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熬鹰航空业-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有人问起不同高度压气机效率变化数据,毫不犹豫的将现在的情况如实道出。
“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我们由于试验设备建设问题,现在还没有做这项试验,所以就没有这些数据。”
果然没有这方面的数据,杨辉心中已经有数了,后世在F404核心机的路上越走越远,恐怕就是因为没有查出这方面数据的原因。
“没有数据,那也就是说这组高压压气机组,还有可能存在重大的缺陷对吧?”
听了杨辉的话,624所明显感觉到这西南科工的秘书长是在针对自己,这一刻连刘大项总工都有些挂不住了。
好在也是快五十岁的人了,刘大项总工耐心的回答着:“这位同志说的也不是没道理,不过仅仅是这一小方面而已,我看问题应该不大。”
问题不大。怎么就不大,以前共和国相关测试设备不足。但都是根据资料仿制生产苏联发动机、飞机,这些都是配套好的。
发动机性能和飞机性能的配合问题。苏联人都做过了,直接给共和国资料生产,共和国仿制的时候只需要知其然就行。
现在不同了,仿制西方的发动机,没有仿制飞机,加上发动机的配套测试设备不足,没法是全面的测试发动机各种数据。
光看到推力、推比或者油耗不错,就觉得这是好东西,稀里糊涂的就拿来山寨。或者引进。
最典型的就是引进的斯贝202(涡扇9),光看到推力、油耗喜人,忙着就引进。也不知到这这款发动机的高空性能如何,须知最开始这款发动机可是要将斯贝装上高空截击机歼9的。
后来引进了才发现这东西就是一款只适合低空飞行的发动机,高空性能相当垃圾。
甚至大胆想一下,歼九的下马和引进涡扇9失误,涡扇6研制失败不无关系。这些都是交的学费,是血淋淋地教训。
想到这些,杨辉越发觉得自己现在责任重大。自己既然知道现在的这款山寨自美国F404发动机的高压压气机组,和斯贝202一样高空性能不佳,那就要勇敢的说出来。
“这可不一定,军用发动机高空性能不佳。这种事我们可是吃过一回苦头了,国产化的涡扇九就是前车之鉴啊!当时引进这款发动机的时候,我们最开始打算配套的机型可不是现在的轰油6。”
杨辉提到涡扇9。所有人、包括624所方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了沉思,若是这组高压压气机真的高空性能不佳。
那自己624所。就要当国家的罪人,624所信誓旦旦的把一款高空性能不佳的压气机组拿出来。说成高低空性能都优良的东西,导致后面的研发出现重大问题……
要知道624所是搞先进技术预研,闹出这样的一个大笑话,以后还要不要活。
现场的气氛一度尴尬不已,刘大项总工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心里默默的思考着这组压气机真的高空性能若是真的不行,那可该怎么办。
终于一位624所的知情人士小声的嘀咕了一句:“我们这组压气机,技术源自美国的F404发动机,美国货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技术漏洞。”
虽然嘀咕的很小声,但会议室就那么点儿大,大家都陷入了沉思中,安静无比,这声音再小也能听见。
杨辉听到有人把问题引到了F404,这下也就放心了,刚才是人民内部矛盾,说的过了伤和气,现在说到美帝国主义的发动机,那就是外部矛盾。就要一致对外,狠狠的批判,让敌人感受到凛冬将至的寒冷。
“F404?这款发动机的高空性能,貌似也不怎么样,使用F404的F18战斗机,那就是一款侧重对地攻击,和低空格斗的战斗攻击机,飞行包线似乎特意避开了中高空。”
杨辉毫不留情的指出F404发动机的工作环境,美国人也只是给这东西安排在中低空工作。
本来还有些庆幸,但当杨辉提出了这款发动机在美国海军中安排的工作环境之后,所有人对这组压气机的高空性能更加担心。
这时候的刘大项总工突然想出了一个不错的方法,或许值得一试。
