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世富贵-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黎奉晓冷哼一声:“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是堂堂领兵大将,想的只是如何攻城掠地,不像你这种人,天天就想这些上不了台面的主意!”
“你想等,也等不了了!”
听见李仁义这句话,黎奉晓猛地抬起头来:“你这话什么意思?”
李仁义冷着脸,沉声道:“这些日子来,难道你不知道在你军后发生了什么事吗?你这一方之帅是如何当的!”
“是说在军后骚扰的宋军骑兵吧,癣疥之敌,不足为虑!我已经着令各部,封住了他们的道路,并派出人手前去探查他们的行踪。只要一有消息,我出兵一部,把他们截杀就是!”
“什么时候?怎么一问起来,黎将军你就早有了布置,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动手,什么时候能够有战果,你就这样让我回去禀告圣上?”
李仁义腾地站了起来,厉声道:“四天之前,宋军骑兵突然横掠富良江北岸,一夜之间破州城三座,杀伤官吏若干,劫掠财物无数。整个升龙府上下震动,富户贵人开始卷财物出逃,圣上在王宫里都寝食不安,结果你就告诉我你布置了眼线,现在都不知道宋军骑兵在哪里?”
黎奉晓阴沉着脸,一言不发。
宋军出动了两千骑兵骚扰交趾军队后方,由于有当地土官暗中支持,交趾人一直摸不清他们的行踪。以步之制骑是有条件的,最好是选择骑兵必攻之地,严阵以待,则骑兵也占不了什么便宜。但现在高大全的骑兵部队在交趾军的后方飘忽不定,黎奉晓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若是兵力充足,他还可以调遣军队扼守各处要害,把骑兵慢慢困死。但如今后方只有五千精兵守护王城,他这里攻谅州人手都捉襟见肘,哪里还能分得出兵去。
自高大全骚扰后方,谅州前线的交趾军队粮草物资供应已显不足,黎奉晓只是咬着牙在坚持。要说着急,他比升龙府的王公大臣还急着把高大全消灭。
但现在高大全胆子大到敢进攻富良江沿岸,直接威胁到了升龙府,黎奉晓便不得不优先对付了。要是一个闪失,被后方宋军偷袭了升龙府,那玩笑可就开得大了,黎奉晓也担不起这个后果。
(晚上还有一章。)(未完待续。)
第194章 进退之间
大帐里的气氛沉闷异常,黎奉晓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话。
他生于爱州,长于爱州,那里是与占城相邻的最前线,当地的人天生好勇斗狠,就连乡下各村庄之间也是械斗不断。黎奉晓生具勇力,一人能挑一个小村庄,也正是因为如此被李公蕴招揽,逐渐成长为交趾第一名将。
一世英名,难不成就要毁在这小小的谅州城下?
过了很长时间,黎奉晓才问李仁义:“圣上的意思,是要我如何做?”
“如今宋军骑兵深入后方,威胁升龙府,纵然圣上天生英武,对此不以为意,但升龙府的官员百姓可没圣上的气度。自前些天宋军踏过富良江岸,升龙府内人心惶惶,再加上征人向前线运粮,城内已到了无法支持的地步。圣上命令黎将军,三天内,要么攻,要么撤。攻就要攻下谅州,重新恢复甲家镇守谅州时的局面。撤就要全力消灭军后的宋军骑兵,他们给我们惹出了如此大的麻烦,绝不能让他们安然逃回去!”
黎奉晓闭上眼睛,沉思良久,颓然道:“既然如此,那就撤吧——”
“你竟然选择撤?”李仁义听了,吃惊地看着黎奉晓,生怕自己听错了。
黎奉晓苦笑道:“我是个粗人,但不是个傻子。如今器具不备,无论如何是攻不下谅州的,一个不小心,还有可能把全军都搭进去。血肉之躯,去抵抗石砲弩箭,疯子才会那么做!”
