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地仙正道-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着念诵真言,水面之中,剑影渐渐清晰,逐渐在水中放出光华,仿佛水下当真有另一柄仙剑似的。
随后,周迅收回飞剑,水面下仍旧放出清光。
一把往下捞去,竟然真的捉出另一柄灵光逼人的飞剑,在他手心仍自挣扎不休。
“其实我很好奇,凡人直面道君会发生什么……”
话音未落,他就合身化作一团光,没入这水中剑之中。
剑光在虚实之间来回变幻三次后,渐渐消失。
……
荡云峰,回风谷。
身批杏黄道袍,披散长发的青年道人,坐定水榭之中,身侧一面圆镜,猛地上冲,似是遇到无形之力,撞到亭台一角后,哀鸣一声,灵光散乱。
道人睁开眼睛,目视之处,如有神力,定住不住乱飞的圆镜,将其拉至身前。
圆镜虽是被定在身前,却仍旧不断哀鸣,眼见着镜面光华渐渐黯淡下去,不出一会儿,居然整个镜面都腐朽起来,爬上了厚厚一层铜锈。
然后,就在道人面前,燃起惨绿色的火焰,凭空自燃。
“大观镜!”
“这!”
道人面有惊容,秀气如同女子般的眉头微蹙。
“大观镜是七代祖师当年随身炼魔之宝,虽不是载道之器,但也超过寻常法宝。今日无端自毁,必是灵器有灵,为我示警,此为不祥之兆。”
“……而且必是大凶之兆!”
道人烦闷地站起身来,在水榭内来回徘徊着。
“不行,我要去找族叔,他肯定知道缘故。”
道人快步走出回风谷,谷口有两位佩剑弟子正在值守。
见到道人出谷,他们上前行礼。
“宋师兄请留步。”
“您这次入谷静修,为期三天,眼下方才过去一天一夜。”
“不知有何要事,需要提前出谷?”
“要是就此放弃,可就不能再进去了。”
他们原来也是认识的,所以才好意提醒他一句。
回风谷是一处灵机充沛的灵地,坐落在一处灵脉的节点,经由师门高人布置许多阵法,在其中修行、炼法事半功倍,适合用来破障冲关,突破功行。
一般都是得了奖励后,才会被准许进入谷中修行。
下院不比玉清道本院,类似的灵地不多,尤其是他们在陈州的基业薄弱,占据的地盘也不大,资源不是很充足,也只有这么一处灵地。
宋英这次能入谷三天,还是他耗费了过去两难积攒的大半功绩,才才得以进入。
“我有要事,不得不出谷一时半会儿是回不来的,这次只能算了。”
急匆匆地,他唤了一声,远处天空中就降下一只白鹤。
这只白鹤通体雪白,无有一点杂色,额头嵌着一点红,好似一颗红宝石。
这是道院豢养用来代步的灵禽,每只都有标记,平时放养在外面,有事时只需唤一声,就能招来,很是方便。
“两位师弟,我当真有急事,若是有人问起,就说我去寻宋长老了。”
白鹤鸣叫一声,振翅几下,就鼓起一阵强风,载着宋英飞远。
两位值守谷口的弟子羡慕地望着他远去的身影,相互讨论着。
“宋师兄真是天纵奇才,不到二十年就修成星光真符,一身符之术出神入化,就是上院真传,也不过如此了吧?”
“上院真传都是累世的仙根,要么就是接引回来的门中前辈转劫之身,真的说起来,宋师兄可比那些鼻子高到天上的真传弟子强多了!”
