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韩警官-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肯定是想以此表示感谢,或许还打算请使领馆工作人员帮着撑撑场面,曲盛的爱人在政府部门工作,知道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有多不容易,欣然笑道:“看看吧,有时间就去。”

第七百九十五章 “旅行团”

    为迎接家人的到来,韩博和李晓蕾做了很多准备。

    事实上来的不只是家人,现在许多公司流行开年会,或组织员工去国外旅游,韩总认为这是一个难得机会,把当年一起创业的沙总、吕会计等老伙伴全请来了。亲家母(李泰鹏的母亲)不仅没出过国,甚至连飞机都没坐过,这次也来了,带着大孙子小睿睿来的。

    老卢和老韩家的关系非同一般,来南非探亲这种事自然少不了他。再加上老韩总交的第一个“干部朋友”,已经退休两年的前思岗县公安局政委老袁,以及老伙计们的老伴和他们带来的孩子,老老少少一共来了30多人,堪称一个旅行团。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何况他们还带着更宝贝的孩子,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韩博连夜回到比勒陀利亚,向使馆领导请了一星期假,睡了一个上午,在大使馆吃完午饭便同妻子一起再次赶到约翰内斯堡机场,与约堡警民合作中心李主任帮着安排的司机和保安汇合。

    司机是开着豪华大巴来的,保安有保安警车。

    四名保安头戴深色贝雷帽,戴着太阳镜,手持微型冲锋枪或霰弹枪,警惕地观察四周,护卫刚入境的韩总、老李总、老卢等人往停车场走去。

    “沙伯伯,您是来旅游的,带这么多东西干嘛!”

    “也是来探亲的,怎么能两手空空。”

    “小博出息了,还记得第一次开面包车去东海,那会好像是派出所长。”

    “吕会计,派出所长在我们基层也不算小,多少同志干到退休还是普通民警。”当年韩博从丝织总厂调到公安局的情景历历在目,老袁感慨万千,紧握着韩博手回头解释起来。

    无功不受禄,他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老卢俨然以半个家长自居,根本不会有什么不好意思,习惯性地举起相机拍了几张照,回头笑道:“沙总,吕会计,我们思岗不能跟你们东海比,你们一个街道主任级别比我们县长都高。”

    “都退休这么多年了,还三句话不离级别!”王大姐埋怨了他一句,快步上前同李晓蕾一起逗起小絮絮。

    小家伙跟妈妈在一起的时间相对比较长,且每天视频,紧搂着妈妈脖子不松手。跟爸爸却一点都不亲,韩博想抱都抱不到,只能悻悻地笑了笑,继续招呼这些长辈。

    韩总是当之无愧的领队,同老李总一起清点人数,确认各家的孩子一个都没丢,确认行李全塞进大巴车下的行李箱,兴高采烈地招呼道:“各位,上车了,几十个位置,随便坐!”

    “吕大姐晕车,吕大姐坐前面。”

    ……

    抱不着儿子,韩博干脆带外甥,一把将小睿睿抱上车,让小家伙坐在里面,拉着他小手问:“睿睿,爸爸妈妈怎么不来?”

    “他们没时间。”小絮絮对爸爸陌生,已经上小学的睿睿对舅舅一样陌生,有那么点放不开。

    “泰鹏和小芳接了一个大工程,商场的,天天盯在工地,实在抽不开身。”来前韩总交代得很清楚,一定要看好各家的孩子,李泰鹏的母亲坐在孙子后面,不无拘束地解释道。

    早知道姐姐姐夫来不了,只是随便问问。

    韩博回头笑了笑,起身把位置让给她,暗想这家庭教育搞得太夸张,外甥明明是思岗人却不会说思岗话,小絮絮同样如此,幸好能听懂一些。

    黑人司机起身往回看,韩博微微点点头,司机心领神会,关上车门摁了两声喇叭,提醒了一下保安,缓缓把车开出停车场。

    女同志和孩子们坐前面,男同志很有默契地全坐后面。

    韩博跟孩子们挨个打完招呼,分发完为小家伙准备的零食,捧着一箱纯净水坐到老爸和老丈人身边。

    “搞这么大阵仗,有必要吗?”老卢坐在最后一排,起身看看后面的保安警车,一脸疑惑。

    “有必要。”

    韩博一边分发纯净水,一边解释道:“南非枪支泛滥,4000万人口手中拥有至少00万支非法枪支,这个数字比南非军队和警察拥有的全部枪支还要多。如此多的枪支造成居高不下的犯罪率,平均一天就有50人死于非命,每年谋杀案高达两万多起,抢劫案达到10万多起,入室盗窃案不低于30万起。”

    老卢和韩总等人不是警察,觉得这只是一组数字,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老袁担任过近十年思岗县公安局政委,非常清楚这组数字意味着什么,惊问道:“犯罪率这么高?”

