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大宋-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母倒不是要挑拨他们与唐奕的关系,只是要给两个孩子提个醒,让他们提防唐子浩。

    可是,老太太没想到唐奕会看穿,更没想到,唐奕会那么回答那个没法回答的问题。

    。。。。。。(未完待续。。)

第470章 姓耶律,还是姓赵

    萧母用心良苦,想让自己的孩子在与唐奕的交往中保持一分清醒。

    但是,她没想到唐奕会那么答,而且答的那么决然。不但没动摇他心中的“义”,反倒让两个儿子更加信任于他。

    无奈之下,萧母只得直奔主题,直问唐奕是不是觊觎大辽江山,这才让唐奕,让萧誉看出了破绽。

    萧誉想通这些,脸色数变,有些面上挂不住。

    “母亲你。。。。。。”

    言语之中,更是多了几分责怪之意。

    急忙又转向唐奕,“唐兄莫要。。。。。。”

    唐奕一摆手,“什么都不用说。”

    就算他心里再有气,这也是巧哥的娘,适可而止,留些情面却是必要的。

    萧誉会意,给了唐奕一个感激的眼神。他没想到,即使这样,唐奕还能为母亲着想。

    拉着三弟又坐了回去。现在他倒真想听听,在耶律重元的问题上,唐奕到底还有没有别的用心了。

    四人之中唯独一个萧欣屁事儿都没看出来,提线木偶一般,又让二哥给按了回去。

    不等他反应,萧母一叹,既然问了,也已经被看穿,所性问到底吧。

    “子浩,可否与本宫说句实话?相助耶律重元,真的就只为了大宋边事不扰,子浩方可安心整顿内制吗?”

    唐奕苦笑道:“还有意义吗?长公主殿下既然生出了怀疑的种子,我说什么您还信吗?“

    “信!!”

    出声的是萧誉,萧母没说话,也算是默认了。

    。。。。。。

    “好吧!”唐奕一叹。

    “不是。”

    “不。。。。。。不是?”

    萧誉愣了,连萧母也没想到,唐奕就算有别的想法,却也能回答的这般痛快。

    唐奕向萧母一拱手,“不管伯母怎样看待于我,说到底,奕还是当伯母是长辈。所以,我也就说几句自家人关起门来的话吧。”

    “子浩请讲。”

    唐奕一摊手,“我不喜欢耶律洪基!”

    “。。。。。。”

    “。。。。。。”

    “在坐的都知道,我与他曾经有过不小的嫌隙,再加上巧哥尚在人世这个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噼下来的大雷。所以,对我来说,谁当大辽的皇帝,都比耶律洪基要强。”

    “所以呢?”

    唐奕已经说出了所以,可是,萧母还是又问出一个所以。

    “所以。。。。。。”唐奕扁嘴道。“所以,给大宋赢得时间是一方面;另一个原因就是,不喜欢他,就得把他搅合下来喽。”

    说完,环视萧家兄弟,还有萧母,又道:“单就巧哥的事情,还有现在的形势,你们也不希望他来当这个皇帝吧?”

    萧誉与萧母对视一眼,皆是无言。

    单就现在的形势,他们真的不希望耶律洪基在皇位上坐稳。

    萧观音还活着,这就是一把永远都悬在萧家头上的铡刀。洪基继位,就会让这把铡刀悬得更高,将来落下来就更狠。

    而且。。。。。。

    唐奕不知道的是,他不在这半年,大辽发生了许多事。

    耶律宗真重病不起,无法临朝,理应监国的皇太弟耶律重元得了唐奕的重金资助,又知争位无望,干脆就窝在折津,根本没回大定。做出一副让贤的姿态,退出了储位之争。

    如今,耶律洪基监理国政,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罢相。把原来的老丈人萧惠从相位上赶下去,让齐国公这个新丈人上位;更是传召在大宋任使臣的萧英回国,想把通政使也换成新丈人的人。

    几番动作,萧家在大辽朝堂上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大有秋风萧瑟之感。

    还没真正登顶,耶律洪基就已经向曾经拥戴他的老臣下手了。可想而知,待他上位,萧家还有什么好果子?