“也不能这么说,宋长老不就是宋师兄的族叔,他们家也算是世家望族,论起出身,倒也不输给上院真传。”
“哼,凡俗之中的世家望族,一代又能出几个英才?出身到底还是其次,若不是宋师兄才情、天分都是绝顶,也没有而今的修为。”
“这倒也是,听闻去年,宋师兄就度过了散仙劫,从此再不是凡尘中人了。”
第一百零四章宋灵
连绵三百里的山脉,云雾缭绕,人迹罕见。
山阳山阴处,各有一片宫观建筑群落。
夕阳西下,如血色般,染红天际。
幽远的钟声,一声,一声,不紧不慢,回荡在山间,传出很远,很远……
好一片悠然,宁静的场面。
一声尖锐的鹤鸣,自空中传来。
跨着白鹤而来的道人,轻拍着鹤颈,得到示意的鹤儿机灵地落下,在半山腰的山门后面,一处空阔的场地。
早有道童等候在这里,待道人落地后上前接走白鹤,带至一旁,给予食水犒劳。
“有劳师弟了。”
赶了一路,宋英已经勉强收拾好心情,心绪也平复了下来,难得地有了丝笑容。
那道童受宠若惊,连忙摆手,道。
“不敢当,不敢当,这原本就是我分内之事。”
“师兄自去便是,这鹤儿交由我就好。”
点点头,宋英整理下被风吹乱的仪容,从容离去。
道童却是上心了,越发尽职起来。
半日飞行三百里,还要驮着一个大活人,饶是这只白鹤是久服灵药的通灵兽类,也出了一身的汗。
那童儿也是伺候惯了这些灵禽的,趁着鹤儿享受灵药的时候,自边上的屋舍里找出刷子,就着山上留下的一条小溪,仔细地清洗着每一片羽毛。
豢养灵禽,也是一门大学问,不是大派不能有这样的讲究。
“什么时候才能去经楼听法呢?”
道童希冀的眼神,望向远处,沐浴在夕阳余晖中的广场。
……
经楼说是楼,其实主要是大理石铺成的圆形天坛式广场。
宋长老盘坐在三层高台之上,下面围成一圈的弟子按秩序坐好,外门弟子在最内圈,记名弟子靠外面,不记名弟子……只有特别出色的可以被准许旁听,但也只能在最外面。
宋英过来时,宋长老就瞧见了,也不管他,只是继续开口讲述修行法门上的诀窍。
不时有弟子起身提问,将自身修行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列出,宋长老一一给予指点,有时还会看情况赐下奖励,或是经书,或是蒲团,或是香炉,都是些用得上的小物件。
“吾有三宝,一曰勤,一曰俭,一曰不敢为天下先。”
“诸弟子早晚用功,不可有一日倦怠,须知积少成多,水滴石穿,慎之,慎之。”
最后,例行的劝诫之后,宋长老一摆拂尘,结束了这次传法。
“谢长老指点!”
齐齐起身拜下,在场的一百多位弟子,不管什么身份,都真心实意地感谢宋长老的指点。
修行之中,必定会遇上很多意外关卡,每个人因为个人机遇和资质,遇到的问题都有所不同。
假如没有人指点,纯靠自身参悟,不知要蹉跎多少时日,而有了长辈高屋建瓴指点几句,往往就能少走弯路。
这就是指点之恩。
不是谁都有资格做传法长老的活计的,非是修为精深,对门中各种道法理解很深的人物不可。
除此之外,还要会教弟子才行。光自己心里明白不够,身为传法长老,得能让各种愚笨不开窍的弟子也明白。
概因门人弟子众多,问题也是千奇百怪,即便是修行同一法门的弟子遇到的问题也大多是不同的。
替这些弟子解惑,对于传法长老的要求,实在是过于严苛了些。
这就需要传功长老的本事了。
宋长老本人向来受下院弟子崇敬,正是因为他惯能用简练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比喻,为人解惑,不管任何疑难,总能说出其中门道,使人恍然大悟。
也因此,他在这处道院的地位,只在掌院之下。
散场之后,宋英终于见到了族叔宋灵宋长老。
“叔叔,今天……”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随后将宝镜无端自毁的事情叙述了一遍。
他有些不安地问道。
“叔叔,是不是……”
“嘘……”
宋灵打断了他的话,面色严峻地看着他。
“不要在这里说,随我来。”
抓着他的手臂,宋灵一挥拂尘,两人就在一片光中消失在原地。
他们走后,远处一处玉柱后,转过来一个人影。
这人挂着玉带,随身配着剑鞘,高瘦个子。
“宋长老最近有些神神秘秘的,总是一下晚课就看不见人影。”
这人也是中年模样,正是道院的执事长老。
“秦风,明河,这两个小子无故旷课,三日未归,也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有弟子说曾在三日前见到他二人在宋长老居所附近,我还想问问宋长老呢!”
“怎么就不见了呢!这眼见着就要到考功了,他们可都是有望升入内门的!”
