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谜案追凶-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权的皇太后。高拱是痛恨张居正,就连张居正的弟子太子也一起恨上了。高拱更加担心太子将来为张居正报仇,所以高拱高大人不想让太子顺利当皇帝。孟冲对太子和李贵妃的怨言已久,主要是因为李贵妃支持冯保冯公公取代他担任司礼监掌印太监。所以三个人联手办这件事情,才能办的这么漂亮和完整。对了,谭论我问一下。你懂军事会带兵,是不是你老师高拱高大人教你的?这么说高拱高大人也是一个军事高手,不但会打仗而且深知排兵布阵?”

    谭论的脸色越来越差,代表他也开始相信这一点。再说了高拱会军事,懂得军队调遣的事情不光谭论知道,就连张居正和冯保也知道这一点。高拱的军事能力,再加上他的急脾气,真的有可能这么做。这样的话高拱难道真的和陈皇后联手,成为了大家的敌人?至于孟冲会帮助他们,这一点大家都不会惊讶。孟冲和冯保的内斗早已经不是秘密了,凡是任何一个绊倒冯保的机会,孟冲都会利用和珍惜。只要高拱或者陈皇后任何一个暗示孟冲,孟冲都会和他们联手,目的就是打击冯保和李贵妃。

    张诚为人比较谨慎,他对秦泰的分析不但相信而且想的比冯保深。他说道:“要是秦大人说的是对的话,我们不但被动挨打而且好像明显不如对方。高拱是名义上的内阁首辅,陈皇后是后|宫名义上的主子,孟冲更是司礼监的掌权人,他们三人联手绝对可以压制我们。我们怎么办?太子爷怎么办?总不能在这里被动挨打下去吧?”他对太子朱翊钧是最忠心的,第一个马上想到了太子。

    不光张诚这么想,就连冯保和谭论也觉得棘手。张居正虽然不说话,但是也觉得对手有点强大过头。虽然张居正不怕高拱和陈皇后,也不担心孟冲,但是对三人联手也很顾忌。单单一个人,不要说是张居正,就连冯保也不担心,三人联手的话张居正和冯保加起来也有点吃力。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实际证据说服李贵妃,李贵妃不能明着站在他们这一边。谭论不但是高拱的弟子,而且手里的权力不大,张诚和秦泰的势力几乎可以忽视。张居正已经在估算双方的实力,觉得自己这一方最多和对方打平,绝对不能完胜对手。

    秦泰说道:“大家不要担心,我有对策对付他们。从太子的事情上,还有这个女人遗留的线索上,我发现对方的不足。对方可能计划很好,安排很精密,但是在衔接上有破绽。这么说的话,对方组织不严密,至少配合不是天衣无缝。不然以皇后的权威,内阁首辅的地位,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能力,三人联手不会这么让人查到破绽。既然这样可见他们并不一条心。极有可能是高拱主持计划,孟冲和陈皇后监督或者配合行动。高拱的脾气太急所以经常会埋怨别人。孟冲是一个多疑的人所以会留一手。陈皇后在宫中不能随便出宫,所以不能第一时间知道事情的发展。这就是我们出手的机会,我们可以针对他们不知下一步的计划。只要大家相信我,我们一定有机会对付他们的联手。”

    张居正的一个点头,他对秦泰的本事越来越迷信,个人决定全力支持秦泰。冯保看了秦泰和张居正一眼后,第二个点头表示支持秦泰。谭论也只好点头答应,最后一个张诚严肃的代表太子朱翊钧答应参与这一次的联合行动。新的一个联盟成立,大家推选秦泰出任指挥官。

