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大宋-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特么什么呢?”唐奕佯装温怒,转脸对宋楷几人道:“嘴上有个把门的,别听他瞎掰。”

    “懂!”宋楷怪叫,“都是兄弟,懂!”

    唐奕心下无奈,还以为能瞒几天,结果脚跟还没站稳就都知道了。

    让黑子吩咐船家明早再卸船,今天早点歇息,就带着众人往望河坡的书院行去。

    章惇几人一路真跟山炮进城一般,看什么都新鲜。

    比如,宋楷几人身上的儒袍,章惇怎么看怎么喜欢,月白的布袍,朴素又不失大方,裁剪得体不说,关键是胸前的‘观澜’二字,那可是身份的象征啊!

    观澜书院的学生,这在以前,说出去就是特别拉风的事情。不过,也不用羡慕,因为马上他也能穿上这一身长袍了。

    。。。。。。

    看到路旁高立的炽白灯具,章惇不由问道:“这是啥灯?怎么这么亮呢?”

    黑子道:“这叫沼气灯,不烧油,又亮又省。”

    “那怎么还立在路边了?”

    “路灯啊,专门夜里照路的。”

    好家伙,这十几步就有一对儿灯立在道路两边,把整个回山照的跟上元灯会似的,一直排到山上,这得花多少钱?

    而更让章惇心颤的,是回山的商铺不论大小,一律用透明的琉璃糊窗,从外面就能看见屋里的通亮和人影儿,当真是奢侈。

    丁源看了章惇等人一眼,凑到唐奕身边,“这就是你这两年在外面忽悠来的?什么来头?”

    唐奕低声道:“比混蛋,你一个顶他们一帮,比文采。。。。。”

    “随便拉出一个,就能顶咱们一书院。”

    丁源一撇嘴,“吹吧你就!你还当现在的观澜,还是你走时候那仨瓜俩枣啊?”

    “告诉你,就他们这样儿,号称各地神童的,见多了,先排进书院前十再说吧!”

    唐奕一愣,不明所以。

    庞玉则道:“这两年,你不在是不知道,现在的书院,真的有点。。。。。”

    “有点什么?”

    庞玉摇头,“你见了就知道了,反正告诉你这几位朋友低调点,弄不好就得打自己脸。”

    “。。。。。”

    唐奕心说,来牛人了?

    “汪成益还记得吧?”唐正平冷不丁蹦出一句。

    “汪教谕,当然记得啊!”

    汪成益是随孙复过来的教谕,水平虽不及几位大师父,但也还是有的。

    “现在已经不授课了。”

    “为啥?”

    “因为那几个牛气的,他根本教不了,分分钟被学生问的一脑门子汗,还怎么教?”

    。。。。。。

    “谁啊?这么牛掰。。。。。”

    。。。(未完待续。)

第273章 真的有点吓人

    五更,拼不动了。。。

    求打赏,求票票,求全订,什么都求。。。。。

    —————————

    唐奕真有点好奇了,能让宋楷这几个货佩服的人,还真不多,能让他们说出‘牛人’这个字眼儿的,就更少了。

    要说哪个潜力之星慕名来到观澜书院,唐奕是信的。但,你要说是很多,那就有点扯了。

    。。。。。

    几人在这边说话,那边章惇他们有点受不住了。

    沈括还好,他的水平中等偏上,比唐奕强点不多。他来观澜,是奔着唐奕那五花八门的恪物之学来的。

    可是。。。。。。王韶是什么人?那是德安闻名的新晋学子,向来谁也不服,连这一路来的章衡、章惇,他都不放在眼里。

    章衡是什么人?那以后是能考上状元的,他能服谁?

    章惇是什么人?那是和老侄子一科没考过,一生气就重考的主儿,他更是不服了。

    丁源说让他们别去触眉头,可这几位已经打定主意,一入观澜,必要艳惊四座,让开封学子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学问!!

