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完美人生-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当他在六点半赶到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在自己之前,有一个女孩子正在弹钢琴,而且水平还相当不错。所以他知道,看来自己是用来填第二个时段的空缺的,毕竟钢琴弹久了,也会很累的。

    七点到八点,一个小时,他唱了大概十三四首歌,从现场效果来看,成绩不错。甚至中间还有位客人点了歌,所以,虽然未必能拿到在这里长期驻唱的资格,甚至这三天的试唱都是没有工资的,但至少,他已经有了第一笔收入了。

    客人点一首歌,是二十块,餐厅一分钱不留,全给歌者。

    这比跑到地铁站里去唱歌可要好多了,不是吗?

    等到安排好的最后一首歌唱完,李谦掏出手机看了看,果然时间已经是八点零五了。于是他果断地站起身来,冲着餐厅里客人的方向微微躬身致意,然后摘下吉他,示意自己已经唱完了。

    零零散散的,餐厅里响起一阵掌声。

    李谦走向前台,正准备跟前台的服务员打个招呼然后离开,一扭头却看到这家餐厅的经理正在笑意盈盈地看着自己,便只好走过去先冲她点点头,“褚经理好。”

    褚冰冰笑着说:“你也好!”

    李谦说:“不知道刚才我唱的,褚经理能满意不能?如果有不好的地方,请多包涵。”

    褚冰冰笑吟吟地看着他,心说还真是一如既往的成熟。

    身为一家每天都要跟几百上千个顾客打交道的西餐厅的经理,她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眼光和能力,自然是极高的,看人也算通透。

    可即便是她,对面前这个大男孩,也颇有一些看不透的感觉。

    昨天李谦来面试的时候,简单地问问基本情况的几句话,褚冰冰就已经对他有了点好奇。看他的年纪,大概也就是十七八岁,考虑他自我介绍说在读高二,那就应该是十七岁,但他的言谈举止,可一点儿都没有十七岁的大男孩该有的样子。

    实话说,光是唱得好的话,褚冰冰可未必会给他这个机会。当时她主要是觉得这个男孩有点跟别人不一样,所以心里一动,才给了他这么个机会。

    而现在看来,他果然跟同龄人不太一样。

    他可比他的同龄人要成熟稳重了不止一星半点!

    但如果光是这样,还不至于让见惯了各色人等的褚冰冰有看不透的感觉,最关键的是,在成熟稳重之余,他不管是做什么,哪怕是在唱歌的时候,身上、脸上都似乎带着一抹说不清道不明的淡然,给褚冰冰的感觉,似乎是有那么一点……沧桑的感觉!

    要按照常理来说的话,这就有点胡扯了!

    成熟归成熟,十七八岁的孩子未必不可以成熟,但要说沧桑,那怎么可能!他这点年纪,再怎么样又能经历过多少事儿?哪来的沧桑?

    可偏偏,他给褚冰冰的感觉,就是沧桑!

    这才让她感觉看不透!

    这才让她比昨天下午见到李谦时还要更加好奇!

    而且,联想到自己那个同样跟同龄人很不一样的外甥女,她忍不住想:难道十三中盛产这样的怪人么?

    心念电转之间脑海中转动着这样那样的念头,但褚冰冰脸上的笑容却没有丝毫的异样,她闻言笑着说:“当然满意,你看,客人们也都很满意不是吗?”

    顿了顿,她见李谦脸上既不惊也无喜,只是一如既往地笑着道了声谢,心里不由得就有点失望,但与此同时,是更多的好奇心窜上来。

    于是,她说:“这样吧,李谦同学,经过今天的试唱,我觉得你做我们餐厅的驻唱完全没问题,所以,从今天开始,就算你正式上班了,每天一个小时,三十块,ok?”

    这下子,李谦脸上终于露出点惊喜的模样了。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只冲褚冰冰点了点头,“那就多谢褚经理了!谢谢你给了我这个机会!接下来,我一定会用心唱好每首歌的。”

    褚冰冰看着他,心里有无数个念头倏然闪过。

    然后,她慢慢笑起来,点点头说:“好!”

    ***

    话说,五千七百多字啊这一章,能给几张推荐票不?

第四十五章 《廖辽》

    廖辽的录音,突然就顺畅起来。

    此前连续四天多的时间,她都没能完成一首《野花》的录音,但是在经过了与黄月琴的短暂交锋之后,她却好像是突然找到了感觉。于是,就在当天,她一口气完成了《野花》、《执着》、《干杯朋友》三首歌的录制!

