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熬鹰航空业-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发动机再次启动,试飞员明显能感觉到这款发动机所积蓄澎湃的力量,毕竟是达到了7。2吨的最大推力,甚至现在听到的发动机咆哮声都要好听太多。

    带上氧气面罩,防护性能相当不错的美式抗载荷服,显得这款歼七四战机和共和国以前的战机有很大的区别,但当试飞员抬起手,翘起大拇指示意自己要起飞的时候。

    杨辉通过望远镜看到了令人大跌眼镜的东西,白色的毛线劳保手套,这东西简直是毒瘤啊,盘旋在共和国海空军航空部队几十年,破坏了整体的科技感,这实在是

    好吧,杨辉承认棉线织出来的军用劳保手套用起来确实手感挺舒服,比起西方国家的那些皮制手套确实要好用、灵活一些,特别是一些老飞行员在,从航校开始就习惯了这东西。

    杨辉甚至知道,在后世共和**队也给飞行员配发了帅气的皮制手套,但很多的飞行员依然不愿意是使用,依然钟情于劳保手套。

    摇摇头,只能安慰自己:手套这种护具也没有太大的影响,护具的选择以飞行员舒适、灵活为前提,毕竟土鳖不土战斗力五,还是忍了吧。这是天朝特色,只要习惯了就好。

    继续看过去。飞机已经在不断加速滑跑,发动机喷出明亮的火焰,表示现在正稳定工作着,这次明显又可以看出飞机的滑跑距离比以前的歼教七A要短上很多。

    看着这架首飞机飞上天空,杨辉却陷入来了思考,现在这款飞机的设计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发动机经过这么久的高强度测试,正常情况下也不会出状况。

    唯一让杨辉看过之后,觉得有些不太合适的则是这款涡扇10发动机的尾喷管,看起来确实有些太落后。

    在涡扇10发动机的研制中,有高温涡轮、燃烧室、连续漏气技术的攻关,风险实际上是很大了,基于这些考虑,在涡扇10发动机的尾喷管设计上,又延续涡喷七、涡喷13所采用的老式简单收敛喷管技术。

    听名字就知道这种尾喷管结构上是比较简单的。众所周知,机械设备在结构上简单了,很多时候效果就比较差,简单收敛喷管就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从本质上来说现在所使用的简单收敛喷管,是固定喷口截面,只能优化固定的飞行速度区间。而飞机在不同飞行速度中,对发动机的尾喷管截面要求又不同,而简单收敛喷管自然就没法做到随机应变。

    这种简单收敛喷管。在早期五、六十年代挺受欢迎,那个时候的飞机大多都是亚音速、低超音速。很少会飞到高超音速,自然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真正要飞到两马赫、三马赫的飞机,所采用的发动机尾喷管都是引射喷管(比如米格29使用的P31发动就是引射喷管),这些尾喷管自然是可调的喷管,可以随飞机飞行速度的变化做到随机应变。

    在杨辉计划中,歼七四、歼七五都是放弃了高空高速。跟上国际主流走中低空飞行高度,在低超音速、亚音速速度区间作战,更具有攻击性的多用途战机。

    基于这种作战要求所设计的飞机,最大飞行马赫数自然就不高,超过两马赫的时候几乎没有。简单收敛喷管的使用在这上面,也算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实际上,简单收敛喷管在1。5马赫的时候,推力损失也不过就百分之十四左右,这在众多的尾喷管中,它的效率还算比较中庸,和歼七四、歼七五配合使用完全没有问题。

    杨辉现在想到的是,简单收敛喷管在较高的马赫数飞行时的推力损失问题,按照多年使用的经验分析,简单收敛喷管在飞机飞行速度超过两马赫的时候,推力损失能达到百分之三十,而到了三马赫的时候,推力损失则会高达百分之五十。

    这样大的推力损失,杨辉不想像这款发动机用在高空高速截击机的时候,那又会是什么样子,就算不在三马赫的速度范围飞行,但只要超过了两马赫,简单收敛喷管几乎就是拖油瓶,是绝对不能忍受的。

    当然,这种奇葩的设计在世界范围内找找也不是没有,比如在共和国就有这种奇葩的设计,在共和国的歼八战机中,早期型号就采用了涡喷七发动机,是典型的简单收敛喷管。

    甚至上一位面中的歼八二战机,使用的涡喷13发动机依然是简单收敛式,作为一款在八十年代设计的高空高速截击机,这样的设计简直是让人笑掉大牙。

    当然负责涡喷13研制的黎明厂,对外宣布的时候,那说的是原话可是:简单收敛式,尾喷管可调。

    听听这种前后完全不着调的说法:既然简单收敛,你还尾喷管截面可调,你当所有人都是傻子吗?

