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地仙正道-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到他了却在人间全部的缘分,身与心再无挂碍,就能彻底踏出最后一步,将最后的阴渣炼去,成就天仙纯阳之神。
地仙境界的阳神不纯,留有阴质,只好在人间长生,却不能上升天界。
当然,周迅所得太真所传地仙大道,与此处约定俗成的地仙又是另一回事。
两者可以兼修,周迅对外也就是表现出此世散仙的道行,走的是时下流行的内丹派路数,将来就是丹化婴儿,将元婴凝成实质,再转化纯阳之神。
不管走的是什么路数,判断是不是有天仙道行,只要看这人有没有炼尽身心之中阴渣,成就圆满纯阳之神。
哪怕是周迅的地仙大道,对应天仙境界,也还是要炼去身心之中无数阴渣,这一步省不了的。
“人间的散仙地仙,其实不算什么,也就跟山神土地一般,其实还是在人间打转。真正的仙道,自古以来都是从天仙开始。”
“那时还没有这许多划分,只有天仙才是真正的仙,才有资格称得上一声得道。”
清水仙人感叹道。
“我资质不足,福缘也不够,一身所学多半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也不知究竟走了多少弯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每进一步,都要反复考证,生怕走错了,走岔了。”
“这千年间,我于功法上走岔过四次。一次是亲身实践功法,一时走火,几乎将一身功力散尽。一次是浑身发冷,结出冰霜,功法错漏使我枯坐二十年,几乎连话都说不出来。还有一次,也是实验未验证的新功法,心火太盛,又突逢大变,我一心爱弟子与人斗法身亡,当即火气上涌,几乎毁掉我初成形的阳神……”
“最后一次出岔子时,已经是两百年前,我的道行也不算弱了,见识也较之前面三次更广博许多,是以出了差错,还能勉强补救,将只是半截身子表面玉石,后来炼成了黄芽丹,连吃了三年才化解此难。修行之难,以至于此。”
周迅也是默然。
他也知道这其中风险。
没有功法,就只好自创,仙道未出之际,多少先辈们就是这样拿着自己的性命一点点实验,趟过各种未知,靠着运气活下来,这才有了一篇篇传授给后人修行的法门诀要。
字字看来都是血,篇篇道书不寻常。
后人哪里知道前人开辟前路的艰难?
就拿《太真八景升仙剑经》,不就是八景道君拿自家性命铺出的一条直指帝君的坦途?
“道友辛苦了。”
清水自是微笑着道。
“乐在其中,其味如柑橘,我不为苦也。”
又交谈了一会儿,周迅与他道别,又回到书院中。
经过这一来一回许多事情,已是过了中午。
书院食堂供应的午餐大约已经没有了,这时再去,估计只能寻到一点剩饭剩菜。
好在周迅早已能够食气长生,能不眠不食,不在乎有没有错过饭点。
修道人能以全身气脉转换来判断外天地的时辰,误差极小,只因一天之中,每隔一个时辰,十二正经之中其中一条静脉就会有所感应,更易行气,这个规律是不会改变的。
周迅就能从自身十二正经中精气运行的状况计算时辰。
“按照时辰来算,才过午时三刻,还有些空闲,不如回去问问那对人到了何处。”
想着,周迅抄了小路去了学子宿舍,这里倒是一排排的小院子,彼此之间有假山和盆景间隔开来,是只有经过考核的正式学子才能入住的。
里面的家具用品一应俱全,都是书院提供,算不上奢华,但也是小富之家的格局,几百个这样的小院子,也能住上千人了。
这花销,就是拿金山银海填进去也够呛。
要不说鹿鸣书院是江南第一书院呢,光是这里就能看出一二。
别的书院哪有这么多人,还有十倍于正式学子的旁听生?
整个书院一万多人,这背后的家族,同年同窗,还有同乡,历代走出的校友,彼此盘错结节,在大夏官场上也是一霸,号称“鹿鸣清流”。
周迅所在的小院比之旁人的又好上几分,是单门独院,当然也是因为周迅前不久捞到了一个讲师的职务这才分配到的好地方。
门前有不少柳树,屋后还有竹林,院子里有假山,月季,葡萄架。
走进去,里面已经有两个人在等着了。
见到正主回来,这两个仆人打扮的人都是松了一口气,上前弯腰鞠躬。
“周公子,我等是巡盐御史林讳如海门下家仆,奉命给您送上回礼。”
周迅感到奇怪,面上倒是不显。
“可有礼单,书信?”
