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完美人生-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都不用想,下周肯定破五十万了!两三个月之内破百万也是绝对不成问题!

    甚至,一年之内,她这张《繁星》拿个双白金问题不大!

    这尼玛简直就是印钞机呀!

    销量越高,成本就会被摊的越薄,这个道理谁都明白。所以,一旦拿到白金唱片,那就立马变成摇钱树!

    什么拍mv啊,什么出精选集啊,什么出销量纪念版啊……那就是纯粹搂钱了!

    哪怕是往少了说,何润卿这张《繁星》也能给索尼唱片拿下几百万的利润!

    那是几百万啊!

    考虑到后期的各种商演、走穴,再考虑到什么演唱会之类的……一个何润卿,一年至少能给索尼唱片带来八位数的纯利润!

    这就顶得上整个长生唱片一年的所有利润了!

    郑长生揉揉眉头,心想:“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我的长生唱片才能出一个何润卿啊!”

第四十七章 开端

    周一,上午,长生唱片公司会议室。

    东观书店内部的销量排行数据已经被复印了若干份,发到了每一个参加会议的人手上。

    大家的反应都很平淡。

    这个销售情况,跟发售之前的预备会议上大家的推测不差仿佛,自然没有什么好值得惊讶的:这个成绩,虽然跟红火不沾边,但对于一个新人来说,并不算败仗,一年的时间,大概可以拿下50万往上的销量,廖辽在国内歌坛就算初步站住脚了,而且公司不但可以收获一个廖辽,还应该能有些盈利……你还要怎样?

    跟《繁星》比销量?

    拜托,整个国内能卖到《繁星》那个成色的女歌手,加一起都不够一个巴掌数。

    那廖辽跟她比的,不是自大狂,就是老年痴呆!

    所以,无惊无喜,也谈不上忧虑,关于这张专辑,大家能说的也无非就是一点,第一批生产计划里的那20万套磁带和两万套cd,大概够买两个来月了,所以,下个月再安排新的订单就足够让市场保持不缺货了。

    然后,休息两天,廖辽要再次出发,去其它大城市宣传。

    仅此而已。

    说完了《廖辽》,会议还要继续开,但已经没有廖辽什么事儿,她就先一步退场。但千不愿万不想,她还是在休息室门口碰到了黄月琴。

    也或许,人家根本就是在这里堵着的。

    她语带嘲讽,说:“我要发新唱片了,帮我跟你那个高中生小朋友邀首歌怎么样?”

    廖辽看看她,没搭理。

    黄月琴在背后冷笑,廖辽带着黄文娟扬长而去。

    总之,各有各的不爽。

    第二天,廖辽就启程去了上海,专辑的第二波宣传,即将拉开。

    …………

    京城,华歌唱片,健身房。

    等到跑步机逐渐停住,王靖雪一边拿毛巾擦汗一边下来。

    好身材不是白来的,所谓怎么吃都不会胖也是骗人。万众口水的好身材,是从每天的汗水中得来——对于五行吾素这个组合来说,好的身材,比好的嗓子都要重要!

    王靖雪在健身房里稍微坐了一会儿,喝了几口水,然后去洗了澡换上一身干爽的衣服,这才到练歌房门口去看榜单。

    长生唱片能够拿到的资料,华歌唱片当然也能拿到。

    每个周一的上午,练歌房门口肯定贴着最新一周的东观书店专辑销量排行榜。

    只不过刚贴出来的时候看的人太多,王靖雪不愿意凑那个热闹,就总是等快晌午的时候人都散了再过去看——关注这个市场的销量和动向,是每一个吃流行音乐这碗饭的人必须时刻放在心上的,王靖雪自然也不例外。

    榜单果然在。

    她一边擦着头发,一边从头开始看。

    比起上周来说,《繁星》往下掉了一名,但其实这是非战之最,《繁星》的销量也并没下降,如果没记错的话,它甚至还比上周多卖了上百张。它的排名下滑,只是因为张畅发新专辑了,第一周,光在东观书店就拿下了近万张的销量,直接空降排行榜第二名。

    可以说,张畅果然不负他天王级的江湖地位,而《繁星》的持续热销,在甄贞已经连续几年没有发新专辑,周嫫更是干脆结婚遁之后,几乎是女歌手们最后的心理防线了。

    虽然她唱的是甜歌!

    然后……呀,沈海美居然进了前十!

