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韩警官-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不错,许多老龄人甚至年轻人趴在河边护栏上钓鱼。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回头看看柳下,陈局不禁笑道:“经济建设搞得不错,看得出来,良庄镇干部尤其镇党委书记还是比较有能力的。”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韩博轻叹一口气,苦笑道:“陈局,良庄镇党委焦汉东书记确实有能力,但要是没卢惠生书记积攒的家底,没卢惠生书记在退居二线前‘刮地三尺’,把包括我在内的老良庄干部教师、企事业单位职工乃至退休人员的钱全搞进‘良庄人自己的银行’,焦书记也很难把良庄建设成现在这样。”

    “地方保护主义,打自己的小算盘,对良庄人来说他真干了一些好事。”

    “陈局,说到卢惠生书记,我突然不由想起自己。卢惠生书记毁誉参半,至少在老良庄群众心目中他是老书记、好书记。我韩博算什么,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真不好,心狠手辣、六亲不认,就知道抓人罚款搞钱换乌纱帽。”

    这两年稍微好点,前些年公安经费是真紧张。

    发生案件要侦破,没经费怎么侦破,不创收又怎么会有经费,所以常说公安吃得是“尿泡饭”。

    现在想想他当年打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也是逼出来的,陈局感叹道:“小韩,别丧气,主要是法制建设没跟上,群众不理解,总有一天他们会理解的。”

    “我没丧气,只是有感而发,提到群众理不理解、喜不喜欢,卢惠生书记说过的一句我到现在记忆犹新,他说公安是干什么的,就是让人怕的。往那儿一站,不用开口,不用动手,好人坏人一个不敢动。”

    “这个卢惠生!”

    陈局忍俊不禁笑了,哈哈大笑道:“不过话糙理不糙,公安要是没有了威慑力,怎么维护社会治安,怎么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不知道怎么回事,看见欣欣向荣的良庄,韩博就想帮老卢说几句公道话。

    一边示意郭师傅右拐上柳下河大桥,一边笑道:“陈局,不怕您笑话,他对我影响其它挺大的。刚调入公安局时没经过业务培训,第二天就带着一把报废的手枪来良庄上任,公安特派员其实跟乡干部差不多,要接受乡党委书记领导。

    上任第一天,就让我去江城帮建筑站也就是现在的建工集团讨债,我当时很为难,结果运气好得离谱,那个开发商搞房地产没赚到钱炒股发财了,连本带利算清,两百多万,堪称巨款,回来成了‘英雄’。”

    园区警务室标志非常显目,一个民警在里面值班,一个民警带着两个治安员在对面汽车站门口巡逻。

    警民关系看上去不错,跟汽车站门口的几个摊主说说笑笑。

    陈局示意郭师傅在路边停车,但没下车,遥看着对面饶有兴趣问:“后来呢?”

    领导一样喜欢听故事,尤其喜欢听小人物的故事,韩博不无得意笑道:“后来很器重我,开始教我怎么干好一个公安特派员。他说前任公安特派员连枪都没有,维护良庄社会治安十几年靠什么,靠的就是威慑力。

    威慑力怎么体现,看你名声响不响?说现在的派出所长、刑警队长不行,群众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怎么会怕他们。连续搞了几次打击行动,开了一次公捕大会,老百姓知道我了,个个在背后骂。”

    “哈哈哈,这个卢惠生,你被他带到阴沟里去了。不说他,走,陪我下去转转。”

    “是。”

    领导要“微服私访”,郭师傅把车停得非常之隐蔽,前面一辆货车,后面是桑塔纳,正好挡住车牌。曲主任等人心领神会,不约而同跟上来,几个人全穿便服,径直来到园区警务室。

    执勤民警新来的,三级警司,很年轻,之前从来没见过,正坐在接警窗口看边上的监控,聚精会神。

    陈局探头看看,只有一台监视器,监视画面有四个,跟市局门卫用的差不多。他环顾了下四周,推开右边的门走进警务室。

    民警缓过神,起身很有礼貌的问:“同志,您有什么事?”