“那我们就要想办法测试一下这组压气机的高空性能,F404的核心机还在我们所里,我们可以把F404的核心机装上086高空发动试验机上,到高空实际测试一番。”
既然这组压气机是山寨的F404高压压气机,现在国内设备不行,没法直接测试这组高压压气机不同高度的性能,那测试F404发动机的核心机高空性能总行吧,F404的核心机也能从侧面反应出很多问题。
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思路,完全是可行的,杨辉也是拍手叫好。
“哎,刘总工这个办法我看不错,完全可行,既然现在这组高压压气机是测绘借鉴了F404发动机的高压压气机,那我们直接测试F404核心机的高空性能也没有问题,正好086测试机就在我们西南科工做涡扇10发动机的测试,把F404核心机拿来装上就可以投入测试。”
杨辉知道,光靠自己当神棍,上嘴皮碰下嘴皮,就让624所放弃研发了五年的高压压气机组是不可能的。既然光说不行,那好,我们一切就用事实来说话。(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一章:核心机三部件
看到F404核心测试出来的数据,刘大项总工程师的手都在颤抖,624所用了五年时间,消耗近千万人民币的资金,还把高压压气机作为优先项目。
而现在测试出来的效果,真的是让人难以接受,F404的核心机高空性能损失的这么严重,那同样测绘自404高压压气机的压气机,高空性能能有什么样子,想想就觉得可怕。
顺手把测试出来的不同高度推力曲线交给其他人看,刘大项总工在心里已经对这组高压压气机打上了红叉,明智的选择放弃。
默默地叫上杨辉,来到一边说话:“还真被你说中了,我们的高压压气机高空推力损失太大,看来要准备重新设计了,这是大难题啊,我们要重新投入大量的资金”
刘大项这话可以听听前面的一段,因为没有什么需要西南科工出血的地方,但后面一段话,才是暴露了本质,说这么多要说的实质还是说缺钱,这真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资金的问题,我们会提供,只要用的都是正途,我们肯定不会克扣,放心的重新开始设计吧,我们双方的技术人员一起合作设计高压压气机,资金怎么都要咬牙供应。”
知道这款核心机的重要,杨辉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款核心机就是西南科工未来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基础,不管民用还是军用都用它,所以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至于新核心机的高压压气机。杨辉也拿不出现成的模版,现在国内能找到的发动机。还真没有什么好借鉴的,只能是坐下来按照理论研制。
“刘大项听到杨辉这边能保证资金的投入。终于也下定了决心,这次重新设计高压压气机,有了资金、有了经验,或许可以尝试一下所里放在资料室积灰好久的各种理论。”
没有实物参考,第一次向西方国家一样,按照理论来进行设计,这是一次跨越,只要这里跨过了,发动机的压气机叶型设计也就算走了全程。
刘大项总工在心里下定决心。要设计全新的压气机,同样,在另外的地方。624所的随行人员看着手中的资料如同抽干了所有精力一样,多年的心血,就拿出了这样的东西,实在心中有愧啊。
刘大项总工在这时候站了出来,在这种时候,他就是主心骨,必须要重整士气。
“有什么大不了。既然是我们的问题那就不要逃避,回去重新设计就好,至少我们这次也有收获,我们知道了美国人设计的发动机也并非完美。他们也有缺点,我们和美国的差距不是不可逾越的天堑,有的时候只是我们自己把美国人完美化了而已。”
随着刘总工的一声断喝。终于唤醒了众人,仔细想想美国人也就是那样。想到以前被自己视为不可逾越的高山现在突然崩坍,再努力一些也不是不能跨过。
这一刻所有人的士气再次回到顶峰。比以前还更甚,每个人的眼中似乎多了一种自信和目标,看到这里,杨辉知道,只要资金投入跟上,研发出性能优良的高压压气机似乎指日可待。
