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云的抗日-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团座,真的没事,我身体棒着呢。”
“那行,下面我们就昨天晚上的破袭战进行战后总结——李铁书。”
“到!”
“你是二营一连连长,正门的战斗也是你负责的,就请你先总结一下,”欧阳云说着,掏出本子、笔准备记录。
现在学兵团因为缺员严重,很多建制都不完全,别如说专门的档案部门,欧阳云只好先兼职书记员的角色。
“是!”李铁书向欧阳云敬了一个军礼,然后转对众人说:“战后总结无非总结得失,下面我就先由得开始。大家都知道,昨晚一战,从战损比来看,我们学兵团可以说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全歼鬼子一百三十六人,自己仅牺牲八人,伤二十一人,其中重伤三人、轻伤十八人,损失可以说微乎其微。也许,有的弟兄觉得没什么,觉得很平常,但是和日军打过交道的老兵都知道,自从九一八事变以来,每一次中日战争,其实都是以**惨败收场,即使获胜,也都是惨胜,而中日战损比一般是三比一,我军三、日军一,最高的竟然达到恐怖的十比一——所以这场胜利在我看来,尤为可贵。而我军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我归结为三点,首先,我军料敌于先,事实证明,团座战前制定的‘消息树’战法非常有效,使敌人的偷袭变成了攻坚;其次,我军火力布置非常恰当,以探照灯让敌军无可遁形,事先又测量好了炮击诸元,使得炮击非常精确,并在适当的位置埋下了炸药,又第一时间使敌军的重武器形同虚设,这些都给敌人造成了极大的杀伤并瓦解掉了对方相当的火力;最后,由于我军上下同心,虽然不少弟兄都是初上战场,但是没有一人畏敌不前,是以,才能趁机扩大战果,一举奠定胜利。下面我说说失,也归结为三点,首先,我觉得还是要加强纪律,”说到这里,他想起了那些因为没听清自己命令而枉死的学兵,语气有些沉重:“我下达冲锋命令的时候,明确的规定了参与冲锋的队伍,但是许多学兵兄弟却没有遵从,大家勇气可嘉,但是战场上,勇气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唯一关键,经验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这里也有我的责任,怪我事先没交代好——”他看着欧阳云说:“团座,有鉴于此,我自请处分!”
欧阳云摆摆手说:“无论处分还是嘉奖,都必须等总结会开完以后,而且,这事也不是我一人能做主的,为了达到公平公正的原则,我建议选举成立一个士兵委员会,协助团部处理纪律督察、战功评比等一系列问题——这只是我的一个初步想法,要想完全发挥士兵委员会的作用,还必须对其规章制度进一步的完善——李连长,请继续。”
……
李铁书总结发言以后,欧阳云让士兵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他说:“许多人都是第一次上战场,难免有一些比较特别或者独到的想法,不要怕害羞,有什么说什么,即使当时吓得尿了裤子也可以说出来,让其他人学学经验嘛,谁敢取笑老子当场把他裤子扒了打屁股!”