    第二天,《我热恋的故乡》和《未了情》完成录音!

    第三天上午,随着由曹霑作词作曲的新歌《沙漠》录制完成,廖辽第一张专辑的录音阶段宣布正式结束!

    而现在,她的这张专辑一共有了十一首新歌,再加上此前的那张单曲也是准备收录到专辑里的,所以,这张专辑就有了十二首歌。

    一本磁带的正反两面,可供使用的录音时长大约在45分钟到60分钟之间,如果有需要,在不影响读取速度和读取质量的前提下,最多可以加长到75分钟,而一张cd的理论存储时间也大约是在60到75分钟之间。

    所以,一张专辑理论上最多可以收录17到20首歌。

    但现实中发售的专辑,却很少有超过15首的。

    第一是照顾磁带方面,毕竟来说,虽然近些年cd的销售份额正在逐渐走高,但磁带仍是绝对的主流,而磁带一旦加长到超过60分的播放时长,势必造成磁带分量超重,虽然对读取声音质量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毕竟还是会多少有些影响。

    第二就是出于制作成本的考虑,毕竟多一首歌就要多了很多的开支,从作词、作曲、编曲,到伴奏的录制,再到录音室的占用,以及下到生产厂之后的按照专辑的可听长度计费导致的费用增加……这些都是在增加成本。

    第三则是考虑到市场销售。一旦成本增加,定价自然要跟着往上走。虽然对于喜欢的歌手、喜欢的歌,听众可能并不太会去在意那增加的一块两块钱,但同样是一张专辑,你卖的比其他专辑贵哪怕一块钱,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观感,从而直接影响销量。

    因为在市场销售之中,铁杆和粉丝的销量数字从来都只是基础,一张专辑想要卖得好,一部电影想要卖得好,一本书想要卖得好,最重要的就是去设法影响到铁杆粉丝和专业人士之外的外围游离人群!

    所以,约定俗成的,一张专辑的歌曲数目大概都是在八首到十二首之间,其中尤其以十首歌的时候最为多见。

    但廖辽仔细考虑了两天,最终还是说服了制作人赵美凤:她的新专辑是十二首歌。

    因为此前已经完成录制的五首歌,以及上一张单曲都是肯定要录入的,李谦写的那五首歌每一首都是廖辽所大爱的,自然也是缺一不可。至于曹霑的那首《沙漠》,虽然它的质量并没有达到曹霑真正的高度,但毕竟是大家出手,更何况他还是根据廖辽的嗓音特点来写的歌,所以,歌曲质量虽然只能说是中等偏上,却很适合廖辽发挥。

    所以……全部保留!

    然而,十二首歌全部保留不是问题,定价要稍微高一点,也不是大问题,但主打歌到底是哪个,却是大问题!

    按照廖辽的想法,自然是想要把《我热恋的故乡》作为第一主打,把《执着》作为第二主打,或者《野花》也可以。但这个想法甚至都没有等拿到郑总面前,在赵美凤这里就直接被毙掉了!

    用她的话说:第二主打可以给《我热恋的故乡》,但第一主打,必须是《那年夏天》!

    《那年夏天》,是廖辽此前就已经录好的一首歌,走的是都市情歌的路子,却并不是周嫫式的情歌,它说的是一段感情,很温暖,廖辽很喜欢,赵美凤也很喜欢,甚至于在她看来,这应该是可以帮廖辽打响知名度、从而推高专辑销量的一首歌!

    客观的来说,如果没有后来从济南得到的那几首歌,用这首歌做第一主打是完全没问题的,此前只有那六首歌的时候,就连廖辽自己也是这么考虑的,但现在有了《执着》,有了《野花》,也有些《我热恋的故乡》,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她当然就有点不太甘心了。

    但是……赵美凤毕竟是这张专辑的制作人!所以到最后,廖辽发现要想说服她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好选择让步,同意了按照公司早先就制定好的宣传方案来走。

    两首主打歌一旦确定下来,再从此前就已经拍好的几百张照片里挑选出来一张做封面、几张做歌词页的内彩插图,这张专辑属于制作人、属于歌手的部分,就算是结束了。

    接下来的定价、灌制、包装,都是公司需要去做的,上市之前的宣传、打榜,也主要是由公司的宣发部门来负责,廖辽只需要配合对方的工作,去参加一些电台的音乐节目和电视台的综艺节目,然后不断地唱歌、唱歌、唱歌、访谈、访谈、访谈……就可以了。

