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大宋-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伯一脸的疑惑,“这,大郎这是做甚?”

    唐奕洗炭洗的满手乌黑,抬头道:“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楚,马伯您去找些细砂、卵石来。石子最好从大到小,每样一盆。”

    唐奕是想弄一个简易过滤器。把大小不一的碎石、细砂,再加上木炭分层放到坛子里,液体倒入坛中,再从坛底的细管流出,就能起到过滤的效果。

    其实过滤效果最好的是活性炭,但是现在条件有限,唐奕只能用这土办法代替了,等以后有会机弄出专门烧制活性炭的活化炉再说。

    至于洗炭,引火用的木炭杂质非常多,不是洗一洗就能去除的,水洗也只能洗掉木炭表面的灰质罢了。

    没一会儿功夫,马大伟提着十斤猪油,几盒胭脂和棉布回来了。

    猪油是大宋主要的食用油,这个时候还不兴用植物油,所以街面上有专门炼好的猪油售卖。

    马大伟不知道唐奕这是要干什么,但大郎向来主意多,总有他的道理,放下东西,就和唐奕一同洗炭。

    这时,马伯、马婶也端着几个小盆回来了,盆着装着细砂卵石。唐奕过去检查了一番,满意地点了点头,又令马伯、马婶把细砂和石子通通用清水洗上几遍。

    待炭、沙、石子都洗好之后,唐奕就拿出一个带细管的坛子,在坛底铺上棉布,放上一层块儿大的木炭,又铺一层布再铺小块炭,之后是细沙、小块卵石、大块卵石,整整码了五层,占了大半个坛子,这个粗糙的过滤器就算完成了。

    唐奕满意地一笑,出了唐记,转身进了孙家医馆。

    “有生石灰吗?”唐奕劈头就问。

    “石灰?”孙郎中一皱眉,古时候,石灰除了刷白墙,还有药用。

    “要石灰做甚?”

    “有用就是,给我来点。”

    孙郎中不知道他要干嘛,但还是在药柜之中抽出装石灰的药匣。

    唐奕搭眼一瞅,里面只有少半匣,最多半斤的样子,索性把整个药匣夺了过来。

    “都给我吧。”说着,抱着药匣转身就走。

    孙郎中急了,“你拿那么多做甚?会吃死人的!”

    “放心吧,谁没事儿吃这东西,我有别的用。”唐奕扔下一句话,就消失在医馆门外。

    孙郎中看他心急火燎的样子,还是有点不放心,遂跟了出去,想看看这小子到底要干什么。

    唐奕回到唐记,又从厨房取了小苏打,这东西是发面用的,唐记存货颇多。

    各种准备都差不多了,唐奕正准备着手开工,突然心念一动,对马伯问道:“您知道哪有盐卤吗?”

    “盐卤?”马伯一怔,“咱邓州又不产盐,哪来的盐卤?倒是有卤块。”

    唐奕一拍巴掌,“卤块更好!哪有?找一些来。”

    “街对面的豆腐店就有,我去要一点。”马伯说着就去要卤块了。

    唐奕让马大伟取了一些猪油放锅中化开,又取了一个铁盆倒上水,把生石灰都倒了进去。

    。。。。

    现在可能很多人都猜到了,唐奕这是要做肥皂。后世十本穿越小说,有一半都干过这个买卖,一点都稀奇。

    没错,唐奕要做的确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皂化反应。

    但是肥皂。,却不是他的主要目的。

    做为一个高分子化学硕士生,一个油脂的皂化反应就为了得到几块肥皂?那也太low了吧?