嘀咕了几句,执事长老无奈地摇头,又折回身去了。
执事长老掌管庶务,总揽一应琐事,其实还是个类似管家的角色,地位远不能跟传法长老比,更不要说他本人的修为也只是平庸。
所以,他不敢,也不能真的跑上门质问宋长老,那两个弟子失踪是不是跟他有关。
后山,精舍。
宋灵携宋英出现在他的住所。
这是一处修建在山阴处的单门独院屋舍,叽叽喳喳的不知名白鸟在院墙上跳跃,见到人来也不怕,只是稍作腾挪。
“叔叔?”
宋英有些不解。
“方才有旁人在。”
顿了顿,他又道。
“那两个外门弟子毕竟有点名气,失踪三天也该有人注意到了。别人也就算了,黄孔明入道前是有名的神捕,他不定会查到什么。”
宋灵对执事长老有些顾忌,斗法他不怕,可查案黄孔明是各种高手,他也不敢说自己做的就真的天衣无缝。
“那叔叔,咱们……”
宋英面带一丝戾气,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愚蠢!”
宋灵皱眉低声喝斥。
“损失两个外门弟子,我还能压下,可要是有长老无故失踪,那可是一定会惊动上院的!”
“不必管他,就算他真的查到我头上,我自有办法叫他闭口不言,这可不是凡间。想论我的罪,也得看他有没有那个本事了。”
宋灵自矜地道,论斗法,十个黄孔明也不是他的对手。
“倒是你这事很不寻常啊……”
宋灵也是皱着眉,沉吟着。
第一百零五章动和阴阳,天人感应
“修行中人,动和阴阳,效法乾坤,举止动念,无不有所感应,吉凶祸福有所征兆。越是道行高深,越是明显。按你所说,你事前事后并无心血来潮,或者大难临头的感觉?”
宋英想都不想地回答:
“不曾,即便是现在,还是没有任何感应。”
“那就是有大神通者,蒙蔽了你的感应,使你煞气入神,失魂失智,变得理事不清,不知不觉间就会自蹈死地啊!”
“大观镜自毁非同小可,你要知它是由一件破损的道器残片重铸而来,有降魔护身之能,不可能无端自毁,必是为你挡灾之故!”
通常法器自行护主,不算罕见,但能有灵性为主挡灾的,无不是传承已久的重宝,大观镜就是其中一例。
找遍这处道院,也再找不出第二件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宝物。
“人间法宝分三等,法器,法宝,道器,就好比散仙、地仙、天仙的境界区分。”
“道器之能,足以镇压气数,化解消灾,用在个人身上更是用途多多。大观镜前身是古时一大派道器,辗转落入我手中时,已经只余下碎片,重铸之后才成此镜,带有几分道器的玄妙所在。连它都化解不了的外魔,想也知道是非同小可。”
“你好好想想,在哪里招惹了厉害仇家,要用邪法害你?”
言毕,见宋英仍是在冥思苦想,他又耐着性子解释。
“大凡这类厉害法术,发作之前或者发作时,总有些预兆的。”
“初次大观镜示警时,可有什么异象,或是预兆?”
“叔叔,没有什么预兆,那时匆忙,兴许是有,我不曾瞧见的。”
宋英想着,当时匆忙之下,似乎是突如其来的,镜子就在面前化成青烟了,倒还真没注意到。
宋长老简直气急了,指着他,哆嗦着手。
“这等关系到身家性命的大事,你居然没有注意到!”
“现在可没有第二面大观镜替你挡灾了!”
