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全能文艺兵-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是肯定的!”编辑笑着回答。

    “所以啊,既然写的是通俗小说,那就别假装什么清高了,还通俗不等于低俗,老百姓爱看的才应该是我们写的,只要不触犯法律,就是打点擦边球也没什么。”刘毅总结。

    “没错。”编辑点了点头,表示肯定。

    正如南方文学预料,这一期的《十月》上市后,读者议论纷纷,有惊讶的,也有破口大骂的,还有的立即要求退钱,但也有硬着头皮往下阅读的。

    王华伦就是硬着头皮往下读的读者之一。

    他的想法很简单,都花了钱了,要是不读一下,那还不亏大了!

    他的十月不是零售买来的,而且直接从邮局订阅,就是想退都退不成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啧啧,这词写得真是不错,小山老师只怕也是一个诗人啊,不然哪里写得出来这么好的诗词?”

    王华伦一边读一边感慨。

    他跟有些读者不一样,他其实是有学问的人,之所以阅读《十月》这种通俗杂志,其实是为了放松。

    但实话实说,对于古典文化和古典诗词他还是挺喜欢的,读书人嘛,不就爱这一口!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须臾,蛇不见了。”读完这一段后,王华伦一下站了起来。

    “嘶。。。。。。。这个小山,竟然真的用文言文写小说?”

    他惊讶不已。

    不过平静下来后他却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破口大骂,反而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读了起来。第一章读完后,他不由啧啧称奇。

    “这个小山。。。。还真是不得了,他写这个小说用的这些语言,看起来像是文言文,但其实读起来又没真正的文言文那般晦涩拗口,大多数还是一目了然的,可是读起来却给人一种阅读文言文的美妙和韵味,真有意思!”

    王华伦很快就集中了精神,把后面的部分一口气读完。

    当他把全部内容通读了一遍,这才忽然发现这个《三国演义》吸引他的地方不仅仅只有语言,还有精彩的三国人物,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真是一部。”

    王华伦暗暗称赞,于是,不一会儿,他拿起桌子上的电话给自己的几个好朋友打了电话,向大家推荐了这部小说。

    “喂,老赵,给你推荐一部小说,这期的十月上的《三国演义》,快点去看。”

    但对方一听,立即撇嘴:“十月那种小说是我这种有身份的人看的吗?”

    王华伦连忙解释:“这期的十月不一样了,尤其是他们刊载的这部《三国演义》,是用文言文写的,而且写的还是历史,另外,里面还有诗词。”

    “真的?”

    “不信你自己去买一本看看!”

    但像王华伦一样的读者其实不少。

    十月编辑部。

    一些编辑看着反馈回来的销售数据,急得头发都要白了。

    “今天的销售数据直接暴跌百分之五十!”

    “更加要命的是很多读者开始抗议了,说是下一期要是还发《三国演义》,他们以后就不买我们的杂志了!”

    “这可怎么办啊?”

    大家都忧心忡忡的。

第139章 三国热的苗头

    139三国热的苗头

    十月编辑部里弥漫着一种冷彻入骨的绝望,就连从窗子外照射进来的太阳光也是惨白惨白的。

    “社长,下个月我们怕是不能再连载《三国演义》了?”几个编辑找到社长,诚恳的说着自己的建议。

    “是啊,社长,事实已经证明我们之前的判断是对的,我们不能再一错再错。”另外一个编辑说道。

    社长没说话,但脸上的表情已经表明他已经有些意动了,之前马有为给他说的那些理由,此刻看起来似乎不那么有说服力了。

    把几个编辑打发走了后,社长想了想,然后拿起桌子上的电话给马有为打了一个电话:“小马,你到我办公室一下。”

    片刻,马有为推门进来:“社长。”

    马有为的情绪有些糟糕,脸色也很不好,眼窝深陷,满眼的血丝。

    “小马?”社长欲言又止。

    “社长,你不用说了,我知道该怎么做的,如果杂志的销量因为《三国演义》大幅下挫,我会辞职!”

    “小马,我不是这个意思!”社长连忙说道。

    马有为摆了摆手:“社长,我相信陈北冥,我也相信我自己的判断和直觉。社长,你还有其他事吗,没有的话我先走了!”