    秦泰见大家都同意了,就把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我们假设他们是那个人是一伙的,这是最大的可能,也是最强大的设想。我们要对付他们三个人,必须要分别对待。高拱高大人不能直接拿下,只能用拖的方式把他困在内阁值班房里面。张居正张大人可以召开内阁会议,找一个理由把高拱高大人留在内阁值班房里面。张大人的唯一任务,就是在内阁值班房拖住高拱高大人。直到我们把其他两个人也对付了,张大人才可以放高拱高大人离开内阁值班房。张诚,你把冯保冯公公抓到的那个人交给李贵妃。希望李贵妃知道太子出事里面有问题,责令司礼监掌印太监尽快破获这个太子陷害案的元凶。张诚你要借这个机会盯住孟冲,不给孟冲有机会离开皇宫,或者派人离开皇宫办事。把孟冲关在皇宫里面,断绝对外界的控制,就是成功了一半。最后冯保冯公公出面,一面以捉拿犯事的宫女为理由,出动东厂的人全力找那个女人。理由是这个宫女私通侍卫,罪名是祸乱**。特别是孟冲在外面的秘密住处,还有陈皇后的娘家秘密庄园,要特别细心查找。一方面在皇宫散步消息,说东厂无意之中抓到一个女人和孩子,对方谎称是皇上的骨血。特别是要让皇**殿的人知道这个消息,把消息传到陈皇后那里去。要是陈皇后主使的,或者参与的话,陈皇后一定会派人出宫。我们可以根据这个人找到要找的人,甚至于找到更多的线索。布置人手监视和跟踪,就交给谭论谭大人了。务必活捉所有的人,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不过现在不是和他们算总账的机会,就算找到了人和线索,也不能彻底和他们翻脸。我们只要清除隐患,把他们的计划破坏了就可以了。”

    谭论担心这件事情彻底和老师高拱对立,所以马上支持秦泰的决定。张居正和冯保也觉得现在稳定为上,也先后答应不会追究他们。只有张诚觉得不能彻底清除对手,对太子有点不利,可是张诚不敢明着和大家作对,只好也代表太子答应了。

    大家决定分头行动,张居正的任务最轻松,只要回去尽快发一个通知就可以了。内阁有不少繁琐的事情,随便有一两件事情困住高拱,一点也不是件难事。他不但要把高拱留在内阁值班房,还要为谭论作为掩护,不能让高拱发觉谭论已经在监视皇宫内外。

    大家的心情都有点激动,谭论的心情最纠结。他一面不希望老师高拱也参与了这件事情,一面又希望这件事情真的是高拱在主持,能够顺利地解决这件事情。这种事情要是不解决的话,对朝廷和太子威胁太大。

第三十五回 偷龙转凤三十五

    事情办的很顺利,张居正连夜召集内阁阁员,召开内阁阁员一级内部会议。说要把一些事情定下来,然后第二天举行“廷议”拍板决定。他明明知道高拱对他很有意见,只要高拱在场,张居正他的决定高十有**不会顺利通过。他就要利用这个机会拖住高拱,和高拱在内阁值班房里面打嘴仗。尽量拖住高拱,把高拱困在内阁值班房里面,让高拱无法分身去外面主持大局。以高拱的脾气和性格,他不会让外人知道他和陈皇后、孟冲联手的事情。所以不会有人可以代替他主持外面的大局,也不可能有人可以指挥得动高拱的人。

    张诚没有等到第二天,回宫后直接把那个冯保抓来不肯说话的人抓到了李贵妃那里。在张诚声泪俱下的陈述下,李贵妃马上明白了儿子朱翊钧出事的真相。得知自己的儿子不是自己摔伤的,而是被人陷害的时候,李贵妃差点彻底爆发。李贵妃是一个民间小户人家出身,一心想要过正常的夫妻生活。进宫当宫女后为了未来的富贵,她牺牲了一切,直到孩子出生后,她才有了新的希望。朱翊钧不但是她的亲生儿子,更是她的未来,她将来能不能当上皇太后,就要看朱翊钧的了。摔断腿的朱翊钧不但自己失去了大半机会,而且导致李贵妃差点失势。无论是谁敢要毁了李贵妃的未来,李贵妃都会活活咬死他。李贵妃暴怒之下,差点失去人性。还好一边的张诚早就有了主意,一边阻止李贵妃发狂,一边说出了一个好办法。孟冲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是皇宫明面上的大管家,这种事情交给孟冲处理,而且要限时找到真凶。找到了真凶的话,李贵妃可以问出主谋,要是找不到真凶的话,可以借机会处置孟冲。李贵妃马上明白张诚的意思,动用掌管凤印的权力直接下令孟冲两天内找到真凶,不然孟冲立即下台不用再当司礼监掌印太监了。为了防止孟冲阳奉阴违,为了让孟冲一心一意办案,李贵妃派张诚全程监督孟冲查案。要是孟冲敢马虎的话,张诚有权利直接接管司礼监。孟冲得知之后,只好连夜突审这个所谓的疑犯,当然是什么结果也没有。不过孟冲已经被张诚盯上了,就连吃饭睡觉张诚也跟着孟冲。