    可以看出这种仅仅是为了宣传而宣传,用来糊弄外行的手段是多么的拙劣,实在不行你就是不予介绍,大家心里都好受一些。

    现在的涡扇10发动机又再次延用了简单收敛喷管,这在不注重高速飞行的歼七四、歼七五上面,勉强使用还是没有问题。

    但涡扇10被拿到黎明厂生产,是要装到歼八二上面的。杨辉很难想像那又会是什么样的情况,黎明厂会不会花费些功夫,把涡扇10的尾喷管做一番改进?做到更加适合歼八的使用。

    “哎,拿什么拯救你,我们的老大哥黎明”

    长长的叹息之后,这才强制自己不要多想,现在是西南科工的大喜日子,歼七四的首飞还是相当重要的。

    “于总师,这首飞要进入尾声了,看来又是一次成功的首飞。”

    杨辉高兴,于总师同样感慨万千,从83年开始,一直不断的对老歼七进行魔改,直到现在改的连它妈都不认识它,中间的坎坷艰辛,付出的努力又有多少人看见,大家为的也就是每一次成功的飞行。

    感慨到了改进过程中的艰辛,于总师也唏嘘不已:“谁说不是啊!我们投入那么多的资金,那么多的人力,期间甚至有科研人员累倒在岗位中,这飞机的首飞于情就不该出问题”

    于总师后面的话没有说,但所有人都知道。没有任何人可以说一种复杂的机械设备于情于理都不会出问题,精密设备谁都不能保不出问题。

    随着机轮和跑道的亲密接触,刺耳的摩擦声传来,这意味着飞机已经安全着陆,往跑道看过去,才看到飞机速度已经降下来,发动机喷出的火焰也不再耀眼。

    “好,首飞顺利玩成,我们可以讨论一下另外的一件大事,歼七四是一款多用途作战飞机,不再是教练机,武器装备要比歼教七A多出很多。”

    说话的是站在于总师一旁的海军老大刘司令,他对这款轻巧又富有攻击力的歼七四非常看好,首飞成功之后,武器系统的开发需要提上日程。(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六章:武器系统(上)

    飞机性能再好也不过只是武器的载具而已,强如美制F14到了伊朗,经过十多年的制裁,库存的武器导弹耗光,战斗力就只能是呵呵了。

    至于说伊朗人自己大开脑洞,把霍克防空导弹挂上F14,用以替代AIM54不死鸟远程空空导弹这种做法,虽然听起来是可行的,但实际战斗力到底是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现在的歼七四,同样也仅仅只是一款武器投放平台,要发挥作用还需要有强大的机载武器,这也正式刘司令所提到的重点。

    机载共和国的机载武器发展,同共和国的军用战机一样,在八十年代同样落后国际主流一代,不过好的情况则是用于配套的歼七四的武器都有了着落。

    比如杨辉在这里听到刘司令说的武器系统的时候,就想起了一件事,距离上次关注此事到现在有接近两年时间了,也不知道情况到底如何。

    心里想到那东西,表情自然就有些变化,有些不自然的向刘司令询问到。

    “刘司令,说到武器系统,我想问问84年同我们一起到范保罗航展的先进中程空空导弹引进项目组,现在到了什么进度,这都快有两年时间了?”

    先进中程空空导弹的引进是为了配套给引进自英国的蓝狐雷达,这款小口径雷达具备制导中距弹的能力,杨辉没有打算浪费了,当然也有给歼八二作配套的打算。

    在84年九月的范保罗航展上,项目组先后接触了蓝狐雷达的原配天空闪光导弹。以及意大利阿莱尼亚公司研发的阿斯派德导弹,不过由于资金不足最后改为了仅仅只是引进国内的软肋:导弹导引头、发动机两部件。

    后面的事。却由于航展结束,杨辉匆匆的离开。没有再继续深入关注,现在过去两年,歼七四都要说准备武器系统了,这才想起这项目。

    听到杨辉说先进中程空空导弹的事,于总师、白所长、刘司令这些知情人士都是一副我明白的表情,特别是刘司令,他对款中程空空导弹知道的更多一些。

    “小伙子不错,能第一时间想到中程空空导弹,我也知道你们西南科工当时也参与了这款空空导弹前期的引进工作。我也就不隐瞒你。实际上在你们离开之后,不到十天项目就谈了下,最后结果是英国的马可尼拿下了项目,项目交易额2000万美元。”

