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猪星高照-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太爷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下苏雅馨,转头跟几位太爷级的人对了对眼,都满意的点了点头:“听说你师父是个鉴赏大师,那这闺女就是名门之后,长得文静秀气。不错不错,你娶到这闺女我又完成了一桩心愿,等将来到下边见到你大太爷又有一件值得夸口的事。”
二太爷说完招手让苏雅馨走到前边,对她很认真的说道:“闺女,文子把你带回来,那你就是我们曲家的人了。这件东西你拿着,是文子大太爷当年留下的宝物。等你们正式大婚的时候我一定会替你们好好操办一场。”
苏雅馨的性格文静易害羞,红着个脸乖巧的点了点头,接过东西退了回来,别说是她就连曲文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大阵仗,如果是正式结婚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苏雅馨刚一退下来,二太爷又转向曲文:“文子,你还记得我们的家规第一条是什么吗?”
曲文听见立即答道:“不可背叛族人和兄弟。”
“那第二条是什么?”
“不可抛妻弃子。要善待家人。”
“好。你都记得,那知道该怎么对你家媳妇了吧。”
“知道。二太爷不说我也会好好对她的。”曲文猛点着头实话实说,从小家规背了不知道多少遍,万一忘记他老爸绝不会有丁点客气。
“很好!”二太爷又说了个好字,挥了挥手让屯子里的人都先行散去,然后对曲文说:“文子,你跟我来。”
“哎。”曲文应了声,让苏雅馨跟赵海峰几人先跟着他母亲离开,转身和曲建国一起走到了祠堂后堂。
后堂要比前堂小一半,里边简单的摆着一张桌子和几张椅子,在最里边的墙角放着几个箱子,平常没有二太爷或曲建国的允许谁都不许进来。而曲建国平时都呆在龙城,所以都是二太爷一人说的算。
跟着二太爷进来的除了曲建国还有另外四位太爷。
等坐了下二太爷一脸正色的说道:“文子,听你建国说你拜国内的大收藏家为师,学到不少本事,太爷爷想考考你看看你都跟你师父学到了多少?”
闻言曲文愣愣的望着二太爷,以前只知道他使得一手好刀,但没听说过他也会鉴定古玩啊。
“二太爷你说。”
二太爷没有出题而是向九太爷打了个眼色,九太爷随即从墙角的一个箱子里拿出两件器物,将外边的小箱子打开豁然是一件玉瓶和一个瓷碗。
“文子,你给这两件东西断断代。”九太爷说道。
曲文又愣了下,九太爷能说出断代这词说名他个懂行的人,最少懂得一些古玩行的说法行规,随即想想九太爷当年是个小商人,多少可能碰过些这类东西,能说出来也不足为奇。让他更诧异的是,几位太爷那来这些好东西。
不用放出灵觉,光是凭经验来看,曲文就知道这两件不是一般的古玩,端祥了下说道:“几位太爷,我先说这个玉壶。这件玉壶为喇叭状高圈足,壶身呈长梨形,下腹大,劲部较细琢有两个绳状耳,壶身嵌满金花纹饰,器型修长典雅,华贵大方。按器型和纹饰来看应该是清中期的东西。”
曲文笑了笑接又说道:“不过这件玉壶不是我们华夏的东西,它确切的名字应该叫作‘痕都斯坦玉器’。‘痕都斯坦玉器’其实就是‘伊斯兰教玉器’,主要来源于印度、土耳其、新疆等信奉伊斯兰教的地方,由那里的工匠制做出来的玉器就叫做‘痕都斯坦玉器’。而‘痕都斯坦玉器’在清代中叶受到清朝皇族的大力追捧,乾隆帝曾多次作诗赞誉,纪晓岚也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今琢玉之巧,以痕都斯坦为第一’,可见其在清代玉器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痕都斯坦玉器追求玉材纯净之美,一般一器一色,没有俏色做法,但部分玉器会嵌有金银细丝及红、绿、黄、蓝宝石或玻璃,呈现出典型的阿拉伯灿烂华丽装饰风格。玉器的雕工与华夏传统玉雕差异较大,玉壁一般极薄,花纹多般采用剔地阳纹,所有的隐起花纹都要磨去琢痕,使得整件玉器特别圆润。”