    社长张了张嘴,最后挥了挥手:“那你去忙吧。”

    马有为从社长办公室出来,来到编辑部拍了拍手:“各位,关于《三国演义》的事,我希望大家不要再议论了,好吧?我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处理,如果大家天天都在说这个事,第一,影响其他工作,第二,外面的媒体也会曲解。

    我承认,这两天,我们的销售数据是有所下滑,但这只是暂时的,我相信数据很快就会好起来。

    我刚才已经向社长承诺了,如果因为《三国演义》的事杂志销售大幅下滑,我会辞职!”

    辞职?

    大家的心里都咯噔一下。

    马有为环视一圈:“大家知道我的,我是最舍不得离开这里的,所以大家应该相信我,没有极度的自信我是不敢说这样的话的,好了,这件事到此为止,大家安心工作吧!”

    编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很多话要说,但最后,只是沉默着转过身去。

    “马老师是不是疯了?他怎么会说这种话?”

    “他不会是故意的吧?难道他不想在杂志社呆了?”

    有那看他不顺眼的甚至暗暗嘀咕:“不会是他也被南方文学挖走了吧?不然怎么会自绝后路啊!”

    大家都认为,这个月的杂志销量大幅下滑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绝不可能出现什么改变!

    总政。

    陈北冥才来到办公室,一个同事就问道:“小陈,董卓跟吕布后面到底怎么样了,有没有翻脸?还是又和好了?”

    十月杂志上刊载的《三国演义》只连载到第十章,也就是吕布和貂蝉在花园里幽会然后被董卓撞破的这一章,所以后面的剧情读者很想知道。

    但关于这个问题,陈北冥并没有回答,只是笑笑道:“后面到底怎么样,还没写呢?怎么,你想让吕布和董卓和好?”

    “怎么可能?他们两个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最好是打一个鱼死网破!”

    这时,另外一个同事插话:“我觉得他们两个暂时还不可能反目,董卓那老贼其实阴险得很,为了自己的利益只怕会咽下这口气?”

    这时,一个歌舞部的同事从门口经过,听见大家的议论,他走了进来:“怎么,你们也看三国了?”

    “是啊,小山的作品,我们自己人不是应该支持一下吗?”

    那个家伙打趣道:“你们两个能看得懂,小山可是用文言文写的?”

    “嘁你以为就你懂文言文?”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句的讨论了起来。

    叮铃铃。

    电话铃声忽然响起。

    一个同事接起电话:“喂,你好,总政创作部,请问你找谁?哦,是陈北冥啊,请稍等。”

    放下电话,那个同事朝陈北冥喊了一声:“小陈,你的电话。”

    陈北冥走过去拿起电话:“喂,你好。”

    “小陈,你好,我是《作家》杂志社的编辑杨晓升啊!”

    “杨老师,你好。”

    “小陈,上次不是跟你说有好作品要记得给我投稿吗?你的《三国演义》怎么不拿给我看看?”杨晓升问道。

    啊?陈北冥一愣。随后笑了笑解释:“杨老师,我才刚刚写了一个开头,都还没来得及修改呢,就被十月的马有为老师抢走了。另外,杨老师,我这个作品好像不太适合在你们《作家》上发表吧?”

    杨晓升笑了笑:“我们《作家》虽然从来没有发表过历史演义类的小说,但只要作品好,不管是什么类型我们都会发表的,你这个《三国演义》就很不错,我们很喜欢,不过既然已经被十月抢了先,那我们《作家》只能转载了,小陈,我们《作家》计划从下个月起转载你的《三国演义》,你这边没什么意见吧?”

    “杨老师,能在《作家》上发表文章,这是我的荣幸,我怎么可能有意见?”

    “好,那就这么定了。”

    “好的。”

    才挂了《作家》的电话,诗刊的编辑杨婷也打来了电话:“小山,我是《诗刊》的编辑杨婷,刚刚有同事跟我介绍了你在《十月》上发表的《三国演义》,开篇的那首《临江仙》写得不错啊,我打算和另外那三首诗一起给你做一个专栏,怎么样,没意见吧?”

