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大宋-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不是知道唐奕差不多这几天到,他们几个每天轮留在家守着,这会儿刘韬也肯定在铺子那边。

    “怎么不多雇几个当地的辽人?”

    “契丹族裔的不好雇,渤海人等下等族裔还是不难雇的吧?再说,辽朝还有奴隶,买两个充人手也是好的。”

    “周伯说,出来了,就得处处帮东家省着点。”

    唐奕暗暗点头,看来,周四海还是挺靠谱的,别管人品怎样,对潘家的忠心是真没得说。

    。。。

    约莫着过了一刻多钟,周四海和童管事从外完急匆匆地进来。

    “见过东家!”

    老头进来就给唐奕行礼。

    唐奕连忙把他扶起来,“大掌柜身体可还好?北方冬寒要注意身体!”

    “劳东家挂念,老夫身体没问题。”唐奕点点头,给刘韬使了个眼色。

    刘韬会意,让思奴哥下去,然后把房门关上。

    周四海也不废话,“现在新铺装饰己经停当,只等运力一到,拉来货品,腊月中差不多就能开张。”

    “那件事办的怎么样了?”

    “也已办妥。”说着,他让童管事到他屋里,取来两张契书交到唐奕手中。

    “按东家的意思,结交了一些辽朝贵族,并拣选了两家。”

    唐奕接过一看,不禁暗赞,周四海办事,确实有一套,这靠山找的是真准。

    这两份契,每份两成新铺的股份,一份给了燕赵国王耶律洪基。此人正是辽帝最看中的儿子,多半会顶替耶律重元登上储君之位。

    唐奕点头,他知道这个耶律洪基不但能当上储君,而且更能成为大辽皇帝。

    一看第二份,唐奕乐了,“怎么又是萧惠?”

    周四海一愣,“有何不妥?”

    唐奕摇头道:“没什么不妥,你挑的很准,这事办的也漂亮。”

    把两分契书收起来,又从黑子手里接过三份新契。

    “你们三个看看,没什么问题的话,就签了吧!。”

    周四海接过一看,猛的一惊。。。。。。

    “东家!这可使不得!”

    。。。(未完待续。)

第217章 萧氏兄弟

    华联仓储虽然把铺子开到了大辽,可唐奕知道,这是靠的政治因素。

    在两国邦交的蜜月期把铺子顺利开起来容易,但要还想靠着这个把铺子顺利开下去,那就有点天真了。说不定哪天,两国关系不好,那分分钟他的铺子就得让契丹人给端了。

    于是,唐奕只能玩起了在大宋那一套手段——利益捆绑。

    老子舍得花钱,直接就送股份!

    把辽人和自己绑到一块,到时候,只要两国不到刀兵相向的地步,他也就不至于受到牵连。

    。。。

    而在大辽,最粗的两根大腿当然就是帝、后二族。

    后族之中,最有实力的当然就是萧惠了。唐奕没想到,刚到大辽,就有两件事情都跟这个萧惠有关,也算是缘份。

    而现在的耶律洪基还不是一国之君,甚至连皇储都不是,绝对的潜力股。再说,这时候有人给他送钱,正是雪中送炭,他还不乐呵呵地收着了。

    周四海在他没到大定之前,就已经把辽朝最粗的两条大腿找了出来,而且一把抱紧了,说明这老货还真的有两下子。

    他办事得力,唐奕也不吝啬。

    同样的道理,要想周四海、童远山和刘韬踏踏实实地在异国为唐奕的利益集团卖命,唐奕能做的依然是利益捆绑。

    那几份新契就是给他们的,周四海占辽朝华联五分股,刘韬和童远山每人二分。

    “东家!这万万使不得!”

    周四海拿着契书的手都有点颤抖。

    五分股,看似不多,但这可是华联的股,一分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给你,你就拿着,我唐奕啥时候亏待过自己人?”

    “这这。。。这太多了!”

