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唐之李家庶子-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疑似王世充探子的人已有五十多岁,李隐看到那人的相貌后,却不知为何感到有些面熟。
那人大声喊道:“晋王,我是以前的荥阳太守杨庆啊,我是从王世充处来投靠大唐的,不是什么探子!”
李隐听后,这才恍然记起了这人。大业九年,杨玄感作乱攻东都,李隐曾带兵至荥阳与这杨庆是见过的,所以之前才会觉得有些眼熟。
说起这杨庆,在历史上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应该是他的数次改换姓氏了。
李密称雄中原之时,河南各郡都归附了李密,唯独荥阳太守、郇王杨庆还效忠隋朝。
李密写信去招抚郇王杨庆,陈说利害,并说:“您家世系,本住在山东,本姓郭而不属于杨家一族。虽物伤其类,但您与他们并非一类。”
当初,杨庆的祖父杨元孙早年丧父,跟随母亲郭氏在舅舅家族里生活,到杨坚之父杨忠跟从周文帝在关中起兵的时候,杨元孙在邺城,他怕被北齐高氏杀害,就顶冒姓郭,所以李密说他不姓杨。
杨庆收到李密的信后很惶恐,立即举郡投降李密,又恢复郭姓。
李密失败时,杨庆返回洛阳,恢复旧姓杨氏,继续向皇泰主效忠。待王世充称帝,杨庆又恢复姓郭,以示自己与隋室没有关系,王世充任命他为管州总管,把兄长的女儿嫁给他。
最近,有许多王世充的手下都投靠了大唐,杨庆也打算和妻子一同归唐,他的妻子却道:“主上让我来服侍您,是想拴住你的心。如今夫君既然辜负了主上的托付,追逐名利,保全自己,我将怎么对待夫君?假如到长安,我则不过是夫君家里的一个奴婢罢了,对您又有什么用!希望送我回洛阳,就是您对我的恩惠了。”
杨庆不答应妻子的请求,离去之后,他妻子对侍者道:“如果唐最终胜了郑,我们家必然灭族;郑如果胜了唐,我丈夫定然是死罪。人生至此,活着有什么用!”于是在当晚便自杀了,而第二天,杨庆则从渡口乘坐小船北渡黄河,投奔大唐而来,却被李隐的士兵当成是奸细给捉拿了。
第251章 攻略王世充
李隐让士兵给杨庆松了绑,并好生招待了他,之后便派人将他送往了长安,之后,杨庆又去掉了投靠王世充之时姓的郭姓,重新恢复姓杨,李渊拜他为上柱国,封爵郇国公。
正月二十日,王世充任命的随州总管徐毅举州降唐。
二十八日,王世充的尉州刺史时德睿率领所辖、夏、陈、随、许、颍、尉七州前来降唐。
李世民相机行事,命归附的各州县的官吏仍用王世充所任命的官员,不作变动,改尉州为南汴州,于是郑国的河南郡县相继前来归附。
面对自己的将领、州县官络绎不绝地前来降唐,王世充于是加重了法律,一人叛逃,全家无论老少全部杀死,父子、兄弟、夫妻相互告发的可以免死。
王世充又让五家结为一保,一家举家逃亡,四邻未查觉,四家均获死罪,希望通过此种严刑峻法来制止属下逃亡。
但王世充杀的人越多,逃亡的人却越多,以至于出城砍柴的人,出入城都有限额,所以郑国上下愁怨窘迫,民不聊生。
王世充又将宫城作为大监牢,心里忌恨的人,连家属一道囚禁在宫内;诸将如要出城作战,也要把家属留在宫内当人质,囚禁的人经常不下一万人,每天都有几十号人饿死。
王世充之后又任命中央台省的官员为司、郑、管、原、伊、殷、梁、凑、嵩、怀、德十二州的营田使,出镇监察地方,尚书左右丞、诸曹郎官得了此任的高兴得像做了神仙,因为得到营田使的官职后,终于可以离开洛阳了。
当大唐谋划商议攻打王世充之事传到洛阳后,王世充闻讯,从各州镇选拔骁勇,都集中到洛阳,设置四镇将军,又召募人分别守卫洛阳四城。
其时屈突通的两个儿子都还在洛阳,李渊对屈突通道:“现在想让你东征洛阳,你的两个儿子怎么办?”