    “是美国的7倍,日本的35倍!”

    韩博指指窗外,苦笑着确认道:“而我们现在所在的约翰内斯堡被称之为‘罪恶之城’,犯罪率是全南非平均水平的3倍。我们这么多人,目标这么大,不能不请保安。”

    “他们有枪,他们可靠吗?”人是自己带出来的,必须把他们安安全全的带回去,韩总起身看看后面,不无担忧地问。

    “知根知底,非常可靠。那个年纪比较大的白人保安曾在伊拉克做过保镖,三个黑人两个是祖鲁族的,一个刚果(金)的退伍兵,他们之前不止一次为国内的商务代表团、新闻媒体提供过安保服务。”

    “可靠就行,就怕吃里扒外。”

    老卢不认为自己运气有那么差,会遇到劫匪,大大咧咧说:“各位,有保安,带枪的保安,没什么好担心的。当然,我们自己也注意点,一切行动听韩博和晓蕾指挥,不该去的地方不去,看住孩子别乱跑。”

    安全教育非常有必要!

    韩博重重点了下头,接着道:“在南非方方面面必须要注意,不是开玩笑。在南非的中资机构对安全都很重视,根据我们的建议把南非各地区的安全形势分成不同的层级,依据所在地安全级别的高低,为外出员工配备相应数量的持枪保安。

    比如,在治安状况一般的东伦敦,外出工作的员工要配备一名持枪保安;在治安状况较差的约翰内斯堡,外出员工要配备两名持枪保安。中方员工集体出行时由公司派出车队,一般由本地员工陪伴,而且不能因为有保安就掉以轻心。”

    “为什么,不是有枪吗?”老卢好奇地问。

    “南非的法律规定非常苛刻,如果对方只是持刀抢劫,你不能用枪进行反击;即便歹徒持枪抢劫,如果抢劫行为已经结束,也不能从背后开枪伤害歹徒。可以说枪只是一种威慑工具。真正动枪了,打成什么样都可能。

    说不定匪徒无罪释放,保安反而成了罪犯。所以保安遇到危险时大多会朝天鸣枪示警,召唤附近的保安或警察支援,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与劫匪发生枪战。”

    “歹徒持枪抢劫,不能开枪防卫,这是什么法律?”

    “所以很多人买黑枪自卫,一是黑枪便宜,二来没有号码,没证据,如果有一天被人攻击,失手杀了人,把枪一扔就行了,不会留下什么证据。”

    老袁觉得很不可思议,又问道:“黑枪从哪儿来的,警察不管吗?”

    韩博轻叹口气,无奈地说:“袁政委,说出来你不敢想象,警察就是黑枪的源头。由于管理上的漏洞,许多南非警察在查出黑枪之后不会上交给警局,而是自己偷偷藏起来,找机会转卖给地下枪支店。

    除了警察,分布在约堡各个地区的帮派,也会定期从周边国家进口枪支。那些没有持枪证的人,或者因为有案底持枪证被吊销的人,都可以从帮派那里买到枪。因为民间枪支太多,没枪的人是很不安全的,所以人人都想拥有一把枪,所以才会有这么多渠道可以买到。”

    来前在电话里、在视频时沟通过很多次,不去治安不好的地方,集体行动不落单,这边又聘请了保安,安全上应该不成问题。

    好不容易出来一次,韩总不想扫大家伙的兴,立即岔开话题:“小博,接下来怎么安排的,我们先去比勒陀利亚还是先在约翰内斯堡转转?”

    “先在约翰内斯堡转转,约堡有好几个必游的景点,曼德拉广场,比如能亲身到220米处的矿洞里走一遭的黄金城,狮子园,种族隔离博物馆,唐人街……全安排好了,现在先去希尔顿酒店休息,明天一早开始玩。”

    住大酒店安全,花老爷子钱韩博一点不心疼。

    老卢睡了一路,精神正足,欲言又止地问:“今天不行吗,这会还早。”

    “4点多,不早了,南非人生活节奏慢,上班时间是上午八点半,银行是九点,商铺营业是十点,下班时却是在下午三点,现在已经下班了,等会儿到市区你们就会发现街上空荡荡的,没什么人。”

    “这么早下班,他们天天干什么?”

