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仙正道-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着念诵真言,水面之中,剑影渐渐清晰,逐渐在水中放出光华,仿佛水下当真有另一柄仙剑似的。

    随后,周迅收回飞剑,水面下仍旧放出清光。

    一把往下捞去,竟然真的捉出另一柄灵光逼人的飞剑,在他手心仍自挣扎不休。

    “其实我很好奇,凡人直面道君会发生什么……”

    话音未落,他就合身化作一团光,没入这水中剑之中。

    剑光在虚实之间来回变幻三次后,渐渐消失。

    ……

    荡云峰,回风谷。

    身批杏黄道袍,披散长发的青年道人,坐定水榭之中,身侧一面圆镜,猛地上冲,似是遇到无形之力,撞到亭台一角后,哀鸣一声,灵光散乱。

    道人睁开眼睛,目视之处,如有神力,定住不住乱飞的圆镜,将其拉至身前。

    圆镜虽是被定在身前,却仍旧不断哀鸣,眼见着镜面光华渐渐黯淡下去,不出一会儿,居然整个镜面都腐朽起来,爬上了厚厚一层铜锈。

    然后,就在道人面前,燃起惨绿色的火焰,凭空自燃。

    “大观镜!”

    “这!”

    道人面有惊容,秀气如同女子般的眉头微蹙。

    “大观镜是七代祖师当年随身炼魔之宝,虽不是载道之器,但也超过寻常法宝。今日无端自毁,必是灵器有灵,为我示警,此为不祥之兆。”

    “……而且必是大凶之兆!”

    道人烦闷地站起身来,在水榭内来回徘徊着。

    “不行,我要去找族叔,他肯定知道缘故。”

    道人快步走出回风谷,谷口有两位佩剑弟子正在值守。

    见到道人出谷,他们上前行礼。

    “宋师兄请留步。”

    “您这次入谷静修,为期三天,眼下方才过去一天一夜。”

    “不知有何要事,需要提前出谷?”

    “要是就此放弃,可就不能再进去了。”

    他们原来也是认识的,所以才好意提醒他一句。

    回风谷是一处灵机充沛的灵地,坐落在一处灵脉的节点,经由师门高人布置许多阵法,在其中修行、炼法事半功倍,适合用来破障冲关,突破功行。

    一般都是得了奖励后,才会被准许进入谷中修行。

    下院不比玉清道本院,类似的灵地不多,尤其是他们在陈州的基业薄弱,占据的地盘也不大,资源不是很充足,也只有这么一处灵地。

    宋英这次能入谷三天,还是他耗费了过去两难积攒的大半功绩,才才得以进入。

    “我有要事,不得不出谷一时半会儿是回不来的,这次只能算了。”

    急匆匆地,他唤了一声,远处天空中就降下一只白鹤。

    这只白鹤通体雪白,无有一点杂色,额头嵌着一点红,好似一颗红宝石。

    这是道院豢养用来代步的灵禽,每只都有标记,平时放养在外面,有事时只需唤一声,就能招来,很是方便。

    “两位师弟,我当真有急事,若是有人问起,就说我去寻宋长老了。”

    白鹤鸣叫一声,振翅几下,就鼓起一阵强风,载着宋英飞远。

    两位值守谷口的弟子羡慕地望着他远去的身影,相互讨论着。

    “宋师兄真是天纵奇才,不到二十年就修成星光真符,一身符之术出神入化,就是上院真传,也不过如此了吧?”

    “上院真传都是累世的仙根,要么就是接引回来的门中前辈转劫之身,真的说起来,宋师兄可比那些鼻子高到天上的真传弟子强多了!”

    “也不能这么说,宋长老不就是宋师兄的族叔,他们家也算是世家望族,论起出身,倒也不输给上院真传。”

    “哼,凡俗之中的世家望族,一代又能出几个英才?出身到底还是其次,若不是宋师兄才情、天分都是绝顶,也没有而今的修为。”

    “这倒也是,听闻去年,宋师兄就度过了散仙劫,从此再不是凡尘中人了。”

第一百零四章宋灵

    连绵三百里的山脉,云雾缭绕,人迹罕见。

    山阳山阴处,各有一片宫观建筑群落。

    夕阳西下,如血色般,染红天际。

    幽远的钟声,一声,一声,不紧不慢,回荡在山间,传出很远,很远……

    好一片悠然,宁静的场面。

    一声尖锐的鹤鸣,自空中传来。

    跨着白鹤而来的道人,轻拍着鹤颈,得到示意的鹤儿机灵地落下,在半山腰的山门后面,一处空阔的场地。

    早有道童等候在这里,待道人落地后上前接走白鹤,带至一旁,给予食水犒劳。

    “有劳师弟了。”

