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熬鹰航空业-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云马厂厂长接着于总师的话:“于总师说的不错。我们产能现在确实吃紧,分给0132厂30架也不错,我们和0132、0611合作都不错。我们的歼七技术都是他们移交过来的。”
“嗯,我也想起来了。说起来现在我们都还欠着0132一份天大的人情,前些年我们歼教七A刚上马的时候。还借走了他们厂几乎所有的技术骨干,现在都还在我们这边干活啊,这些技术人员很不错。”
(ps:不要把0132厂设计人员和0611所的设计人员搞混了,他们不是一路人)
说到后面都成了还人情大会,这倒是让杨辉笑而不语,既然这样那就是最好,杨辉也可以卸下内心的包袱,毕竟这辈子抢了0132那么多的订单,也是该补偿一下。
“那行,既然是这样,我也就放心了,我就再说说这次我在航展上遇到的另外一件事,这对我们来说也算是一次机遇,现在回来和众位领导们商量一下。”
杨辉回来好几天,一直对德国人提出的MPC75项目的发动机合作研制放在心上,现在就要仔细商量一下。
虽然杨辉知道后世的MPC75项目在最后没有什么好结果,被国内外多方势力一起搞死,但是这并不代表杨对支线客机使用的六、七吨级商用发动机没有野心。
现在的支线客机还主要是使用涡浆动力,高大上的涡扇还没有到放下身段去做支线客机动力的时候。
那现在,就是乘机会打入这市场的最佳时机:“这次我们在航展上遇到了德国人,得到一个消息,我觉得是我们的机会。德国人不满意自己在空客公司中的地位,同时又看重了民用客机产业市场”
还没说完,经理会的大领导们就表现出了和杨辉当时听到弗洛里计划时同样的反应,首先就是对此表示反对。
“不行,我们去搞什么民航客机,告诉你,现在国内民航客机这趟水非常的混,现在基地都还没人看的懂。我们还是老老实实的作我们的军用战机,现在阶段搞歼七改进,未来做双发多用途战斗攻击机,这已经很不错了。”
甚至于总师是拍着桌子给杨辉警告,这种苗头坚决不能有,现在机基地这样子,就是求稳的时候,没有再冒风险的必要。
若是没有德国人的邀请,杨辉肯定也是这样小富即安,但现在有了机会,杨辉是绝对不愿意放弃。
“总师你说的对,我也觉得现阶段不该趟民航客机的混水,但是我们可以做民航客机的子系统啊。这样不管以后国内的民航客机最后战成什么结果,我们都能稳坐钓鱼台,因为我们发展的是民航客机用的发动机。”
一语惊人,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过的地方,做民航客机用的商用发动机,这看起来的确很好,但这明不是太靠谱,基地现在刚把军用发动机理顺,就要搞更加高端的民用发动机?
“不行,我们现在才刚把涡扇10技术理清楚,连军用发动机第一梯队都进不了,搞民航发动机更不靠谱,国外那些大公司哪个不是虎视眈眈。”
于总师觉得不靠谱,但是杨辉思考后觉得这还是有机会,甚至是唯一的机会。原因是:现在国际上三大发动机巨头对支线客机发动机市场还没有引起重视。
几方都还在十吨级,甚至更高级的商用发动机上面大打出手。十吨级有美国通用和法国塞峰合作的CFM…56,有英国罗罗、美国普惠为首的多国集团共同研制的V2500,现在双方正是打的难舍难分。
更高级的三十到五十吨级别发动机如RB211、瑞达、GE90、pw4000这些,同样是战斗的血逆流成河,那里顾得上七八吨的小发动机,这小东西还没有引起巨头们的注意
乘着机会和同样想重整旗鼓,重返航空工业的德国人合作,先一步做出支线涡扇客机动力,等到九十年代支线客机市场大爆发的时候,就可以称着先手优势拿下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市场份额最好不过。
上辈子的支线涡扇动力发动机被通用的CF34占据了大概三分之二的市场,就是因为这家伙抢了先机,等到九十年代宝马和罗罗发现这市场,双方合作做出BR710发动机,性能确实不错,但是失去了先机,市场已经被通用占领。