    听到这里,杨辉也是奇了怪了,好像自己离开的时候价格都砍到了1800万美元,怎么最后又涨到了两千万?这里面难道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猫腻,这种盘外招说不定还真有可能。

    看到刘将军的话好像又还没有说完,杨辉先耐着性子继续听。这才发现完全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种情况。

    “马可尼报价比意大利的1700万美元高了300万美元,不过马可尼提出可以协助我们的导弹研发工作,并在五年之内逐步提高导引头的国产化,最后在8*9年前会完全实现国产化。”

    一听多三百万美元就可以多这么多的配套服务。就是傻子也知道不亏啊。

    心里默默的道歉,然后才说到“好事啊,有马可尼的协助参与导弹的研制。这三百万绝对不亏,就是不知道现在的进度到了哪里?导弹是不可以按时装上我们的歼七四?”

    这一问就问出了在座所有西南科工知情人员的心声。其中又属于总师最为激动,一群人默默的看着刘司令。就等着刘司令解开谜团。

    刘司令对新的中程空空导弹相当关注,毕竟这款导弹和海军关系还要更大一些。

    “引进的导引头、发动机移交到了魔都航天研究院,加上马可尼的协助,研制新的中程空空导弹,将采用大量的红旗64项目的预研成果。现在是集中力量研制空对空型,代号霹雳11,首批样蛋再有两个月就要生产出来了。”

    听到刘司令的解答,杨辉终于放心下来,中程空空导弹还是有了很大的进展,按照刚才说的进度来看,这款导弹要按时装上歼七四是没有问题了。

    “这真是极好的消息,采用马可尼为天空闪光导弹研制的导引头,我们的歼七四所使用的蓝狐雷达肯定可以有效的制导这款导弹,只要军队有需要,我们的肯定会做好这款导弹和战机的联调。”

    空空导弹的研制在制作出样弹之后,会装上战机进行一系列的测试,要打出去好几十发的导弹,最后才能测出需要的数据,合格之后方才完成定型,不合格则继续改进。

    光是配合导弹的研制还不够,导弹研制成功之后,要装上飞机进行联合调试,设计合适的火控系统、飞机总体重心的配平等等

    就比如说:“中程空空导弹的事先放一边,暂时和你们关系不大,你们现在要做的是完成歼七四的近距离格斗弹的火控联调,我们准备的一款全新的近距离格斗蛋,说它世界第一毫不为过,你们一定要做好这一项工作。”

    说到这里,杨辉知道刘司令说的是什么了,肯定就是霹雳8这款导弹,这款导弹在它的老家以色列叫怪蛇3,绝对是一款世界一流的格斗弹。

    这款导弹在中东的作战中战绩辉煌无比,一场战争中击落击伤地方50架战机,这绝对是相当了不得的战绩,完全当得起刘司令的这句话。

    怪蛇3近距离格斗蛋来华之路颇为顺利,82年开始和以色列展开谈判,而进展也相当快,83年就在歼七二上首次改装这款导弹,这款导弹的改装杨辉也算是一路看着过来的。

    自然知道改装这款导弹的歼七二并不是多成功,本来装备了这款导弹的歼七二H型,在年初就要准备生产的。不过由于歼教七A的生产任务繁重,现在只有0132在小规模生产。

    但小规模生产的歼七二H型,并不怎么好用,由于霹雳8导弹比以前的霹雳5重了将近百分之五十,改装了这款导弹之后,轻型静稳定设计的歼七二H战机,显示出明显的不适应。

    为了平衡这款霹雳8导弹多出的重量,在歼七的机头中尽然想办法塞进了120KG的配重配平。

    本来就是一款轻型战斗机,每一克重量都是斤斤计较,现在要直接多装上120KG的无用配重,这简直就是犯罪。

    西南科工没有生产歼七二H,但不代表西南科工不知道这些,现在新的歼七四战机研发中,肯定是要克服这个困难,120KG的配种肯定是要扔掉,绝对不允许继续存在。而说到具体的飞机设计中,还是由设计师于总师来介绍最靠谱。