    还有一种更为珍贵的物质,比肥皂的价值更高,更有用。

    。。。。。。。。。

第17章 比肥皂更有价值的东西

    油脂的皂化反应,在后世的中学课本之中就都学过,并不算难。

    唐奕要做的也并没什么特别,只不过比较精细罢了。

    他先把生石灰溶于水,制成石灰浆,再把小苏打倒入其中。

    小苏打也就是苏打粉,主要成份是碳酸氢钠,与石灰溶液,也就是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之后,生成碳酸钙沉淀物和上层澄清的溶液。

    这些清液,正是唐奕所需要的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俗称火碱,是一种重要的工化原料,腐蚀性极强。

    唐奕小心地用瓷碗把清液撇出来,生怕有一丁点闪失。火碱一但接触皮肤,会分解皮肤之中的脂肪,火烧危害比硫酸更加严重。

    把撇出来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热油锅中充分搅拌,就会发生皂化反应。

    把油锅搅拌均匀,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等待了。唐奕也不闲着,把马伯要来的卤块磨碎加水搅匀。

    卤块其实就是盐卤水分蒸发固化而成的硬块。老百性把盐田之中的卤块收集起来,运往全国,加水溶解之后,就还原成卤水,也就是“卤水点豆腐”的那个卤水。

    唐奕用卤水,主要是这种东西里面含有一种成份,是当下人工很难合成的。

    就是氯化镁

    氯化镁是一种盐,在高温作用下会分解出氯化氢,而氯化氢溶于水,就是我们通常所熟知的盐酸了。

    现代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几大化学原料“三酸两碱”,三酸指的是硫酸、盐酸和硝酸;两碱指的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其中,两碱唐奕都可以用土法制备。但是,三种强酸制备起来却不那么容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利用卤水来得到。

    此时,锅中的猪油已经开始了反应,最上层的油黄色皂质开始逐渐凝固。

    唐奕连忙把还未完全凝固的皂质挑纯净的,最大面的一部分撇出来,加入事先准备好的胭脂粉搅匀静置,这一部分凝固后就是肥皂。

    不过,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猪油皂,会带有一股子油腥味,就算做完肥皂,也没人愿意用它弄得一身猪油味。而加上胭脂掩盖油腥,是最简单的方法。当然,唐奕以后还可以提取花果之中的精油,让肥皂变的更加芳香。但现在时间有限,也只能用胭脂将就了。

    做完肥皂,锅中还剩下一些浑浊的皂质和底层的碱性废液。

    若是按照小说里写的那样,这东西没什么用了,可以直接扔掉,但是唐奕没有。

    他把中层浑浊之物撇出,单放入一个盆中。这里面的成分主要是末反应完全的猪油和杂质,还有少量皂质。唐奕把兑好的卤水加入其中,用力搅拌加热。

    不多时,盆中的猪油再次发生了变化,逐渐凝固。

    唐奕看着泛着油光的猪油块,不禁心中满意。前世虽然没做过造化反应,但是,果然知识就是力量啊!

    猪油之中加入火碱,反应之后会得到肥皂,加入盐酸,则会生成另一种物质。

    蜡,也就是百姓家中用来照明的蜡烛。

    因为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不能过量的缘故,总会有一些脂肪反应不充分。用这一部分的脂肪进行酸性反应制蜡,不但避免了浪费,且做出来的蜡比现在市面上用的石蜡、虫蜡质量还要好,仅此于最好的牛油大蜡。

    马伯一家,还有孙郎中,看着唐奕忙前忙后的折腾了半天,现在看他终于停了下来,不禁问道:

    “大郎到底在鼓捣什么?”

    唐奕得意地指着一盆道:“这一盆叫‘皂’,洗衣、沐浴有清洁之效;另一盆是蜡。“

    孙郎中不知道皂是何物,反倒蹲到蜡盆前好奇道:“蜡就是这么做出来的?”

    唐奕让马婶取来一段棉线,用茶碗做模子,现场做出一个蜡烛点燃。

    “看看怎么样?亮不亮?”