    王靖雪吃惊地瞪大了眼睛。

    不过仔细看看销量,她很快就又失望地叹了口气。

    她这个第十名来的多少有些侥幸了。

    第八名的周销量还有五千多张,到第九名就直接掉到了三千来张,而沈海美更是只有3318张——正常来讲,这个销量在暑假这个时候,是很难进入前十的。

    不过,这是好事儿。

    最近一年多以来,已经有不少女歌手开始在一次次的冲击前十,也已经有几张专辑成功过了,一个人,可以说是侥幸,但先后有好几个人成功过,就很难说是什么侥幸了。

    只能说,女歌手的市场地位,正在一点一点的提高。

    就拿沈海美这张专辑来说,首周进了前十,你别管人家是机缘巧合还是真实实力,总之进了前十名,那接下来,想必一张白金唱片是没问题了,把时间往长了算,三年两年的,慢慢磨出一张双白金来,也不是完全没希望。

    目光在沈海美的专辑销量数字上徘徊许久,王靖雪才终于挪开视线。

    第三个女歌手是,孙玥。

    她排在第十五名,1431张销量。

    这个歌手王靖雪很熟悉,因为对方是华歌唱片的一姐。

    六月中旬发的唱片,到八月份还能卖一千四百多张一周,不用说,要不了多久,公司肯定要为她开白金唱片的庆功会了。

    这是国内流行音乐市场上又一个拿下白金唱片的女歌手了!

    然后……第十七名,又是一个女歌手,杨千征。

    名字很大气,很男性化,外号也一样大气——“小冯飞飞”!

    一听就知道这是走民歌路线的!

    不过她的路子并不是全然照搬冯飞飞,她能把那些民歌、民谣唱出一种独特的味道来,所以,第二张专辑了,她保持了此前的市场地位。

    一两年间,估计她能像上一张专辑那样,慢慢的卖一个白金唱片出来。

    然后,第十九名,是……廖辽!

    这个名字,有些陌生,又有些熟悉。

    盯着榜单看了一会儿,她突然想起来,自己以前听过她的歌,应该是一首单曲。

    但是……

    片刻之后,她突然想起来,她对廖辽这个名字的熟悉,并不只是因为她听过对方的歌。

    那应该是一个月之前了,几乎每天回到家,她都看见二丫抱着她的随身听在那里听歌,于是就多嘴问了一句听的是谁的歌,结果二丫羞羞答答不肯说。

    过了后她才肯说,原来那居然是对门那个叫李谦的家伙送给她的歌。

    而且……据说还是原创!

    王靖雪对此自然是不屑一顾。

    但二丫很不服气地说,他是真的会写歌的,而且写的歌超级好听、唱的也超级好听,他还把自己写的歌卖给了一位女歌手,而且还是五首歌呢!

    王靖雪当时就问:卖给谁?

    二丫说:叫廖辽。

    王靖雪就又问:五首歌?多少钱告诉你了吗?

    二丫说:四十万。

    王靖雪差点儿就要嗤之以鼻!

    八万块一首?李谦?

    毫无疑问,她当时就确定,这个傻傻的二丫肯定是让那小子给骗了。

    于是王靖雪不再多说,只是寻思什么时候回去,要找那小子谈谈了。

    而现在,廖辽的专辑居然已经发售了么?

    第十九名……1128张。

    这个成绩,不算太好,但也不算差。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她的第一张专辑,那么这个销量,应该可以让她站住脚了。

    而且,印象中她的声音很有质感,唱功也相当不错,所以,她的专辑应该是能够长期卖的那一种……这也就够了!

    谁都不是一飞冲天的,大家都得一步步稳住脚,慢慢往上走。

    就连周嫫,她刚出道那几张专辑也卖的不怎么样。

    只是……这张专辑似乎应该找来听一听,至少也应该知道一下,看廖辽花了“四十万”买来的那几首歌,到底用上没有。

    如果没用上,那就是个笑话。

    嗯,一想到这个,王靖雪顿时就有点分神,有些不想继续看下去了。

    每逢市面上有新作问世,公司这里肯定都会一次性买进几张,一份留档保存,剩下的则放到公司的音像库里,免费向公司内的艺人们开放。

    所以,连买专辑的钱都可以省了。

    想着想着,王靖雪下意识地抬手看看腕表,发现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便转身要下楼去吃饭,准备吃过饭回来就去音像库里转转,借几张cd来听。