    赶了一路,宋英已经勉强收拾好心情,心绪也平复了下来,难得地有了丝笑容。

    那道童受宠若惊,连忙摆手,道。

    “不敢当,不敢当,这原本就是我分内之事。”

    “师兄自去便是,这鹤儿交由我就好。”

    点点头,宋英整理下被风吹乱的仪容,从容离去。

    道童却是上心了,越发尽职起来。

    半日飞行三百里,还要驮着一个大活人,饶是这只白鹤是久服灵药的通灵兽类,也出了一身的汗。

    那童儿也是伺候惯了这些灵禽的,趁着鹤儿享受灵药的时候,自边上的屋舍里找出刷子,就着山上留下的一条小溪,仔细地清洗着每一片羽毛。

    豢养灵禽,也是一门大学问,不是大派不能有这样的讲究。

    “什么时候才能去经楼听法呢?”

    道童希冀的眼神,望向远处,沐浴在夕阳余晖中的广场。

    ……

    经楼说是楼,其实主要是大理石铺成的圆形天坛式广场。

    宋长老盘坐在三层高台之上,下面围成一圈的弟子按秩序坐好,外门弟子在最内圈,记名弟子靠外面,不记名弟子……只有特别出色的可以被准许旁听,但也只能在最外面。

    宋英过来时,宋长老就瞧见了,也不管他,只是继续开口讲述修行法门上的诀窍。

    不时有弟子起身提问,将自身修行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列出,宋长老一一给予指点,有时还会看情况赐下奖励,或是经书,或是蒲团,或是香炉,都是些用得上的小物件。

    “吾有三宝,一曰勤,一曰俭,一曰不敢为天下先。”

    “诸弟子早晚用功,不可有一日倦怠,须知积少成多,水滴石穿,慎之,慎之。”

    最后,例行的劝诫之后,宋长老一摆拂尘,结束了这次传法。

    “谢长老指点!”

    齐齐起身拜下,在场的一百多位弟子,不管什么身份,都真心实意地感谢宋长老的指点。

    修行之中,必定会遇上很多意外关卡,每个人因为个人机遇和资质,遇到的问题都有所不同。

    假如没有人指点,纯靠自身参悟,不知要蹉跎多少时日,而有了长辈高屋建瓴指点几句,往往就能少走弯路。

    这就是指点之恩。

    不是谁都有资格做传法长老的活计的,非是修为精深,对门中各种道法理解很深的人物不可。

    除此之外,还要会教弟子才行。光自己心里明白不够,身为传法长老,得能让各种愚笨不开窍的弟子也明白。

    概因门人弟子众多,问题也是千奇百怪,即便是修行同一法门的弟子遇到的问题也大多是不同的。

    替这些弟子解惑,对于传法长老的要求,实在是过于严苛了些。

    这就需要传功长老的本事了。

    宋长老本人向来受下院弟子崇敬,正是因为他惯能用简练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比喻,为人解惑,不管任何疑难,总能说出其中门道,使人恍然大悟。

    也因此,他在这处道院的地位,只在掌院之下。

    散场之后,宋英终于见到了族叔宋灵宋长老。

    “叔叔,今天……”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随后将宝镜无端自毁的事情叙述了一遍。

    他有些不安地问道。

    “叔叔,是不是……”

    “嘘……”

    宋灵打断了他的话,面色严峻地看着他。

    “不要在这里说,随我来。”

    抓着他的手臂,宋灵一挥拂尘,两人就在一片光中消失在原地。

    他们走后,远处一处玉柱后,转过来一个人影。

    这人挂着玉带,随身配着剑鞘,高瘦个子。

    “宋长老最近有些神神秘秘的,总是一下晚课就看不见人影。”

    这人也是中年模样,正是道院的执事长老。

    “秦风,明河,这两个小子无故旷课,三日未归,也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有弟子说曾在三日前见到他二人在宋长老居所附近,我还想问问宋长老呢!”

    “怎么就不见了呢!这眼见着就要到考功了,他们可都是有望升入内门的!”