    萧母思量再三,还是有所怀疑,“子浩真的没有觊觎大辽之心?”

    唐奕把脑袋摇得生风,“这个真没有!”

    “您也不想一想,我大宋那一亩三分地上的事情晚辈都忙不过来,侵辽?何以为刃?”

    “再说了,大宋朝中的那些老儒您多少也应当有所耳闻,能用嘴解决的问题,他们全办;不能用嘴解决的问题,也要揽下七分。”

    “侵辽?谁会同意?”

    好吧,燕云在唐奕看来,不算侵,而是“拿回来”。

    “噗。。。。。。”

    萧欣乐了,这么严肃的话题,他都能扯出一堆怪话来。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唐奕觉得也没有说下去的必要了,站起身形,向萧母深深地鞠了一躬,“晚辈言尽于此,剩下的,就只能伯母自行裁断了,奕且先下去了!”

    萧母心思还未回来,茫然地点头。

    等自己家孩儿和唐奕已经走到了风阁门口,萧母才蓦的一震,出声叫住他们。

    “子浩。。。。。。”

    唐奕回身,“晚辈在呢。”

    “你不喜欢耶律洪基继位,因有嫌隙。”

    “不过,好像你与耶律重元之间的仇怨更深吧?”

    萧母何等聪明,怎会让唐奕这般搪塞过去?

    耶律洪基与耶律重元两个争位之人,哪个都不应该是唐奕心中所想才对。

    耶律洪基与他有嫌隙,但与耶律重元的仇怨好像更大。

    现在,耶律重元是有求于唐奕只得暂时放下,一但他得势,怎会不报杀子之仇?

    一瞬不瞬地看着唐奕,萧母嘴角轻扬,心道,就算你这小疯子嘴若悬河,却还是让本宫抓到了破绽,看你还如何搪塞。

    不想,唐奕并无慌乱,点头称是。

    “耶律重元也非上上之选,所以,换一个人来当这个皇帝就是喽。”

    “换一个人?”此言一出,萧母心跳都漏了一拍。

    不说这小疯子说的好像换件衣服那么简单,单是换谁,就足以让萧母心惊。

    说到底,她心中还是有点怕,怕这个妖孽窃了大辽的江山。

    在云州半年,萧母想了很多,看了很多,越想越怕,越看越心惊。

    这个唐子浩只来了大辽两趟,却已笼络了包括他萧家在内的一众盟友。

    萧家、突吉台部、纳其耶部,还有耶律重元一系,甚至是耶律宗训的两个儿子,耶律德绪和耶律德容都与之相交慎密。

    别人说吞辽可能是玩笑,但,要是这个妖孽说他吞辽,不知为何,萧母却要信上三分。

    想到这里,语气不由冷了几分,“换的那个人,应该还是姓耶律吧?”

    她是耶律一族的女儿,当然不希望皇权旁落。

    “不会是姓赵吧?”

    唐奕闻声,嘴角微微上扬。

    “姓萧。。。。。。也是可以的吧?”

    。。。。。。(未完待续。。)

第471章 你为什么不反

    从萧母处出来,唐奕顿感轻松不少。

    心中吐槽:这个老太太很厉害,不好“煳弄”啊!

    想起贱纯礼说的那个什么文会,便对身边的萧誉、萧欣道:“不说花园有文会吗?咱们也去瞅瞅?”

    只不过一回头,发现萧誉、萧欣二人像两根木头桩子一般杵在那儿一动不动,状若活尸,根本就没听见他在说什么。

    “喂~!至于吗?”

    “至于吗?”萧誉反应过来。

    “你吓着我了。。。。。。”

    唐奕轻蔑一笑,“怎么?萧族给耶律皇族做了一百年‘背后的女人’,却从来想过取而代之?”