“但是,这次出征,动用数万大军,耗费掉了国家一两年的储备。就这样灰溜溜地撤回去。纵然圣上英名,不向将军追究,其他人会怎么想?各地藩镇土官又会怎么想?先王创下的基业,就此可就松动了,将军!”
黎奉晓看着李仁义,沉声问道:“那么你觉得该如何?”
李仁义面容一整。正色道:“现在我说的,不是圣上的话,是我自己的意思。你我两人,虽然平时多有龃龉,但都是小事,对于国事,说起来都算得上是以心奉公了。如今面对谅州坚城,进是难进,但如果就此撤退。王城里的人会怎么说且不讲,升龙府以外的藩镇土官只怕就会打起算盘。”
这些勾心斗角的事情,黎奉晓虽然没有李仁义分析得透彻,心里也大致有个数。自丁部领一统交趾,说是形成了统一王国,但实际上藩镇未削,地方势力强大。李公蕴自孤儿寡妇手中夺得王位,表面上看基本是宋太祖夺周历史的重演。但他却没有宋太祖的本事,整合地方势力靠的是拉拢联合。最喜欢用联姻的方式拉拢地方实力派,这也是为什么甲家连娶两代公主。
这种局面需要王室拥有压倒性的实力,一旦交趾精锐在谅州如此灰头土脸地退回去,就给了地方实力派胆子,重演十二使君的乱世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这些,黎奉晓问李仁义:“不用拐弯抹角了。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当行不当行,我自会斟酌!”
“好,那我就把我的想法说出来,供将军参考。”
李仁义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我以为,撤军之前,将军还是要组织一次进攻。如果能攻破当面宋军阵地最好,就是攻不破,也要做出样子来。但不管怎样,一定要保住我们的精兵,万不能重演上次陈常吉的惨事。”
黎奉晓面无表情,只是道:“接着讲。”
“将军做出声势来,如果局面不对,便迅速撤军。撤出谷来之后,不要再在谅州留恋,直回升龙府去,安排兵马剿灭宋军骑兵。”
听到为里,黎奉晓有些不耐烦:“这样做样子有什么用?平白牺牲我手下兵士!谷里宋军防守严密异常,进去一次就得留下一两千兵士的性命!”
李仁义道:“现在管不了那么多了!这样做了之后,将军再撤军,我就会向外散布消息,说是我军本来正占上风,只是升龙府突发意外,不得不在大好形势下后撤。这样即使撤回去,地方土官摸不着头脑,也不敢乱动。”
黎奉晓将信将疑,看着李仁义道:“你会如此好心?”
李仁义苦笑:“我在将军眼里如此不堪吗?说起来我们都是交趾臣子,荣华富贵系于国运。自宋军攻占谅州,就动摇了交趾国本,如果不能小心应付过去这场危机,国家尚且困难,我们又有什么好果子?这一次,我便替你背了撤军的黑锅,你日后记得我的好处就好。”
黎奉晓沉吟良久,沉声道:“好,我便信你一次!明天一早,我便组织进攻,午后撤军。先说好了,我会在谷外留下足够的军队接应,你可不能对这些人指手划脚,上次就是李明信带兵先逃,才引得全军崩溃!”
“放心,明天我一言不发就是!”
