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熬鹰航空业-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现在不是说这事儿的时候。巴基斯坦的飞机交付之后,还有沙特和伊拉克、约旦的飞机。
不过有趣的是,这飞机都是同样的涂装,五架飞机清一色的伊拉克空军沙漠迷彩涂装,看外表就能大概看清楚这些飞机的归宿,当然涂装有可能撞衫。特别是这些飞机都在中东地区服役的时候,撞衫的可能就更大。
但作为这些飞机的生产厂家,杨辉对这五架飞机知道的一清二楚,五架飞机安装同样的敌我识别器,显而易见:这批飞机肯定就飞往同一国家。
目的地已真相大白。不过这又如何,基地接了伊拉克的大单,把沙特、约旦的订单改为伊拉克的订单毫无压力。
苏尔坦亲王本来是不打算前来的,导弹已经到手,这些飞机又是飞往伊拉克的,完全没有必要在来凑热闹。
但架不住伊拉克的感激,最后还是来这里,带队接收这些飞机,并宣布装备部队。于是,苏尔坦这位沙特亲王,光荣的宣布着伊拉克的作战飞机服役仪式。
“我宣布:沙特阿拉伯王国、约旦哈希姆王国援助伊拉克共和国,以及伊拉克共和国自主采购的,首批共计五架歼教七A,今天,正式入役。”
苏尔坦这话,简直是**裸啊,虽然这次参加飞机入役仪式的人并不多,都是信得过的人,大家也都知道这飞机最后会到哪里去,但堂堂亲王直接说出来,这确实大气。
我这些飞机就是援助伊拉克去了,我就是这么有钱、任性,咋滴吧。
伊拉克的五名飞行员都是新瓜蛋子,杨辉看了都蛋疼,这些飞行员是临时从伊拉克飞行员训练基地拉出来的学员,不过这也无妨。
这五架飞机是走海运,通过军火船运到沙特,再转场到伊拉克,这五人只是凑数、走过场而已,压根就不会起飞这些飞机,在沙特的牵线之下,巴基斯已经承担起训练这些飞行员的重任,当然,这并不是无偿的。
十二架飞机都有了归宿,每一架飞机前都站着一位飞行员,现在是西南航空科工联合公司统一宣布飞机交付的时候。
若是在以前,飞机从飞机厂出厂交付,都是由工厂宣布,但现在不同,得要由西南航空科工联合公司的总经理来宣布。
白总经理站出来,没有底稿:“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我们历时两年四个月零三天的歼教七A型飞机,从图纸走向了现实,它就要正式服役了。进入军队是每一架军用战机的大日子,我们必须高兴,祝福它们能在世界各地爆发出耀眼的光芒,尽到它们的责任。”
来参加交付仪式的人不多,工人们都在紧张的生产新飞机,只有了了几十人的工人代表,加上其它的也不过百人,不过掌声依然响彻云霄,引来阵阵微风。
吹起雷达罩上的大红花,红飘带随风飘扬,似乎这些战鹰们早已蓄势待发,就要逆风而起。
“剪彩!”
随着白所长的宣布,十人的基地会议组除去最年轻的杨辉还有九人,加上军代表,马达德,苏尔坦刚好十二人,走上前,每人刚好一架,一起取下雷达罩上的大红花。
从此这些飞机就完成交付,它们已经是一架合格的军机,不再是冰冷的机器。
飞行员各自登上飞机,先是最前面的一架共和国空军飞机,牵引车将这飞机牵引到跑道,电源车辅助下启动发动机,前后两架飞机起飞,往北飞,不断变小。
随后是海军的两架飞机起飞,一前一后、双机编队向东方飞走,他们要到琼岛,那是祖国南大门。
当然,巴基斯坦的三架飞机也不会落后,前后起飞之后,在空中完成三角形编队,翼下的两具副油箱表示他们要长途跋涉。
唯有伊拉克的五架飞机被拖到一边,这些伊拉克的飞行员坐在座舱中,看着前面的飞机不断起飞,只能羡慕、嫉妒、恨。
所有人看着这七架前后起飞的战机,不住的挥手告别,直到连小黑点都看不到,挥动的手依然不愿意停下来。(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六章:普通的边境摩擦