    。。。。。。

    真的没想过。。。。。。

    后族最多也就玩玩汉人垂帘听政那一套,母凭子贵,代行天子之事倒是常见。

    可是,取而代之!?没有,就算有,也只是背地里意淫一下。

    唐奕暗暗摇头。

    大辽表面上与大宋政体一致,处处制衡,取而代之好像并不那么容易。但是骨子里,少数民族政权还是离不开部族政治。

    而今,当年的契丹八部只帝后两族最为强盛。若是运作得当,后盛而帝衰,取而代之,并不是没有可能。

    郑重地看向萧誉,“今天既然说到这儿了,我也就给你交个实底。”

    “你回去好好想想,若是有心觊觎大位,那么就这么定了,我必全力助你。”

    “若无此宏志。。。。。。”唐奕拍拍他的肩膀。“就当我什么都没说。”

    “全力助我?”萧誉瞳孔放大,说不出的惊骇。

    “对!全力!”唐奕笃定道。“我的人脉、财力、资源,一切皆可助你走到最后!你应当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萧誉不言,他当然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几乎整个大宋都是他的助力;

    意味着,突吉台和纳其耶两部就成了他坚定的盟友;

    意味着,华联铺在大定苦心经营这么多年攒下的人脉,都是他登峰造极的铺路石;

    意味着。。。。。。

    真的不是不可能!!!

    。。。。。。

    “喂!喂~!!”

    萧欣勐然打破了二人的沉默,一脸蛋疼地叫嚷。

    自始至终,唐奕都是只跟他二哥说,看都没看他一眼。。。。。。

    指着自己的鼻子,委屈地对唐奕道:“为什么不能是我?如果这么简单就能。。。。。。我也想啊!”

    “一边儿玩去!”

    “一边儿玩去!”

    唐奕与萧誉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出这句,正说大事儿呢。

    很可能就是决定史的重大时刻,你个不着调的添什么乱!?

    好吧,萧欣怨念爆表的“一边儿玩去”了。

    不过,弟弟这么一胡闹,倒是提醒了萧誉。

    “高堂尚在,就算有这个心思,也非我萧誉的福份。为什么和我说,而不是我爹?”

    “免谈!”唐奕都不等他话音落地,眼睛一立。

    “刚刚在里面,当着你娘亲的面,我是不好意思说出口。”

    “但是,丑话说在前头,若是换了你爹有此心思,那想都别想,我直接去找耶律德容,也不与你爹谋事。”

    “。。。。。。”

    萧誉一阵尴尬,唐奕在他爹的问题上,是一点余地没留,还是记恨当年的那点不愉快。

    “都过去那么多年了,大郎何必再计较?”

    唐奕冷脸摇头,“这与情感无关,一个为了利益可以随时出卖亲生女儿的人,我信、不、过!”

    “。。。。。。”

    唐奕把话说的这么绝,萧说不禁苦笑。

    心说,当年在观澜北阁,父亲轻亲情而重权力,与唐奕说出的那番话,可能是他这一辈子说过的最失败的一段话了吧?

    。。。。。。

    不管怎么说,唐奕今天都为萧誉打开了一扇门一扇不知是通往地狱,还是天国的大门!

    唐奕知道他心思烦乱,要好好地捋一捋,就与之辞别,让萧欣带着他去花园找宋楷他们了。

    去花园的路上,萧欣和唐奕很有默契地走的很慢。萧欣更是一改刚刚的跳脱,沉默着低头看路,一言不发。

    唐奕看他如此,开玩笑道:“你不会也动了那个心思吧?”

    萧欣一怔,抬头瞪了唐奕一眼,“你看我是那块料吗?”

    唐奕乐了,直言道:“不是。。。。。。所以都懒得问你。”

    不想,萧欣不接,反倒没头没脑地道:“比起太平、顺心、快乐地过日子,那个位子就真的那么好吗?”