“国外的巨头实力确实不俗,不过他们现在还对七、八吨级的小发动机没有兴趣,这才是我们的机会,也是我们唯一的机会,错过这次机会,我们以后就只能看着国外巨头大把赚钱,再反过来侵蚀我们自己的市场。”(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章:先看西飞的动作
杨辉将所有有利的、不利的情况统统讲出来,就是为了能尽可能的从正面说服众人,耍小心眼是绝对行不通的,白所长对发动机最发言权。
“你说了这么多,我就算是再笨也明白你的意思了,对于你的分析我们从来都是相信的,但单单是光听你的判断我们就下决心上马一款发动机还有些草率。”
本来挺宽敞的会议室,现在因为杨辉带回来的消息,使得所有人陷入了沉思之中,投资入巨大资金开发一款商用发动机,这对于基地来说,还是有些难以下定决心,一时间显得有些沉闷、压抑。
好在杨辉说的也还有些道理,加上现在已经确定以后会让杨辉接班,扛起基地前进的大旗,自然对杨辉的的意见也不会无视。
最终还是于总师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我看这样吧,关于这款发动机的事我们先暂时不急,正好这几天杨辉也没有什么大事,就到西飞那边去看看,先看西飞对德国合作研制新客机的态度。”
这就是典型的不见兔子不撒鹰,于总师这意见的确折中:先看西飞和德国方面的消息,只有西飞和德国把新支线客机定下来,基地才能开始打算和德国合作发动机事宜。
不过这样一来,又成了发动机和飞机一起立项,这又到了杨辉几年前就抨击过的老问题。现在杨辉却还是无能为力,毕竟现在基地还不是自己做主,这种憋屈的日子还要过上一两年。
“那行。我这就去西飞那边看看西飞的意思,说起来最近德国人应该也到了西飞那边。我们去看看也还是应该的。”
对于西飞,杨辉也是还有些美回忆。好歹上辈子杨辉也是在西北的航空单位做事,对西飞还是经常去窜门的办事。从回忆中醒过来回到现实,杨辉觉得现在也的确是有必要去西飞那边看看。
“行啊,只要基地这边愿意放我到过去出差,我倒是愿意去看看,现在我们的空中加油项目的加油机是在西飞做,去看看进度,回来对我们歼七四受油机项目也好有个参照。”
说到加油机,现在也有整整一个年头了。貌似还听说西飞那边挺能行,不仅把他们的老上级马老爷子请了回去,连带着马老爷子把运十整个项目组的骨干都从魔都带跑。
而且好像这事儿还闹得挺大,当时还把事闹到了高层,也不知道西飞用了什么办法,最后居然还真就把这些人全都吞下去了。
现在魔都飞机厂和麦道玩的挺欢,虽然设计组人员大量流失,不过招收了一帮学生,加上和麦道现在关系同样不错的奉天所支持。好像也玩转起来,就是不知道这些人以后能不能担负起这重任。
暂时又把发动机的事给搁置起来,杨辉也有些无能为力,好在现在二所也还有涡扇10的项目没有做完。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可以用来等。一年时间不管怎样,杨辉都要把这次的项目定下来,现在时间并不多
“行了。不用再送,我这次又不出国。去西飞那边处理些事而已,没有什么问题。你尽管放心好了。”
收拾的干净利索,杨辉准备登机前往西飞,不过这出行却并不一般,一切只因为杨辉这次的交通工具又进化了。
杨月一脸担心的的样子:“这能一样吗?这次是坐歼击机去,虽然这飞机马上就要定型生产了,不会有什么风险,但是就你这样子,我倒是担心了能不能受得了这歼教七A的暴脾气。”
杨辉听了哈哈一笑,转身爬进后舱,摆摆手表示完没有问题。
“放心吧,教练机不会太暴脾气,再说严队长也不是那种恶趣味的人,我这不是接到消息要急着赶到西飞那边嘛,这次是一件大事,做火车是来不及的。”
说完话之后,在杨月和于总师的的注视下,杨辉就安稳的坐在后座,当一位乘客,蹭飞机前往西飞。
在空中改为平飞之后,杨辉这才感觉到原来座舱视野宽一些的好处,坐在后座的杨辉,看着云层就在自己的旁边然后又远离。
不过最让杨辉感到激动的还是在机头侧面伸出的一根管子,不用说这就是歼教七A的受油管,只用一年多时间,就在歼教七A上面装上了受油管,这并不稀奇。
歼教七A装上的固定式受油管本来技术含量就不高,同时国家这次为了加快空中加油项目的进度,也是流了血,花了大价钱采购了十套英国软式加油组件。英国自然也就要做技术支持,加快了歼教七A的受油机的研制进度。
“严队长,这次我们转场到西飞,他们那边的技术已经准备好了吧?”