    “是啊,少爷。。。太多了!”刘韬脸色煞白的附和道。

    他一个二十岁的青年牙子,哪想过一下子就成了家财万贯的巨富?

    “别废话!都是男爷们,利索点!”

    唐奕一甩手,懒得和他们在这事儿上絮叨,扯开话题道:“我来问你,刘韬这小色胚都找了个辽娘,周掌柜不会也藏了个番婆子吧?”

    周四海还真被他带跑偏了,脸色一窘,“老夫岁数大了,可经不起番婆子折腾,比不得他们年青人。”

    “他们?”唐奕玩味地看向童管事。“好你个童远山,你也藏了一个?”

    和着从范镇到王咸熙,再到刘韬、童远山,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到辽朝来**的。

    “啊,啊??东,东家叫我?”

    童远山这时才从那两分股份的事儿里回过味儿来,这货还当这趟大辽是苦差,哪想过还能混上华联的股份。

    。。。。

    又在屋里聊了一些新铺的事情,唐奕就起身告辞了。

    他此来大辽的主业是书院设阁,华联这边有周四海等人照应就行了,根本不用他操心。

    回到使馆,就听仆役说,范镇找他有事。

    到了范镇住所,发现萧悦林也在,而且还多了一个比萧誉小上两岁的少年。

    是萧誉的弟弟萧欣,字悦木。

    萧欣显然没有二哥那般沉稳,打招呼都透着几分欢脱之相,倒和贱纯礼的性子有几分相像。

    叫唐奕来,主要是辽朝礼部已经把国子监的地方收拾出来了,范镇问唐奕什么时候过去做个交割。

    唐奕一想,那就明天呗。

    人家师徒聚会,说完了正事,也就不想多留,唐奕起身要走,不想却被萧誉叫住了。

    “唐公子,此来我大辽,可带了南朝最新的诗文集子?可否先予为兄一观。”

    唐奕抿然道:“有何不可?萧公子走时,到我那里来拿便是。”

    萧誉闻言一喜,其实,昨天他就想管唐奕要了。只不过第一次见面,唐奕又是刚到,没好意思开口。

    范镇道:“我这里也没什么事了,你们就随子浩一同下去吧。”

    萧氏兄弟行礼称是,小心地和唐奕退了出去。

    唐奕不由在心中腹绯,马背上的民族一但离开了马背,和汉人又有什么区别?这两位已经比汉人还汉人了。

    出了范镇住处,萧欣果然露了原型,“可憋死我了!范师父都不笑的,害得我也跟着扮了半天的死人脸。”

    萧誉嗔怪道:“你老实点,让唐公子看了笑话!”

    唐奕连忙摆手,“可别!这样儿挺好,做人不累。”

    萧欣闻言,指着唐奕笑道:“我有预感,咱们会成为朋友。”

    “一会儿我做东,看咱们能不能成为朋友。”

    唐奕道:“何必麻烦?我那就有好酒。”

    “就这么定了!”萧欣一声欢叫,北人爱酒可是一点都不亚于南人。

    萧誉看着这两个货几句话就打成了一片,不禁摇头苦笑,“怎么倒成了我有些做作了?”

    “正解!”

    “正解!”

    唐奕和萧欣异口同声叫道。

    随即三人皆是大笑出声,好不痛快!

    。。。

    到了唐奕那里,唐奕一面叫黑子去取几坛千军酿和醉仙,并备上小菜,一面直接带着二人到了自己房里。

    从书箱里搬出一摞的线装本推到二人面前。

    “第一次见面,也没什么可送的,两位看上哪本直接拿走就是。”

    萧誉眼前一亮,拿起一本惊道:“这,这是范希文的时文杂记?”

    “还是手抄本?!”

    唐奕得瑟道:“还是老师的亲笔手抄本呢!”

