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熬鹰航空业-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种仪器。
由于最近所里情况还不太好,项目实在是有些少,整个零部件测试区的机器没有几个在工作,
唯一几台在工作的机器旁边也是吸引了这些没有测试项目的工作人员,反正是围的密密麻麻。
不过还是有人发现了这两个不速之客,一眼就看到了三人带来的燃烧室,仔细打量后终于是想起了最近所里是有一个项目,不过听起来不怎么好听,但是有事做还是不错的。
“都过来,这边有新项目了。”此人登高一呼,随后那些在原本还在围观的人一下就听到了,随后云集而影从。
呼啦一声,一群人就往这边围过来,仔细打量着,当然是打量燃烧室了,难道还会看这三个大老爷们。
“这么小?什么东西,哪里用得上?”
“导弹恐怕都用不上吧。”
“导弹都是用固体燃料,很明显不是这个。”
“那是······”
一群人是七嘴八舌的,不管怎么想破脑袋都想不出什么发动机用这个东西,关于航模的事也只是在一旁的设计中心那边有人知道,虽然都这么多天了,但是对于这个小家伙涡喷还真的就没人愿意提起它,实在是太没存在感。
当然还是有人想起来了,所里有一个自己立项的航模项目,应该就是这个东西了。
“航模发动机燃烧室,对吧。所里自己花钱做的。”
这些个搞技术,不闻窗外事的测试人员终于算是搞懂了。然后在一看,原来是这么回事的,这下就能说的通了,简陋点,小一点都是正常的。
“没错,这就是航模用的燃烧室,按要求,我们做的很简单,能用就行了。”武科长本不想说太多,但是看到都在议论这个,也就只有多说几句了。
“现在这个试件已经做好了,就看你们这边的测试了,如果这边燃烧室测试的没有问题的话,就只等最后的装机测试了。”
说一千道一万说到最后,还是要回归主题:测试燃烧室。
“这个燃烧室要求不高,我们把一些不重要的测试都划掉了,三个燃烧室,每个的设计寿命是只有25个小时左右的。不过应该是能把测试项目做完的。”把一张测试单拿出来看了看就要叫给这边的负责人。
这边的零部件测试的负责人一看这个燃烧室的测试项目单,一下就有了计划,打断众人的议论,安排测试事宜。
“三个燃烧室,这一个用来拆开做零件的力学测试。”说着把一个燃烧室拿起来翻转着看了几眼,就交给了后面的一个负责力学测试的人。
这人既然领了项目,自然也就高兴地叫上自己的手下得测试人员离开,总算是有点事做了。
看着离开了一些人,这位负责人继续吩咐道“这两个燃烧室就用来做燃烧性能测试”
将两个燃烧室交给两位负责测试的组长,终于一群人也就都各自跟自己的组长离开去做测试去。
这位负责人再一看测试单的署名,有点小惊讶。
“走吧,现在该叫你武科长了对吧?先过来把测试清单填一下才行。”
武科长在所里也是做了有十年时间了,一直都是在做燃烧室,往这边测试中心来做测试都不知道多少回了,自然是和这位负责人是老相识了。
正要往里走时,终于杨辉还是找到了这边的零部件测试区。
“嘿,武科长,这边都开始做测试了?”没有看到燃烧室的影子,杨辉自然是明白已经在开始做测试了。
“还没,这边才刚把东西发下去,我正要去填写测试单,走吧一起去看看。”边说边招呼杨辉一起往里面去。
“哦,对了,介绍一下,这位是这里负责零部件测试的李科长。和我多年老朋友了,很好说话的。”将这边的李科长介绍给杨辉了,自然还得要把杨辉介绍给李科长。
“这位年轻人叫杨辉,今年来的,这次航模动力系统的整体负责人。”
“你好你好。”
俩人算是认识了,便三人一起往里面的办公室走,至于后面的田壮俩人,早就跑到那边的测试区去看测试了。
走到办公室里,把各项测试单填好,武科长签字。然后李科长就招呼着要去看现场的测试了,顺便还要把测试单发下去,没测试单,下面是没法做测试的。