两人一起飞行,倒是让枯燥的转场有了些乐趣,开始聊起来,也算是打法无聊时间。
“当然,英国那边给出的进度表,我们这边的受油机改装完成,他们那边的受油机也就差不多了,据说受油机也是先用一架现役的轰六改装的,这次是提前验证技术,你要是多逗留几天,说不定都可以是看到我们第一次进行空中对接试验。”
空中对接试验?这是杨辉听到的第二个好消息,或许自己还真的能够在西飞见证了空中对接完成这伟大的时刻,这次来西飞时间上很是合适啊。
“那行,我到时候肯定要听到你们的好消息之后才会回基地,到时严队长你可要飞出我们0011的精气神来,争取一次对接成功。”
虽然现在基地、0611、西飞三方是合作关系,但是互相之间肯定还是有争强好胜之心,这肯定是会有的。严队长都快要停飞了,这次还主动请缨执行这次任务,也未尝没有这种好胜之心作怪。
“那是当然,我在基地已经苦练了快五十多个飞行小时,专门就练歼教七A的低速飞行控制,采用的双三角翼布局比起前的歼七低速性能好上太多,到时候肯定不会有问题。”
有信心就是好事,若是连飞行员自己都没有信心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干脆就算了为好,也可以节约些燃料。
“好了,带上氧气面罩,我要准备降落,这飞机始终还是航程太短,要想飞到西飞,我们还得要中途转场才行。”
边说边摇头,同时看了一侧的受油管,心里越发的对后面的空中加油项目上心,若是现在能有一架空中加油机在前面,哪里还需要麻烦的中途降落加油,直接空中加油就搞定。
降落,补给油料并简单的检修,随后再次起飞,这次直接就可以飞到西飞,不用再麻烦太多,也算是不错了。
小半天的飞行,终飞抵西飞,正准备降落,塔台却传来等待的通知。
“无法降落,请空中盘旋十分钟,地面有飞机正在执行试验任务,请空中盘旋十分钟。”
听到塔台传过来的消息,杨辉和严队长都没话说了,还能怎么滴,那咱们就继续盘旋十分钟好了。
倒是严队长有些好奇,将高度降下来,飞到云层下面,飞机微微侧过身,杨辉看到了地面跑道上的小家伙。当然在地面上那就不是什么小家伙,而是一架真正的大家伙。(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一章:西飞也牛逼
“刚才看到了吗?严队长,那架飞机应该就西飞的轰六改型,说不定就是这次的加油机,看起来确实挺大。”
飞机早已降落下来,没有再看到刚才在地面滑跑的那架轰六,应该是被拉回机库去了,但这并不妨碍杨辉猜想那架到飞机用来干什么的。
西飞人很热情,把这次长途转场过来的杨辉和严队长安排好,并小心的把严队长的座驾歼教七A拖进机库好生维护,准备十多天之后的空中加油对接。
同时还有人前来接待:“等你们好久了,这次的加油机首次对接训练还要我们两边单位精诚合作,两位飞行员同志长途转场,还是先跟我过来住下吧。”
听有人把自己误认为是飞行员,杨辉倒是挺高兴,虽然杨辉自己并不是飞行员。
“谢谢,不过我并不是飞行员,我是趁机会坐飞机前来处理些事,事情和前几天到的这边的那些德国人有关系。”
原来是自己搞错的,不过听到这位前来是和前几天到来的那帮德国人有关系,这就不能怠慢了,前几天到的那些德国人是天天和所里领导层开会,看起来是有什么大事相商。
搞明白情况,原来是误会了:“原来是这样,请跟我过来,领导说了有0011基地的同志到来就马上安排去参加会议。”
看起来西飞这边对德国人提议也很重视,这几天应该是一直都在进行着闭门会议。自己得要马上参加到会议中,尽快打听出西飞和德国方面的会议情况。
还没有到达会议室,杨辉在外面就听到了里面的情况。会议室的隔音效果似乎并不怎样,敲门进去,里面的人倒是挺多,东西方面孔混合在一起。杨辉都有些数不过来,好在上次巴黎航展上遇到的弗洛里首先认了杨辉。
“杨先生,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到了,我现在正在讨论和西飞公司的合作。你一起来听听也好,可以感受到我们双方对这次的合作非常的重视。”
重视肯定是重视,这么大的一件事。双方能不重视吗?就是杨辉也都没有说不重视,要不然杨辉会直接坐战机前来参加会议?
