拆掉,也不能恢复了。”

    “还请大师指点,我这两年做生意是一直不顺啊!”

    这会儿也顾不得心疼了,胖家主塞过去一枚拳头大小的明珠,顺着袖子落入瞎子道人的怀里。

    瞎子老道眼瞎心不瞎,也是见识过宝物的,这东西到了手里,摸了两下就知道是夜明珠。

    掂量了下,给了百两的估价,这老道也不拿架子了,当时就要给出建议。

    “依我看,虽然原先的招财风水没了,但稍加变动下,未必不能改成多子多孙的格局,只要”

    就在胖家主专注聆听的时候,瞎子老道突然面色大变。

    “咔嚓”

    他听到了轻微清脆的破碎声,好似琉璃裂开的声音。

    “叮”

    碎片掉落声。

    这次连这个胖子家主也听见了。

    声音是从瞎子老道身上传来的。

    他好心地提醒着地方

    “大师,你身上有什么裂开了?听着像是玉石开裂?”

    瞎子老道顾不得回话,把手深入怀中缝制好的深口袋里,一摸。

    手上多了几十块碎片,看着原先好像是一整块上好的羊脂白玉,现在无故开裂,当场就给碎成了几十块。

    瞎子老道愣在了当场。

    “这,大师,玉石也会无故开裂的吗?”

    胖家主干笑着。

    其实他想说的是,会不会是买到了假货。

    随后,他就看着对面的瞎子老道面色一阵青一阵白的。

    “老瞎子我这会儿突然有事,这单生意,暂时没空了!”

    说着,老瞎子也不多话,把进门后收到的赏钱,包括方才的那枚明珠,一股脑地都放下,扶起竹杖就走。

    “哎?大师,怎么了这是,好歹先把这事了结了再走吧?”

    胖家主一头雾水。

    “对不住,今日是真的有事!改日吧,改日!”

    瞎子老道是真的急了,用上了平时在人前少用的法术,只是走出了几步,就遁入地下。

    只留下原地目瞪口呆的胖子。

    三百里外,一处荒野之中,瞎子老道从半人高的草丛里现出身来。

    他神情惊慌,左顾右看,看着完全不像是个真正的瞎子。

    “玉符有灵,不可能无辜碎裂,必是有杀身之祸将至,故此示警。”

    “我必须要搞明白灾祸从何而来。”

    现在人在荒野,也没那么多讲究,老道就从附近随意抓了一把草,去掉不能用的,剩下的四十九条用以起卦。

    默默祷祝,拜过天地、祖师、四方神灵之后,他于心中得了一卦卦象。

    可惜卦象模糊,完全辨不出来去,只能大致得出是大凶征兆,应在今日。

    “阴阳公在上,弟子阴阳道本代山门行走,今日遭逢杀身之祸,求借祖师神力,庇佑弟子渡过此难!”

    喃喃自语之后,这老道睁开眼睛,咬破指尖,将一点心头血为墨,站着符笔,在黄表纸上绘制符。

    每完成一叠,他就用随身携带的一方铜印,蘸着调好的灵砂,重重地盖下去。

    这一叠符纸之上,就显出浓郁的灵光,更有印章加注其上,依稀可以看出是“受命阴阳”四个大字。

    这位老瞎子也不知到底练习过多少遍,符笔飞舞之间,一息之内就能画好十几张。

    这么赶了半个多钟头,随身带着的符纸都已用尽,他方才停息。

    符已成,便有宝光,只是被这老道施法念咒制止,又排布好顺序,或是打入地下,或是附着草木,或是拓印入岩石之中……

    这些符原本只是画在符纸上,但被这老道用过那方铜印盖过之后,便散发种种灵光,如同活物,颇具灵性,飞腾变化,五彩缤纷,煞是好看。

    这老道对此习以为常,只取出一份绣着阴阳五行图的锦旗,念叨着:

    “受命阴阳,至圣至德,吾奉阴阳教主令,如律令!”