最后一句当然是玩笑话,说完,他先忍不住笑了起来。
学兵们跟着哈哈大笑起来,被李铁书搞得有点严肃的氛围立刻轻松不少,许多人也敢畅所欲言,自报家丑了。
“团座,李连长,各位弟兄,我先说说自己当时的情景,开打的时候我很激动,结果一激动这枪就抓不稳了,平时练习的三点一线也没用了,哎,说起来真丢人,自己的处女仗,竟然没有开张,一个鬼子都没杀得了。”
“处女仗”,这形容词不错,够暧昧的,他没说完,包括欧阳晕、李铁书,很多人露出了会意的微笑。
“我还好,灭了三个鬼子,子弹消灭一个,手榴弹炸了两,当时那个兴奋啊,不过,事后不知道怎么回事,看见那些花花绿绿的杂碎,这胃就受不了了,吐了个一塌糊涂。”
听到这里,欧阳云对李铁书说:“看来我们得赶快成立一个专门的档案部门,兄弟们的战功必须记下,否则一旦抗战胜利了,作为功臣竟然不知道自己究竟杀了多少鬼子,那可就太对不住这些英雄了。”
李铁书点点头表示同意。
于是,总结会还没结束,欧阳云就采用自愿报名的办法从全团筛选了四个字写得不错,具备一定速记技巧的战士组成了学兵团文书处,专事会议纪律、战功登记、烈士名单造册等文字工作。
总结会继续,随着大家越来越放得开,结果让欧阳云跌破眼镜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某位学兵许是太相信自己这个团长了,竟然真把自己吓得尿裤子的事情说了出来,而欧阳云最终也没能把取笑他的人扒下裤子打屁股,原因嘛,倒不是他说话不算数,实在是当时笑的人太多了,真要一个个扒下裤子打屁股的话,绝对是项非常艰巨的工程。
没办法,他只得私下奖励了这个学兵一支驳壳枪,作为对其特别“勇敢”的补偿。结果,倒引得其他学兵一个个眼红得要死,深深后悔自己当初怎么就没尿裤子呢!
得,为了一只驳壳枪,尿裤子也成了特别光彩的事了。
学兵们谈完了感受,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不少人午饭都没吃,肚子开始大唱空城计,此起彼伏的弄得欧阳云经常话说一半就不得不苦笑着暂时打住,理解大家的苦衷,事实上他自己也饿得难受,他长话短说,先是把这次胜利的因素再分析一遍,指出日军这次并没有出动飞机、坦克、重炮,而这些正是日军赖以在中国横行无忌的利器,所以这一场小规模战斗的胜利,并不能说明什么。最后,他强调了两字:纪律!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学兵团要想成为一支虎狼之师,只有坚决的做到上令下行、令行禁止,方才能完成真正的蜕变!
总结会历时将近一个半小时这才结束,会后,用过晚饭以后,欧阳云留下全团在岗的排长以上军官,就平常的训练、站岗、巡哨等等问题做了讨论并做了相应的调整、安排。
接下来几天,学兵团一边就地取材开展训练,一边在土地山上构筑工事,静静等待石友三等汉奸的光临。
5月10日,湾平,上午九点多钟,县政府门口的大街上正在上演一出活闹剧。
活闹剧的主角为三人,石友三、白坚武和潘毓桂。石友三无疑是主角中的主角,此人身着半新不旧、浆洗得干干净净的**老式将军制服,一脸正气的正站在县政府门口发表着演讲,不明真相的乍一看,还以为某位**将领回来了呢。
在三人所处的台阶下面,密密麻麻站着大约两千余人的队伍。站在前排的服装倒也统一,身前放着迫击炮、轻机枪、重机枪,身上背着汉阳造、中正式,看起来倒也威风粼粼。颇有几分军队的气势,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是所谓翼北保安队的;但站在后面的就委实不堪了,服装样式乱七八糟不说,武器装备也是五花八门,其中不乏油头粉面、尖嘴猴腮之人,有老人家目睹这一切,不免腹诽了: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正形。有认识的,不免惊叫了:某某某某,那不是我们那里的小流氓吗?他们这是干嘛呢?
有用心听石友三喷洒吐沫子的就说了:好像要搞什么“北平自治”呢。
“北平自治?他们?”听语气显然是充满了怀疑,不过看到石友三扯出了一面大旗,上面果然书着“北平自治”四个大字,这位相信了,不免又惊叫了:我的天哪,他们这是来真的啊!?
有识之士在旁边摇摇头低声叹道:“**前脚才走,这些跳梁小丑就蹦跶起来了,天亡我华北啊!”