    “南非上班族有很多空余的时间可以自己安排,不过下班后因为安全问题是不太喜欢出去玩的,大部分人都留在家里。不像国内有那么多夜生活,晚上几乎没人出来逛街。”

    李晓蕾抱着儿子跌跌撞撞的走过来,做到老李总身边补充道:“商店也会在4、5点钟关门,最晚的也不会超过9点,尤其是市中心的商铺,一般在6点钟之前就会关门。市中心治安最不好,所以大部分商铺都不敢开晚店,如果搞太晚,可能会成为匪徒的目标。”

第七百九十六章 “旅行团”(二)

    “以前总说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不到东广不知道钱少,现在可以加上一句,不到南非不知道我们中国的治安有多好!”

    老卢拍拍大腿,由衷地感叹。

    作为一个老干警,老袁有足够理由骄傲,愤愤地说:“国内那些说公安吃闲饭的人真应该来南非看看。其它地方不知道,至少在我们思岗,晚上可以逛街,晚上可以大胆地出门,不用担心有人拦路抢劫,更不用担心有人持枪抢劫。”

    “这是现在,以前不也挺乱的嘛,所以说严打还是很有必要的。”老卢看问题很客观,对严打一直持支持态度,很怀念当年的公捕、公审、公判大会。

    跟他们这些当干部的有时候真聊不到一块去,三句话不离他们的本行。

    这次是来玩的,不是来研究南非治安的。

    韩总再次转移话题,饶有兴趣地问:“小博,听做洁具的钱老板说南非的钱好赚,是不是真的?”

    “相比国内,这边生意是挺好做的。南非许多商品依赖进口,而且南非人没什么危机感,赚多少花多少,敢消费,我们中国人吃苦耐劳,在这边干得都不错,几乎个个是老板,基本上都能赚到钱。”

    李晓蕾在使馆的时间比丈夫长,接受使馆领导的熏陶比丈夫多,笑盈盈地来了句:“也不能片面的认为南非人懒惰,每个地方人的价值观不一样,节奏慢,乐观,这是人家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是一种简单的快乐。”

    “也是啊,累死累活赚那么多钱干嘛。”

    韩总身家上千万,绝对有资格发出这样的感慨,不过想了想又不无遗憾地爆出句:“这是年纪大了,如果年轻二十岁,我倒想过来闯闯。”

    “爸,您幸好年纪大了,要是年轻二十岁,要是真来南非做生意,会把我们担心死。这边钱是挺好赚的,不过全是在枪口下赚的,在南非的华人谁没被抢过。”

    绕来绕去又绕到了治安这个话题!

    好不容易组织一次旅游,韩总不想让老伙伴们以为自己舍不得花钱,舍不得带他们去新马泰或欧美国家,再次岔开话题:“晓蕾,你现在是我们的导游,给我们介绍介绍南非。”

    “好吧,我先说说行程……”

    趁妻子讲解的空档,韩博很自然地抱过儿子,这次小絮絮没挣开,兴致勃勃地玩起警察爸爸煞费苦心为他准备的玩具。

    “对了,我们入住的酒店不像国内服务那么好,不会尽量满足大家的要求。前几天我们使馆接待了国内的一个省级商务代表团,也是在希尔顿,他们在酒店宴会厅开恳亲大会,因为要进行一些器材的摆设,需要酒店协调,在与酒店沟通时,服务员先是叫他们等二十分钟,结果,等了两个钟头都没下文。”

    “又比如酒店的叫醒服务,我们定在早上的六点钟,可能六点半才听到,甚至可能永远不会有人提醒,不仅是酒店办事效率慢,其他地方也一样。所以我们经常开玩笑说,南非的效率之所以慢可能跟总统的名字没取好有关。”

    “跟总统的名字有什么关系?”沙总趴椅背上笑问道。

    “前总统叫曼德拉,不就是‘慢的啦’;现任总统姆贝基,不就是‘莫着急’!”

    李晓蕾话音刚落,众人顿时哄笑起来。

    吕阿姨的退休生活最丰富,儿子移民美国,女儿嫁在澳洲,在国外的时间比国内多,挤过来好奇地问:“晓蕾,南非人对我们中国了不了解,南非人歧不歧视我们中国人?”

