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受欢迎了怎么办-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领导笑着摆手道:“也不怪这部分人被洗脑,表象与实际,总有距离。比如老板们,一个个拿出来,都是响当当的创业英雄,慈善家,受人尊敬,但他们集合在一起,他们的最终形态,却是丑陋的,是要去垄断全部市场的,是要把一切变成自己家的。只是大多数人看不到这些,就只看到风光的老板们了。再看我们组织,经常一个个拿出来,都不怎么体面,作风纪律偶尔出现问题,但把我们组织集合在一起,我们的最终意志,却是最正直的,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最根本利益的。值得庆幸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这些,马上,又会有更多人看到了。”
“您当着我说这些……”
“礼貌的提醒一下,时下很关键,很敏感,组织与老板,东方与西方,民族的与非民族的,都很敏感,你身为商界领袖,该作表率。”
“明白了,那我回去,跟建刚交代一下。”老李总瑟瑟发抖起身。
“你也别太紧张。”领导起身微笑相送,“我并不是说,老板们就要被消灭,老板也可以是好老板,听命于组织指导的老板,为人民服务的老板。就拿老李你来说,响当当的好老板。但这件事,就算是好老板,该处理的也要处理,因为老板们单拿出来各个都好,但走到一起,手拉手心连心,这最后弄出来东西,就没那么好了。”
老李总心有余悸:“理解透了,谢谢领导关怀,我们一定带头表率,适当收缩。”
“嗯。”领导亲自送老李走后,悠然一叹,“计划里,该是还有几年的,怎么现在各方面条件就都具备了……东风来得够早!”
……
回到舆论方面,在滔天的愤怒声讨,在螳臂当车的封杀之后,越来越多的媒体与个人或被约谈或被处分。精神传达下来,媒体们无不诚惶诚恐地承认了这个事实,对于报道与民意不敢再有丝毫扭曲,曾经被ten以及其它集团高额收买的名人们,也一个个坦诚认错,整个舆论俨然成为了一个超级检讨会。
随着几个过于夸张的典型媒体主管受到处分或被调查,舆论名人被罚款处理,舆论一片叫好。至于建刚的被捕,这简直是一个超级**,公开文章中一次次点出其罪过,舆论是人民的舆论,不是资本的舆论,资本服务于人民,而不是引导控制人民。
一次次**之中,已经脱缰的,汉尼拔曾经的帝国瑟瑟发抖,在一场超级盛宴后,即将面临一次超级毁灭,水军不再是灰色的,必须是黑色的。
《舆论法》已经进入起草流程,从公开新闻上看,此法旨在约束有组织有目的性的舆论行为,此前相关法律更多关注政治层面,但现在要事无巨细管理社会的方方面面。
其中,对媒体与资本勾肩搭背的情况,参考贪污与行贿,双向论处,至于刑罚尺度与执法方式,这是矛盾的焦点,相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没关系,最重要的第一步已经迈出了!
这关键性的一步,毫无疑问走在了全世界的前面,不一定是中华多么智慧,只是客观条件所限,其它地方压根没有走出这一步的客观条件。
当然,与某将军统治的半岛帝国不同,这部法典绝非针对人民,矛头对准的始终是有组织有目的的资本与集团,以及过度发挥舆论职能的媒体集团。
这样的法律,无论是立法还是执法层面,都没有任何可以效仿的对象。效仿太久了,这是一条全新的路,下面的路要自己开拓了。
其实这样的立法是迟早的事情,什么时候发生,取决于什么时候【执法效益】超过【执法成本】,除去最核心最明显的资本挟持外,无限制的公关操纵已经过度扼杀了创造力与文化魅力等等很多东西,要保护这些,就必然要控制那些。ten只是倒霉,不长眼地迎头撞上了最惨烈的东风而已。
公众对于这套法律极其乐观,已经在畅想着那没有水军,一切信息都是货真价实的美好世界了。
但少数人对此悲观或者警惕,这件事的立法与执法难度都太大了,需要投入的执法成本也很大,需要不断的试验与摸索,不可能一蹴而就,水军必然还会存在很久,以各种奇葩扭曲的方式展现出来。他们同时也充满警惕,如果利用这个机会过度立法执法……那又是另一次灾难了。不过从经验、趋势以及组织以往表现出的睿智上来看,这种自负双臂的情况应当不会出现。
至于另一个焦点,汉尼拔,对于他的评论充满争议,有人称他为始作俑者,有人认为他是英雄,有人认为他是艺术家,有人认为他是变态。
不过李烩已经得到消息,汉尼拔被诏安了。
他必然罪行无数,虽然不至于十恶不赦,但建刚都受审了,他坐牢总是难免的。
不过他的天才也是难得的,他在组织最需要的时候,拥有着最需要的才华。
更何况他未雨绸缪,早已创建了一家去伪存真的技术公司,身为水军师祖,他专门针对水军的技术一骑绝尘,直击命门。
这样一个变态,还是利用一下吧。与其从头摸索一套执法方式,调查取证套路,不如让这个变态全盘交代吧!