    几人一路行,一路看,一路到了山角。章惇等人一听,那块墨黑的大石头就是文圣石,再看石上之字:

    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几位就差没纳头就拜了,像模像样地拜了好一阵才肯上山。

    借着他们拜文圣石的当口,潘越想起一事,不由问道:“这两年就一直没有曹老二的消息?”

    宋楷一滞,知道潘越和曹觉亲如兄弟。

    “没有,曹景休借着河运之便,派人差不多把大宋都翻遍了,也没找着这货躲哪儿去了!”

    。。。

    唐奕拍拍潘越肩膀,“没事儿,那货皮实的很,出不了什么事儿。”

    潘越无言耸肩,这趟又是大辽,又是全宋的跑,端是过瘾,但要是曹老二也跟着,那就更带劲儿了。

    等几人拜完,大伙儿一路行至学舍。天也晚了,宋楷等人也不闹腾唐奕,带着王韶、章惇他们去安排住处,各自歇息了。

    唐奕则和君欣卓、萧观音、潘越继续往上院而去,都后半夜了,几位老师肯定是睡了,只得明日再去请安,唐奕也是打算回去就睡。

    潘家在上院本来留着住处,但潘越刚刚听贱纯礼说,他爹潘丰这几天都在回山。潘越觉得还是去和唐奕挤一宿吧,他还没做好接受老爹怒火的准备。

    只不过,一入上院,就见路灯底下一个人影儿,潘越定睛一瞧,嗷捞一声调头就跑。

    “滚回来!”一声暴喝,吓的潘越不敢动了,正是他老子潘国为。

    换了副笑脸,贱兮兮地折回来,“爹,两年没见,想我没。。。。”

    潘丰看他那谄媚的样子,又气又怒又想笑,抬手就要一巴掌下去。

    “住手!”关键时刻,唐奕挺身而出。潘越热泪迎眶,到底是兄弟啊!

    不想,唐奕神转折道:“要打,回去打。大晚上的,别吵了老师休息!”

    你妹!

    。。。

    潘丰瞪了一眼唐奕,最后还是收回巴掌,恨声骂道:“没特么一个省心的!”

    没有唐奕,潘越也不能一翘家就是两年。

    恶狠狠地瞪着潘越,“看回去怎么收拾你!”

    “爹~~!我都二十一了。。。。”

    “滚回去!”

    好吧,你就算八十岁,在老子面前也只是儿子,潘越只得灰溜溜地跟着潘丰走了。临了,还不忘瞪了唐奕一眼,奶奶的,也不说点好话!

    。。。。

    回到自己的居所,四下一看,老师的院子果然黑着灯。

    进到屋内,亮了灯,唐奕四下打量,随两年未归,但一切还是那么熟悉。

    萧观音也在四下打量着。

    唐奕那么有钱,她以为唐奕的居所应该十分华丽才对。不想,却和她想的不一样。二层小楼,整个一层除了书,就是纸卷,还有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琉璃器具。

    “一会儿你和君姐姐睡一个屋,先将就一宿,明天得空再安排住处。”

    “嗯。”萧观音乖巧地点头。或者说,已经不能用乖巧来形容了。两年的时间,萧观音不再是那个十四岁的小姑娘,已经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了。

    只不过在唐奕面前,她更愿意让自己还是两年多前的样子。

    各自回房,一夜无话。

    第二天,唐奕早早的就起来了。别看昨天熬了夜,但这几年已经养成了习惯,每天早起锻炼一番,从未间断。

    一身短打扮的出门,猛吸一口晨间带着甜味儿的空气,唐奕说不出的畅快。

    正要去寻潘越一道晨练,却斜刺里冒出一个扎着两个犄角小辫儿的小女孩。

    一看就不过七八岁的样子,甚是可爱。

    女娃娃歪着脑袋好奇地看着唐奕。

    唐奕也来了兴致,看来,这两年观澜变化真的不小,这是谁家的孩子,他都不知道。

    来到女娃身边,“你是谁家的孩子?”

