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仙正道-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是权力更替的中空期了,甄家以前埋下的暗线,都可以动了!”

    甄琴冷淡地开口道。

    “是,老祖宗。”

    后面一中年男人恭敬地回答着。

    “还有,以后别叫我老祖宗,我看着也就二十岁,你比我显老,这么称呼就不妥。”

    “嗯,你也随他们,唤我盟主吧,听着亲切……”

    知道自己老祖宗这是在怀念当年当玉清盟盟主的日子,被嫌弃显老了的中年男人,无奈地应下了。

    “是,盟主。”

    “嗯,去吧。”

    甄琴满意地招手,仍是不回头。

    “我甄家的便宜,是那么好占的吗?”

    “就算是天子,也要付出点什么,吃了我的都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都要还回来!”

    “你打江山,可没少要甄家出力,用完就想卸磨杀驴,没那么便宜!”

    “本来你还有三个月寿数,但为了我甄家,还是请你去死吧!”

    青年人脸色有些苍白,捂住左手手背处,上面隐隐生出毒疮,留着脓水。

    “好一个天谴,自古天仙不得轻涉人间,否则必有天谴,不想而今我也有这待遇了。”

    好在人仙武道大成,滴血重生,千变万化,窍内有窍,本身近乎上古神魔,有不死之身。

    甄琴本身宝光隐现,将毒疮逼入左手,不使蔓延。

    咒杀当今中央王朝天子,令其折损三个月寿数,首先就要面对天地人三才合运的冥冥之中一股大力。

    施术者必定遭遇天谴,背生毒疮,心血枯竭,坐立不安,神志不清,最后做下种种昏聩之举,自取灭亡。

    不过,对于而今甄琴而言,这还不算的什么。

    以他的仙体恢复之能,不出一旬,就能化解掉反制之力。

    本来也不是直接取人性命,只是损其三月寿命,是以所受伤害远比想象中低。

    尽管如此甄琴也是一阵痛苦,感觉到焦灼,似乎内脏都会烧焦了。

    这是错觉,是大量人道念攻入仙体造成的。

    “唉………才出关不久,就又要回去了!”

    论养伤,自然还是玉清道好,有专门的洞府所在。

    这段时日,他都需要安分地待在洞府之中,消磨掉缠绵在伤口处的念力,还有冥冥之中覆压过来的阴影……

    “我再出关时,相必甄家已经划江而治了吧!”

第一百二十八章碧玉派

    “五灵仙术,起源于伏羲八卦,演化出水灵,风灵,雷灵,土灵,火灵五脉仙术。

    包含自然变化,修身养性,治病疗伤,解毒化结,隐身潜行,符法咒术……涵盖之光,堪为宇内之最。

    五灵仙术博大精深,习之可以长寿,护身,斗法,疗伤,集大成者仗之可以登仙。”

    “只是世间广为流传的五灵仙法,不过是断句残章,多有残缺之处,便是我碧玉派也只搜罗了不到三成。之后经由历代前辈精研,修订,演化而来的便是而今我要传授于你们的碧玉派五灵仙术。”

    “天下各大派都有自己一套五灵仙术,偏向不同,各有优势。”

    “我碧玉派的五灵仙术,偏于凝神护身,不重杀伐,胜在入门简单,便是毫无根基的凡人也可轻易上手,缺陷在于易学难精,而且斗法偏弱。所以大多时候,我都会建议新入门弟子将其作为辅修,掌握一两门实用的仙术即可,不建议新人在其上浪费太多工夫。”

    道馆正堂,大门敞开处,可以看见一位姿容不俗的女冠,身穿天青色道袍,端坐在蒲团上。

    面对着面前的二十余位女孩,她正耐心地讲述着。

    这就是碧玉派下山新招收的弟子。

    当然,不是全部,只是女弟子。

    昆仑山脉绵延近两千里,其**有八派分列。

    碧玉派就是其中之一。

    主修凝神服气等内养之术,以求今生成仙为主要修行理念。

    门中弟子多配玉石饰品,有抵御心魔,防护邪气之效。

    每岁,都有大官贵族,不远万里承车马而来,求购各类饰品,护身玉符。

    碧玉派每年招收弟子数量有限,往往不超过百人,因而较之其余门派更为严格些。

    首重身家清白,没有异族血脉,更不能是别派中人夺舍,和别派有牵扯的更要慎重。

    其次是看品性,会有专人前往查访,有劣迹者不录。

    最后看天分,在山上修行三月,不能入门者自行下山。

    “你们能被送到我这处,相必都是身价清白,素无劣迹,但有无修行天分,还不能轻易下定论。”

    “接下来的三个月,我会传授你们碧玉派入门内功,导引外功各一套,还有五灵仙术入门篇。”

    “初始七日,我每天早晚讲课两个时辰,之后每隔三天再讲一次,有何不解之处都可以向我提出。”

    “九十日后,会有一次考评,分别是内功,外功,还有仙术,不能掌握者或者怠慢者逐出山门。”

    “你们,听清楚了?”