李仁义当然不会替黎奉晓背锅,事后他自然有其他话说。但让黎奉晓先打一仗再撤确实也没有私心,如今的交趾形势动荡不安,就这么灰溜溜地撤回去,各地土官藩镇自然离心离德,隐藏的野心家也会乘时而动。短短时间换了几个朝代,交趾从来不缺这种人。
南谅州城里,徐平正数着指头过日子。
三月已经过去了大半,不是四月就是五月,他就会卸任,新的官员会来到这里与他交接。也不知道林素娘在京城里关系走得怎么样,还有石全彬这次回去能不能起上作用,汴梁城里的朝堂里有没有自己的一个合适职位。
至于对面的交趾军队,已经不是徐平头痛的问题了。需要的人员都已经到位,如今兵足将广,交趾的倾国之兵也奈何不了谅州。而一过三月,桃花开过,雨水就开始多起来,四五月间河水就会暴涨,六七月有了山洪,交趾人无论如何也呆不到那个时候,不然可就是人不收他天收他了。
蔗务里的农活在大笔金钱的刺激下,终于没出什么大乱子。虽然今年的白糖产量不如预期,但终究还是完成了三司的任务,徐平的考核勉强过关。
徐平所不知道的是,由于枢密院的坚持,刘太后忍无可忍,就在石全彬向小皇帝展示谅州兵威的那一天,撤除他所有职务的诏令已经发出。如今接替他的官员和诏令都在路上,正向邕州行来。
自年后以来,刘太后的就疾病缠身,进入三月愈发严重,已经不能正常处理政务。而小皇帝素以仁孝著称,虽然心里有不同意见,还是同意了刘太后的处置,惟一所能做的,是没给徐平处罚,只是以一个待旨了事。
徐平一心想走,万万没想到的,是会以这样一种方式离开邕州。(未完待续。)
第195章 反攻
“交趾人在搞什么鬼?”
山顶上,桑怿皱着眉头看着山下,口中喃喃自语。
自清早太阳还没升起来,黎奉晓就开始了第二次进攻。虽然按照安排这次是虚张声势,以进为退,黎奉晓还是亲自带队,没有半点马虎。
这是他作为一名将军的骄傲,以主帅的身份他必须做出合理的安排,但一上战场就要全力争胜。
黎奉晓带八千人入谷,三千人守住谷口的通道,其作人马留在后方,防止出现意外,并接应进攻的人。
此时已日到半空,谷中打得激烈异常,谷外却显得分外平静。自土墙被炸掉,黎奉晓知道不可能再建起来,便改变主意,用大木搭建鹅车洞子,代替土墙掩护进攻将士。
此时这些攻城器具并没有跟着进谷,而是立在谷口,代替土墙,在谷口和交趾军营之间挡出一条通道来。大木再是结实,也无法与土墙比,在宋军猛烈的石砲攻击下,不时有鹅车洞子被打散。防守的交趾兵士及时修补,这通道竟是一直存在,看着格外显眼。
徐平一样看着皱眉头,对桑怿道:“两军交锋,绝不可以心存侥幸,一旦出击,就当如猛虎扑羊,倾尽全力。如果首鼠两端,则攻守全失。黎奉晓作为交趾宿将,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既然明白,还这样做,那就只有一个解释,——交趾人想退兵了。”
桑怿点点头:“我也这样想,不存这样的心思,就作不出这样的布置。这些鹅车洞子明显有的还没有完工。如果用来代替土墙掩护。那就应该再花些力气。里而用些土囊石块之类填充起来,便没有这样容易被石砲打烂。——这些我们都能想出来,讨论过,黎奉晓没可能想不到,只能说他现在急就章。”
徐平看看天空,沉默了一会说:“退就退吧,仗打到现在,已经成了鸡肋。交趾人攻不进谅州,我们也没力量打出去,耗在这里干什么?再过一两个月雨季一来,谷口外面根本就呆不住,他们想那时退就晚了。”
回头看看已经绿色满野的谅州,徐平道:“趁早收兵,我们的人回去老老实实种稻子。去年的白糖产量已经不如预期,今年的稻米补回来。”
桑怿是纯粹的武将,虽然当年也种过地,但对左江道这里的农事可不感兴趣。没有接话。
看着外面的交趾军营,过了好一会桑怿对徐平道:“这样就让交趾人安然退走。总是有些不甘心。说起来,自战事起来,我们一直死守,除了高大全带两千骑兵骚扰交趾粮道,再没主动进攻过。今天的局势,我以为,不如就出其不意地进攻一次,让交趾人长点记性!”
