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韩警官-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良庄还是一个乡,工业园没搞起来之前,几乎每年冬天都会下一两场雪。许多人清楚的记得,下得最大时积雪有三四十公分厚,天气最冷时柳下河都结冰了,人们能从冰面上过河去对岸的柳下镇。

    今年冬天不冷,已经腊月了一点雪花都没飘过。今天又是一个艳阳天,人们甚至脱下羽绒服只穿一件羊毛衫和一件外套。

    尽管天气不冷,良庄派出所里里外外却笼罩着一股寒意。

    派出所长刘旭、教导员王燕、副所长徐明、副主任科员殷劲元等所里的领导和民警全站在大门口,所里的几辆警车也停在门口,小交警队的皮卡车厢里赫然堆着十几个花圈!

    “归局,你到哪儿了,好的好的,我们等你到再一起过去。”

    “陈支队,我们没出发。归局快下高速了,放心,花圈准备好了。多少钱啊,他家条件比较困难,刚才我跟刘所商量过,干部和干警一个标准,一人两百。韩局回不来,晓蕾回来,她准备给一万,我们不能跟她比……”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身边的人离自己而去,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良庄派出所“元老”,从警务室时代就同正式民警一起维护治安的联防队员米金龙,一个月前突然肚子疼,镇医院检查不出什么,拖好几天才去思岗,各项检查做完,县人民医院大夫直接让家属送他去南港。

    肝癌晚期,癌细泡已经扩散了,在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了十二天,老卢的儿媳妇赵主任私下说别再花冤枉钱,让早点回来“临终关怀”。

    什么叫“临终关怀”,不就是准备后事嘛。

    回来躺了二十一天,人看着消瘦,昨天夜里油尽灯枯,停止了唿吸。刘旭和王燕一接到噩耗就去他家,协助亲属办理后事,刚刚才从米家回来。

    米金龙虽然不是正式民警,但在所有在良庄干过的公安民警心目中,他就是同事、战友甚至亲人,在外地工作的全在往回赶,所里民警除了值班人员等会都要一起去,不光要去他家,不光要送他一程,还要在殡仪馆举行一个告别仪式。

    关心米金龙的不只是公安民警,还有曾因为他生二胎带人扒过他家房子的老卢,此刻正同李晓蕾一起从南港往良庄赶的路上。

    就算老领导不回来,曾担任过良庄乡综治办主任的周正发今天一样要去,王燕刚挂断电话,就看见周正发骑着电瓶车开了过来。

    “刘所,王燕,有没有给韩局报信,韩局回不回来?”

    不管谁打电话或谁过来都会问这句话,可见老领导在良庄的威信有多高,王燕迎上去,凝重地说:“韩局在美国,一时半会回不来,晓蕾回来了,跟卢书记一起回来的。”

    “他去美国干什么?”

    “好像在办经济案件,劝返,劝那些逃到国外的经济犯回来。从上半年就开始办这些案子,晓蕾说他这几个月在国外的时间比在国内长。”

    “晓蕾回来也行,老米从南港回来时还跟我念叨过,说在他最困难的时候韩局帮了大忙。如果不是韩局,别说在良庄新村买房子,把两个孩子拉扯大都不容易。”老朋友说走就走,周正发唏嘘不已。

    老领导为人确实没得说。

    别人只知道当年搞警务室,韩局在经费那么紧张的情况下,帮米金龙交养老保险和养老保险,谁都不知道米金龙买房子时根本没钱。当时房价便宜,只花了四万三千多,韩局私下里居然借给他四万。

    四万在现在看来不算多,但在当时真是一笔巨款,那会儿正式民警工资才多少。

    韩局从来没说过,也不许米金龙提。直到前年米金龙参加一个民警婚礼,喝醉了在酒桌上说漏嘴,众人才知道有这事。

    “周主任,要不把电瓶车放院子里,等晓蕾和卢书记到了一起过去。”对镇里的老同志要尊敬,尽管周正发已“退居二线”,从综治办主任变成了一个包村干部,但王燕依然以主任相称。

    一起走也好,可以坐派出所的车送殡。

    周正发点点头,把车停到院子里,回到大门口又问:“王燕,韩局现在的工作关系到底在哪儿?”

    “还在贵省,还是东萍市公安局副局长。”

    “那他怎么出国办案?”