“从乾隆33年到嘉庆22年的近50年间,全国各地向朝廷进贡了至少800件痕都斯坦玉器。同时清廷的驻外大臣也购买了一些玉器进献给乾隆皇帝。但痕都斯坦风格玉器因过度耗费材料且使用上容易毁损,因此乾隆皇商在晚期下旨停止制作。而清宫中的痕都斯坦玉器大多都收藏在乾清宫暖阁和圆明园殿座之中。可是这两个地方先后经历了一场大火和一场浩劫,致使清宫中的痕都斯坦玉器全数损毁流失。如今能找到的都是玉制器中的最精品。”
曲文慢慢说完,九太爷点头微微笑了下,没有说话抬手示意让曲文继续说另一件瓷碗。
曲文又看了看桌面上的瓷碗,正声道:“这件应该是咸丰年间的青花缠枝莲纹碗,目测而观直径在十五厘米左右,撇口、敛腹、圈足,外壁以青花满工绘满缠枝莲纹,四朵大的花叶上托着莲花,小花叶叶面呈双开裂,构图较为繁缛,青花发色浓艳,胎体细薄,釉色泛青,这全都是咸丰年间的青花瓶做法和特点。”
曲文说着把瓷碗一翻,下边果然刻着“大清咸丰年制”。
没等九太爷说话,曲文又继续说道:“咸丰年间可以称得上是内忧外患,内有太平天国,外有英、法等列强虎视眈眈。加上朝政**,生产凋敞,制瓷业愈加衰落,因此咸丰年间的制瓷数量极其有限,传世品更为稀少。”
“咸丰青花瓷的造型与道光时期大体相同,但略显笨拙,民窑尤其明显,官窑器中则有少量精细产品。按这一件的胎质,釉色和落款来判断,应该是件难得的官窑真品。”
曲文把两件东西鉴赏完毕,年代出处巨细无遗,等他说完几位太爷都露出欣悦的笑容。
九太爷对二太爷笑道:“二哥我没问题了,你说吧。”
曲文不知道几位太爷弄的是那出,好奇的转望着二太爷等他发话。
沉静了会二太爷缓缓说道:“文子,你一定好奇为什么太爷们会有这些好东西吧,而且有这些好东西为什么家里还是这么穷对不?”
曲文连连点头,他现在何止是好奇,简直是好奇到了极点。
“二太爷你就别吊我的味口了,你老再不说我可得急死。”
二太爷呵呵笑了会:“其实我们也不太懂这些玩艺的价值,老九懂一些,只知道应该值些钱,之所以拿出这两件,是因为老九只懂这两件。要说起这些东西,还得从几十年前的战乱年代说起。”
*********************
今天6000字完成,蛮民也想尽力写得更好,如果兄弟们觉得还可以的话给张月票和打赏吧,让蛮民也小小的兴奋一下,说不定剧情会随着大家的鼓励变得更有生色。(未完待续。)
第169章 老一辈的故事(二)
二太爷开了个头却没接着往下说,转身向四太爷说了句:“老四先说吧,从文子的大太爷开始说起。”
据曲文所知,四太爷原来和他大太爷是老乡,在战乱年代都被抓了壮丁,后来一起趁乱逃了出来,躲在这深山里再也没有出去。
四太爷轻“嗯”了声,然后突然沉静了好久,似回忆起不堪的往事,脸上的神情有些苦涩,良久才缓缓说道:“其实我和你大太爷都姓韦,是河南洛阳人,四四年的时候被一起抓了壮丁成为国民党兵,起初我们跟小鬼子干倒也没什么,因为那些小鬼子欠操,你大太爷是个猛人,打起仗来不怕死,偏偏运气又特别的好,好几次挨了枪子就是没倒下,于是很快就被升到了中尉排长。等转眼到了四五年,好不容易打跑了小鬼子,大家还没来得急稍停一下又莫明其妙的打起了内战。”
四太爷说到这突然变得愤慨起来,九十多岁的人把桌子拍得“砰砰”响:“打鬼子那是打侵略者,凡是有血性的男人都不会说什么,可是打内战是打自家兄弟。打了两仗之后你大太爷萌生了逃跑的念头,于是私下和六个过命的兄弟约定找机会趁乱一起逃跑。之后的战役我们都把抢抬高了半寸来打,看起来打得挺欢,其实都是在对天放空枪。我们随部队在河北全省跑了一大圈,四五年底的时候终于找到了一个绝好的机会,趁半夜部队被打散,几兄弟一块逃了出去。”
“说来也巧我们跑到半路正好遇到个大户人家要逃难,大箱小箱的往车里搬东西。你大太爷见了对兄弟们说,回去以后铁定不能在家呆,连妻儿老小都要带走,可是逃命要钱,这钱从那来?大伙马上明白了你大太爷的意思,于是几兄弟跟着那一家人等到入夜的时候把人给绑了,因为怕暴露。每人只拿了些值钱的东西就离开。分别的时候大伙用子弹刻下了对方的名字交换留做纪念。希望以后还能活着再见上一面。”
