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全能文艺兵-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陈北冥点头。
邱玉洁沉吟了片刻,随后扭过头看着陈北冥:“小陈,我提一点意见啊!”
“主任,你说。”
“小陈,我是这样想的,你上一次是因为《亮剑》才红的,是吧,所以我觉得你接下来应该写一个题材相类似的,或者至少也要是比较流行的题材,比如都市情感,军旅,抗战,实在不行,武侠,言情,这些都可以,但军事历史类。。。。。。说实话,我觉得读者不一定会喜欢,而你现在正是需要巩固和再次提升人气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你要写一部军事历史,我觉得,你的人气和影响力只怕会大跌,这对你的发展可不利!”
邱玉洁用少有的严肃语气把她的担心和分析说了出来。
陈北冥听了,只得违心的点了点头:“主任,我知道了,我会再好好想想的。”
邱玉洁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她觉得她已经说得够清楚了,而且陈北冥的脑子也够聪明,所以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如何选择,他一定会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她绝对不会想到陈北冥不但要坚持写《三国演义》而且还要尽一切努力去推广这个小说,因为,这是任务。
不过,陈北冥虽然已经写好了几万字,但却不知道要把这个小说发表在哪儿。
《作家》?
可能不合适,人家才刚刚连载了一部《英雄三连》的报告文学,怎么可能再刊载他的小说?
而且《作家》也没有刊载军事历史小说这类通俗小说的先例,基本都是当代作品!
《十月》?
也不合适!
他的《亮剑》才刚刚刊载完,接下来的这一段时间人家要刊载其他作家的作品。
而且,《十月》似乎也不会刊载《三国演义》这类小说!
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杂志合适?
“听说最近几天新出了一本杂志,好像叫《南方文学》,要不去那儿试试?”陈北冥暗暗思忖。
没想到的是,这一天晚上九点左右,《十月》杂志主编马有为忽然打他的电话,语气非常焦急:“小山,你现在在哪儿?”
陈北冥有些奇怪,不过还是回答道:“在总政的宿舍呢,马老师,你是不是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
马有为立即道:“小山,是这样的,我们杂志本来是决定在这个月重磅推出另外一位作家的小说的,但现在出现了变故,那位作家、以及其他几位和我们经常合作的作家被《南方文学》挖走了,换句话说,那个作家本来答应交付给我们的稿子突然没了,而我们的杂志出版在即,我们问了其他几个作家,但都没有合适的小说,所以想问问你,小山,你这边有写好的作品吗?”
“有,差不多三万字左右。”
“小山,那你等我,我现在就过来。”
话音一落,啪的一声,马有为挂了电话。
第135章 马有为读《三国》
135马有为读《三国》
马有为很快就来了。
真的非常急,一路都是小跑上来的,见到陈北冥时还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头发也被汗水打湿,乱糟糟的。
“马老师,到底怎么回事?”陈北冥关心的问。
“水!先给我一杯水!渴死我了!”
陈北冥连忙倒了一杯冷开水给他,他连忙端起,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干,擦了擦嘴,这才言简意赅的介绍起了相关情况。
自《十月》杂志启动ipo计划,整个杂志的改革工作顿时就轰隆隆的运转起来,先是杂志自身的机构改革,大刀阔斧砍掉一些冗余部门和人员,精简机构,其次是下达考核指标,严防混吃偷懒,第三则是按照上市规则准备公开一些信息,所以,一些走关系找后门的自然得被提前清理,第四,则是股权结构的大幅改革。
这自然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于是,矛盾爆发。
恰好,此刻,南方一本名字叫做《南方文学》的通俗文学杂志横空出世。
这家杂志从传出要筹办的那一天起就处处把《十月》作为竞争对象,用《十月》来炒作自己。
随后,《南方文学》开始了对《十月》杂志的挖墙脚行动,他们不仅挖编辑,挖管理人员,而且还挖作者。
《十月》的改革引起了一部分人的不满,于是,大批人员趁机出走《南方文学》。
本来,一个通俗作家已经答应了这个月为《十月》杂志供稿,那个作家一直都没有说他想要违约的事,直到昨天,当编辑再次去催稿时,那个家伙才说他已经加盟《南方文学》了。
《十月》杂志顿时乱了套!
