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兵-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们本来就是拖延一派,甚至是主和,他们甚至会利用西寇之手,挫大人之威,最后在四民前证明自己的决定正确。”吕连之回想着那人的话,心下有了几分决断。

“曹大人怎么看这件事情?”张光远不回答吕连之,转向了副都督曹坤虎。

“这个,飞龙军团上下还是很希望能快些和这些西寇接战的,毕竟我们都是帝**人,但身为主帅,我也要为士兵们的生命负责,我听侦骑回报,西方联军的统帅何塞目前采取的是步步为营的策略,已经将江南行省所侵占之地,完全打造成了连结一片的堡垒,看来是要长久驻扎。而且其布局广为纵横相连,若攻击一地,必引来四周千军万马,以我军的兵力的确力所不逮。我的建议是可以适当派出一队精兵去试探下敌人的动向,但不宜在此刻进行决战。”曹坤虎沉吟片刻,说道。

“全是废话……”吕连之心中评价,看来这曹坤虎定是得到了他大哥曹乾龙的指示,拖延时间和稀泥,两边都不得罪。

“好吧,看来不派出一队人马,亘远兄是不会甘心的,那我就派出五千精骑渡河去南岸一战,可好?”张光远故作大方的笑道。

“你是派这些将士去送死。”吕连之有些不满道。

“五千骑兵不少了啊,而且当日那个雷东风不是号称三千骑兵就在中南行省,西方联军大军驻扎的腹地。将敌人搅了个七零八落么?当日在帝都之时,千军侯还说这雷东风是骑兵站的专家,难道这一切都是假的?或者亘远兄你觉得你手下的百胜精骑比不过那雷东风的狂澜军。”张光远笑道。

这一刻吕连之终于理解雷东风为什么和眼前这个镇北侯张光远结怨如此之深了,两个人无论于公于私都是完全相反的两个极端,而以雷东风的性格,定是阻挠了诸葛庭和张光远的计划,才引来了杀身之祸。

“不能和张光远硬抗,毕竟现在要以外敌为重。”昨日刚到自己营中的那位青年参谋所说的话回响在耳边。

“张正谋,若你在此,该如何应对于他?”吕连之沉吟着。

第四卷,天行健 第二百七十章,战斗在前线(3)

面对张光远无赖一般的言论,吕连之想起张策的话,反而平静下来,对帐内的二人朗声道:“行军作战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雷东风那时候之所以能凭借三千骑兵就敢深入敌人后方,一是西寇其时兵力分散,而且互不成军;二则当时我听闻雷东风之前已经派出一队骑兵骚扰敌人后方,因此是有友军牵制策应的;三则中南行省多为平原和丘陵,适合骑兵作战;而如今淮河之南,西寇已经步步为营,城与城之间沟通联系紧密,更有那教宗和何塞两人的强力指挥,整军有若一体,极难各个击破;最主要的是南岸河网密集,骑兵根本无法施展。很容易被敌人困死。此刻,大帅你派兵前去,若是集中优势兵力,在敌人没有反应前攻克一地尚可,可如今只派五千人,攻城掠地难以形成优势,机动作战目标又太大,难道不是让将士们白白送死么?”

“战也不对,不战也不对,吕副都督,你究竟要我怎么办!”张光远一副为难的模样。

“张大帅,难道你是想用这五千人的牺牲来证明我计划的错误?那我可以选择带我的百胜军渡河作战!”吕连之站起身道。

这一刻,吕连之终于相信雷东风通过张策对他传递的信息:“张光远根本毫无作战之心,他甚至会特意知道一场战斗的失败以证明自己的正确。但只要大人你肯出战,我军必全力支持,而且这事情吕贞之少将军也已经汇报给了千军侯大人。”