    东厂的人好像吃了枪药一样,发疯似的全面出动。不光东厂的人出动了,而且锦衣卫和京城禁军也全部发动了。所有的人取消休假,全部上街挨家挨户查找嫌疑人。冯保给大家的信息是有一个宫女,和侍卫私通后怀孕,企图诬陷隆庆皇帝。这件事情令皇室大为光火,所以一定要抓到这个女人和她的孩子。凡是阻拦的人都是皇室的敌人,无论是谁也不能阻碍搜查。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官员,都要接受调查。就连皇亲国戚和功勋的住所也要搜查。凡是怀疑对象都要关进东厂的黑牢,顿时黑牢人满为患,关押着许多孕妇和带着孩子的年轻妇女。特别是宫女出身和能够进出皇宫的女人,只要说不清楚来历就会被抓进来。看来时候光是处理这些人,也够东厂的人忙上一阵子了。

    第二天上午,皇宫内不知道是谁传出了一些谣言。说有一个东厂的人无意之间说出来的秘密消息。说东厂无意的情况下,抓到了一个带着孩子的妇女。这个女人不但说自己是隆庆皇帝的女人,而且说她的孩子是隆庆皇帝的骨血,将来的皇帝。东厂的人经过调查,这个女人是孟冲秘密送进皇宫给隆庆皇帝享用的。因为有了身孕所以才没有马上进宫,隆庆皇帝答应会迎送她们母子进宫,还会让她的儿子将来当皇帝。这种消息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大家都当笑话听。可以一个皇**殿的侍女听见后马上离开了。不久之后这个陈皇后的亲信宫女离开了皇宫,没想到她身后跟着一串“尾巴”。

    到了中午的时候,秦泰第一时间得知了消息。谭论的人不但抓住了所有的疑犯,而且把女人和孩子也抓住了。这个孩子还中了毒,**是孟冲下的,为的就是提放陈皇后和高拱事后对付孟冲。大家不但交代了事情的始末,而且说出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令秦泰听了后,也大冒一阵又一阵的冷汗。

    原来孟冲为了迎合隆庆皇帝的兴趣,从一些地方找来一些**。可是隆庆皇帝不太喜欢这些没有情趣的民间女子,孟冲只好去**找一些清倌。没想到在一个**见到了陈皇后的表弟,陈皇后知道了孟冲的打算。这时候刚好是高拱想利用机会挤走内阁首辅徐阶,所以他暗中和陈皇后联手。他们想到了孟冲的关系,利用这机会半利用半威胁孟冲。陈皇后把自己家的女孩子训练出来,当做一般的民间女子让孟冲送给隆庆皇帝。目的就是让陈皇后的亲戚怀上隆庆皇帝的孩子,然后帮助陈皇后控制后|宫。赶走李贵妃母子。可是计划没有成功,隆庆皇帝没有令这个女人怀上孩子。之后每隔一段时间,陈皇后通过孟冲送不同的女人进宫伺候隆庆皇帝。这时候高拱离开了京城一段时间,才导致一个女人事后以肚子里的孩子为威胁,要求陈皇后和孟冲保护她并满足她的要求。高拱回来后,不但马上降服了这个嚣张的女人,而且布置好了对付太子的计划。这才有了太子朱翊钧摔伤等事情发生,不过这不是大家希望的最好结果,只不过是一次失败的联合。虽然计划失败了,但是也深深伤害到了所有陷害的太子这一方,不过也引起了张居正等人的怀疑。不过大家不知道的事情是,这个女人怀的孩子不是隆庆皇帝的,而是一个不知道是什么男人的野种。为了过上好日子,这个女人才冒充说是大贵人的孩子。她没想到这个大贵人是隆庆皇帝,事后只好硬着头皮坚决地说这个孩子是隆庆皇帝的。当官兵和东厂的人如狼似虎地冲进来,把这里包围起来,同时特别关照她们母子的时候,她以为事情被揭发了,所以不敢说假话,把事情真相说了出来。她已经不想发财了,也不想当什么皇妃了,她只想能够活下去就好。她再傻也知道欺瞒皇上、混淆皇室血统是什么罪名和结果。