    孙郎中惊诧地看着那明黄色的火焰,“不错,比油灯亮得多。”

    马伯则盯着火焰上方奇道:“好像烟也不大。”

    唐奕哈哈一笑,当然不大,油蜡之中的杂质要少很多,所以烟气也比一般的蜡小得多。

    “这蜡要是拿出去卖,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马伯开始盘算起来,这一次用了差不多四斤不到的猪油,做一小半盆蜡,到底合不合算?

    唐奕指着那一盆肥皂道:“比起油蜡,这盆皂的价值更高!”

    众人不知道皂的好处,都是将信将疑。

    马大伟指着锅里那半锅废液道:“这个是不是可以倒掉了?”

    “不能倒!”唐奕急道:“比起皂和蜡,这才是真正的宝贝!”

    。。。。。。。。

    前世每每看到小说之中把这些皂化废料扔掉,唐奕都会直撇嘴。

    简直就是暴遣天物!皂化反应最有价值的东西就这么让他们都给扔了。

    做为一个学化学的,唐奕比谁都清楚,这些废液之中含有一种比皂和蜡更加珍贵百倍、千倍的物质——

    甘油!

    甘油是一种无色味甜的澄明黏稠液体,是极为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之广,几乎涵盖了大多数的化工领域。

    在食品加工、制药、化妆品制造、工业机械润滑、有机合成、塑化等等领域都有应用。

    在二十世纪初,甘油更是制造炸药的主要原料。

    这么宝贝的东西,扔了那不是太可惜了?

    唐奕只要把甘油从皂化废液中提取出来,只凭这一点东西,给范仲淹挣一座书院就绝不是什么难事!

    经过简单的稀释澄清,唐奕用能从废液之中提取甘油甜水。

    事实上,在上一世直到一九八几年人工甘油合成面世,此前的甘油,都是通过动植物油脂皂化来提炼。这半锅废液,大概含有百分之十左右的纯甘油。

    剔除碱性沉淀物的甘油甜水呈淡黄色,而且腥臭难闻。孙郎中等人实在不明白,唐奕要这些臭水有什么用。

    只见唐奕把臭水缓缓倒入早就做好的过滤坛中。

    不多时。。。。

    坛底的细管之中就有水流缓缓涌出,让人颇为惊讶的是,流出的不是黄水,而是清澈透明的液体。

    唐奕看着渐渐流出的清流,仿佛看的就是一吊吊铜钱从细管里涌出来。只要简单的蒸馏,提取纯净的甘油,那他的发财大计就算有着落了。

    。。。。

    甘油的应用很广,但是,目前唐奕能想到最实用,最赚钱的方法,就是把甘油做为食品添加剂。

    正确的说,是果酒添加剂。

    宋朝实行的是酒类官营制,除了官府在策的正店酒楼,他人不得私自酿酒。所有的脚店只能到正店,或者官营酒所去购买酒曲,再行售卖。

    但是,这一制度不包括果酒,朝廷虽然把粮食酒的经营权紧紧攥在了手里,却不限制民间用果品酿制果酒。

    不是官府不重视果酒的收入,而是因为这个时代,果酒的酿造水平极差。出品的果酒,又浑又苦又涩,不是穷的买不起米酒,根本没人喝。

    苦涩一词,甚至已经成了果酒的代名词。

    宋人只当是果品不适合酿酒,只有果品丰产积压之时,才拿来酿酒。而且果酒的售价也极低,基本无利可图。

    他们哪里懂得,其实所有的果品之中,都含有一种叫做单宁的物质。

    单宁是水果之中苦味和涩感的全部来源,不论哪种果品发酵之后,单宁都无法分解,残留在酒液之中,自然酿出的果酒口感就又苦又涩,极为难喝。

    而去除单宁的关键,就是甘油。

    甘油可以分解果酒中的单宁,有效的去除酒中的苦涩之味。而且,因为甘油的暖甜味儿,还能大大地提升果酒的品质和口感,是绝佳的果洒添加剂。

    宋人喝贯了淡酒,只要去除果酒的苦涩,再把酒液过滤澄清,那甘甜清亮的果酒,必定会成为大宋最受欢迎的酒品。

    能不能挣下一座书院,就指着这一点点甘油了。

    。。。。。。。。。

第18章 大生意

    感谢凡凡小魔头的8张推荐票,感谢听风、历史啥时真实的‘连续不断’的推荐票。因为只能看到投票最多的三个人,那些一票两票三票五票的客官苍山看不到,但是苍山会记得,这本书在最需要支持的时候有你们在我身边。