屈突通回答道:“臣下我过去作为阶下囚,理当被处死的,陛下不但释放了我,还施予很多恩惠。那时我就在内心发誓,希望能在有生之年为陛下尽节,只是唯恐没有机会尽节捐躯罢了。如今有幸得以充任前锋,两个儿子又有什么值得顾惜的!”
李渊赞叹道:“真是一位舍身取义之士,竟能做到这样!”之后派人前行秘密潜入洛阳,将屈突通的两个儿子救了出来。
当李世民和李隐分别到达新安、河内,开始着手对付王世充的事宜后,王世充也积极的采取应对之措。
王世充派遣魏王王弘烈镇守襄阳,荆王王行本镇守虎牢,宋王王泰镇守怀州,齐王王世恽负责洛阳南城,楚王王世伟守洛阳宝城(皇城),太子王玄应守洛阳东城,汉王王玄恕守含嘉城,鲁王王道徇守曜仪城。
而王世充自己则亲自统帅作战军队,左辅大将军杨公卿统帅左龙骧二十八府骑兵,右游击大将军郭善才统帅内军二十八府步兵,左游击大将军跋野纲统帅外军二十八府步兵,总计三万人,以防备唐的进攻。
王弘烈、王行本是楚王王世伟的儿子;王泰是王世充哥哥的儿子,从王世充的布防任命,就可以看出王世充的任人唯亲已到了何等地步。
李渊虽也喜欢任用亲人,但还是要看那人值不值得托付重任的,若是无才无德的,一般不会让其担任要职。
而王世充让族中子弟镇守的襄阳、曜仪城、含嘉城等地,无一不是十分重要的地方,但下属中的有才能的人,却都派去镇守了一些相对没那么重要的地方,与李渊的用人策略完全反了过来。
当初,显州行台尚书令楚公杨士林虽然接受了大唐的官爵,却北面交结王世充,南面勾结萧铣,李渊于是下诏命庐江王李瑗与安抚使李弘敏讨伐杨士林。
不过大唐的军队还未出发,却传来了杨士林被杀的消息。
原来杨士林的长史田瓒因私下结交显州将领,而遭到杨士林的猜忌,且杨士林已开始着手要铲除田瓒,但计划却被田瓒得知了,于是田瓒先下手为强,率先出手杀死杨士林,然后以数州之地投降了王世充,王世充任命田瓒为显州总管。
李世民从长安抵达新安后,依杜如晦之计,派人游说田瓒,向其许以高官厚禄,于是在二月初,田瓒以所管辖的十几个州前来降唐。
田瓒所辖之地,在河南的西南方,他降了唐后,王世充在襄阳等地的王弘烈军便与洛阳王世充之间断绝了消息,使得不出一兵一卒,却让王世充断去了一臂。
随后,李世民命令金州总管府司马、泾阳人李大亮安抚樊州、邓州等地,以伺机攻取襄阳。
二月十六日,李大亮进攻并攻克樊城镇,王弘烈手下将领国大安被斩首,李大亮又攻破了王弘烈的十四座城栅,襄阳于是变得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可能为唐所有。
为了缓解大唐造成的压力,王世充积极寻求外援,其中兵强马壮的东。突厥,更是其求援的首要目标。
而东。突厥人在刘武周被灭掉后,虽继续扶持了苑君璋,但还是觉得对中原的控制力有些减弱,所以也一直希望能再扶持一个有影响力的傀儡势力。
对突厥而言,自然是希望中原越乱越好,恨不得天下就这样一直分裂下去,这才有利于突厥慢慢吞噬中原王朝领土的计划。
所以在王世充派派遣使者到了突厥后,处罗可汗大为高兴,热情的召开了盛大的宴会来款待王世充的使者。
之后,突厥也暗中派遣大臣阿史那揭多赴王世充处,与王世充缔结盟约,向王世充进献了一千多匹突厥良马,并向王世充请求联姻,王世充以同族之女远嫁突厥,并与突厥相互贸易。