    这一堆,可不是大辽市面上那种书商的印刷版文集,都是观澜书院几位师父的亲笔手稿。别说在大辽,就算是在大宋,也是极其珍贵的。

    “还有河南先生的集子。。。”萧誉越看越喜欢,这可都是独本。

    还有南朝己丑科进士前五十名的应试策论合集,这种合集可是花钱也买不到的。

    转眼功夫,萧誉就抱了十几本,每一本都想要,每一本都舍不得放下。

    最后,他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如此珍贵之物。。。。”

    唐奕摆手道:“拿走,拿走,不用客气。这东西我有得是,在开封的家里都能码一屋子了。”

    萧誉听了,不由得一阵羡慕。他痴迷汉学,要是也能有范仲淹这样的老师,那该有多好。

    萧欣倒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在书堆里一阵翻找。

    “子浩,你这有最新的词集吗?”

    “词集。。。。”

    原来萧欣喜欢词!(未完待续。)

第218章 北朝一贱

    萧欣一心想找词曲集子,唐奕一摊手,“这里面还真没有。”

    “你们知道的,现在不是学词的时候,老师严令,现在还不能碰词。”

    二人遗憾点头。他们明白,对于以科举为目的儒学学子来说,过早沉迷于写词并不是什么好事。南朝那个柳永就是个例子,少年填词,结果落得了个一生蹉跎。

    唐奕见两人都有些失望,便问道:“怎地?悦木喜欢写词?”

    不想,萧欣摇头不语,翻找的动作也停了下,那一桌子的大儒手扎似是对他一点吸引力都没有。

    萧誉见状接道:“他这是帮别人找的。”

    唐奕立刻了然,看他那么上心的样子,那人多半是个女子了。

    要说与这兄弟二人还算投缘,唐奕一想,算了,放点血吧。便回身进到里间,出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本连封皮都没有的笔记。

    “看看,这个入二位的眼不?”

    萧欣接过一看,顿时欣喜若狂。

    这虽是一本随笔,可翻开第一页就是南朝大词人柳三变的作品。又随手翻看了几首,发觉竟都是在辽朝没有的柳词,想来应该都是新作。

    “入眼!太入眼了!”萧欣越翻越喜,连连道谢,“多谢唐兄厚赠!”

    唐奕急道:“这个可不能送你,只能借你回去泡妞,抄完要还的。”

    这上面,柳师父的词还是小事,主要是唐奕自己做了许多标注,还真不能送人。

    唐奕会弹吉他,对音律也算偏爱,因而对北宋的词牌曲目多有所探究。可古代曲谱对于只识后世简谱的唐奕来说,实在是太复杂了。

    古谱不但与现代乐谱音阶不同,只有‘宫、商、角、徵、羽’五个音准,而且记谱的方法,又是‘工尺谱’,又是‘减字谱’,要是不专门去学,根本就看不懂。

    所以,唐奕特意跟董惜琴这个音乐大家学了好久的古谱,还做了记笔。

    这本就是唐奕学谱时用的,不但有柳永的私藏名词,更有诸多董惜琴的音律心得及其独门的琴艺指法,还有就是唐奕把后世的一些歌曲用古谱重新标注的注释。

    只此一本,不说是当世乐者的不二宝典,可也差不多了。

    。。。。

    萧欣一听只借不送,嘿嘿贱笑着靠了过来。

    “唐兄,不要这么小气嘛!送与小弟又如何?反正你守着柳七公,想要什么好词没有?”

    唐奕苦笑道:“你这嘴脸与我那兄弟还真是一点不差,都能组成南北双贱了!”

    “南北双剑?”

    “是‘贱’。。。。。”

    “哈哈!”萧欣笑道:“那我就贱到底了!”

    一扬手里的曲谱笔记,“小弟谢过了!”

    唐奕苦着脸,“你还真不打算还了啊?我两年多的所学可都记在这一本里了,要不这样。。。”

    唐奕想到一个折中的办法,“你回去抄录一份,把抄本给我送回来,原册留给你,这总行了吧?”

    萧欣一想,“也好,过几天给你送回来!”说完,把笔记小心往怀里一掖,“走走走,喝酒,喝酒!”