“亘远,慎言!”曹坤虎见吕连之动怒,忙打起了圆场。

“吕副都督,我是这支军队的大都督,你若要调动人马,必须我同意!”张光远见吕连之如此,立刻冷笑道。

“我百胜军退出你淮北一路!”吕连之怒道。

“你敢!”张光远一拍桌案,帐外立刻涌进几个卫兵。

“两位,有话慢慢说,慢慢说。”曹坤虎眼珠一转,站起身劝道。

这个长着干瘦黑脸膛的中年汉子却是一点不像他的名字,不但不如老虎。更像是狐狸一般性格内敛,相貌也不如自家兄长那般仪表堂堂,而是更像他兄长鄙夷的那个司马菜园一般,咋一看就是很普通的一个人。

但此刻他一开口,张光远和吕连之却都默契的坐了回去,冷哼一声不再说话,毕竟他也代表着庙堂之上的一方势力。

而那几个卫兵也在曹坤虎严厉的目光下,喏喏的退了出去。

“两位,我觉得此事也不难办,既然吕连之大人觉得派过去人数太少等于送死,而且现在敌人根基已稳,不利深入,那我们索性派去一个军团,拔下对岸最近的一个据点,站稳脚跟后再徐徐图之,一方面让西人明白我军进攻的决心,另一方面也算给四民一个交代,你们看如何?”见两人平静下来,曹坤虎笑道。

“打哪里?”吕连之问。

“呵呵,就是这!”曹坤虎一指面前军事地图上的一个红点,笑眯眯道。

~~~~~~~

帝国纪元999年10月10日。帝国淮北行省与江南行省交界处,帝国淮南府。

淮南府地处帝国淮北行省与江南行省交界的地带,濒临淮河,地势开阔,虽然城池不大,但却十分富庶,如今已被西方联军占领,也是在江南行省盘踞的西方联军大军和汉兵淮北大营对峙的最前线。

而却在帝国还有一个说法,淮南府是当年太祖的龙兴之地,当年太祖就是在这里与各路诸侯会盟,成为了帝国名义上的元首。

千年过去了,除了帝国的教科书上偶然的一笔外,很少有人还记得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但对于那些帝**政的大佬们来说,淮南府在他们心中却始终还有几分特殊的感觉。

此刻,帝国百胜军军团长兼帝国淮北大营副都督吕连之正带领几十骑人马矗立在一片高岗之上,远处十几里外就是隐约可见的城郭。

“都督,西寇外围的斥候已经被我们剿灭干净,短时间内城内的敌人不会发觉。”一个百胜军的汉兵侦骑对吕连之道。

“张先生,雷军团那边可有消息传来。”吕连之一脸凝重的问身边的一个青年,那青年长身玉立,一袭白色文士衫,好不潇洒,却正是被雷东风秘密派来的张策张正谋。

“回吕军团,暂时还没有消息,但我临出发前雷军团明言,只要这边一开战,狂澜军、奔雷军、奋武军,以及玄武军陕西路一部都会进入总动员。狂澜军更会先一步出战,东北路直插江南行省。”张策道。

“嗯,不知道冰玉能否按时将修罗军带到预定地点。”吕连之看着面前还算平整的土地,皱眉道。

“吕少将军虽年幼,却已经深得行军之根本,再加上有吕成之副军团辅助,应该毫无问题。”张策宽慰道。

“张先生,你确定我们可以在三日内拿下此城?”吕连之一指远处模糊的淮南府。

“三日太多,只要吕贞之少将军能及时到位,一战可下。”张策自信道。

“好,此战若成,当壮我汉家军威,扬我汉家威名,到时候看张光远还用什么借口拖延不战。”吕连之被张策激起了几分豪气,断然道。

~~~~~~~

帝国纪元999年10月10日,帝国江南行省,距离淮南府不过五里的一片树林。

“荆旅团,那些西方蛮子的斥候交待了,淮南城内有守军两万人,防守十分严密,不但不允许外人出入,而且城内居民皆已被监管起来,作为奴隶加固城池、种植粮食……”一个汉军侦骑对荆展道。从雷东风回来后,从夏侯骏捷手中敲到战马后。荆展就被直接提拔为中校旅团长,而前锋侦骑营也被扩编为侦骑独立旅,分为一团、二团,共一千五百骑(前文说过,帝国骑兵编制一般为步兵编制的一半,即一连为75…80人,然荆展的真气图案属于特别编制,虽然只有两个团,人数却和一般骑兵旅团相同。),选拔的都是狂澜军各骑兵师团中的精锐