两个仆人对视一眼,恭敬地送上鎏金的礼单,蜜蜡封好的书信。
检查了一下,周迅拆开一阅,就收好书信,又去看礼单。
越看越觉得奇怪,这个时候送什么回礼呢?
这些年来周迅都是按时送节礼给林如海,林如海也照收不误,人情往来,回头也会送上一份回礼。
林如海后来任期满了,转去了盐政,做了巡盐御史。
这是个肥差,理论上可以大捞特捞,三年任期上起码能收到百万两雪花银。
然而这只是理论上,其实这也是个棘手的位子。
历代坐在这个位子上的,五个里面,有三个后来被贬职,一个被抄家,还有一个暴毙的。
第一百章秦风
林如海没多久就把自家宝贝女儿送入京城,托付给她外祖母家去了。
这个位子夹在江南甄家这个地头蛇和皇帝两头,两头受气,同流合污难免帝心震怒,清廉自守往往“意外身亡”。
有落水的,有暴毙的,有马上风的,有骑马跌死的……
不肯合作,自然就是这个下场。
甄妃就是前太子的母妃,江南盐政几乎就是前太子的钱袋子,顺昌逆亡,是前太子与皇帝斗法的战场之一。
尽管前太子兵变失败,可甄家还未倒台,这个位置依然是个烫手山芋。
所以……
“林如海这份礼单……来得蹊跷啊?”
“别是他已经控制不住局面了吧?”
灵台返照出书架,周迅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厚重的《山海经》,按照约定解读信件,周迅得知了林如海真正传达的内容:
“苏华府,辰溪县,小粮仓。”
灵台推演不论过去多久,在外间都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只是其中消耗会在回到现世时立刻照入现实。
此时,周迅退出灵台境界,顿时察觉身内一层元气凭空减去,又被内景天地贮存灵机随即运化补上。
内景天地而今已经成长为一处洞天世界,有日月星辰、四季轮转,不逊于仙域天仙所能开辟的洞天世界,其中灵机源源不绝,只要不一次取用太多,就是百千万亿年间也无有干涸之忧。
有此依仗,临敌对阵,最不怕迁延岁月,打持久战。
“先生,先生可有回信?”
送礼物来的家仆问着。
回应他的是迎面一道寒光,照亮了庭院。
贴得近的那人猝不及防,被剑光拦腰斩成两截,剑气纵横,将一点逃逸的灵光扫灭。
“师兄”
后面那人惊呼一声,放出一个用黄表纸糊好的草人,上面密密麻麻用九转灵砂写着符咒。
那草人落地生根,裂开嘴巴,发出诡异的笑声,随后被七八道剑光搅碎,彭地炸开,冒出许多黑烟。
“咯咯咯咯”
烟雾中不知藏着多少枉死的冤魂厉鬼,被人驱使着满院子乱转悠。
趁此混乱,那人已经贴着墙壁,快跑出院门。
“周迅!你敢杀我师兄,必不得好死!”
那人心里暗暗发狠,就要回去师门告状。
至于回身去跟人正面斗法,他是没有这个胆子的。
方才那一剑,光凭剑光就能看出对方厉害。
就是在门中,他也只是远远见过上院的真传弟子可以比拟。
“这周迅居然是个隐藏这么深的剑仙,长老居然还让我们来试探!这是存心要借他之手来杀我们俩!”
“我明白了,长老是要给他孙子铺路,门中考评临近了,这次的内门名额只有四人。弄死我师兄弟两人,他好给他孙子安排进上院!”
“好好好,真是好个慈悲的长老!好深的心机!真是吃人不见血!”
“我若不死,必报此仇!”
这人突然有惊觉过来,赶忙从锦囊之中往外掏东西。
“那老不死的,最是个老谋深算的,临行前他还送了法器,肯定是有问题的!”