    结果,她还没走到电梯口,迎面就碰上了孙若璇。

    和世界上的绝大部分组合差不多,五行吾素这个组合的五名队友之间的关系,也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和谐和团结,反正王靖雪和其她几个队友之间,就一直都只是工作关系而已,唯一可以算是例外的,大概就是孙若璇了。

    五个女孩子里,王靖雪的唱功最好,司马朵朵的身材最爆,谢冰的脸蛋儿最美颜,周萍萍的媚眼儿最勾人……至于孙若璇,她似乎每一样都不错,但每一样都不是最好的。唯独一点,她在无人工作组中的人缘最好。

    孙若璇说是因为指导老师下午临时有事,所以下午的舞蹈训练取消,然后又邀请王靖雪一起去吃饭。

    既然下午不用排舞蹈,那王靖雪的第一选择当然是回家。

    于是,她婉言谢绝了孙若璇的邀请,转身回去收拾了一下东西,然后绕到了音像库。

    新近上市的专辑就摆在最显眼的地方,那张叫《廖辽》的专辑一共四张,都还没破封,估计到现在一次都没借出去过。

    王靖雪拿了一张,又选了两张其它的,一起登记了,然后下楼提了车回家。

    二丫在家,正在做饭。

    她们那个补习班的老师最近得了一场大病,昨天还有人组织了她们十几个同学一块儿去医院探望来着,所以,补习班就只好暂时停摆着。昨天她就已经买好了车票,今晚要回济南。

    看见姐姐回来,王靖露很高兴,蹦蹦跳跳地回自己房间里拿出一盒没破封的cd来,说:“姐,送给你的!我前天买了磁带,已经听过了,很好听!”

    王靖雪接过来一看……《廖辽》。

    也不知怎么的,她突然就没了兴致——看她那副高兴的样子,看来李谦那价值八万块一首的作品,应该是被专辑给收录了?

    “嗯,谢谢你。我先收起来,回头有时间了听听。”她说。

    脸上连点笑容都没有。

    王靖露先是满含期待,然后怔怔,然后不解,然后失落,然后……情绪突然就低落下来。

    姐姐连听都不愿意听。

    可是,那几首歌她都听了,是真的很好听啊!

    她可是对着歌词本一首一首对照着听的,那歌词本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呢:作词人李谦,作曲人李谦!

    它们都很好听!

    或者也可以说,这张专辑里,最好听的就是那五首歌了!

    可是……可是……

    她在心里告诉自己:我今天晚上就要回家了!

    王靖雪去洗了把脸,然后就进了厨房。

    吃饭的时候,她吃着吃着,咽下一小口米饭,突然说:“二丫,那张专辑的销量还不错。我回头……会去听的。”

    王靖露愣了一下,然后慢慢笑起来。

    …………

    回到盛世花园那边去吃午饭的时候,李谦顺手把上午刚收到的专辑拿了三盒,结果到那边才发现,原来老爸已经一口气买回来了五盒。

    不过李爸显然不嫌多,他准备等到开了学,自己办公室里的那些老师一人送一盒,还有李妈那边,她公司里的人,也准备要送几份出去——就这几份,根本不够呢!

    刚买回来他就拆开来听了,还是对照着歌词本听的,他知道里面都有哪几首是自己儿子的作品,歌好听不好听先搁一边儿,就冲有人买、有人唱、还录成了专辑在外头卖,这就是一份难得的光荣——这可是我儿子!还在上高中的儿子!

    当然,这份得意,李爸李妈他们是不会让儿子看见的。

    爷俩都上了饭桌,李妈就只是问,专辑卖的咋样?卖了多少了?廖辽红了没?

    李爸就说:反正这两天出去瞎逛游,路过那些音像店的时候,他没听见人家店里的音箱放廖辽的歌。

    老百姓的观点就是,音像店的大音箱不放,那当然是没红!

    还别说,这个思路,基本正确!

    于是,李谦只好回答他们说:现在说销量还早,怎么着也要等到第二主打歌开始宣传,也就是等《我热恋的故乡》开始发力,才是真正开始看销量的时候。

    李爸李妈不懂什么主打歌,不过最近听了不少电台广播,大概能猜出来是什么意思,就纷纷“哦”上一声。

    《我热恋的故乡》……那就是李谦的歌了呗!