    这个问题真问对人了,李晓蕾在使馆领事部干过,经常参加使馆组织的活动(主要是帮忙),聊起这些如数家珍。

    “对绝大多数南非人来说,遥远的中国总是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对中国的了解,仅仅限于知道风味绝佳的中餐、天下无敌的功夫以及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度。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我们以前没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二是南非过去推行种族隔离制度,加之两国距离遥远,形成相互了解的隔阂,人民之间自然生疏。”

    “而且,南非的报纸基本上由白人报业集团控制,它们在中国没记者站,对华报道受西方观点影响,有的报道干脆直接采用西方通讯社的稿件。这种通过‘西洋镜’认识中国的做法,报道的内容自然大多是负面的,不是说中国人权记录不佳,就是编造某个少数民族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由于建立在不了解和片面的基础上,南非新闻媒体对中国经济发展很少涉及,即使报道也是蜻蜓点水,缺乏深度。对前些年中国出现的**,南非媒体基本上采用的都是西方通讯社的稿件……”

    西方国家瞧不起中国,没想到南非黑人也有点。

    老卢很不爽,嘀咕道:“我们申奥成功,马上要举办奥运会,他们不知道中国,难道不知道奥运会吗?”

    “提起奥运会,南非国家电台记者还真去使馆采访过,他们对中国人吃狗肉表示难以理解,问余参赞中国马上举办奥运会,中国人是否还会继续吃狗肉。对于这一突如其来的问题,余参赞做出三点回答:中西文化差异明显,中国人与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对狗的看法不同,你们认为狗是宠物,而大多数中国人则不然,他们养狗是为了看家护院;吃狗肉在中国并不普遍,仅限于部分地区的一部分人;就那一部分人而言,他们也不是顿顿吃狗肉。”

    不愧为外交官,回答起问题很有条理。

    众人不约而同点头,认为素未谋面的那位余参赞说得很有道理。

    李晓蕾笑了笑,继续道:“应该说,南非国家电台的记者是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他们能够提出这个问题,说明南非人对中国的了解实在不多。对中国一知半解,了解一点皮毛的南非人大多能说一两句汉语,诸如‘你好’、‘谢谢’之类。

    但是,南非也不乏对中国了解全面深入的有识之士,新南非的两位总统对中国都比较了解。曼德拉读过**的著作,对**的思想、群众路线和游击战术进行过研究。知道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当南非华人艺术团在他官邸旁的中文学校排练节目时,听到乐曲声主动找上门来,要艺术团成员为他演唱《长征组歌》。”

    曼德拉,伟人,在中国几乎尽人皆知。

    吕阿姨兴奋地问:“是吗?”

    “是啊,他对我们中国真了解。现任总统姆贝基对中非友好史也颇为了解,在建行约堡分行开业典礼上,他讲述过几个世纪以前马林迪国王向明朝皇帝赠送长颈鹿的故事。”

    众人兴高采烈的样子,李晓蕾话锋一转:“前总统了解我们中国,我们中国人更知道他,香港有一个歌星甚至为他谱写过一首歌,但在南非不是所有人都喜欢、都尊敬他的。很多穷人抱怨自己住在贫民区,一个像样的家都没有,而曼德拉却花好个亿在约堡为自己建豪宅。”

    “真的假的?”

    “我也不知道。”

    这个话题很尴尬,颠覆了老卢对伟人的认知。

    他回头看看逗小絮絮玩的韩博,冷不丁问道:“韩博,感觉在南非工作生活怎么样?”

    “不怎么样,治安不好,不是发生这样的事就是发生那样的事,只能疲于奔命,今天去约见你、明天跟他交涉,后天再去敦促另一个,有劲都使不上。”跟“一手提拔”自己的老领导,韩博没什么好隐瞒的。

    “不顺?”老卢微皱着眉头问。

    “不只是我,驻外工作都别指望能像在国内一样顺。现在最难受的不是我们警务联络组,是我们使馆基建处的同志和承建新馆舍的中资机构,当时不好好预算,低价中标,现在发现那点钱根本建不起来,日子一个比一个难过。”

    “他们以为是在国内,幸好做的是自己的项目,听姜参赞说部里正在研究,应该会追加预算,总不能搞个半拉子工程。”这件事使馆的人个个知道,李晓蕾微笑着补充了一句。

    “在国内自己说了算,在国外要仰人鼻息,不顺很正常。”老袁喃喃地说。

    “只能全力以赴。”韩博轻叹了口气。

    “越是不顺越能锻炼人,过去这些年,你一直顺风顺水,基本没遇到过什么坎坷。工作岗位换了不少,履历看上去挺丰富,可以说是一步一个脚印,但是呢,在每个岗位上的时间都不长。”