一时间来不及翻找,眼看着那边院落里面黑烟渐渐消散,他直接一把丢下锦囊,脱下外衣,就着一身贴身的单衣,也不管别的,找了个没人的厢房,就躲了进去。
房内长久无人居住,落了一层尘埃,他虽然平时有些洁癖,这时也顾不上计较,只是躲进角落里,调匀呼吸,渐渐进入龟息状态,一个时辰才呼吸一次。
这本来是武者用来疗伤的法子,此时被他灵机一动,用来躲避追踪,实则是在赌自己命不该绝于此处。
“王长老执掌下院监察大权,已有二十多年,下院中唯有新任掌院与其不对付,而且掌院修为尚在其上,回去之后,或可借助掌院之势,逼他退位”
这个念头一出,顿时呼吸紊乱,牵动了脏腑。
“咳咳,这是剑气?”
他运气至肺部,感到阵阵隐痛,内视之中,发觉一丝丝如同水雾的剑气,呈现亮银色,在他身内游走不定,如同灵活的鱼儿,每当他试图用自身练就的真气迎上前去,却如同幻影一般,看得到就是碰不到,仿佛两者不是处在同一层。
“这剑气简直闻所未闻,已经不是我能解决的了。”
他颓然坐倒,喘着气,放弃挣扎。
剑气就是最好的引路道标,如同黑夜之中的明灯,难怪方才他逃离时那么轻松。
“不想我秦风今日栽在这里!”
回想自己少年上山,拜入下院,早课晚课,兢兢业业,背诵经书,修持道术,从记名弟子升到外门弟子。
好不容易在下院熬到了头,眼看着有望升入上院,成为内门弟子,传授更上一层的法门,却因为一次普通的刺探任务,落到生死不能的地步。
一时间只觉得自己当真可笑,竟为了一点子任务报酬,把身家性命都给搭上了。
“我早该知道的,考功前夕,是非之时,当镇之以静,以不变应万变。”
“凭我往日表现,在整个下院必能排入前三,不必多事,自然有我一个名额,即便是王长老也不能在考功时弄虚作假。那么,我是为什么才会接了任务下山的?明明今年的任务数额我都早早地完成了”
想到这一节,却是一片空白,仿佛根本不存在这件事情。
任凭他怎么冥思苦想,也只是什么都想不起来,就连怎么接的任务,为甚接任务,任务内情,都是想不起来。
不甘心,他强行引动真气,震动泥丸宫,只是换来阵阵头痛,还是一无所获。
他面色煞白,咬着牙,不禁齿冷。
他也是自幼修行,从记名弟子一步步爬上来的,虽说不曾接触到上层法门,可也有十几年修为,可也听闻过许多传闻,知道这是被人下了咒术,封住了这段回忆。
“这是,门中防止泄密的手段。”
秦风无力地靠着墙壁,阴暗的角落里肮脏而且冰冷,他只觉得心里更冷。
第一百零一章天外有法落仙身
将两个外门新秀派去送死,仅仅只是一个王长老是做不到的,这只能是半个道院掌权者都参与了进来。
换句话说,秦风下山之时,被放弃了。
另一边,声响渐渐消失,不久就听见脚步声,交谈声,似乎是闻讯而来的仆役们。
……
依仗着自己的特权,周迅轻描淡写地打发了被声响惊动的学子们。
走到院子口,他站了一会儿。
原本充斥院子的黑烟早已消散,那本来就只是些障眼法,不足为虑,只是……
“方斩了一人,就似有一物沾上的感觉,心中灵明都晦涩了一些,这绝不是人间应有的法术。”
这也是周迅斩了一人,绕过第二人的缘故。
无声无息间,十二道幽蓝水光自高处盘旋而下,又并在一起,化作一柄尺许长的飞剑,带着水蓝色的荧光,薄如蝉翼。
这是周迅耗费一年光景,寻得十几种炼剑材料,经过真水点化,洗练出灵性,又被周迅反复祭炼,从有形有质变化道有形无质,再到无形无质,最后又复归有形有质。
这种祭炼只需来上一次,整个飞剑的物性与灵性就会脱离凡物,能化剑光入体,唤作“先天剑器。”
周迅更是一口气将飞剑在有无之间祭炼了七七四十九次,方才算是初步成就仙剑质地,使剑脱离凡物一流,能随意转换形质,出入无间。
此时剑光可以随意分化,更是无有厚度,锋芒极其锐利。
若是要此剑大成,少不得要使剑介于有无之间,能斩无缝金刚,能灭神佛真灵。
只是要能做到那一点,不知需要多少年反复祭炼,是一桩辛苦活。
这就是周迅有别于此世的炼剑法门,不重仙剑材质,更重后天祭炼程度,要点在于使飞剑形与质,灵与性的蜕变……反正到了后来,在有无之间多转化几次,不管最初飞剑用的什么材料,最终性灵都是一样的。
越是道行高深,祭炼一次耗费功夫就越短,若是周迅此刻能有道君之能,就能在顷刻之间,祭炼飞剑兆亿次,飞剑威能也会迅速提升至不可思议之境地,杀伤神佛不在话下。