第四十二章五姓家奴
石友三等人不知道,就在他们忘情表演的时候,在围观的人群里,正有几双带着别样用心的眼睛在默默的注视着这一切,而他们所代表的势力,将会让他的表演变成一场彻底的闹剧。
——楚天歌混在人群里,见石友三扯出了大旗,然后大声下达了向北平进军的命令,他看了看不远处的朝鸿乐,后者点了点头,然后,两个人默契的退出了人群。
在他们身后,跳梁小丑们欢呼着在石友三等人的率领下开始往城门口进发。
两个人一边快速朝城门口走去,一边交流着各自观察到的数据,综合下来,记在一张纸上,计兵员共两千八百九十三人、正规军队三百四十余人,迫击炮四门、重机枪五挺、轻机枪二十三挺,步枪若干。
城门外,庞文举和楚天歌带来的几个学兵牵马等在一处角落里,看见楚、朝两人,他迎上来问:“怎么样了?”
楚天歌朝城门口站着的几个保安队士兵努努嘴,低声说:“已经出发了,文举,你带其他人赶快回去报信,我和鸿乐跟着他们,”说完将纸条递给他。
庞文举点点头,将纸条慎重收好,留给他们两匹马,然后几人共乘一骑,沿着前往湾村的方向飞奔起来。
楚天歌和朝鸿乐上了马,迅速的沿着一条支路跑出去几里地,然后下马找个隐蔽的地方站着,静静的等着石友三的队伍开出湾平。
同一时间,陈师昌骑着一辆自行车飞快的从北平往湾村赶去。他们“流言”小组的行动已经获得了成功,现在北平的大小报纸上,每天都刊登有关于石友三那支乱军的消息,“北平自治”这条爆炸性新闻一出,立刻在全国引起了哗然,连刚刚浮出水面的《何梅协定》都被它盖过了风头。
就在一个小时前,他从一个记者口中得知,北平军分会在萧振赢的坚持下,已经决定邀请29军进驻北平,协防河北。
欧阳云的计划里,29军名正言顺的进驻北平才是第一目的,所以针对石友三所部的行动时间是确定在这个目标达成之后,陈师昌小组来北平的另一目的,正是要第一时间获得这条信息,然后飞快的告知学兵团大队,好让他们及时的对石友三这支汉奸部队下手。
湾村,下午一点多钟,已经下地劳作的人们惊奇的发现,从湾平方向开过来一支花里胡哨的军队。打头的三人骑着高头大马,中间那个身着将军服饰,左边的穿着长袍像个绅士,右边的那个却是西装革履。
这三人自然就是今天的主角石友三、潘毓桂和白坚武了。在他们身后,一面上书“北平自治”的旗帜迎风招展着,看上去颇有几分气势。
石友三腰上别着崭新的枪套,枪套里是梅津不久前刚刚赠送的勃朗宁手枪,他左手握着缰绳、右手持着马鞭,颇有几分颐指气使的气派,眼神炯炯、顾盼有神,就差喊出“我胡汉三,不,我石友三又回来了!”
别说,小日本选择这几个人担当本剧的主角,这眼光还是很独到的——石友三就别说了,西北军将领,最得意的时候曾经统领过10万大军;潘毓桂呢?在北平响当当的一代文人墨客,书画皆绝;三人中,白坚武的名气稍逊一些,却也是在老北洋和民国政坛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人。
也许在日本人看来,由这三个人领衔主打这出“北平自治”的闹剧,北平民众虽然不至于欣然接受,但至少也会看在名角的份上去捧个场、看个热闹。
潘毓桂不愧是文人,纵然是带兵打仗,文人本色不改,看看天,再看看左边郁郁苍翠的小山(土地山),慢条斯理的说道:“石司令,今天天气不错啊,蓝天白云、碧水青山,真是天助我等。”
石友三粗人一个,不懂这些酸词,他对文人本来就不感冒,只是碍于梅津和土肥原的面子,不得不接受潘毓桂这个酸客,面上不动声色的点点头,连道不错,暗自腹诽:蓝天白云、碧水青山,这和天助我等有鸟个联系?心中暗暗打定主意,一旦自己占了北平,有了地盘、人马,管他姓潘的什么背景来路,让他由哪里来到哪里去!