二月末,处罗可汗有派使者去与王世充联络,似乎要与之商议什么阴谋,不过其使者走至潞州的时候,却被李隐下属的潞州总管李袭誉截击并打败了突厥使者,夺得的牛马无数。
第252章 草原上的阴谋
在张举、刘这两员大将接连降唐后,梁师都十分恐慌,派遣他的尚书陆季览游说突厥处罗可汗说:“近来中原丧乱,分裂成几个国家,势力都不强,因此都北面称臣归附突厥。如今定杨可汗刘武周已经败亡,天下都将为唐所有。师都躲不过覆灭,恐怕也会轮到可汗,可汗不如趁唐还未平定天下,像魏道武帝那样南下夺取中原,师都愿作向导。”
这时,王世充也派使者向处罗可汗请求南侵,共分大唐领土。
处罗可汗自继位后,便一直想入主中原,饮马江河,只是因为刚刚继位,根基不稳,所以才没发动。这时他已成为突厥可汗大半年,对头已基本铲除,心中本就已是想要南侵了的。
所以这时在梁师都与王世充两人的邀请下,处罗可汗便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发布可汗令,召集大军准备南侵!
处罗可汗计划先让他担任莫贺咄设(军事统帅)之职的弟弟阿史那咄兵出原州,泥步设和梁师都从延州侵唐,再让始毕可汗之子突利可汗什钵与奚、契丹、诸部从幽州南下,会合窦建德的军队后,从滏口向西,会师于晋、绛二州。
当初,始毕刚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什钵年幼,不能服众,所以没被立为可汗,突厥可汗之位便为现在的处罗可汗所得,处罗可汗继位后,任命什钵为尼步设,把他安置在突厥的东部,正当幽州的北面,之后又封其为小可汗,可汗号为突利(之前在石州造反的稽胡人刘季真,也曾自称为突利可汗。)
当初,窦建德在灭宇文化及之后,将萧后以及齐王杨的遗腹子等人,送往突厥可贺敦义成公主处,处罗可汗继位后,对杨政道更为宽厚,立他为隋王。在突厥的中原官员百姓,处罗全部配给杨政道,共有一万人。
处罗可汗让杨政道设置百官,全部依照隋朝制度,居住在的定襄郡。
此次出兵中原,处罗可汗的名义,便是为杨政道收复故土,并向人宣扬道:“我父亲丧失了国家,是靠隋朝的帮助,才得立为汗,如此大恩不能忘却,所以我也定要为杨氏重夺帝王!”
处罗可汗还向萧后等人承诺,南攻李唐后,会率先夺取并州,让杨政道入主汾阳宫。
然而此时正雄姿勃发、准备干一番大事的处罗可汗却不知道,一场针对他的危急正在暗中悄然进行着。
密谋之人有两个,都是处罗可汗最为亲近的人,一个是他的可贺敦义成公主,另一个则是他的弟弟阿史那咄。
主谋的人是阿史那咄。
处罗的儿子奥射设面貌丑陋,身体虚弱,而又文人轻狂,在处罗可汗继位后,更是时时以突厥的继承人自居,对族中的子弟,动不动就辱骂,对贵为军事统帅的阿史那咄,也是丝毫不给面子。
最近,奥射设还因奴仆归属的问题,与阿史那咄起了争执,最后奥射设还气急败坏的放下狠话道,如果自己将来继承了可汗之位,定不会给阿史那咄好过!
阿史那咄那时听后,双目顿时就变得寒冷起来……
阿史那咄从那时起,就下了决心要除去奥射设,不过这要是被处罗可汗知道了,那他定是死无葬身之地,阿史那咄是个狠角色,而且也不缺罚野心,所以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打算杀死处罗可汗,夺取突厥可汗之位,到那时,奥射设还不是一只任他宰割的肥羊?