    那女娃往后一躲,稚气道:“阿娘不让和陌生人说话。”

    唐奕一阵无语,“那我叫唐奕,他们都叫我唐子浩,你看咱们现在算认识了吧?”

    “不算!认识要都知道对方的名字,我知道你的,你还不知道我的呢!”

    。。。。。

    “把你的名字也告诉我,不就算认识了?”

    女娃低头很“认真”地思考了半天。

    “那应该算了。。。。”

    “嗯,真乖,那你叫什么名字?”

    “谢谢,但还是不告诉你!”

    。。。。。

    唐奕有点被这小娃娃打败了。

    “为什么呀?”

    “阿娘说,被人夸奖要说谢谢。但是被陌生人夸奖就要小心了,因为很可能是捣子!”

    唐奕无语了,觉得还是别在这儿费劲了。

    正要离开,却闻又一个稚气男声响起,“她叫小妹。”

    唐奕回头一看,“哈!小曹评,两年不见,你长这么高了!”

    曹评嘿嘿一乐,“干爹!”

    一边喊,一边扑到唐奕怀里。“干爹,给我带好玩的了吗!?”

    好吧,只有八岁的曹评还是惦记玩,比惦记唐奕这个人要多一些。

    唐奕佯装生气,“想我没?”

    “想!”

    小女娃在边上看得好奇,“曹评,你们认识?”

    “嗯,这是我干爹唐子浩!大家都叫他唐疯子!”

    这倒霉孩子,怎么说话呢?

    唐奕抱着曹评,对那女娃道:“你看,我是曹评的干爹,不是坏人吧?”

    “嗯!”女娃用力点头。“曹评是我朋友,那你就不是外人啦!”

    “你叫小妹?”

    “嗯!”

    “那你姓什么?谁家的?”

    “我姓苏,叫苏小妹,当然是苏家的啦。”

    唐奕被逗笑了,这小女娃机灵之中透着可爱。“苏小妹。。。。。苏家的。。。。。”

    苏小妹。。。

    苏。。。。小妹!

    唐奕石化当场。

    “你爹是苏明允?什么时候来的?”

    “对呀。。。。来了有一个多月喱!”

    苏洵又进京赶考了?

    还把苏小妹带来了?

    那苏小妹来了,她那两个妖孽的哥哥不也来了?

    难怪他们说来了牛人。。。

    二苏到了,就没有比这更牛的了!

    正想着,远处行来两个晨读文生,其中一个见了唐奕,快步跑了过来。

    “大郎,可算回来了,家父差不多天天念叨你!”

    正是尹洙次子尹文钦。

    唐奕抱着孩子,脑袋里还转着二苏。

    “尹二哥!”

    “来,我为你引见一下。”

    说着,尹文钦拉着身后的那位中年文生道:“此为张载,张子厚,后入书院的仕子,与我相交慎密。”

    张。。。。。

    张载!

    唐奕眼皮有点抽抽。。。。。

    。。。。。。

    ps:又出来一个苏小妹,苍山不得不在这里加一句,不是每一个出现的女性角色都是唐子浩的。

    (未完待续。)

第274章 交版税

    谢谢“丨老衲归隐丨”的万赏,谢了兄弟!

    ——————————

    尹文钦一说那三十来岁的文生叫张载,唐奕就不淡定了。

    妈的,这可真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啊!偷了人家的东西,现在找上门儿来了,这可如何是好?也不知道张载看到文圣石上那四句话是个什么心情?

    淡定!

    唐奕暗自打气,那个“四为句”现在不是小张同志的,而是我的。

    。。。。。

    可偏偏唐奕怕什么,来什么。

    张载一听尹文钦介绍,立把神情激动地一个长揖。

    “原来是子浩兄!久仰久仰!”

    “子浩兄文圣石前那四句题字,当真是字字入耳、句句铭心,学生佩服不已啊!”