    “这一点刘司令你放心,我们吸取了歼七二H研制中的经验,完全可以把120KG的配重去掉。我们有一款比较重的火控雷达,加上双三角翼的气动布局调整,甚至我们还考虑到了其它武器的挂载,在这挂载导弹的方面,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

    事实也正是如此,上个位面中,共和国的歼七战机,自就86年生产的歼七二H型开始,就一直背着这120KG的配重,直到93年五月,才在歼七E上面改掉这个毛病。(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七章:武器系统(下)

    “那就好,你们也应该知道歼七二H为了装上霹雳8付出的代价,现在你们能改过来就自然是最好的。”

    空空导弹的安排已经有了方案,而海军最看重的对海攻击能力,这才是歼七四飞机武器系统的重难点,要在这款轻型战斗机中挂载反舰导弹,这是海军最基本的要求。

    这一点,是歼七四研制之初就定了下来的,绝对的硬性规定。

    对于这一点,西南科工早就有了清醒的认识,在歼七四的设计中,特意对重型挂点进行了补强。

    刘司令对这一点非常看重:“你们准备怎样安排这款飞机的反舰导弹挂载,虽说挂载C601肯定是不行,我们海军也明白,但轻型的C801反舰导弹肯定是要有使用的,说说你们的安排吧。”

    刘司令所说重型的C601导弹重达两吨,射程100公里以上,最大的动力航程甚至可以达到150公里。

    在两伊战争中的袭船战斗中,最大的战绩直接是重创了一艘三十吨的超级油轮。喜庆的是,这款导弹在袭船战的双方都有使用。

    不过现在还只是86年,两伊袭船战还没有爆发,C601的威名还没有闯出来,不过从这款导弹的北约代号也能看出这名堂。

    C601导弹的北约代号“北海巨妖”,这是北约给共和国武器代号中,听起来最有威慑力的名号。

    重达两吨的重量,轻型飞机要挂载这东西,还真就是没有可能。毕竟太重。这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轻一些的c801反舰导弹。

    C801导弹只有八百公斤的重量。还不到一吨,经过改进翼型以后的歼七四。要挂载上这款导弹倒是毫无压力。

    于总师自豪的介绍着歼七四的对海攻击挂载:“这款飞机的对海攻击能力非常不错,我们准备的c801导弹可以挂载在三号,五号挂点,一次飞行中可以携带两枚导弹,三千吨级的军舰,绝对抗不过一架战机所携带的两枚导弹攻击。”

    这就是歼七四的对海攻击能力,同级别飞机相比绝对是不过比谁弱,共和国周边普遍还没有上万吨军舰的时代,歼七四的攻击能力已经很不错了。

    刘司令对这样的攻击能力表示很满意。能一次挂载两枚c801这已经是相当不错。

    “好,只要能挂上c801这款飞机就算是成功了,这款导弹42公里的作战半径,可以勉强达到飞鱼导弹的级别,很不错。”

    笑呵呵的刘司令心里满是高兴,有这样的一款多用途战机,下马了歼轰七项目,也不是什么坏事,若是没有下马歼轰七飞机。现在还不知道会在哪里扯皮。

    军队对飞机满意,自然西南科工也可以少些麻烦,直接照着原本的计划做下就完全可以了,至少不用再做修改之类的。

    正要宾客尽欢。庆功新飞机试飞成功之时,海军这边突然走出了一位帅气的中年人,提出了一个问题。

    “我看这款飞机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从我前不久到英国去访问的时候得出的结论来看,歼七四这样的一款轻型多用途飞机。采用单坐设计是不是有些不太够啊?”

    说完之后,这位年轻军官不等别人回答。又继续说出自己的理由。

    “我们国内的火控自动化程度实在是有些低,单人负责飞行的同时还要负责操纵反舰导弹的发射,容易忙中出错。”

    所有人看着这位年轻的海军军官,倒是杨辉怎么也觉得这位军官哪里都觉得熟悉。

    但就是想不到是哪位,还好刘司令马上笑着介绍着这位说话的中年人。

    “哦!介绍一下,小张是干过十年的岸舰导弹,对反舰导弹挺有见解,一直做海军装备现代化研究,这次是我特意把他叫上的。”

    听到是专门做海军装备研究,还专门对反舰导弹做了研究,这意见肯定要听听。

    于总师非常诚恳的咨询着:“那你是觉得我们这款飞机是需要改回想歼教七a一样的双坐设计?要知道法国60年代初入役的超级军旗战机,同样的挂载飞鱼反舰导弹,一样也只是单座设计,我们现在的技术还比不上法国60年代初期?”