荆展天生就是冷淡的性子。对升官没有多大兴趣,但对作为狂澜军的先锋率先东进却是十分高兴,可是一进入淮南府的地界,荆展的眉头就一直紧锁着,也许是看到了那满地被战火席卷后的荒芜,也许是因为那紧密相连,防守上固若金汤的城镇。

此刻,荆展听了那侦骑的报告,细长的双眼一寒,却只轻声道了一句:“很好。”

“荆头生气了。”旁边的孙得胜道。

“孙猴子,你少多嘴,你就不担心你在淮海行省的家人么?”李大本道。

“我老爹一定没事的,他那人最怕死了,一定早就离开了。”孙得胜闻言,喃喃道,露出几分苦涩的笑意。

孙得胜是淮海行省博望府的人,淮海行省是帝国东海行省与江南行省之间的一个小行省,紧邻帝国黄海,地势狭长,而西方联军南下江南行省,也同时占领了淮海行省的大部,并且到现在还控制着淮海行省的南部地区。

而孙得胜的老家博望府正在这南部区域之内。若说不担心那肯定是假的。这次随军东进,孙得胜却是心有担忧,却一直不曾说出,今日被李大本喊破,心头却有几分苦涩。

“你放心,如果尔家人不死,我自带你杀回博望,如果伯父遭遇不测,我以这西寇之血为你家人祭奠。”荆展扭头道。

“谢大人!”孙得胜点点头,眼中浮现出一丝感动。

“我军是前哨,要做的就是将外围扫清,而且一定要阻挡住从凤阳府方向过来的敌兵援军,根据道路形势,敌人如果被受阻拦,一个时辰内就可以从凤阳府赶到淮南府,而凤阳现在驻扎有敌人的五万大军;所以。我们必须要事先破坏此地通往凤阳府的一切桥梁,而且一定要在开展前半个时辰才动手,否则定被敌人斥候发觉。”荆展看着地图沉吟道。

“可是,荆头,这一片区域多是丘陵和河道,不太适合我们骑兵出击啊。”孙得胜建议道。

“是啊,荆头,就算有小范围的平原,四周也多是丘陵,根本施展不开嘛。”李大本在一旁插话道。

“那我们就利用这些地势和西方蛮子玩点有趣的游戏,谁说我们狂澜军的骑兵只能在马上战斗?李大本你带二团三营,孙得胜你带二团一营、王苍你带二团二营,你们三个埋伏在安阳府主要道路左近,不可放过一个去其他府城求援的敌人,其余人跟我去拔钉子!”荆展指着地图上的线路,分配着任务。

“喏!”众人分别点兵而去。

“子衿,等我这次回去,一定娶你为妻。”荆展望着西方的云天,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那个青衫如墨,英姿飒爽的身影浮现在脑海里。

在这半年中,荆展和凌云关系进展迅速,在荆展随同张策去见夏侯骏捷被扣留回来后,凌云更是在某一夜委身于荆展,而荆展也下定决心,在和西方联军决战后,娶凌云为妻。

大丈夫当杀敌为先,但也不能辜负佳人所望,而敌人的鲜血无疑就是送给自己心爱之人最好的贺礼。

第四卷,天行健 第二百七十一章,战斗在前线(3)

帝国纪元999年10月10日,帝国江南行省淮南府。

淮南府在帝国政治地理上应该是一片区域的统称,而不单单指一座城池。治下共有大小三府七县(镇),其中府城淮南驻有两万西方联军,分别来自条顿公国、福尔斯王国,两军人数各为一万。其中福尔斯王国的兵力配置为五千高卢轻骑兵,五千福尔斯轻装步兵;条顿公国却是两千条顿重装骑兵,五千条顿重装步兵,三千条顿轻装长矛兵。