这时候一群白大褂已经把燃烧室安装好了,固定在台架上,传感器被装在燃烧室上面,也有装在里面的燃烧筒壁上的。
看到这里做温度测试的已经把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李科长把这里的测试单找出来交给这里的负责人,就又要忙着把另外两份发出去。
这边的一个重要的测试要开始了,当然杨辉和武科长是不会走了,必须现场看着啊。
“好,试验单到了,我们可以开始做测试了。”
杨辉两人连忙撤退到隔离区以外,这个燃烧室测试是有风险的,还是远离的好。
“各单位注意,燃烧室温度测试即将开始,无关人员请撤退的安全区。”
看了各方面都打手势表示已经准备就绪,继续安排下去。
“风机准备启动,加入空气。”
“风机启动完毕,运行正常,正在压入空气。”
看到这边的风机已经开始往燃烧室压入空气了。
“丙烷气体准备”
“丙烷准备完毕,可以注入燃烧。”
“允许注入丙烷。”
看到老旧的显示器上显示的丙烷和空气的比例不断趋近于最佳燃烧比例。终于,当数据达标后,这位负责人按下了点火按钮。
随着燃烧室里轻微地嘭的一声,燃烧室算是点火成功了。一次成功,点火还是比较可靠的,到现在来说还算顺利。
几双眼睛死死的盯着显示器,上面的数据不断刷新,温度传感器将燃烧室以及燃烧筒壁的温度传来。
看到温度已经过了汽油的燃点了达到446度了,果断的要求注入汽油。
“注入汽油,丙烷准备断气。”
“噗噗噗噗,”几声爆鸣声,很明显传来一个信息,刚才注入汽油燃烧并不稳定,不过最后还是成功过度到了使用燃油燃烧,但是依然偶尔在个别的进油处的火焰熄灭,不过随后又被其他的位置上的火焰窜过来点燃。”
看到这里几个人都是眉头一皱,很明显这个燃烧有问题,应该还是燃料问题吧。
“是可能燃料问题”杨辉一语就道破这个燃烧不稳定的关键问题。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四十八章:燃油选择
“燃油停止注入,停止试验。”
随着一句停止试验,燃料被切断,燃烧室也停止了燃烧,慢慢的试验中心整个空间里炽热的空气也冷却下来。
沮丧的神情挂在脸上,虽然早就对试验失败这种事有了多次的经历。但是每次试验开始,又都是默默的关注着,希望能圆满完成,而显然这次试验是失败的。
“燃料问题,刚才使用丙烷燃烧时就完全没有这种现象,就是改为使用了汽油就出现问题了,肯定是汽油不适合涡喷使用。”
这个结论很容易就定下来了,这些都是明摆着的问题了。只要是全程观看了试车的都能看得出来。
“这样吧,试验继续,就暂时先用丙烷,把一些无关燃料的试验做了。”杨辉想来想去,只能想到这个还算靠谱的方案,时间紧迫,试验不能停下来。
点了点头武科长也算是同意杨辉的建议,这是最好的方案了。
“那好,我们就继续测试,你们就现办法解决燃料问题,现在要马上试验出合适的燃料。”
看到测试负责人同意自己的方案,杨辉招呼上武科长就往外走。一路上都默默无言,心里都想着燃料的事,还没有头绪,只能慢慢想出方案再来说了。
做到办公室里,一下就各种滋味用上来了,上午一切进展都还顺利,下午一开始测试就出问题了,关键是现在还拿不出一个靠谱的解决方案,这种心情,真的是难以言表。
按理来说作为重生过来的人,承受能力算是已经够强大,但是现在自己辛辛苦苦做出来的设计还是有问题,这种打击不是说你重生了就可以免了的。
沉思,感慨,叹息,到最后还是要重新站起来,问题就在那里,不可能它自己就解决了的,还是要想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来,这样才能把问题解决了。
重新梳理一下头绪,现在要想办法了。这个燃料肯定是要试验出来的,现在就需要一个测试不同燃料燃烧性能的装置了,到底是怎么设计试验装置,杨辉已经想好了。