此时唤回飞剑,正是要借助飞剑那超脱人间的灵性,斩去落在身上的“尘埃”。
修道之人灵台长明,如光明道场,性光照耀,把握自身,一点变化都瞒不过自己。
此时周迅就有一种心灵蒙尘的感觉,放才斩杀伪装成林家人的那人时,就有一种感觉,有某种晦涩难言之“尘埃”,落入身上,有某一处隐隐有些牵连。
周迅返照内观,却是毫无迹象,仿佛只是错觉,可是那种被牵连的感觉在逐渐增长。
这是中了暗算,对方道行明显要高过此时的他不少,至少也是成名多年的散仙。
“飞剑通灵,或能斩去此术。”
感应到剑主之意,飞剑剑光震动,变化无定,接着化作无形无质,自物质界消失,进入更深层次的形态之中……此时,在凡人眼中,这柄剑就是凭空消失人前,不复存在了。
实则在法眼之中,此剑尚在,只是一点灵光绕着周迅在灵界不断盘旋,不时斩去一些斑驳的光点。
那些都是与周迅与本身灵光不符的污物,有些是放才斩杀的冤魂厉鬼的怨气,本来也不能存在多久,只是附在周迅护体光焰之外,就是不管也会自行化去。
目光轻扫,周迅便已察觉躲在不远处的那人,埋藏在他身上的那道剑光随时都能为他指引方位,短时间内不必担心。
回到屋内,开启禁法,卧室内一副水墨画由虚到实,化作一片与外界分毫不差的院落,一点点替代原本坐落在此处的院子。
一虚一实,正是奥妙所在,而原本处于实相的院子并周迅本人,都化作为虚,不受外间干扰。
此法被破去之前,原本的院落就是不存在此世的,自然也不在三界五行之内,不入算中,不染外缘。
就连佛门吹嘘的无人能逃的因果、报应、轮回、业力,也只能落到外面那层替代的“伪物”之上。
此法玄妙之处在于,不可以强力破之,只看虚实之道的领悟之上如何。
任凭你法力通天,肉身成圣,可以一拳粉碎真空,甚至摧毁了外界一切时空,也寻不到一处已经处于虚无的院子……何况,在原处另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周迅及他的院子,一样的性情,一样的法力神通,一样的过往行识……
这是真正的道君的领域。
所谓道君,即是合道真君,也是道之显化,其本身存在,也不存在,全能全权,无所不能,超越一切想象,并非凡人可以理解。
凡人不能直视道君,哪怕只其倒影。
道君可以涵盖其所不能的领域,即可以创造道君举不起来的石头这种悖论。
也就是说,一位全能的道君,可以做到理论上其做不到的事情……看似悖论,也只是凡人的悖论,悖论本身在那种层次是统一的。
只是处于低层面的凡人无法理解,试图以语言游戏证伪其全能。
周迅的本尊,处于一种奇妙的状态距离道很近,然而积累不足以合道,偏偏陷入了道化之劫,正在步步走向消亡。
不成道,就会消失,这个阶段并不像想象之中那么长,大约只剩下仙域两百天,人间两百年。
他枯坐于塌上,元神出游,璀璨如太阳般的元神倏忽一跃,没入八景天地。
此方天地之间,他就是当之无愧的造物主,近乎天道,有无穷伟力。
元神显化于空,只是一瞬,就弥散至整片天地之间,无声无息地化入其中。
顿时,整片天地完整了,活了起来,从未有过地好。
天地之间旺盛的生机不断上扬,欢迎着此界之主的到来。
周迅仔细地感悟着自己的而今这种存在,这是地仙大道的根本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不和谐的气机就显得格外显眼了……
一缕无形气机,自从被带入这八景天地,或者说属于周迅的地仙界后,就失去了活力,茫然地徘徊着。
第一百零二章天地为炉造化工
心意一动,就将这一缕无形气机摄来,其本身就如同失去了水的鱼儿一般,虽是挣扎,却有气无力。
只是一瞬,周迅就参透了其中原理,并且逆向推演出此法根源。
此术颇有些玄妙,不似人间法门,也不是紫霄仙域流传道法,应当是源自某处仙界的残篇。
周迅运使地仙界内灵机,一念之间就将其修缮补全,成就一篇可供修至太乙的根本道法。
推演之术最耗费灵机,方才兴之所至,周迅耗去了约折合寻常地仙千年吐纳的灵机总量二十余倍,这才一口气完成了,好在这等消耗于个人是恐怖,于一方天地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这门道法,掠夺他人先天禀赋,以补本身之不足,使强者恒强,弱者越弱,不是正道,只在旁门……就叫你《先后天劫运造化经》了!”