其余两府,凤阳府因更接近帝国淮北大营,反而驻扎有五万西方联军精锐,其中更有教宗亲派的一万神威军;五千福尔斯的高卢轻骑兵,五千福尔斯王国的轻装骑兵;三千条顿公国的重装骑兵,一万条顿公国的重装步兵;三千撒克逊王国的撒克逊长弓手,一万撒克逊轻装长矛兵;四千西斯利王国的轻装步兵。

另一府长丰,因在淮南府以南,只有三千五百联军,全部是海蓝王国的轻装步兵,配以五百高卢轻骑兵。其余七个城镇,因大小和地理位置不同,分别驻扎有一千到三千人马不等。

整个淮南府兵力总共在九万左右,是西方联军江南行省的防御比较集中的所在,虽然不能说是滴水不露,但至少只要有一府被袭,其余四乡八野的城镇都能及时救援。而驱逐汉民为奴隶,利用汉奸管辖汉民政策是实施,更在一定程度上从内部稳固了整个淮南的防御体系。

对于这样步步为营的防御体系,西方联军淮南府联军统帅,撒克逊王国侯爵、撒克逊王国副统帅、万夫长统领博蒙德。圣。约翰一直十分满意。尽管身为撒克逊人,博蒙德对福尔斯人并无好感,但还是在内心里对西方联军统帅,福尔斯公爵何塞提出的这些计划感到由衷的钦佩。

但如今,博蒙德却为何塞和教宗乌尔班二世虽委任的副手而苦恼着,看着面前两个不停争执的淮南府副统帅,博蒙德感觉何塞西陆之狐的名头是否应该让给别人了。难道这个打了一辈子仗的军人,还不知道内斗是最容易造成全局失误的存在么?

内讧,说起来简单,但一个处理不好,就会变成内耗,帝国不是有一句话么:堡垒都是最从内部被攻破的——看看帝国那看似不可陷落的龙城吧,看看那号称远东最稳固的西北防线,不都是在内鬼的出卖下,轻易被击破了么?

博蒙德和他的顶头上司,联军副统帅、撒克逊王国的公爵西斯顿并不一样。身为一个军人,他并不赞同西斯顿的为人处事。

两人一个是破落贵族出身、一直以不学无术、谄媚取悦上司闻名;一个却是撒克逊王国有名的骑士,而且世袭侯爵之位,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这样的生长环境,造成的品性也绝对是不同的,而且博蒙德也有些看不起西斯顿那种趋炎附势的态度,在军事上一丝不懂,却还爱指手画脚。

整天只知道和教廷的红衣大主教伦勃朗混在一起。当然,表面上,博蒙德却是西斯顿有力的支持者,这一点,博蒙德做得比大多数人都要好,为了某种目的总要去做一些自己违心的事情,总比强硬着脖子,被人暗算好,西陆闻名的“明月骑士”阿尔斯,不就是前车之鉴?

也正是因为将自己心思巧妙的掩藏起来,博蒙德才一路高升,也是凭借在西陆良好的名望,被拔擢为联军淮南一路的统帅。

但自从当上了这一路的统帅,博蒙德几乎就没睡过一夜的好觉。开始一两个月,是时刻要提防对岸的汉兵大营兵发淮南,后来才接到情报,说帝国高层内斗,暂时不会进攻他们。

随后,就是福尔斯人和条顿人在这里的摩擦不断,尽管在淮南一路统帅的高层,大家都极力保持着克制,但私下里却几乎是要兵戈相向了。

这些情况都让博蒙德时刻谨慎处理着一切事务,生怕引起手下的不满。

本来这淮南府地理位置重要,是西方联军和帝国淮北大营对峙的最前线,按照事先的约定,是准备让福尔斯王国和条顿公国这两方派系选出一系来主管。

但教宗对两派一直内斗的情况十分不满,在和福尔斯王国统帅何塞以及条顿公国统帅伯格曼上以后,最终任命撒克逊王国的博蒙德为统帅,而福尔斯王国的子爵、万夫长统领路易斯德,条顿公国子爵万夫长统领贝克曼,以及神威军第一军团的万夫长阿里尔。