    思岗话不是很难懂,陈局抬头看看墙上的规章制度,微笑着说:“小同志,我想找你们所长。”

    穿着讲究,好几个跟班,说得是普通话,难道是来考察的客商。

    一切为了客商,为了客商的一切。

    在良庄谁都可以得罪,唯独不能得罪有意来园区投资建厂的大老板,民警不敢怠慢,一脸歉意地说:“同志,不好意思,我们所长和教导员去局里有事,今天不在所里,更不会来警务室。我可以帮您联系管委会,管委会有领导值班。”

    有电话,有对讲机,墙上有规章制度,外面牌子上有警务室人员照片,名字,联系方式和监督电话,还有一块法制宣传专栏。

    执勤民警待人挺和气,面带笑容,发现自己不是本地人立马说普通话。

    陈局很满意,指着韩博笑问道:“小同志,认不认识他?”

    民警这才注意到韩博,仔细辨认了一下,惊唿道:“韩局,韩支队!”

    “你认识我?”

    “我见过您照片,刘所、教导员和王姐经常提起您,我参加自学考试用的还是您当年用过的书。”

    “小同志,你参加自学考试了?”

    韩支队陪同的绝对是领导,民警变得有些紧张,急忙立正敬礼:“报告首长,我们所里有学习室,有好多法律和刑事技术方面的书籍,只有几位年龄大的老同志没有参加,其他同志全参加自学考试。”

    “你叫什么名字?”

    “思岗县公安局良庄派出所治安中队民警刘小锐,请首长指示。”

    “刘小锐同志,别这么紧张,我们随便聊聊,你今年多大,哪个学校毕业的,什么学?”

    “报告首长,我今年23岁,省警校治安管理专业,中专学。正在参加法律专业自学考试,剩下三门考过就是大专学。”

    “加强学习非常有必要,刘小锐同志,好好努力,以你们老所长为榜样,争取早日考过。”

    “是!”

    好样的,没给良庄派出所丢脸。

    领导高兴,韩博更高兴,顺手推开一扇门:“陈局,监控平台在这儿,刘小锐同志看得只是几个主要路口。”

    “别有洞天啊,我以为里面是宿舍呢。”

    “宿舍在所里,这里没有。”

    韩博让开身体,陈局走进来一看,两个女治安员正坐在两排监视器前观察对面长途汽车站售票厅、柳下河上的几座大桥、柳下河河面、工业园区各路口及企业门口的监控视频。

    头上戴着耳麦,手中握着鼠标,不断放大或切换画面,专心致志,对外面刚才发生的一切浑然不觉。

    “老康老康,我高小燕,雄鹰门窗厂门口刚过去一个穿皮夹克的男子,形迹可疑,应该就是总跑过来贴小广告的嫌疑人,前面是监控盲区,你们留意一下。”

    “收到收到,我们马上去。”

    ……

    基层派出所,就管这些鸡毛蒜皮的事。

    陈局却看得津津有味,韩博凑到他耳边介绍道:“警力不足,所里在镇里支持下设立了一支治安防控队,专门在外来人员较多的工业园区巡逻。有监控平台,有执勤民警,有企业保安,有防控队,形成一张相对完善的治安防控网,所以园区治安一直比较好,打架斗殴、财物失窃极少发生。”

    搞得确实不错,陈局笑问道:“这些视频能不能录下来?”

    “刘小锐同志,你汇报。”

    不能再喧宾夺主,韩博把机会让给老单位民警,刘小锐一愣,急忙道:“报告首长,监控视频全要录下来,只是机房不在这里,主要路口的监控视频在管委会机房录,民用监控视频在各企业录,保存时间三天至半个月不等,需要时去调取,我们这边只接入信号。”

    陈局点点头,又问道:“刘小锐同志,你们警务室辖区有多少人口?”

    “我们警区是五个警区中辖区人口最多的,本地居民一万三千六百多人,园区企业职工三万四千五百多人,对面汽车站每天人流量超过两千。”

    “民警呢?”

    “在编治安民警三人,交警二人,治安联防队员九人,防控队是机动力量,不属于我们园区警务室。”

    五个民警管五万人,在农村派出所很正常。

    不过这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农村派出所,辖区内不仅有一个企业众多的工业园区和一个人流量不少的长途汽车站,还位于治安压力最大的两市交界。既要管车也要管人,甚至要管河面上的过往船只。

    陈局没再问什么,拍拍刘小锐胳膊,拉开门往对面汽车站走去。

    ……………………

    ps:第一章,求订阅!!(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八章 “衣锦还乡”(十)

    国道两县交界处,三辆轿车和一辆警车打着双闪停在路边。

    几位身穿大衣的人站在车前翘首以盼,从早上8点一直等到9点半,迟迟不见市领导的踪影。

    “方峰同志,南岗公安局的同志怎么说?”