高压压气机的风波就这样过去了,现在看起来新核心机的研制,在高压压气机上落后很多,但杨辉并不后悔,能在这个时候拨乱反正,这比以后投入工程样机制造时发现问题来好。
核心机的部件,并不仅仅只是高压压气机,核心机三大部件中还有燃烧室、高温涡轮,这也得要好好研究一下。
“年那我们就说说其他的问题,比如说我们的高温涡轮技术,这也是核心机研制必须跨过的一大难关,但现在看来,在工程上将高温涡轮做到最好的恐怕就要数你们西南科工,还是请西南科工的同志说两句吧。”
说到这里,刘大项刘总工也一脸的羡慕,西南科工在高温涡轮制造上,绝对是国内执牛耳,现在的624所还真就还比不上。
626所手中唯一一台F404核心机的涡轮总温倒是有1337摄氏度,和西南科工手中的定向凝固无余量精铸复合冷却空心叶片相比,温度高也就知识五十多摄氏度,说多也不多。
若是仅仅只想要按照F404的标准来衡量新核心机的高温涡轮,这高温涡轮应该是能够做到的,但杨辉没有这打算,就连负责研发了涡扇10高温涡轮叶片的李巨丰也不会同意。
站出来的李巨丰相当有自信:“我们涡扇10发动机的涡轮总温和美国的F404差距不大,但我个人认为新的核心机涡轮总温还要再增加,达到F100这一级别1400摄氏度是我们的目标。”
提到了普惠的F100发动机高温涡轮,这就不能不说一下,F100发动的高温涡轮问题,在F100早期型号中实际使用的是定向凝固合金,但还是达到了1400的高温,原因就在于普惠研发的PWA73高温涂层牛逼。
高温涂层,这东西比起高温涡轮叶片基体研制,其技术含量丝毫不会少一丁点,高温涂层自然是陶瓷最好,不过这此时,涡轮叶片上涂陶瓷涂层,就算天顶星科技也不行。
普通的高温涂层材料倒是能搞出来,但把这东西涂上去,让它不脱落才是难题,在西方,通常使用气象沉淀技术,这技术在现在的共和国要实现,却比研发单晶合金更困难。
在这个时候,李巨丰要提出的技术就显得比较极端,既然我们做不到到F100早期型号那样通过定向凝固加高温涂层达到变态的1400度,那就换个方法。
普惠达到1400摄氏度的高温,早期型号的F100使用定向凝固技术,那好,我就在叶片的基体材料制造中,采用比你的定向凝固更高一级的单晶合金。
要说定向凝固这也只是早期的F100所使用的,到了八、九十年代的普惠就采用单晶合金加高温涂层,又超出早期版F100一个级别。
“由于我们的高温涂层技术,几乎没有任何的的技术基础,所以我们选择相比之下更容易实现单晶合金,这一点我们有比较大的把握。北航材料所的DD3甚至合金引来普惠在材料金相研究上的合作,证明DD3潜力不错。”
李巨丰介绍到北航材料研究所的DD3单金合金,624所的刘大项也快速的想到了那东西,都是搞核心机研究的,对高温涡轮材料的研制肯定知道。
“这个我倒是知道,北航材料所那边的DD3在金相结构上很优秀,我前不久还特意去看过,不过他们在合金的工业化生产上,由于资金不足,还没有太大的进展,仅仅只是停在实验室阶段。”
刘大项说的是事实,但那都是老消息了,基地这边已经投资了大量的资金,也幸好这几年基地接到了大量的订单,有了大量的外汇收入,不然还真就支持不起。
“你的消息太老了,我们前不久和北航材料研究所合作,已经注入了资金,专门用于DD3的工业化生产研究。若是顺利,四、五年之后我们能够跟上核心机的研制进度。”
西南科工这边已经拿到了北航材料所关于DD3单晶的资料,DD3本身的抗高温蠕变性能优秀,加上空心叶片工艺采用后的对流、冲击冷却技术,即使高温涂层工艺落后的情况下,达到普惠第一代F100的高温性能,即14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还是没有问题。
不过这些都要看北航材料研究所拿了钱之后,是不是就真的能按照他们说的那样,三年之内,拿出可堪使用的工业化生产方案。(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二章:钛合金并非全能
“由你们投资和北航材料所合作,用来研发DD3单晶的工业化生产技术?”