更不妙的是这个消息立即被捅到了媒体。
《十月》杂志的ipo之路顿时障碍重重,一方面,他们要应对竞争对手的各种不正当竞争,另一方面,他们还得安抚作家群体,挽留作者《南方文学》那边开出了比《十月》高出至少一倍的稿酬,很多作者都蠢蠢欲动。
那位作家事到临头违约了,《十月》杂志这边顿时炸锅,一方面要忙着法律诉讼尽管那个作者叫嚣不怕巨额赔偿金,因为人家《南方文学》已经答应帮他全额赔偿,但必须要走的程序还得要走,否则其他那些作者就更是留不住了;另一方面,他们还得紧急寻找能够顶替那个作家的小说的作品。
但问题是,《南方文学》做的太绝了,把手头上有合适作品的作家都拉到那边去了,而外地的作家一时半会儿又联系不上,所以,马有为不得不紧急向陈北冥求援。
《十月》杂志现在的出版日期改到了每个月的二十号,换句话说,此刻,距离十月份的出版已经只有几天了。
“小山,我也知道现在就来麻烦你有些不合适,可是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你要是手头上有作品,就请你一定要给我们。”
陈北冥点了点头,然后去把这几天自己写好的《三国演义》拿出来给他:“马老师,你先看看合适不合适?”
“好的。”马有为也不客气,立即就着台灯的的灯光看了起来,才看到名字,他就一怔:“三国演义?小山,你写的这个三国不会是历史上汉朝末年的那个时代吧?你写的是历史小说?”
陈北冥点了点头:“嗯,就是那个时代,不过。。。。。准确的说应该是历史军事类小说。”
“这?”马有为一下不会说话了。
《十月》杂志这几年来从来没有刊载过历史类小说,读者好像对这个类别兴趣不大,其他杂志出版过这种类型的小说,但反馈好像都不是太好,那几期的杂志销量都是大跌,这还一度成为《十月》杂志引以为戒的事情。
不过马有为没有说什么,只是轻轻吐了口气,继续往下阅读。
没办法,谁叫《十月》杂志摊上了这摊子事情呢,只要能救急,历史就历史吧?
马有为继续往下阅读。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一段读完,马有为直接不会说话,只是抬起头愣愣的看着陈北冥,就像被石化了一样。
他的心中就像一万头野马狂奔而过。
“你…妈,还宋词?还文言文?”
他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此刻的感觉了。
回过神后,他看着陈北冥,摇了摇头,然后又摇了摇头,张了张嘴,然后又张了张嘴,但却还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陈北冥理解马有为此刻的心情,于是只是轻声的道:“马老师,你继续往下阅读,把这几万字全部看完了你再评价。”
“好吧。”马有为心中叹了一声,随后,他直接在椅子上坐了下来,也不急了,认真看起下面的文章。
这次陈北冥给马有为的稿纸只写到第十章,最后一段是:
“吕布走得快,卓肥胖赶不上,掷戟刺布。布打戟落地。卓拾戟再赶,布已走远。卓赶出园门,一人飞奔前来,与卓胸膛相撞,卓倒于地。正是:冲天怒气高千丈,仆地肥躯做一堆。未知此人是谁,且听下文分解。”
读到这里,马有为再想往下翻时,发现已经没有了,于是,他抬起头。
他张了张嘴,但却忽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篇小说,语言是半白话文半文言文,有点怪怪的,这一点肯定会吓跑掉不少读者,可是一旦沉下心来阅读。。。。。。怎么说呢,忽然就上瘾了!这种语言给人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尤其是对于文化人,吸引力不小!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这个小说的故事十分吸引人,情节也扣人心弦。
另外,小说的人物也刻画得栩栩如生,张飞的粗莽,曹操的狡诈,一个一个一下跃然纸上。
而且,战争的描写也非常有特色,并不着眼于一个小战斗的精细描写,而是从大局出发。
三万字读完,一种历史的洪流似乎一下就朝自己扑面而来了。
第136章 拍板
136拍板
马有为最终被陈北冥说服了。
第一是陈北冥的理由实在太有说服力,第二,其实也是最关键的,那就是《三国演义》这个小说他马有为真的喜欢,越读越喜欢,越看越想看。
晚上十点三十,马有为回到了《十月》杂志社。
“小马,拿到了?”社长看见他回来,腾的一下站起,两眼放光。
“拿到了。”马有为晃了晃手中的稿纸。
哗啦。
办公室里,正在低头忙碌的一众编辑和工作人员一下站起,纷纷围拢过来。
“我看看!”