这时,一个穿着绸衫,背着个盒子炮的中年汉子快步跑了过来,喊声石司令,问:司令,现在太阳这么烈,兄弟们又热又累,是不是歇歇再走?
石友三瞪他一眼,骂道:“刚才吃饭不是休息了一个多小时吗?这才多大会功夫,又要歇了?!”
中年汉子挨了骂,脸上笑容更加灿烂,低声下气道:“司令,您是行伍出身,这点路程自然难不倒您,可是小的们头一次赶这么远的路,这又没车又没马的,确实累得慌。”
石友三牛眼一瞪,厉声骂道:“娘的,这才走了多远,已经歇了三回了,照这个速度,等走到北平,只怕黄花菜都凉了!”他转头看了看夹在队伍中间的那两百多个日军,说:“你看看人家皇军,一个个多精神,娘的,老子的脸被你们丢尽了!”
白坚武说:“石司令请息怒,我看就再歇歇,正好等等前头打探消息的黄三他们,**虽然撤出河北、北平了,可是北平军分会还在,保不准他们还在哪里藏着掖着些兵力。”
石友三听了他的话,想起黄三等人昨天就去了北平,他们骑的马,怎么说这个时候也应该回来汇报情况了,不由多了个心眼,朝白坚武点点头,对中年汉子吼道:“看在白副司令面子上,那就再歇上一会,”不知道为什么,看见对方那张油头粉面的脸就来气,唰的给了一鞭子,吼:“他娘的,给老子打起点精神来,别像刚死了老娘似的哭丧个脸!”
中年汉子正眼巴巴的看着前方,不知道看见什么,嘴巴张得无大不大,几乎能塞进一颗大号鸡蛋,措不及防挨了一鞭子,马上鬼叫起来,指着前方结结巴巴的说:“司,司令,你快,快,快看前面。”
石友三掉头一看,先是一愣,接着便恼羞成怒起来,嘶声吼道:“他娘的,哪个王八蛋子干的,张麻子,快,带人给老子扯下来!”
潘毓桂和白坚武此前都没怎么注意前面,闻言凝神一看,只见刚才还空荡荡的马路上忽然竖起了一副对联,上面用斗大的字写着:倒戈将军、五姓家奴!横批:石在无耻!
这对联自然是学兵团的杰作,创意么,当然来自欧阳云了。
潘毓桂和白坚武两人都深悉石友三的老底,对想出这个对联的人不由暗自敬佩,心说实在太精辟了,对视一眼,眼中都有了笑意。
而三人后面的大小汉奸、流氓们,先是如那张麻子一样,眼睛眨巴半天,然后渐渐回过味来,熟悉石友三底细的,不少人当场就有笑翻过去的倾向;有些想趁机抱紧石司令大腿的,则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七嘴八舌的说:谁这么大胆啊,敢捋司令虎须,这不是找死吗?
队伍中,日本人是个特殊的全体,许多日本兵都不认识汉字,有认识的也看不太懂,于是虚心向身边的“中国通”请教,“中国通”年纪很轻,西装革履、油头粉面,与欧阳云算是熟人,正是那马记旧货的小老板,此刻,他脸上是相当暧昧的笑意,解释道:这个石司令哪,在中国内战的时候,反复无常,经常脚踏几条船,先后投靠过冯、阎、蒋、汪、张,所以……
“嘎嘎嘎!”得知是这么个缘故,小鬼子可不忌惮石友三这只纸老虎,立刻放肆的狂笑起来,有一个还怪声怪气的用五音不全的汉语说道:“倒戈将军、五姓家奴、石在无耻!哟西,写的大大的好!”
气头上的石友三很不幸的听见了这位皇军的“鹦鹉学舌”,只气得一张脸憋成猪肝,几有吐血而亡的冲动,不过先天性怕死症使他下不了这个决心,只能迁怒于那副对联身上,手上的皮鞭没头没脸的冲张麻子抽去,暴喝道:“还不快去,给,给老子扯下来!”