这样一种权利组合,至少在表面上维持了整个西方联军淮南一路指挥体系的稳定。

博蒙德无论是爵位、官职以及名望都稳压众人一头,加之处事还算公正,其余三个副统帅对其命令也一直配合执行。

当然,被夺去了统帅之位,两位副统帅心里肯定要有不舒服的感觉。

表面上的一团和气并不能掩盖事实存在的阴暗,在淮南府治下的城镇,几个国家的中级军官一直在明争暗斗。

尤其是胡家镇的福尔斯王国千夫长巴托与其副手条顿公国千夫长巴赫曼更是其中代表,双方一直互相在上峰面前举报诋毁着对方。

而就在两天前,巴赫曼将一封举报信交给了自己的上峰,淮南府联军副统帅、条顿公国子爵万夫长统领贝克曼,贝克曼看到信后觉得这是一个扳倒对手的良机。于是,在今日的军事例行会议上,贝克曼当众出示了那封信笺,信笺中有充足的证据表明,联军胡家镇镇守巴托贪赃枉法,将大部分财宝都装进了自己的腰包,甚至还有私卖种植的粮草的行为。

贝克曼要求博蒙德一定要秉公处理,要查出这巴托背后的支持者,显然其矛头指向的正是路易斯德。

路易斯德当然不肯服软,反而指责对方驭下不利,诬告同僚,造成联军内讧。

一方说对方贪赃,一方却控告对方诬陷。于是,两个统帅级的人物将积攒了数个月的怨气全部发泄出来,毫无形象的在军事例会上大吵起来,甚至互相揭发到谁谁的家属和哪个权贵有通奸的嫌疑,谁谁的国王又曾经是谁谁王上的私生子。

眼看两人如此吵闹,神威军第一军团的万夫长阿里尔,这个有着一头金发、身材丰满,据说体内流着神圣教廷神圣之血的女骑士,却是一脸不屑的笑意。

博蒙德只能摆摆手,示意两人不要吵闹,又望向了代表教廷的阿里尔,希望她能做出一些表态。

阿里尔笑了笑,美丽的脸庞娇颜如花,看着两位争执的副统帅,清咳一声。

但这如花的笑容和清咳,却立刻让本来还沉浸在各自世界中的路易斯德和贝克曼警醒起来,两人颇有默契的停止了争执,望向阿里尔。

尽管只是一个万夫长(但那可是神威军的万夫长),更无爵位在身(却是教宗亲自此赐福任命的圣骑士),也不是什么世家出身(都说其体内流着神圣教廷最纯正的血液),但这个在西陆有着“主神的母狮”绰号的女子可不是浪得虚名。就算她是一个女子,但她也是教宗最喜爱的骑士之一,更是教廷在淮南府的代言人,君不见几月前一个教廷的主教对其轻薄,眼前这个笑靥如花的女子立刻变成了母狮子,将那家伙的手剁了下来。

而教宗却仅仅是警告了她几句,而那个主教可是教廷王子朱里奥的嫡系、红衣大主教伦勃朗的亲信啊。

这样一个强势女人即将发表的意见,他们却不能不引起重视。

“据我所知,德。巴托大人是教宗虔诚的追随者,更是费尔南多大人的亲信之一。”阿里尔用修长的手指一边轻轻卷着自己如丝的金发,一边悠悠道。

闻听此言,福尔斯王国万夫长路易斯德立刻笑了起来,这等于是在告诉众人,巴托是教宗的人,你们不要动。

而条顿公国万夫长贝克曼的脸色却变得有些阴沉,看向了博蒙德。‘

博蒙德无奈的苦笑了下,虽然他不喜欢福尔斯人,但他是一个军人,一路的统帅,就必学从大局考虑,要保证内部、尤其是高层指挥系统内的团结。

“不过,我个人十分讨厌这种贪婪又自以为是的家伙呢,哼哼,真的很讨厌啊……”阿里尔娇笑道,这小女儿的姿态一出,却显出几分明媚动人。

不过,这种难得的明媚姿色却是白白浪费了,眼前的几个男人都没有心情去观赏。

“呃,那圣骑士大人您的意思是?”博蒙德笑着问。

“这样吧,我去胡家镇看一看,如果那家伙还顺我的眼,就饶可他的狗命、但却不能让其再当镇守,也不能在胡家镇与巴赫曼配合,就有劳路易斯德大人再调一个镇守去吧;如果那家伙实在不入我的眼,那我就代表教宗给他一个痛快!”阿里尔笑道,谈笑间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就按阿里尔大人的‘意见’处理吧。”博蒙德点点头。