随后,宋长老坐到屋中桌旁,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你自己好好想想,是不是有些神思不宁,精神不济,或者五脏神灵躁动不安?又或是昏昏欲睡,四肢沉重之类的。”
一杯茶下肚,清凉的气息弥漫,带着莲香,又有着甘甜,这是院中给予长老的供奉灵茶,长饮可以清除火毒,有凝练元神之效用。
果然火气降了下去,宋长老又找回了往日的从容。
“叔叔,如果是这种明显的特征,还真是没有,我当时就在修炼《五星汇聚感应篇》后附录的几种神通,假如有这么明显的话,我早就能察觉了。”
“但是,没有。事实上,直到大观镜示警、自毁,哪怕是现在,我都没有任何感应就好像,根本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宋英面色发青,很是难看。
他也是世家出身,自然不会不明白其中含义。
只代表着对方的道行远在他之上,并且神通法力都是无懈可击,轻易蒙蔽了他对于天机的本能感应,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日里,失去了对于冥冥之中自身祸福、兴衰的把握。
不过,他还是取出几枚擦得锃亮的古铜钱,施加法力,推算得了一卦。
“乾卦。”
一般询问同一件事,只需一卦即可,不可多次占验,以免亵渎神明。
不过,眼下这个局面,占卦得乾卦还是太离谱了,只能说明有问题。
他不死心,又抛了一回铜钱,仍是乾卦。
“我有生死之灾,居然接连得了两次乾卦,这幕后之人,果然是在戏弄于我。”
易经六十四卦之中,乾卦,并不是特别对主方有利的卦,在整个卦爻辞中,没有一个“吉”字。
乾卦,易经学说专用名词,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上上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卦辞,元亨利贞。
《子夏传》说:元为原始之意;亨为开通之意;利为和谐之意;贞为贞固之意。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卦辞反映从主方的角度考虑主客关系的现状及发展变化。
“亨”,通达,顺利;如,万事亨通。“通达”和“顺利”都可以表示事物发展和变化的状态。“贞”,坚持。“元亨”,事情进展很顺利。
主方能否面对挑战取得胜利取决于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客方造成的困难。主方应当努力将当前状态坚持下去,既不宜在挑战前退却,也不宜不考虑客方的态度而盲动。
当然,这卦明显不适用当前局面,只能是对方在借此传话。
“他这是在借着卦辞之手,告诉你,这次你在劫难逃!”
宋长老也看懂了背后那人的意思,态度很明显了。
这就是在打招呼,我要碾死你了,碾死你之前我已经打过招呼了,这就不算是“不教而诛”。
“真是嚣张,欺我宋家无人?”
宋长老站起身来,长长的白须拂动,再不掩饰本身修为。
轰隆
内外交感之下,几声霹雳响起,山间原本就有的云雾,纷纷聚拢起来,搅动在道院上方,形成雨云,下起雨来。
所谓地仙,其心念起时,天地有感,自有气象相随。
轰隆隆咔嚓
霹雳闪电,不断轰鸣着,显示着此时宋长老真的怒了。。
道院中不知情的弟子、火工道人、道童,纷纷就近躲入亭子、屋内,抬头观望这一场奇景。
道院上方,大片大片的雨云,黑压压往中间一处积聚,成漏斗状,其中不断有紫色、青色的闪电闪烁着,雷鸣声不断。
那修为不深的弟子,只当成是好看的景色,然而有见识的弟子、长老,纷纷变色。
“这是有人证入了地仙之境,动和阴阳,念起风雷,这是天人交感的异象啊!”
“看这方向,是传法长老所在?”
“宋灵何时度过的地仙劫?”
第一百零六章隔空斗法,地底藏身
“叔叔,你成地仙了!”
宋英惊喜出声。
地仙之能,举手投足之间都有天象相随,动辄就能翻江倒海,是人间的大能者。
即便在玉清道,地仙也不过十余人,个个都是实权长老。
一位地仙,在外面就能开宗立派了。
这个消息放出去,宋长老肯定地位水涨船高,一跃跻身门中高层。
各地道院的传法长老固然也算中高层,可完全比不得一位地仙。
“不错,一年前我在外游历时,结成元婴,又接连度过了风火雷三灾。”
宋长老自矜地笑着。
所谓“游历”,根本就是用了秘法夺了旁人根基,为掩人耳目,才不能待在门中渡劫。
不过宋英还是惊喜过望,这门秘法只是残缺的厉害,只能助人修成散仙境地,现在宋灵居然更进一步,岂不是说
“叔叔,你补全了那篇天书?”