    嘀咕了几句,执事长老无奈地摇头,又折回身去了。

    执事长老掌管庶务,总揽一应琐事,其实还是个类似管家的角色,地位远不能跟传法长老比,更不要说他本人的修为也只是平庸。

    所以,他不敢,也不能真的跑上门质问宋长老,那两个弟子失踪是不是跟他有关。

    后山,精舍。

    宋灵携宋英出现在他的住所。

    这是一处修建在山阴处的单门独院屋舍,叽叽喳喳的不知名白鸟在院墙上跳跃,见到人来也不怕,只是稍作腾挪。

    “叔叔?”

    宋英有些不解。

    “方才有旁人在。”

    顿了顿,他又道。

    “那两个外门弟子毕竟有点名气,失踪三天也该有人注意到了。别人也就算了,黄孔明入道前是有名的神捕,他不定会查到什么。”

    宋灵对执事长老有些顾忌,斗法他不怕,可查案黄孔明是各种高手,他也不敢说自己做的就真的天衣无缝。

    “那叔叔,咱们……”

    宋英面带一丝戾气,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愚蠢!”

    宋灵皱眉低声喝斥。

    “损失两个外门弟子,我还能压下,可要是有长老无故失踪,那可是一定会惊动上院的!”

    “不必管他,就算他真的查到我头上,我自有办法叫他闭口不言,这可不是凡间。想论我的罪,也得看他有没有那个本事了。”

    宋灵自矜地道,论斗法,十个黄孔明也不是他的对手。

    “倒是你这事很不寻常啊……”

    宋灵也是皱着眉,沉吟着。

第一百零五章动和阴阳,天人感应

    “修行中人,动和阴阳,效法乾坤,举止动念,无不有所感应,吉凶祸福有所征兆。越是道行高深,越是明显。按你所说,你事前事后并无心血来潮,或者大难临头的感觉?”

    宋英想都不想地回答:

    “不曾,即便是现在,还是没有任何感应。”

    “那就是有大神通者,蒙蔽了你的感应,使你煞气入神,失魂失智,变得理事不清,不知不觉间就会自蹈死地啊!”

    “大观镜自毁非同小可,你要知它是由一件破损的道器残片重铸而来,有降魔护身之能,不可能无端自毁,必是为你挡灾之故!”

    通常法器自行护主,不算罕见,但能有灵性为主挡灾的,无不是传承已久的重宝,大观镜就是其中一例。

    找遍这处道院,也再找不出第二件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宝物。

    “人间法宝分三等,法器,法宝,道器,就好比散仙、地仙、天仙的境界区分。”

    “道器之能,足以镇压气数,化解消灾,用在个人身上更是用途多多。大观镜前身是古时一大派道器,辗转落入我手中时,已经只余下碎片,重铸之后才成此镜,带有几分道器的玄妙所在。连它都化解不了的外魔,想也知道是非同小可。”

    “你好好想想,在哪里招惹了厉害仇家,要用邪法害你?”

    言毕,见宋英仍是在冥思苦想,他又耐着性子解释。

    “大凡这类厉害法术,发作之前或者发作时,总有些预兆的。”

    “初次大观镜示警时,可有什么异象,或是预兆?”

    “叔叔,没有什么预兆,那时匆忙,兴许是有,我不曾瞧见的。”

    宋英想着,当时匆忙之下,似乎是突如其来的,镜子就在面前化成青烟了,倒还真没注意到。

    宋长老简直气急了,指着他,哆嗦着手。

    “这等关系到身家性命的大事,你居然没有注意到!”

    “现在可没有第二面大观镜替你挡灾了!”

    随后,宋长老坐到屋中桌旁,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你自己好好想想,是不是有些神思不宁,精神不济,或者五脏神灵躁动不安?又或是昏昏欲睡,四肢沉重之类的。”

    一杯茶下肚,清凉的气息弥漫,带着莲香,又有着甘甜,这是院中给予长老的供奉灵茶,长饮可以清除火毒,有凝练元神之效用。

    果然火气降了下去,宋长老又找回了往日的从容。

    “叔叔,如果是这种明显的特征,还真是没有,我当时就在修炼《五星汇聚感应篇》后附录的几种神通,假如有这么明显的话,我早就能察觉了。”

    “但是,没有。事实上,直到大观镜示警、自毁,哪怕是现在,我都没有任何感应就好像,根本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宋英面色发青,很是难看。