    “没有,谢谢杨老师。”

    挂了《诗刊》编辑的电话,想了想,陈北冥走了出去,用手机给马有为打了一个电话,把刚才《作家》和《诗刊》的事情告诉了对方,他想让马有为减轻一点儿心理压力,没想到的是,马有为听了哈哈笑了笑:“小山,如果昨天你打这个电话给我那就好了,现在,晚了,没作用了。”

    “什么意思?”陈北冥不太理解。

    “我刚刚看了十多份报纸,这些报纸的副刊上基本都有文学评论员的文章专门评论《三国演义》,大家的观点虽然五花八门,不过大家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三国演义》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小说,值得每一个人阅读,有这么多人对《三国演义》做出那么高的评价,我相信他的销量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就像你说的一样,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们的重新定位虽然会失去一部分读者,但更多的优质读者会被吸引过来。

    哦,对了,另外还有一个好消息也要告诉你,十月杂志的销量,刚上市的第一天和第二天虽然出现了大幅下跌,不过从昨天开始已经有开始小幅的恢复了,照这个趋势,不出两个星期应该就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了!”

第140章 苹果手机卖疯了

    140苹果手机卖疯了

    又是新的一天,太阳照常升起。

    陈北冥精神抖索的走进办公室。

    与他精神奕奕不同的是,此刻已经坐在办公室里的同事却萎靡不振,哈欠连天。

    “老铁,怎么了,昨晚嫂子没给你上…床啊?”陈北冥打趣。

    对方连忙摇头,大义凛然的道:“你铁哥是那种怕老婆的人吗?告诉你,家里,我就是皇帝!”

    陈北冥暗笑。

    别看这个姓铁的家伙牛高马大一身杀气,其实怕老婆得很,老婆叫他往东他绝不会往西,当然,要说怕老婆也不准确,准确的说应该是疼老婆,他常年在外慰问演出,一大半的时间都无法呆在家里,家里的大事小事基本是他老婆一个人承包,他心疼老婆,所以只要有时间,都恨不得把老婆含在嘴里捧在手心里,不过在外人面前,这家伙却非要装出一副自己可以把老婆呼来喝去的样子,当然,他老婆也很配合。

    老铁叹了一声:“别提了,昨晚被那个苹果手机的广告恶心死了,差点没疯掉!”

    苹果手机的广告?

    陈北冥心中咯噔一下。

    “苹果手机的广告开始播放了吗?”

    他没有电视,所以不太清楚。

    他小心看了看老铁的惺忪睡眼,心中暗暗嘀咕:“看样子,这个广告的效果还不错。”

    恶心不要紧,被骂也不要紧,只要名声打出去、只要产品卖出去,这就足够了。

    “老铁,那个广告真的那么吓人?”陈北冥试探的问。

    “可不是吗?丫丫拿着那个手机朝你微笑,苹果手机,老百姓买得起的手机,就这一句,丫丫的身后有一行字,苹果手机,只要3999!然后一遍又一遍的放,一连三遍,更可恶的是只要是广告时段,这个广告都要跳出来,妈拉个巴子的,简直无孔不入啊,首都电视台,西京电视台,东南电视台,哪个电视台都有他,就连央视也是一遍一遍的放,真不明白央视那些家伙是脑子进水了还是怎么的,这种垃圾广告都拿来放?”

    老铁还在嘀嘀咕咕,陈北冥却站了起来,转身出去,准备找一个地方问问具体的情况。

    没想才走出去,差点就跟一个才走进来的同事撞一个满怀。

    “李姐,对不起,对不起。”陈北冥连忙道歉。

    李姐笑了笑:“是我不小心,哪能怪你?”

    陈北冥一抬头,一下看见对方手里拿着的苹果手机包装盒,一愣,笑着问:“李姐,都买上手机了?”

    总政并不是个个都有钱的,只有那些脑瓜子灵活、敢于悄悄走穴的人才有收入,大多数人拿的都是死工资,其实也都是工薪阶族。

    对方一听,得意的晃了晃手中的包装盒:“呵呵,小陈,以后咱们办公室可就不只是你一个人有手机了,我也用上了,苹果手机,三千九百九十九,怎么样,便宜吧?”

    她的话音才落,办公室里、以及恰好从旁边路过的一些人,立即惊讶的围拢过来:“李姐,不是吧?你这个手机四千块都不要?”

    “真的,三千九百九十九,不信你们有空出去外面看看!”李姐得意的介绍。

    “那好用吗?”大家都问。

    “还可以吧,通话质量还是不错的,就是大了点,拿起来有点重,不能跟小陈的比,不过想想这个价格也算可以了,小陈的好像买了一万多的,是吧?我这个四千都不到!”