    噗!!

    好吧,小张同志看到那四句话的时候是佩服的,是激动的。

    唐奕心虚应道:“喜欢就好,喜欢就好。。。。。”

    “子厚大兄不觉得。。。。。”

    “不觉得什么?”

    “不觉得耳熟吗?”

    千万不能耳熟啊,可别是人家早就想好了的。

    张载一愣,客气道:“不觉得,只觉子浩与我不谋而合,颇合心意罢了。当时还在感慨,为兄虽与子浩心意相同,却无子浩之才,能写出这般磅礴大气的句子。”

    “咳。。。。。咳!”

    唐奕被小张两句话给呛着了,这应该是他长这么大听过的最别扭的夸赞。

    “子浩,这是?要多注意身体啊!”张载以为唐奕受凉有疾。

    “没事!没事。。。。。”唐奕一边假装又咳嗽两声,一边放下曹评,让他一边玩去。然后,一把揽过张载的肩膀。

    “小弟与子厚一见如故,可为兄弟!”

    张载心里纳闷儿,这唐子浩怎么一点都不见外,头次见面就勾肩搭背,还称兄道弟的?

    他是不知道,更不见外的,还在后面呢。

    唐奕一手搭着张载的肩膀,一手从腰间一扯,把自己带的三色勾钰摘了下来,往张载手里一塞。

    “来,全当是见面礼!”

    “什么情况!?”张载有点脑袋转不过。“这唐子浩平时也这么大方?这么热情?”

    “这不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唐奕大喇喇道,“兄弟之间有通财之仪,不过是一块儿玉,子厚收下便是。”

    唐奕打着哈哈,“哈哈。。。。。我还有事,先走一步,不打搅你们晨读。。。。。”

    说完,转身就走。

    反正老子是交过版税了,不走还等什么!?

    只不过,这版税是真他妈贵!要知道,那块玉可不是一般的玉,那是在苏州之时偶然遇到的一块三色宝玉。

    这玉不是土里挖出来沁色古玉,而是天然出坑就是白、绿、紫三色,色正而艳,花了唐奕一千多贯啊!

    落荒而逃的唐奕,留下张载和尹文钦二人呆呆的发愣。

    连尹文钦都觉得,唐奕有点热情过头儿了。

    “大郎。。。。。平时也不这样儿,子厚收下就是。。。。。”

    。。。。。。

    来到上院边上的小树林,果然潘越、宋楷、范纯礼等人已经到了。

    大伙儿一看唐奕脸色有点不对,遂问道:“怎地了你?”

    唐奕没头没脑地来了一句,“没事,遇上鬼了!”

    。。。。。。

    众人也不多问,一边舒张筋骨,一边闲聊。

    “苏明允来了,他家里那两个儿子怎么样?厉害吗?”

    丁源一撇嘴,“厉害吗?那哪里是厉害!?和你差不多,应该叫妖孽才对!”

    范纯礼接道:“小苏,只有十二岁,十二岁啊!却已得苏明允文章的六成功力,你说扯淡不扯淡!?”

    苏洵文章的六成功力!?特么那些三四十岁的老举子,要是能有苏老泉的一半儿水平,也够春闱之用了。

    庞玉则道:“更扯淡的,是那个大苏。这家伙只比弟弟大两岁,不但文章不输其弟,更是通背十三经义,把《韵略》记得一字不差,你说妖不妖?小爷要是有他那个脑袋,闭着眼睛也能考上进士。”

    。。。。。。

    唐奕一阵无语,唐宋八大家让这爷仨占了一小半儿,那也是能用道理讲得通的?

    说了二苏的一大堆神奇,大伙儿又七嘴八舌地把书院这两年的变化一一向唐奕道来。

    这两年,观澜书院的规模,已经从最初靠着孙复从泰山书院带过来的十几个学生,加上宋楷这帮纨绔来撑门面,发展到如今有儒生百多人,大小名儒、客讲十余人的大型书院。

    学生多了,范仲淹等几个老儒就显的力不从心了。

    杜衍已经是七十三岁的高龄,风月班头柳七公也已经年逾七十,两位古稀老朽哪还受得住在堂前一站就是半个时辰的劳累?