    唐奕没想到,萧欣会说出这么一句,“你想说什么?”

    萧欣停下脚步,“唐子浩,也许有一天我会恨你!”

    “。。。。。。”

    “你今天画了一张饼,一张天大的饼,把二哥拉向了一个我们谁都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的前程。”

    唐奕皱眉,“你是担心你二哥会败?萧家也会因此没落?”

    萧欣摇头,“他能找到一个值得奋斗的目标,败了又如何?人生不就是如此?”

    说到这里,朝着唐奕一笑,“人生百年,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不容易。壮士不问功与名,莫问生前身后事!成败并不是评判一切的标准。”

    “靠!这话说的像个哲人。”

    “哲人是什么人?”

    唐奕解释道:“就是腐儒!”

    又疑惑不减地问道:“即不担心他的未来,你恨我做甚?”

    萧欣默默摇头,“那个位子。。。。。。会把人变得冷血。若家中再无往日温情,我会恨你!”

    “。。。。。。”

    唐奕第一次觉得,以前有些小看萧欣了。。。。。。

    这个看似长不大、不着调的萧家老幺,其实也有细腻的一面。

    “放心,他不会!因为他是你哥,也是我兄弟!”

    萧欣笑了,“嗯,也对!咱们两个人应该不会都看错人吧?”

    。。。。。。

    见他露出笑脸,唐奕心中一缓,拉着他向花园而去。

    “大郎。”

    “说。”

    “既然今天什么都说开了,我再问你个问题。”

    “问。”

    “你自己为什么不觊觎那个位子?”

    唐奕一顿,没想到萧欣会问这个。

    萧欣停了下来,紧紧盯着唐奕,“别和我说什么忠君爱国。既然能鼓动我哥生出这个心思,说明你就是一个藐视传统,敢想敢做的人!”

    “为什么?以你现今在大宋的实力,若是想反,也非难事,为什么你不反?”

    唐奕叹道:“是啊,大宋立国七十余年,我是第一个。。。。。。”

    “第一个打破种种制衡,第一个有可能失控的人物。为什么我不反呢?”

    “为什么?”萧欣追问。

    唐奕笑道:“好好的,为什么要反呢?”

    说完,又笑容敛去,似是在追忆什么。

    “这个问题,你不是第一个问的。”

    萧欣一愣,“还有人问过?谁?”

    “我的老师,范仲淹!”

    “。。。。。。”(未完待续。。)

第472章 敬畏

    你为什么不反?

    萧欣这句问话让唐奕陷入了回忆,一边漫步在石阶小道之上,一边悠然说着,就好像说的是别人的事情。

    “去岁大宋发生了很多事,我的诸多布置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身边的朋友、兄弟更是身陷困境。”

    “还好,最后都被我一一化解,并将敌酋送入万劫不复之境。”

    “至岁末之时,朝堂之上已无一人可对我形成威胁,俨然一副无敌于世的样子,我的老师就问我。。。。。”

    说到此处,唐奕抿然一笑,“他问的不是为什么不反,而是我会不会反?”

    萧欣愣愣地看着唐奕,连唐子浩的老师都担心这一点,就更别说南朝的君臣了。。。。。。

    “你是怎么答的?”

    “我说。。。。。。”

    “即使我能力再大,但也有一处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当今官家的,反之无益!”

    “什么!?”

    唐奕一字一顿地说道:“人命!大、于、天!”

    见萧欣听得一头雾水,唐奕解释道:“我是个藐视一切的疯子,包括生命!否则,也不会盛怒之下取了耶律涅鲁古的小命。”

    “但赵祯却不同。他深知人命大于天的道理,珍惜每一个生命,比爱惜他自己更为过之。”

    “数上下几千年,汉夷诸国,这样的皇帝不多。”

    “有这样的皇帝,是臣子之福,也是天下之福。”

    “这样的皇帝,不能反。”

    萧欣怔怔地站在原地思量了很久,才稍稍有所领悟。。。。。。

    人命大于天!