    “临时抽调,这在我们公安系统很正常。”

    “晓蕾呢,现在还搞旅游?”

    “不搞了,现在是全职太太。”

    还是聊点轻松的事,王燕回头看看竖着耳朵静听的一众部下,解释道:“韩局上半年打掉一个涉黑团伙,那个黑老大在雨山有投资,被打掉之后那些投资全部充公。其它投资,比如酒店和一些房地产项目,有的是大老板愿意接手,旅游项目投资大、收益慢,没人愿意接手。

    省里就把黑老大在雨山的投资,托管给国资委下面的一个资产管理公司。帮政府理财,那些钱不能打水漂,再加上雨山县委县政府不断争取,资产管理公司就在省里要求下追加投资,谁出钱谁说了算,她就不用再管了。”

    “忙活那么长时间,最后没她事?”

    “不能这么说,不管她还是卢书记,包括陈县长等县领导,不都是想把雨山的旅游发展起来吗,从这个角度上看她目的达到了,连卢书记都打算回来养老。”

    老卢要回来养老,这绝对是一个大新闻!

    周正发下意识问:“回南港还是回思岗?”

    “回良庄,等会就到了,不信你问他。”

    ……

    正说着,一辆轿车从园区方向驶了过来,缓缓停在众人面前。

    什么事都有他,连丧事都凑热闹,刘旭真不知道该说车里的人什么好,只见车窗摇了下来,李固探头问:“刘所,王教导员,是在等韩局和程大吧,他们什么时候到?”

    “韩局回不来,程大马上到。”

    “回不来啊,程大回来也一样,我把车停前面去,跟你们一起等。”

    贼猴子,真成一号人物了!

    他“监管”的两个瘾君子,不仅两年多没复吸,而且两年前玩笑般投资的农药厂居然越做越大,效益越来越好,去年产值7千多万,据说今年要上亿。

    他这个副总自然水涨船高,不只是拿年薪,还有股份,车也换了,现在是奥迪。他老家跟米金龙不在一个村,跟米金龙关系很一般,搞这么积极显然不是沉痛哀悼,摆明了是想借这个机会让韩局和程疯子看看他现在混得有多好。

    小人得志,什么世道。

    刘旭暗叹口气,正打算掏出手机看看时间,又有几辆车从东边驶了过来,全是警车,最前面的一辆赫然是方局的!

    米金龙只是一个联防队员,并且不是因公牺牲,方局怎么会亲自过来。

    众人百思不得其解,也顾不上想那么多,急忙整理着装,当两辆警车开到大门口,从车上下来两个熟悉的面孔时,这才知道方局为什么会亲自来。

    “我以为你们已经过去了。”

    下来的是市局副局长常援建和市局刑警支队主任科员程文明,程文明夜里接到电话就确定今天会回来,没想到他是跟常局一起回来的。

    至于常局为什么会回来也好理解,他跟米金龙既是一个村的也是同学,他出去当兵时米金龙甚至是全乡最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一直保持联系,而且关系非常好。

    “报告常局,我们不知道您会回来,正在等陈维光、归家豪、单晓俊、陈勐、安小勇等老战友。我们良庄的老书记卢惠生同志和韩局的爱人李晓蕾同志也在回来的路上,我们原打算等他们到了一起过去的。”

    “都回来了?”

    “能回来的基本上都回来了。”

    “好,回来好,你们这么重感情,有你们这样的领导和同事,老米的在天之灵一定很欣慰。方峰同志,要不你留下跟大家伙一起等,我是以亲朋好友身份回来的,跟你们不一样,我先过去。”

    “也行,您先过去,我跟同志们一起等会儿。”

    “常局,我也等会儿吧。”程文明跟老战友们点点头,拄着拐杖走到王燕身边。

    ……

    与此同时,远在大洋彼岸的韩博正跟李晓蕾打电话。

    “实在回不去,帮我跟嫂子道个谦。老米走了她一定很难过,帮我好好劝慰劝慰。家里的顶梁柱倒了,但天塌不下来。孩子的事让她别担心,有我们在,没有过不去的坎。”

    “知道了,放心吧,不光有我,还有卢书记呢。”

    “辛苦你啦,我总是抽不身,这些事全落到你一个人身上。”

    “知道就好,对了,这个案子什么时候能办完,什么时候能回来?”