“给我看看!”
“小山这次写了什么小说?”
大家都想先睹为快。
“好了好了,大家别抢了,要是把稿纸抢坏了,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社长拍了拍桌子警告。
听到这句话,大家的心中这才一下冷静下来,都不敢动了。
“这样,小马,你读给大家听。”社长拍板。
“好。”
“这样好!”
“马老师等一下先别读我去端杯水!”有人大喊。
“对对对,我也先泡一杯茶来!”
“我也要茶。”
大家连忙散开,各自端了自己的茶杯,然后来到马有为附近找地方坐下,后面来的没有了座位,干脆站着。
大家都想知道陈北冥这一次又写了一篇什么样的小说?还是军旅题材吗?还是都市情感题材?
“咳咳”马有为清了清嗓子,这才朗读起来:
“三国演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调寄《临江仙》
第一章,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
马有为把这几句抑扬顿挫的读完,忽然察觉到空气中的气氛有点不对劲,于是连忙停住,抬头看了看。
身前,社长张大着嘴。
几个编辑瞪圆了眼睛。
其他工作人员就像雕塑。
空气就像不会流动了,全被凝固!
片刻,社长道:“小马,你拿错稿子了吧?怎么宋词都整出来了?”
其他工作人员纷纷附和:“马老师,你也太粗心了,怎么把文言文都拿出来了。”
马有为耐心解释:“我没错,这真的就是小山给我的稿子,大家先别忙着下结论,先听我把这几万字读完。”
马有为不再顾及大家的感受,开始抑扬顿挫的朗读起来,他阅读越有感觉,越读越是兴奋,到了最后,甚至手舞足蹈,读到高兴之处,不停的挥拳,读到哀痛之处,则声音沉痛,痛心疾首。
把稿子全部读完,马有为仰起头长长的吐了口气,只觉胸中痛快无比,就像饮了一杯烈酒一样。
“不知道下面的剧情是怎么样的?”马有为无比好奇。
生平第一次,他才知道汉朝末年竟然还有那么多好玩的人和事,以前学那个时期的历史都是蜻蜓点水,根本没往深处研究,现在才知道,那个时期竟然如此精彩!
“大家觉得怎么样?”马有为期待的看着大家。
但大家都不说话了,只是一个看着一个,似乎都有话要说,但又不敢说。
“大家都说说。”社长鼓励,过了一会儿,他发现还是没有人开口,于是主动道:“好吧,我先说。”
喝了口水,社长道:“这个小说,从文学角度来讲无疑是相当好的,无论是语言还是故事情节,都不错,但问题是,这个小说写的是历史,而且还用半白话文半文言文的那种语言来写,读者能接受?别忘了,我们《十月》只是一本通俗文学杂志?”
社长的话一出,轰,房间里一下炸开了锅。
“就是!社长说得太对了,一下就点出了问题的根本!”
“这个《三国演义》虽然好,但根本不适合我们杂志!”
“我们不能刊载这样的小说,读者不会喜欢的!”
大多数人都秉持这样的意见。
不过也有人反对:“这个小说我觉得很不错,无论是故事性还是文学性,都很好,社长,马老师,还有各位同仁,既然我们《十月》是奔着上市去的,那就应该让人家看到我们杂志的魄力和潜力,武侠市场已经饱和,单单武侠杂志就有十几种,我们已经插不上手,都市情感这一块,我觉得我们杂志根本就不是《知音》之类的对手,至于其他类别,我们也不擅长,但如果能用这部小说打开历史类通俗文学市场,我们杂志就大有可为了,别忘了,我们在场的不少编辑老师都是历史专业出身,而且我们现在的很多特约作者也擅长这个题材!”