    女冠用上了仙术,瞬间放大了音量,惊醒了后排一位正迷糊着打盹的道袍少女。

    少女慌忙抬起头来,附和着喊:

    “听清楚了,老师。”

    女冠点点头,开始讲解给入门弟子修行的内功。

    很快,两个时辰过去了。

    “今日傍晚时分,还有一课,不得迟到早退,违者受戒尺三下。”

    话音未落,女冠身影渐渐淡去,消失不见。

    这神秘的一幕就出现在眼前,又是一阵阵惊叹。

    这些十二三岁的妙龄少女叽叽喳喳,讨论着方才授课女冠所用的法术。

    末席一位少女终于撑不住,歪倒在边上女伴的肩膀上。

    “哎,墨儿你怎么了?这么困呐?”

    梳着双丫髻的包子少女好奇地看着枕在自己右肩的陌墨儿,用手指戳着她的脸蛋儿。

    “红樱,别闹了,我好困啊!就借你的肩膀睡一会儿,不要动好不好?”

    嘟囔着,墨儿的小脸在红樱的肩膀上蹭了蹭,又觉得不舒服,两只手环抱住她的腰肢,找了个舒服的睡姿,就像是藤蔓一样,纠缠着。

    “你昨晚做什么去了?困成这样子,还怎么去做事啊?”

    红樱轻轻拍着她的后背,悄悄问着。

    “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

    “没有,只是昨晚太兴奋了,睡不着,我第一次住那么大的房子,认床。”

    “真的是认床?”

    红樱神秘地笑了笑,在她耳边说了一句话,惊得墨儿睡意全无,差点就跳起来。

    她瞬间坐直身子,指着红樱问着。

    “你你你,你怎么可以偷看!”

    “嘘”

    红樱调皮地竖起双指,嘘着。

    墨儿这才惊觉,周围一圈人都看了过来。

    她忙不迭地拉扯着小伙伴的手,红着脸逃一样地狂奔出去。

    “慢点慢点,这身裙子可是金陵制造局的贡锦织的,花了我一年的私房钱呢!”

    好不容易停下来,红樱心疼地扯着自己的红裙,小心地拍打了几下,吹了吹。

    “薛红樱,你都看到了什么!”

    十二岁的红樱出身富商之家,自小就经手家中开支,心中颇有成算,好在并无恶意,只是想见到同伴脸红的样子。

    于是,她故意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正面回答。

    “啊呀,墨儿你头发乱了,还有褶皱,我来帮你理一理吧。”

    说着,就真的去伸手捉头发。

    “再说我可恼了啊!你都看到什么了!”

    墨儿不依不挠地追问。

    “好吧,其实我就见到你房间灯亮着,窗台上有两个人影,那人是不是你的情郎?”

    “可以的啊!都追到昆仑了!这得有两千多里路吧?这可真是痴心了!”

    说得好像煞有其事似的,一边说,还一边点头。

    墨儿真的恼了,揪着她的脸蛋,用力往两边撕扯。

    “哪里来的情郎,那是我表兄啊!”

    “表兄?不会是指腹为婚的表兄吧?”

    “呀”

    一声尖叫。

    “不要,我错了,我错了,哈哈,别,墨儿我错了啊……”

    恼羞成怒的墨儿抓住她,就是一阵挠痒痒,笑得她眼泪都留出来了。

    许久,嬉戏了过后,缓过来的她继续问着:

    “你表兄过来,怎么进的山门啊?不是说三月内不让探望吗?”

    “我也不知道,这位表兄还是首次见到,自从我爹娘去世后我一直都是一个人住的。”

    “不过这位表兄好似认识葛仙翁,他是跟着人进来的,大约是门派里有认识的人吧?”