张麻子双手捂头,喊了几个手下,抱头鼠窜而去。
第四十三章没有飞机大炮坦克,小鬼子其实什么也不是
土地山上。学兵们看着山下的闹剧,许多人都把脸贴到了地上,有的把手卡进了嘴里,只怕一个忍俊不禁笑出声来暴露了目标。
楚天歌早乐得不行,非常艰难的才忍住笑,低声问身边的欧阳云:“大哥,可以打了吧?!”
欧阳云脸上本来还有笑意的,此时却严肃起来,说:“你听出来没有,里面有日本人。”
楚天歌凝神一听,果然有日本人的叫唤声,不由有些惭愧,说:“大哥,对不起,我们竟然没查出来。”
欧阳云摆摆手:“没事,第一次能够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你和哲良快去通知李铁书和陈师昌,让他们把第一**击目标锁定在鬼子身上!”等两个人应令去了,他看到混在日军队伍中的马本前,终于明白小鬼子向陈少华购买旧军火干什么用了,原来武装这支汉奸来了——他眼中闪过一丝冷冽,自语道:“小鬼子倒是精明,不明真相的人一看,还真以为是石友三图谋不轨想做山大王呢,哼,只可惜遇到了我!”
五分钟以后,张麻子带人正在上蹿下跳的抓扯着对联,小鬼子依旧在肆无忌惮的拿石友三的丑事说笑,欧阳云见楚天歌和刘哲良分别做出了OK的手势,他操起一杆步枪,瞄准了一个身上背着驳壳枪盒子的鬼子,打响了第一枪。
那个鬼子正双手叉腰仰天大笑着,忽然听见一声枪响,本能的正要做出反应,一阵钻心的疼痛传入脑际,他笑声未绝,脸上绽开一朵艳丽的血花,一头栽倒。
枪响就是学兵团发起攻击的讯号,埋伏在山下一线的李铁书、陈师昌同时大喊一声:“打!”他们率领的学兵们对着早就瞄准好的目标纷纷扣动扳机。
爆豆般的枪声响了起来,被重点照顾的鬼子群好像被一只无比硕大的拳头猛击了一下,其队形一下子凹进去一大块,随着四发迫击炮弹和近百颗手榴弹紧跟着掉落,两百多个鬼子瞬间倒下大半。
“敌袭!”石友三不愧是刀枪弹雨中混出来的,第一声枪响之后便做出了反应,立刻跳下马往路边的灌木丛里扑去,同时大声呼喊亲兵赶快保护。
潘毓桂和白坚武就没他这么快的反应了,不过由于学兵团把首**击目标放在小鬼子身上,这两人虽然受到了惊吓,却是有惊无险。两人此时倒也充分表现出了身为汉奸最起码的素质之一——逃跑那是相当的快——潘毓桂在马受惊的时候,紧拉缰绳,一个文弱书生竟然硬生生的扯得马儿掉了头,然后就朝路边的麦田冲了下去;白坚武表现得比潘毓桂又要聪明一些,趁着马惊,身子紧紧贴在马背上,双腿用力夹紧马肚,竟然御马直冲过去,很快就从众人眼中绝尘而去,气得石友三对着他的背影连开三枪,大骂胆小鬼、没种等等,开始后悔怎么和这两个东西合作。
三个领头的如此表现自然让大小汉奸们大失所望,这些人让他们欺负善良百姓可以,一旦碰上真阵仗,那就百无一用了——张麻子等人也顾不得扯对联了,抱着头就钻进了路边的草丛里,其中有一个不长眼的,竟然朝山上钻,结果面对一个学兵黑洞洞的枪口,哀嚎一声,直接骇得晕了过去。石友三身后的汉奸、流氓们,此时完全炸了营,连同看上去有几分正规军气势的保安队官兵,一个个像秋后围猎场上的兔子一样,又如同没头的苍蝇,立刻作鸟兽散,丢下能丢的所有东西,满山遍野的撒丫子四处逃跑。少数几个比较硬气的,则趴在地上、躲在树后,朝着山上漫无目标的射击着。