坐下来,这时候才发现,在这里面坐着的西飞公司人员都挺多。最让杨辉吃惊的是。这次在这会议室里面居然看到了马风山马总设计师,看样子这次西飞对MPC75项目比上辈子更加热心。
现在的西飞虽然没有了飞豹,但现在西飞的情况反而比上辈子好得多,有军队、国家大力支持的加油机项目,四发轰六的上马不仅盘活了西飞,同还借机会把云十设计骨干吞了下来。
云十本来就是民航客机,设计人员要回来之后,遇到机会能再次进入到民航客机行业。恐怕西飞是干柴遇到火星,同时这次西飞在MPC75项目中的话语权也将会增大很多。
这不。杨辉刚坐下来,马老爷子就继续发表着自己的意见:“我看这次的飞机机体设计方案实际上很简单,大家的意见就是做一款七十到八十人左右的支线客机。要求座舱舒适,同时以后还得要可以有更大的升级改进空间,所以我看至少这飞机的客舱直径至少要达到737级别。”
杨辉刚坐下来就听到这么惊人之语,从这话中明显可以听出双方对这款飞机的期待,还有野心之大,这哪里是什么支线客机,妥妥的就是一缩短版的干线客机,类似于后世的空客a319这种东西。
若真的要在后世的支线客机中拿出一架客机来做比喻的话,杨辉现在只能想到一款飞机,新世纪中苏霍伊公司的SSJ100型支线客机。
SSJ100的定位应该和现在西飞、MBB双方所打算做的新飞机有高达百分之九十的重合度,甚至双方的野心恐怕都是差不多,后世俄罗斯民用客机制造业也是一落千丈,而SSJ100正是俄罗斯重回民航制造业的野心体现。
思考明白了这些,杨辉对西飞和德国MBB的计划也就不再多想,看来双方合作之路已经不可避免。对干线客机都有野心的两个家伙,既然都把项目提出来了,恐怕也就没有再停止合作的原因。
仔细观察弗洛里的表情,更加印证了杨辉的猜想,这弗洛里听了马老爷子的提议之后,那两眼冒出的精光,恐怕这弗洛里也是早就有这种打算。
弗洛里马上回应着马老爷子的提议:“没错,我们公司研究出的方案,最后得出的结论也是如此,这将是最经济、最有潜力的方案,而且我们双方的实力完全可以拿下这款四十吨级的支线客机。”
要说实力,
西飞,MBB双方的实力做这样的一款支线客机还真就没有什么大的困难,西飞方面自然不用说,MBB方面实力同样不可小觑。
MBB是联邦德国战后最大的飞机制造商,或许听英文简写听不出这家公司的牛逼之处,但是这家公司的历史翻出来却是牛逼到爆。
公司全称Messerschmitt…B?lkow…Blohm翻译过来就是:梅塞施密特…伯尔科…布洛姆,这家公司由三家德国著名飞机制造公司合并合成,他们几乎就提供了二战德国的军用飞机:Me109、me262,ju52、ju87、ju88,这些都是二战德国主力军用飞机。
可能有人会说这都是过去的辉煌,二战后德被限制不能发展军用航空器,这些公司还能怎么滴?然而并非如此,合并后的MBB公司,在二战之后依然在航空器制造中占有一席之地。
F28喷气式六十座支线客机,OB105等等,在二战后的三十年,德国的军用、民用飞行器研制能力逐渐恢复,虽然没有再做过四五十吨的大飞机,但是制作过多款民航飞机,有完整的研制流程经验,也算是和西飞有互补。
弗洛里说到了双方的实力衡量,这倒的确是一个值得说道的,西飞现在就急于展现出自己的实力,只有把自己的实力展现出来,后面会谈才会更加占据主动。
云十项目的副总师程不识提议:“制造这样的一款小飞机,我们的实力完全足够,这次大家来的还算适时,三天之后请一起参加我们的新飞机首飞吧,我们的轰油六加油机就要首飞,军队方面已经允许MBB同行观看首飞。”
这算是爆出来的一大猛料,也杨辉来的这么急的原因,参加轰油六新平台的首飞那可是一件大事,好歹这也算是共和国第二大的喷气式飞机首飞,不容错过。
弗洛里倒是表示兴趣一般,听名字就知道是图16轰炸机的一个亚型而已,没有什么好看的,这仅仅只能表示西飞方面有制造七十吨级别飞机的能力。
“好的,到时候我们会去看看,能看到一架飞机的首飞也是一件幸运的事。”