巴基斯坦北方,这里是抵抗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桥头堡,无数的军事资源从巴基斯坦巴开始,通过各种手段交付到阿富汗反抗组织手中,包括在后世大名鼎鼎的圣战组织,现在正是西方国家的坐上宾。
冒着危险向阿富汗反抗武装提供武器,巴基斯北方的国境线一直是岌岌可危,别看巴基斯坦在83年就到手美制F16,但这飞机的适应性训练一直在巴基斯坦后方进行,就连巴基斯坦已经到货多年的法制幻影战机,也没有部署在北方前线。
难以令人相信的是,在巴基斯坦的北方边境,主力战斗机依然是老式的歼六飞机。
从79苏联入侵阿富汗开始,北方空军重镇白沙瓦就装备着歼六,随后的第15、第23、第26中队不断的替换驻扎在此,但这些中队清一色的都是装备着歼六飞机。
而随着八五年的到来,苏联对巴基斯坦领空入侵更加频繁,巴基斯坦在11月派出了地面部队到阿富汗境内支援抵抗组织,这样苏联人恼羞成怒。
此时,历史上最大的变数来了,白沙瓦空军基地迎来来新战机的入驻,来自老朋友的歼教七A战机终于抵达,这款飞机不用适应性训练,十月份接收飞机,首批三架飞机直飞白沙瓦,披挂上阵。
跑道上的534号飞机已经注满燃油,翼下两挂架挂上两枚响尾蛇,响尾蛇在巴基斯坦、英国都是制式装备,蓝狐雷达自然可以完美制导这款导弹。
翼下还挂有两具副油箱。飞行员走进座舱,做好准备。启动发机,准备升空巡逻。这已经是第五次执行巡逻任务,有了比较多的经验。
和塔台报告之后,白沙瓦基地最好的一款飞机升空,虽然是一款歼教机,但它现在的定位却是不折不扣的一款歼击机,可以直接投入作战。
飞机满油,同时装上武器,一台落后的涡喷七只能发挥飞机七成作战能力,不过用来巡逻肯定是足够的。起飞后调整航向,向北方边境地区飞去,那里才是阵地。
打开雷达,准备搜索一番,歼教七A的到来,终于使巴基斯坦北方边境有了一款可以在空中搜索敌机的雷达。
巡视一番,安瓦尔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不仅没有看到一架军用飞机,就连民航飞机现在也不敢在这危险的战区执行飞行任务。
巡逻任务一向无聊。安瓦尔以巡航速度、高度平飞,这样能最大限度降低油耗,增加留空时间,这是巡逻飞行所必须的。
但这次。安瓦尔注定要当上一回英雄,位于边境地区的兰迪科塔#4084号地面雷达站发现了情况,地面早期预警雷达搜索范围要比天上的小口径单脉冲雷达强上太多。从阿富汗方向飞来的两个雷达源已经被发现。
“534,这里是地面雷达站#4084。你机11点方向发现不明型号飞行器两架,请前往边境地区确认。”
安瓦尔在巡逻的时候看起来无精打采。但地面雷达站传来的消息,却令人突然警醒过来,部署到白沙外基地半个月,终于有了情况。
调整航向的同时,回应着地面的消息:“534号以收到,正向指定方向飞去,预计十分钟后能查明情况。”
从阿富汗起飞的飞行器,毫无疑问,肯定是苏联空军部队,从往常拦截的情况看,无非就是苏22、25、米格23这些飞机。
不管是哪款飞机,安瓦尔都对自己驾驶的这架飞机有着绝对的信心,对抗苏联那些战斗轰炸机以及所谓的第三代战机,并不会有传说中的代差存在。
米格23被苏联划分为第三代战斗机,但这些飞机并不能和美国的f15、F16这些飞机抗衡,算起来也就是一款二代半而已,对上大改后的歼教七A还不知道最后鹿死谁手。
事实也正如安瓦尔所猜想的那样,从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起飞的两架米格23,他们的任务是为苏22战斗轰炸机护航,低空飞行的苏22飞机要对阿巴边境地区的武器运输线进行轰炸。
米格23现在是明面上要入侵巴基斯坦边境的两款飞机,他们大摇大摆的往巴基斯坦的飞来。
在安瓦尔的雷达显示屏上,终于看到了两个小绿点,随着雷达的不断刷新,对面的两架米格23不断地向边境地区靠近。
看对方的航线,明显是有意入侵巴基斯坦领空,这让安瓦尔赶到异常的愤怒,这些苏联人太嚣张,还真以为我驾驶的还是歼六飞机吗?