    现在,除了一些特别好的苗子,杜柳二人会单独抽些时间指点一二外,他们已基本进入了养老的状态。

    去了杜师父和柳师父,书院的师资即显匮乏。毕竟范仲淹年纪也大了,孙复和尹洙虽是正当年,但也一下管不过来这么多学生。范仲淹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为这百多学子再找几个好老师。

    去年,范仲淹特意给远在眉州的苏洵去信,意在劝他放弃科举,来观澜授业。

    苏洵接信也确实有点动心,其实上一次陈…希亮高中,他苏洵却没中,对苏老泉的打击就很大,那时就已有了几分退意。

    几经踌躇,苏洵最后终于决定举家进京。不但自己来了,老婆孩子一大串都带来了。

    不过,苏老泉可不是应了范仲淹之请,而是想再试一次。若来年大比还不中,苏老泉也就死心了,安心在观澜传道授业。

    再说,观澜的师资肯定比蜀地要好得多,为了两个儿子着想,也该带着二苏过来。

    而苏老泉进京,还拐来一个人——王方。

    说起王方,进士出身却无意为官,反而回乡一心办学,以一己之力创下了青神中岩书院是为眉州名院。

    前几年,观澜书院初创之时,范仲淹就曾去信给他,希望他能过来相助。

    那时候的王方,一来想为家乡多培养几个柱国之材,二来当时手底下正有几个得天独厚的好苗子,当真舍不得走。可是,现在好了,范希文很不“地道”的来了个釜底抽薪,不来挖他,却把他寄予厚望的两个学生给挖跑了。

    王方这个气啊,老子就指着苏家这两个小子给我争脸了,这还没长成呢,就让你给抢跑了!

    王方一琢磨,不行,我得跟着,到什么时候苏轼、苏辙那也是我的学生。

    于是,王方也举家迁来,成了观澜书院的人。

    。。。。。。

    众人一边聊,一边练,又晨跑至回山码头,再往回折。跑回山上,已经到了早饭时间。

    唐奕本来是要去拜过老师,可是一想,反正也是饭点儿,就别去打搅了,便与贱纯礼一道,拐进了食舍。

    食舍里已经满满登登的都是用餐学子,唐奕一边打饭,一边四下扫看。

    “哪个是二苏?”

    苏仙都已经来了,唐奕当然要先看看,名留千古的苏东坡是个什么样儿。

    “没在这儿!那两位跟他老子一起吃小灶,哪会来食舍?”

    唐奕了然,苏洵在上院有单独的宅子,和教谕们是一个待遇,餐食都是送到住处的。

    。。。。。。(未完待续。)

第275章 饿一天长长记性

    “那接着说,除了二苏,还有谁比较牛?”

    既然二苏现在见不着,唐奕又问起了别人。

    苏仙和他弟弟苏辙再怎么妖孽,也才不过刚刚十岁出头儿,只能说是潜力惊人,远没到学问大成的地步。

    刚刚丁源也说了,二苏虽然厉害,但却不是书院第一,有比他们更生猛的角色。

    宋楷用下巴一指,“那边那个,叫张载,张子厚。”

    “不提他。”唐奕示意宋为庸换一个。

    奶奶的,一早上都琢磨着抢了人家的句子,现在还提他作甚?

    “那。。。。。看见那边的两个了吗?”

    唐奕点头。离他们不远,坐着两人,一个续着短须,看上去得有三十多了;另一个看着则比唐奕等人还要小上几岁。

    “大的叫曾巩,小的叫曾布,为异母兄弟。他们边上那个叫郑獬,现在风头最盛的除了二苏,就属他们三个了。”

    唐奕瞪圆了眼睛,“曾巩!?欧阳公的弟子怎么跑咱们这来了!?”