    他也是世家出身,自然不会不明白其中含义。

    只代表着对方的道行远在他之上,并且神通法力都是无懈可击,轻易蒙蔽了他对于天机的本能感应,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日里,失去了对于冥冥之中自身祸福、兴衰的把握。

    不过,他还是取出几枚擦得锃亮的古铜钱,施加法力,推算得了一卦。

    “乾卦。”

    一般询问同一件事,只需一卦即可,不可多次占验,以免亵渎神明。

    不过,眼下这个局面,占卦得乾卦还是太离谱了,只能说明有问题。

    他不死心,又抛了一回铜钱,仍是乾卦。

    “我有生死之灾,居然接连得了两次乾卦,这幕后之人,果然是在戏弄于我。”

    易经六十四卦之中,乾卦,并不是特别对主方有利的卦,在整个卦爻辞中,没有一个“吉”字。

    乾卦,易经学说专用名词,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上上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卦辞,元亨利贞。

    《子夏传》说:元为原始之意;亨为开通之意;利为和谐之意;贞为贞固之意。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卦辞反映从主方的角度考虑主客关系的现状及发展变化。

    “亨”,通达,顺利;如,万事亨通。“通达”和“顺利”都可以表示事物发展和变化的状态。“贞”,坚持。“元亨”,事情进展很顺利。

    主方能否面对挑战取得胜利取决于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客方造成的困难。主方应当努力将当前状态坚持下去,既不宜在挑战前退却,也不宜不考虑客方的态度而盲动。

    当然,这卦明显不适用当前局面,只能是对方在借此传话。

    “他这是在借着卦辞之手,告诉你,这次你在劫难逃!”

    宋长老也看懂了背后那人的意思,态度很明显了。

    这就是在打招呼,我要碾死你了,碾死你之前我已经打过招呼了,这就不算是“不教而诛”。

    “真是嚣张,欺我宋家无人?”

    宋长老站起身来,长长的白须拂动,再不掩饰本身修为。

    轰隆

    内外交感之下,几声霹雳响起,山间原本就有的云雾,纷纷聚拢起来,搅动在道院上方,形成雨云,下起雨来。

    所谓地仙,其心念起时,天地有感,自有气象相随。

    轰隆隆咔嚓

    霹雳闪电,不断轰鸣着,显示着此时宋长老真的怒了。。

    道院中不知情的弟子、火工道人、道童,纷纷就近躲入亭子、屋内,抬头观望这一场奇景。

    道院上方,大片大片的雨云,黑压压往中间一处积聚,成漏斗状,其中不断有紫色、青色的闪电闪烁着,雷鸣声不断。

    那修为不深的弟子,只当成是好看的景色,然而有见识的弟子、长老,纷纷变色。

    “这是有人证入了地仙之境,动和阴阳,念起风雷,这是天人交感的异象啊!”

    “看这方向,是传法长老所在?”

    “宋灵何时度过的地仙劫?”

第一百零六章隔空斗法,地底藏身

    “叔叔,你成地仙了!”

    宋英惊喜出声。

    地仙之能,举手投足之间都有天象相随,动辄就能翻江倒海,是人间的大能者。

    即便在玉清道,地仙也不过十余人,个个都是实权长老。

    一位地仙,在外面就能开宗立派了。

    这个消息放出去,宋长老肯定地位水涨船高,一跃跻身门中高层。

    各地道院的传法长老固然也算中高层,可完全比不得一位地仙。

    “不错,一年前我在外游历时,结成元婴,又接连度过了风火雷三灾。”

    宋长老自矜地笑着。

    所谓“游历”,根本就是用了秘法夺了旁人根基,为掩人耳目,才不能待在门中渡劫。

    不过宋英还是惊喜过望,这门秘法只是残缺的厉害,只能助人修成散仙境地,现在宋灵居然更进一步,岂不是说

    “叔叔,你补全了那篇天书?”