    刚刚过去的大半年,几乎成了一个“空中飞人”,一有线索就要查,一有嫌疑人的消息就要去,什么时候能办结,什么时候能回去陪家人,韩博自己都不知道,无奈地说:“快了,我会抓紧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七百四十六章 警务联络官

    媒体偶尔会宣传某个民警扑在工作上,长年累月不着家,孩子都不叫他爸爸,都快不认识他。

    许多人觉得很假,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事,“奉献”这个词不只是成了史,甚至是一个笑话。

    警察只是一个职业,韩博从来没想过奉不奉献,只想做一个称职的警察。天天在外面奔波,跟宣传中的英雄一样长年累月回不成家,完全是工作需要。

    一个案件办一两年,在公安机关真不是什么稀罕事。

    何况这次侦办的不只是一起案件,而是通过打击洗钱掌握的线索,顺藤摸瓜立案侦查的近百起各类案件。

    作为主要侦办人,不需要每个案件都过问,涉及贪污**的移交给纪检部门和检察机关,涉及走私的移交给海关缉私部门,涉及其它犯罪的则移交给案发地公安局。案件虽然不一样,但有一个共同点,一些犯罪嫌疑人已潜逃至国外,涉案资金乃至赃款已被地下钱庄转到境外。

    既要追逃也要追赃,不是每个办案单位都有能力出国追捕嫌犯追回赃款的。

    由于之前与香港同行默契合作,给领导留下一个出去之后能“找得着人、说得上话、办得成事”的印象,结果被委以重任,负责追捕潜逃至境外的几十名嫌犯,并尽一切可能追回被嫌犯转到境外的赃款。

    今天和东广同行去美国,明天和闽省同行一起去东南亚,后天再率领南云同行一起去非洲,手机打不通的时候一般在飞机上,能打通或能联系上的时候大多在驻外使领馆。

    忙得焦头烂额,所幸的是领导照顾,尽可能安排从东海出去,回来时乘坐飞东海的航班,可以忙里偷闲抱抱儿子,见见家人。

    就这么跑来跑去,居然跑了一年多。

    能抓回来或劝回来的嫌犯都抓回来或劝回来了,一些不具备引渡或劝返条件的只能搁置,赃款同样如此。

    不管怎么样,这场媒体几乎没宣传报道过战役总算告一段落。考虑到参战的同志们很辛苦,领导批了一个半月假,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韩博不是普通民警,不可能真在家休息,在东海陪了三天孩子,便再次背上行囊回原单位。

    “孟书记,我回来了,正在办公室。千万别这么客气,又不是外人。”

    “现在不是,过两天就难说了,今天这个会不是很重要,我等会儿请个假。你哪儿都不许去,不管谁安排都不许答应,晚上我做东,好好聚聚,好好聊聊。”

    正如顶头上司预料的一样,自己不仅不太可能继续在东萍工作,等假期一结束不仅要调出东萍,甚至要调离贵省。又要换地方,韩博真有些舍不得,可工作的事必须服从组织安排。

    “孟书记,没那么快。你在新阳开会,没必要急着往回赶,而且我打算等会儿去第三监狱见见郝英良,估计要到明天中午才能回来。”

    “见他干什么?”

    “宣判前他在看守所不是总嚷嚷着要见我吗,在从木樟口岸押解他回来的路上我答应过有时间去探监的,只要他老老实实不要耍滑头。”

    郝英良虽然成了一个阶下囚,但前些年在东萍也算一号人物,并且在之后的案件侦查和审理中态度确实不错,被东萍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缓也没有上诉。

    想到韩博就是冲郝英良来东萍的,过不了多久便会因为郝英良案办结而离开,去见一面也算有始有终,孟卫东不再坚持:“既然想去就去吧,路上注意安全,我们明天再聚。”

    “谢谢孟书记。”

    “还没调走呢,你也别这么客气。”

    他要调到哪个单位,孟卫东中午吃饭时悄悄向张副厅长打听过,没去省里开会的黄忠海、江东富、姜学仁和贾宝中等几位副局长不知道,韩博一挂断电话,黄忠海便忍不住笑问道:“韩局,下一站去哪儿高就,透露透露呗,让我们替你高兴高兴。”

    “我都跟老江打赌了,他说是上调省厅,我说是上调公安部。”

    “既不是省厅,也不是公安部。”战友同事如此好奇,韩博只能据实相告。

    “政法委?”