    当然,在真正送到生产车间之前,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公司内部的试听会。

    所有长生唱片的在京歌手、制作人、高层管理人,以及与公司保持友好关系的作词人、作曲人、编曲人、制作人、乐评人等等,以及参与到专辑制作的相关人员,都会提前收到通知,有时间又有心情的话,到时候就可以到长生唱片的听歌室来,享受用最顶级的音响播放的新专辑,算是尝个鲜。

    当然,如果歌手是大牌,不管是出于捧场的目的,还是对新专辑确实很好奇、很期待,来参加试听会的人都会很多,而如果是新人歌手,那么显然,除了公司内部的人员之外,还是不要期待会有什么不相干的人来捧场的好。

    廖辽不是什么大牌,虽然她此前发行的那首单曲口碑不错,但就凭一首单曲,很难说让那些乐评人们期待到需要巴巴的跑来长生唱片试听的地步。

    加上没空儿的,加上没兴趣的,加上不在京的,加上不屑来听的……等等,到最后,来参加她的专辑试听会的,其实还是有限的那十来个人。

    以郑总为首的三个高管,和公司的三驾马车:艺术总监杜晓明、艺术副总监赵美凤、艺术副总监兼经纪部经理司马杰,以及两位录音师,宣传与发行部经理、副经理,生产部副经理,廖辽,和黄文娟。

    斥资一百多万打造的专业级听歌室,效果绝对够赞。但正如平常听起来很好听的声音一旦进了录音棚就很容易破绽百出一样,越是专业的音响设备,越是具有极强的放大能力:优点被放大了,缺点也被放大了。

    单从声音来说,廖辽很稳,近乎无可挑剔。

    但专辑的内容,也就是歌,却让宣发部的经理和副经理忍不住交头接耳起来。

    四十多分钟的专辑放完了,郑总站起身来,说:“隔壁会议室,开会。”

    到了会议室,郑总敲敲桌子,说:“都说说吧,有什么看法。”

    生产部副经理就是来凑数的,他只是需要带着会议结束之后的生产计划回去就够了,所以他不需要说话,两位录音师以及黄文娟都没资格列席,所以事实上参加这个会议的,除了廖辽之外,一共还有八个人。

    发行部副经理先开口,她说:“这张专辑的风格还算统一,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里面居然有三首轻摇滚……我不了解音乐,但是我了解市场,所以……我建议公司还是用偏保守一点的策略来安排宣传和发行,先打榜试试看。”

    发行部经理点头,“有点危险。过去已经有不少轻摇滚扑个半死了。不过,我觉得这张专辑还是有亮点的,廖辽的嗓子是一个,两首主打歌也是一个。那首《那年夏天》做第一主打,不错!发行的话,我跟老张的看法一致,保守点好。”

    这个会就是上市前定调子的会,发行和宣传部自然话语权极重。他们的话说完,一位高管直接就点点头,“我同意。就先按照保底走吧?磁带20万,cd两万,黑胶的话……我记得廖辽上一张单曲的黑胶卖的就不错,虽然黑胶没几年活头了,快淘汰了,但就是有一批发烧友喜欢这个呀,所以,我反倒建议黑胶多发点……三千张吧?郑总,你觉得呢?”

    郑总点点头,扭头看向艺术总监杜晓明,“老杜,说说?”

    杜晓明习惯性地摸了摸自己背后的辫子,也不管会议室里有多少人,直接掏出烟来点上,说:“一般吧!估计……拿个黄金唱片没问题。再高了……我对女歌手这一块儿,还是不如美凤在行啊!廖辽是她带的,这张专辑也是她做的,还是重点看她的想法吧!”

    听他这么说,郑长生的脸色顿时就有点难看。

    他这是摆明了不看好这张专辑呀!

    这要是换了旗下其她的女歌手,这时候赵美凤怎么着也会开口反击几句,但这个时候,她觉得即便反击,自己也拿不出什么过硬的理由来——连她自己都觉得这张专辑风险不小!

    于是,当郑长生郑总的目光看过来,她想了想,说:“主要看两首主打歌吧,我觉得这张专辑的水准还是有的,市场反响会怎么样,我不好说,但这张专辑本身的质量,肯定过硬!”