    老卢拍拍他肩膀,循循善诱:“当然,这不是你个人的原因,不是你能力不行,也不是犯了什么错误,全是组织上的安排,说到底是上级器重。这是好事,也不完全是好事,仔细想想真有点拔苗助长。”

    老袁越想越觉得老卢的话有道理,不禁笑道:“如果我是领导,在干部选拔任用时我也会考虑这些,这个警务联络官再难干也要干满任期,你还年轻,有的是机会,现在需要的是打好基础,将来才能厚积薄发。”

第七百九十七章 放长线钓大鱼

    夜深了,大龙镇龙王街依然人声鼎沸,街道两侧摆满小摊和各种海鲜小吃,叫卖声、讨价还价声、炒菜声和被堵在人流里的汽车鸣笛声不绝于耳。十字路口西南角的大龙娱乐城霓虹灯五光十色,在夜市中格外显眼。

    “老板,来两扎生啤!”

    “好咧!”

    大排档老板和老板娘忙得满头大汗,周围的客人或品尝原汁原味的海鲜,或谈笑风生,谁也没注意到坐在路边这一桌的两个说普通话的年轻人要了啤酒却没喝,刚来时点的几个小菜也没怎么动,看似低声交谈,注意力却集中在娱乐城门口的那辆白色轿车上。

    与此同时,两个穿着花格子短袖的小平头,带着又粗又亮的金项链,一个夹着包,一个打着电话,跟两位漂亮的迎宾小姐微微点点头,轻车熟路来到娱乐城二楼。

    “先生几位,先生有没有预订?”

    “暂时两位,没预订。”里面太吵,音乐声和五音不全的歌声则有了,走在前面的小平头挂断电话,大大咧咧地推开最近的一扇包厢门。

    二楼的“公主”小跑着追上来,朝里面正在唱《爱拼才会赢》的客人歉意的鞠了一个躬,急忙顺手带上门:“先生请跟我来,我们还有两个小包,就在前面。”

    “我看看有没有熟人。”走在前面的平头瞪了她一眼,从同伴手里接过烟点上。

    以前没见过你们,不是这儿的常客,怎么会有熟人?

    “公主”觉得很纳闷,但也只是纳闷,这是一家很正规的娱乐城,店里小姐只是陪酒陪唱,顶多让毛手毛脚的客人占占便宜,没全套服务。实在想也可以,你们自己跟小姐谈,出去开房,赚到钱是小姐的,出了事也跟店里无关。

    让“公主”头痛不已的是,这两位似乎真想找什么熟人,刚跟走在前面的说完,后面的小平头又推开左边的一个包厢。

    “干什么,找谁?”

    “不好意思,走错了。”小平头朝里面扫了一眼,用本地话打了个招呼,主动把人家把门带上了。

    拦住一个拦不住第二个,“公主”急了:“先生,不能影响别人的客人。您朋友有手机吧,要不给他打个电话,问问他们在几号包厢。”

    “这么吵,打了他也听不见!”

    走在前面的平头话没说完,又顺手推开205包厢门。

    横冲直撞,态度还如此蛮恨,“公主”懒得管了,反正打起来有保安有老板,就这么由着他们一间一间找人。

    事实证明这些包厢里压根儿没他们的熟人,找了一圈都没找着,小包也不要了,摇头晃脑走下楼梯,走出大厅。

    “先生慢走,欢迎先生下次再来。”他们走了小费自然也不谈了,“公主”一肚子郁闷,但还是按店里的规定好脸相送。

    “琳琳,怎么回事?”

    “两个穷鬼,明明没几个钱还装大款。”

    “林子大了什么人都有,”另一个“公主”安慰道:“现在才9点,肯定还有客人,不会让你白站的。”

    “我宁愿跪。”

    “废话,跪着才有钱,除非你想下海,跟她们一样坐着让那些老色鬼占便宜。”

    ……

    两个靠在包厢里帮客人点歌倒酒的小妹正在议论的两个小平头,此刻已走到大排档,若无其事地坐到点了生啤却不喝的两个平头对面。

    “陈哥,他在不在里面?”

    “在,在208包厢。”

    “怎么办?”

    “我们去车上,你们在这儿继续盯着。”

    “是!”