    上级对自己接下来的工作安排,韩博同样觉得很突然,可以说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一边给大家伙分发着从国外买的一些小礼物,一边苦笑道:“南非华人华侨不少,当地治安问题比较严峻,过去一年,发生几十起针对华人华侨的暴力案件,持枪抢劫甚至抢劫杀人。”

    “南非!”

    “嗯,上级打算让我去南非担任警务联络官,任期两到四年。”

    国际警务联络官,别说对老百姓而言很陌生,对公安民警而言一样很陌生,真是一个全新的“警种”。

    看着众人一脸不可思议的样子,韩博耐心解释道:“过去之后接受大使馆和部国际合作局双重领导,与所在国的警察、内政等部门进行信息交流,开展打击犯罪方面的合作,包括涉及两国跨国案件的调查取证,追逃追赃等等,主要是涉毒、反恐、电信诈骗、洗钱、假币、拐卖妇女儿童、走私等案件。同时保护在外的中资机构、华人华侨的合法权益。”

    “跟驻外武官差不多?”

    “差不多,武官既是军官也是外交官,警务联络官既是警察也是外交官。”

    “待遇呢?”贾宝中好奇地问。

    “待遇比国内好一点,享受驻外人员的待遇。在任期间,每年有一次40天的公费任期假,可以回来探亲。每年还有自费的任期假,与国内的年假一样,时间长短要看工作年限。可以回国,也可以原地休假。”

    “你出国,晓蕾怎么办?”

    “配偶和子女可以随任,父母和直系亲属可以去探亲,晓蕾打算跟我一起过去。”

    “行政级别呢?”

    “还正处,我提正处才几年啊。”

    “工作关系呢,过去之后算外交部的人,还是算公安部的?”

    “人过去,工作关系不转,相当于借调,任期结束从哪儿来回哪儿去。我不是第一批,98年部里就向向中国驻美使馆派出联络官。这些年已经向二十几个国家的二十几个驻外使领馆派驻了40多名联络官。”

    既是警察也是外交官,这个机会不是什么人都有,这个金镀回来可了不得。

    黄忠海打心眼里替他高兴,但想到南非的治安,又不无担心地问:“韩局,你是一个人去南非?”

    “嗯。”

    “那边治安不好,很可能枪支泛滥,你一个人过去,又没执法权,甚至连枪都不能配,工作不太好开展啊!”

    韩博点点头,凝重地说:“在南非的华人华侨大概有30多万,主要来自闽省、东海、东广和浙省,大多以开店铺为主,这几年也有大型的中资企业过去发展。针对华人的犯罪主要包括谋杀、敲诈、抢劫在内的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前不久发生过一家几口被残杀的恶性案件,同胞们人心惶惶,不太好开展也要开展。”

    “明知道非洲那么乱,他们还要过去!”

    “他们虽然身在国外,但大多依然是中国公民,而且他们开店铺做生意,批发零售的全是中国货,带动国内经济发展,为国家创汇,国家有责任有义务保护他们在海外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话是这么说,关键你一个人工作怎么开展。”

    “在国内要依靠群众,在国外一样。发动当地的华人华侨,团结当地的商会侨社,开展安全防范方面宣传,动员他们团结自保。再说在那边的不只是我一个人,还有大使、参赞,没警务联络官的时候,使馆一样想方设法给当地华人提供领事保护。”

    人家是高升,你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人家会以为你咒他呢。

    这个话题再聊不合适,黄忠海打开小礼物感谢了一番,饶有兴趣问:“韩局,听孟书记说你这次劝回四个嫌犯,他们逃都逃出去了,回来就要接受法律制裁,你是怎么把他们劝回来的?”

    “原因有很多,一些人觉得有点钱,跑出去能享受荣华富贵。但跑出去才发现,根本不像出去之前想像的那样。既担心我们公安机关会更当地警方进行国际司法合作,一些逃到治安不好的国家的嫌犯,还要面对很现实的人身安全问题。”

    “他们一到国外就处于恐惧中,不光恐惧还很寂寞。当地可能有老乡,但去找老乡就要面临一个很尴尬的问题,他们是通缉犯,背着一个逃犯的名声,遵纪守法的老乡谁愿意跟他们打交道。”

    回想起过去一年多的经,韩博会心地笑道:“我劝回来的第二个嫌犯,在国内是比郝英良更风光的一个人物,跑出去之后只能靠体力劳动挣钱,在一家血汗工厂打黑工。水土不服,经常生病,生病一样要干,日子过得苦不堪言,真不如回来坐牢。”

    “他的钱呢,他没带钱出国?”