    锦旗无风自动,展开之后,自行悬在空中,数之不尽的字符从旗面上飞出,洒在四周,形成层层叠叠的无形屏障。

    昨晚这一切之后,瞎子老道才喘了口气,盘坐在地上,垂下眼帘,默默念诵着不知名的经文。

    他的身前,锦旗招招,灵符飞舞,构建了足以欺瞒天机的术法结界。

    只要熬过这段时间,没有被找出来。

    这一劫,就算是过去了。

第二十五章追究

    “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丁当坐在道旁一块石头上,望着天上飘过的遁光,悠悠地想着。

    “九天之上,是什么样子的呢?每次想到这里,总觉得人世间太过吵闹。”

    “真的,真的不想再掺和了,劳心劳力,百般谋划,为的是那般呢?”

    丁当有些惆怅。

    这些天,他已经在梦中学完了寻常世家子弟十几年该学的课程,今后能走到哪一步,就要看他自己的了。

    神霄府毕竟高居九重天,那里的一天,人间便是上千年之久。

    纵然丁令威有心相助,这一时半会的,也是顾不上。

    “也就是说,以后就靠我自己了。”

    “这其中大约是有我还不知道的奥妙,不然何以仙人都看中呢?”

    限于见识,丁当看不出其中的究竟,想了会儿,只得暂且按下。

    “刚才飞过的那位,大约是位妖仙?不出意外就是先祖提过的那位狐仙云太微了。”

    “有人要倒大霉了”

    “就是这儿了,我在人间的血裔。”

    云太微化作一个样貌清奇的干瘦老者,腰间插着一支玉箫,不知不觉出现在巷子里。

    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一只毛发油亮的小白狐正乖乖地趴在一位公子哥儿怀里。

    “不想这才三千四百多年,就沦落到这一步松山狐仙一脉,竟成了野兽。”

    云太微慢慢地走在街上,跟在前面那个公子哥儿的后面。

    那主仆之间的对话,不知不觉间都被听在他的耳朵里。

    “小刘啊,最近你家里还好吧?”

    “多亏了公子赏赐的好药材,我娘的病已经大好了。”

    “那就好,人上了年纪就是容易生病,你平日里还是多回去照看照看。”

    “公子说的是,我以后一定戒赌!”

    主仆两人走在前头,前面开道的还有几个健壮的仆人。

    他们家是本地的地头蛇,这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认得他,一路上不时就有店家打着招呼。

    “这家人在本地的声誉貌似还不错”

    逛了一圈,这队人回到了城中一处府邸里。

    云太微站在宅子外面,随意地观看着气数。

    这县城上方笼罩着淡淡的白烟,到这家府邸上方,则有着一层淡淡的透明水色清光,好似一层幕布一般,罩住了下方半亩大小一抹淡红色的云气。

    “这家气数也只是寻常,不过祖上留有余荫,积了些许阴德,倒还算是个良善之家。”

    沉默了片刻,他袖中飞出一点红光,穿过土石墙壁,落入宅中。

    宅中,正上蹿下跳的小白狐,着急地看着桌子上做好的鸡肉,就被那道红光撞上。

    随后,灵动的双眼渐渐有些迷糊,眨了眨,又好似是一个错觉。

    云太微隔着墙壁,却看见了这一幕,笑着点点头。

    “这样我也算有个交代了。”

    接着,便化作一点清风,去往别处。

    松山。

    这里半山腰有一座狐仙庙,废弃日久。

    此刻,却有不少黄鼠狼,聚在其中。

    他们各自穿着人的衣服,衣角长长地拖在地上。

    为首的那只黄鼠狼,人立而起,口吐人言道:

    “各位,我昨日得了一个消息,人间的皇帝不行了,没准马上要打仗了。”

    “所以,大家趁这个机会,要赶紧囤积粮食,以备战乱。”

    下面几只黄鼠狼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根据我家祖爷爷的经历,这人间打仗,少说也要十几年,死伤个几千万人才肯罢休。”

    “现在要是不早点准备,以后就要涨价了!”