    “罗书记,宋庆松说陈书记7点半就出发了,听说我们没接到,他非常担心,正给随同陈书记视察的韩博打电话。”

    “韩博?”

    “市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我们思岗县局走出去的干部,良庄派出所第一任所长,调走前就是局党委成员。”

    公安局不同于其它政府组成部门,相对封闭,民警主要在系统内流动,何况小伙子已调走四五年,身边这位又是才异地调任的,没听说过韩博这个名字很正常。

    杨县长看看手表,微笑着说:“罗书记,韩博同志你不熟悉,他爱人你可能听说过,丝绸集团前任bj公司经理李晓蕾。”

    “李晓蕾,那个做外贸的bj人?”

    “对,就是她。”

    李晓蕾,丝绸集团的“女强人”,从来没见过人,这个名字罗红新印象深刻。

    丝绸集团卖掉了,从县国资办全资收购63%股权的新锐集团希望她能够留下,县委也做过工作,甚至让秘书李忠坤给她打过好几次电话,结果等来的是一份辞职报告。

    她撂挑子就算了,bj几个做外贸的业务经理竟然相继辞职,直接影响到集团上半年的业务,新锐集团夏总非常不高兴,对县委县政府很失望,感觉接手了一个烂摊子,昨晚打电话又提过这事。

    什么意思,难道对县里出售丝绸集团股权不满?

    市政法委陈书记这次视察的日程安排,在南州一切正常,在南岗一切正常,到思岗就发生变故。是不打算来视察了,还是其它什么原因?

    联想到李晓蕾那个随同陈书记视察的丈夫,再联系到丝绸集团那几个屁股不干净的前任老总、副总,罗红新顿时皱起眉头,感觉这事没那么简单。

    正分析其中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县长助理兼公安局长方峰挂断电话苦笑道:“罗书记,杨县长,我们不用在这儿等了,陈书记一行到了良庄,正在良庄派出所视察。”

    “这个韩博,这么大事也不打个招唿。”

    杨县长很直接地认为是小伙子照顾老单位老部下,想借这个宝贵机会让他们露露脸,扔掉香烟,一脸不快。

    杨县长不高兴,罗红新更不高兴,冷冷地说:“走吧,去良庄。”

    在别人眼里罗书记作风强硬、大刀阔斧、雷厉风行,不像之前的谢书记那么好打交道,凡事习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式的解决。

    在李忠坤看来罗书记有能力、有魄力,镇党委书记、镇长、局长说调整就调整,上任大半年,乡镇领导和局委办一把手已经调整一大半。

    能为这样的领导服务,能追随这样的领导,感觉自己很幸运,前途一片光明。

    秘书是干什么的,秘书要想领导所想及领导所及。

    他立即拉开车门,见杨县长上了另一辆车,轻轻关上门钻进副驾驶,转身汇报道:“罗书记,韩博这个人以前在我们县政法系统挺有名,在担任良庄派出所长期间办过一起大案,被市公安局领导看中,送他去bj进修,没想到一回来就出任刑警副支队长。”

    部下不会无的放矢,罗红新点点头,示意他接着说。

    “我参加工作较晚,没见过韩博,这些情况是跟法制办沈如明闲聊时听说的。他俩一起复习一起参加律师资格考试,关系不错,那会儿韩博还没调公安局,在改制前的丝绸集团担任保卫科副科长,据说南州区委侯书记当时很器重他。”

    前面没什么,后面才是重点!

    罗红新思路一下子清晰了,丝绸集团的前身丝织总厂是侯秀峰搞起来的,把丝绸集团卖给新锐集团,审计他在丝织总厂时的老部下侯秀峰显然不会高兴。

    他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等于真会袖手旁观。

    他那几个老部下绝对去找过他,求他帮忙,关键时候搭救一把。李晓蕾跟他那几个老部下本来就是一伙儿的,或许屁股一样不干净!

    姓韩的是马前卒,扯虎皮当大旗,想来个下马威。

    公安系统的干部,干得再好还是个公安,有什么资格干涉地方党委政府的事务。至于侯秀峰,你现在还不是市委常委。就算是你还能颠倒黑白,帮那几个蛀虫把屁股擦干净?