    “带了,而且不少,一到国外就买了一套房子,结果没住,当地的黑社会就找上门抢劫,持枪抢劫!现金全被抢走了,他还不敢报警。劝返的第二个嫌犯胆子更小,虽然有钱,但钱都在卡上,不敢去取。吃饭也是趁人少的时候,去超市买点东西,一吃吃好几天。”

    “赃款好追吗?”姜学仁对此同样感兴趣。

    “追逃和追赃是一体化的,原则就是‘追逃、追赃并重’,在追逃的同时追赃工作也在不断地推动。具体到追赃的金额,这个比较难统计。因为有的嫌犯,人虽然逃出去了,但钱并没有全部带出去。”

    很难说东萍市将来有没有嫌犯潜逃到国外,韩博很乐意跟战友同事分享这些经验,接着道:“但追赃的难度和程序,跟追逃完全不一样,比追逃要复杂。追逃,只要是人就一个长相,有体貌特征和信息。

    追赃就不一样了,一是各个国家执法机构对于追缴赃款的法律规定和具体操作的规定各不相同,几乎每一个案件的追赃工作都要临时地去研究相关国家法律法规,这就使得追赃的过程非常漫长。

    另外,追赃的证据要求也非常高,资金的流转,不像人员流动那么特征明显。我们这次追赃相对容易,因为突破口是从地下钱庄打开的,一共转出去多少我们早就掌握了。如果之前没掌握,连线索都很难找到,没有痕迹。

    还有一些是通过项目等所谓正常合法的手续,走的是正常的银行渠道,这就要证明这笔钱是他的涉嫌犯罪所得,一些国家对证据的要求特别高。所以不管客观原因还是案件原因,追赃都要比追逃滞后一些。”(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七百四十七章 探监(一)

    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见郝英良,韩博心情十分复杂。

    郝英良干过许多坏事,同样做过不少好事,一些好事直到检察院提起公诉才为人所知。他的初衷不完全是为获得什么荣誉,不是想通过荣誉光环加身而自保。

    他不同于那些“江湖”出身的黑老大,他既有恶的一面,也善的一面。他良知未泯,试图通过不断回报社会完成对自我的救赎。

    据说东萍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时,东萍、矿区及其老家有3000多人联名为他求情。一些接受过他帮助的孤寡老人甚至走几天山路,再搭乘汽车,辗转两百多公里赶到法院门口,声称要替他顶罪。

    如果之前的事能跟翻书一样翻过去,他对社会真没什么危害。

    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韩博发自内心地不希望他被判处死刑,不想看到他被押上刑场;但作为一个人民警察,作为一个法学硕士,韩博对判处死缓很不理解。

    他的行为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涉嫌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安全生产事故,串通投标,非法经营,故意毁坏财物,妨害公务,行贿,寻衅滋事,窝藏,洗钱……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从严从重追究其刑事责任!

    “怎么会死缓,怎么能死缓?”韩博看着车窗外的山崖,喃喃地说:“难怪他不上诉,但就算他不上诉,检察院也应该抗诉。”

    省第二监狱坐落在深山里,山路不好走,远在省城开会的孟卫东再三交代,不许他一个人开车去。

    他虽然工作关系暂时不会转走,但谁也不认为两到四年驻外任期结束之后,上级会让他这样重点培养的高素质民警回东萍。姜学仁过两月便要退居二线,觉得跟他相处的机会将越来越少,主动提出一起去二监。

    有司机说话不太方便,姜学仁亲自开车。

    韩博认为判轻了,姜学仁并不意外,扶着方向盘解释道:“之所以轻判有三个原因,一是吴俊被撞死时他去法国找杜茜,用他的话说‘事前不知、事中不知、事后才知道的’,钱中明也声称这事跟他无关,是自作主张瞒着他干的。所以法院认为他授意、指使他人杀害吴俊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他需要明确的授意指使吗,只需要一个暗示就够了。”

    “所以说他很狡猾,不敢干什么事都不会给人留下口舌。而且他组织领导的涉黑团伙很一般的团伙不一样,团伙主要成员全是他从矿井里救出来的,那些人对他死心塌地,愿意为他卖命。”

    “钱中明一个人扛了?”