“攻出去?”徐平沉吟良久。
“不错!如今谷里交趾不过数千兵丁,还畏首畏脚,谷中将士压力并不大。就是为防意外,有韩道成的五千骑兵足矣。我手下五千厢军,再抽五六千乡兵步军出来,着得力人士率领,也可以冲一冲交趾军营了!”
徐平看了看身后谷里的情况,又看看前方的交趾军营,虽然看起来一切如常,但仔细看却军旗不展,隐约还能看到一些军需正在收拾。
看看天太阳刚到半空,离着中午还有一段时间,徐平猛一点头:“好,就攻出去!你回去准备,带厢军五千,从对面山头下去,一会我传军令,命张荣带六千乡兵步军,从这边山头下去,两面夹击。记住,调兵走谷中土墙后面,瞒过交趾人的耳目,避免黎奉晓提前退兵!”
桑怿领命,刚要转身离去,徐平叫住:“等等,我们一起回去,人手和进攻路线再商量一下。既然要打,那就认真准备!”
约摸过了一个时辰,太阳快要到头顶上了,徐平重回山顶观战。
此时每个山头后面都聚集了六千左右的宋军步兵,等待最后的军令准备出击。由于朝南的山坡修整得太陡,固然可以防止敌军轻易攻上来,但也导致自己的军队从这里下山困难。步军还能勉强下去,骑兵就完全没有办法了。
黎奉晓正在硬着头皮带兵向土墙猛攻的时候,突然听到山顶上传来一声深沉的号角声,把震天的喊杀声都压了下去。
猛一抬头,就见到旁边的山顶上,大队的宋军部队正源源不断地向山下冲去,连绵不绝,不知有多少人。
“撤!全军撤回去!”
黎奉晓朝着身后的掌令兵大喊,只恨不得纵身一跃,说跳出山谷去。
谷外的李仁义在中军帐里,好整以暇地喝着兵士搜刮来的对面蔗糖务产的好酒,安心等待黎奉晓回来,一起撤回升龙府。
一个兵士从外面跑进帐来,气喘吁吁地喊道:“下山了,对面的宋军下山了!”
李仁义猛地站起来,不悦地道:“什么宋军下山了?”
“大官,对面的宋军从山上冲下来,已经接近军营了!”
李仁义终于明白过来,大步走出帐外,抬头看去,就看到前面不远处的山坡上,密密麻麻蚂蚁一样的宋军兵士正向山下冲来。
交趾军营里,突然就沸腾起来,惊慌失措的交趾兵士跑来跑去,口中大声喊着:“下山了!对面的宋军众山上冲下来了!”
此时正是正午时分,火辣辣的太阳当头挂着,酷热的阳光烤干了春天的温情,大地已经迎来了难熬的盛夏时光。
桑怿手提钢刀,背着铁锏,一刀砍翻了迎上来的交趾兵士,带人绕过鹅车洞子旁边守护着的交趾兵士,直向不远处的交趾军营冲去。
两三里地的距离,宋军大多都是轻装,要不了多少时间就能冲到地头,交趾军队连列阵的时间都没有,乱哄哄地从军营里迎出来,与宋军接战。
谷口外面,守护谷口通道的交趾兵士眼睁睁地看着大队宋军从自己身边绕过去,直接冲向兵营,一时竟不知道该不该阻拦。
此时天上宋军的石砲还在满天飞,进谷的交趾军队正在缓缓撤退,一旦鹅车洞子组成的防守通道被宋军毁掉,后果不堪设想。
黎奉晓带着兵士后撤,土墙后面宋军的进攻却愈发猛烈。
就在这个时候,北边南谅州城,韩道成带领的宋军四千骑兵渐渐露出了身形,向交趾军队缓缓压了过来。(未完待续。)
第196章 机遇
军队扎营,必然会选择合适的地形,布置望楼巡哨,营地外只要可能就掘壕沟布拒马,防止敌军敌人可能的偷袭。
黎奉晓多年宿将,这些该做的事都做了,但万万没想到宋军会在这个时候直接冲击自己军营。距离太近,又在战时,望楼巡哨全都没了作用。因为已经决定了明天一早就后撤,营内留守的兵士正在收拾行礼,外面参战的兵士因为军令又不敢乱动,没有及时做出反应。