说来这方法也是很简单的,就是直接找一个医用注射器,再用输液用的塑料管连接上注射器和针头,把针头固定在虎钳上。燃料就装载注射器里,测试时匀速将燃料推出针头就行了,直接在针头出燃料时点燃。
这样就能做一个简易的测试装置,有的时候工业设计就是这么简单,没有必要做的太麻烦,整的好高大上,这是共和国工业化建设最有用的经验。
将自己的设想变成现实很简单,杨辉给武科长说了之后,很快就从医务室找来了注射器,软管以及针头。
找了个宽敞无风的地方,没有虎钳好说,随便想个办法就可以把针头固定上了。
这下就算把最重要的测试装置安装到位了,虽然看起来是又土又简陋,但是按杨辉的设想来是可以达到设计要求的,一句话:土鳖不土,战斗力五。还是土一点好。
不管怎么土,试验一下就好了,把注射器里吸进半罐子航空煤油,连接好软管和针头,慢慢推送注射器里的煤油,直到从针头里射出一道油柱,这是武科长用一根长长的火柴点燃向油柱靠近,刚靠近油柱就点燃了,一条优美的火焰弧线就从针头处开始,最后落到地面。整个在空中的油柱燃烧的很好。
可是再好也不能用航空没有来做航模涡喷燃料,这东西实在不好找,所以还是要从新想其他的办法。
世面上一共就两种最常见的液体燃料,汽油,柴油。两种燃料各有千秋,但是在涡喷上面这这两个中汽油单一的使用肯定是不行的,刚才的测试中心中已经能看出来:汽油点燃是比较容易的,但是燃烧不充分,所里、以就有了燃烧时的断断续续。
所以现在是要试一试柴油了,将航空煤油排出注射器,又吸上一罐子的柴油,准备进行试验了。
针头又高速的射出一道柴油柱,将火柴靠近,不过怎么点,也是点不燃,这就是柴油的试验情况了,也是不容乐观。
这下就只剩下最后一个办法了,将汽油柴油进行混合燃烧试试,只要能点燃就好。柴油的特性就是不易挥发,燃烧稳定,但不易直接点燃,使用柴油的机械都是通过压缩来点燃。汽油却正好相反,易挥发,燃烧不太稳定,但是可以直接电火花点燃。想来混合一下应该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首先为了保证点燃燃料,将汽油柴油比例按照1:1来,能点燃的话就增加柴油比例,直到最后找到一个可以稳定燃烧的合适比例,不能燃烧的话就增加汽油的比例,直到能够燃烧,在慢慢找合适的比例。
要是都不能稳定燃烧的话麻烦就来了,最后恐怕就只有使用丙烷做燃料,或者航空煤油做燃料,不过这两种都不太方便。
将汽油柴油按照比例抽进注射器,这时候才发现注射器还真好用,上面有刻度线,按照刻度线来抽取不同比例的汽柴油,一下就方便不少了。
先是1:1比例燃烧试验。随着油柱喷射而出,用火柴一点就着,燃烧也相对单一的汽油要稳定的多了,不过还是有点小问题。
继续增加柴油比例。达到2:1,试验中又明显要比1:1的比例要好一些。随着柴油比例不断增加,火焰燃烧不断的稳定下来,当达到5:1的柴汽油比例时,点火就有点困难了,这下就算是找到稳定燃烧的燃料了。
“快记下来,汽油和柴油混合燃烧,比例为柴油4汽油1,这就是最佳燃烧比例了,总算还是找到办法了。”
放下注射器杨辉喜悦的笑容很明显就能看到,这是一个好天气啊,好天气。连油料的刺鼻味道杨辉都感觉是香的。
“是啊,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办法了,好像这才两个小时还不到对吧?”
武科长也是高兴的很,最让他高兴的不只是找到了这个合适的燃油比例,最高兴的是才两个小时就搞定了这个大难题。
“快收拾一下,我们去测试中心,必须要在燃烧室中能稳定燃烧我才算放心。”边说。杨辉就已经把注射器取下来,针头也取下来,至于还能不能继续作为医用,就不杨辉关心的了,他只管自己的燃烧室能不能稳定燃烧。
“咦,你们又来了。还有什么事吗?”