“我和你大太爷是同乡,所以结伴跑回洛阳,俩人白天里藏晚上跑,一路偷偷摸摸跑了大半个月才回到家,因为怕被人发现,我们只在家里呆了半晚就拖着妻儿离开了生活多年的老家洛阳。”
“当时中原和东北战局最严峻,只有西南方较安全一些。于是我和你大太爷合计了下,决定带着家人逃往西南。可惜战火很快就延伸到了西南,我们刚落下脚又得跑,一落脚又得跑,就这么跑着跑着跑到了这边的大山里。”
四太爷说到这便停了下来,由二太爷接起了话头:“你大太爷来的时候我们已经在这里建起了房子。当时遇到外乡人都得防着,因为大家都穷,饿到不行时为了一口饭都会杀人。你大太爷刚来的时候,我曾经和他干过一架,没想到自己练了这么多年的武竟然连一个外乡人都打不过。事后你大太爷把他夺来的东西拿了出来,说钱财都是身外物,他只想给家人找个能安生的地方。我见你大太爷有本事,讲义气。拖家带口的不容易便让他们留了下来。后来大伙儿按年纪排辈结拜成了兄弟,为了防止别人怀疑全都改成了曲姓。”
听二太爷和四太爷说了大堆。曲文总算了解到些祖辈们经历的事,原来不光是二太爷,自己的亲亲大太爷也干过土匪的勾当,难怪自己这么喜欢诈别人的钱。
“可是这里有几个箱子,难道里边都是空的?”曲文转头望向墙角的几口箱子,好奇的问道。
二太爷哈哈笑了会:“当然不会是空的,这里边全是我们当年积攒下来的东西,你可以去看看。”
曲文听见立即跑了过去,将五口箱子全部打开,里边放了很多东西,有金银器、玉制器,少量瓷器和一箱土枪、砍刀!!
“二太爷,这……”曲文很诧异的指着箱子里的土枪和砍刀。
二太爷又笑了笑:“你现在长大了,二太爷也不怕跟你实说,二太爷我当年是山里小有名气的山匪,不过我们不抢老百姓只抢有钱人。”
曲文不用想也能知道,那年头若非逼不得以谁会去干这种随时会掉脑代的勾当,当时老百姓都穷,抢了也得不到什么,所以抢的自然全是有钱人。至于二太爷几人原来的身份,他早就从别人那得知,便没有多大惊讶。
按二太爷所说这些绝大多数是他们当年抢来的东西,可是明知道这些东西这么值钱,为什么不早点拿出来卖改善一下生活。
“二太爷,既然族里有这些东西为什么不拿去卖了换钱用?”
“这个嘛,第一我们不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就这样卖了怕亏。第二我们想留到关键的时候再用。第三如果屯子里人人都有了钱,那外人怎么想,屯子里会变成啥样,你们这些小犊子还会用心去做事?”
曲文想了下,如果自己从小生活在有钱家庭,估计也会成为个纨绔子弟。
“那二太爷,你今天跟我说的目的是?”曲文相信几位老人家一定有什么想法,否则怎么会跟自己说这些秘密。
二太爷说道:“现在国家越来越繁荣,局面也早已稳定下来,眼瞅着别的村子都通车通电了,我们的娃娃却还要点着油灯看书,每次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学校,我们的心里也急着啊。兄弟几个都苦了一辈子,不希望娃娃们也都跟着穷下去,我们合计你有这方面的才能,将来迟早是我们曲家的掌权人,所以也想那个啥……”
曲建国帮忙补上:“投资。”
“对,投资,我们想让你拿这些东西去换钱,然后投资赚更多的钱,完后回来把乡里到屯里的公路给修了,再把电也给接上,最好能在山下建个学校,这样几个村子的娃娃都可以轻松的去上学。当然还有余钱的话在山脚和屯子里都建个篮球场,没事让大家锻炼锻炼。听说现在外边的电话不用线了,但是要个信号站这个你也给办了……”二太爷说到记不住的时候从兜里掏出个本子,翻了几页又继续说道。“其实这是全屯人的想法,好不容易出个有本事的娃,总不能浪费吧。”
曲文急忙伸手让他老人家打住,再说下去天文台都出来了。
“二太爷,你就直说让我帮屯里提前完成四个现代化好了。”
二太爷听见还以为曲文在跟他表决心,一定会完成大家的愿望,欣喜的点着头:“以前让建国出去参军果然没错,出去长了见识连文子都变得有出息了,所以我们这路一定要修,电一定要通,学校一定要有,别的看着办法,有时生活太好了人反而会懒惰。”
二太爷说完拿出把钥匙放在桌面:“文子,这房间里的东西都归你了。”说完领头走了出去。