所有人中,小鬼子的表现无疑是应该得到石友三褒奖的,两百多个鬼子,愣是坚持到了最后。不过由于他们夹在队伍中间,为了显示自己作为皇军的高人一等,迫击炮、重机枪都让石友三的小喽啰们扛去了,战斗刚一打响,其最高长官秋田中佐又被欧阳云第一枪崩碎了脑袋。结果,只有六挺歪把子机枪作为唯一重武器的他们在学兵团的重点照顾下,身边的友军一跑,完全成了靶场上的靶子。
学兵们虽然大多数枪法不咋的,可是居高临下,敌在明我在暗,这么明显而又密集的目标,第一枪不中,第二枪不中,第三枪再不中的话就有点说不出去了,引用战后一个学兵的话说:我都没怎么瞄准,手指抖了一下,不小心扣动了扳机,结果,竟然打中了一个鬼子。
这种态势下,两百多个鬼子能翻起多大的Lang花就值得商榷了。
况且,学兵们中间还有不少的老兵,这些原三连的老战士,虽然未必个个都是神枪手,但是两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还是能够做到的。
小鬼子在六挺歪把子机枪一一被迫击炮弹、手榴弹送上天以后,下面的抵抗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剩下的百多个鬼子,不甘心覆灭的他们在一个少佐的带领下,嚎叫着从地上爬起来,端着步枪向土地山发起了决死冲锋,其结果不过是把自己从一个死靶变成了活靶而已。
在将近三百支步枪、六挺马克沁、几十挺轻机枪、手枪的齐射下,百多个鬼子不过向前移动了十米左右的距离,便全部被放倒——当死亡的阴影笼罩到这些小鬼子头上,昔日不可一世的帝**人悲哀的发现,在失去飞机、坦克、大炮的支持之后,不可战胜的帝国陆军原来什么也不是。
“确实什么也不是!”战后的总结会上,当有学兵对自己的部队能够接二连三如此轻易的歼灭鬼子提出疑问的时候,李铁书听了欧阳云的解释后,如是说道。
欧阳云是这样回答那个学兵的:“在没有大炮、坦克、飞机的情况下,日本陆军其实什么也不是!”
日军一被歼灭,下面的战事就实在没有可书之处了。学兵们枪锋所指之处,开始还有几个流氓头子死硬,叫嚣着拼一个够本,拼两个赚一个,妄想仗着有利地形负隅顽抗,结果被学兵们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一通炮击,炸得死无全尸,余下的人再无斗志,不等学兵们呐喊“缴枪不杀”便纷纷跪倒于地,举手投降,口中直呼:大爷饶命。
石友三本来还躲藏在几个亲兵后面观察形势,眼见大势已去,对面的部队又“皇军”一样的狠辣,遂也绝了抵抗的心思。这老小子脸皮够厚,从学兵们的服饰上判断出是**队伍,此时此刻竟然还认不清形势,站起来说:“对面的兄弟别打了,我是石友三,误会、误会!”满以为冲着自己在国内战场上纵横多年的资历,对方会卖一个小小的人情,说不定就此放过自己,遂料迎面冲来的学兵们一个个虎着脸,好像根本没听说过石友三其人似的,枪口对着他,冷冷的喝道:“缴枪不杀!”
石友三没想到对方根本不买自己的帐,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想想犹不死心,心说也许对方只是小兵,没听过我的大名,试探着问:“兄弟,请问贵军是哪部分的?”
押解他的学兵听了,剑眉一竖,厉声道:“谁是你兄弟,你个死汉奸!老实一点!”抬腿就是一脚踹在他肚子上,立刻将他踹翻在地。
石友三什么时候受过这种窝囊气,气急败坏的道:“我要见你们长官。”
可巧,欧阳云正在附近,闻声走了过来,问那个学兵:“小陈,谁要见我?”