    秦泰和张居正几个人联系,秘密把这个女人和孩子解决了之后,找了几个无关紧要的人当做“替罪羊”。这件事情就这么结束了,也同时警告了不安分的陈皇后、高拱和孟冲。这件几乎颠覆大明未来的事情就这么解决了。外人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情是因为秦泰而改变的,就连太子朱翊钧也是不很清楚真相。寿阳公主朱尧娥的事情,秦泰保守秘密就连张居正等人也没有说,李贵妃等人当然不知道朱翊钧受伤的真相是因为寿阳公主朱尧娥。寿阳公主朱尧娥事后托人给秦泰夫妻带了一句话,只有三个字就是“谢谢你”。这成为了秦泰夫妻和寿阳公主朱尧娥三个人才知道的一个小秘密,直到后来秦泰过世后,这个公主派她的儿子代表她前来祭奠秦泰,大家才知道天皇贵重的寿阳公主朱尧娥原来和秦泰认识。实际上的关系除了公主本人和秦泰夫妻三个人外,谁也不知道真相。公主不会说出来,秦泰夫妻也不会对任何人说起这件事情。

第二回 诈尸惊魂二

    或许是由于这里没有外人在场的缘故,也或许是谭纶和张居正在秦泰这里完全放松的缘故,两个人为了秦泰的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要不是因为两个人还有一丝的理智,注意自己的身份地位的话,两个人早就像一般的老百姓吵架一样扭打在一起了。不光是他们当事人,就连一边看热闹的秦泰也觉得大家好像回到了数年前的时候。当时同为裕王府裕王侍读的张居正和谭纶,也是经常为了一点点的事情争吵不休。后来来了秦泰之后,两个人好像找到了组织一样,经常让秦泰为他们当仲裁人。秦泰也是一个妙人,总是对事不对人,只知道谁对谁错,从来不偏帮某一个人。有时候秦泰也参与其中,双方混战变成了三国大战,冯保也听说过一些。没想到如今已经是大人物的张居正和谭纶不但这么关心秦泰,而且在秦泰面前完全放松着像小孩子一样吵架。这令冯保再一次觉得难以想象和理解。