    大家一听,眼睛都是一亮。

    “李姐,在哪儿卖?我也去买一个?”

    “我也想买。”

    “我也去看看!”

    李姐笑了笑:“那你们一起约着去吧,我听说组团买的话还可以送礼物!”

    “真的?”

    大家愈发激动。

    看到这里,陈北冥转身下楼,来到一个僻静之处,拿出手机拨打许晴的电话,但好一会儿都没有人接,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女生接通了电话:“喂,你好,许总正在开会,请问你是。。。。。。”

    “那我一会儿再打吧?”陈北冥道。

    那个女生却忽然问道:“请问是陈北冥先生吗?”

    “是的,我是陈北冥!”

    “陈先生你好,许总叮嘱我,说如果是你打电话来的话,就告诉你,广告的效果不错,截止今天早上八点,苹果手机的库存已经全部卖空,许总现在正在联系海外的工厂,请人家加班加点生产。”

    听到这个答案,陈北冥心中一直悬着的石头终于是落地。

    转回办公室,就听老铁和几个同事又在议论苹果手机的广告,老铁扬了扬手中的一份报纸:“看,连媒体都惊动了,首都日报首席评论员谢佳玉说道,广告也是一种艺术,广告不是街头巷尾的卖力吆喝和声嘶力竭,可是反观从前天晚上开始在各大电视台播出的苹果广告却与这种理念完全背道而驰,这是时代的退步,这是广告界的耻辱。。。。。。”

    “咸吃萝卜淡操心!”陈北冥暗暗的嘀咕一句。

    一切不出他所料。

    很多所谓的文化人、以及所谓的专家和学者,都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抨击苹果的广告。

    可是老百姓、除了少部分人外,大多数却都被这个广告吸引,纷纷前往各大商场问询。

    而各大手机专卖店外直接排起了长长的队。

    店员小跑着忙来忙去,但大家的脸上都是一脸兴奋,因为陈北冥要求苹果公司,每一个销售人员都能按照销售数量拿到提成,而且比例还不低,所以大家每卖出一部苹果手机都有一笔费用进账,苹果手机又这么好卖,大家还不得拼了!

    所以,各大专卖店才到这一天的中午时分,基本就都卖光了,所有存货售罄。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卖完了!所有手机都卖完了!想买的明天再来吧?”店员用力的大喊。

    买不到手机的顾客自然又气又骂,骂骂咧咧的,但第二天他们却跑得比谁都快。

    看到这一幕又一幕反馈回来的画面和数据,苹果公司的员工又是兴奋又是苦恼,兴奋的是手机这么好卖,苦恼的是这种暗无天日的加班生涯到底要干到什么时候啊!

    专门为苹果公司打理广告和营销业务的广告公司总部,一众员工坐在会议室里,看着大屏幕上的数据和反馈,一个个都目瞪口呆,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这个广告虽然是他们做的,可是最看不起的这个广告的反而是他们。

    杨军是这个广告的直接负责人。

    此刻,他也不知所措。

    外界的抨击和批评他也看到了,文化界广告界电视界乃至娱乐界,反正稍微有点文化的人都在大骂苹果的广告,好像不骂一句就无法显示自己多有文化一样。

    但问题是,老百姓差点把各大手机专卖店踏平了的景象他也看到了!

    所以,他懵…逼了。

    业界和广大民众之间怎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反差呢?专家骂得越凶的东西,老百姓怎么越感兴趣?

    还不等杨军想一个明白,叮铃铃,手机铃声响了起来,杨军低头、小声接通:“喂,你好,我是杨军。”

    “杨老师你好,我是天子广告公司的李宏宇啊,你们做的这个广告怎么会那么牛…逼?”

    “。。。。。。。”杨军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对方接着又道:“杨老师,你哪天有空过来给我们讲讲课呸,我们大家都想不通这个事情,苹果手机这个广告,专家和业界骂得那么凶,但专卖店里的苹果手机却卖疯了,这中间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抽一个空来给我们讲讲,好不好?”

    “好你…妈!”杨军太想破口大骂了:“我哪儿知道是怎么回事啊?我这都还一头雾水呢!”