    正因为考虑到丝绸集团是你搞起来的,代表你曾经的政绩和荣誉,给你留几分面子,对那几个到处“扇阴风、点鬼火”的家伙只是审计,并没有立案调查。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既然你手伸这么长,不给我面子,那也别指望我再给你面子。

    罗红新越想越窝火,抬头道:“小李,给丽华书记打电话,打通我来说。”

    “好的。”

    书记眼里果然容不得沙子,李忠坤兴奋不已,迅速拨通县纪委女书记崔丽华的手机。

    “丽华同志,我罗红新,通报一个情况,丝绸集团股权出让时审计出不少问题,国有资产不能这么流失,纪委应该尽快介入,该双规就双规,该移送司法部门就移送司法,一查到底,不要有顾忌。”

    ……

    与此同时,韩博正看着一辆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轿车哭笑不得。

    南…港奥迪a6不少,悬挂京牌的奥迪a6不多。

    陈局见过一次,印象深刻,看着他笑问道:“小韩,怎么回事,是晓蕾同志不放心你,还是你不放心她?”

    “我,我也不知道,她怎么跑良庄来了。”

    “来了就打个招唿,不打招唿算什么。”刚视察完良庄派出所,正准备去思岗县城的陈局,站在车边朝一脸不好意思的李晓蕾招招手。

    过去几年春节回南…港,每次都跟丈夫一起去给局领导拜年。

    李晓蕾不仅认识陈局,还认识陈局的爱人和女儿,小跑过来笑道:“陈书记,这么巧,没想到在这儿都能遇到您和韩博。”

    “晓蕾同志,巧不巧要调查之后才知道,跟我说老实话,你们小两口是不是约好的。”

    “没有,我压根不知道他会来良庄。”

    “我们是来工作,你来干什么?”

    “我也工作啊。”

    李晓蕾撇了丈夫一眼,不无得意笑道:“我是良庄农民合作基金会第一大股东,入股四五年,既不分红也不让退股本,我当然要过来看看。”

    良庄干部全被姓卢的“土皇帝”逼着入股,她所谓的股份估计是韩博的。

    陈局乐了,指指大厅:“这里是派出所,这里可不是合作基金会。”

    李晓蕾给丈夫做了个鬼脸,咯咯娇笑道:“基金会我不熟,从来没去过。陈书记,外面牌子上不是写着有困难找警察么,人生地不熟,我不来派出所找警察找谁?”

    “这个理由够充分,不过这个做法不对。基层民警多忙,带路这种事哪能找他们,亏你还是我们市局的民警家属。”

    “我错了,就找这一次,下不为例。”

    良庄人有上…访的传统,全是姓卢的带出来的。

    “良庄人自己的银行”问题严重,涉及到全镇党员干部和企事业单位职工,陈局有些不放心,半开玩笑问:“晓蕾,你刚才说你第一大股东,你在基金会有多少股份?”

    今天来良庄并非为什么基金会,而是你要来思岗视察,王燕越想越担心,在南…港实在呆不住,干脆把她和程文明的爱人一起送回来。但对农民合作基金会确实有兴趣,太刺激太好玩了,这样的“盛举”不参加心痒痒。

    来的路上给老卢打过电话,老卢热烈欢迎自己加入“统一战线”。

    “十股!”

    李晓蕾提起这事就兴奋,举起双手眉飞色舞:“陈书记,您别看只有十股,但这十股非常不容易,当时韩博工资才500多,别人只要入一股,他要入十股,一年工资!这几年通货膨胀多厉害,当时的5000相当于现在的5万。”

    史遗留问题,很麻烦。

    不过良庄的麻烦跟其它地方不一样,人家是亏空,良庄的赚钱了。

    思岗县领导正在往这儿赶,陈局也不急于一时,干脆关上车门,靠在车上调侃道:“这么说虽然只有十股但意义重大,聊聊,你这位第一大股东有什么想法,你的意见很重要,举足轻重。”

    “我的立场跟小股东一样,坚决不同意并入信用社。”

    李晓蕾整个一“人来疯”,竟兴高采烈真聊起来:“陈书记,首先,合作基金会的股权结构跟信用社是完全不一样的。基金会是群众发起的,股本全来自个人,政府没投入一分钱。信用社群众的股份很少,主要是地方政府的。

    并且在管理和运营上也不一样,从经济和法律角度讲,信用社简直乱七八糟,每家县联社都相当于一家独立的银行,去年搞改革,实际所有人是省政府,省内的县联社共同入股,组建省联社,所以省联社应该是县联社的‘儿子’。

    从行政角度看,每家县联社又都是一个管理信用社的行政部门,而省联社又是最高行政部门,所以省联社变成了县联社的‘老子’,因为行政上的地位高,直接导致经济上省联社也成了县联社的实际管理者。”

    “这跟你们合作基金会又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我们基金会股权清晰,管理严格,风险控制得比信用社不知道好多少。他们呆账烂账一大堆,我们基金会不仅没有而且正在盈利,凭什么让一家好企业并入一家烂企业,这不是逼良为娼吗?”