    其实秦泰想告诉张居正和谭纶,对于自己的未来秦泰不能自己做主,也不能由谭纶或者是张居正做主。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秦泰觉得自己不会这么容易地就复出,其中的曲折还没有完。秦泰总觉自己的复出比某一个官员出任内阁阁员还要吃力,甚至于就连隆庆皇帝自己也不能完全自行决定。因为秦泰不是一个自大的人,他知道自己身边有张居正和谭纶两个好朋友,如今又有了冯保这个盟友,太子和李贵妃等人也赏识自己,但是敌人也不少。孟冲对秦泰是恨的是咬牙切齿,高拱也好像因为太子的人的事情开始敌对秦泰。徐阶虽然离开了朝廷,但是有不少的手下人依然针对秦泰,他们不会让秦泰这么顺利地复出的。最重要的是隆庆皇帝本人,隆庆皇帝对于秦泰这个人是又爱又恨。隆庆皇帝不像他父亲嘉靖皇帝朱厚一样刚愎自用,更不像先帝正德皇帝朱厚照一样玩世不恭,也不像太祖皇帝洪武爷朱元璋一样杀伐果断。所以他既看中秦泰的才能和本事,又担心将来管不住秦泰。要是换了嘉靖皇帝朱厚的话,一定会对秦泰不理不睬,就当他永远没有存在过一样;要是换做正德皇帝朱厚照的话,说不定秦泰早就成为了一个太监,被正德皇帝朱厚照耍着玩,折磨得没有了一点脾气;要是换做建文帝的话,他一定会亲自请秦泰出来,甚至于容忍秦泰身上的一切小毛病,并重用秦泰当刑部侍郎甚至于刑部尚书;要是朱元璋或者朱棣的话,秦泰也已经全家一起被杀。按照他们的想法,胆敢挑战王权的人,就算再有本事也不能留在人世。他们宁可天下聪明人都死绝了,也不愿意有一个可能威胁自己的人存在着。秦泰的职务不高,地位也不是很重要,但是在民间的声誉和影响力大大超出预料。这种人用好了是朝廷的福气,要是和朝廷甚至于皇帝对着干的话,就是皇帝最大的敌人。作为一个合格的君王,绝对不能让这种人回到重要岗位。所以隆庆皇帝一定也在犹豫,要不要让秦泰复出?就算秦泰复出了应当安置在哪一个岗位上?要是将来秦泰再一次逼宫,怎么办?这些问题永远困扰着隆庆皇帝。在隆庆皇帝没有正式表态之前,谭纶和张居正之间的争论几乎没有一点用处。只不过秦泰没有阻止谭纶和张居正的意思,让他们两个人吵一架不是什么坏事。至少让他们回忆一下过去,让他们想起过去一起经历的事情,或许能够缓和他们之间的矛盾。两个人之间不怕吵架,就怕打冷战,一些事情说开了比闷在心里好。谭纶和张居正都是能臣,也是多年的好友,更是一起共过患难的人,只需要放开自己的心胸,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就不会有什么过不去的事情。

    冯保本来是在一边看热闹的,后来不由自主地站到了张居正一边,帮着张居正一起和谭纶争论。张居正和谭纶同时做了一个令冯保感到意外的举动,两个人不约而同地白了冯保一眼,之后继续争论他们的话题,丝毫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谭纶觉得冯保这么做是在谈好张居正,所以谭纶有点看不起冯保。张居正也觉得冯保是在讨好自己,不过张居正不但不需要冯保的参合而且不屑联手对付谭纶。张居正觉得自己可以搞定谭纶,不需要冯保的帮助。冯保的加入不但是多余的,而且就算赢了谭纶也会不服气,说这是张居正和冯保联手的结果,不是张居正一个人的功劳。对于骄傲和自信的张居正来说,冯保这么做就是看不起自己。要不是张居正知道冯保不能完全得罪,要不是张居正顾及道冯保深厚还有一个李贵妃的话,张居正早就和冯保翻脸了。冯保这么做除了讨好张居正这个未来的内阁首辅之外,也是真心希望能够帮助到秦泰。秦泰要是还是一个老百姓的话,冯保就连和他说话的心情也没有。秦泰要是复出当了一个破案的官员的话,几乎和冯保也没有什么搭界的。但是冯保不但看出了张居正对秦泰的赏识,也看出了秦泰的真本事,所以冯保也希望秦泰能够按照张居正的意思办。甚至于冯保可以暗中帮秦泰一把,让他早日出将入相。这种政治投资是他们太监最喜欢做的事情,也是冯保最关心的事情之一。张居正和冯保之间相互依存,利益大于一切,也因为这样冯保不能和张居正进一步成为莫逆之交。冯保不但看好秦泰,更希望秦泰主动靠拢自己,冯保甚至于希望秦泰和自己建立一层比他和张居正之间更亲密的关系。冯保不敢奢求当秦泰的干爹,只希望秦泰能像对待谭纶和张居正一样对自己。只要秦泰愿意的话,冯保可以不公开的和秦泰结义,愿意给秦泰当一个干哥哥。所以冯保希望秦泰出来当大官,也希望秦泰能够看出自己对他的关心,为将来和秦泰亲近做好坚实的基础。