    萧誉见他如此,不由暗骂:“你小子急什么!?我还没挑完呢。。。。。”可又没法再多做停留,只得依依不舍地出了唐奕的房间,心里还暗自打算着,他日再来搜刮。

    。。。

    外间,黑子和君欣卓已经备好了酒菜,萧誉见君欣卓端庄俏丽的模样,不禁多看了两眼。心说,南人还真是异于北方,这等肤白貌美,身姿纤细的女子在辽朝可是不多见的。

    而萧欣则盯着桌上的一套千军酿不放,一脸的呆滞。

    “乖乖!只当唐兄是个穷书生,原来是个狗大户,千军酿典藏啊!”

    唐奕一笑,“与两位兄弟相交甚欢,自然要用最好的酒招待最贴心的客人。”

    萧誉也看到了桌上的酒,咂巴着嘴道:“那也用不着这么好的酒。。。。。太奢侈了。。。。。。”

    千军酿就算在大宋,那也是最最顶级的宴请用酒,八千八百八十八贯的售价,真不是一般人喝得起的。而在大辽,这酒可就不是用来喝的了,那是用来当传说的。

    要知道,北朝可没有南朝那么富裕。在大宋,这酒就算卖得再贵,也总有人喝得起,可在北朝就不行了。整个大辽一年朝廷的税入也不过几百万贯,只是大宋的几十分之一,喝得起这个酒的,简直就是凤毛麟角。

    去岁,萧英使宋,回来给辽帝带了一套这酒作礼物,耶律宗真愣没舍得喝。而那些大辽贵族,也只是听说南人有这么一种万金之酒,知道辽帝宫里藏着一套,见是没几人见过。

    萧欣可不不在意什么奢侈不奢侈,欢叫着抢坐下来,抱着酒瓶子不放。

    “终于能一尝这万金之酒是什么滋味了!”

    唐奕笑道:“尽管喝就是,不够还有!”他可是把今年三十六套千军酿的一多半都带到大辽来了。

    萧欣抱着酒道:“咱也不能白喝你的,等过些日子,本公子还你两套!”

    唐奕摇头,心说,还用你还?

    萧欣见他摇头,以为唐奕不信,靠过来低声道:“可不是大话,实话跟你说吧。。。。。”

    “说什么?”

    萧欣神秘兮兮的地道:“听说过华联仓储吗?”

    “呃。。。。。。听,听说过。”

    “你们大宋的华联仓储在大定开了分号,我家里有那铺子的两成份子。”

    “。。。。。。。”

    “千军酿典藏是华联的招牌酒,这你知道吧?”萧欣继续卖弄。

    “知道。。。。”

    “等铺子一开张,南朝的奇货运到大辽,做为东家,弄几套千军酿还不简单?”

    “到时,小弟弄两套送与唐兄!”

    “。。。。。。”唐奕彻底无语。

    萧欣却一手抱着酒,一手拍着唐奕肩膀继续得瑟道:“请你喝个够!”

    噗。。。

    黑子和君欣卓侍立一旁,听着萧公子和唐奕吹嘘,实在是憋不住了。

    “你们笑什么?”萧欣一脸的懵逼。

    唐奕也强忍着笑抽的冲动,“悦木只知道家里有华联的两成股份?却不知道华联是谁的买卖?”

    “呃。。。。这还真不知道,我也是在家父与家母说话之时偷听来的。”

    “好吧。。。华联的东家姓唐。。。”

    “也姓唐?”萧欣奇道。

    “叫唐奕?”

    “也叫唐奕。。。。?更巧了。。。。”

    好吧,萧欣终于反应过来,立时瞪圆了双眼。

    “不。。。。不会就是你吧?”

    唐奕摊手撇嘴,“应该是我。。。。”

    “哦靠!”。。

    唐奕玩味地笑道:“现在咱们得说道说道了,你家身为股东之一,竟要干中饱私囊的事情!”