汉尼拔摇身一变,脑袋上扣了若干个顾问头衔,戴罪立功,也算是人尽其才,他曾经被历史推动,这一次,他将推动历史。
至于他是英雄还是混蛋,自有后人评述。
李烩个人,毫无意外被捧上神坛,毒鸡汤崇拜如同宇宙大爆炸一般发扬光大,成吨的dna几乎让他失去了人生目标,至于电影票房,他已经完全不关心了。
下午,令人昏昏欲睡的阳光照射在他的脸上,他已经意识到了什么。
期末考试还有最后一门,这个学期就要结束了。
扫视活动室,唐雨落依然在敲键盘,谷轻依在准备《千年》衍生产品的设计,李云龙偶尔趴着休息一下,王帝不知道怎么就混进来,正在起草非常中二的项目策划书,白静正盯着自己,
盯个毛线,很变态啊!
“差不多了。”李烩的声音不大。
“嗯?”白静依然盯着李烩。
李烩收拾着电脑,喃喃自语:“能力太大,超过应有的责任了,不得不去进行更深的修行了。”
大家感觉听懂了一些,却又完全不懂。
李烩起身扫视大家:“这个学年承蒙大家照顾,感激不尽。”
谷轻依回头略显伤感地问道:“暑假都不在这里过么?”
“哼,赚了钱就去旅游么?”王帝不屑一顾,“对学生而言,暑假才是最重要的时期啊。”
“很久都不会在这里过了。”李烩不紧不慢地收拾东西。
唐雨落轻叹一声,虽然最近没怎么对话,但她早就意识到了:“我可以帮你写推荐信,不过依你的影响力,应该不需要推荐信……”
“还是写吧。”
“我的签证也做好了,该走了。”唐雨落看着自己的电脑,这可没有李烩的笔记本那么好收拾。
王帝眉色一紧:“出国留学么?你太让我失望了。”
“管你失望不失望,不要再占用我们的冷气了。”
白静呆滞片刻,不过很快理解了:“会,回来的吧。”
“当然,而且会变的更强。”李烩对白静露出了少有的微笑。
“嗨,这次你求我我也不会陪你啦!我很自私啊,我放不下我市值超高的公司啊。”白静故作不屑地摆手道,“你去吧,这里的钱我赚了,最好永远都别回来!”
李烩也露出了欣慰的笑:“难得你做出如此高情商的选择。”
“诶?诶?”谷轻依茫然四望,“我一个字也听不懂怎么办?”
“他没得选,必须走了。”李云龙反倒很懂,已经迅捷地收拾好了自己的东西,“现在的他,几乎成了神了,没人能撼动他,他一呼百应,他强过头了。”
“所以呐?”
“建国后,不许修炼成精。”
“…………”谷轻依终于理解了一些,“所以,一定要出国学习?”
“学习?”王帝大笑道,“怎么可能,他要让世界感受到痛苦!”
“哼,那边毒鸡汤套路是无效的,基于平均智商,我的策略要更蠢一些。”李烩指了指自己无敌的脸,“一年后打开电视,你们会看到一个同时可以拿到篮球、橄榄球、棒球三项运动年度mvp的存在,有时间的话他还会去mma打两场比赛,高尔夫就不用看了,很无聊很耽误时间。同时为了俘获女性,冠军单曲和偶像电影也会有的,至于会不会演超人就看情况了。”
“又来了!莫名其妙的自信,可是又必定会成功!”白静抱头又是气又是享受
“嗨呀,好气啊!”
准备好了么,united…states…of…america!