周迅一语毕,空中无端浮现上百枚八角垂芒、变化无定的符。
接着,这上百枚真符不断合并,最后形成一枚不停地闪烁着各种光芒,变幻不同形态,有各种不同道韵的根本真文。
道经有云,真文非是文字,有八角垂芒,闪烁有光,形态变化,本就不是写在书页上不会动弹的死字。
往往一整篇修至天仙的道书,或者一位天仙修行的根本法门,都能用一枚真文书写,其中包含了一应信息感悟,绝无错漏……
当然,这种真文,只能流传在神圣之间,凡人是记不住的,也不太可能流传在凡间,所以后人又参悟真文,创造了很多不会动弹、可以刻画在墙壁上,可以被凡人使用的文字……
因为后天的文字每一个字的含义匮乏,不比真文简练,于是,后世记事,其篇幅就显得冗长,一枚真文就能描述的道书,需要几十万字的后天文字来记载。
周迅逆推出的这门道法,必定偏离原著十万八千里,不过用来反制对方毫无问题。
一年之间,周迅将肉身取来,在地仙界内堪称无尽的灵机灌入之后,其本身修为也是节节暴涨……
很快,就拥有了千年的法力。
“散仙有了四百九十年的法力,就会引来散仙劫,度过了才能有下一个四百九十年……而今我强行获取千年法力,一旦回归,落入天地之间,不光散仙的四九天劫,连地仙劫都会引来!”
散仙所谓的四九天劫,不是说真的就是四百九十年来一次,而是普通散仙按部就班修行四百九十年,这段时间积攒的法力,会引来一种劫数,叫做四九天劫。
到了地仙,天地对于其忍耐程度要搞高出许多,每隔千三百年才会降下一次劫数,叫做千三大劫。
概因法力越高,自天地间索取灵机越多,自然有损天地平衡,由此引发自然感应,生成劫数……度过了自然重新累积,度不过就要吃多少吐多少,来上一次兵解转世了。
一般而言,这种劫数威力都是一次更重一次,后一次的威力大多是之前数倍,永无止尽,直到最后逼你离开此界,或者转世。
所以,虽然理论上散仙也可以长生不死,可周迅从未听闻有驻世超过两千年的散仙……四九天劫熬一次也就罢了,第二次能熬过的往往十不存一。
正常散仙都会在三次天劫前处理好身后事,自行觅地转世。
死在天劫下,再想遁出元神转世可没那么容易。
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此时周迅主持这方地仙界,以天地为熔炉,造化伟力为工匠,阴阳变化为木炭,万物为铜也就是周迅和此界万物为原料。
如同凡间铸剑师般,缓缓熬炼铜铁,调和坎离,将原本就已经无漏无暇之仙体,炼成一具不朽之身……的雏形。
人体是血肉凡胎,散仙超脱凡胎,已成道体,然而还有血肉骨骼,虽有变化,却还不是天仙那种“散则为气,聚则成形”的仙体。
是以,周迅所成散仙道体,依然有不足之处。毕竟是自血肉之躯超拔而来,仍未能完全摆脱限制。
而现在,周迅就是在使用天地间的灵机,将其中血肉组织,骨骼经血全部炼化,将那元神,血肉,筋骨皮,形与神一点点打碎了,炼成一股气,聚散如意,形神俱妙,与天仙近似的状态。
对于天仙而言,早已不分形与神了,阳神就是一股纯阳之气,聚合时就有形体,散化时就是同于万物。
“接下来就要上门踢场子了,出去又要渡劫,不能不抄点捷径,留点余地,我可不想死得很难看啊啊啊!”