    萧欣哪看不出唐奕在开玩笑,乐道:“赶紧再拿一套出来,我要喝穷你这狗大户!”

    。。。。。。(未完待续。)

第219章 真是亲妹?

    北地天寒,千军酿自然比醉仙更合辽人的口味。

    这一顿饭下来,萧誉、萧欣两兄弟整整喝了唐奕三套千军酿典藏,喝的唐奕是肉痛不以。

    奶奶的!别看这两个货穿得斯斯文文,言谈举止也是儒风雅致,可骨子还特么是北方蛮子啊!

    三套啊!

    两万多贯就这么灌下去了,这朋友交得实在有点贵。。。。。

    安排完仆役把这两位抬回去,黑子才凑到唐奕面前,“这契丹蛮子也太能喝了!”

    唐奕十分心疼地吩咐道:“把那十几套千军酿收好了,再不能这么浪费了。。”

    黑子道:“看来,这烈酒在北朝的销路可比大宋好得多,大郎为何不把烈酒销到北朝来呢?”

    这个问题,也一直是张晋文、潘丰、曹佾想不明白的。

    在大宋,除了千军酿典藏每年出三十六套,适合普通百姓消费的平价烈酒唐奕却一直不让卖。

    要说南人不喜烈酒,唐奕怕销量不好也还说得过去,可是,华联都开到大辽来了,辽人又这么喜欢烈酒,唐奕还是不让卖,大伙儿就有点想不通了。

    唐奕看着桌上的几个空瓶,叹道:“有些钱,咱是不能赚的。”

    “为啥?”

    “因为高度烈酒,不单单是酒水,还是战略物资!”

    黑子当然不会懂,要是以高度烈酒来消毒治疗外伤,那在战场上可以少死许多人。

    要知道,一场大仗下来,因伤口感染死在营帐之中的士兵,几乎和战场上立毙当场的士兵持平。

    唐奕之所以一直不把烈酒拿出来挣钱,就是因为他很清楚,一但让外人把烈酒的工艺学了去,那大宋在军事医疗上的这点优势也就没有了。

    所以,这个钱,就算穷死也不能挣,更何况,唐奕还不缺钱呢?

    。。。

    第二天,唐奕去辽朝国子监看观澜分阁的阁址。

    大辽的国子监,除了应付科举考试充当一下考场,基本就没其它的用处了。就算有教谕,有学生。也是贵族纨绔扎堆儿,根本就几个有真才实学的学生。

    所以,辽帝也算够意思,把最好的一块地方划给了观澜书院,紧邻御街,背靠国子监。正房是三层木石结构的小楼,后面还有一个院子和左右两厢房,唐奕对此颇为满意。

    这里原本是辽朝贡院的文星楼,是专供考官、教谕锁院休息之地,各种设施家私齐备,唐奕基本不用动什么,只要在临街面的位置开个门,把观澜的文集、诗册往出一摆,再挂上匾额,就能开门了。

    中午时分,萧誉、萧欣两兄弟寻到了这里。

    萧欣都没等唐奕反应过来,一把抓住唐奕的胳膊,“你那词谱手扎还有没有了?快拿出来!”

    唐奕嫌弃地拍掉他的爪子。

    “你当那是书商印出来的俗本不成?实话跟你说吧,里面收的词都是柳七公、尹洙、孙复等我大宋一等文人的词,而且都是未公诸于世的私货。音律批注则是开封名妓董惜琴的词曲心得。世上仅此一份!”

    萧欣恍然道:“这么厉害!?难怪巧哥会爱不释手,昨夜钻研了一夜都没睡。”

    唐奕得意一笑,那手扎对于爱词爱曲之人绝对是杀伤力爆表。

    “怎么样?此本一出,寻香窃玉无往不利吧?”