14亿基因聚合而成的全天赋基因病症超级毒鸡汤就要来了!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我就先说好消息,这样坏消息的打击感会更沉重一些。)
(好消息是本书基本确定漫画改编了,但还没100%确定,有生之年如果出来成品了,会在这里通知。)
(以下是坏消息)
(全书终)
(嗨呀!真的好气啊!)
(这是独立自主深思熟虑的完本,没有锅甩,诸位也请生死看淡,不爽就骂!)
(开新书之前,会随缘不定期发布免费章节彩蛋,【洋妞詹妮**迭起的哦呼!】、【橄榄球场的绿巨人李烩!】、【硅谷女装大佬!】……这些一定都不会有哒!)
(也许也会有一些杂谈私货夹在里面发表,这部分内容不会太多考虑阅读感受,所以以免费形式发布,时间也是随缘,哦也。)
(以上就是完本感言!气不气!)
(上面那句话是骗人哒!嗨呀气死啦!)
一【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小鲜肉这个词从褒义的赞美,到贬义的谩骂,中间只用了一年的时间,这几乎是在没有重大历史事件的前提下,语言演化效率的一次奇迹,我们的文化世界如同一辆飞驰的绞肉机,迅速的吞噬一切,再撕碎一切。
疯狂追求偶像的年轻人总有一天会冷静下来,而疯狂谩骂偶像的“聪明人们”,却貌似永远充满愤怒,即便小鲜肉退却了,也会有新的现象崛起,这可以总结为一个简单的反馈
我不满的,与我世界观相抵触的我就要骂。
这很正常,甚至正确。
我在《太受欢迎了怎么办》的小说中,定义了一个论题为“我喜欢的明星越来越红,我要不要黑他?”主角支持了这种现象,他将其诠释为文化上的竞争,每个人都有权为自己所属的文化加上一把力,去壮大自己攻击对手,这是像战争一样粗野且高效的生存之道。
这样的叙述难免冗余,好在高人辈出,一位高人更加精髓的诠释了一切
【你掏的每一笔钱,都是在为你想要的生活投资。】
或者用数据来诠释,那就是
【商人要去赚更多的钱,就要去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相互影响之下,世界也就变成了今天的样子,演化从未停止,还在继续。
在高技术,高杠杆,高度商业化,玲琅满目的金融产品的帮助下,今日的世界,任何新迸发的大众需求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充分满足,甚至过剩满足,最典型的例子无疑是共享单车或者xx叫车。
按照这个思维进行下去,“小鲜肉”无疑也是一个典型,市场与流量对其存有巨大的需求,尤其是在“电影票房事业”与“视频播放事业”崛起的时候,他们所拥有的流量简直如同游戏中的神器一样,那逆天的数值足以碾压众生。
商人对其追捧,用资本加大流量(曝光率),提高价值,这也实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对的,顺理成章。
但神奇的是,如此顺理成章的事情,真正将其捋顺的人并不多。
更多的时候,更多的人,只是凭借着本能的厌恶感,去谩骂“小鲜肉”罢了,然后去找道德上的理由,诸如“毁灭电影行业”“世风日下”“带坏孩子”之类的理由,给他们戴帽子。
这样一来,谩骂抵制小鲜肉的人们,是否与疯狂追求偶像的年轻人们一样,陷入了某种不理智的,本能的偏执了呢?
当然,谩骂小鲜肉的人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支持自己行为的正义性,就像美国总有理由向中东扔导弹一样。
这篇文章将要说的是,谩骂中大多数看似正确的理由,并没有足够的逻辑与科学支撑,而仅仅是简单的将现象与结果联系罢了。
比如一个人院子里有一棵苹果树,他发现白天的时候苹果是红色的,晚上是淡蓝色的(因为月光,也许不是蓝色是紫色,这不重要,不是红色就够了),因此他就“提出”了一个命题
【苹果白天是红色的,晚上是蓝色的!】
主观上他并没有错,在他的眼中,苹果白天的确是红色,晚上的确是蓝色,虽然看上去有点荒唐,但是在他眼里千真万确。
而在客观上,苹果的颜色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因为白天与晚上“光”是不同的,照在苹果上并反射给人类,会导致人类视觉上的一种偏差。
又比如,一个人想看电影,但发现所有主演都是没有实力和内容的小鲜肉,并且电影的总体质量越来越差,甚至不如十几年前的水平,他愤怒之余大发感慨
【这些小鲜肉毁灭了我国的电影事业!!】
同样的,这在他眼里是成立的,因为这些小鲜肉以及他们背后的团队,确实没有能力,或者不打算拍出优秀的电影,这样的人充斥在电影行业中,造成了如今的恶果。
以上这条逻辑,看上去一点也不荒唐,不仅如此,这实际上也是现今大多数批判小鲜肉的逻辑。
但请稍微静下心,稍微与之前的命题对比一下
【苹果在白天是红色的,晚上是蓝色的。】
通过【白天与晚上】对比出了【红色与蓝色】。
【小鲜肉毁灭了我国的电影事业!!】
通过【过去与现在】对比出了【小鲜肉毁了一切】!