    本来张居正和谭纶是势均力敌的双方,张居正根本就奈何不了谭纶,谭纶也不能短时间逼迫张居正认输。冯保这么已加入后,大家都以为谭纶这一次要输给张居正了。没想到谭纶不但没有怯场而且越战越勇,大有把张居正和冯保一起打压下去的气势。秦泰看了一会儿马上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原来谭纶终于爆发了。谭纶有一肚子的埋怨和牢骚说不出来,就算再刚才和张居正吵架的时候,谭纶也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所以谭纶没有张居正放的这么开,张居正的状态明显比谭纶好。就当谭纶渐渐放开自己的心情,决定要张居正这个老对手好好回味一下过去的时候,冯保加入了其中。这让刚烈的谭纶觉得不公平,所以索性把脾气全部发泄出来。谭纶的脾气和他的老师高拱很像,再加上谭纶比高拱要年轻近二十岁,所以谭纶的火气一上来马上弥补恶谭纶的劣势,一时间三个人势均力敌。

    由于冯保的加入,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再吵下去不再是什么治疗,也不是什么放松心情,而是在他们矛盾中制造矛盾。为此秦泰马上上来阻止大家,用一个比较合适的理由缓解了张居正、冯保和谭纶之间的争吵。这个理由就是隆庆皇帝并没有完全同意秦泰复出,大家谁也不能在这个时候影响隆庆皇帝的判断。一旦被外人知道了的话,这里的人谁都会有**烦。谭纶会被隆庆皇帝或者其他的政敌污蔑,刚到手不久的“内阁行走”这一职务就会马上丢失。冯保更会用就是去主子的信任,就不可能在有什么机会当司礼监掌印太监了。张居正也会因为这个,被对手政敌诬陷为一个“欺君罔上”的狂徒,将来不但当不上内阁首辅,而且如今的地位也保不住。深知其中道理的三个人马上闭嘴,谁也不敢公开明着说这件事情。不过他们的意见没有统一,将来隆庆皇帝同意秦泰复出的话,这件事情依然会提出来。到时候又会是一场大的争论,不过只要不是现在就好。

第三回 诈尸惊魂三

    秦泰的话总算平息了这个将要爆发的局面,首先平静下来的不是谭纶,也不是张居正,而是那个东厂督公太监冯保。不过大家也马上想通了这一点,并没有感到什么意外。第一,谭纶也好张居正也罢,都是很自傲的人,很少在外人面前自我反省,更不会主动向自己的政敌或者对手当面道歉。第二,是因为大家的身份和性格上的问题。谭纶从来没有把张居正真正的当做过上司,再加上谭纶的性格比较暴躁,当然不会马上清醒过来。张居正一来是过度的放松,难得有机会好好发泄一下,再加上他对谭纶这种不尊重上司的态度本身有意见,最后是因为张居正当了内阁次辅之后很少有人敢当面反对他的缘故,所以张居正没有想到自己不对的地方。在张居正看来他必须要让谭纶低头,要证明自己才是最正确的。这样才是最重要最能体现出自己身份地位的事情。第三,冯保是一个从最低贱的小太监开始混的,虽然现在已经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将来一定会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大人物,但是他从来没有忘记过他只不过是一个奴才而已。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身份,随时做好向别人低头或者妥协的他,当然第一时间想到秦泰话的意思。作为宦官的他,私下和张居正等人走得很近就是一个大问题。虽然这件事情隆庆皇帝知道,李贵妃更是默许的,但是不能公开出去。要是他的对头用一个“宦官干政”的罪名的话,冯保只有一个下场就是死路一条。就算对头不用这一条,用“宦官私交大臣”这一条次一等的罪名告他的话,冯保也会被处理。司礼监也就是太监组织的最高衙门有明文,太监私交朝中大臣的话,轻者降级,重者打残废后赶出皇|宫。冯保不光亲眼见过这种事情,而且亲手制造过这种事情。所以他不能给皇帝或者对头一个处理自己的机会,更不能做出僭越的事情。所以他马上清醒过来,顺着秦泰的意思,反过来却说谭纶和张居正。