    也就是说,这马上就要刺刀见红,开始看儿子的作品到底什么水平的时候了呗?

    李爸有些担心地问:“那要是第二主打歌也卖不动,咋办?”

    李谦笑了,“那就凉拌!反正不退钱!”

    …………

    《廖辽》迎来了上市的第二周。

    具体销量当然要到下个周一才能知道,但是据公司聘请的调查公司给的回馈来看,这张专辑在各个书店、超市、音像店里,的确是卖的很一般。

    新上市的专辑,肯定会被摆在最显眼的地方。但要是一段时间过去,你始终卖不动,那对不起,你要给更新的专辑让地方了!

    据调查公司的人说:相对小一些的个体音像店,已经有不少家选择了把《廖辽》这张专辑往里头的货架上放了。

    也就是说,连一周的时间都不到,她就已经走下了“店长力荐”的推荐位。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当廖辽在上海参加当地一家电台的某个深夜音乐节目的时候,节目刚刚放完第一主打歌,还没等到开始推荐第二主打歌,就突然接到一个读者的来电。

    对方问:那首《我热恋的故乡》那么好听,你们电台为什么不放?

    廖辽当时差一点儿就要蹦起来!

    ***

    这一章大概又会有读者说我流水账,或者灌水?

    唉……

第四十八章 火了

    《我热恋的故乡》突然就火了!

    在专辑上市之前,只有一个李谦知道、并且相信它肯定会火,也只有一个廖辽,相信并且希望它能火,同样也只有一个王靖露,在忐忑地期待着一些什么。

    除此之外,哪怕是最相信李谦的李爸李妈,也仅仅只是盼着它能卖好一些、口碑评价什么的都好一点,哪怕是最喜欢廖辽嗓音的制作人赵美凤,也仅仅只是希望这首歌的市场表现不要太差,毕竟它是《廖辽》这张专辑的第二主打歌。

    至于其他人……总经理郑长生、艺术总监杜晓明、黄月琴、乐乐等等,虽然心思各异,但说到底,并没有人是看好这张专辑和这首歌的。

    但是,它就是火了!

    甚至都没等廖辽的第二主打歌宣传之旅展开,就已经开始有听众主动打电话到电台,去点播这首歌!而其后,随着廖辽在全国各大城市不断地参加各种节目,不断地推广这首第二主打歌,这首歌的知名度、点播率,就更是随之有了一个极大的上扬。

    它对整张专辑销售的拉动能力到底如何,在销售数据统计出来之前,暂时还不得而知,单就廖辽参加节目的感受来说,她突然觉得自己的歌迷们变多了,而且也都变得更热情了!

    而对于最近经常抱着收音机的李爸来说,他最大的体会就是:不管你换到那个音乐台、或音乐频道、或音乐节目,总之,只要是音乐类的广播节目,那么要不了几分钟,就总会有听众打热线电话进来,点播《我热恋的故乡》!

    而且就在这新的一周里,当李爸再次骑着他的自行车在济南府各个街道转悠,他发现,居然已经有不少家音像店的大音箱里,正在播放这首歌!

    初初如此,很多人莫名惊诧。

    就连在心底里无比希望这张专辑能够大卖,无比希望自己儿子的作品能够被更多人喜欢的李爸,初次面对这种情况,除了惊喜之外,不可避免还有一丝不解,以及一点点的小惶恐。

    因为……它居然就那么红了!

    《我热恋的故乡》这首歌,在国内乐坛,被习惯性的归类为乡谣。所谓乡谣,介乎民歌和民谣之间,比民歌更偏向流行,又比民谣要更加自由奔放。而且,在流行音乐这个概念肇始之初,它就有了自己的第一首代表作——《长城谣》。

    八十年代初,刘明亮的一首《故乡遥》红遍大江南北,这种纯粹的讴歌家乡、回忆家乡的歌曲,带着浓烈的时代风味与家园乡国的情思,带动起了整个八十年代流行歌坛的乡谣大热。在那个十年里,是飞翔乐队最最鼎盛的十年,但占据歌坛主流的,却是乡谣。而刘明亮更是以自己一系列的经典乡谣作品,稳稳地坐上了国内歌坛的头把交椅!在他之后,还有民歌王子赵信夫的崛起,以及甄贞的横空出世!