    ——————————————————————————————————

    甘油的沸点比水高,只要把含有甘油的甜水加热至百度,把水份蒸发掉,就能得到纯甘油。

    当然,这种土法提炼甘油,纯度肯定达不到后世的水平。但唐奕只是用它来做果酒添加剂,也并不需要太高的纯度。

    第二天一早,唐记照常营业,唐奕则带着马大伟早早了出了门,向东市而去。

    唐奕此行的目的地不是别处,正是张老板的福隆杂铺。

    肥皂、甘油等物做了出来,下一步当然是寻找销路。要让唐奕为了这几样东西再开一家杂货铺,显然不现实。马家与张家联姻在即,张老板的铺子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

    张老板本名张全福,早年间也是穷苦出身,靠着略有几分头脑和肯吃苦的劲头,在邓州打拼二十多年,才挣下这间杂货铺子,虽算不上大富大贵,但也混得个家资颇丰。

    这两天张老板也说不上心里是喜是忧,小女儿终于定了人家,算是了却了一桩心头大事。

    但是,一想到那个老实巴交的马大伟,原来早就惦记上了自家女儿,心里就跟吃了苍蝇似的难受。可能每一个父亲在临嫁女之前,都是这般心理吧?

    一大早上,张老板照旧早早地就来到铺子,支应着伙计开门迎客。张四娘似是看出爹爹这两天心有不快,也早早地就来到铺子里帮忙。

    宋人虽不似明清那般,妇女地位极低,但是祖宗规矩还是要讲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光是祖宗规矩,而且是宋之法统。

    张四娘和马大伟两情相悦,私定终身,看似是一段佳话,但怎么说都有些逾越了。

    张四娘玲珑心思,这段时间自然乖巧些,生怕触了这老汉的眉头。

    “爹爹,歇一会儿吧。!”四娘见爹爹忙里忙外的一早上,额前见汗,贴心地递上汗巾。

    张老板看了自家女儿一眼,暗叹一声,接过汗巾。

    四娘乖乖地跟在阿爹身后,等张老板擦完了汗,又连忙送上凉茶解渴。

    张老板接过茶碗道:“家去吧,这里用不着你。”

    四娘嫣然一笑,“女儿陪着爹爹。”

    张老板又叹了一口气,也明白,这两天自己脸色不好,女儿心中忐忑。

    “爹没别的意思,就是。。。。。”

    “女儿明白。”四娘打断道:“爹爹是怕女儿将来受苦。”

    “你啊。。。。”

    张全福就不明白了,自家闺女百里挑一,要才有才,要貌有貌,而且极为懂事,怎么就看上马大伟那个憨小子了呢?

    四娘这般体贴,张全福心里再不愿,也被磨光了。正要说几句软话,却见两个人影晃进了铺子。

    不由得火气腾的一下子又起来了。

    正是唐奕和提着两个酒坛子的马大伟。

    “谁让你来的?给我出去!”张老板眼色不善,瞪着马大伟,不温不火的扔出一句。

    马大伟骚的满脸通红,拎着东西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一句话。

    唐奕莞尔一笑,“张伯,这是怎么了?大家马上就是一家人了,何必这么生份?”

    “谁和他是一家人?”张老板一吹胡子。“这不还没过门呢吗?动不动就往女家跑,成何体统!”