    昨夜,葛仙翁就是这一次负责入世收徒的主事人,据说是葛洪之后,有白胡子,仙风道骨。

第一百二十九章试探

    “我碧玉派宗源,本是宋元两朝时期,茅山上清派掌门嫡传道脉,历经战乱,屡次迁移,直到昆仑,在此修建宫观,定名碧玉。”

    “上清道法,原本以存神守一、诵经念咒为主,不言内丹。”

    “后来内丹之说兴起,南宋上清法师萧应叟,承袭蜀人张天罡一派内盘功法,编纂《元始无量度人上品经内义》,以内丹学说解释《度人经》。”

    “据其所言,炼之要在于守摄眼耳鼻口意诸窍,不随逐物欲,使先天一灵不泄于外,五气保固于五脏,精气神混一成丹。如此则内能长春不老,与天齐休,外能发布真,化土石为宝,起枯骨成人,乃至救治万病、辟邪妖、动风雷、挟万物、拔幽魂,此即所谓《度人经》之‘上品大乘法’要义。”

    “从此我碧玉派逐渐转为以炼成丹为本,以发布真治病辟邪等符咒法术为用,与宋元新符派雷法相似。”

    “历经多年,到如今,碧玉派历代飞升祖师不下十位,在这昆仑之地列入八派之中。”

    “这便是我碧玉派的根源了。”

    碧玉派掌门也是一位女冠,不苟言笑,穿着一身素淡的道袍,坐在主位上。

    这里正是昆仑碧玉派迎客殿。

    接待寻常来客,自是不用掌门亲自接待,奈何这位“贵客”做的好大事,修为又高,即便是一派掌门也不能不慎重。

    想到这里,碧玉派掌门稍稍缓颊,唤来殿外一位弟子,命其沏茶,招待客人。

    “不想碧玉派承袭宋元时期上清派道统,我原以为既然是在昆仑,又以碧玉为名,必然是祖上先辈入驻仙界碧玉宫。”

    昆仑所在,大不寻常,此地有通天之路,可直升伏羲天帝开辟仙界。

    昆仑也分为上昆仑、下昆仑,传说是为天帝下都,为天帝巡视人界时行宫所在。

    即便传说不靠谱,在琼华派上面,还有一片昆仑天光呢!

    越是靠近昆仑,越是能够感应到仙界,现在坐在这里,上方就是天光。

    周迅必须竭力敛去气机,不然一不小心就要“撞破”天地关,跑到人界之外去。

    在这里飞升,十成之中十成会去往伏羲仙界,并且难度也是最小的。

    所谓的天光,看似是一团闪耀的光斑,常年出现在昆仑上方极高之处,其本质并不是如此。

    “两界连同,昆仑天光,这里是距离伏羲仙界最近之地,尊驾以为呢?”

    碧玉派掌门一言不发,只是静静想着。

    这时,沏茶的女弟子将冲泡好的云雾茶,分成两杯,放在两人面前。

    “好茶。”

    接过茶水,略微抿了一小口,赞了一声,周迅就放下了。

    茶水再好,也得先谈妥正事。

    “诚如道友所言,本派祖师,有幸飞升上界,积攒功勋,接掌仙界碧玉宫。”

    “不光如此,昆仑八派,都有祖师,在仙界任职,分别执掌昆仑、琼华、碧玉、紫翠、悬圃、玉英、阆风、天墉。”

    “昆仑仙家福地,多有隐士仙真居住,历代学道修仙之人多如过江之鲫,但唯独我八大派,可以仙宫为名,是为昆仑正统。”

    说到这里,女冠也有些自豪。

    昆仑八派,并非虚言,都是在仙界有背景的,这就是正道与旁门最大的区别。

    “不知尊驾究竟考虑得如何?”

    “考虑什么?这还有什么可以考虑的?”

    这位碧玉派掌门不悦地挑眉。

    “道友怕是未必清楚通仙之途风险。”

    “昆仑诸峰之巅,有天光投下的地方,便是传说中的通仙之途,若能通过,则可白日飞升成仙,只是那里灵气充沛,彼此激荡,绝非一人之力能够靠近。”

    “其中风险,大至不可思议,昆仑通仙之路并非那么好走,一个人是通不过的,如御剑飞行则飞不上九天碧落。再往上,更会有仙界神将阻拦。”

    “其实本派之中不是没有成仙无望的前辈尝试过,但成功者从无听闻。”

    随后又是一片沉默,碧玉派掌门开口问道:

    “不知道友为何提及此事?莫非道友当真找到通过天光之法?”

    这件事必须要问清楚,假如为真,祸事不小,必须立即上报仙界,沟通祖师。

    周迅叹了口气。

    他这次来,其实是为了家父所说的表妹,陌家女儿墨儿而来,总是不来看望下也是失礼。

    这一路就循着线索,追到门派之中了,正好顺便试探下昆仑之中别的七大门派对于昆仑天光有什么想法。

    这么一条成仙捷径就在眼前,他说什么都不信没人去尝试的!