    “吴俊的事钱中明一个人扛了,开始死不开口,听说郝英良没能顺利偷渡出境,态度一下子变了,对指使丁长桂撞死吴俊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他们之间真有默契,虽然之前谁也不认为我们会动他们敢动他们,但我们一动手他们就知道该怎么应对。”

    过命的交情,跟那些用金钱纠集起来的乌合之众真不一样。

    并且他们后来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涉黑团伙,完成原始积累,摇身一变为港资企业高管,在一心搞经济建设、上上下下对招商引资非常重视的大环境下,他们一个个登堂入室,成为地方党政领导的座上宾。

    通过与级别不低的领导干部经常打交道,他们清楚地明白这个“游戏”该怎么玩,赢了皆大欢喜,输了就要有输的感悟,不能抱不切实际的幻想,态度决定一切,只有坦白只能争取到从宽。

    正如韩博所预料的一样,姜学仁接着道:“二是认罪态度好,主动配合,积极检举揭发,交代出许多我们和省纪委专案组之前没掌握的问题,有立功表现。”

    “三是他干过一些好事,有很多人帮他求情?”

    “嗯,几千人帮他求情,有孤寡老人,有贫困儿童,甚至有不少基层的党员干部。我们以前只知道他捐建过希望小学,后来才知道他早在七年前就在老家修桥铺路,就开始捐款扶助孤寡,资助贫困的孩子上学。”

    “前前后后一共捐过多少?”

    “杜茜一直在外面帮他奔走,杜茜开始知道的也不多,后来在一些受过他恩惠的热心人帮助下,对他这些年的捐赠进行统计,恳求接受过他捐赠的单位和个人出证明,有些单位和个人愿意出面,有些单位和个人不愿意,能证实的有一亿两千多万。”

    总资产三十一亿,能拿出一亿多确实难能可贵。

    杜茜的样子浮现在脑海里,韩博油然而生起一股内疚,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一路颠簸,赶到省第二监狱已是晚上8点20。

    出发前联系过,甚至托林书记的秘书小黄跟省监狱管理局打过招唿,监狱领导很热情很帮忙,先招唿二人吃饭,吃完饭安排在一间办公室见面,而不是跟亲属探监一样要隔着一面钢化玻璃,要用电话交流。

    对于韩博的到来,郝英良觉得很突然。

    他一如既往地爱面子,已沦落为阶下囚还怕被对手笑话,居然无视监规向管教民警提出让他先洗漱,提出给他一把剃须刀先剃干净胡子,要搞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才跟管教民警走。

    他是来服刑的,不是来享福的。

    换作平时监狱方面绝不会答应,不仅不会答应,还要让他再好好学习一下监规,但今晚不是平时,要见他的更不是一般人,监狱领导破格同意,尽可能满足他的请求。

    走进办公室,看到韩博和姜学仁,郝英良楞了一下。

    管教民警在韩博示意下帮他解开手铐,让他坐在椅子上,走出办公室顺手带上门。

    按照相关规定这是不允许的,但韩博此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探监。

    他应该不会有什么没交代的余罪,但在赃款这一问题上他肯定有所隐瞒。作为这个案件的主要侦办人,作为追逃追赃追了一年多的公安民警,只要有希望追回赃款,韩博是不会错过任何机会的。

    “抱歉,前段时间太忙,实在抽不开身,没能兑现承诺,直到今天才过来。”韩博没跟以前一样跟他握手,但脸上却挂着笑容,语气也很诚恳。

    “忙地下钱庄的事?”郝英良笑了笑,满是好奇。

    “是啊,通过查处三个地下钱庄,掌握不少线索,发现不少问题,直到前几天才忙完。”

    “以前还说想送你一份大礼,结果没机会。现在想想大礼已经送了,我就是一份大礼,怎么样,有没有立功受奖?”

    “评功评奖主要面向基层,参战民警都立功受奖了。”

    “也是啊,像你这样的领导立不立功无所谓。”

    韩博不想谈这些,递上支烟,跟老朋友似的拉起家常:“看样子你比我更能适应各种环境,没胖也没瘦,头发虽然剃了,但看上去显精神,比以前的发型精神。”

    “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