    “我。。。。”马大伟想说,我是跟着唐奕,帮他提东西的。但看到四娘递过来的眼神,并朝他微微摇头,又把话咽了回去。

    “张伯,误会了!大哥是跟我来的,是小子来找张伯有事儿。”

    “你?你能有啥事?”

    “好事呗,大生意!”唐奕神秘一笑。

    张老板闻言,低头沉吟了一下,“说到生意,你不来找老夫,老夫还要去找你。”

    指了指铺面的里间儿,“进去说吧。”说着,也不客气,先往里走去。

    唐奕急忙跟上,马大伟傻愣愣的拎着东西也要跟进去。

    “你进来干啥?”张老板现在瞅马大伟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外面呆着去!”

    “是。”

    “不行。。。。”张老板转脸一想不对,他和唐奕进去了,那外面不就剩马大伟和四娘了?

    “你。。。该干嘛,干嘛去吧,别在我铺子里晃荡。”

    “是。。”

    马大伟这个委屈啊,心说,这成了你女婿的待遇怎么还不如以前没关系的时候呢?

    “成亲之前,不许再见四娘,否则老夫打断你的腿!”

    “是。。。。。。。”

    马大伟把手里的东西放下,憋曲地看了一眼四娘,悻悻然地转身出了福隆铺。

    唐奕笑眼看着,心里明镜似的,这老头不出了这口恶气,马大伟绝在他脸上看不到好脸色。

    马大伟一走,老头儿似乎心情舒畅不少。到了里间,和唐奕分别落座。

    不等唐奕开口,老头先说话了。

    “说到生意,咱们马上就算是一家人了。以后,唐记用的油盐杂货就都到铺子里来置办吧?老夫按进价结算。”

    “谢过张伯了!”唐奕也不矫情,如果果酒和肥皂的生意谈成,那点小利没人会在乎。

    “正好小子也有。。。。”

    唐奕话还没说完,就又被张伯打断了。

    “老夫问你,你那生煎当真每个就有两文的利?”

    “当真!”唐奕肯定地回答。

    张伯点了点头,沉吟了起来。

    “不瞒你说,这两天我一直叫伙计盯着你的食铺,销量倒是不假,一天五十锅绰绰有余。但是,老夫还是有点不太信,就那么一个油煎馒头,一个就能挣两文?”

    唐奕无奈一笑,“伯伯,还怕小子骗你不成?”

    张伯斜了他一眼,“量你也不敢!”

    随即正色道:“唐大郎,老夫和你做笔买卖如何?”

    唐奕有点蒙,心说,自己的买卖还没说出来,怎么他的买卖到先来了?

    “老夫出钱,在城东再开一家唐记,地段铺面随你挑选,所有开支都由老夫一人承担。”

    唐奕一惊,“张伯,这是何意?”

    张伯道:“老夫只求一条儿,新店马家占七成份子!”

    “。。。。。”

    说到这儿,唐奕哪还能不明白,这老头儿还是不放心闺女嫁过去,这是要为女儿后半辈子铺路。

    “你小子不用出钱,不用出力,白拿三成份子可好?”

    唐奕无奈地摇头苦笑,“看来,张伯您这是不放心我啊?”

    “现在都是小钱,你又没有家室,怎么都好说。将来唐记的生意要是做大了,面对几千贯几万贯的大财,会不会觉得给马家的太多了,现在谁也说不准。我不得不为小女留条后路,大郎理解吗?”

    “理解!”唐奕心中并无芥蒂,反倒十分佩服张伯的爱女之心。

    “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张伯觉得几千几万的银钱就算大钱了?”

    “小子,你还年轻,不懂得垒财不易的道理,几千几万贯已经很多了。”

    唐奕摇着头,把马大伟拎过来的东西摆上桌。

    “看来,张伯还是小看小子了。”

    唐奕指着桌上的两坛酒,两个木盒道:“咱们还是谈一谈,比几千几万更大的生意吧!”