莫名其妙,交趾军队就被宋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徐平在山顶看见,张荣带的乡兵步军首先与交趾军队接战,在军营外混战成一团。有的乡兵瞅着空子冲进交趾军营里,顺便放起火来,一时火光冲天。
桑怿带的厢军带甲的多,速度相对要慢一些,但战力远在乡兵之下,把接战的交趾军队生生压回军营里。
不到半个时辰,宋军已经进入交趾军营,双方混战在一起。
直到此时,黎奉晓带领攻入谷中的交趾军队的后队才刚刚出谷,顺着鹅车洞子围成的通道缓缓后撤。
军队最要紧的是不能乱,哪怕刀山火海也要有秩序地走过去,这些交趾精兵到此时依然表现得不错。
徐平看着山前的景况,一时呆住。他本来以为即使突然袭击,也不过让交趾军队慌乱一时,宋军趁乱得些战果,从容退回来就已经不错。但现在的景况是交趾军队完全没有准备,连军阵都没来得及摆出来,就被冲进军营。
这就完全不同了。
交趾军队本来人数占优。一旦混战。这优势便不明显。最要命的是不能迅带与宋军脱离接触,实际上被缠住了。
长出了一口气,徐平对身边的亲兵道:“传我军令,韩道成紧跟在交趾军队之后,把他们逼出谷去。出谷之后,在开阔地带直接冲杀!”
亲兵领命而去。
徐平又对身边的鲁芳道:“与交趾人鏖战数月,从未有过如同今日一般的胜机,如果错过了。我必将愧疚终生!此时谷中交趾军队将退未退,谷外交趾军队已被缠住,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你带山上现有的一千兵士,立即冲下山去,只做一件事,把交趾人的鹅车洞子全部炸了,全部烧光!”
鲁芳领命,自去招呼人手,准备火药和煤油。
徐平只觉得心怦怦地跳,看了一会山下混战的场面。转身对谭虎道:“你亲自带我的军令,命谷中防守的五十二门带轮子的火炮。无论用多少人力物力,全部给我拉到韩道成的骑兵行列里!
谭虎犹豫一下:“官人,山上这里离敌军太近,鲁芳带人杀下山去,你身边可没有多少人了。”
徐平笑道:“怕什么!别说交趾人现在没人能冲上来,就是冲上来又如何?官人我想当年也练过刀枪,不是上不得战阵的人,你尽管去!”
谭虎只好应诺,转身吩咐了一下徐平的随身亲兵,准备离去。
徐平又叫住他吩咐:“你跟在那里,亲眼看着把火炮拉上去!还有,亲眼看着第一轮炮打出去才许回来!”
看着谭虎离去,徐平只觉得心跳得厉害,情不自禁地在原地踱起步来。这么多年,他的情绪还从来没有这么激动过。
对这场战事,他想过各种可能,却万万没想到会出现这种局面。
黎奉晓其实做得没错,双方兵力相差不多,他的布置也稳健,即使后方的军营被宋军冲乱,只要他能及时撤出谷来,也有足够时间组织人力把局面扳回来。最差的后果,也不过是多损失一些兵员,还是能够从容撤走。
惟一的意外,就是给了徐平使用火药的最好时机。
如果后边有交趾军队接应,徐平把谷中军他的退路炸了也作用不大,很快就会被清理出来。而火炮的威力虽然强大,但移动不便,精度不够,准备发射的时间又过长,两军对阵发挥不了太大作用。
现在的这种实心火炮还是在守城攻城的时候能够发挥出最大威力,很难跟上军队的移动,也难适应军阵的种种变化。
但交趾军队近万人堵在谷口的狭窄地域可就完全不同了,五十几门火炮只要几个齐射就可以笼罩整个谷口,血肉之躯怎么抵挡炮弹?