等几位太爷走后,曲文让父亲把赵海峰几人叫到祠堂后房,跟梁山和谢单一起清点箱子里的东西。
六口大箱子除去一个放着武器,其余五口平整的摆放着各种物件,因为怕被压坏没有叠压存放,所以五口箱子里并没有多少东西。
半个小时后曲文和赵海峰把具体数量清点出来,其中瓷器五件,青铜器两件,玉器十一件,剩余的全是首饰,全部加起来连五十件都不到。
不过这些东西足以让国内的收藏家们感到震惊,谁想得到在这偏僻的深山小屯里会这么多古玩珠宝。
赵海峰把大件全都标上年代名称,忍不住拍了拍身边的一口箱子:“阿文你这回还敢说自己是穷人家的孩子,你的太爷爷们全都是牛人,难怪会培养出你这样的怪胎。”
“你怎说都好,说实话在今天之前我也没想到会屯子里会有这些东西,我估计这些大件都是我二太爷弄来的,小件则是我大太爷弄来的,可能还有一些是九太爷自己的私房宝贝。看来不管什么年头都有人喜欢收藏这行,否则他们上那去弄这些东西。”曲文白了赵海峰一眼坐到桌边,有了这批东西新店的存货就更充足了,只要打通公安部门那关,这些土枪一样可以卖钱。
“阿峰你说这些枪能拿出去卖不?”曲文心里没底向赵海峰问了句。
“只要先进行过处理,确保这些枪已没有实用性,应该就可以通过公安那关,到时加上旁边的苗刀可以单独做一个民国到抗战时期的兵器展柜。这些东西近几年升温得也很快,尤其是这两把。”赵海峰拿出了支做工较精细的长枪:“日产三八式步枪,也就是电影里常见的三八大盖步枪。”
三八大盖,日语叫做三八式步兵铳,由于枪机上有一个随枪机连动的防尘盖以及机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样而得名。三八式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及法'西'斯陆、海军最主要配备武器,后来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日'本战败为止。这类枪有相当一部成流落到了华夏民间,成为了'日'本'侵'华的最佳力证。
“虽说这是小日本的枪,但这类枪杀伤力强和精准度高,所以成为了枪械爱好者的热捧之物,不过我不建意卖掉,就摆在店里显眼的地方,然再也标个勿忘国耻的题上去吧。”
曲文点了点头:“行,就按你说的办,咱们也要向外人表露下'爱'国的心嘛。”(未完待续。)
第170章 权大压人
ps: 不知道是那个词又违规了,竟然审核了半天,我就纳闷了,在自己的国家写自己国家的地名还有错?
在老家呆了三天,陪太爷爷和奶奶们过了个春节,一行人又回到了龙城,回来的时候二太爷让屯里的年轻人帮忙把六个大箱子送到乡里,最后曲文租了辆车运回了家。
出来的时候二太爷让曲文带上了梁山,说这家伙一身全是力气,兴许能帮上些忙,如果可以的话让他也跟着学些东西。
梁山在老家呆了十八年,去得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头回来龙城感觉样样新鲜,不过这家伙够勤快,力气又大什么事情都喜欢抢着做,曲文也乐得让他跟在身边。再说了这家伙从小跟着二太爷们习武弄枪,一身的本事绝对不比司马冠军他们差。
回到龙城在家里呆了几天,很快春节就过去,假期结束人们又开始忙碌起来,曲文才跟苏雅馨亲近了半个多月,正准备攻破敌军堡垒的时候,卢建军突然打了个电话过来说新店的建筑工程被zf部门暂停了。听到这话曲文跳了起来,不知道是那帮人有这么大的能量,连卢建军都搞不定。于是四个人急急忙忙飞到了'成'都。
一下飞机,四人直奔卢建军的爷爷家,卢建军满面怒容的坐在大厅里,见到曲文就直接骂道:“妈的,这回被人欺负到头上了。”
曲文示意让卢建军先冷静下来,然后问道:“究竟是什么人,在你的地头上连你也搞不定。”
卢建军重哼一声:“一个从上边来的红三代,听说也想在这里搞个大型古玩店,相中了我们旁边的那块地,可是又觉得不够大,所以想让我们让一些地给他,起初开了个不错的条件,不过我没让,最后竟然让省里的大员把我们的工程暂时压了下来。”
这回轮到曲文坐不住了。站了起来大吼道:“他这不是恶意竞争吗。明知道我们已经动工,还要开在我们对面,难道他不知道你的底细吗?”