【苹果】命题之所以可笑,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清楚苹果的颜色不会变,那个人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
【小鲜肉】之所以不可笑,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并不太了解其背后的科学与逻辑,更可怕的是,有太多人支持【小鲜肉毁了电影】这个命题,一旦共识产生,也就“不证自明”了,任何企图推翻它的人,都难免被群体而攻之。
我们不妨平静下来,换一个场景。
如果是在原始世界,我想我们的祖先们有理由认为【苹果白天红晚上蓝】是正确的,而且能达到相当程度的共识,如果你尝试向他们解释“颜色”“光与反射”“日光与月光不同”这些概念,你反而会成为不可理喻的那个。
但倘若我们的某一个祖先,暂且能【苹果白天红晚上蓝】这个主观立场,愿意静下心来听一听你的解释,他或许会发现世界竟然如此不同,我们无法论证这会给他的未来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影响,但这至少能证明他追求智慧。
那么开始吧,先忘记自己的立场,灵魂出窍,让我们仔细看看小鲜肉和王者荣耀。
对了,小鲜肉和王者荣耀,根本就是一回事,所以几乎在全篇任何地方,可以把“小鲜肉”替换成“王者荣耀”,甚至是“网页游戏”,“王亦凡”等你任何讨厌的,却又大行其道的文化产品,同样的,他们也可以“毁灭”任何他们对应的行业,比如“游戏”,“音乐”,“艺术”“文学”等等。
我们即将探讨的并不是白天和晚上的苹果,而是光学反射。
二【他是谁?】
既然“小鲜肉”与“王者荣耀”是可以随意替换的等位概念,就意味着这些文化产品的核心点是一致的,再联想到“广场舞”、“小白文”“脑残神曲”等等等等,我们试着去寻找他们的共同特征。
然后自然而然的,一个词冒了出来
低俗。
低俗貌似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特征,但最终是说不通的,因为即便他们的确是低俗的,低俗的东西却不一定是“他们”。
这也许有点拗口难懂,可以试试静下心来想一想,人与人之间大脑结构的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每个人其实用的都是同一时代版本的cpu,发挥多少潜能取决于你准备提供多少电量。
比如我们随便列举几个普世意义上比较低俗的东西
【脏话】、【二人转】、【黄段子】。
这些够低俗,但与“小鲜肉”和“王者荣耀”放在一起却总觉得变扭。
我不够讨厌他们!他们只是单纯的低俗罢了,而且我喜欢黄段子!(手动滑稽)
【脏话】别扭在,我们偶尔都会用,在这个时代无伤大雅。
【二人转】别扭在,这东西早就过气了,根本没法跟大行其道的“小鲜肉”媲美,想上榜的,最起码得是“广场舞”。
【黄段子】别扭在,他太有趣了,只在需要的时候开个玩笑而已,别这么认真。
这样就可以稍作总结发现,“低俗”并不能用来总结我们看不顺眼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现象,真正令我们看不顺眼的,必须还要“伤大雅”(有影响力),还要“大行其道”(当下流行)且“无趣”。
因此我们可以稍微草率一点点的说,低俗是“上榜”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要让我们正儿八经的讨厌,他必须还要大行其道,有影响力且“无趣”。
等等,这些条件貌似本身就产生了悖论。
既然这个东西如此无趣,凭什么还能大行其道呢!