“不,我们已经找到合适的燃料了,柴油汽油4:1混合燃烧最好。”
听到这么快就找到解决方案了,马上停止这边正在做的测试准备。这位负责人带杨辉来到了一间油料库房。
“这边主要是航空煤油,不过汽油柴油也还是有的,主要是给所里的汽车用的,现在就可以按比例配出你说的燃料了,”推开油料库房,整齐的码放着一些润滑油桶。至于汽油,柴油,煤油这些是装在地下油井中的。
找了个大油桶,按比例装进了柴油汽油,两人抬起一大桶油放上手推车,武科长当了一回苦力,将一桶油推到了测试中心。
再次进行燃烧室点火测试,风机通入空气,随后通入丙烷。达到合适比例,成功点火。开始预热,由于燃料是混合燃料,所以燃点也相应变化,根据比例计算,燃点在262,保守点,当温度达到了280是开始下命令。
“注入液体燃料准备。”
“准备完毕,整个在注入”
随着混合燃料注入燃烧室,只听到很微小的一个声音,就能明显的看到火焰的颜色已经变了,火力也更猛了。
燃烧情况稳定,混合燃料没有问题,传感器传来数据表示燃烧筒最高温度在710摄氏度。
“燃料没有问题了”看着规律跳动的火焰,杨辉只是淡淡的说出这一句话。
第四十九章:又出两图
这边燃烧室的测试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了三天,杨辉也就是在测试现场和自己动力系统项目组之间两点一线,杨月那边的机体设计杨辉是没时间往那边去了。
杨辉就这样的,要是做做外形还能行,要做结构设计这个完全就是抓瞎了,自己后世搞试飞也是不管结构设计的,航空业专业太多,不可能出全才。
值得高兴的事有两件事,那边测试中心把燃烧室烧的都已经正常报废一个了,各项试验报告也都要汇总了,大概还有三天天就能出最后结果。
另一件事就是钟建设的离心叶轮设计出来了,现在杨辉正在赶离心叶轮的图纸,至于说钟建设在干什么?当然是在睡觉了。
钟建设为了赶这个离心叶轮的设计也是熬了好几次夜,昨天晚上钟建设就是早晨四点才睡下的,七点就又起来,扛着两又大了一圈的黑眼圈来上班,杨辉连忙把钟建设的设计资料接过,让钟建设趴着桌子睡大觉了。虽然影响不好,但是同样做科研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钟建设的离心压气轮设计的很有点意思,而且压气轮是一体化,直接是铸造而成,看起来相当简洁。不过这个在铸造中恐怕就会有麻烦了,这个压气轮曲面还是挺多的,铸造先不说成品率,光是制作模型就要费老大的劲。
微型涡喷作为透平类机械,在使用中转数相当之高,最高转数能达到10万到20万转每分钟,在这么高的转速下就必须考虑到离心叶轮在高速旋转中的受热情况,钟建设在资料中考虑过多种结构方式,但最后还是使用有限元分析得出了一个最优的结构。
看到这里使用有限元做分析了,杨辉相当惊讶,一个是有限元这东西是70年代以后才开始高速发展的,现在这个还属于顶尖的分析方法,没想到钟建设居然都用上了,看来是在大学里有高人指点。
另一个惊讶的问题就是这个有限元分析最后居然做出来了,看样子钟建设是想来什么办法找到一台计算机,有限元这个东西没有计算机真的就是只有抓瞎。当然就算有计算机,也是很困难的,现在基地的计算机那个速度,要计算出来还是需要点技术的。
暂且不管这个有限元是怎么计算出来的,继续向下看,又是对压气轮的离心力和高温负荷进行了计算,最后根据材料特性和叶轮受热两个数值,计算了拉伸和强度极限,将叶轮和机匣的间隙计算的清清楚楚。
各项计算的数据大致过程都是有大概的记录的,充分说明这个离心叶轮设计的很是花费心思,很多东西都是计算了之后才发现不对,又再次计算。项目组的都是才从本科毕业的,可以说没有一点设计经验,冤枉活也不知道做了多少。杨辉从头到尾检查了资料的问题后,改了几个小地方,但是无关大雅。
确认没有问题了,杨辉开始动手做一件多年都没怎么再动过的一项技术:机械制图。机械制图这个东西在后世普遍都被电脑制图代替了,当然还是有一些手工的,但是都比较少了。在航空航天制造业中就更加普遍的使用电脑制图了,最后直接打印图纸就行了,至于要做到无纸化生产,这个还是有难度的。
虽然电脑制图代替了人工但是制图的基本的东西还是要知道的,电脑只是代替纸笔,但是还是要人来操作,杨辉对于制图要求还是没有忘掉的。
从开始的画图框,标题栏,法线,一步步往下面画。一路上自然是磕磕碰碰,经常要用橡皮擦掉画了的线条,然后留下浅浅的痕迹。
最后虽然是画完了一张图,但差不多这张图也是要废了,图纸之脏,杨辉自己都不好意思,最后只能作废,借故出去把图纸销毁。
等到杨辉回来是钟建设已经醒来了,迷迷糊糊的在看他的资料。这时候杨辉自然就没办法继续画了,资料数据都没了,还画什么?