卢建军将手一摊:“就是知道才跟我先礼后兵,否则早就把我们的地基给填了。”
“这,这还有王法吗,难道帮他的人就不怕被人查?”
“王法你说给谁听呢,帮他办事的人在这里的权利也很大。而且又没收他的礼,一句要严办违规建筑就能让我们的工程停下来。”
说实话曲文几人的新店确实涉嫌违规,新店入口开在古玩市场的后墙,强行在背后的街道开了个口子,如果是没关系谁也办不来。
“那现在怎么办,我们的钱已进投进去了一半。他们拖得我们拖不得。”曲文有些着急,比权利自己一方似乎要弱于对方,查违规,可违规的人是自己,如此一来连赵海峰也帮上不忙。
“我爷爷先前去找压下我们工程的人了,相信那位省级大员会给他些面子。”
“那就好,有卢爷爷出马这件事应该能成。”
卢远义是'成'都军区的老将军,不管是原职位还是人际关系都很大。相信他老人家亲自出马。对方总要给他些面子。
几人商量了会,卢远义便从外边回来。进门时脸色不怎么好看,见到了曲文微微叹息了声,带着些许歉意说道:“阿文来了,这回卢爷爷要跟你说对不起了。”
“……”
“卢爷爷,你的意思是,对方不买你的账?”曲文感到万分惊讶,连他老人家出马也不行。
“人走茶凉,人走茶凉啊!”卢远义禁不住感伤,突然转向卢建军骂道:“都是你们这群家伙不争气,有本事的不愿好好呆在军队里,没本事的死活爬不上去,我一退下来没人接得上,空了几年外人都不怎么给我们卢家面子了。”
卢远义的话无意中道出权贵家庭的悲哀,只要有一代人接不上很快就会被别人给取代甚至是遗忘,如果卢远义一死,那卢家在这片地方也就没什么话语权了。
听到卢远义的话,卢建军才开始发觉事情的严重性,他从来没想过卢家也有面临衰败的一天,如果他肯放下面子继续呆在军队里头的话,再熬个十几年爬到一定的位子,或许就能避免这种事情发生。
“那我们的店现在该怎么办?”
正如曲文所说,新店工程已经投了相当大一笔资金进去,现在抽出肯定会严重亏损,可是继续这样耗下去损失将会更大。
“能不能约对方见个面,我想和他谈谈。”曲文说道。既然扳不过对方,只好选择退一步,先看看对方的意思再说。
“也只好这样了,我先约他试试看,只要不让我们缩地改建,我们多出些钱也没什么关系,这钱迟早都能赚回来。”卢建军说完,拿出手机拨通号码,只是简单的说了两句对方便挂上了电话。
“对方怎么说?”曲文急忙问道。
“约好了,今天晚上在圣廷园见。”
“那行,晚上我和你去,阿峰你们去接托运过来的东西。”
曲文按排完,几人随意吃了些东西便开始分头行动。
晚上八点,圣廷园夜总会才刚刚开始热闹起来,曲文和卢建军早已坐在了最大的包厢内。对面坐着三个年轻人,为首的穿着韩版的亮银色休闲西服,手里拿着杯红酒,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
来时曲文已经从卢建军那得知几人的名字,为首的叫李政和,是从京城里来的红三代,家里的后台极硬,就连这里的省级大员都要老老实实的帮他办事。旁边两个是'成'都本地的权贵子弟,一个叫段新伦,一个叫韦良涛。
坐在包厢里曲文有些郁闷,现在的权贵子弟都喜欢把事情带来夜总会之类场所解决,而且这些人将来很可能进入国家权利高层,就他们现在的样子,能给百姓带来什么样的生活?