    萧欣白了他一眼,“说什么呢?咱是拿给家妹的。”

    “呃。。。。原来不是泡妞,是给妹妹的。”

    萧誉这时拱手一礼,“还要好生谢谢子浩赠本之情,小妹自幼孤冷,性情寡淡,唯对音律之事情有独钟。那本手扎对她来说,着实是最珍贵的礼物了。”

    “不会吧?。”唐奕上下打量着这两兄弟,“观你二人的性格,你们的妹妹也应该是个欢脱不羁的女中豪杰才是,怎会是寡淡性子?你确定是亲妹妹?”

    “去你的!”二人笑骂。

    “唐疯子果然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

    唐奕可一点没说错,萧欣简直是范纯礼的翻版,即贱又欢实。

    而那个萧誉,要非说像谁,应该说有点像范纯仁和唐正平的结合体。表面上看文质彬彬,一本正气。其实是个闷臊的主儿。只有混熟了才知道,这货有时候比他弟弟还贱,还损!

    说这两位的妹妹是个孤冷寡淡之人,唐奕还真有点不信。

    三人笑闹一阵,正值晌午,寻了一处大定名楼,少不得又是杯光交错,喝了个昏天黑地。

    。。。。

    已入冬月,大定虽不及汴京繁华似锦,却有北方盈雪,银装素裹的妖娆之美。

    月中,观澜分阁开门迎客,唐奕为其取名——观澜北阁。他与君欣卓、黑子等人也搬出了使馆,到阁中居住。

    说起来,观澜北阁的政治意义大于其实际用途。说白了,这是两国邦交迈上一个新台阶的标志,至于有多少人来此寻书问学,似乎也没谁在意。

    就算大定所有的读书人都来北阁求书,也远没有开封那般的景象,毕竟地方小,读书人也少。

    唐奕乐得清闲,每天在阁中喝茶赏雪,小日子过的挺美。

    萧誉两兄弟也几乎是每天必到,而且还不是自己来,三五不时就带一些辽朝勋贵到唐奕这里来做客。

    唐奕自然来者不惧,能多结交一些北朝贵族总不是什么坏事。

    只不过。。。

    只不过如此一来,可苦了唐奕的肚子。

    辽人真是太能喝了,唐奕就算酒量不错,也有点顶不住这么天天喝、顿顿灌。就他这刚刚练起来的小体格子,这么喝下去,估计等不到回大宋就得趴下。

    于是,唐奕后来干脆称病,陪席不陪酒。

    这天萧欣又来了,倒没带什么外人,一进门就掏一本无封手本递到唐奕手里。

    “我妹妹抄完了,让我给你送回来。”

    唐奕心说,抄了一个月才抄完,这位也够慢的。

    随手一翻,唐奕不由眼前一亮。

    “这。。。。这是你妹妹的字?可以啊!”

    唐奕的原稿果然被人家留下了,这一本是萧欣的妹妹手抄出的复本。

    只不过,人家这字可是比唐奕的漂亮多了,整整齐齐的蝇头小楷,秀丽无比。

    说心里话,自从来到大宋之后,唐奕也见过不少名仕大儒的字,但他还没见过哪个姑娘家可以把字写得这么漂亮,就算是男人之中,比这字好的,也是为数不多。

    字好,唐奕就不禁多看了几眼,可是翻到后面,他整个人都怔住了。。。。。。

    呆立了半晌,唐奕才猛地惊醒,飞奔入内。

    萧欣正奇怪之时,就见唐奕抱着一把怪琴跑了出来。

    然后,也不他,就自頋自地对着笔记上的琴谱弹了起来。。。。(未完待续。)

第220章 奇女子

    唐奕给萧欣的笔记之中,除了词、曲,还有一些是他闲来无事之时,把后世的几首曲子试着用古谱标注出来。

    只不过,他本来就是个二半吊子,又是初学古谱,很多地方谱曲之时并不正确。

    反正只是消遣,他也没太在意,就那么记录在笔记之中了。

    但是,让他意外的是,萧欣的妹妹不但手抄了笔记,还把唐奕度曲不准之处都标了出来,而且做了修改。

    这可把唐奕惊到了。

    要知道,后世的曲子在发音用调方面,与北宋时期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根本就不适合这个时代的人的音乐品味和听曲习惯。