    别的不说,要是时间足够,他本人也是打算闯上一闯的。

    那天光,可是能助凡人一步登天,修成仙身,成为天地齐寿的天仙。

    哪怕是水货天仙也罢,但本质上确实如此。

    即便对于他而言,也是有相当的价值,不亚于吃下传说之中的蟠桃、草还丹,算是不无小补。

    “在昆仑神州中,昆仑山有三界天,一界是凉风之山,登而不死,二界是玄圃,空中乐园,登之则灵,能使风雨;三界是上天,兜率空,登之乃开仙。又传,昆仑山有一至九重天,能上至九重天者,是大佛、大神、大圣。西王母、九天玄女均是九重天的大神。

    但想做成剑柱必须要巨大的灵力,人的灵力根本不够,正巧离琼华派很近的妖界幻瞑界的紫晶石中蕴含巨大灵力,琼华派为了飞升而穷尽三代人力、物力,终于铸成羲和,望舒双剑。待幻瞑界接近时用双剑网缚幻瞑界,吸取幻瞑界中的灵力,并抢夺幻瞑界的紫晶石。”

    “琼华三代升仙大计,自此而始”

    听着周迅一点一点叙述琼华派的计划,将琼华三代的故事一一道来,这位碧玉派掌门也禁不住面色微变。

    何其狂妄的计划!

    何其大胆的豪赌!

    但是,注定不能成功!

    琼华衰落,就在眼前了。

    不知转过多少念头,碧玉派掌门心中却是越发冷静,敏锐地察觉到这个计划其中诸多不妥之处。

第一百三十章天光

    说完这番话之后,杯中茶水已经微凉,也不嫌弃,周迅举起一饮而尽。

    “此事事关重大,非贫道一言能决。”

    “道友说来,莫非就是劝说贫道阻止琼华飞升?”

    放下茶杯,周迅点头应道。

    “正是如此!”

    “我侥幸得了琼华神剑望舒,不能不有所回报。”

    “琼华飞升,乃是死路一条,而今我来阻止,正是上天好生之德,特为琼华留有一线生机!”

    当然,在这之后,这剑自然不会再还回去了。

    周迅的目的达到了,碧玉派掌门也得到了意外情报。

    接下来的话题自然就没那么沉重了。

    聊了一会儿大夏时局,还有各地政局变化,也就是时政。

    别以为昆仑边远就可以无视人间王朝,即便是主张出世修行的门派照样要时刻关注这类事情。

    门派之中,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孤立的,总有亲属,朋友,在官府治下,门下弟子在外行走更是不能忽视这方面。

    像蜀山盟弟子入世治水,降妖除魔,救济灾情,往往要与当地官府,名门望族来往,不然事倍功半,诸事难成。

    托林如海的福,对于当下大夏时局,周迅了解得比较透彻,不时抛出一些较为隐秘的情报,诸如玉清道与甄家的种种异常,彼此交换一些观点。

    最后,才是说到墨儿的事情。

    “我这个妹子,没什么心机,人又不聪明,侥幸有几分天赋,拜入了贵派门下,以后要劳烦掌门多加回护。”

    那掌门颔首称是。

    这点小事,只需吩咐一句话就够了。

    门派之中,除了规矩,也是有人情存在的。

    亲属有人在别派的也屡见不鲜。

    多一点关照,不过是惠而不费的事情,若是能交好一位地仙,何乐而不为呢?

    今次来昆仑的事情,算是谈妥了一件,周迅告辞离去,经碧玉派弟子引至山门,架剑光遁去。

    周迅离去之后,傍晚时分,碧玉派掌门焚香沐浴之后,入祖师殿默祷,沟通上界祖师,将琼华一事前因后果一一叙述。

    ……

    次日凌晨时分,周迅已经驾驭着剑光,飞遁至九万里高空处。

    剑光化作一道柔韧而有弹性的薄膜,护住周身三尺方圆,将外界剧烈的罡风挡住。

    九万里,已经是极高处。

    这里到处是剧烈吹拂的罡风,带着清澈而浓郁的灵机,打在身上,相当于有人在御使风灵来攻打。

    若是寻常剑仙,到此必定被风吹走,更不用说向上再升。

    剑光盘旋,流动,不断化解冲击。

    罡风在进入周迅身边百丈之内后,顿时一变,渐渐仿佛迟滞了千百倍,变得沉重而凝滞,最后平静下来,逸散出团团清气。

    这是天之清气,在罡风团之中多有积蓄,其质轻盈且正。

    相较之下,大地,山川之中的灵机,偏于重浊,哪怕是灵穴所在,也是多有不如。

    清气虽好,可惜太少。

    周迅又在这一层逗留了一会儿,寻觅了多处罡风聚集之团,收敛了好些。

    “太少,太少了,还不够一次吞吐的量,只能算是鸡肋罢了。”