第19章 一锅猪油里的大生意

    “比几千几万贯更大的生意?”张伯狐疑地看着唐奕。

    唐奕打开两个木盒,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

    “不瞒您说,小子今天来就是为了这桩大生意来的,不知道张伯有没有兴趣?”

    “这就是你说的大生意?”

    “对,这就是我说的大生意。”

    扫了一眼木盒,不禁心中轻视地暗道:“这能算什么大生意?不过就是几根蜡烛,外加。。。。”

    外加另外几块油黄色的东西,不认识。

    拿起一“块”蜡烛,张伯嫌弃地撇了撇嘴,“这东西也能拿出来卖?指着它挣钱,你小子得赔死!”

    唐奕骚得脸一红,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也不怪被张全福鄙视,唐奕这蜡烛做的。确。实太糙了,要不也不能用“块儿”来形容了。

    唐奕只是猪油废料提炼出来的蜡,用瓷碗做模子,里面放了根粗棉线待其凝固就算了事,矮趴趴的一坨,难看得要死。

    “时间匆忙,就是做出个样子。要是您老觉得行,再把模子做的精细些就是。。”

    张伯点了点头,唐奕这点倒没说错,蜡的好坏不再外形颜色,想给它上色塑型很容易。最最重要的,还是点着之后,看烛火够不够亮,烟气够不够小。

    拿着碗形的油黄蜡烛仔细地端详,张伯逐渐地收起了轻视之心。良久方试探地问道:“这是。。。。油蜡?”

    “油蜡。”

    “牛油还是羊油?”

    宋人照明普通百姓家用的都是油灯,蜡烛是富人大户才用得起的东西。

    在各种蜡当中,最次的蜡烛是石蜡,也就是一种天然的蜡。杂质多,烟大火小,也就比油灯稍亮那么一点,所以售价不算高。

    再好一点是虫蜡,烟气略小,火也比石蜡亮一些,价格适中。

    最为高级的,就是油蜡,主要原料是牛油和羊油。烟小火亮,颇受大户人家喜欢,价格也最高,上好的牛油大蜡要三十文一根。

    “这是猪油蜡。”唐奕解释道。

    “哦。。。。。”张伯眼前一亮。猪油在造价上可比牛油、羊油低上不少。如果唐奕有方法用猪油做蜡,倒不失为一条财路,而且利润也会比别的蜡高上不少。

    只是。。。。只是不知道烟火如何。

    命伙计把蜡点燃,张伯看着那明亮的火苗,更是欣喜。

    “不错!火亮烟小,是上等好蜡!”

    “出蜡多吗?一斤猪油出多少蜡?”做为一个商人,张伯马上想到了成本问题。要是出蜡和牛油蜡相当,那这还真是一门好生意。

    “十斤猪油差不多出十根细蜡。”唐奕如实答道。

    “什么?”张伯气得直跳脚“十斤油才十根细蜡?”

    一屁股做到椅子上,张伯显得极为沮丧。

    还以为这小子真找来一条财路,到头来却是空喜一场。

    最好的牛油蜡也不过三十文一根。就算唐奕做的蜡与牛蜡同价,一根30文,十根也不过300文。

    但是,那可是十斤猪油啊!就算比牛油便宜,十斤猪也要将近500文。这十根油蜡光造价每根造价就50文,卖30文?还不赔死?

    唐奕淡淡一笑,“您老别急,还有这个。”

    唐奕拿出一块肥皂,递到张伯面前。

    张伯无趣地接过,左看右看,“这是何物?”