    随着于总师的询问,众人皆是认同的点头,于总师说的非常有道理。

    不过,那位中年军官依然有自己的想法,听到这里心里默默的笑了。就歼七的设备水平太低,最新的歼七M,歼教七自己也去看过,自动化程度还真不敢恭维,想就这样把自己忽悠过去,绝对不可能。

    “不不,我这些年也出访过一些国家,上过的军舰也不少,连航母去年也上了,上飞机更是家常便饭。上次也上过法国的超级军旗飞机,就对海攻击来说,和我们最新的歼七M相比,确实强上不少。”

    听到这种招牌式的说话方式,杨辉终于确定这位中年人是哪位了,说起来还和这位见过几次面,这位还多次当过苏尔坦亲王的翻译,一口阿拉伯语相当熟练。

    上过无数军舰,甚至在86年之前上过航母的共和国海军军官能有几个?

    站出来的杨辉,笑着发出邀请:“张局……张招忠同志,请跟我到这边来看看我们的飞机座舱,和歼七M、超级军旗这些飞机相比到底是不是落后了?”

    没错,这位中年人就是后世经常活跃在共和**事评论界的超级大忽悠,共和国第三嘴炮部队司令兼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将军。当然现在的张招忠还仅仅只是海军装备论证中心的研究员,将军还是他几乎不敢想的梦。

    倒是对这位向自己发出邀请的杨辉很感兴趣,自己给苏尔坦当翻译的时候也听过这位的事迹,今天倒是要去应邀看看这一架歼七四有什么不同之处。

    当时自己看到的歼教七A座舱同样也只是歼七M一个级别,现在这款新飞机还没有看过,还是调查一下再说。

    “好啊,这当然没有问题,我要看看这款飞机和歼七M有什么不同,到底是怎么做到单人制操作的。”

    一向追求实事求是的张招忠跟着杨辉一起往机库走过去,在那里杨辉会满足张招忠的特殊癖好,让他上歼七四。

    一路上,两人说说笑笑,倒是杨辉听到张招忠说话声音有些不同,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为了学阿拉伯语,由于发音不准,特意做了发音改造,动了手术。

    不得不感慨这位未来能当上将军的研究员,就冲这敢于牺牲的精神,那绝对也是少之又少,必须敬佩。

    走到机库,杨辉和地勤人员打了招呼,示意自己要带人上飞机看看,马上就有人架上登机梯。

    伸手实习到:“请吧,看看我们这款飞机的座舱设计到底如何,能不能比的上法国佬的超级军旗飞机。”

    顺着杨辉说的,张招忠迅速爬上了登机梯,当第一眼看到座舱之时,一下就傻眼了,这家伙太不可思议了吧!这绝对不符合常理,现在共和国的工业能力绝对做不到啊?(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八章:局长必杀技

    虽然没有资本主义那样小资,机体上没有自带的登机梯,但这些都没有关系,看到座舱里面的设计之后,张招忠也是两眼冒精光,国内能生产这样先进的飞机,这让做了这么久装备研究研究员大感吃不消。

    把头探进入座舱内部仔细观摩,不管是看哪里都觉得漂亮、先进,刚开始说的自动化程度比不上法国的超级军旗一事,早就被望到天边去,这架飞机肯定是得到了天顶星科技的支援,肯定不会错。

    “真是一款好飞机,技术上直追上国际主流,这平显、这雷达显示器、还有这台多功能显示器,简直就是绝了,就现在这技术水平,绝对是国际主流不落后。”

    杨辉站出来笑着介绍到:“张研究员,你可以做坐进去体验一下,这款飞机的舒适度、视野都是一顶一的,我们这款飞机的座舱航电系统,在国内绝对四排第一,这一点绝对没有任何虚假。”

    自信的杨辉强烈要求局座上这款歼七四看看,也算是让局座来开个光,以后都能顺顺利利的,走向服役。

    张局座听了这话之后,马上抬腿就走进去坐下,飞机到底如何还是要坐进入亲自体验一下,也许自己还能看出些隐藏的问题呢?若是能提出好的建议,那就不枉自己海军军事装备研究员的称号,招牌不能砸了。

    想到这里,张局仔仔细细的摸索、打量了整个座舱,兴起的时候,还操纵了一下操纵杆,测试一下舵面响应速度。

    半小时过去,连杨辉都觉得有些不耐烦了,但我们的张局长依然是恋恋不舍。上了这架飞机就不愿意再下来,这张局还真是有些固执。

    “张研究员,你看这是不是可以下来了?我们耽误了地勤这么久的时间,地勤的工作很重,我们还是下来慢慢说,以后有的是时间上这款飞机玩儿。”