    虽然即便是在那十年的乡谣大热里,其实还是难免泥沙俱下,精品有,佳作有,但水平一般的作品却更多。而且,在持续了几年的热潮之后,随着创作上的衰退,随着刘明亮开始转向更趋舒缓的民谣,随着赵信夫越发的专注民歌,随着甄贞开始全力开拓美式的乡村民谣,乡谣这种明显带着中国风味的流行音乐分类,迅速地衰落下来。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在这个市场上,除了几大高手还偶尔有那么一两首可以听得入耳的乡谣作品之外,几乎已经没有人敢去碰这个类别了。甚至,在九十年代初,就已经有音乐人和乐评人喊出过“乡谣已死”的话。

    事实上,市场风向如此,才是从赵美凤到郑长生等人,都对廖辽坚持把这首歌作为专辑第二主打表示担心的最关键原因。

    然而,乡谣真的已经死了吗?

    显然不是。

    乡谣的十年大热之后遭遇寒冬,并不代表乡谣已经不被听众所喜爱了,事实上,正如美国人爱听乡村一样,这种充满了民族特色的家国情思,充满了个人情怀的故乡之恋,这种强烈的诉说欲。望,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老情。

    可以说,音乐不死,乡谣就不会死!

    也可以说,只要人还活着,心里就会有一个独属于自己的故乡,那么,乡谣就具备了绝对强大的听众基础!

    之所以乡谣衰落,一是因为音乐人拿不出好的作品了,二是很多自乡谣而来的想法、旋律、节奏,被纷纷的融入了与之风格颇为近似的民歌和民谣,以及流行歌曲。

    而且,乡谣这个类别,也的确是太难出精品了!

    放到李谦曾经生活过的那个时空来说,三十年的流行音乐史,真正能够称得上殿堂级的乡谣作品,也无非就是那么几首而已。

    《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信天游》,《游子吟》……

    而这个时空里能够达到这个级别的乡谣,大概也就只有那么几首而已。

    毫无疑问,《我热恋的故乡》不但足以跻身其中,而且毫不逊色!

    于是,在这个大同小异的时空里,它火了!

    …………

    时间是八月十六日,《廖辽》上市十天之后。

    周一,上午。

    赵长生来到公司之后,自己刚冲了一杯咖啡,秘书就捧着几份文件进了办公室。

    排在最上面的那一份,就是来自东观书店的唱片销量排行榜。

    收敛心神接过榜单,他一个一个从头往下看,但是很快,当那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赵长生好悬没一口咖啡喷出来!

    《廖辽》……第九名!

    4386张!

    开什么国际玩笑!

    第一周卖一千来张,第二周涨点儿也好,跌点儿也罢,都属正常,但是……四千多啊!

    赵长生低头往下一找,果然,上周第十名的沈海美已经给挤到第十一名去了!

    他咽了口唾沫,放下咖啡杯,抬起头来看着自己的秘书,问:“你打电话确认了一下没有?这个数据……没错吧?”

    秘书似乎是就等着这个问题呢,闻言赶紧说:“宣发部那边好像也不太相信,刘经理给我这份资料的时候特意强调说,他已经打电话跟东观书店那边确认过了,数据没错!”

    赵长生下意识地点点头,低头又看过去。

    4386……没错!

    第九名……没错!

    哦,对了,《廖辽》……也没错!

    可是……我靠!

    这他马不是一千四百张,也不是两千四百张,这是他马的四千三百多张!

    怎么会突然那么疯?

    上市之前,那张专辑他是听过的,没觉得有那么大的爆发力呀!

    现在的问题是,它是只在东观书店卖得好?还是全国上下普遍好?东观书店排行榜的所谓二十倍定律,还适用不?

    如果适用,那就是……八万多张!

    这也太吓人了!

    迄今为止,被音乐协会认可和认证过的最高单周销量,是刘明亮在1987年创造的37万张!单周三十万张以上,只此一例!单周销量超过二十万张,那就是顶级一线了,男歌手里的刘明亮、赵信夫、张畅、胡阳都有过这种纪录,女歌手则只有一个人做到过,她叫甄贞。

    而一般来说,单周能破十五万张,也就是说在东观书店一周能卖到个七八千张,那么白金唱片就已经可以确定到手,双白金也是大有希望,而且,也就算是国内歌坛的一线了。

    拿到过这个成绩的男歌手,大概有那么七八个人,女歌手则只有四个:甄贞、何润卿、冯飞飞和周嫫。所以,她们才会被并称为四大天后,她们才会成为女歌手中顶级的存在。

    而单周过十万,在男歌手来讲,可以算是二线拔尖,或者准一线,在女歌手,就可以说是绝对的一线。

    比如沈海美,比如孙玥,再比如杨千征,都曾经拿到过这个成绩。

    而现在,《廖辽》居然拿下了单周八万张么?