    这东西半个巴掌大小子,似蜡非蜡,入手顺滑,张伯还真认不出来。

    “这叫肥皂,洗衣沐浴用的。”唐奕解释着,为了更为形象的体现肥皂的妙用,唐奕叫人取来一盆清水,让张伯用肥皂洗手。

    这个时代,做工再精细的油蜡也达不到后世的水平,总有一些反应不完全的油脂残留在蜡中。张伯刚刚抓着油蜡鼓捣了半天,手上难免有些油腻腻的,正好用肥皂洗手。

    随着肥皂在手中搓弄,张伯惊奇地发现,这东西一沾水就变的滑不留手,而且搓洗间竟然生出细腻的白色泡沫,十分神奇。等洗净泡沫,双手变得洁净无比,这可比平时只用清手洗手简单快捷得多,而且更加干净。

    “不错!好东西!”张伯连连赞誉。

    “它还可以用来洗衣服,去污能力比皂角更强。”

    “当真?”张伯眼睛更亮了。

    比起那几根油蜡来,这才是真正的宝贝。要知道,皂角的产量很少,市面上的售价也高,只有富户才用得起。要是这肥皂比皂角还好用,那售价肯定不低。

    “呃。。。。”张伯猛然一愕。“这肥皂造价几何?”

    心说,可别像那几根油蜡一样,是个天价,那就没什么搞头了。

    唐奕笑答:“十斤猪油出二十块这么大的肥皂。”

    “十斤猪油出二十块?”张伯沉吟了起来,这么算来,还真大有赚头。

    “疑?。。”张伯一下反应过来,一声轻疑,“这肥皂也是猪油所制?”

    “对啊!”唐奕答道。

    “其实,小子为了保证肥皂的纯度,在炼油之时,只取最上层的材料的做肥皂,中层的浑浊物做蜡烛。若是要求低一些,十斤油出三十块肥皂也有可能。”

    “等等!”张伯瞪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肥皂和油蜡都是一锅油制成的?”

    “对啊。。。。”

    “也就是说,十斤油能出二十块肥皂,外加十根蜡烛?”

    “对啊!”

    “发了!”

    张伯一声怪叫,引得外间儿的伙计和四娘都探头望了过来。张全福年近半百,很少像现在这般失态。

    “小子,你算是发达了!”张伯声调不减,由衷感叹。

    原本他以为,单是肥皂,每块售价一百文肯定不成问题。二十块就是两贯钱,等于把本钱翻了四倍,已经算暴利了。哪里想到,原来油蜡也是同锅出的东西,那不等于白捡的一样?

    他浸淫杂货行当几十年,最是清楚什么东西百姓之家耗费最大,就是这些日常用度的小玩意儿。只是,这些日常用品利润极薄,虽然销量大,挣的却不多。如果这肥皂有一倍的利润,他都不敢想,。待肥皂风靡开来之后,光邓州一地的盈余,将会是一笔多大的收入。

    他还不知道,这肥皂可比皂角耐用得多。一百文的皂角用不了几次就没了,而一块肥皂用十几次,几十次也不一定用得完。所以,一百文的估价,还是太低了。

    唐奕看着老头儿激动的样子,不免得意。

    “小子早就和您说过,天下间什么生意最赚钱?”

    “垄断!”

    “垄断!”

    张伯居然异口同声地和唐奕同时说出这两个字。现在,他也终于明白,那日唐奕那番话的真正含义。

    垄断,这肥皂生意垄断在唐奕手里,想用肥皂只能从他手里买,那得是多大的一笔利润!?万贯家财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大郎。。。。”想到这里,张伯不禁正重起来,试探地问道:“这门生意。。。也有马家的份子吗?”

    唐奕笑道:“您忘了吗?”

    “我们是两家姓,一家人!”

    。。。。。。。

第20章 让人疯狂的利润

    “两家姓,一家人!”

    短短六个字,就把张伯心里所有对爱女未来的担忧,全都一扫而空。

    马家三口种善因,得善果,结下唐大郎这段机缘,可以说,想不发达都难了。

    而且,以唐奕和马家人的仁义品性,自己的闺女嫁过去,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张伯平复了一下心情,“说说吧。,这门生意要怎么谈?”

    唐奕既然主动找上门来,那肯定就有了定计,很可能是让福隆来代为售卖。这里面的利润可是不小,当得起唐奕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