    谭纶和张居正虽然有点一时间转不过来,但是他们都不是什么傻瓜,马上想到里面的重要性。特别是看见冯保的脸色后,他们都想到了其中的问题。虽然隆庆皇帝的执政能力不强,几乎事事都要依靠内阁,内阁总是把事情决定好了才让隆庆皇帝最后下命令就好,但是不能明着公开给隆庆皇帝做主。做为任何一个成年的皇帝,谁也不会承认自己是一个无用的皇帝,就像一个男人承认自己无能一样。要是谁敢公开或者半公开的承认皇帝是一个傀儡皇帝的话,绝对会有一个极度悲催的后果。谭纶和张居正都是有大前途的人,谁也不希望自己被隆庆皇帝看做一个不尊敬君王的叛逆。要是被人故意上报给隆庆皇帝的话,他们就算不会马上倒台,也会被隆庆皇帝彻底放弃。虽然谭纶和张居正都知道对方的性格和品质,相信对方不会因为这件事情向隆庆皇帝“打小报告”,但是不敢保证这里的事情不被外人知道。冯保会不会说出去?就算不直接告诉隆庆皇帝,会不会告诉李贵妃?李贵妃会不会直接告诉隆庆皇帝?就算冯保不告诉隆庆皇帝和李贵妃,能保证冯保没有告诉任何人?退一万步说冯保决口不说出去,这里的事情也有可能外泄。张居正身边的人虽然清理了一遍,但是也不敢保证万无一失。谭纶身边的人也有可能有问题,就连冯保也不敢保证自己身边有没有密探。这一次不是密谈,所以并没有特别注意保密,三个大人身边不但有护卫而且有一些侍卫下人。要是里面有锦衣卫或者东厂的密探的话,大家的话十有**会传到隆庆皇帝或者孟冲耳里。隆庆皇帝知道了的话,最多苦笑一下,不会实质性的处理。但是要是被孟冲知道的话,他一定会把事情一边上报隆庆皇帝,一边联合一些人把事情闹大。

    就在冯保、谭纶和张居正开始为自己的言行担心的时候,秦泰却有了一个让大家想不到的主意。秦泰知道张居正和谭纶不笨,而且三人有过不止一次的合作关系,相信张居正和谭纶会配合自己的。所以秦泰索性来一个大曝光,板着手指说出一大堆人的名字,其中谭纶、张居正、冯保当然榜上有名,而且还有李贵妃和太子,更有高拱、李春芳等人。这个名单几乎囊获了整个内阁和大半个司礼监,还有一些不亚于封疆大吏级别的大人物十几位。谭纶和张居正刚开始有点皱眉,后来马上懂了秦泰的意思,顺着秦泰的意思报出一大堆已经退下来的大臣和老太监。谭纶和张居正都是有意无意地回避功勋和皇室成员,因为拉上这些人不但没有用而且会有反作用。他们这么说的目的就是震慑偷听的人,让这个人不敢乱说,就算上报了孟冲孟冲也不敢拿来说事。张居正比秦泰更加清楚底细,这里要是有什么密探的话,不是冯保的手下就是孟冲的人。如今年隆庆皇帝身边的密探不直接归隆庆皇帝负责,是由隆庆皇帝最相信的两个太监管理着。冯保的手下不会也不敢越过冯保上报隆庆皇帝,这么做会把他们的直接上司冯保也一起祸害了。孟冲的人不但不会顾忌冯保,而且希望冯保早点下台。但是孟冲不是一个傻瓜,绝对不会以为这么一件事情可以直接绊倒冯保、谭纶和张居正三人。冯保背后是李贵妃,张居正是隆庆皇帝指定的内阁次辅未来的内阁首辅,谭纶是高拱这个如今内阁首辅指定的接班人,哪一个都不是好对付的。孟冲再傻也不会一口气得罪这么多的人,除非隆庆皇帝有这么一个意思。隆庆皇帝现在不想过高拱,看好张居正,又要稳着李贵妃,所以不会动冯保、谭纶和张居正。再加上这么多朝中大臣和已经退下的老臣和老太监,隆庆皇帝更加不会贸然处理。孟冲要是真的上报隆庆皇帝的话,隆庆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