    宋楷一挑眉,“这你都知道?”

    “他们确实是欧阳永步的弟子,但你使辽刚走没几天,官家就把欧阳公调回京了。后来杜师父身体欠佳,范师父就把欧阳公叫来代讲。欧阳公本来也愿意来观澜授业,就任了个客讲,每逢沐休年节得空之时,就来书院讲上两天。”

    “曾巩本来在太学里听讲的,但后来欧阳公说观澜比太学强,曾巩就过来了。今年出了正月,曾布也来了。”

    唐奕盯着曾家兄弟两人眼睛直冒光,尤其是曾巩。

    奶奶的!这么算来,唐宋八大家之中的宋六家,观澜聚了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加欧阳修。。。。。五个!

    五个啊!就问一句——

    还、有、谁!?

    宋楷不知道唐奕心里都美出了花,继续道:“那边坐在一块儿的两兄弟。。。。。”

    “嗯。”

    “是张载的两个侄子,程颢、程颐。”

    噗!

    唐奕一口稀粥喷出来,神情一肃。

    “他们怎么来的?谁收的!?”

    大伙儿一怔,“怎地?认识?”

    “屁!”唐奕猛淬一口。“要我在,说什么也不能让他们进来!”

    宋楷笑了。

    “果然是兄弟,那就是两个“神棍”!”

    “神棍?”丁源戏虐道:“我看人家是想当圣人!”

    “大郎还不知道,这两位别看跟咱们一般年纪,已经有信徒喽!平时没事儿就在学舍开讲授业,讲《易》那叫一个精彩!”

    唐奕板着脸不说话。

    废话,这二位爷宣扬的那一套“存天理,灭人欲”的东西,本来就是教大伙儿怎么当圣人的。

    。。。。。。

    理学,

    是唐奕来到这个时代,说什么也避不开的一个梦魇。

    谁让这是一个思想爆炸,学说林立,有点本事就想开宗立派,立地成圣的年代呢?

    而理学,到时候会是其中翘楚,即使是在后世也很难评好其好坏。

    程朱理学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以儒家为本,扬弃道家、玄学、道教,甚至佛家的一些思想,形成一个新的学说。最初的“存天理,去人欲”也非后世那般变态扭曲。

    但问题是,理学太容易被利用,太容易被扭曲。

    经过南宋的趋于成熟,明代的思想大成,等传至清朝,已经变成了封建统治的急先锋,束缚华夏文明进程的大毒瘤!

    之后近千年,华夏这个民族被理学绑住了手脚,束缚住了心智。到了清朝,统治者以其愚民愚国,把华夏都弄成什么样儿了?

    当初鼓动范仲淹辞官办学时,唐奕就和尹洙说过关于儒学的问题,其中影射的就是理学。那时候,他都想过把理学直接灭了。

    。。。。。

    说心里话,唐奕对程氏兄弟并没有偏见。但他们那套对之后华夏影响最深远的儒家学说出现在观澜书院,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儿。

    现在细想,特么除了宋六家,观澜网来五个;理学所推崇的“北宋五子”,观澜也聚来仨。这特么绝对不是好事!

    张载还好,他的关学虽属理学分支,却并不激进。但是程氏兄弟就不一样儿了,这是正统的理学师祖。

    而且,程氏兄弟已经来了,他们那个老师周墩颐。。。。。

    还会远吗?

    到时候,唐奕干脆把“大神棍”邵雍也拉过来,让他们五个以观澜为根据地,把理学发扬光大?

    哦靠!

    唐奕有点不敢想,那特么宁可一把火把观澜烧了,也不凑这个局。

    。。。。。。

    正在出神,却见程颢、程颐两兄弟也发现这边几人在盯着他们。

    程颢与程颐对视一眼,放下碗筷,朝这边走了过来。

    宋楷等人一见也放下手中吃食,冷冷地看着二人。

    唐奕回过神来,还不明所以,就闻程颢轻蔑地扫了一眼宋楷等人,然后对唐奕和潘越道:“新来的?”