说的平平淡淡,知道内情的人一眼就能猜出来德国方面明显是误会了,不过这并没有什么问题,那就继续误会着吧,三天后看到新的轰油六才能给这些德国人更多、更深的震撼。
这样对西飞在以后的合作中更加有利,这是西飞所需要的。同样杨辉也不会坏了西飞的好事去当个出头鸟,杨辉自己也想看看满脑子都是齿轮的德国人到时候看到新轰六时的样子,恐怕搞不好就要卡死。(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二章:德国人傻了
几天的会议中,杨辉真正的当了一个旁听的听众,西飞方面由于马老爷子参加过云十的研制,虽然没有最后走完全程,但是大致的过程都知道。
民航飞机研制和军用飞机研制的之间差别还是挺大,本来MBB以为凭借着自己的经验比较丰富一点可以压制住西飞,但马老爷子的独到见解,始终能在关键时刻给出关键的意见,让德国人对西飞的实力总感觉摸不到底。
直到第三天,双方对新飞机终于有了一个初步的定位、大概的设计布局,杨辉一路听过来这么久,见证初步方案一步一步的成型,和杨辉记忆中后世的MPC75项目不断重合。
而第三天会议却是停止下来,按照计划这一天是西飞的大日子,新的四发轰油六平台就要正式试飞,之前的地面滑跑试验早就已经完成,大家都等着这一天。
八月正是最炎热的时候,西北地区更是如此,虽然还只是早上九点,但杨辉也感受到了大西北地区阳光火辣辣的热情,
杨辉和德国方面都是观摩试飞的嘉宾,被允许在观众席远距离观看试飞,忍受着炎热,所有人目不转睛的盯着远处的机库。
终于,一架飞机慢慢地从机库中拖出来,随即便拖上跑道做起飞前准备,杨辉明显能看到到德国人已经傻眼了。
明明只是仿制苏联的TU16飞机,但是现在看起来和弗洛里所想的出入实在太大,机翼下吊挂着的两台发动机,无不表明这架飞机现在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双发中型轰炸机。
“哦,四台发动机,现在这架飞机装上了四台发动机。这是我看花眼睛了吗?实在是太不可思议,老旧的图16居然也能这样改进。”
前来谈判的可不只是弗洛里一个人,同来的自然还有负责技术的MBB公司设计师,MBB在战后主要精力放在大型飞机上面,这次来商谈的是大型客机项目,自然来的也是对大飞机有经验的设计师。
德国人满脑子都是齿轮。虽然死板,但也还不是瞎子,同来的设计师操起桌子上放着的望远镜,仔细的端详着卧在跑道上的大家伙,单从外形上还是能看出来很多东西。
“嘶啧啧实在出乎意料,上帝啊,我实在没有想到。”
依依不舍的放下手中的望远镜,现在是他这个搞技术的设计师做一个评价的时候到了,这将是MBB高层的参考数据。从而再次评估西飞的实力,最后将直接影响西飞在新飞机合作中的地位。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架飞机确实是从图16基础上改进过来的,不论是在机体气动布局还是从内侧的两台发动机安装位置来看,都有着图16的印记。”
首先肯定了这架飞机的原来身份,然后才在随身笔记本上画出大致的三视图,要想将飞机的大致情况表达清楚,还是需要画出来才行。
在图纸旁边是一系列的式子。通过最后推导出来的数据来评价,这样才能更有说服性。虽然这些数据并不是很准确,不过看个热闹、分析大概还是够了。
“这架飞机是采用了四台发动机,但应该不再是图16的原装发动机,这是从机翼结构上分析出来的。这架飞机的机翼并没有做太大的改动,这样肯定就承受不了一台九吨推力的发动机的推力,看起来这台发动机应该是斯贝512。”
一旁的杨辉听着德国人的分析。倒是非常赞同,能从外表看出结构,再从结构上分析出发动机推力,这牛逼啊。最主要的是还真让这位给分析对了,斯贝202(涡扇九)无加力版几乎就是斯贝512。