将自理领来的作图纸交给钟建设后,杨辉自己开始做自己的项目‘供油系统’,当时分配项目的时候,可是每人两个小项,杨辉自己领是:燃烧室及供油系统。
供油系统比较简单,说白了就是一堆油管而已。最多就是怎么控制燃油量,不过也简单加上两个燃油阀和丙烷阀就可以解决了,这个应该有成品,不用设计。唯一有需要费点心思的也就是油管布线了,好的布线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油管的弯曲次数,提高可靠性。
三天时间杨辉的供油系统的设计已经趋近尾声了,最后的设计杨辉虽然有点不满意但是也没有办法,在83年的时候就不要去想电子式控制了,老老实实的做机械控制式好了,虽然最后看起来不太美观,但这并没有什么问题,发动机嘛,装在航模里面的家伙,丑一点也就忍了。
现在杨辉比较担心的事航模控制系统那边做的怎么样了,现在这个航模要实现地面控制恐怕只有使用一下落后电子管集成来控制了,至于会不会有延迟这就不知道了,反正反映速度是比不上晶体管了就是。
现在是再怎么担心也是没办法了,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基地的军工品质上了,军工品质怎么也是要相对好一些的。
埋头继续做自己的的供油系统收尾工作,像画图这事还是少不了的,不过画些管线是相对比起画复杂的机械来说,是相当简单了,没要到多长时间将就把图纸画上了。
检查无误,就得交审核,复核,最后都签上大名后才可以算是正式出图,才可以交工工厂试制。
又是一个大早杨辉和钟建设分别去不同的厂子找人试制零件,杨辉回来的比较早,他的就是一些管线而已,很容易就做好了。而钟建设回来却不是零件比杨辉还要做的快,恰恰相反,离心叶轮还真不好做,要用铸造才能行,最后还不一定能有几个合格的成品。
钟建设很明显也是在担心这个问题,坐在那里还在想着叶轮铸造的事,连他的扩压器都没有开始设计,这对于一个工作狂人来说是比较少见的,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这个离心叶轮铸造的困难,连设计者都没多大的信心。
就这样忐忑了两天时间,第三天下于钟建设走来叫上杨辉就往外走。
“杨组长今天下午,那边铸造厂今天有铸造任务,今天就可以用多余的铁水把离心叶轮铸造出来,那边说一共给做十个叶轮。”
这运气也是比较好,前天中午把图纸送过去,今天下于就能出成品,时间算的还真是比较合适。不过一共十个叶轮,不知道能有几个叶轮能成,这个是第一次铸造,还有很多复杂的曲面,不知道最后能成几个,全部报废也不是不可能的。杨辉一路上是忧心不已
来到了厂子里,得知那边铸造车间正在开工,马上往铸造车间赶,就是为了能看着叶轮的铸造,虽然他们去了也是无济于事,顶多在一旁远远的看着铁水被浇注进模具里。
果然,当赶到铸造车间时厂里的铸造任务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几个工人正在帮忙铸造那十个离心叶轮。
几分钟的时间而已铁水就已经被倒进模具里,答应钟建设帮忙铸造叶轮的那位看到了钟建设,快步走出来给要说些什么,至于车间里的铸造任务剩下的就是专人负责了,冷却过程中的晶粒生长控制是比较细致的活了,专人负责是比较正常的。
“钟建设同志对吧,我给你说一下,我是做了十个模型的,废了老大的劲,不过这边这次剩下的铁水不多,只能铸造了八个。”粗大的嗓门,老远就听到这位说的话了。
只铸造了八个,恐怕出成品的机率就更小了,杨辉对于这次铸造更加不看好了。
第五十章:真是想不到
八个叶轮铸件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后,三人来到车间里,这时有两个叶轮正在进行落砂工作,地上摆好了一个已经清理完成的叶轮了。
看着手中这个清理好的叶轮,这位亲自接了钟建设的试件任务的技术后骨干是越看越不好,瘪瘪嘴,然后放下这个叶轮。