    姓卢的退而不休,仍在“兴风作浪”。

    只要让他占个理,这事没那么容易解决,既然过去三年没出问题,估计接下来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就让他们跟管这些的上级部门折腾去吧。

    陈局不想惹麻烦,笑道:“听上去好像有点道理,跟上级金融监管部门的工作组好好沟通沟通,争取早日拿出一套妥善的解决方案,毕竟法规还是要遵守的。”(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九章 “你不该这个时候回来!”

    焦汉东率领在家的镇党委成员闻讯而至,热烈欢迎陈书记来良庄检查工作,热情邀请陈书记一行参观发展中良庄镇区和工业园区。

    经济建设搞得好的乡镇不少,但那些乡镇大多在城区或沿江沿海港口,相比之下,良庄地理位置实在没什么优势。

    陈局对良庄印象不错,不想让埋头苦干的良庄干部失望,欣然接受邀请。

    坐小车不方便介绍,焦汉东专门从长途汽车站叫来一辆豪华大巴,随行人员和陪同人员上一辆车,派出所的警车在前面开道。

    王燕在李晓蕾掩护下换上警服,所长和教导员在局里待命,她这个副教导员自然要全程陪同,抱着小摄像机坐在韩博身边。

    “小李总”跟老卢约好在“良庄人自己的银行”见面,接下来要忙“大事”,没兴趣凑这个热闹。

    几年来市领导第一来良庄视察,焦汉东激动不已,指着窗外汇报道:“陈书记,前面是我们良庄镇司法所,前年秋天,镇里多方筹集资金给司法所建了这栋二层楼,解决多年来司法所办公用房紧张的问题。

    这是丁湖法庭,撤乡并镇之前法庭设在已撤销掉的丁湖镇,搬过来之后仍沿用原来的单位名称。建设资金镇里承担三分之一,土地也是镇里协调的。同志们常开玩笑说,公检法司,我们良庄就缺检察院。”

    在一些乡镇司法所就一间办公室,人员干得也不是司法工作,大多被乡镇抽调去干其它事。良庄司法所不仅有自己的办公楼,司法所长、司法助理员也不需要去干其它事,能做到这一步实属不易。

    陈局很满意,回头笑道:“汉东同志,经济建设重要,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一样重要,这一点你们良庄做得很不错……”

    柳下史韵味浓郁,有许多始建于民国乃至清朝的建筑。

    良庄则是一个“拔地而起”的现代小镇,要是在经济欠发达的省份,现在的良庄真能作为县城。

    老集市基本保持原样,西边的三条南北街一条比一条漂亮。

    “兴业路”两侧主要是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司法所、丁湖法庭、税务分局、工商分局、环保分局、电信营业厅、移动公司营业厅、广电站和思岗县第二人民医院等单位一家挨着一家,马路平坦宽阔,五年前栽下的树苗已成为参天大树,看上去真有点城区的气氛。

    “乐业路”东侧是“良庄新村”,老卢搞得是一期工程,后来又一连搞了三期,一排接着一排,全六层的商品房,一眼望去蔚为壮观。

    西侧是独门独院的“别墅区”,老良庄村的地被镇里征了,老良庄人可以在这里集中修建小洋楼。不是老良庄人一样可以建,不过要花十几万买宅基地,并且户型和外装修要符合标准。

    “学业路”东侧是陆续搬迁过来的学校,良庄幼儿园、良庄中心小学、良庄初级中学、良庄高级中学。西侧是98洪涝时挖坑取土之后改建的良庄人民公园,好大一个“人工湖”,小桥流水,绿树成荫,风景如画。

    再往西就是工业园区三期工程工地,围墙已经圈起来了,跟几年前一样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年产值过亿的企业多少家,超过5000万的多少家,外资企业多少家,合资企业多少家,镇里今年的招商引资计划……