这个编辑老师的话音才落,另外一个就附和:“不错,我也觉得这个小说可以刊载。”
这时,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站了起来:“我反对!”他声若洪钟的喊了一声,随后环视一圈:“各位,别忘了我们现在处在什么时期,我们正在筹备上市,而且我们被挖墙脚的事正在被各大媒体疯狂解读,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刊载这种类型的小说,第一,读者会不买账,第二,资本市场会认为我们已经没有了作者资源了,所以才会胡乱抓一篇历史小说来凑数,这样一来,外界会怎么看我们!”
“对!李老师说得太对了!”
“不错,我们不能发表这个小说!”
大家再次纷纷攘攘。
“够了!”一直没怎么说话的马有为忽然一声厉呵,房间里的嘈杂一下被吓得消散。
马有为和社长对视一眼,暗暗点了点头,然后环视一圈:“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在吵?有意义吗?李衡友,你要是觉得这篇不好,那你找一篇好的来啊?”
之前说话的那个编辑张了张嘴,但最后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发表这个《三国演义》是有风险,首先,他是历史军事题材,其次,他的语言是半文言文,很多读者阅读起来可能会有障碍,所以读者到底买不买账,我们不知道?但问题是,我们还有其他选择吗?二十号就要出版了,明天必须定稿,后面必须送到印刷厂,大后天杂志必须进入物流公司,你们还有谁现在能拿到立即就可刊载、而且可以上重磅推荐的小说!”
马有为环视一圈,凡是被他看到了的人都低下了头。
过了一会儿,马有为的情绪平缓了一些,他语重心长的道:“其实,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发表这个小说对我我们而言,也是巨大的机遇,小山老师之前跟我做过分析,他说,这个小说发表后,我们《十月》在读者心中的定位可能会有良性的变化。
大家知道,现在的通俗文学界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大家似乎觉得通俗就是低俗,越低俗就越通俗,越低俗老百姓才越喜欢看,尤其是《南方文学》的上市,更是把这种风气渲染到了无以复加。
但是很显然,这不符合我们杂志的理念,而且,我坚信,这也不是一本杂志能否赢得读者的关键。
所以,如果我们以发表《三国演义》为契机,用发表《三国演义》宣布我们的办刊理念,那我们就能跟其他杂志划清界限,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杂志还能进入严肃文学界的视野,这对于一家即将上市的杂志来说,从估值这一点上看,相当有利。。。。。。”
马有为把陈北冥给他说的那些东西一一复述了一遍,待他讲完,大家都不说话了,都只是沉默。
第137章 记者会
137记者会
马有为最终说服了杂志社。
第一是大家没有了其他选择!
第二,则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经营和钻营,马有为在杂志社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所以虽然很多员工、好几个编辑都觉得这一期就刊载《三国演义》实在太冒险,一个不好,杂志辛辛苦苦经营起来的声誉就会崩塌,但大家都没有再说什么了,只是专心做事。
第二天一早,马有为出去办了点事,然后才回到杂志社。
他才出现在门口,一大群记者一下就把他围住了。
“马老师,请问你们杂志的危机解除了吗?”
“马主编,外界传言你们《十月》的特约作者都跑去《南方文学》了,是真的吗?”
“马老师,你们的上市计划是不是不可能实现了?”
记者们一个接着一个,狂轰滥炸一般把问题抛了出来。
马有为现在还兼任杂志的新闻发言人一职,以前的这个时候,他大多选择沉默、或者是心虚的顾左右而言其他,但今天,听到记者发问,他停下脚步,微笑面对,而且还朝远处的记者招了招手:“远处的几位记者朋友,我要接受大家的采访了,你们要一起吗?”