甚至连招呼都没打,安瓦尔迎头往这两架米格23飞去,必须要让这些苏联人看到巴基斯坦空军守护国家空域的决心。
米格23装备的高空云雀雷达在安瓦尔搜素到米格23的时候,已经早一步搜索到了这一架巴基斯坦的飞机,对于混迹巴基斯坦边境多年的苏联老鸟来说,这都是再在正常不过。
巴基斯坦的仿制版米格19,已经是落后的不能再落后的飞机,对上自己驾驶的米格23完全没有任何胜算,现在不过是再一次自取其辱罢了。
“阿留辛,看到雷达上显示的巴基斯坦飞机吗?他似乎被我们激怒了,现在正向我们飞来,我们需要再去打个招呼,可惜这次又只有一架飞机。”
单机巡逻有危险的边界地区,这即是巴基斯坦对于这款新飞机的充分信任,当然,也和现在只有三架飞机交付有关。
飞机太少,双颊编队巡逻实在做不到,一架机库维修,一架待命起飞,一架空中巡逻是最低限度。
十五分钟而已,转眼间双方就在靠近巴基斯坦边境一方进入目视阶段,得益于歼教七A的优秀设计,座舱视野得到了非常好的改进,安瓦尔首先看到对面的两架米格23飞机正迎面飞来。
米格23座舱视野虽然不是多优秀,但前向视野是绝对能保证的,别连科夫作为长机,看到这架迎面飞来的新飞机,表示非常惊讶,这是什么新飞机?
带机头雷达照,两侧进气,单垂尾,三角翼布局,正面看起来都是像法国的幻影3战机,仔细一想,好像巴基斯坦确实有这款飞机。
“阿留辛,巴基斯坦的幻影3战机飞来了,看来巴基斯坦这次终于学聪明了,我先去试试款达索战机的斤两。”
话音刚落,别连科夫就要加速迎上去,准备来一次普通的边境摩擦,这种事实在是太正常,对于可以在军队喝酒的空军来说,还有什么不敢做的事。
别连科夫要往上冲,但阿留辛却看出了不同之处,这架飞机绝对不是什么幻影3,特别是这架飞机扔掉副油箱,并示威的摆动机翼,露出翼下的两枚没导弹之时。
阿留辛看出这款飞机和幻影3的不同,虽然同样是两侧进气,但这款飞机进气道的布置和幻影3却是有着天壤之别。
幻影3进气道布置在机翼上方,而这款飞机却是布置在机翼下方,并向内倾斜,这就是一款从来没有见过的新飞机。(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七章:同门相残(一)
“发现两架米格23,对方有意入侵我领空,来势不善,534请求支援。”
在发现对面的两架米格23之后,安瓦尔首先联系白沙瓦空军基地,同一水平的战机,一对二的风险系数还是非常高,歼教七A新机刚刚服役,作战必须谨慎。
白沙瓦方面待命的535号飞机,在五分钟之前就已经起飞,安瓦尔能看出苏联飞机来者不善,地面雷达通过飞行轨迹分析,同样能看出这些问题,已经先一步通知了白沙瓦基地。
“534,基地已经起飞535前来支援,预计五分钟之后抵达,请坚持、一定要驱逐这两架苏联飞机。”
听到基地的535已经前来支援,安瓦尔一下就放心了,五分钟而已,肯定能坚持到队友前来支援,现在就要好好的和这两架米格23玩玩。
将无线电频道切换,和前来支援的535号飞机建立联系,必须要提前将情报和队友共享。
“卡马尔,我是534号,现在向你共享战场情报,我方遭遇到苏联两架米格23型飞机,目视发现对方携带P…60红外空空导弹,每架飞机携带两枚。”
边境摩擦而已,一般不会带上笨重的中距弹,两枚格斗蛋是最好的配置,即不多同样也不少,所以双方的武器配置相差不大。
卡马尔从分配到作战部队,就一直和安瓦尔密切合作,现在两人又要共同面对危险。但毫无畏惧。
“535正在全速赶来,再有三分钟就抵达战场。我的雷达已经发现了你们,请坚持。”
通讯在这一刻停止了。安瓦尔没有时间再回答,对面的米格23终于按捺不住,想必是发现了前来支援的535号。
别连科夫听到了阿留辛的呼叫,也确实有停下来仔细观察这架被自己误以为是幻影3的战机,但这并不能吓退别连科夫这位大胆的老鸟飞行员,反而更加激起了别连科夫的好胜心。