处罗可汗继位后,对阿史那咄很信任,所以咄现在的手上是握有不俗的军事力量的,不过咄不打算通过流血的方式来夺位。因为这风险比较大,而且即便成功了,也不能服众。
突厥虽一向奉行强者为尊,但对弑君者许多人都是不能接受的。
那么,该如何通过不流血的方式夺位呢?
咄很快便将目光盯上了可贺敦义成公主。
义成公主作为可贺敦,无疑是有较多是机会谋杀掉处罗可汗的,而且处罗可汗自从继位后,大为限制了义成公主的权力,咄猜测义成公主心中定然会对处罗可汗有怨气。
而且处罗可汗最近为了达成他南侵中原的目标,大肆利用萧后与杨政道,义成公主对处罗的恨意只怕又因此加深了不少。
所以在考虑再三后,咄最终找上了义成公主,并开门见山的对她说明了他的目的与计划。
义成公主听了咄之言后,脸上先是一惊,但很快神色便又恢复如常,他在这突厥王帐中待了几十年,各种阴谋见得多了。
义成公主当下没说别的,只问咄在事成之后,能给她什么好处。
咄许诺,他如果继位为可汗,会依旧立义成公主为可贺敦,并让义成公主的权力,恢复到他的父亲启民可汗时那样。
咄还承诺,在他继位后,也会带兵向南逐鹿中原,攻占中原大地后,与杨氏划江南北分治,双方永葆和睦。
咄提出的两条承诺,对义成公主都十分具有诱惑力,于是她在思索了一会后,最终点头答应了咄,与之共谋处罗可汗。
三月初,处罗可汗在检阅各族勇士回到王帐后,忽感有些许头痛,处罗可汗以为是小疾,没有在意,当晚还连御了三女,但第二天起来后,却感到头疼欲裂,直接痛晕了过去。
侍妾大惊,连忙去禀告可贺敦义成公主,义成公主到了王帐后,处罗可汗已醒了过来,但头痛不减,使得他发疯般的砸东西。
义成公主叫来了王庭御医,给处罗可汗看病,那御医却说处罗并无什么大碍,只需静养数日便可痊愈,处罗痛得额头直冒冷汗的道:“那本可汗为什么会头痛欲裂?有什么减缓头痛的方子没有?”
那御医一时找不出处罗可汗头痛的原因,更是开不出缓减头痛的法子,处罗大怒,让人将那御医拖出去杀了。
义成公主道:“可汗,我汉人有一奇药,名为五石散,可减头痛。”
第253章 突遇敌袭
处罗可汗听后,顿时如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一般,立即让义成公主将那五石散送来。
早有准备的义成公主很快让人将五石散送了过来,亲自帮忙让处罗可汗服用了,处罗可汗立即便觉得不再头痛了,并有一种飘飘欲仙之感,处罗可汗立即就喜欢上了这种感觉……
之后的十数日,处罗可汗一头痛就服用五石散,而且用量越来越大,在第十五天的时候,更是服用了平时的三倍多,随即直接口吐白沫,不省人事了,没能撑到第二天,就嗝屁了。
义成公主先是给处罗可汗下了一种会让人头痛一阵子的药,这种药胜在无色无味,本不会致命,但配合五石散后,却会产生剧毒,最终一下子爆发,取了处罗可汗的性命。
处罗可汗就这样,只继位一年左右,便在准备出兵南侵大唐的时候,带着他无尽的悔恨离开看人世。
处罗可汗死的当晚,咄便以护卫王帐的名义,发兵控制了王庭各处要地,王公大臣的住处也都派了兵去把手。
翌日,义成公主通报了处罗可汗的死讯,然后召集各王公大臣,商议下任可汗的人选,最后商议的结果,是废掉原本的继承人奥射设,改立咄为可汗,号颉利可汗。
二十六日,颉利可汗派遣使者向长安通报了处罗去世的消息,李渊以对待始毕可汗丧事一样的礼节处理处罗可汗的丧事。
颉利可汗继位后,便即迎娶义成公主为可贺敦,义成公主就这样在其一生中接连嫁给了突厥的四位可汗,也算是一代传奇了。
之后,颉利可汗下令取消了南侵的计划,让突厥勇士返回各自的部落,他刚继位,首要的任务一如处罗可汗继位时那样,铲除异己,巩固势力,比如处罗可汗之子奥射设,就是他要下手的第一个目标。