那几位记者其实不想采访马有为,通过这几天的接触,他们觉得这家伙太狡猾了,几乎问不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不过此刻马有为这么一喊,他们只得连忙小跑过来。
“这样吧,我统一解释一下,如果我解释完了大家还有不清楚的问题,再问,好不好?”马有为笑容可掬的问。
记者们都一怔:这个马有为,今天是吃错药了吗?怎么有点儿不对啊!
记者们连忙点头,回答了一声好。
马有为笑了笑:“我知道,这一段时间外界对我们杂志产生了一些误解,这些误解,各种各样的都有,有说我们杂志的组织架构不合理的,有说我们的用人机制是任人唯亲的,也有人说我们的工作效率低下什么的,当然,最严重的一种,是说我们杂志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特约作者群体被《南方文学》瓦解了什么的,典型的例子就是何海平违约加入了《南方文学》。其实,这些都是误解。”
有记者一听,激动了:“马老师,你的意思是何海平老师的违约是假的?”
其他记者也纷纷发问。
马有为连忙打断:“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先别激动,先听我说,好不好?”
记者们相互望了望,这才又安静了下来。
“大家说的那些事,一些是存在的,比如何海平老师的作品不再会出现在我们杂志社的杂志中,但一些是大家的误解,比如何海平老师的作品之所以没有出现在我们的杂志上,并非是因为南方文学的从中作梗,其实是我们十月杂志故意为之?”
什么?
记者们一听,一下炸锅。
“马老师,你确定你说的是真的?”
“马老师,何海平老师违约在先,这不是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么?听说你们的起诉状都已经写好了,难道不是真的?”
马有为伸手在虚空中按了按,待得大家都安静了,这才笑着回答:“大家都知道,我们杂志为了配合上市,在很多地方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组织架构,经营管理,考核评价,等等等等,方方面面,这些大家应该都知道的,是吧?不过,其实还有一个方面的改革是大家没有注意到的,那就是我们十月杂志办刊理念的重新定位!”
“重新定位?什么意思?”记者们都一头雾水。
马有为笑了笑,继续解释:“大家都知道,我们十月是一本通俗杂志,什么是通俗,我们以前的简单理解,所谓的通俗就是老百姓爱看的,这个定义其实不怎么明确,所以时至今日,一些人就把通俗解读成了庸俗,但显然,这是错误的。
所以从现在起,我们给我们的杂志重新做了定位,十月杂志是一本有追求、有品位、有价值和有文化的通俗文学杂志,换句话说,我们跟某些杂志的所谓通俗就是低俗的理念完全不同,因此,我们之前邀约的一些稿件、我们之前签…约的一些作家,已经不符合我们这本杂志的新理念了,所以我们毫不犹豫的就把他撤换,哪怕会因此而吃官司,我们也在所不惜!”
记者们听得一愣一愣的。
怎么回事啊?
之前的传言不是说何海平违约在先吗?现在怎么变成他是被十月杂志拒稿了?
有记者立即追问:“马老师,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何海平老师的小说太低俗了?”
“没有没有没有。”马有为连忙摇头,随后,他笑眯眯的道:“不过,我敢非常肯定的告诉大家,我们杂志这个月将会重磅推出一部有追求、有品位、有价值和有文化的通俗小说《三国演义》,他是《亮剑》的作者小山老师呕心沥血的作品,无论是可读性还是文学性还是什么,毫不夸张,都堪称经典,不信的话大家拭目以待,我们十月杂志以后刊载的都将是《三国演义》这样的作品!”
说完这些,马有为立即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迅速离开了现场,只留下一地懵圈的记者,等到大家回过神来,马有为已经不见踪影了。
“马主编刚才说什么?他们这个月还要发表小山老师的作品?”有人以为自己听错了。
“好像是的,叫什么《三国演义》。”有人回答。
听到这个答案,更多的记者一脸惊诧。
“不是吧?三国演义?是汉朝末年的那个三国的演义小说吗?历史小说?十月要发表历史小说?”
“他们疯了吧?历史小说也会有人看?”