    当然,他是不会、也不敢的这么骂的,所以他只能支支吾吾:“这个。。。。。那个。。。。。先等等吧。。。。。。我现在太忙了。”

    “理解!理解!”

    挂了电话,杨军轻轻吐了口气:“看来得找陈北冥好好请教请教了!”

第141章 诗会

    141诗会

    苹果手机对总政文工团的影响其实也就那么一两日,一开始是大家都在议论那个广告,不过这样的情景最多持续了一个上午,随后,有那买到了手机的人开始显摆,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都买到了手机,这种显摆也就没什么作用了。

    10月24日,陈北冥接到了诗刊编辑杨婷的电话:“小山,我们打算后天举办一个诗歌赏析和创作研讨会,你有没有空来参加一下?”

    后天?陈北冥想了想,点头道:“有的,杨老师,麻烦你告诉我一下时间和地点。”

    “那我一会儿叫人过来给你送一份请柬。”

    “不用不用,杨老师,你直接告诉我就行了。”

    “这可不行,这不礼貌,另外,我们除了邀请你,还想邀请你们总政的其他几个作家和诗人。”

    “好吧,那我听杨老师安排。”陈北冥回答。

    10月26日,上午,九点,陈北冥和其他几个一起参加诗歌创作研讨会的人一起从总政出发,前往会议地点。

    诗刊主办的这个研讨会选在一栋古色古香的古代阁楼上进行,大家可以一面欣赏四方的景色,一面喝着清茶,一面谈天说地,很有古代诗会的感觉,另外,诗会的其他方面也很有特点。

    因为总政距离那里并不算远,所以大家没有开车,而是步行。

    走到半路时,大家都被前面出现的景象吓了一跳。

    “怎么回事?怎么那么多人?”

    “好像要打架了?”

    “肯定是打架了,看,警察都出现了,我们快过去看看,也许帮得上忙。”有那热心肠的人连忙小跑过去。

    大家的前面密密麻麻的围了一百多个人,此刻,那些人情绪都很激动,有人甚至举着拳头,做出一副想打人的样子。

    不过过去一打听,大家却都一愣。

    原来是这群人在这家手机专卖店外排队,等待购买手机,这时,一个家伙悄悄地就想插队,插到最前面。

    这可惹恼了从后半夜开始就来排队的一行人,大家冲上去就是一顿臭骂,但那个插队的家伙还嘴硬,死不认错,于是,心中本就有气的一群顾客举手就打,大家一窝蜂的冲上去一顿拳打脚踢。

    其实没受多少伤,但那个插队的家伙却是被吓得瘫软在地,好在警察一下就来了,连忙处理。

    “我的天!至于吗?为一个破手机闹出这么大事情?”有人听了事情经过,惊叹至极。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有那买了苹果手机的同事笑了起来:“昨天我为了买这个手机还不是差点就跟人家吵了一架,明明轮到我了,可是那个店员却不把最后一个手机卖给我,他还说什么手机有一点问题,我还怕不知道,他就是想留下来加价卖给别人!”

    陈北冥听了一怔:“不会吧?还有加价这种事情?”

    “当然有了,苹果手机价格这么便宜,人人都买得起,不过货源不足,很多人有钱都买不到,所以那些想提前享受的人就会加价从别人手里购买。”

    陈北冥听了,暗暗惊讶。

    另外一个同事感慨的道:“这世界真是变得越来越快了,前几天手机还是有钱人才用得上的奢侈品呢,哪儿知道一夜之间竟然连我都用上手机了?”

    另外一个接话道:“你不明白的事还更多呢,我听我侄儿子说,未来的时代是信息技术的时代,变化日新月异,稍微不注意就跟不上了!”

    大家一边说着一边往目的地走去。

    快到目的地的时候,忽然看见另外一群人朝大家走来。

    其中一个人似乎认识总政的人,远远的就打了招呼,一个同事低声对陈北冥解释道:“那一群就是所谓的南方作家了。”

    南方作家?