此时的中原,无疑是处于最为虚弱的时刻,若是实力强悍的东。突厥人真的能南下的话,大唐必将面临着灭顶之祸,以后的历史就该改写了。
然而自始毕可汗去世以来,东。突厥便接连面临着权力交替的动荡局面,无暇南下,这才给了大唐大增实力的机会,时事演变如此,除了天意使然外,实找不出其他的理由解释。
……
隋炀帝杨广在世之时,为了大力经营四方,因洛阳居天下之中,乃以洛阳为东都,故而杨广登基十余年来,均以洛阳为他活动的中心,而且洛阳又为关东漕运的中心,所以洛阳的仓廪最为富实城池亦作为坚固,人物荟萃于此。
其后洛阳虽屡经战乱,但地位形势的重要性,仍丝毫不亚于西京长安。而大唐此时已据有长安为京都,欲统一中原,则非先取得东都洛阳不可。
但王世充却非等闲之辈,他现在虽然因为昏招屡出,使得他不怎么得人心,不过仍是兵强将勇,府库充实,城池险固,且所控制的地盘也甚是辽阔,实在不是短期能可以攻克消灭的。
又因有杨玄感、李密久攻洛阳不下的前车之鉴,所以大唐对王世充的作战策略,是对其逐渐消弱、孤立、围困,然后再全线对王世充发起进攻。
三月二十一日,李隐以大舟载着五百骑兵,与尉迟敬德、程咬金等将渡过黄河,打算至新安与李世民商议具体的作战布局。
之前两人虽一直互通书信商讨,但有些事情仍需面对面的当场敲定才行。
李隐一边走,一边观察着四周的地形,他在洛阳生活过数年,对洛阳周边的地形自是比较熟悉的,不过自北上雁门关以来,他对这片土地已感到有些陌生了。
这时,李隐带人登上了北魏宣武帝(北魏孝文帝之子)的陵墓,这是附近最高的一处山丘。
就在李隐与众将打算登高远望的时候,四周的大地忽然传来了震动之感,尉迟敬德拍马到最高处向四周看去,顿时脸色大变,喊道:“不好,有敌袭!”
原来四周,已出现了大批敌军,看旗号,正是死对头王世充的人马。
“王世充为什么会这么快得知我们的行踪?”程咬金顿时感到惊诧万分。
“这个以后再说,全部人马随本王向西突围!”李隐说着,便拔出了许久未饮过血的大刀,带着五百骑,向西冲锋而去。
向西四十里处,是东都的天然屏障北邙山,屈突通带兵扎营驻守于此窥伺东都,所以李隐才会当机立断,带着人马往西突围。
突然杀来的敌军,有一万多步兵骑,由王世充亲自指挥,大军这时已从四周包围了李隐,并快速的合围,行动之迅速,就像是早已计划好了一样。
而且王世充似乎已事先料定李隐会向西突围,已事先将他现在军中的第一猛将单雄信,安排在了西侧。
单雄信是瓦岗降将中,最受王世充重视的人,不仅受封大将军,以族女嫁给他为妻,平日里更是常将他带在身边,对他很是厚待,所以在程咬金、秦叔宝等人都相继弃王世充归唐后,单雄信依旧追随在王世充身边,为其效力。
在李隐本人的亲自冲杀下,五百骑兵士气高涨,勇不可挡,王世充的人马纷纷向两边避让,眼看着就要冲出重围之时,单雄信忽然从人群中杀出,挺着金马槊直奔李隐而去。
尉迟敬德见此,怒吼一声,远远的将手中的长矛向单雄信猛的仍去,单雄信一时不察,被长矛刺下了马,王世充军稍稍后退。
尉迟敬德与程咬金等人,又护卫着李隐突出包围,李隐、尉迟敬德重新率骑兵回击,出入王世充队伍,如入无人之境,最终杀出了一条血路,往北邙山奔去。
王世充军仍不甘心的继续追击,但追了二十多里后,屈突通带领大军赶到,立即截击王世充军,王世充的军队追击时阵型已乱,于是大败,王世充与单雄信只身逃脱;唐军还活捉了王世充的冠军大将军陈智略,斩首一千多级,俘虏六千手持盾牌长矛的士兵。
第254章 洛阳八要地
北邙山东麓的唐军营寨前,李隐穿着沾满了鲜血的盔甲,与屈突通交谈了一会,屈突通道:“外面风大,晋王何不进入军营稍作歇息?”