“这个问题很多,轴承孔披缝,薄壁处冲砂,还有砂眼这些,问题很多。”
边说边摇头,对于这些问题虽然早有预料,但没想到这么快就暴露出来了,不仅如此还是集中在第一个铸件中,简直无法想像后面的七个铸件会是怎么个样子。
拿起放在桌上的铸件一看果然是问题很多,钟建设看了后又把零件递给杨辉,杨辉其实老远就看到了铸件的缺陷,但是还是接过钟建设手中的铸件,仔细的观摩。
不看不知道,问题不在于那些出了问题的地方,二十处在了那些没有出问题的地方。在没有出问题的地方能看出来铸造的非常好,粗糙度都是很高级别的了,更不要说整个铸件外圈的圆度了,都是做的很不错的。
“建设,你把这个铸件的要求定这么高?”杨辉不懂铸造但是能看的出这个铸件要是成功了的话绝对快要赶上无余量精铸的水平了。很明显以现在基地的水平还没办法做到,就是国内都还没突破这项技术。
“对啊,这个是一次成型的,像这种小的零件曲面又多,是没办法对曲面在进行在加工的,当然要说用钳工手工打磨这个是可以的,不过这就有些小题大做了,所以我就选择把铸造精度提高。”
这下算是明白了,问题简很单:由于没法在对铸造好的零件曲面部分进行二次加工,所以只有在铸造时就提高精度。这也算是一个办法,但是现在显然是达不到要求的。
在杨辉和钟建设说话的档口,剩下的七个叶轮铸件被清理出来了,招呼两人过去走到一堆叶轮边。
“成品就是这样了,目前我们还没法达到图纸要求的精度,我答应这次的试件要求就是为了试一试能不能做出来,但是我显然低估了难度。”
这位负责人将一堆叶轮中的一个拿出来,递给杨辉两人看。
“这个叶轮是八个里面最好的一个,没有冲砂,砂眼也没几个,披缝这里本来就是要再次车削加工的,所以问题不大。你们可以用这个勉强做到试验。算是次品,但不是废品。”
思考好久这位技术骨干才说出这么一句话,要知道从这位手里出去的铸件已经好多年没有次品了,就只有这一次为了杨辉他们赶时间才给放出这个次品。只有这样才能算是给交出一个铸件,要是一个铸件都没有的话,那后续的试验就没办法继续了。
“行,我们就接受这个铸件,回去我们会想办法把精度要求控制一下,后面还会麻烦您的。”这时候杨辉还没法多说什么,这后面的第二次改良后的铸造恐怕还得麻烦这位,听这里的工人说,这位以经是厂里最顶尖的技术骨干了,下次不管怎么还得麻烦这位。
告辞这边厂里,拿着唯一一件次品回所里,试验是肯定没法做的,只能是重新想办法优化叶轮,想办法降低铸造精度要求。
放下铸件,将零件的设计指标找出来,现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看那个技术指标可以想办法降下来没有,要是找到了可以降下来的技术指标的话,那么整个叶轮的综合要求就有可能降低一些。
首先看压气效率,如果效率可以降低一些的话,那就是最简单,可以直接把铸件的精度要求降下来。不过看了压气效率后,明显能看出来,这个指标是没办降低下来的,效率已经是靠近燃烧室要求的最低空气压缩要求了。
再看设计寿命27小时,这个当时钟建设设计时留有两个小时的余量,现在就是要牺牲这两个小时的余量了,直接更改成25小时,现在燃烧室的设计寿命就是25小时,叶轮多两小时也是没什么用处,再说了,铸件的叶轮一般是不会出问题的,这东西比较皮实正常工作下是不会出问题的。
抠下来的两个小时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这个时间对精度没什么大的关系。
然后令杨辉哭笑不得的一个指标赫然出现在杨辉面前了。钟建设这位可爱的同志居然还考虑了叶轮对吸入异物的承受能力,考虑到了撞鸟的可能,为了在发动机吸入异物后能够安全返航,钟建设同志把叶轮的强度硬度都提高了不止一个等级了。
“我的钟建设同志,你还考虑了撞鸟了,这航模才多大,能撞上鸟来,就想说这是要多小的几率。”看着还在计算抠下来的两个小时对最后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