    陈北冥一愣。

    夏国的作家其实一直有不和,有时候是东西之争,有时候是南北之争,当然,也有时候,是古典和现代之争,用陈北冥的话说,就是不搞一点事情出来,这些作家就好像心理不踏实似的。

    这一段时间,尤其是《南方文学》横空出世之后,南北之争顿时就愈演愈烈了。

    所谓的南北之争其实并非是南方的作家和北方的作家之间的不和,而是理念的不同。

    南方作家认为,无论是小说还是诗歌还是什么作品,都必须以满足老百姓的需求为第一要务,用二十一世纪地球上的话来说,就是作家的作品首先要接地气,他们喜欢用老百姓喜欢不喜欢来衡量一个作品的好坏。

    而北方作家则认为作家的作品虽然也应该是为了满足老百姓的需求而生,但应该有自己的底线,有自己的坚持,有自己的骄傲,用一些人的话说,就是北方作家的作品必须上得了台面,能有一定的社会担当。

    所以事情演变到极端之时,就是南方作家大多喜欢写一些低俗的作品,什么色…情啊什么不…伦之恋了,只要老百姓喜欢看,他们就写,政府不准写,那就偷偷的写,偷偷的发行;

    而北方作家呢,渐渐形成了一种返古的风气,喜欢写古诗,写宋词,写文言文,反正民众越是看不懂的他们越喜欢。

    之前的《十月》杂志上营销《三国演义》这个小说的时候,就合理的利用了这种纷争,效果好像还不错。

    那群人是南方作家,总政这几个人则是典型的北方作家,陈北冥其实没那么多讲究的,但因为人在总政,不知不觉之中也就变成了北方系的人。

    两伙人在路上相遇,虽然表面上客客气气的,但暗暗的交锋却无处不在。

    一个看起来二十五六岁的青年作家走到陈北冥面前:“小山老师,久仰了,我是《灯红酒绿》的作者,刘毅。”

    “刘老师,你好!”陈北冥和他握了握手。

    “小山老师,你在《十月》杂志上发表的《三国演义》真是不错,我仔细阅读过一遍,无论遣词还是造句都非常不错。”刘毅笑嘻嘻的夸奖。

    “谢谢刘老师夸奖。”陈北冥礼貌的回应。

    “不过我听说《十月》杂志的销量因为你这篇小说暴跌了百分之五十,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刘毅忽然又笑嘻嘻的问道。

第142章 矛盾

    142矛盾

    刘毅的话一出口,周围的气氛顿时为之一变。

    之前假装出来的和谐与友善一瞬间荡然无存,南北之争的矛盾骤然凸显。

    刘毅身边的一个中年男子假装吃了一惊:“小刘,你开玩笑的吧?十月的销量真的暴跌百分之五十了?”

    刘毅连忙回答:“我也只是听说,我也只是道听途说!”

    另外一个附和:“看来我们之前的判断是对的,老百姓喜欢的其实还是实实在在讲一个他们喜欢的故事的作品,而不是读起来拗口的故作高深。”

    这些人一唱一和,明显把矛头对准了陈北冥、以及以陈北冥为首的一众北方作家。

    总政一个老作家一下就生气了,张嘴就想反击,但陈北冥忽然朝他使了一个眼色,叫他暂时按兵不动。

    陈北冥并不忙着反击,等到那些人都笑得差不多了,这才淡淡的道:“看来刘老师的消息有些落伍了?”

    “嗯?”刘毅眉头一紧。

    陈北冥笑笑,云淡风轻的道:“根据前几天十月杂志反馈回来的数据,十月的销量已经从第一天的大跌百分之五十逐渐回暖,如果我没猜错,这两天应该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了。”

    刚才那个想朝刘毅发火的作家立即补刀:“呵呵,小山,看来喜欢看有一定内涵的作品的老百姓也不少嘛!”

    另外一个嘴巴更毒,笑了笑道:“那是当然,岛国的床上动作大片虽然也有不少人喜欢,不过那毕竟是只能偷偷躲着看的东西,一家人,一群朋友,一堆有追求的知己在一起,哪儿能看哪种东西?”

    这家伙直接把南方文学的作品比喻成了岛国的床上动作大片。

    这个世界有一个国家,叫岛国,地理位置也位于夏国的东部海域,民俗作风跟日本差不多,都盛产床上动作大片,畅销全球。

    这个比喻一出,总政的一行人顿时哈哈大笑,无不面露嘲讽之色。

    刘毅一脸铁青,待得大家笑得差不多了,他这才阴阳怪气的道:“小山老师,你们只怕想得有些乐观了,《三国演义》那种读起来拗口无比的小说真的会有那么多人喜欢?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我也不信!”

    “我也是。”

    “我只看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