一脸惊讶的刘大项感觉到这整个世界都变了样,以前本来还显得不怎么起眼的0011基地,几年之内突然崛起,狂揽订单、大赚特赚,现在有钱到了由西南科工投资本来该国家投资的航空发动机基础材料研发。
怎么想,都觉得怎么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摆在眼前,这西南科工还真的就这么有钱,由不得刘大项不相信。
“好吧,听你们说这话,感觉也不像是有假,既然你们投资了DD3单晶的工业化生产,那新核心机工程的高温涡轮,就完全要靠你们来支撑,现在我们624所要集中精力拿下高压压气机。”
刘总工倒是会想办法,本来该624做的核心机先进项目预研,现在推给西南科工。当然,西南科工对这种事也不会推脱,国外的航空发动机巨头,哪个不是自己牢牢控制住高温涡轮技术的研发、制造,现在的西南科工不过是在向国外先进经验学习而已。
把高压压气机、高温涡轮的问题定下来,三大核心部件中只剩下燃烧室的问题,要说到燃烧室,现在西南科工也还算不错,搞定了环形燃烧室技术。
但相比起624所正在研发中的燃烧室,又要显得落后许多,624所的核心机技术预研,选择了F404为技术参照,尽管在高压压气机上被美国人摆了一道。但也不是没有收获。
F404也不是全然没有优点,这款发动机的燃烧室技术就相当不错。源自GE9核心机技术,F404的燃烧室制作的相当有技术含量。直接到了短环形燃烧室阶段,这又要远远的甩涡扇10所使用的环形燃烧室一条街。
短环形燃烧室,比起环形燃烧室在体长度上要短不少,带来的发动机体积减小、重量减小,这些都是很大的进步。而且短环形燃烧室在性能上还没有损失,甚至有所提高,这是必须要佩服的一点。
刘大项院士也深知这一点,预研的三部件中,一件出了设计上的问题。要重新推倒;另一件是624所技术不佳,由西南科工承担,唯一剩下的燃烧室技术一定要找回面子。
“那我们就再说说燃烧室这方面,我们624所参照F404预研的先进短环形燃烧室技术,现在进度很不错,由我们继续研制下去,最多再有两年时间,我们就可以出成果,保证万无一失。”
关于624所在燃烧室方面的技术。杨辉也比较放心,上个位面下马的先进中推项目,测试出燃烧室性能相当不错,采用带突扩式进口扩压器几气动雾化喷嘴的短环形燃烧室。几乎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主流的技术,即使放在2000年之后,依然不会落后。
虽然后世的先进中推核心机下马。但是这项短环形燃烧室技术却保留下来,被用到了太行发动机上面。这足以说明现在624所手中正在研发的燃烧室技术性能之优良。
“这样也好,短环形燃烧室技术很不错。的确比我们现在涡扇10发动机所使用的环形燃烧室要先进,由624继续研发燃烧室完全没有问题。不过,为了我们西南科工在燃烧室研发中不至于断层,我们希望能派出我们的技术人员参与到燃烧室的研发,同时也可以加快进度。”
这条件合情合理,624所没有理由拒绝,刘总工肯定的点头。
“这没问题,能有更多的人手加入到燃室的研制中,我们的进度会更快一些,到时候让西南科工的同志跟我们一起到624所去就好,按出差、借调都可以。”
西南科工的环形燃烧室完全是按照理论从头到尾研发出来的,没有任何参照,这种经验624所可没有,能借机会补上这漏洞,624求之不得。
至于核心机中的其它部件,这都是为核心机三大最重要的部件服务,都是小事情,直接由624和西南科工商量之后分工合作。
唯一的问题是,624所对西南科工提出的高压压气机机匣采用钢制机匣还有些微词,624所拿到的F404核心机机匣采用的可是钛合金机匣,这东西不仅材料力学性能优良、它的重量还相当轻。
按照624所的原计划,那也是要准备采用钛合金机匣的,但杨辉经过多方考虑之后还是觉得不靠谱,F404发动机最开始了钛合金机匣,自1978两年首飞,从来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但杨辉知道F404在1987年就爆发出了问题,仅仅一年时间之内美国就因为F404发动机失火、就损失了4架F18飞机。
甚至采用同样核心机F101也在1990十月也爆发同样的问题,发动机失火两次,导致美国空军的B1…B轰炸机缺席海湾战争。
从1987年F404出现问题,一直到F101发动机同样失火,通用公司就没有理出来头绪,到底发动机为什么出事,为什么失火?通用公司百思不得其解。