    萧欣的妹妹可以只看错谱,就能做出修改,简直就是不可能的。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随着琴弦的拨动,唐奕轻轻哼唱着。

    这是后世邓丽君的一首《独上西楼》,改编自唐后主李煜的那首名词《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之所以把这首拿到笔记里来练手,是因为这首词早就有了,即使度了新曲也是古风古韵,不怕被人看。

    但唐奕度的古曲有好几处错误,要是照着他的谱子弹,根本就不是那个味。

    可是。。。。

    可但是!

    萧欣的妹妹居然把错的地方都改过来了。。。。

    萧欣在一旁还以为唐奕魔症了,只是听他娓娓唱来,不禁也是醉了。

    “这。。。。?我记得这道词好像是‘相见欢’的曲牌,怎么不是那个调调?”

    唐奕没说话,放下吉他。看着谱子发呆。

    萧欣却还在品味着曲子里的味道。

    说起来,唐奕的那些后世之歌,在大宋根本没什么市场,但在大辽却是另外一回事。

    如今的契丹,简直就是大杂烩,不但融合了南方的汉方化,还整合了东海的渤海、极北的女真、西南的党项、西边的回鹘等等,诸多部族的文化。虽然汉词最为兴盛,但草原文明本就无拘无束,曲调民歌更是五花八门。

    所以,他的那些东西宋人觉得怪,觉得不好,辽人却不会。萧欣反而觉得这曲子委婉悠扬,比原来的‘相见欢’更为好听。

    。。。。

    唐奕发了一阵呆,才回过神来对萧欣道:“你妹妹是个奇才!能不能引见一下?”

    萧欣一怔。。。

    “恐怕。。。恐怕不行。”

    “为什么?”

    唐奕心里现在有一种莫名想见一见这女子的冲动!

    因为。。。

    因为在孤独的千年之前,终于有人,懂得他从千年之后的带来的曲子了。

    萧欣苦道:“真不方便,舍妹已经嫁人了。”

    呃。。。

    唐奕怅然若失。

    辽人婚娶比大宋还要早,萧欣比他还小一岁,只有十六,而他妹妹最多也不过十五岁,这就已经嫁人了?

    “知音难求,可惜了!要是早来大辽两年就好了,也许还有机会和令妹切磋一二。“

    萧欣摇头道:“你就算早来两年也没用,早来十年还差不多。”

    嘎!

    “什么意思?”

    “小妹已经嫁做人妇整整十年了。”

    哦去,唐奕心说,你玩闹呢?

    “你妹妹多大啊!?”

    “年方十四。”

    “四。。。。四岁就嫁人了!?”

    萧欣一叹,“你知道的,我们北朝贵族,特别是帝后二族,婚娶之事不是一句两句说得清的。”

    唐奕明白了,不就是政治婚姻嘛!不过,特么也是够着急的,四岁就就忙着把闺女卖出去,萧惠这老货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啊?

    萧欣继续道:“小妹虽礼成,却未过府,但总要顾忌夫家的颜面,是已极少出门露面。”

    唐奕道:“也难怪你们说令妹孤冷寡淡。还没成年,就已经苦守深闺,把一生的命运都看透了,换了谁,也应该高兴不过来吧?”

    “所以,家里不论爹娘,还是我与二哥,都极是宠她。”

    “行了,行了!”唐奕摆手制止。“你们家的事儿就别跟我倒苦水了。”

    这种事儿,在这个时代不是个例,唐奕管不了,也管不着,听了反倒心烦。

    “喂!”萧欣嚷道:“有没有点同情心?小爷跟别人说不了,跟你个南人诉诉苦还不行?”

    “不行!”唐奕眼睛一立,“我这个人心善,你弄得我晚上睡不着觉,你好思意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