    焦汉东正汇报得投入,后面追上来五六辆轿车,县领导到了,只能意犹未尽让司机停车。

    “红新同志,光武同志,临时变更行程,给你们添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陈书记,欢迎您来我们思岗检查工作。”

    明天下午要回市里,接下来有好几个县要跑,陈局权衡了一番,回头道:“小韩,晓蕾同志正好来了,你不用再随行,回老家处理下私事,处理完之后赶快去省党校报到。”

    “陈局……”

    “培训结束就是春节,谁家没点事?工作重要,家庭一样重要,安居才能乐业么,就这么定。”

    听陈书记语气李晓蕾也在,罗红新打量韩博一眼,暗想之前的推测不会错,油然而生起一股厌恶,若无其事朝他笑了笑,回头继续热情地跟陈书记打招唿。

    确实有一点私事。

    小任腊月结婚,看样子参加不了他的婚礼,晚上可以在良庄请小两口吃顿饭,表示下歉意,韩博不再坚持,转身跟曲主任等政法委处室领导道别。

    领导走了,方局亲自陪同,所里不用安排车送。

    车队一走,匆匆赶回来的刘旭和老殷就忍不住埋怨道:“韩局,这么大事怎么不通个气,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方局打电话说陈书记在所里视察,把我吓出一身冷汗。”

    别人不好发牢骚,他俩可以。

    韩博紧握着老同事手,苦笑道:“二位,不是我不想通风报信,是根本没机会。从南岗出发时陈书记才说要先来良庄看看,我就坐他身边,我能怎么办?”

    “这事闹的!”

    刘旭回头看看身后,又不无紧张问:“韩局,陈书记去所里视察时有没有说什么,我跟老殷全不在岗他有没有不高兴?”

    “陈书记很满意,对所里各项工作评价很高,没不高兴。至于你们到底去哪儿,到底去干什么,陈书记心知肚明,能够理解。”

    “哎呀,只要不出漏子就好。”

    王燕扑哧笑道:“刘所,教导员,有韩局在没什么好担心的,您二位真是杞人忧天。”

    “这倒是。”

    刘旭拉开车门,嘿嘿笑道:“韩局,听说晓蕾也来了。请,先去所里,中午去富嫂家好好聚聚。”

    “行。”跟别人客气,跟他们用不着客气,韩博从善若流、

    爬上副驾驶,王燕突然想起陈局说过的一句话,不禁回头问:“韩局,你要去省里参加培训?”

    “昨天中午才知道的,刚才没顾上跟晓蕾说。”

    “你双硕士,念那么多年书,还要参加什么培训?”老殷煳涂了,一脸百思不得其解。

    “政治学习,党校培训。”

    刘旭一愣,勐然反应过来:“韩局,这么说你要进步了!”

    晋升终究是一件高兴的事,韩博会心笑道:“领导关心照顾,其实我一样感觉突然,之前一点风声没有,直到现在还像在做梦。”

    老领导升职,刘旭比老领导还高兴,急切问:“提副处,提支队长?”

    “差不多,不过不是刑警支队,市局要设立技侦支队,我可能要出任第一任技侦支队长。你们知道就行了,任命没下来之前搞得沸沸扬扬影响不好。”

    “我给晓蕾打电话,这么大事她不能蒙在鼓里。”王燕欣喜若狂,下意识掏出手机。

    “别急,等会儿吃饭再说。”

    四个人说说笑笑赶到所里,大厅门口站着一个人,很熟悉的人。

    刘旭乐了,拔出钥匙,推开车门:“钱镇长,你不来我一样要给你打电话,中午一起吃饭。”

    “吃饭是小事,迎接韩局是大事。”

    去年刚晋升副镇长的钱朋,紧握着韩博手笑道:“焦书记一起去了县里,让我负责接待你和晓蕾,刚给小梅打过电话,她马上到。”

    “别这么夸张,影响她工作。”

    “你们难得回来一次,当然要聚聚。刘所长,教导员,你们说是不是?”

    “这是肯定的,中午我做东,别跟我抢,晚上你来。”

    老朋友相聚格外高兴,可是在上楼时钱朋突然在背后悄悄拉了几下衣角。韩博一愣,抬头道:“刘所,教导员,你们先上去,我有点事打个电话。”

    “行,我上去泡茶。”

    “韩局,我在楼下等。”

    钱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