不就是一架新飞机吗?这又如何,一款飞机到底好不好,都得要打过才知道,只不过别连科夫自己比较先遇到这款飞机而已。
发现对方支援的战机已经高速飞来。别连科夫不再多想,嘱咐了僚机阿留辛注意战况,推杆给油,推背感猛地传来,这是R29发动机爆发出的12。5吨巨大推力。
野蛮的发动机推动飞机猛然提速,往安瓦尔冲过去。当然,安瓦尔也毫不示弱,不就是摩擦吗?近身狗斗,新的歼教七A比起歼七有了相当大的强化。
采用了前缘空战襟翼加双三角翼的配合。小F16的称号已经提前十多年到手,后世的歼七E就是有着小F16的称号,说的就是双三角翼加空战襟翼配合后超强的近身狗斗能力。
虽然在发动机上还有些弱势,但这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开加力、油门推到底,迎着别连科夫冲过去,没得说。就是干。
安尔瓦在战斗中表情变化丰富,这是他的最大标志。嘴角勾起,死死的瞪着极速变大的米格23。现在是考验胆量的时候,两架飞机都在快速的增加马赫数,突破音速就是几秒的问题。
占据有利攻击位置在现在都是没有意义的,按照现在这情况继续,迎头撞毁是必然结局,就要看谁最先忍受不住,改变航向。
飞机在空中飞行,和地面的汽车转向不同,飞机依靠气动舵面偏转来控制飞行,从飞行员转动舵面,再到飞机完成飞行员的指令动作,是有一定的延迟。
双方需要马上做出决定,然而谁都不会改变航向,这是原则问题,况且这还没有到最后时刻,对方的心里防线肯定先一步崩溃。
于是飞机不断加速,两飞行员之间坚守本心,丝毫不为外物所动,透过两块防弹玻璃,四目相对,战意快速升温。
这一刻,唯有后方的阿留辛看得最惊心动魄,旁观者是最清楚这一动作的危险,眼看两架飞机距离越来越近,马上就要撞上了,在最后的改出时刻,双方依然没有任何一人退步。
阿留辛闭上双眼,在在无线电中大声的叫到:“别连科夫,改出”
尽管阿留辛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吼出了最大的声,座舱的防弹玻璃都被这声音震得颤抖,似乎马上就要裂开。
但在闭眼的前一刻,阿留辛依然没有看到长机有任何的反映,这一刻世界都停下来,安静无比,只有发动机的咆哮声。
这一刻似乎全世界都停止,安瓦尔、别连科夫两人中谁做出反应都来不及了,等待他们的只有撞毁,甚至连这两人都闭上了眼睛。
但在下一刻,并没有预料中的爆炸声,两架飞机在这一刻都突破音速,甚至音爆云都重合在一起,但这长空中依然只有音爆声,没有预料中的飞机撞上之后的爆炸声。
一切的原因都在于,在撞上的前一刻,原本你死我活的两位飞行员,却同时做出了向左的180度横滚动作,一次标准的横滚,使得两架飞机在相遇的前一刻堪堪避开。
本来是必死之局,却险之又险的躲过,原因太多,若是两位飞行员哪一位慢半拍,没有做出横滚,就算另一位再怎么规避都没有办法,只能撞上对方的机翼。
但这两飞行员就是这么有默契,或者说是出于对死亡的直觉,对死亡的规避。
当然,若是两位飞行员在规避的时刻没有选着横滚,没有同样都向左180度横滚,那么,撞毁依然不可避免。
但两人就是做到了,默契的一次横滚,使得两人表演出这世界最高难度的“特技表演”,没错,这就是一次特技表演,只有事先经过了无数次磨合、事先经过了沟通的飞行员之间,才能做出这优美地动作。
但这两人并非是亲密、默契的战友,他们是战线对面的敌人,在两架飞机擦肩而过的一瞬间,完成背靠背的姿势,最近之处的飞行员座舱之间不过半米而已。
半米的距离,可以清楚了看到对面飞行员的面孔,甚至能感觉到对方的目光,同时抬头,举起手来,翘起大拇指,这是两位飞行员之间的肯定。
这一刻又是那么的短暂,甚至一秒都不到,两架超音速飞机擦肩而过,同时又默契的不分先后同时改平,拉起,占据有利高度,准备下一次的攻击。
第一次的交锋已经过去,两人都对对方有了一个非常深刻的了解,这可能是一生都难得的队友,但现在造化弄人,他们是敌人。面对敌人,需要穷尽全力。