听到手下的设计师给出了分析结果。弗洛里算是彻底服了,能把图16改成这样,这也算是一大亮点了,整个动力系统几可以算是完全重新设计。
弗洛里再次刷新了自己对西飞公司的评估,这样的公司实力还真是不俗,若是此次真试飞成功,或许后面的客机项目可以更多的听取西飞公司的意见。
摸摸自己的大鼻子,迫不及待的拿起桌上的望远镜,要验证一下是不是真的如刚才所说的那样。
而当弗洛里从望远镜里面看到新的轰六之后,终于是服气了,这还真是一架四发动机的新飞机,甚至弗洛里看到了发动机已经启动,进气口处的风扇叶片飞速旋转着。
坐下来,弗洛里这才想起旁边的杨辉,好像这位从一开始就没有表现出一点惊讶的样子,看来这位应该是早就知道消息,或许可以打听到一点什么。
这时候终于变得殷情起来,古板严肃的面部表情挤出了一点笑容,杨辉看了觉得浑身上下都不舒服,应该是这笑容太颠覆德国人的传统了。
“杨,似乎你事先知道这款飞机,你可以为我们解答一下这款飞机吗?我们对这架飞机非常好奇,通过这架飞机我们需要重新评估西飞公司的实力。”
杨辉当然知道这架新飞机的消息,现在杨辉倒是可以把一些不太重要的消息透露一些,旁人的评价比起西飞自己介绍,听起来会更加容易让人信服。
“是的,这款新飞机就是图16(轰六)的一个改进型号,但是现在已经和老式的图16有了很多的不同,四台发动机,使得这款飞机起飞重量已经达到到了接近百吨的起飞重量。”
百吨的起飞重量是一个坎儿,能研制百吨以上的飞机,就可以自豪的说自己可以研制大飞机了,这是实力的象征。
“其实这次的大改动,是去年才开始立项,到现在也不过刚好一年时间而已。”
这次杨辉是替西飞把牛吹大了,刚立项一年时间,就完成复杂的动力系统该进,同时还对机体重新进行设计,输油管线也要进行排线。仅一年时间,杨辉自己都觉得有些太快,好在西飞有轰六资料。
从设计到制造原型机,再到首次试飞才用一年时间,德国人是完全不淡定了。弗洛里当即就从凳子上跳起来,刚才杨辉说的时间上实在是太快了,快的令人不敢相信。
瞪大双眼,一脸的惊恐,这完全不科学:“不,这么大的改动一年时间就能制造出原型机进行首飞,你这完全是在胡说,这绝对不可能。”
弗洛里的夸张表情倒是把杨辉搞的一愣一愣的,自己说的本来就是事实啊,轰油六项目从去年立项到现在事实上,它确实才一年时间。
摇摇头,既然弗洛里不相信,那杨辉就没有办法了,这年头说真话都没有人相信,还是老老实实的看试飞吧。
“不管你相不相信,事实就是这样的,这架飞机是我们空中加油机的载油平台,去年八月空中加油机项目立项。这些你可以去问问那旁边的英国人,他们是空中加油设备附件的提供方,什么时候加油机项目开始的他们都知道,这不是什么保密的项目。”
杨辉毫不保留的坦白给弗洛里,德国人愿意问英国人就去,事实就是这样。只是杨辉选择不说以前下马的轰六I,也不会说这次的新飞机采用了轰六I的技术。(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三章:我们实力很强
还别说,德国人的求真、求实精神确实值得佩服,弗洛里大手一挥,找来随从一起前来的设计师。
“你去英国人那边打听一下,这款空中加油机项目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记住,一定要打听清楚。”
老板一声吩咐,下面的人自然是跑断腿,眼看跑道上的飞机都要起飞了,现在让人去打听什么消息,这不仅仅是随行的这位设计师要错过这一关键时刻,恐怕英国人那边还不一定会高兴的回答。
满脸幽怨的看着正在跑道上开始缓慢滑跑的飞机,然后往英国人所在的地方走过去。
现在没有人管这位幽怨的德国设计师,所有人都被跑道上滑跑的大家伙吸引着,一架四台发动机的轰炸机起飞。
那家伙光看着就感觉有气势,同样吨位的客机相比就差了老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