    郑总点点头,目光看向司马杰。

    司马杰犹豫了一下,说:“或许……轻摇滚的春天来了?呵呵,我倒是觉得哈,廖辽那几首轻摇滚挺有味道的!咱不好说轻摇滚的春天是不是会来,但至少的吧,这张专辑,我觉得不会太扑街,五十万张保底,争取冲一冲白金唱片,也不是全无希望!”

    郑长生点点头,然后低头思付片刻,抬头看向廖辽,“廖辽,你自己说说,预估一下这张专辑的销量会怎么样。”

    打从进了听歌室那会儿起,廖辽脸上就是一点表情都欠奉了,进了会议室之后更是一直都低着头,也不知在想什么。听到郑长生叫自己,她抬起头来,略有些僵硬地说:“我听诸位领导的安排,我听郑总的!”

    郑长生闻言,眼睛微微眯了一下。但他很快又笑起来,想了想,说:“那好,那就按照老张说的,按相对保守点的思路去走,嗯,生产那边,就按照刘总刚才说的计划去安排,专辑争取在八月上旬上市,具体的宣传和发行,回头宣发部那边出一个计划。我们预祝廖辽的首张同名大碟《廖辽》能够大卖!就这样,散会!”

第四十六章 上市!

    暑假是一个很特殊的时间段。

    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结果,截止1993年年底,国内总人口11亿有余,0—14岁占比17。2%,15—22岁占比8。3%,加在一起,是25。5%,即两亿八千五百多万人!

    也就是说,从五六岁的幼儿园小朋友,到二十岁出头、但大学还没毕业的学生,这么多人,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内都处于时间上的极大自由状态。

    他们无所事事!

    他们需要旅行,他们需要游戏,他们需要阅读,他们需要看电视剧,他们需要看电影,他们需要听歌,他们需要约会,他们需要发泄年轻的身体里多余的精力……

    对于各大电视台来说,这是一整个年度之内仅有的一段晚间十点之后的节目有机会挑战黄金八点档收视率的时间段,甚至在这两个月里,就连上午档、下午档的收视率都会有一个极大的提升,所以,上午下午,电视剧联播,晚间档各种挖空心思的综艺节目纷纷上演!随之而来的,是广告费的大幅度提升!

    对于各大电影公司来说,从六月中下旬开始,一直到八月末,这十到十一周时间内的全国票房,将会占到全年度国内总票房的五成以上!所以,各种大片、名导、明星、大制作争先恐后的纷纷上映,希望能够从这一场盛大的饕餮宴席中割下最大的那块肥肉!

    而对于唱片行业来说,暑假,同样是绝对的决战时间!

    甚至于,由于唱片销售的长期性、持续性,所以,早在五月初,战役就已经开始打响。几乎每一周,都有新歌在打榜,几乎每一周,都有新专辑开始上架发售。而各种各样的演唱会,也开始一场接一场的举行。

    到了六月,战斗越发激烈。

    而七月和八月,暑假的两个月,则是真正的决战时刻!

    几乎所有考虑在本年度发专辑的歌手,都会首先考虑在这两个月内发行,一时间,音乐圈内的大牌歌手们扎堆地推出自己的新专辑。

    男歌手那边姑且不提,单单只是女歌手这边,七月二十三日,甜歌皇后何润卿的第六张录音室专辑《繁星》重磅发行,强势登场!

    仅仅三天,《繁星》就已经登上东观书店当周专辑销量排行榜第四位!同时,她也成为所有女歌手的在售专辑中唯一一个进入前十的!理所当然的女歌手专辑的周销量第一名!

    与此同时,这张专辑的主打歌《你眼里的星》,也一跃登上华语音乐金曲榜,排名第七!

    当然,也是唯一一首女歌手的歌。

    毫无疑问,对于唱片市场来说,这是一枚重磅炸弹!

    或许对于圈内几大男歌手来说,这个成绩只能算是正常表现,但对于女歌手们来说,除了已经两年多没有发行新专辑的甄贞之外,其她所有人都难以望其项背。

    即便是当年的周嫫,她的首周成绩,也仅仅只是专辑销量排行榜第六而已!

    然而,这就是甜歌的统治地位!