加速爬升,涡喷七发动机暴露出问题,毕竟推力还是太小,若这次的发动机是涡扇10,那么这次在爬升的比赛中肯定能稳赢,现在是涡喷七
虽然打开了加力,但任是力有不逮。
当然,在爬升的比赛中,米格23也没有占到先手,由于刚才是在低空战斗,飞机后掠角在最小角度,加速爬升阶段却成了不利因素。(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八章:同门相残(二)
在这比赛爬升的阶段,一开始双方都没有占到上风,安瓦尔的歼教七A发动机动力不足、别连科夫的变掠翼角度还处于最不利于爬升的阶段。
米格23采用变掠设计,机构复杂,但带来的全高度适应能力却是相当强悍,老鸟的优势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米格23比不上F14先进,F14可以由电脑自动控制,根据飞行高度实时自动控制后掠角,始终使飞机后掠角处于最适合飞行的状态。
但别连科夫有娴熟的技术,他能有效的弥补米格23技术落后的弱点,目光死死地盯着前方从未移动,但手上的活却没有停下。
飞速地拨动每一个开关,十多个按钮依次按下,翼合中的活动机构终动起来,机翼神奇的开始变动后掠角度,从最开始的18°40′后掠角开始,变为47°40′后掠角任然没有停下,继续向后增大后掠角度,直到达到最大的74°40′,才终于达到了最大后掠角度。
飞机截面一下就变小,变为标准的三角翼布局,三角翼布局在速度的比赛中,从来都是占据着上风,这毫无疑问。当后掠角变到74°40′的时候,别连科夫终于笑了,三角翼布局飞机之间的战争要开始了。
别连科夫的高度开始不断的增加,安瓦尔的高度却因为发动机不给力的缘故,开始后劲不足。
糟糕,爬升速度开始降低。若是再继续爬升肯定会失速,现在必须停止爬升。从新恢复速度。
虽然不知道对面的米格机现在的情况,但在空中摩擦的关键时刻。绝对不能失速进入尾旋状态,那将是三角翼飞机最害怕遇到的情况。
果断推杆,停止爬升,飞机终于如释重负一般的缓上一口气,在改为平飞后的一刻,飞机速度表的指针开始停止向左落下,并可喜的开始继续恢复速度。
航空发动机的加力燃烧室并不能长时间工作,现在是时候关掉加力,让发动机也休息一下。可以预料的是后续的恶战肯定会继续,让加力燃烧室冷静下来,后面或许还能救自己一命。
最重要的是,关掉加力可以使发动机红外辐射源有效降低,米格23挂载的P—60红外制导空空导弹要想锁定安瓦尔,就不会那么容易。
改为平飞之后,安瓦尔转过头观察后方情况,最坏的情况自然是屁股后面尾随着那架米格23,当然。若是运气好那架米格23应该还在进行着就转向,这是米格23要想占据优势所必须经历的一个动作。
好在安瓦尔并没有看到后面有米格23的身影,这着实让人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转过头开始思考下一步的动作。现在米格23没有尾随上来,并不代表下一刻后面不会出现这架难缠的家伙。
或许现在需要准备提前规避了,毕竟现在自己处于不利阶段
安瓦尔的计算很准。别连科夫正在操纵米格23进行盘旋,准备将机头对准那架长得和米格21挺像的老飞机。老鸟之所以是老鸟,在于他做事的时候永远会考虑到下一步甚至下下步的情况。
对手一款新的飞机。还不知道具体情况,现在自己占据优势就应该稳扎稳打,绝对不能冒着危险,去追求快速的一招制敌,损失高度、速度太猛的瞬盘在别连科夫看来是绝对不能采用的,而相对保守一下的稳盘是不错的选择。
尽管稳盘机头指向速度比不上瞬盘,但这不是问题,慢慢来就好,高度和速度绝对不能放弃,不过这样一来,别连科夫的机头雷达就不能快速的指向安瓦尔。
等到别连科夫稳稳的转过来,这时候终于在雷达中的发现了安瓦尔,一下就松了一口气,看这架飞机的样子,应该像是在向低空飞去,这又是什么情况?