稍微思索这个悖论,洋葱的第一层也就拨开了。
是的,“无趣”是一个十分主观的判断,它在这个逻辑链里,就像一个未知数“x”,存在于每个人心里。
就好像有些人喜欢“动漫**”,有些人却只爱“***”一样,我就喜欢看快乐男声你打我啊!(认真的,我真的喜欢看,我还喜欢赵英博)
这个“x”至关重要,但一个命题里不允许“x”的存在,我们不得不将x表达成一个明确的抽象概念,即
“很多的人觉得有趣,但我觉得无趣。”
这样一切就说得通了,这比低俗要准确得多,因为我可以同时喜欢“成人影片”,却又讨厌“小鲜肉”,如果用低俗一词总结我们的讨论对象,那么这二者都是低俗的,我都该讨厌,这就不成立了。
但单单这样总结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提炼“有伤大雅”与“大行其道”这两个点,他们也是构成命题成立的必要条件。
关于“广场舞”“抗日神剧”“小鲜肉”造成的有伤大雅与大行其道,可以从过各种角度进行各种提炼,我仅仅选择一种直观简洁的提炼,即
【令我不适】。
不管是那音乐,那情节,占用我的篮球场跳舞,占用影片档期让我没得看,或者单纯占用我的屏幕推送广告,都会令我不适,我不想看到他们,却又不得不看到他们。
至于二人转什么的,我几乎看不到,且没有影响,也许曾经有点抵触,但现在对其完全没有感觉,也许正经的二人转还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呢!
还有很多种表述,在此不再多谈。
最终我们将这些重新组合,从小鲜肉到王者荣耀的共同核心也就应运而生了
【令我不适,却有很多人喜欢的文化产品。】
费了这么半天话,总结出了这么一个废话,看上去简直蠢爆了!
也许吧,但这其实是一个重要的思考过程,我们试着用理性与逻辑来总结,而不是用直觉和本能来总结,这是建立起所有东西的基石。
我有一个土豆,又拿起一土豆,我有了两个土豆,十万年前的人类一定就能知道这件事了。
而数万年后,才终于有人写下了1+1=2。
好的,到这里我们终于确定了研究对象,也就是解决了“他是谁”的问题,下面才是正题
三【他从哪来?】
就像那个认为晚上苹果会变色的人一样,大多数人认为,这些令人不适的文化产品,是因“唯利是图的资本家,团队,创作者”而来,这些混蛋们为了赚钱,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不断的贩卖他们这些恶心的低俗的产品。
这当然是错的,而且很容易论证。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无论是横店还是好莱坞,无论是写小说还是做音乐,大多数成熟的创作者,做大多数事的目的都十分明确赚钱,当然也可以为了梦想,但我们在说大多数,而且那些高喊梦想的人,一旦梦想实现开始赚钱,他们做的事与没有梦想的人并没有什么差别。
在不违法,不严重违背道德的前提下赚钱,“赚钱”实在谈不上错,无非是吃相的问题,我们可以说马云用餐的时候十分优雅,凤姐则十分难看,但他们都是合法的劳动者,去努力赚取报酬,我们可以说前者高雅后者低俗,前者有贡献后者是傻蛋,但他们都没错,因为合法赚钱是没错的,而且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做的事,构成今日商业世界的基石。
所以那些“唯利是图”的资本家捧红小鲜肉去赚钱,这完全合规,而且全世界都在这样做,美国的小鲜肉们身价可比这边高得多!
唯利是图是资本的原则,他没有义务忠于某种理想与信仰,什么赚钱就去做什么,简直没有比这更对的东西了,小鲜肉吸粉,王者荣耀不遗余力吸引玩家,做这些事不是为了什么崇高的理想,只是为了赚钱。这如果是错的话,那么一个行政文员一丝不苟的做表格就也是错的了,除非他有一个有一个“制出最完美表格的伟大梦想”。
我们当然可以肯定,无论在哪里,都会有一些怀有忠贞电影信仰的制作人存在,但他们绝非主力军,支持整个好莱坞运作的是成本和收益,每个公司,电影,编剧都在为赚钱而奋斗,工会组织的罢工,明星的走秀,乃至奥斯卡颁奖典礼,都是建立在大家对金钱的共同向往上的,而非信仰、意志力或者别的什么,反而在横店,喊着“电影梦想”的人貌似更多一些,也许是因为他们根本还没有计较钱的资格,倘若他们有一日真的实现了电影梦想,想必对片酬斤斤计较的程度并不比任何一个资本家逊色。
“更多的人为赚钱而工作”,这是一个基础得不能再基础的基石,在哪里都一样,中国与美国电影人在这一点上并不存在什么差异,好莱坞拍出优秀电影也绝对是为了赚钱,不会是为了什么伟大的电影梦想。
尤其是在电影技术上,总不会有个特效师高亢的喊“我的梦想是做出世界上最华丽的特效”!