小陈用枪一指石友三说:“团长,就是他。”
石友三一骨碌爬起来,急急的对欧阳云说:“少校,我是石友三,误会啊!”
欧阳云正在找他呢,见他自己送上门来,不由端详对方两眼,问:“你就是石友三?”
“是,是,鄙人翼东保安司令,少将军衔——”
“打住,”欧阳云摆摆手,指指那副对联说:“姓石的,知道那副对联是谁写的吗?”
石友三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了看那副犹在风中飘扬的对联横幅,横幅下面,张麻子等人抱头跪在那里,使得横幅的字眼意味特别的深长——倒戈将军、五姓家奴、石在无耻!隐隐猜到了答案,那横幅悠忽间似乎变成了一把利剑,直**他的心里,他的脸一下子变得惨白。
欧阳云笑着说:“我写的!”然后厉声道:“给我押下去,看好喽!”说完哧的一声讪笑,掉头走了。
他的背后,石友三“噗”的一声吐出一口鲜血,双眼翻白,直接晕了过去。
土地山一役,学兵团以牺牲七人、轻伤四人的代价全歼日军秋田中队,打死打伤石友三部三百余人,俘虏石友三以下六百多人,缴获军械物资若干,算是又取得了一场大捷。不过,学兵们在欢呼胜利的时候,却发现在如此巨大的胜利面前,他们的小团长非但没有喜色,反而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不禁一个个心生疑虑。
欧阳云的郁郁不乐只有李铁书能够理解——为了尽量的减少伤亡,欧阳云和李铁书制定了极其详尽、保守的作战计划,规定所有危险没有清除前,所有人等不得主动出击。他们之所以要下达这个自缚手脚的命令,无非是觉得这场战斗赢是肯定赢定了的,同时觉得既然大家都是中国人,那么就没有必要不死不休,这种情况下,能尽可能的减少自己部队的伤亡,自然是很划算的。
日军的出现是意料之外的事,正因为此,欧阳云和李铁书才深感这个决定的正确性。小鬼子的战力与那些汉奸、流氓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既然有把握打赢,那么能减少一些损失,何乐而不为呢?反正,学兵团现在有的是枪炮子弹,不过是弹药消耗大一些罢了。可是,日军的强悍还是出乎了他们的意料。其普通士兵的枪法之准,竟然能够在已在明敌在暗的情况下,给学兵团造成如此大的伤亡——七个牺牲的学兵全部额头中弹,这是敌人可以瞄准到的唯一部位,小鬼子的枪法之精如此可见一斑。
“看来,要尽快为部队配发头盔,”欧阳云对李铁书说。
李铁书点点头,想了想说:“等后开总结会,你可不能把这个说出来,部队刚刚打了胜仗,士气只可鼓,不可泄。石友三那些汉奸怎么办?”
“石友三一定要杀的!”欧阳云说着,忽然狠狠的拍了下桌子说:“可惜了,竟然让潘毓桂那老小子给跑掉了。”
“没想到他竟然也做了汉奸,这人在北平文化界有些名声。”
“如此才更可恨!一个普通老百姓投敌没什么,一个名流投敌的话,那该造成多坏的影响?!”
李铁书奇怪他咬牙切齿的,说:“你就这么恨潘毓桂?”
欧阳云皱着眉头,没有说什么,他之所以如此痛恨潘毓桂,自然是因为对方在29军历史上划上的那浓厚一笔,弄得学兵团千多热血男儿,结果竟然只余600人,此人不除,身为学兵团现役团长,他如何对得起在另一个时空里已经亡故的英灵?!
这话,当然是不足为外人道的。
第四十四章和冯治安的初会
5月12日。北平,宛平城,37师师部。
欧阳云和冯治安相对而立,都有些好奇的打量着对方。
历史上,29军抗日名将一抓一大把,冯治安当是其中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