李隐却摇头道:“本王忽然记起,河内大营中尚有紧急军务未处理,需立即返回,营寨就不必进了,还请屈尚书为我三弟解释一下,会面之事改日再说。”
李隐说完,便不再理会屈突通,与尉迟敬德等人打马疾驰而去了。
魏宣武帝陵的这次突然袭击,疑点重重,有可能是他河内军营中出了内奸,有可能是王世充的探子刚好刺探到了他要去新安的消息,除此之外,还可能是李世民一方的人将情报透露给了王世充……
若是前两个可能倒也罢,但若真相是最后一猜测的话,无论是屈突通大营还是新安的李世民军营,这时都有了几分危险。
李隐自是不愿拿自己的生命来开玩笑,所以立即做出了返回河内的决定。李隐带着人马离开时,屈突通脸上露出了迟疑的神色,但最后还是轻叹了一声,与身边的将士返回了北邙山军营。
李隐返回河内后,为表尉迟敬德、程咬金等将的护驾之功,赐给他们每人各一箱金银,同时,李隐立即让傅鹰对魏宣武帝陵发生的事情展开调查,如是自己内部的人泄露消息,无论是谁,一律严惩不贷。
然而傅鹰在发动人手调查了许久后,却未发现己方军营中有任何可疑的人……
大唐向王世充进攻,目标自然是东都洛阳了,而洛阳周围的战略要地,则有八处。
一为北邙山,此山位于洛阳的北郊,自新安而东,直至巩县,横亘于黄河南岸,俯瞰洛阳,有高屋建瓴之势,现在北邙山的东、北、西麓,都已为李世民在去年攻占,只南麓仍为王世充据守。
第二出要地,则是孟津桥,在孟县与孟津渡口之间,为洛阳北郊的重要战略桥梁,是南北交通的要道。
三为虎牢关,此地即为今天的汜水县,古又名汜水关,因周穆王将进献的猛虎圈养于此而得名虎牢。此地南濒嵩山,北临黄河,中间只一隘道,自古以来,便是洛阳东方的最为险要的地方,王世充镇守于此,则可招东方之兵进援。
四为河内郡地区,此地控太行山南面诸要道,也是洛阳的北面重要屏障之地,李隐现在屯重兵于此。
五为洛口仓,这是洛阳最主要的粮仓,六为轩关,此关在今登封市西北,为洛阳东南方的险要关隘,七为阙塞关,在今伊川县北,为洛阳的南方重要关隘,八为新安、宜阳,位于洛阳之西,为洛阳西面的战略要地,但早已在李隐当年攻下河东郡的时候,就已乘势攻下了。
洛阳八大战略要地,现在已有接近一半为大唐所占,接下来大唐的目标,便是攻下其余的要地,而当八大要地都为大唐所攻占的时候,便是大军合围洛阳之时。
三月末,为了夺得北邙山南麓的控制权,李世民让部将秦叔宝带兵两万,向慈涧进军,此地是新安至北邙山南麓之间的一处重要险道,王世充在此驻有五千士兵防守。
秦叔宝很快率领先头部队包围了慈涧,王世充亲自带领三万兵马救援慈涧。
三月二十八日,秦王李世民亲自带领轻骑前去侦察王世充军情,突然遇到王世充的部队,双方人数相差悬殊,道路又很艰险,于是被王世充包围。
李世民策马飞奔并左右开弓,敌人应弦而倒,抓获了王世充手下的左建威将军燕琪,王世充于是退军。
李世民返回营地,满面灰尘,部下认不出,要将他拒之门外,世民摘下头盔发话,才进了军门。