    这门秘法原本就是一部刻在岩壁上的残篇,通体用鱼鸟文写成,而且只留下字迹模糊不清,中间还被毁去了接近六成。

    真正完好的部分,只有开头的六百字,还有接近末尾的两百余字,残章断句零散的有两千字。

    “哪有那么容易?我只是在门中寻找到了几部用途相似的道法,修成之后,又参悟了百日,勉勉强强找到了成就婴儿的法子。侥幸,侥幸,成就了正宗上乘元婴。”

    所谓上乘元婴,有别于旁门小派以各种方式凝集的元婴,不仅更为凝实,而且克制更少,可以如同生人一般,完全可以代替肉身而存。

    上乘元婴日后修行,假如不中途遭劫,成道机会大约有三成。

    那么旁门地仙靠着种种奇缘巧合成就的元婴,往往有各种瑕疵,或是属性单一,忌讳血光,而且元婴先天不足,日后进境更是坎坷。

    旁门,与正宗,其差别,在地仙之境,一览无余。

    宋英听到这里,更是喜不自胜,只因自家以后也有成道之望。

    “你放心,我最近参悟道经有所感悟,对于补全道书不敢说,可地仙境的还算稳当。再过上十年,差不多就能动笔了。”

    “虽说咱们世家中人,无缘掌门一脉嫡传玉清道法,但是,咱们可以自己创出一门直指天仙的大道,为我宋家一脉,再创辉煌。”

    掌门一脉,自然有飞升仙人传下的直指天仙的道法,可这个历代掌握在掌门一脉手中。

    除此之外,玉清道还有十二世家,出过飞升仙人,因此也有修成上乘元婴的法门。

    这里就需要提一提玉清道的构成,最初玉清道还未有而今这般规模,那时三代祖师在人、妖两族大战时,拉拢七十九位修仙世家成立了玉清盟,参与剿灭妖界战役。

    战后,人族胜利,剩余的世家中人也是惨胜,顺势保留了玉清盟,也就是后来的玉清道。

    那时,七十九家也只剩下十七家。

    不过后人总有不肖的,当初那些世家,现在还余下几家呢?

    “宋家底子还是浅了些,不然我也不至于到现在才曝出这个消息。原本要是你不出这岔子,我还想着再等几年,多巩固下道行。”

    “不过现在也没关系,半年光景,我的元婴已经凝实,能在外出游,算是稳固了。”

    正说着,外间传来剑啸声,接着是一声清朗的声音。

    “宋长老,你藏得好深啊!”

    来人似乎对这里很熟,径自推门而入。

    “上官老弟不是去仗剑闯江湖了嘛?什么时候来了我这小山沟?”

    这人叫做上官晗,是上官家的人,是一位剑仙,平时最好扮成前辈高人,混迹市井江湖,一方面打听消息,另一方面也是寻访好苗子,替门中奔走,素有功劳。

    宋灵与他往来多年,算是比较合得来的,平时也互有往来,彼此交换一些心得。

    不想今天他会上门来,还正好碰到这事。

    “宋老哥,今天我是上门来讨教的,谁知道你动静这么大,百里外都瞧得清清楚楚,好气势,真是好气势!我来时也未曾料到这桩喜事,没带什么礼物,这样,我把这葫芦酒送你,庆贺你修成上乘元婴,成道有望!”

    上官晗是个中年糙汉子,一脸大胡子,看起来就是豪爽的那种。

    只见他不知从何处取出一个巴掌大小的金葫芦,摆在桌上。

    这种酒,是上官晗用了五六十种灵药秘制,经过三年才能酿成一缸。

    这一葫芦就是三大坛子,礼不算轻了。

    宋灵自然是笑纳了。

    上官晗正要说话,就见着宋英脸上青气一闪。

    “咦贤侄这是?中邪了?脸色有些不对!”

    “不好!”

    宋灵连忙抓住宋英脉搏,揪着他就往内走。

    没走几步,就见着宋英身边传来呼声,那是一种大风吹过深山幽谷时的呼号声。

    接着,宋英身上冒出幽幽绿光,覆在他护体清光之上,好在他法力不弱,一时半会儿还能支持。

    不妙的是,不知不觉间,从脚底板开始,一点点烧起苍白色的火焰。

    上官晗也觉察出不对,上前帮忙,放出仙剑,借着剑光,打灭了一丛又一丛苍白火焰。

    不详的火焰,似乎带着奇特的力量,都快烧到宋英膝盖了,都不见他有知觉。

    就在步入内室这短短几息之内,幽幽的火焰就舔舐了他的下半身。

    薄薄的一层护体清光,溃不成军,对上这火焰几无还手之力。

    即便是有宋灵和上官晗的帮助,也只是勉强阻碍了此火向上蔓延之势。

    宋英咬着牙,忍着痛苦,扭头不去看下半身,那里一点点被烧焦,骨肉分离,化作飞灰。

    飞灰恋栈不去,在空中飞舞着,凝成种种古怪的阴影。

    依稀能够听见不可名状的声音,天地间似乎只剩下这种声音,奇怪的是,三人之中,只有宋英本人能够听到。

    退至内室。宋灵一拂尘过去,地板掀起,泥土分开,瞬间挖出一个大坑。

    “进去!”