而真正的原因,就是杨辉现在为什要坚持采用钢制机匣。一方面是处于现实原因,现在国内的钛合金加工过工艺不过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钛合金做高压压气机机匣本身就不合理。
F404核心机选用钛合金做机匣,就是发动机失火的罪魁祸首,纠其原因还是因为钛合金这东西并不万能的,它也有自己的缺陷。
高温钛合金,一般用来制作使用温度超过300度的结构部件,常用的是在航空发动机内部的高强度部件。通常用来做压气机叶轮是最合适的,F404的高压压气机前三级全都是采用钛合金,这一点毫无问题。
但用来做压气机机匣,就是典型的选材失误,常规钛合金在特定的条件下有燃烧的倾向,若是操作失误一下,马上就能给你烧起来。
钛合金的化学活性比较大,常温下就会和大气中的氧、氮、碳等元素反应,生成氧化物和碳化物混合的表皮,这也是为什么钛合金焊接需要在真空状态下进行的原因。
不仅如此,钛合金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特性:热传导系数极低(也就是不传热)。不传热的话就容易局部热量堆积,热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红,若是在这个时候有小一点的钛合金微粒刮擦出来,那肯定就燃烧。
介绍了钛合金的材料本身缺陷,再回到f404的机匣、压气机都同时采用钛合金的情况。若是钛合金没有摩擦出细小的微粒,就算受热发红,但要想燃烧起来也是相当困难的。
但前面也提到了一个问题,美国的F404发动机集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是在这款发动机定型好几年之后的事,F101发动机爆发问题时,使用的年限也差不多有五年之久。
为什么会在原本好好的使用了几年之后才出现问题?原因在于,发动机使用了一定年限之后,发动机受到外来沙尘冲刷摩擦,叶型发生了部分的改变。
沙尘很小,但在压气机的加压之后,会有非常高的速度,即使再小也会产生可观的冲击,加上压气机本省也在高速运转,于是叶型就发生了小的改变,即使它是钛合金做的也要遵循规律。(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三章:来自洪都的邀请
于是,变了形的钛合金的压气轮,加上同样采用钛合金制造的机匣,肯定就会产生摩擦。
这下就是天雷引动地火,高速运转的压气机和机匣摩擦肯定会产生热量、而钛合金本身的导热性能并不怎么好,热量集中的摩擦区域。
在摩擦的同时会擦出钛合金微粒,本身摩擦区温度就高,再擦出微粒,一下就燃烧,于是F404这款被美国寄语厚望的发动机就自燃。
从高压压气机开始烧,然后烧穿机匣,火苗继续外窜又开始烧外涵道的钛合金机匣,然后是整台发动机,甚至整架飞机,这就是F404、F101自燃的原因。
在海湾战争之后,通用公司才发现问题,所采用的方法首先是改高压压气机机匣,将钛合金改为M152合金钢,又将外涵道机匣改为PMR15复合材料。
自F404这次之后,国外就将发动机机匣材料中的钛合金选项划掉,即使个别发动机仍然采用钛合金机匣,也做了防止钛…钛直接摩擦的措施,至于静子叶片则是完全不再使用钛合金制造。
在F404之前,世界多款发动机都是使用钛合金机匣,但九十年代之后查出问题,就开始对钛合金不再盲目崇拜。
这些都是长期的使用中才发现的问题,若是没有F404好多年的连续使用测试爆发出问题,谁又知道会有这种隐患。
所以说,一款航空发动机不仅仅会在研发阶段发现大量问题。在投入使用之后同样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对一款新生的发动机不能太过于苛刻。强如美国人都是如此,更何况于技术不如美国的共和国航空发动机及工业。
当然。现在F404还活的相当滋润,毕竟还没到87年,624所肯定不会注意到这个问题,杨辉现在也没有打算把F404发动机核心机设计缺陷说出来,仅仅是一句国内现在的钛合金加工工艺不行,就完全可以把624所的嘴堵住。
在杨辉的计划中,像F404发动机高压气机机匣的设计问题,那是要好好的做一番文章的,需知道F404这款发动机所采用的核心机:GE9。那可是在各处都有它的身影。
诸如F404、F101,还有刚刚完成定型的F110、最畅销的海军船用燃气轮机LM2500,还有更可怕的是同样采用了这款核心机的商用发动机CFM56发动机,想想这款核心机所使用的地方之广泛。