    这是那个南朝天子的态度,也是唐子浩的态度。

    。。。。。。

    南朝皇帝向来以仁治世,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而唐奕能把这当成不能反的理由,说明他也深深认同。只不过,他的仁与赵祯不同。

    赵祯是大爱无疆,但是唐奕。。。。。。他在尊重生命的同时,却也有他自己的私心。

    也就是说,唐奕比赵祯自私,做不到连敌人、囚徒,亦不敢滥杀的地步。

    深深地的看了唐奕一眼,“没想到,唐子浩也有敬畏。”

    唐奕一挑眉,“怎么?我就只能当个疯子?”

    萧欣笑道:“不是,挺好的,有敬畏是好事儿!”

    虽然和唐奕相交非浅,但是萧欣总是觉得哪里不对,这个和他一般年纪的宋人,就是个妖孽、是个疯子、是个神棍!!

    干出的事儿件件非常人所及、件件疯狂无比。

    而且,他一共就来大辽两趟,第一次杀了耶律涅鲁古,拐跑了他妹妹;第二次喝退了耶律重元,又鼓动萧家觊觎大位。

    这样的人就算再知根知底,也是让人敬而远之、不敢靠近。

    但是,今天听唐奕说出这样的话,萧欣挺高兴,最起码知道唐子浩是有底线的。有底线就不是真疯子,就值得交。

    。。。。。。

    “其实,你还有一个原因不反,对不对?”

    唐奕玩味地看着萧欣,“说来听听!”

    萧欣笃定道:“因为你懒!!”

    “我懒?”唐奕指着自己的鼻子。“可着大宋朝就找不出一个比我再勤快的好不好!?你看我有一刻是歇着的吗?”

    萧欣不以为然,轻蔑一笑,“懒不懒,你自己知道!”

    说完也不管唐奕,大步而去。

    唐奕无语摇头,好吧,他确实是懒。但却不是身懒,而是心懒。对于那个操心又不讨好的位子,他还真不感冒。

    只不过,这个心思也就他自己知道罢了,说出去谁信?没想到却是被萧欣看穿了。

    急走几步追上萧欣,“你是怎么知道我懒的?”

    萧欣道:“猜不出来吧?很简单,因为我和你是一类人。”

    “。。。。。。”

    眼看到了花园,二人不再说这些吓死人不偿命的话题,转而聊起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一进花园,二人就是一愣。

    突吉台家的小花园本就不大,一群少年人围在一处目标又太大,所以根本不用找,一搭眼就知道他们在哪儿。

    只不过,二人愣的是:

    这是来晚了?怎么一个个都作势欲走的样子?

    走到近前,更是瞧见一个书生扮相的年青公子,急匆匆地向薇其格的弟弟一拱手,“家中管教甚严,不敢多呆,小弟就。。。。。。就先行告退了。”

    说完,还无比尴尬地看了一眼杵在场中的宋楷、贱纯礼。

    且他还不是个例,唐奕和萧欣进园子这一会儿工夫,都走了三四个了。。。。。。

    二人狐疑来到场中,萧欣率先出声,“怎地?这么快就散了?”

    薇其格的小弟只有十七,还是个半大小子,不想他也涨红着脸,都没回答萧欣的问话。

    “我。。。。。。我也有事,先走一步。。。。。。”

    得,主人都走了。

    一众云州城的文生可算找到了台阶下,一哄而散。眨眼之间,场中就只剩萧欣、唐奕,还有宋楷他们五个。

    “什么情况?”萧欣有点迷煳。“本公子很吓人吗?”

    唐奕多少猜出个大概,摇头轻笑,“不是告诉你们下手轻点儿吗?”