    “趁着战乱,咱们可以多储备些人肉干,那些大户人家的小姐养得白白嫩嫩的,肉质最鲜美,拿到鬼市上能卖出高价。”

    说到这里,那开口说话的黄鼠狼口中馋得留下口水,淌了一地。

    正说话间,破庙外卷起一阵冷风,刮来一片灰尘。

    接着,这群黄鼠狼,都僵着身子不动,渐渐地散做肉眼难见的微尘,被这风一吹,就给吹没了。

    荒野之中,乱石堆里。

    一阵清风刮过,在原地打着旋儿,绕了好几圈。

    就在几步之外,结界之中,锦旗招招,符闪烁,结成大网,璀璨的灵光将这方圆数尺,化作尘世道场。

    那瞎子老道就盘坐在地上,对外面的异状视而不见,口中只管念着经文。

    他地膝盖上,放着那枚铜印。

    那股旋风在这附近很有耐心地一寸寸排查着,似乎笃定他就在这里。

    然而每一次,总是会在结界之外绕过去,走的并非直线却不自知。

    最后,这股旋风终于消失不见。

    瞎子老道睁开眼睛,估算了时辰。

    “还没到时候”

    于是又继续念诵着不知名的经文,用经咒的力量加持着结界。

    别看方才有惊无险,但就是每次那股旋风靠近时,他都能感受到一股伟力暗藏其中。

    若非接引着祖师神力护持,这结界根本撑不下来。

    “想来是惹到了得道功深的仙人,却不知道究竟是哪一方的?”

    “我阴阳道在这文昌府境内行事,本就是各家打过招呼的,怎么还有人来管闲事?”

    瞎子老道心下疑惑,默默盘算着。

    “文昌府内,郡望世家、江湖大豪,都不可能有这等牵扯。要说我看不透的莫非是那只白狐。”

    想到这里,他心里就有些后悔。

    “当时话一出口,我就心惊肉跳的,原来应在这里。”

    “我明明记得当时叮嘱那知府给我保密的!”

    “现在看来,那也是个嘴上没把门的,只是这回坑苦了我老道了!”

    “此番要是侥幸能脱得大难,定要让那个官儿,领教老道我的手段!”

    然而现在发狠也是无用,瞎子老道只是打算过了这一难,回头再想办法找回场子。

    云端之上,一个模糊的身影卧在其中,侧耳听着什么。

    “原来是阴阳公的道统既是无心之失,那本座就给你这个面子。”

第二十六章乱了,都乱了!

    泰安十五年十一月七日。

    文昌府,茂林郡。

    知府在府衙之中设宴饮酒,天外降下一道晴空霹雳,当场绝命。

    与会者六十余人,亲眼所见。

    同一日,各地接连传出满门暴毙的惨案!

    其中不乏已经致仕的官员,或者是一方大户。

    一时间,文昌府陷入动荡之中。

    更有一路悍匪,打破平安县城,自封讨逆将军,公然竖起反旗。

    大明湖畔又有十四路水泊寨子,推出盟主,打出前朝王室后裔旗号,自称“唐王”,割据一方。

    江南就此动荡不休。

    与此同时,大将军王行车经过宫门时,遭遇刺客,中毒昏迷,京城之中乱局已现,各路人马争夺禁军兵权。

    ……

    自古以来,势力越大,需要的钱财也越多,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为了筹措资金,丁当不惜客串了一把蒙面大盗,一月洗劫上百家大户人家。

    这留下了一个蒙面大盗的江湖传说。

    之后,拿着这笔钱他就去跑官了。

    没错,字面意思,卖官鬻爵这种事情,每个王朝末期都普遍存在。

    十万两银,即使是在这个时候,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此时茂林稻米已经涨到了一两二钱银子一斗,十万两差不多是一家粮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