带着骑兵缓缓进逼的韩道成得了徐平军令,放慢了行军速度,带着手下只是远远监视住交趾军队,渐渐逼近两里的距离,便停了下来。
此时谷外杀声震天,交趾军营被宋点燃,冲天的火光在谷里也能清楚看见。黎奉晓心急如焚,自己不在,又有李仁义这个阉人在军营里,交趾军队只会越打越乱,拖下去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一个亲兵对黎奉晓小声道:“大帅,后面的宋军骑兵停下来了!”
黎奉晓扭头看了一眼,冷声道:“宋军骑兵只是来乱我们心神,不用管他们,现在尽快退出谷去是正经!”
太阳划过中天,到了一天中最热的时候,谷中连一丝风都没有,一万多人挤在一起,热得跟个蒸笼一样。
两侧山头上的宋军把石头没命地砸下来,随时都有交趾兵士倒在地上惨嚎,乱滚的石头又把路堵住,交趾愈发混乱不堪。
正在这时,停在二里外的宋军骑兵突然再次动了起来,虽然速度还是很慢,但也只用了两三炷香的时间,就到了交趾军队一里远的距离。
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宋军骑兵大队,交趾兵士只觉得心惊肉跳,这个距离宋军已经能够勉强发起冲锋了。交趾军队已经没有了正经阵形,如何能够抵挡骑兵大队的冲击?
“大帅,快看,快看!”
亲兵指着后方的宋军骑兵,高声呼唤黎奉晓。
黎奉晓转过身来,只见逼近的宋军骑兵正在散开,在马队中推出几十根黑乎乎的铁管子来,直指挤成一堆的交趾军队。
不等黎奉晓弄明白宋军要干什么,谷外突然传来惊天动的轰隆声,浓密的黑烟缓缓升起,弥漫了谷口。
随着黑烟升起,冲天的大火突然着了起来,把谷口的退路笼罩住。(未完待续。)
第197章 最后时刻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黎奉晓只觉得血气上涌,一阵晕眩。今天如果被宋军封在谷里,那可就大势已去了。虽然谷外还有两万多交趾精兵,足以与宋军一战,但关键是由李仁义这头猪指挥,弄得不好全军覆没都有可能。
亲兵上来扶住黎奉晓,轻声道:“大帅——”
“咚、咚、咚……”
沉闷的响声传来,好像直接砸在交趾兵士的耳朵上。
已经吃过一次亏的黎奉晓一听到这声音,本能地就拉住亲兵倒在地上。
距离太近,呼啸的炮弹飞过来的时候交趾兵士根本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直接砸成肉酱。所有的人都傻呆呆地站着,一时之间,谷口竟死一般的寂静。
一轮齐射,拥挤的交趾军队便出现了数十道长长的空白,不知多少兵士稀里糊涂就做了炮下亡魂。
见前方宋军骑兵阵里的几十根铁管黑烟蒸腾,黎奉晓突然想起了李仁义在升化府说的话,挡不住的砲,扑不灭的火,无力挣扎的交趾兵士。
虽然不知道对面的铁管是什么炮,但只看宋军向里面填火药,填了火药填石弹,黎奉晓也知道接下来还有一轮炮击。
死死盯着对面,看着宋军举着火把点燃铁管后方的捻线,黎奉晓默默估算着时间。直到听到炮响,迅速又躺倒在地躲了过去。
这次炮弹一过。黎奉晓蹭地从地上蹦了起来。高声喝道:“宋军放炮也要时间。中军将士,随我冲上去,把这妖器夺了!”