    贱纯礼拿起桌上的香梨啃了一口,“没下狠手,就是这帮大辽书生也太弱鸡了一点。”

    “。。。。。。”

    “弱鸡?”萧欣愣道。“你们动粗了?”

    动粗?

    还用动粗?

    本来就是来看个热闹,不过却真如唐奕所料,这帮大辽书生一见来了几个孔武有力的黑脸大汉,哪会愿意。文人以文会友,相互切磋,怎是你们这些武刀弄剑的糙汉能掺合的?

    好吧,他们与开始时的萧欣一样,把宋楷几人都当成唐奕的护卫了。

    于是,他们都悲剧了。。。。。。

    别看宋楷他们在观澜书院那是垫底的存在,但是,怎么说也都是家学深厚、名师高徒吧?

    别说是在大辽,在大宋只要出了观澜,扮猪吃虎那也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啊!

    也没怎么着,就是一人随便作了首,“凉月入夜,塞上风黄月进秋”之类的酸辞;

    对了两幅“忘川不忘千秋苦”的破对联;

    又一人作了一篇评秋悼夏的作文。

    。。。。。。

    这些小地方的小书生们哪儿见过这架势?

    还不跑?再不跑就被轰成渣渣了!

    我噗~!

    萧欣听罢个中缘由,直接就喷了。

    “你们也太损了点吧?”

    。。。。。。(未完待续。。)

第473章 归途

    我就服那种看盗版“偷”着你,还得心安理得骂着你的的人。

    做人可以张扬,亦可随姓,但不能没有底线,没有是非观。

    既然不能相安无事的相处,那么好吧。。。。。。下周开始防盗。

    客官可满意?

    在云州休息了几天,唐奕不敢再呆了。这一趟出来,预计最多也就三个月,可是一来二去,却是带着一支军队在大辽驻了半年。。。。。。

    与薇其格、萧誉通了气,便定下了归期。

    临行前的一晚,萧母再次把唐奕请到自己院内,叙谈了整整两个时辰,直到月上中天方散去。

    出来时,萧誉、萧欣为之送行。

    “真要我去大宋通使?”萧誉还是有点不明白,唐奕为何提议让他去大宋通使。

    唐奕道:“别小看这个通政使之职,于异国常驻,疏通两国政令,接触我朝高官,这对你来说,既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积累。将来,若真要走那一步,宋辽关系是绕不开的问题,提前在大宋官员面前留下一个印象,是没有坏处的。”

    “可是。。。。。。”萧誉道。“洪基当然也知道驻宋通政的重要性,不然也不会将叔父召回了。想来,他是要派遣亲信之人出任,怎么会轮到我?”

    唐奕白了他一眼,“谁让你出通政使一职了?以你的资历,混个副使、武司之职就不错了。实在不行,使吏亦可接受。”

    “好吧。。。。。。”

    萧誉一叹,母亲与唐奕在这方面,确是要比他老道得多。

    。。。。。。

    第二天,萧母与萧巧哥依依惜别。

    萧巧哥舍不得母亲,哭成了泪人儿,“女儿不孝,不能侍奉左右。。。。。。”

    萧母溺爱地拂着巧哥的头,“傻孩子,你过的好,就是母亲最大的欣慰。何况,又不是永别,以后多的是机会见面。”

    萧母说到此处,倒是提醒了旁边的唐奕,昨夜商谈却是忘了。。。。。。

    插话道:“伯父请调东京的事情还需加紧。若有难度,先出知莱州也不是不行。”

    唐奕口中的东京可不是大宋的东京汴梁,而是大辽东京辽阳。

    萧母一疑,“此事难是不难,那个凉薄之人巴不得把我们赶出大定。可是,却是不用这般急吧?”

    唐奕心道,我总不能告诉你,耶律宗真活不到来年入夏,耶律洪基一上位,辽阳和莱州的地位立马就不一样了,得抢这个时间点吧?

    “总之,此事益早不益迟。早些出京,早些准备,想见巧哥也容易很多不是?”