    听到杨辉这话。张局长这才恍然大悟一般,一拍额头满脸的懊悔之色,站起来顺着登机梯走下来。

    通过半个小时的观察摸索,张局还是没有看出哪里有问题,这样先进的座舱设计,张局自己也没有见过几次,实际上是看不出什么好坏的。

    走下飞机,张局总感觉自己漏了些什么,这款飞机肯定还是有什么弱点。当走在机头的雷达罩的时候,这终于才想起了什么,这款飞机的雷达还是有很大的盲区。

    “这款飞机的雷达使用的依然只蓝狐雷达对吧?对海攻击能力肯定是具备的,但飞行中的下视搜索能力还有些漏洞,这是很大的问题!”

    张局说的漏洞自然是蓝狐雷达的下视搜索能力,杨辉也承认这一点,歼七四作为一款多用途作战飞机,杨辉也只能做到这样子。

    蓝狐雷达就只有这样。重量轻、结构较为简单、成本也低。可以做到能对海攻击,能搜索120千米以内的海面舰船。能有110度的正面雷达扫描范围,这就够了。

    “这也没办法,要是这款雷达还具备下视能力,英国人也不会淘汰它,我们恐怕还得不到这样的一款低成本雷达,先将就着吧。”

    杨辉一番话。本来合情合理,但张局座这时候终于耐不住寂寞了,隐藏的被动技能被杨辉触发,根据歼七四的作战环境,张局长大致在心里做了一番推演。

    又联想这几年被奉为经典的马岛还海战中超级军旗大战海鹞。张局突然发现,当年和英国人同样的困境现在又出现在共和国海军身上。

    “杨秘书啊,你应该知道英国退役这型号雷达的原因,这款雷达它对付不了低空来袭的阿根廷海军攻击机,我们现在引进了这款雷达之后,同样也对付不了的低空来袭的敌方海军攻击机机啊!”

    张局长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倒是把杨辉给吓了一跳,看这情况,张局长似乎对歼七四的作战环境很有研究,似乎发现了什么自己没有想到的漏洞?

    正当此时,于总师同刘司令也一起走进机库,刘司令也要来仔细看看这款飞,两人刚走到机库就听到了张局的论调,倒是让于总师、刘司令都来了兴趣。

    于总师按耐不住:“那么,张研究员的意思是”

    张局第一次有了一种自己被大佬重视的感觉,不得不说这种感觉很舒服,研究海军装备这么多年,肚子里总还是有些墨水滴。

    “大家也知道我们还和越南处于交战状态,这款飞机研制成功之后,肯定会首先部署蓝海方向,蓝海最近也不太平,越南海军一直很猖獗,霸占着我们的岛礁,我们在南海的主要对手肯定是越南。”

    张局又说了一番废,这事儿大家都知道,共和国和越南之间的问题路人皆知,至于和越南之间的摩擦,这一点刘司令最有发言权。

    猛地点头,表示对这些情况的认同,甚至还继续补充了一些消息。

    “这消息很准确,我们和越南的海上的摩擦最近很严重。上个月我们在用兴岛外海,还和越南海军爆发了一次摩擦,虽然没有动用舰炮,但双方的步枪对射很猛。”

    一说到用兴岛外海的摩擦,杨辉大致也猜出了问题,这辈子由于海军有意外之财,提前了用兴岛机场的建设,应该是刺激到了越南,现在蓝海的局势恐怕比上辈子更加危险。

    杨辉突然有些担心88海战会不会提前爆发,歼七四现在才刚刚首飞,要定型还需要一段时间,能不能赶上战斗?

    杨辉在想88海战的事,张局长也说出了他的担心:“我现在最担心的是越南那四十多架SU22M3,这款飞机是苏联专门研制的攻击机,是用于对抗美国海军的利器,它采用变后掠翼设计,完全可以学阿根廷低空突袭我们的军舰。歼七四的雷达没法胜任舰队防空任务,拦截不了这款飞机。”

    越南的苏22M3攻击机的战斗力还真就没得说,这款飞机的威胁一直存在,在共和国海军不具备区域防空能力之前,是绝对的心头大患。

    杨辉知道,上一位面的中88海战,共和国海军在占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