这门秘法原本就是一部刻在岩壁上的残篇,通体用鱼鸟文写成,而且只留下字迹模糊不清,中间还被毁去了接近六成。
真正完好的部分,只有开头的六百字,还有接近末尾的两百余字,残章断句零散的有两千字。
“哪有那么容易?我只是在门中寻找到了几部用途相似的道法,修成之后,又参悟了百日,勉勉强强找到了成就婴儿的法子。侥幸,侥幸,成就了正宗上乘元婴。”
所谓上乘元婴,有别于旁门小派以各种方式凝集的元婴,不仅更为凝实,而且克制更少,可以如同生人一般,完全可以代替肉身而存。
上乘元婴日后修行,假如不中途遭劫,成道机会大约有三成。
那么旁门地仙靠着种种奇缘巧合成就的元婴,往往有各种瑕疵,或是属性单一,忌讳血光,而且元婴先天不足,日后进境更是坎坷。
旁门,与正宗,其差别,在地仙之境,一览无余。
宋英听到这里,更是喜不自胜,只因自家以后也有成道之望。
“你放心,我最近参悟道经有所感悟,对于补全道书不敢说,可地仙境的还算稳当。再过上十年,差不多就能动笔了。”
“虽说咱们世家中人,无缘掌门一脉嫡传玉清道法,但是,咱们可以自己创出一门直指天仙的大道,为我宋家一脉,再创辉煌。”
掌门一脉,自然有飞升仙人传下的直指天仙的道法,可这个历代掌握在掌门一脉手中。
除此之外,玉清道还有十二世家,出过飞升仙人,因此也有修成上乘元婴的法门。
这里就需要提一提玉清道的构成,最初玉清道还未有而今这般规模,那时三代祖师在人、妖两族大战时,拉拢七十九位修仙世家成立了玉清盟,参与剿灭妖界战役。
战后,人族胜利,剩余的世家中人也是惨胜,顺势保留了玉清盟,也就是后来的玉清道。
那时,七十九家也只剩下十七家。
不过后人总有不肖的,当初那些世家,现在还余下几家呢?
“宋家底子还是浅了些,不然我也不至于到现在才曝出这个消息。原本要是你不出这岔子,我还想着再等几年,多巩固下道行。”
“不过现在也没关系,半年光景,我的元婴已经凝实,能在外出游,算是稳固了。”
正说着,外间传来剑啸声,接着是一声清朗的声音。
“宋长老,你藏得好深啊!”
来人似乎对这里很熟,径自推门而入。
“上官老弟不是去仗剑闯江湖了嘛?什么时候来了我这小山沟?”
这人叫做上官晗,是上官家的人,是一位剑仙,平时最好扮成前辈高人,混迹市井江湖,一方面打听消息,另一方面也是寻访好苗子,替门中奔走,素有功劳。
宋灵与他往来多年,算是比较合得来的,平时也互有往来,彼此交换一些心得。
不想今天他会上门来,还正好碰到这事。
“宋老哥,今天我是上门来讨教的,谁知道你动静这么大,百里外都瞧得清清楚楚,好气势,真是好气势!我来时也未曾料到这桩喜事,没带什么礼物,这样,我把这葫芦酒送你,庆贺你修成上乘元婴,成道有望!”
上官晗是个中年糙汉子,一脸大胡子,看起来就是豪爽的那种。
只见他不知从何处取出一个巴掌大小的金葫芦,摆在桌上。
这种酒,是上官晗用了五六十种灵药秘制,经过三年才能酿成一缸。
这一葫芦就是三大坛子,礼不算轻了。
宋灵自然是笑纳了。
上官晗正要说话,就见着宋英脸上青气一闪。
“咦贤侄这是?中邪了?脸色有些不对!”
“不好!”
宋灵连忙抓住宋英脉搏,揪着他就往内走。
没走几步,就见着宋英身边传来呼声,那是一种大风吹过深山幽谷时的呼号声。
接着,宋英身上冒出幽幽绿光,覆在他护体清光之上,好在他法力不弱,一时半会儿还能支持。
不妙的是,不知不觉间,从脚底板开始,一点点烧起苍白色的火焰。
上官晗也觉察出不对,上前帮忙,放出仙剑,借着剑光,打灭了一丛又一丛苍白火焰。
不详的火焰,似乎带着奇特的力量,都快烧到宋英膝盖了,都不见他有知觉。
就在步入内室这短短几息之内,幽幽的火焰就舔舐了他的下半身。
薄薄的一层护体清光,溃不成军,对上这火焰几无还手之力。
即便是有宋灵和上官晗的帮助,也只是勉强阻碍了此火向上蔓延之势。
宋英咬着牙,忍着痛苦,扭头不去看下半身,那里一点点被烧焦,骨肉分离,化作飞灰。
飞灰恋栈不去,在空中飞舞着,凝成种种古怪的阴影。
依稀能够听见不可名状的声音,天地间似乎只剩下这种声音,奇怪的是,三人之中,只有宋英本人能够听到。
退至内室。宋灵一拂尘过去,地板掀起,泥土分开,瞬间挖出一个大坑。
“进去!”