    萧母点头,算是记下了。

    见两母女又是一阵悲戚,唐奕悄然退下,给她们留些空间。

    来到队前,萧誉、萧欣,还有薇其格,已经在马上等着了。

    他们会送唐奕到渝霞关,与从草原过来的阎王营汇合,再送唐奕至宋辽边境。

    又过了有一刻钟,耶律巧哥才极为不愿地离开母亲身边,上了马车。

    唐奕一夹马腹,大队人马隆隆开动,向云州城外而去。

    萧母伫立在突吉台府前,倾着身子,直到马队再无踪影,还是迟迟不肯回去。。。。。。

    原本唐奕倒还没觉得有多想家,可一旦上了路,那种归心似箭之感就越来越强烈,不说日夜兼程,也是提速不少。

    从云州到渝霞关,本来是四天的路程,他们却三天不到就跑完了。

    只不过,行至关下,还没等入关,唐奕就有点后悔了。。。。。。因为此时,吴育老相公正负手迎风,立于关城之上。一张老脸冷的都快结了冰茬子,一点都没有了当初来时那吓破胆的样子。

    。。。。。。

    唐奕一缩脖子,自我安慰道:“好吧,半年没听这老头儿絮叨,倒是有点儿想念。。。。。。”

    轻抖缰绳入得关内。

    “给老相公请安!半年不见,相公身体可还康健?”

    都没等吴育从关城上下来,唐奕就屁颠屁颠地迎了上去。

    可惜。。。。。。

    吴育背着手,瞪了他一眼,就没打算搭理他。。。。。。

    不搭理我?没关系啊!以唐奕这个厚脸皮,单口相声立马走起。

    “看我这话问的,您这气色,比从前至少年轻十岁,身体自不用说,定是康健的很。”

    。。。。。。

    “我都听说了,您在西边独挡一面,与辽地牧民周旋、削价,把咱们原定的购马价格又压下来三成,这等本事,小子可是不行的。”

    。。。。。。

    “您看,我把巧哥给您带回来了。。。。。。”

    一边说着,一边一个劲地给萧巧哥使眼色,你倒是上来帮个忙啊?

    萧巧哥想笑,却是憋着,缓步上前。可还没等她说话呢,就让吴育给顶了回去,“车里坐着去!”

    萧巧哥一吐舌头,乖乖走了。

    唐奕一翻白眼,老头很生气,不太好哄。。。。。。

    “你。。。。。。”吴育终于对唐奕开口了。“你絮叨完了?”

    “呃。。。。。。”

    唐奕心说,好像平时絮叨这个词是给您用的吧?、

    “完了。”

    “完了就好。”吴育点头,面无表情。“那上马吧。”

    “上马?”唐奕愣了。“上马做甚?”

    “回家!”

    “不是,您等会儿!”唐奕都快哭了。“我这急着见您,连跑了三天,怎么着您得让我歇一天吧?”

    “你走不走!?”

    吴育眼睛一立,气息粗重,显然是一直压着火气,但已就在发飙的边缘。

    “走,走!”唐奕忙不迭地应着。

    心下哀嚎,回身看了眼憋得肚子疼的众人,认命地翻身上马。

    左右看看,“杨怀玉呢?他…妈没听见老相公发话了?上路!回家!”

    好吧,唐奕想把这点怨气都撒在杨怀玉身上。

    可惜,自进关开始就没见着杨怀玉的影子。。。。。。

    不想,吴老头钻进马车之前,扔下一句,“少废话!怀玉已在关外等候,比你积极!”

    日!

    唐奕这个憋气,狠狠的一甩马缰,再次上路。

    他妈的!这个门儿进来还没站稳,就得从另一个门儿出去。。。。。。

    打马带着大队穿关而过,心里还琢磨着,一会儿见着杨怀玉得问问,这老头儿这半年都吃什么了?怎么不絮叨,反倒更难搞了?

    只是,一出关城,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