    唐奕有点懵,半天才反应过来,这是自己两年没在观澜,都不知道他唐奕是谁啊?

    没等他说话,就闻程颐接话:“初到书院,可知观澜的规矩?”

    “规矩?”唐奕不淡定了,还有规矩?

    “什么规矩?”

    “一诗一赋一时文,先把自己的本事亮出来!”

    “还有!”程颢接道,“有没有本事另说,但是离这几个纨绔远点!”

    。。。。。。

    好吧,唐奕自动忽略了“离这几个纨绔远点”的忠告。

    吃惊的是,这特么一群人尖子聚一块就是不一样啊,见面先来这一套。

    唐奕一指角落里的章惇、王韶,“他们也是新来的,你先去问他们的吧!”

    程颐撇了一眼那边,“早起已经看过了,一般。”

    “一。。。。。般。。。。。”

    唐奕瞅了一眼王韶。

    王子纯羞愧地低下了头。心说,不是兄弟不给力啊,是这帮孙子太特么凶残了!

    一大早,还没睡醒就被堵屋里了,迷迷糊糊就冲来一群半大小子找事儿。

    章惇等人当然接下,昨天晚上就铆着劲要给观澜学生一个下马威的。

    可是一比。。。。

    王韶就傻眼了。

    他这个德安大才子,分分钟被轰成了渣渣。而灭他的,竟是个只有十五六岁的小孩儿,叫曾布。

    章惇和章衡也好不到哪儿去。

    比曾布强,但是遇上了曾巩就不行了。而后来钻出来一个十二岁的奶娃娃更是不得了,张嘴就是文章,听得章惇想上吊。

    。。。。。。

    现在,程颐看见唐奕和潘越,当然不能放过。

    食舍之中,所有人都停下手里的动作,向这边看了过来,显然在等那两个“新来的”接招。

    张载知道唐奕的身份,自然不能由着他们胡闹,起身过来。

    “不得无理!”

    二程一怔,心说,这个便宜叔叔出来干嘛?

    “唐兄多包含,小孩子的把戏,当不得真。。。。。”

    唐奕玩味笑道:“这谁定的规矩?”

    呃。。。。。

    张载一阵错愕,无声看向曾巩。这里面除了尹文钦那一波,来的最早,学问最深,年龄最大的就是他。

    曾巩摇头苦笑:“我可没定规矩,就是张子厚刚来之时,切磋了一番,后来大家觉得有意思,就这么传下来了。”

    “怎地?”程颢见曾巩出来说话了,胆子更大。“不敢?不做也行,一会儿就收拾东西离开观澜,观澜不收庸才!”

    唐奕点头,扔下手里的馒头。

    “这规矩不错!。”

    “要不,我也定个规矩吧。。。。”

    “以后在饭堂,谁不好好吃饭,瞎特么找事儿,就给老子饿一天,长长记性!”

    。。。。。。(未完待续。)

第276章 大炮打蚊子

    本来唐奕就掐着半拉眼珠子的看不上程颢、程颐。

    特么你还敢上老子这里得瑟,唐奕能惯着他们吗?

    “以后在饭堂,谁不好好吃饭,瞎特么找事儿,给老子饿一天长长记性!”

    一句话,满场皆惊!

    宋楷、丁源几人愣了半天,噗的一声就喷出来。

    “哈哈哈哈!”宋楷笑的就要岔气了。“舒坦!终于有人回来治治这帮憨货了。”

    “还有脸笑?”

    唐奕一句话就给他咽了回去。“瞅瞅你们怎么混的?都指着鼻子,骑到脸上来了,还不扇******!?”

    “呃。。。。”

    宋楷一下憋了回去。心说,你是不知道啊,现在书院一切以学业没基准,学渣没人权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