话音刚落,黎奉晓前冲的身形又生生停了下来。
只见宋军骑兵大队后面,绕出来数千弩手,迅速在骑兵前面结阵,手中强弩对准了冲过来的交趾兵士。
这个时候,除了谷口附近。其他土墙后面的弩手已经失去了作用,徐平传下军令,让他们集结起来给骑兵掩护,防的就是交趾反冲骑兵。
没步兵掩护,骑兵结成呆阵会有很多缺点,徐平再是不知道现在骑兵的战法,也知道他前世的战场上坦克必须有步兵协从,哪里会给黎奉晓这种机会。
认真说,这些弩手只是从乡兵里面挑选出来,按照正规军的标准。他们是不合格的。实际上他们手里强弩上的箭矢也是靠上弦器所上,临阵只有发射一支的能力。之后就要靠所佩腰刀肉搏了。
黎奉晓哪里知道这些,按照常规,自己这方剩下几千人而已,去冲数千人的强弩方阵,那就是白白送死,还是转头把谷口的火灭了更加靠谱。
见交趾人又调转头向谷外而去,徐平面露微笑。他让弩手带着强弩前去列阵,本就有欺骗的意思,没想到交趾人真地上当了。
又挨过两轮火炮齐射,谷口已是血肉狼籍。
亲兵对尘土满面披头散发的黎奉晓道:“大帅,如今大势已去,您还是易装先逃出去吧。以大帅勇力,必然无人可以阻止。只要出了谷去,我们交趾大军仍在,未必没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黎奉晓一口气憋在心里,早已气得要吐血。他是统兵大将不错,但最擅长的却是军阵搏杀,现在的高官厚禄均是由此而来。结果谅州一战,完全没有跟宋军搏杀的机会,就这么稀里糊涂地一败涂地。
听见亲兵提醒,黎奉晓终于清醒过来,强按下心头的怒火,口中道:“你说的不错,谷外还有我们两万大军,两军对阵,也不怕了宋人。你去把我的亲兵都招呼过来,我们先冲出谷去!”
此时几轮炮打过,交趾军队早已乱成一团,就连黎奉晓的亲兵都散在各处,没头苍蝇一般乱转。
把亲兵都招呼到身边,黎奉晓除了甲胄,收拾得与普通交趾兵士一般无二,乘着宋军发炮的间隙,强行向谷口冲去。
亲兵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更不要说黎奉晓向来称交趾勇士,人群中穿梭也是自如,用不了多少时间,就挤到了交趾兵士的前面。
只见谷口处布置的鹅车洞子通道已经宋军炸得七零八落,又泼了煤油引燃,熊熊大火把谷口通道死死堵住。
后面的交趾兵士被宋军火炮打得苦不堪言,这里的却面对着大火逡巡不前,前拥后挤,在谷口里乱哄哄地闹成一团。
黎奉晓心里叹了口气,知道此时大势已去,自己无力回天。也不再招呼这些失了主心骨的交趾兵,带着亲兵分开众人,挑了个火势较小的地方向前方行去。后面的交趾兵士看见,大呼小叫,却没人敢跟上来。
到底是在开阔地里,火势再大,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空间都封死,只要头脑冷静,眼明手快,还是能够走出来的。
付出了三个亲兵葬身火海的代价,黎奉晓终于从穿过了谷口大火,抬眼看前边的交趾军营,心里不由暗叫一声苦。
此时军营里早已乱成一团,宋军冲进去后到处放火,又正是天干物燥的时候,火势蔓延开来,早已无法收拾。
本来军中留有统军将领,偏偏又有个李仁义在军中,清早黎奉晓一出发他就催着收拾行装准备撤军。等到宋军攻进来,又胡乱指挥只想着保护自己,最终搞成一团糟,反而被人数少的宋军彻底占了上风。
徐平在山上观战,猛然看见从火海里钻出一群人来,转身叫过鲁芳吩咐道:“此时从谷里逃出来的,必然不是普通人物!你带一指挥人马,现在冲下山去,其他的不要理会,只是结果了这十几人,或擒或杀,总之不能让他们逃走!对了,山上的弩箭也没了用处,你带几十具下去,不要与他们纠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