    这点清气连塞牙缝都不够,周迅只是一口就饮下去了,几乎感受不到变化。

    九天之上,清气只是一种泛指,其实种类繁多,不胜枚举。

    不过不管哪一种,大约都能“吃”。

    “独食太和阴阳气,方能不死天既年。长年服食这种清气,有益于寿数,更易成道。”

    默默内省片刻,周迅吐出一口废气。

    “就是还不够纯净……”

    “对于未成地仙之前的学道之人,还不需要这么讲究,可以将这种清气作为食粮。”

    食不厌精,越是修为高深,对于这种服气的要求越高,也越精细。

    对于地点,种类,还有时辰,服食之数,都有很严格的讲究。

    餐霞服气,也是一种修行正道,以此得道者屡见不鲜。

    即便是内丹派兴盛的当下,这种法门依然占据一席之地。

    “昆仑仙光处,似乎这种清气更多些,越是靠近,越是灵气逼人。莫非这些清气都是自仙界泄露而出?”

    “又或者昆仑仙光,使人成仙的原理就在于海量的纯正清气?”

    据说,光凭个人飞遁,难以抵达天光所在。

    这句话,对,也不对。

    至少此时他已经做到了。

    这里周围是一片寂静,空无,只留存着稀薄的清气。

    往下看去,下方是罡气层,云团,气流不断搅动。

    然而这里没有,这里已经濒临天之际,是人界的最高处。

    到了这里,天光更明显了。

    那洒下的光芒,犹如太阳一般耀眼。

    满天星斗,都在远处徘徊,星光并不像想象之中的浓郁。

    极目远眺,除了寥寥几颗微小的星辰真实,其余包括太阳、太阴、荧惑,都不存在真实的天体,其星光来源于各方仙界的倒影。

    太阳就是紫霄仙域的倒影,因为它最近;太阴对应伏羲仙界,因为它有几处通道直接勾连此界

    除此之外,荧惑、武曲、文曲、七杀、摇光或大或小,或远或近,都是一些距离更远的世界,在人界的倒影。

    这种距离,不是方位上的距离,而是概念、属性上的远近,不是参透那一层,即便遁速再快,也抵达不了。

    “不存在真正的星神吗,只是纯粹由仙界垂落的星光倒影,多次折射而造就的幻像。”

    人界贫瘠,而且并不宽广,对于天仙而言就显得太狭窄了些,尤其是经过数不清的动荡之后,更是如此。

    这也是飞升之说的来源。

    当人世不利于仙神居住时,自然要去往仙界所在,这是很朴素的需求需要一个容身之所。

    又走了一会儿,靠近了天光垂落之处。

    这里是两界通途。

    另一面就是伏羲仙界。

    无穷尽的仙光,自虚空之中的缝隙垂下,直到昆仑。

    其中每时每刻泄露的仙界元气,其数不可思议。

    周迅就放开剑光,直接沐浴在其中,感受着元气的滋润。

    处在这种环境之中,顿时感受到神清气爽,脱去藩篱。

    人界的环境,对于他而言,其实是一种束缚,相当于浅水池中养着的鲸鱼,永远都不自在。

    “好大的手笔,这相当于本以仙界元气,填补人界之不足,使得下界元气不至于衰退太快。”

    眨眨眼,似乎看到一颗根系庞大的神树,勾连多处虚空,随后又隐遁不现。

    再去窥探,就感受到隐约的不详,似乎触及到了仙界隐秘。

    “伏羲仙界存在那样的灵根啊,难怪”

    仅仅只是蹭了半个时辰的天光浴,周迅就已经完成了最后仙身的转化,顺便收了一些难得的清气。

第一百三十一章交易

    玄女下降!

    半夜里,出太阳!