痛痛痛,元神被生生炼化,成为一缕缕元气,散入四肢百骸。
道体被打碎了,血肉骨骼筋络但凡后天之属都在一点点被纯净的灵机替换。
痛到最后,已经感觉不到痛了,已经没有感觉了,只有高居于无穷高处,漠然的面对着这一切的真灵。
这是他的本质所在,不分本尊分身,其实一直都是存在深刻的联系,就在此时,本尊间隔着两个世界临时接手了这个“炼器”程的序,监管着这个转变的过程。
一转眼,就是三年。
这一天,这一界显出异象,天上多出一轮水蓝色的太阳,较之原本挂在天上的太阳还要显得大了一圈。
三宫八景二十四位天地神,齐齐拜向远处,恭贺本尊大功告成。
冥冥之中,一股浩然的,伟大的,淡漠的意志就此离去,不再关注此处。
周迅睁开眼睛,收敛起一身法力。
稍微舒展下筋骨,就觉得浑身有无穷大力,略微试验,在原地散去,又在几步外聚合成形。
“现在的我,除了神通法力之外,其他地方,都不逊于天仙了……不,此界尚未经过飞升,未曾经过天光洗礼,罡风考验的人间天仙,单论仙体成就未必能及得上我。”
“我以水灵铸就仙体,躯体之中蕴含水灵神性,是完全的大成仙身,形神合一再无分别,一拳打出都是有一海之力。”
第一百零三章水中捞剑破邪法,大观宝镜示吉凶
人间炼体修士,巅峰大约便是此境,到了天仙天神天妖,再不分炼体炼气。
炼气士的元神,炼体者的肉身,到了这个层次就不再有区分。
也就是说,形与神,两者到此殊途同归,是统一的,本质无有分别。
古时真仙,自天仙始,可谓得道,其下皆为凡夫。
正是因为天仙是有道真仙,超脱形神,已然得道。
退出这种化身世界的层面,周迅迅速自近道之境跌落,回返外界。
虚室之中,昏昏默默,一方古铜小鼎中,青烟袅袅升起,弥漫在周围。
一点光明显现,随后扩大至一片等身高的幽蓝色光晕,已经脱胎换骨的周迅跨步而出。
“今次跨界,较之以往费力许多,而且有很明显的感应。”
与以往不同,这次周迅是亲身经历了一次跨越两方截然不同的旅程。
不再是以往一点灵识降临,以形神合一的仙体往来,更近似于飞升过程中打开的两界通道。
“真身往来两界,的确是难以承受之重,难怪天仙以下几乎不能飞升。相较之下,神游天外天,界外界,只需参透对应诀窍,难度大大降低。”
天仙形神安固,不分彼此,神游所至与真身所至是一回事。
人间求仙问道之士,算定方位与时辰,再加上仙界的吸引,就有机会神游仙界,不过也仅限于游览一番。
帝君开辟的仙界之所以大开方便之门,无非是坚定人间修士向道之心,特以显示仙界玄妙。
“接下来,回返现世,还需要解决一些事情,才好应劫。”
天劫到来之前,会留出一段时日,修士此时会有强烈的感应,能知晓针对自身的天劫到来时辰,并且非常精确,通常不会有误。
念动之间,这片院落回归原处,照入现世之中。
原本作为替代的画形悄无声息地回到空白的画轴上,依然是一片院落。
只是其中多了一个人。
“咦。”
周迅摊开画轴,仔细检查,画中的确是多了一个人影。
“这不是我放走的那个人吗?这是做什么呢?”
抖抖画卷,一个人影被抛出其中,落在地板上,已经是出气多进气少了。
他不知为何,一心要闯入院落,被画形自行反击,弄出了一身重伤。
好在一时半会儿,没什么生命危险。
眉头一挑,周迅索性不管这人,又照着画轴一点,这人又化作墨点,落入画中。
周迅在其中又添了几笔,幻化一处水牢,将他暂时困在其中。
“待我破了这法,再来好好审审这人。”
院中角落有一口大缸,周迅捧着铜盆自其中舀出满满一瓢水,回到静室。
点燃香料,静坐半刻后,他站起身来,郑重地放出飞剑,置于水面上方数尺。
接着念诵真言,水面之中,剑影渐渐清晰,逐渐在水中放出光华,仿佛水下当真有另一柄仙剑似的。
随后,周迅收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