又是一拂尘下去,头边、脚边,各自多了三盏油灯。
油灯火焰颤颤巍巍的,仿佛被风吹着,随时都会熄灭一样。
第一百零七章暗算
宋灵连忙念咒,对着油灯一指,灯火就顿时一起,明亮起来。
说来也奇怪,自从躺入这泥土之中,宋英身上的惨绿色光芒就在渐渐消退,那种火焰也转移到了油灯边上,被宋灵和上官晗施法困住,移植到油灯灯焰之中。
做完这一切,几人才松了一口气。
“贤侄这般模样,还是得灌上一剂回生仙饮。”
上官晗用紫金葫芦装了不少回生仙饮,这时给失去意识的宋英灌下,一股乳白色的光自内而外显现,伤处不可思议地重生着,化成劫灰的双腿也生长了出来。
回生仙饮,是此世丹道大成作代表之一,能起死回生,重塑仙体,只要没有被彻底打散元神,就能在十二个时辰内救回来,是难得一见的宝物。
“上官兄弟,这次真是要多谢你了……”
上官晗笑了笑,与宋灵去了外间谈话。
他们走后,里屋里,油灯照不见的地方,地上,墙上的阴影,蓦地拉伸、变形,悄无声息地分出许多触手,伸向了昏迷中毫无防备的宋英。
阴影触手接近油灯下时,燃烧着豆粒状大小灯芯的灯火突然暴起一阵灯花,其上结成火网,罩住宋英周身上下,将阴影给挡了回去。
试了几次,都无功而返,阴影中传来的声音,似乎有魔物在窃窃私语。
最后,一声凄厉的呼哨,大大小小的触手如同潮水般退去,返回了阴影之中。
这几盏施加了道法的灯,便是等同于此刻的宋英,灯芯未尽,光明未灭,就能保他不死。
最外更有真火长明,能防护外邪入侵。
便是天劫临头,这样的布置也能拖延一二日。
外屋。
“宋长老,此事不小,恐怕要惊动上院诸位首座。”
“按照惯例,三日内就会有人下来询问始末。”
风雨打在院中,屋瓦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
宋长老此时心情如同外边的雷阵雨一般,阴云密布,电闪雷鸣。
上官晗理解他的心思,却只能叹了口气。
“早做准备吧。”
宋长老勉强挤出个笑脸。
“让上官兄弟看了笑话了。”
拍了拍他的肩膀,上官晗同情地看了他一眼。
宋英这孩子他是知道的,本来有望争夺下个六十年的十大真传弟子名额的。
现在嘛
差不多算是废了,只能等待兵解转世了。
任凭谁家藏着准备一鸣惊人的后辈,出了这样的意外,心情自然是不会好的。
上官晗离去了,宋长老仍然站在原地,脸上阴晴不定,半晌后似乎下定了决心。
他取来一随身的几样法器,还有早晚傍身的法宝拂尘,匆匆步入内室。
撩开帘子,他缓缓走到宋英躺着的泥坑之前。
油灯照亮着屋子,灯焰下端是火红色,上端或是惨绿色、或是苍白色。
照着屋子里一阵红,一阵绿,一阵白。
他用着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呢喃着:
“我原本不想这么做的啊”
背后,他的影子里,冒出大量如同汗毛一般的出手,潮水一般,顺着墙壁、地面涌出,甚至离开了这间屋子、院子
山间,天然溶洞之中。
顺手坑了算计之人一把,送去了自本尊那处虚空得来的腐化之气,周迅神清气爽,愉快地放手了。
“能腐化合道真君法身的气机,怎么也算价值不菲,感谢我吧,要不是留不住道君的正立之像,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周迅的本尊仍然在劫中,不断忍受着各种劫难,偶尔也会要求各处化身、分身承担一二。
这些腐化之气机,就是一种道化之劫,能消真君法身,磨灭合道元神,更能引起一系列的大灾变,是针对本尊开辟的地仙界而引发的其中一种劫数。
周迅新开辟的天地,尚在洞天世界这一层,是无论如何也消受不了这样的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