    按照长生唱片公司宣传与发行部的计划,从七月三十日开始,廖辽就带着黄文娟在京城各大电台播音室、电视台录影棚之间来回的跑,努力地以第一主打歌《那年夏天》为先声,宣传自己的新专辑,一直到八月八日才能告一段落。

    而从八月十二日开始,她又要开始全国跑,几个比较大的省份、几个比较大的市场,都要跑去上节目、宣传新歌新唱片。

    当然,录节目是小事儿,辗转跑场也没什么,最让人难受的是,最近有很多很多的大牌歌手在发新专辑,所以,大家都在做宣传,你要上节目,也行,一个字,等!

    一切,都要等!

    别说什么先来后到,在演艺圈,从来就没有先来后到这一说。你一个新人、一个小歌手,你当然要老老实实排队,场次和档期要排队,确定了档期还要耐心地等着播音室或录影棚里其他人录完……而只要有位大腕来了,ok,妥妥在你前头!

    人家大歌星可是平常请都请不来的,好不容易发新专辑主动提出来上节目了,哪个愿意拒绝?你不耐烦……ok,对不起,我们确实违约了,这样吧,你不愿意录,你走吧!

    就是这样!

    于是,在做宣传的这些天里,廖辽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等待,洗脸,补妆,然后继续等待……

    每天晚上回到家,她都是躺下就着!

    这差事,比写歌、录音都要累多了!

    终于,在似乎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煎熬中,八月六日,《廖辽》上市了!

    …………

    晚上十二点,李家客厅里。

    李爸李妈都还没睡,洗完澡就坐在客厅里有一句没一句地瞎聊,终于盼到十一点半,赶紧把一直都开着的收音机的音量调大了,眼睛也都不眯着了,尽管里头满是血丝,可俩人还是都拼命地瞪大了眼睛、支棱起耳朵。

    前几天李谦中午过来吃饭的时候提过一嘴,说廖辽的新专辑就要上市了,大概是在八月六号,李爸得知廖辽最近会上节目宣传新专辑,所以特意买了个小录音机回来。

    像廖辽这种新人歌手,公司使劲儿给公关,也就捞着两个电视节目露脸的机会,一个是群嘉宾之一,没机会唱歌,另一个倒是有机会唱一分钟,但她这边刚录完,后头就来了一个大咖,电视台那边第二天就给电话了,节目播出时间要推迟一周。

    所以,李爸他们要关注廖辽的节目,只能听广播。

    而且还都是深夜广播。

    “廖辽你好!欢迎来到我们午夜新人秀第二时段!”

    “蕾姐你好,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廖辽!”

    “去年廖辽发行了她的第一首单曲,叫做《安静的你》,相信有不少听众朋友都和我一样,非常的喜欢那首歌,喜欢廖辽那独特而抒情的嗓音,那么,廖辽,在隔了一年多之后再次来到我们的午夜新人秀,你给听众朋友们带来了什么新作品吗?”

    “呃,是的,过去的一年呢,我始终都在努力的做自己的第一张专辑,那现在我的这张同名专辑《廖辽》,已经在今天正式上市了,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呢,就是这张专辑的第一主打歌,叫做《那年夏天》。”

    “那年夏天……这是一首抒情歌对吗?”

    “是的。这首歌是由曾子墨先生作词,管菲女士作曲,十一首很好听的抒情歌!当然,我说好听不算,得听众朋友们也觉得好听才行!”

    “哈,廖辽还是那么谦虚哈,好的,听众朋友们,那么接下来呢,首先让我先听为快!一首《那年夏天》,希望你们会喜欢!歌曲过后,我还会和廖辽深入的了解一下这首歌,以及这张专辑背后的故事,ok,《那年夏天》!”

    “我衣柜里的夏天,是你那件白衬衫,我相片里的夏天,有我和你的笑脸……”

    李爸李妈听着听着,觉得不太对劲,俩人不约而同地扭头对视一眼,“怎么又是这首歌?昨天晚上的那个节目,放的好像就是这首歌?她这是……为什么翻来覆去那么多电台就放这一首啊?这也不是咱们小谦给她写的……”

    李谦卖给廖辽的歌,李爸都特意让李谦把名字给写下来了,准备等廖辽的专辑上市后买来逐一对照着听——一听说廖辽要上节目宣传新专辑,俩人顿时激动的不行,天天抱着收音机,唯恐错过儿子作品的首播,结果,俩人熬了这是第三回夜了,听了三个节目了,回回听到的都是《那年夏天》。

    别看平常也不听什么电台节目,但这种歌手上节目推新专辑的节目,内容都是大概仿佛,李爸李妈听过俩节目之后,甚至都能猜出接下来她们要聊什么了。

    这还有什么意思?