“政少,我们之前没有见过,自我介绍下,我姓曲名文,是准备新开的古玩交易会所的主要投资人。听说政少和我们是同行,既然如此大家又何必弄得这么僵,因为我们的工程已经启动,还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所以没办法缩地重建。这次来希望能找出个大家都满意的方案。”
从小到大曲文还是头一次如此低声下跟人说话,因为即将开业的新店不单是他个人的事业,也是几个朋友一起的事业,为了朋友他可以放下身段。
李政和摇晃着手中的酒杯,瞟了一眼曲文,哼哼冷笑:“我之前已经开出过补偿条件给你们,一千万足以买下你们现在建的那块地。我只是让你们让出一点点的位置,你们却推三阻四,连点面子都不给我,没办法我只好用自己的方法去做。现在唯一能让我满意的就是你们全部退出。当然我也不会让你们吃亏,多加一千万,两千万你们可以随意到那里发展。”
李政和所说的一点点位置其实占去了曲文新店的一半,所以卢建军坚决没让给他,就算是曲文在场也是一个结果。可李政和现在的做法是要赶尽杀绝,两千万的看起来挺大却无法换来古玩市场这块宝地。
曲文和卢建军的脸都微微抽动了下,如果是在没有人有地方,这家伙早就被他们给废了。
可是自己的新店工程还卡在那里,曲文强忍住心中的怒火再次试探问了句:“政少真的打算要和我对干到底?”
李政和把酒杯一放,将身子往前倾,定定的直视着曲文,露出一脸邪笑:“不对吧,应该是你们和我对着干才对,两千万你们好好考虑考虑,再晚了说不定我会变心。”
曲文已极度委屈自己来和这种人渣谈判,但对方的态度和回答让他无法接受,听到这句话,终于忍不住重拍桌子站了起来。
“我原来就是一个平头老百姓,好不容易有些事业,如今大不了再打回原形,难道我一个光脚的还怕你一个穿鞋的!卢哥我们走,这家伙从一开始就打定了主意想弄死我们,我们也不用跟他客气。”曲文一气之下拍桌子走人,他实在无法忍受再和这种奸诈小人呆在一个空间,否则他百分之百会受不了杀了对方。
曲文俩人一走,韦良涛便向李政和说道:“政少,真的要弄得这么绝吗?卢建军那家伙的爷爷在'成'都的势力还很大,如果和他闹得太僵可能对我们不太好。”
“好处!”李政和皮笑肉不笑的哼哼两下:“就是为了好处才做得这么绝,这几年股票不好做,其它实业也不好做,就房地产还可以,但是太招摇,如果上面知道我出资搞房地产会怎么看,说不定派人来查几下,那我这几年赚的钱就全都泡汤了。你们别看这小小的古玩市场,只要经过妙作哄抬,找到喜欢的买家,一件的价格就顶得上一块地的价格。如果有十件,一百件你们觉得会怎么样,会不会比房地产更稳当更来钱?”
韦良涛听见露出一脸的贪婪之色,猛点着头夸赞道:“政少就是聪明,我们跟着你铁定能赚大钱。”(未完待续。)
第171章 各路有神仙
穷人羡慕有钱人的生活,觉得有声有色,多姿多彩,却不知道有钱人的生活充满了争斗,尔虞我诈,一但产生利益冲突,只要不是同一个圈子的人,往往都会向死里踩。就算是同一个圈子的,也可能瞬间翻脸变成敌人,为此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一夜之间堕入地狱。
曲文把晚上的事说了一遍,赵海峰忍不住大声骂道:“这不是抄袭和欺负人吗,我们偏不让,大不了把后门重新封起来看谁怕谁。”
曲文也这么想过,可少了新开的后门,店面将处于最偏僻的位置,再有李政和的店在前边挡着,那生意基本上就不用做了。
“不行,没有那个门我们的生意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且我们能想到的事情别人也一样能想到,现在做什么都要精品化、连锁化才有发展前途。只能说我们比别人早一步行动。”
卢建军点了点头:“阿文说得没错,对方就是抓住那个门的问题制约我们,可没有那个门我们的店就起不了效果。有钱人讲究身份档次,如果店面不是开在最当阳的位置,而是开在古玩市场的最里头,必然会觉得配不上他们的身份。”
“我们该怎么办,坐着干等吗,场地租金,器材租金,民工的工资每一天都要花钱。多拖一天,我们就要多花一笔钱。”赵海峰忍不住要抓狂,从小到大他还没有这么窝囊过,竟然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要不我给我大哥打个电话,看看他能帮忙不?”
曲文摇了摇手:“让我再想想办法,每次都麻烦你哥我都不好意思见他了。”
“哥,要不你把他的照片给我,我去把他给宰了。”坐在角落的梁山突然开口,手里不知何时多了把小刀,快速的在他手上飞转,晃得人眼发花。
曲文难以置信的望着梁山,无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