他只是想做出好特效,得到更高的报酬罢了。
这些话说明了大家目的一致,觉悟不分高下,好莱坞电影优秀并不是因为他们伟大,中国电影如何也并不是因为他们低俗,大家都是一样去赚钱的,请不要在做人的品质和思想觉悟上寻找攻击“小鲜肉”的理由。
这是一种典型的错误,先找立场,再找理由,这也是网络上99。999%撕哔的过程,总能有千万个例子和理由,这不是辩论,而是要看清事实。
神奇的是,好像大多数人都更接受“中国人唯利是图品质恶劣”这个事实,对小鲜肉的指责都是基于“品质”、“良心”、“社会责任感”、“贪婪”这种理由的,这让人难以理解,好莱坞的大佬并不比中国的小鲜肉公司老板高尚,既然都是合法赚钱何来高尚低劣之分?
因为中国人,或者中国商人、艺人、创作者低劣,而拍不出好电影,这实在错的太离谱了,请永远不要尝试质疑一个“合法赚钱者”的品质,你看到的只是他们的姿势而已,马云喝一杯咖啡很优雅,而凤姐在地铁上的腿很粗,美国也有他们的马云和凤姐,也许是乔布斯和某个没有下限的网红,这都是一样的。
以上的部分听上去顺理成章,但还不是致命一击,距离致命一击还有一段路要走,因为我们要给出的不是一个听上去舒服,符合人们本能立场的粗浅结论,我们要符合科学逻辑的探讨“他从哪来”,说老实话,培养这样的思维方式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也就是为什么更多的人都是“不爽就骂”,为什么有点内容的人压根就只看不说了。
既然中美电影人都是为了赚钱,无分高尚低劣,那我们只好关注其他因素了。
先看最直观的智商和执行力,我不认为中国人在这方面会输给任何人,如果有人就是咬定中国人智商低执行力低下……那就实在没的说了,我将不得不拿出一万个例子来表示中国人的强大,对方再用一万个例子表现“劣根性”,这事儿就没完了。
用科学的方法来证明,那就是把同样的任务,交给没有受过后天教育影响的100个中国人和100个美国人,看看他们谁完成的好,这个实验没法做,我们通过的现实世界的智力测试和项目完成能力,在侧证中国人不比美国人差,相信这是共识。
至于电影技术,在这个国际化的时代,双方都可以跨国雇佣团队与工作室,人才流动也十分频繁,《长城》即是最好的例子,通过合作与外包,可以相当程度的打破技术壁垒,根本说不清楚电影该算是哪个国家制作的,实际上许多我国团队是拥有好莱坞级特效水平的,虽然无法与漫威超级大片匹敌,但做出令人满意的特效并非难事。
“技术差距”存在,但那条沟上已经搭起了无数个桥梁,我们的问题不是“中国的好电影没有美国多”,而是“中国几乎全是小鲜肉,没有好电影”,不是50和100的问题,是0和100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面前,随着“技术桥梁”的搭起,技术差距因素单单只能是一个因素,而并非决定性的。
另外一个因素“资本”,虽然我国电影的预期票房仍然与好莱坞有相当差距,很难出现投资一亿美元以上的大片,但一亿美元以内是拿得出手的,事实上《长城》的投资已经远超这个数字,并且碾压了同期绝大多数好莱坞电影,几乎达到了《银河护卫队》的水平,此外,中国资本甚至已经开始在好莱坞投资,《魔兽》与《金刚:骷髅岛》中都流淌着大量的中国资本血液。(嗨呀景大小姐好美啊!为了她去买的票!)
资本的差距的确存在,但早已没那么大了,在中国电影投资能力内的好莱坞优秀作品数不胜数,不谈那些小成本的优秀故事片,也不说年代久远的电影,近期的《神奇女侠》、《太空旅客》、《异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