    是偶然的爆发,还是……

    下周,它的销量会迅速萎缩,还是会……继续保持?

    当然,能保持这个销量,哪怕略微下滑,只要能持续个几周,就已经足够让郑长生高兴得蹦起来了,廖辽的江湖地位也将就此一战而定了。至于再继续更大的爆发……他连想都不敢想!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一个新人,第一张专辑……这是概率接近于零的事情!

    手里捏着那张薄薄的打印纸,郑长生脑海里有无数个念头此起彼伏。

    兴奋,期待,不解,质疑,焦躁,烦闷……

    他抬起头来,发现秘书居然还没走,就问:“还有事儿?”

    秘书赶紧说:“刚上班的时候,宣发部的刘经理刚走没一会儿,生产部那边就来了电话,他们问是不是需要提前安排第二批的生产计划。”

    郑长生闻言犹豫了一下,说:“这个……还是再等等,再等等看,我总觉得这个成绩有点不太真实!这样,待会儿十点半开例会的时候,我亲自跟生产部说,这个事儿你就别管了。还有别的事儿没有?”

    果然还有。

    秘书居然拿出一份报纸递过去,说:“宣发部的刘经理送来的,他特意叮嘱我一定要交给您。说这上头有一份很重要的乐评。”

    “关于廖辽的?”郑长生说着接过报纸,“不就是他们做了公关的那几个乐评人拍的马屁嘛,还非得我看?”

    这是一份“顺天府晚报”,他打开报纸,翻到娱乐文化板块,很容易的就找到了一篇不算太长的文章——《我热恋的!》。

    但惊人的不是这个名字,也不是那豆腐块一般大小的篇幅,而是他的作者,居然是……管成栋!

    郑长生的眼睛眨了眨,有些不太敢相信!

    音乐圈外的人,可能压根儿不知道这个名字意味着什么。但郑长生一个圈外人士孤身入行,在这个圈子里摸爬滚打多年,对于圈内那些著名的音乐人和乐评人,自然都是熟知的!

    也难怪宣发部那么重视,这个管成栋可是轻易不太会给人写乐评的!

    郑长生端着报纸,花了几分钟,很认真地看完了这篇评论。

    从头到尾,满纸激赞!

    郑长生却看得有点牙疼——乡谣早就已经退出流行乐坛的序列了好不好?谁都知道乡谣已死!且不说这周东观书店的销量排行榜到底是怎么回事,就算一切都是真的,就算廖辽这张专辑真的是卖得很好,那也还不一定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管成栋倒好,直接喊出了一个吓死人的大口号:乡谣复苏在即!

    复个蛋的苏!

    郑长生放下报纸,想了想,对秘书说:“通知在公司的人,开例会!”

    顿了顿,还没等秘书转身,他却又突然道:“慢着……你说……廖辽这张专辑在东观书店突然卖的那么好,不会是有什么幕后推手吧?”

    说着说着,他自己却又摇了摇头。

    廖辽是自己亲手签下来的,她的来历和交际圈,别人不知道,自己还能不知道?要是真有推手,还等得到现在?

    推开老板椅站起身来,他在办公桌来回走了两步,然后突然站下,抓起电话拨了个号码,等电话一通,他直接说:“老刘,我郑长生。你马上给我找一家调查公司,让他们针对廖辽的这张专辑给我弄个调查问卷,像什么从哪里知道的这张专辑,为什么买,最喜欢的歌是哪首之类的,你们宣发部跟调查公司好好商量一下,尽快做出来派人下去做个调查回来,记住,不要只在京城,一些重点城市也要去!”

    说完了,他“嗯”、“嗯”两声,挂了电话。

    …………

    周一的例会上,根据郑长生的意思,到底还是把生产部申请提前安排第二批生产计划的建议给否了。

    对此,郑长生自然有充足的理由。

    第一,以廖辽的知名度,又是第一张专辑刚上市,成绩出现像眼下这样的骤起骤落,本身就有点不正常,到底外头的销量如何,还需要等到市场进一步的反馈,不宜过早的为很有可能是几个月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