“好吧。”路易斯德和贝克曼互相对视一眼,两个不对付的男人却是相视苦笑。

“也许这样快刀斩乱麻,神经质一般的处理方式,更适合对付这些没有道理可讲的事情吧?”博蒙德心里暗想着。

第四卷,天行健 第二百七十二章,战斗在前线(4)

帝国纪元999年10月10日,帝国江南行省淮南府治下胡家镇。

胡家镇紧邻淮河,是淮南府府城与凤阳府之间的大镇,镇内面积方圆接近三里,建有三人高的城墙,内驻有西方联军三千人,也算是防守严密。

胡家镇镇内的百姓早要么被西方联军士兵赶离了家园,要么被掠为奴隶,帮助联军运送物资,甚至开荒种地。

也许是吸取了在川陕行省和中南行省遭遇到的人民战争的威力,按照教宗乌尔班二世的命令,自从西方联军南下,规定凡是城镇一下的村落都不许留有汉人,全部驱赶走,以防止他们做内应接应汉兵。如有抗拒不迁徙者,一概砍杀。

联军统帅何塞坚决反对这样的屠杀和简单粗暴的驱赶政策,但又知道教宗乌尔班二世为人固执,不可能听取直接的反对意见。

所以,他索性提出了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案:让这些汉人协助西方联军开荒种粮,不但可以控制他们的流动,而且更可以解决大军粮草供给问题。

同时何塞提出,既然要以淮河、长江同帝国对峙,在帝国江淮就是一体,要保证占领区的稳定,就不能单纯的依靠联军来强制管理或粗暴的屠杀所谓的异教徒。而应该以汉制汉,主要就是用汉人投降分子中的有一定才能和手段之人,来治理更多的汉人,这样就算汉人有所仇恨,大部分也会转移到这些直接欺压他们的汉奸身上,避免和西方联军和当地汉民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乌尔班二世听后也觉得这个提议很好,毕竟只靠劫掠和从海路转运粮草不太现实,而且战争进行到这种程度,物资消耗的比拼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何塞提出帝国江南本就适合种植粮食,以帝国的四民协助占据当地的联军士兵一起开荒,可你以从根本上解决大军粮草问题。而以汉制汉,更对实施下一步全面占据帝国南部领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于是,从联军开始正是占据、控制住江南行省的局势开始,这条命令就被贯彻下去,无数当地的汉家百姓在皮鞭和刀枪的强迫下开荒种植。

而在哪个时空,叛徒和汉奸都是存在的,很快一批平时品德恶劣但却见机投靠西方联军的汉人被挑选出来。开始协助西方联军欺压自己的同胞,而且是乐此不疲。

这胡家镇自然也不例外,曾经的居民要么逃走,要么被杀,要么就沦为了种粮的奴隶。

这项政策一出,却是极大的缓解了西方联军的粮草压力,至少在九月丰收后,很多西方联军的占据的城镇终于实现了粮草的自给自足;而以汉治汉更是缓解了西方联军管理上的压力,很多投靠联军的家伙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对待自己的同胞百般压迫,甚至比联军士兵还要狠毒,甚至与谁一言不和,就能迫害得其家破人亡,真正做到了“走狗”的极致。同时,这些人对帝国的反抗组织也积极举报,正因为熟悉当地情势和四民身份,他们的举报伤害尤其巨大,让很多自发的反抗组织被消灭在了萌芽中。