    于是马上兴味索然。

    李爸揉揉眼睛,说:“算了,睡吧,反正不上班,明天我就到街面上转转去,看音像店里有货了没有。”

    李妈打个哈欠,“那行,睡觉!”

    说着念着,俩人却都不动地方。

    李爸点上一根烟,眉头皱的梯田似的,瞥了收音机一眼,说:“你说,咱小谦写的那些歌,是不是不太受重视啊?这要不,就算是轮换着来,十二首歌里有他五首,这三节目上下来,轮也该轮到一首了?”

    李妈说:“小谦不是说,第一波的宣传就只是宣传第一主打歌吗?他的那首叫什么来着……怕,叫《我热恋的故乡》不是第二主打歌嘛!”

    李爸点点头,噗呲噗呲的吸烟。

    “这歌……不咋地!”他咕哝道。

    …………

    八月六日,是周五。

    当然,在暑假里,这个周几周几的概念,只对需要上班的人起作用。但不可否认,尽管把上班族刨开,光是正在放假的学生们,已经是一个极为庞大的市场,但等到周六周末,等到上班族们也开始逛街,这个消费市场,立马就又上跳了不止一个级数!

    八月六日,济南府这边的经销商已经到货,八月七日,《廖辽》这张专辑,就已经摆上了几家大的音像连锁店的货架,而等到八月八日,整个济南府市区大大小小的音像店,就有至少三四成已经上架了这张专辑。

    八月七号一大早,李爸就跑到济南府最大的音像店去,为这张专辑贡献了五张的销量。

    …………

    八月九号一大早,郑长生就通过关系拿到了东观书店上一周的专辑销量排行榜。

    和《东观周报》上只列排名没有具体数据不一样,这份排行榜是提供给内部的,它上面的数据都是具体到个位数的,无比精确。

    从八月六日到八月八日,三天的时间,《廖辽》这张专辑在东观书店的销量是:1128张!

    它在专辑销量排行榜上的排名是:第19位!

    所以,在只列出前十名排名顺序的《东观周报》上,是看不到它的名字的。

    东观书店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连锁书店之一,它的数据一向被出版界、唱片界认为极具参考意义,而按照各大公司一致认可的统计方法,东观书店的销量乘以20倍,基本上就是它在全国各大音像店、书店、超市销量的总和。

    所以,《廖辽》上市首周的三天,销量大概是在两万张到两万两千张左右。

    虽然唱片销量不像电影票房,上市首周的销量未必会大爆,尤其对于像廖辽这样只出过一张单曲的歌手来说,在经过一两周的酝酿和发酵之后销量再爆发起来,也是完全正常的……但是,首周上市两万张的销量,已经等于是直接宣告白金唱片无望了!

    即便是过上两周,它的销量能爆发上一下,一年之内卖出个黄金唱片来,也已经接近是它的极限了!

    郑长生揉揉眉头,自己安慰自己:“再等等,再等等,至少得看前三周的销量才能算数。”但说着说着,他自己就忍不住叹了口气。

    头疼啊!

    后期什么的就不说了,光是制作经费就八十万了!

    哦,不对,廖辽还算有心,批给她八十万,她也没全花干净,好歹还给剩下了三万来块……可那有个屁用!

    廖辽是新人,公司讨论的结果就是走低价量多的路子,别看她一张专辑十二首歌,其中还有十一首是新歌,但这张专辑的定价却只是十块钱。

    这个价格,音像店卖给消费者是八折,经销商给音像店是六折,而唱片公司给经销商的,则是五折!

    五折啊,五块钱一张!

    卖五十万张,总收入才两百五十万!

    去掉制作费用,去掉生产费用,去掉宣传费用,再去掉要给廖辽的7%的销量分成,再举办一场他马的庆功宴,这张专辑顶天了也就是收入个五六十万!

    只有五六十万啊!公司那么多人吃喝拉撒,水费电费电话费,工资奖金福利保险……这他马的等于一分钱挣不着!

    郑长生又叹了口气,下意识地把目光挪到排行榜前十上去。

    上市第三周,何润卿的《繁星》仍保持着强大的市场能量,一周拿下了7433张的销量!排名第五!

    这个数据,要是扩展到全国的话,她的上周销量应该是在十五万张上下!

    再考虑到她上周是十六万张,上上周是十三万张……上市三周十七天,她大概已经拿下了四十四万张左右的销量!

    想都不用想,下周肯定破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