    陈辉拍拍同伴肩膀,和李常军一起离开大排档,顺着闲逛的人流信步走到一辆黑色轿车前,回头环顾四周,确认没人注意,猛地拉开车门钻进驾驶室。

    “汇报吧,黄大正在等消息。”李常军从右侧上车,遥望着对面的娱乐城提醒道。

    “我手机没电了,把你的给我。”

    “我也只剩一格,什么破手机,关键时刻总是掉链子。”

    “有总比没有好,早知道一盯就是两天,应该把老刘的手机借来。”

    “菲利普的待机时间就是长,据说能用一星期。”

    “别听他吹,不扯了,通了。”

    陈辉回头看了副手一眼,举着手机汇报道:“黄大,我们在大王镇,目标正在镇里的ktv唱歌,一共6个人,3男3女,3个女的应该是小姐,另外两个男的没见过,无法确认其身份。”

    乐长市公安局边防支队侦查大队黄青山大队长此刻既不在大队部,也不在支队,而是坐在市局办公室。分管边防的杨副局长和边防支队古源泉不约而同放下笔,静看着他接听电话。

    “又冒出两个,之前没见过?”

    “没有,很面生。”

    “知道了,继续待命,给我盯紧了,绝不能让目标离开视线。”

    陈辉哪里知道大队长此刻在市局,跟往常一样抱怨起来:“黄大,目标在包厢里,这个娱乐城全是包厢,又没大厅,我总不能守在包厢门口吧。”

    “随便找个包厢,在他隔壁,在对面都行啊!”

    “我倒是想,关键我们没钱,连手机都快没电了。”

    边防属于公安现役,他们是公安武警官兵,不是一般的公安民警,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平时穿武警制服、住营房、吃大锅饭,身上根本不用带多少钱。

    紧急任务,他们没任何准备就上了专案,一跟就是三天三夜,不光要吃饭喝水,跟着目标奔波几百公里还要给车加油,甚至要交过路过桥费,能想象得出他们的身上的钱应该花差不多了。

    线索太多,每条线都要查,那么多人在外面,没想到这些,真是一个大疏忽。

    黄青山看看两位领导,不无尴尬地说:“大王镇是吧,你们先进去,我安排人给你们送经费。”

    “手机也没电了。”

    “知道了,我让给你们带。”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黄青山不敢让手机总占线,三言两语挂断电话。

    杨副局长看看手表,沉吟道:“9点半了,他们蛰伏三天,今晚突然出来,应该是打算走。跟他们的那一组怎么到现在没消息,会不会跟丢?”

    “应该不会,杨局,第四组的同志可能现在不方便打电话。”

    “省厅正等着消息呢,盛副厅长说得很清楚,只给我们三天,没那么多时间给我们放长线钓大鱼。”

    离厅领导的规定时限只剩两个多小时,整个偷渡团伙的情况基本上搞清楚,现在只等该团伙的一个嫌犯把23个偷渡人员送到地方,搞清楚他们打算通过什么渠道、以什么方式偷渡出境,就可以组织警力收网。

    打蛇头、打组织、打通道、挖幕后!

    通道不打掉怎么行,现在当然可以收网,但现在收网会给取证工作带来困难,不管从哪个角度衡量都应该来个“人赃俱获”。

    黄青山很不理解为什么只给三天,小心翼翼问:“杨局、古支队,能不能跟厅里请示请示,再给我们一天时间?”

    谁不想来个漂亮的收官,但条件不允许。

    杨副局长接过烟,反问道:“知道包雨成潜回国内,与国内‘蛇头’相互勾结组织偷渡的情报从哪儿来的吗?”

    “从哪儿来的?”

    “公安部派驻南非的警务联络官提供的,对我们来说是一起跨国组织偷渡案,对中国驻南非大使馆警务参赞韩博同志和曲盛同志而言这不只是一起跨国组织偷渡案,也涉及到追捕一名上了国际刑警组织红色通缉令的公安部a通缉犯。”

    杨副局长顿了顿,接着道:“涉案金额巨大,好几个亿!那个通缉犯就是包雨成帮着潜逃去南非的,部里和省厅原来是要求我们第一时间抓捕包雨成,第一时间审讯,看能否撬开他的嘴,搞清那个通缉犯的下落。

    鉴于他正在组织偷渡,且偷渡人员人数众多,我和向局向上级极力争取到三天时间。到底哪起案件更重要,你们心里应该有数,能给我们三天时间不错了,再拖下去真可能因小失大。”

    原来是情报是派驻南非的警务联络官提供的,原来案中有案。

    公安部和省厅都很重视,黄青山不敢再说什么,正心急如焚,手机突然响了!

    “黄大,我肖轶新,我们一路跟到新湾码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