何塞计划正式推行后,面对江南行省如此大好的形势,教宗也因此对何塞愈发的信任起来,并在后续占据的闽南行省也开始推行这个政策。

当然。对于胆敢反抗的,教宗却命令手下的身为军团接连屠城,如淮南府治下的长丰府,就是因为守军抵抗了十余日才陷落,城池一破,西方联军就将全城上下幸存的百姓和汉兵屠戮干净。侥幸活下来的百姓纷纷逃离了故土。向北方诸省而去。

而目前整个江南行省皆已陷落,就连东都望海也早就被所谓的东倭反叛军和联军海军联合攻破,参与的汉兵全部退守到了扬州府。而这期间,西方联军加紧南下,江南行省以南的闽南行省也大部被攻陷,按照这个速度,再有半年,长江以南,川陕行省以东大部都将尽归西方联军。

最令人吃惊的并不是这些,就在参加帝都盛会的各属国使团返回各自国家后,帝国属国东倭国内突然爆发内乱,一名为天草的男子,自称是神圣教廷在东倭的圣子,在十数年间就已经发展了十余万教徒,更是在月前发动起义,很快就席卷东倭全境,而东倭最大的氏族上杉家族公然宣称支持这次叛乱,还称之为向神圣教廷、向光明与自由靠拢的行动。教宗也很快给予回应,册封天草为圣子,上杉家族为神圣家族,即为教廷在国内的代言人。

自此,帝国属国东倭除了还在苟延残喘的一部王族,正式宣布脱离帝国。

~~~~~~~

大陆局势动荡不安,可此刻。被西方联军占据的胡家镇内,除了偶尔传出的口令呼喝,就是一片死寂。

胡家镇的驻军并不多,不过是三个千人大队,福尔斯王国的轻装步兵两千人,条顿公国的长矛兵一千人,都还算是联军重的精锐,毕竟这里靠近和汉兵对峙的前线。

但这些日子,这些西方联军的士兵除了每日必须的训练外,其他时间基本都在屋子内休息。虽然淮河对岸就是汉兵的大营,可几个月来大营内都不曾有过动静,这些士兵却已经习以为常,每日除了派出必要的警戒哨兵外,其余人在训练后就是开荒种地,这也是教宗和何塞商议后的结果,。

这些士兵在南下的过程中双手都沾满了汉家儿女的鲜血,口袋中也装满了汉家儿女的财富,对他们来说现在就是等待联军完全控制帝国南部。然后或论功行赏、分裂帝国,或聚众分赃、返回西陆做一方逍遥的财主。

而在镇子以南的一片近百亩的水田上,一队两百来人的西方联军正懒洋洋的监视着附近几个村落劫掠来的近千名青壮收割粮草。

这近千亩的水田,粮草已经收割了三分之二,再有两、三日,所有的粮草都能收割完毕。而收割好的稻谷此刻都堆积在不远处的稻谷场上。

几十个汉人监工。手执着皮鞭,在联军的监视下,趾高气扬的不断驱赶着自己的同胞,还不时的讨好着身边的联军士兵,一副奴才模样。

“这些没有骨头的家伙。”看着这些汉奸如此的表现,条顿公国千夫长巴赫曼不屑的看着对自己谄媚有加的一个汉人监工。

作为一个条顿公国的骄傲的职业军人,巴赫曼其实对这些背叛自己祖宗,欺压自己同胞的人很反感。无论是什么理由,你可以不热爱这个国家的执政者,可以反对这个国家的上层,也可以以这个位借口拒绝为国家尽力、牺牲。但至少。在他眼里,一个国家的百姓,绝对不能做出卖国家的事情!

这已经不是什么政见不同的问题了,而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原则。(此处明确针对——某些整天喊叫“我爱这个国家、不爱ZF”,然而却对人民和国家一点点贡献都没有,只会为国外干爹的一切都大声叫好、恨不得舔人家鞋底的狗精英或斗士!)

~~~~~~~

秋日的艳阳分外炙热,这种天气就算一动不动的坐在树荫下都会觉得气闷,而在这阳光下弯腰弓背不断挥舞手臂收割稻谷,那简单机械的重复,与难耐的酷热,对人的体力和精神更是一种极大的消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