    璀璨而耀眼的白光,好似大片的光云,顺着通仙之途来到人界。

    在入口之处,顿了顿,随后快速下坠,直落琼华。

    整个昆仑附近,那一天都被惊动了。

    不加掩饰的光芒,伴随着仙乐,又是去往琼华方向,各派高层都猜出来者身份必是九天玄女无疑。

    琼华派自建立以来,门中从无一人飞升上界,但却位列昆仑之首,独占昆仑灵穴,又是坐落于天光正下方。

    昆仑造化有十分,琼华独占四分。

    其中因由,不光是琼华修剑气,善斗法,更多的,还是在玄女身上。

    九天玄女得道甚早,在仙界也是资历最早,实力最强的那一批神圣。

    她是琼华供奉之神,也是琼华道统宗源。

    哪怕她几乎从不管下界琼华派事务,各派依然不敢不给面子。

    其余各派虽然也有机缘,或是有祖师飞升仙界,或是某些上界神圣道统遗泽,但没有能越过玄女的。

    这就是琼华之所以位列昆仑八派之首的最大原因。

    “九天玄女……好厉害,给我的感觉,如同在面对道君。这不是普通的天仙中人,她很可能已经位列大罗。”

    另一边,少年人踏着剑光,默然无语。

    本来打算早点下去的,只是转化形神时还是逗留得久了,正好被玄女分神撞见。

    好在对方没有计较,这样也算是过了明路,以后能拿着望舒到处跑了。

    到了天仙,形神凝练,随聚随散,都是一股清气。

    形与神,不分彼此,存在形式,可以自由转化。

    需要人形,就是肉身,有血有肉能吃饭;

    不需要人形,那就是一束光,一股清风,一片树林,无形无质。

    人界的修仙方法,大多都是基于**凡胎,循规蹈矩,都是有为法,到此已经是尽头。

    再往上就是无为法,参悟达到大道,天仙方是起点。

    天仙,在古时才是得道之人,才算了却生死,真正的仙道中人。

    也因为天仙的本质,形与神都是与人界众生不同,所以绝大多数法宝,道器,对于天仙毫无用处。

    只有一些特别的奇珍,灵宝,其本身亦是奇妙莫测,因而被看中,比如说望舒。

    “这望舒,果然不是人界应该出现的宝物,若说光凭琼华的铸剑师,加上一些珍惜材质就能铸成,我是不信的。”

    摩挲着无柄的剑身,周迅的指尖冒出点点清光,顺着剑身流淌而下,缓缓被剑饮下。

    随后,周迅感应到与剑中灵性的联系明显更进一层。

    “得剑这么久,始终隔了一层,原来是祭炼不得法。”

    “这剑,已经成就了灵宝,堪称载道之器。”

    “不出意外,其上应当还镇压着琼华最近五十年间一到两成的气数,不是琼华派中人,根本不要指望能够轻易得手,更不用说祭炼如意了。”

    灵宝,又名道器,顾名思义,载道之器。

    每件灵宝的出现,都会分摊天地间一段时日内的气数。

    所以每千年内,能够诞生的道器数目,是有限的。

    自然天成的就叫做灵宝,人造的就叫做道器。

    载道之器,又是得道之器。

    人能修行得到,飞升上界,同样,法宝也可以。

    只是更加苛刻一些,法宝极少有能够自行修炼悟道的。

    一件道器,就是相当于一位得道的天仙,时常参悟,有益修行。

    “拿了好处,总是要给人办事的。”

    “就算为了这剑,怎么也要把事情办妥。”

    “这一趟,我不亏啊!”

    玄女身份太高,修为又高,一举一动都受人瞩目,有些时候反而做事不如周迅方便。

    不过是一炷香的时候,就见着仙光上升,返回仙界。

    “到我了!”

    也不见如何动作,自然而然就有大团的仙光祥云簇拥着,又往琼华处下降。

    周迅并非伏羲仙界在籍仙人,自然不用守那里的规矩,就算做了什么,也得先追到紫霄仙域,不能直接追究。

    看准了一处,周迅径直下去,方才玄女刚走,现在那里仍是夙瑶一人。

    周围几位长老,还有离得近的弟子闻讯而来。

    “您是……”

    夙瑶面有惊讶,似乎不太明白。

    正要说话时,周迅先自挥手,冰封了整座宫殿。

    这里是掌门平日休憩所居,不是正殿,是以外面值守的弟子仍有些距离。

    玄女下降时,他们为气势所摄服,不敢靠近。

    这时好不容易送走了玄女,正赶往这边,又见到仙真下降,冰封了宫殿。

    不久,赶来的几位长老,弟子几乎包围了这里。

    只是对着厚重的冰层束手无策。

    只有火灵仙术稍有些作用,也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