不管如何,现在这架飞机都在劫难逃,这么近的距离足够火控雷达的锁定他,直接将这架飞机锁定,然后一切都结束了。
没有过多的动作,平稳的飞行着,现在要给雷达提供最好的环境,持续稳定地照射到安瓦尔,测出安瓦尔的距离、方位角和数据更新信息。
现在的情况就像是模拟教学中一样,顺利妥当,是时候准备下一步了。打开P—60导弹的红外冷却装置,当完成引头冷却之后,就是导弹的红外指导导引头工作之时。
按照雷达提供的方位角、距离数据,导引头终于找到了下方的红外源,虽然很微弱,但也足够了,再有1。5秒之后红外制导导引头就能完成锁定。
导弹就可以发射,而发射后不管是红外制导导引头的最大优势,或许成功就在眼前了,这真是一次愉快的战斗,这款未知型号的飞机,马上就要被自己击败,这将是一项骄人的战绩。
终于,锁定完成的提示声音响起,但别连科夫在这一刻却是面如死灰,尖锐的提示声的确是导弹锁定的声音,但被锁定的飞机却不是雷达显示的那架巴基斯坦飞机。
别连科夫在这关键时刻被锁定了,刚才的尖锐提示声,是在提示别连科夫,他已经被锁定,至于是被什么飞机锁定,别连科夫稍加思考便想到了是哪里来的敌人。
完全没有想到,在自己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巴基斯坦的支援飞机赶来了,更可恶的是,现这架飞机居然加入了战团,实在不能忍。
现在自己被锁定,而刚才那一架和自己打的激烈的巴基斯坦飞机同样被自己锁定,这时候要选择了。别连科夫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这次摩擦中,巴基斯坦先犯规,二打一,那就不能怪自己不守规矩了。
面露凶狠之色的别连科夫就像一头被激怒的北极熊,不管做座舱中刺耳的警告声,专心的瞄准正在往低空飞去的安瓦尔,当熟悉的瞄准完成提示声响起,果断的按下发射按钮。
翼根处的火光闪动,一枚P—60导弹,往安瓦尔径直飞去,还没有完全将高度降到超低空,超级歼教七红外热源相当明显,P—60毫无压力的直径往安瓦尔飞去。
安瓦尔的座舱早就响起了刺耳的警报声,被锁定了,安瓦尔早就料到的结果,不过多年的经验,安瓦尔知道这种摩擦中是不会动真格,发射导弹是不可能的。
在被锁定的那一刻就意味着安瓦尔已经输了,只好颓废的放弃反抗,这次自己失败了,都是这台发动机不够给力,还有自己当时怎么会想到去和米格23比爬升呢?真是一次重大的失误。
常规情况下,战斗本就结束了,但现在情况不同,前来支援的535号机发现了情况。
“534,米格机已经发射导弹,马上规避,这不是模拟空战,这不是模拟空战!”
听到卡马尔传来的消息,安瓦尔立刻进入到最高警戒状态,米格机都发射了导弹,自己必须采取行动,不然就会被击毁。(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九章:同门相残(三)
不知道苏联人为什么这么疯狂,但现在最重要的是摆脱后面的P—60导弹,早期的红外制导空空导弹的确会有追太阳的弱点。但今天这天气情况,就这云层厚度,让这枚导弹追太阳的可能性太低。
必须得要选择其它的办法,红外热源不仅仅有天上的太阳,地面的红外热源同样不少,往地面飞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有真正在地面超低空飞行,才有可能找到机会摆脱它。
当然,现在的情况是先要飞到低空才行,导弹的飞行速度比飞机的飞行速度要快上不少,并不是所有的飞机都是SR71,可以飞出3马赫的高速,直接生猛地靠自身的速度摆脱导弹追击。
就在这一瞬间,安瓦尔就有了决定:开加力,继续向地面俯冲,直接将飞机降到超低空高度。超低空高度以经可以把飞机隐藏在地面的红外辐射源中,避开这枚导弹的几率会大上不少。
至于说开加力会大大的增加现在自身的红外辐射量的问题,安瓦尔早就不在乎了,反正飞机都被导弹锁定了,开不开加力都是那样,只是说开加力燃烧室之后导弹的锁定会更稳而已。
但这些都不是问题,现在也没有打算开始做机动摆脱这枚导弹,只有到超低空高度的时候再说其它的,超低空高度再关掉加力燃烧室,成功的机率甚至会更大一些。
开加力的同时,还要进行俯冲,过载肯定要达到这架飞机的极限。当然安瓦尔要承受的过载同样不会小,到时候能不能在超低空改出俯冲。还得要看安瓦尔的身体素质能不能挺到那个时候。
有人飞行器的过载当然是没法和空空导弹这种无人飞行器比,不管安瓦尔做再大的过载机动。P—60这款导弹都能轻松面对,不就是俯冲吗?
P—60的导引头发现目标飞机红外热源突然增大了,这是一件好事啊,随后又发现这架飞机在向下俯冲。
绝对不能让它逃脱,舵面小幅度偏转,加上燃气舵的辅助之下,轻松的跟上安瓦尔的脚步,一同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