若是杨辉说这款核心机存在重大的设计缺陷,上面那一系列的发动机都可能烧坏,导致机毁人亡,特别是八十年代广泛使用的FCM56发动机,装在那么多的民航客机上,随时可能失事。
杨辉就不信通用公司不把头都急大。若是等到87年美国海军的F18摔上一两架,杨辉给美国海军透露些消息,想想那情形
这种情况之下,杨辉表示完全可以借这机会好好的敲打敲打通用。顺便还可以拔下些好东西出来,87年的时候正是共和国和美国最甜蜜的时候。一切皆有可能,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儿小的。
到时候把这消息放在国际上。怎么也要引起一番轰动,那时候犯了和通用一样错误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商可一点也不少。
就凭借这东西。完全可以打响西南科工的招牌,从此在国际上也算是小有名气。如此名利双收,又不用成本、不用冒风险的好事,杨辉怎么都不可能放过。
现在只需要把这次的核心机器预研项目指对路就行,这事曝光还有些过早,还要再酝酿一下。让GE9核心机抢占更多的市场再说。
送走了624所一行人,所里的燃烧室项目组也抽调走了一大半,就留下了两人处理紧急事项的时候用。
与此同时,这么久的时间都过去了,已经是86年年初,新的一年要有新的好气象,来自洪都的消息又彻底引爆杨辉内心的激动。
原因无他,基地和洪都合作研发的新教练机九要试飞了,这款原本应该叫K8的世界名机,在杨辉的蝴蝶翅膀之下,也是提前走上了快车道,首飞日子比上个位面足足快了五年时间。
上一世是在87年才开始了正式的研究,现在就不一样了,在83的时候研发就进入了快车道,同时还得到了杨辉的作弊加成,86年初试飞一点儿也不用惊讶,毕竟这只是一款初中级教练机而已,太简单。
“好的,再有二十天就要首飞,你们是要在过大年之前来个刺激的?这样,既然要刺激些,我就给你们再加加码,我到时候把这款飞机的大主顾叫上一起来看首飞。”
自从上次在范保罗航展中,和埃及方面接触之后,已经快过去一年时间了,埃及这国家的行政效率非常低,懒懒散散的用了一年多时间来研究是不是需要引进一款正在研制中的初中级教练机。
好在效率再慢,前不久也通过谢连发的中航政开发进出口公司联系上了,表示原因深入的详谈,这让谢连发倒是激动不已。
而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埃及这家伙一点也不厚道,在联系中航政开技术进出口公司的同时,还暗中联系了中航技,似乎是准备要狠狠的压价,让中航技和中航政开技两家技术进出口公司鹬蚌相争,他埃及坐收渔翁之利。
而中航技的回应就更是保密,现在所有人都还不知道,因为中航技高层下了封口令,他们正在默默的准备着,对于这种大项目,中航技怎么可能不上心。
这些都是另外的事,现在是杨辉正和洪都方面通电话,K8总设计石屏听到杨辉的回应,都激动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款襁褓中的飞机终于有了买家,这的是多么大的好消息。
“是谁要我们的飞机?是谁?快说给我听听,这真是真是”
这话都说的有些语无伦次了,杨辉也不再多卖关子,就说出买家到底是谁。
“买家现在只是有意向,不过若是成了,绝对是非常大的订单,就这一单我们差不多可以收回百分之五十的投资。”
杨辉这话还真就不是吹牛,埃及要的是引进技术,在埃及建立生产线,这可不是一般的大单,甚至要涉及到帮助埃及建立部分基础的航空工业,这都是钱啊。
另一边的石屏不管那么多了,马上使劲的一拍桌子:“好,埃及,就是他了。你放心的把埃及方面的队伍叫来,我马上就着手安排,重新检查设计,一定要把这次的首飞办的万无一失,这笔生意绝对不能丢。”
没等杨辉再回答,已经重重的挂上电话,马上冲出去,必须先去报喜,然后还要准备一下。
听到电话中的嘟嘟声,杨辉无奈的一笑,这石总师好像有些太激动了,这样不会出问题吧?摇摇头,又将电话拨到远在帝都的谢连发处。
“喂,连发,我杨辉,上个月你说的埃及那边的事儿,你谈的如何了?现在我们的教练机要首飞了,我们准备邀请埃及方面参加首飞仪式。”(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四章:传奇总师
二十天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刚好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