次日,李世民亲自率领五万步兵骑兵开赴慈涧,王世充因刚刚受挫,不愿再与李世民交锋,于是撤除在慈涧的防守,返回洛阳。
李世民军于是夺得了北邙山的控制权,大军驻扎在北邙山南麓,连营进逼洛阳。
四月,王世充在青城宫列阵,秦王李世民也列阵相应。
王世充隔着河水对李世民说:“隋朝灭亡,唐在关中称帝,郑在河南称雄,我王世充未曾向西侵唐,而秦王您却忽然率军东来犯郑,这是为什么?”
李世民让宇文士及答复道:“普天之下均仰慕皇帝的声威教化,唯独阁下阻止皇帝声教,我们就为此事而来!”
王世充道:“我们互相息兵讲和,不是很好吗?”
宇文士及又回答:“奉诏命令我们攻取东都,没有令我们讲和。”双方对峙许久,因未能找出对方的破绽,所以一直没有接战,一直到了傍晚,双方才各自带兵回营。
……
四月十四日,李隐骑马至河内温县,此地位于黄河边上,在温县的对岸,就是重要的渡口孟津。
李隐到温县,是为了视察位于这里的大唐水军。
李隐占据着河内郡,隔着黄河攻略王世充,水军无疑是最为重要的部队,所幸的是大唐的水军并不弱。
大业十三年,李家自晋阳向关中进军,抵达壶口之时,壶口河边的百姓纷纷向李渊献船,大唐水军开始建立,到现在已有数年的时间。
数年间,大唐水军从无到有,快速发展,现在单是善于造成的巧匠便有四五千人,为大唐制造着各种先进的船只。
温县的黄河边上,便有一支五千多人的大唐精锐水军,归属于李隐麾下,李隐这时到这里,就是为了查看水军的战斗力,然后下达进攻任务。
李隐对水军自是一点都不陌生的,大业七年他初入军职的时候,便是为孟津渡口的水军旅帅,之后更是一直从东莱郡,从大海杀去了高丽国。
视察了温县水军后,李隐便派水军校尉张夜叉用水军袭击回洛城,攻克城池,捉住郑守将达奚善定,切断河阳南桥后回军,又收服了郑二十余处堡垒、聚落。
王世充命太子王玄应率领杨公卿等人攻回洛城,但没有攻克,于是在城西修筑月城,留兵戍守。
第255章 窦建德饮恨蓟城
今年二月末的时候,窦建德再次率领二十万兵马攻打幽州罗艺。
这次窦建德有备而来,下了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消灭罗艺,向全军言道:“不破罗艺,誓不退兵!”
罗艺迎战窦建德,每次都是实行坚壁清野之策,将所有的人力物力,都集中在蓟城之中,凭借蓟城的坚固防守,再寻找窦建德的弱点,一举将其击退。
窦建德的二十万大军很快又来到了蓟城之下,在准备了两天的器械后,立即对蓟城发起猛攻。
在双方血战一月有余后,窦建德的士兵已经登上城墙,眼看这蓟城已是岌岌可危了。
就在危急之时,薛万均、薛万彻兄弟率领三百多人的敢死队从地道中出城到窦建德军背后,突然出现袭击窦建德中军所在,窦建德猝不及防,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