    又是一拂尘下去,头边、脚边,各自多了三盏油灯。

    油灯火焰颤颤巍巍的,仿佛被风吹着,随时都会熄灭一样。

第一百零七章暗算

    宋灵连忙念咒,对着油灯一指,灯火就顿时一起,明亮起来。

    说来也奇怪,自从躺入这泥土之中,宋英身上的惨绿色光芒就在渐渐消退,那种火焰也转移到了油灯边上,被宋灵和上官晗施法困住,移植到油灯灯焰之中。

    做完这一切,几人才松了一口气。

    “贤侄这般模样,还是得灌上一剂回生仙饮。”

    上官晗用紫金葫芦装了不少回生仙饮,这时给失去意识的宋英灌下,一股乳白色的光自内而外显现,伤处不可思议地重生着,化成劫灰的双腿也生长了出来。

    回生仙饮,是此世丹道大成作代表之一,能起死回生,重塑仙体,只要没有被彻底打散元神,就能在十二个时辰内救回来,是难得一见的宝物。

    “上官兄弟,这次真是要多谢你了……”

    上官晗笑了笑,与宋灵去了外间谈话。

    他们走后,里屋里,油灯照不见的地方,地上,墙上的阴影,蓦地拉伸、变形,悄无声息地分出许多触手,伸向了昏迷中毫无防备的宋英。

    阴影触手接近油灯下时,燃烧着豆粒状大小灯芯的灯火突然暴起一阵灯花,其上结成火网,罩住宋英周身上下,将阴影给挡了回去。

    试了几次,都无功而返,阴影中传来的声音,似乎有魔物在窃窃私语。

    最后,一声凄厉的呼哨,大大小小的触手如同潮水般退去,返回了阴影之中。

    这几盏施加了道法的灯,便是等同于此刻的宋英,灯芯未尽,光明未灭,就能保他不死。

    最外更有真火长明,能防护外邪入侵。

    便是天劫临头,这样的布置也能拖延一二日。

    外屋。

    “宋长老,此事不小,恐怕要惊动上院诸位首座。”

    “按照惯例,三日内就会有人下来询问始末。”

    风雨打在院中,屋瓦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

    宋长老此时心情如同外边的雷阵雨一般,阴云密布,电闪雷鸣。

    上官晗理解他的心思,却只能叹了口气。

    “早做准备吧。”

    宋长老勉强挤出个笑脸。

    “让上官兄弟看了笑话了。”

    拍了拍他的肩膀,上官晗同情地看了他一眼。

    宋英这孩子他是知道的,本来有望争夺下个六十年的十大真传弟子名额的。

    现在嘛

    差不多算是废了,只能等待兵解转世了。

    任凭谁家藏着准备一鸣惊人的后辈,出了这样的意外,心情自然是不会好的。

    上官晗离去了,宋长老仍然站在原地,脸上阴晴不定,半晌后似乎下定了决心。

    他取来一随身的几样法器,还有早晚傍身的法宝拂尘,匆匆步入内室。

    撩开帘子,他缓缓走到宋英躺着的泥坑之前。

    油灯照亮着屋子,灯焰下端是火红色,上端或是惨绿色、或是苍白色。

    照着屋子里一阵红,一阵绿,一阵白。

    他用着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呢喃着:

    “我原本不想这么做的啊”

    背后,他的影子里,冒出大量如同汗毛一般的出手,潮水一般,顺着墙壁、地面涌出,甚至离开了这间屋子、院子

    山间,天然溶洞之中。

    顺手坑了算计之人一把,送去了自本尊那处虚空得来的腐化之气,周迅神清气爽,愉快地放手了。

    “能腐化合道真君法身的气机,怎么也算价值不菲,感谢我吧,要不是留不住道君的正立之像,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周迅的本尊仍然在劫中,不断忍受着各种劫难,偶尔也会要求各处化身、分身承担一二。

    这些腐化之气机,就是一种道化之劫,能消真君法身,磨灭合道元神,更能引起一系列的大灾变,是针对本尊开辟的地仙界而引发的其中一种劫数。

    周迅新开辟的天地,尚在洞天世界这一层,是无论如何也消受不了这样的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