“到底怎么回事啊,十月杂志怎么把何海平老师的作品换成小山的《三国演义》了?”有人无比纳闷。
有人很快解释:“你没听刚才马有为说吗,何海平的小说太低俗了,已经不符合十月的理念。”
记者们叽叽喳喳讨论了一番,然后回去立即撰稿,纷纷发表相应的文章。
首都日报写道:借着上市的东风,十月杂志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尤其是办刊理念,他们第一次明确提出通俗不是庸俗的理念,所以之前杂志约到的一些稿件统统都被下马,这其中就包括之前被传得沸沸扬扬的何海平老师的作品。
据记者最先了解到的消息,十月杂志将在本月推出一部有追求、有品位、有价值和有文化的通俗小说《三国演义》,他的作者就是著名军旅作品《亮剑》的作者小山,这部作品到底怎么样,真的像十月杂志宣称的那样有追求有文化有价值有文学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第138章 三国上市了
138三国上市了
南方文学编辑部,青年作家刘毅砰的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放屁!简直就是放屁!”
编辑劝道:“小刘,消消气,用不着跟这些记者计较,你又不是不了解那些记者,简直就是唯恐天下不乱。”
刘毅是南方文学重磅打造的青年作家,野心勃勃,满脑子的雄心壮志,所以一看媒体上到处都是马有为的通俗不等于低俗,顿时无比生气。
刚刚上市的第一期《南方文学》上,重磅推出他的第一部都市情感题材小说《灯红酒绿》。
《南方文学》也因此大卖三百多万册。
因此有那好事者立即把他和陈北冥拿在一起对比,说他们一个是北方文学的天才一个是南方文学的未来栋梁南北之分并非地理,而是因为北方文学更加高雅而南方文学更加通俗!
之前,首都那些媒体和记者,以及马有为,都在暗暗讽刺他的那部小说过于低俗。而此刻,那些家伙又把陈北冥的《三国演义》吹上了天,这不就是说他陈北冥比他刘毅高上一等吗?
他的小说里是有一些那方面的片段描写,可那不是为了满足读者们的需求吗?
那叫低俗?
那是艺术好不好?看看那用词?看看那描写?低俗的人能写得出来吗?
难道有一点哪方面的描写就是低俗?那*****不都是低俗的东西了?
那陈北冥的《亮剑》里还满口“他…妈的”“老子”呢!
所以刘毅很是生气。
“就你们高雅?就你们有追求?哼,我倒是要看看,你们吹上了天的那个《三国演义》能高雅到什么程度?还能上天不成?”
因为这个原因,刘毅特别留意了这一期的《十月》杂志。
十月上市的这一天,他早早的就买了一本拿回家阅读。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一首词读完,哈哈哈哈,刘毅怎么也忍不住,大笑了出来:“高雅!高雅!真他…妈高雅!还宋词都干出来了,哈哈哈哈!”
他才刚刚把情绪平静下来,电话响了。
“喂,我是刘毅,请问你是?”
“小刘,是我啊,赵伍华。”
“哦,是赵老师啊,你好。”
“小刘,新上市的《十月》你看了吧?”刘毅的编辑赵伍华问。
“看了,刚刚看完。”
编辑呵呵笑了笑:“怎么样?现在不担心了吧?”
“不担心不担心了,就他们这种题材,我就是再没水平我也用不着担心。”刘毅心情大好。
“那是,又是历史军事题材,又是文言文,又还一开篇就是宋词,呵呵,不把读者吓跑了才怪呢,告诉你一件事,我刚刚去报刊亭买这本杂志的时候,就见几个读者拿着杂志找报刊亭老板嚷嚷,我他…妈二十块钱你就给我看这种东西,要看宋词,我直接买一本宋词一百首就行了,谁还来买你的通俗小说?我亲眼所见,当场就有好几个读者要求退钱!”
“真的?”刘毅一听,眼睛一亮,片刻,他笑了起来:“看来《十月》这个月的销量能破百万就不错了。”
“那是肯定的!”编辑笑着回答。
“所以啊,既然写的是通俗小说,那就别假装什么清高了,还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