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大宋-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间酒坊,当年开业之时他是来过的,知道有后院可住人,他打算和唐奕商量,让马大伟直接把此处当做婚房,即省了麻烦,又把酒坊牢牢地攒在了手里。至少,唐奕猪油炼宝的秘方,是绝计不能让外人知晓的。

    众人来到前院雨棚的地窖口儿,唐奕闲的没事,随手晃了晃边上的酒缸,却没成想酒缸文丝未动!

    唐奕心念一动,问道:“酒缸是满的?“

    张全安苦笑应道:“可不是满的?今天新酒销售惨淡,全都压在这儿了”

    “有多少?”

    “外面四十缸,窖里还有七十余缸,每缸四百斤。”

    外面四十,窖里七十。多,加在一块就是四万四千斤。

    张全安见唐奕和表哥张全福都定住不动,还以为这二人一听屯了这么多酒,犯愁销路。生怕这生意黄了,他急忙道:“大家都不是外人,你们要是兑下酒坊,这存酒我。。。。半卖半送!”

    唐奕正算着,把这些存酒变成钱,得是多少。

    一听张全安要半卖半送,“怎么算?”唐奕下意识地问了一句。

    张全安低头沉吟。,半晌才一咬牙,吐出两个字:“两文!”

    “这一百多缸果洒,出坊价最低的是两文,品质好的四文,我全按两文。”

    唐奕震惊了。看来,这开果酒坊的,还真不挣钱,赔本儿都要往出兑。。

    两文钱,四万多斤,才不足九十贯钱。。转手,唐奕一过滤,再兑上甘油,就卖200文一斤,整整番了100倍!

    唐奕与张全福对视一眼,谁都没说话。但二人都是心领神会,这回赚大了。

    他们在意的,倒不是张全安多少钱把存酒兑给他们,差那么一文两文的,四万多斤,也才几十贯的差异。

    让他们不淡定的,是数量!

    四万多斤存酒啊!全卖出去就是九千贯。去掉猪油和其它一些原料不足五百贯的成本,剩下的八千多是纯利。

    就算特么去抢,也抢不来这么多啊!

    张全福更是眼冒金光,看着眼前一缸缸的存酒,就像看着油光光的铜钱。

    他虽然只占了一成份子,还要出本钱,但是,这四万多斤酒要是全卖出去,虽只是一成,他到手也有八百多贯。而这一间酒坊才多少钱?

    前后院占地将近两亩,九间新房,外加杂七杂八的东西,也才不过要价四百贯。再加上四万四千斤的存洒,也不过五百。

    等于说,盘下这间酒坊,一分钱没花,倒先挣下了三百多贯。

    二人也不说话,张全安哪知道这两人心里想什么,更为焦急。

    干脆下了狠心,“一文,一文全甩给你。”

    “一文?”

    。。。。

    唐奕连忙摆手,“叔伯误会了,我们在乎的是存的数量,而不是价格。”

    张全安心道,果然是闲存酒太多,干脆拼了,“白送。”

    ”只要你们兑下酒坊,这些破酒,老夫也不要了。你们是贱卖,还是倒掉,随便!”

    嘎。。。

    白送?

    。。。。。。。。

    。。。。。。。。

    谢谢所有收藏、推荐、点击、评论的书友,你们的支持对一个新人来说非常珍贵,苍山这厢有礼了,谢谢!

第31章 不但会做诗,还会唱曲儿

    张全安是铁了心的要贱卖酒坊,甚至不惜把四万多斤的存酒,白送给唐奕。

    唐奕却没占这个便宜。

    一来,再怎么说,张全安与张全福是表亲,为了百十来贯的利钱,毁了血脉之亲,未免有些太过小气了。

    二来,张全安不但是严河村土生土长的坐地户,而且还是村中里正。

    将来要是让其知道,唐奕和张全福在酒坊之中得利甚巨,却还与血亲争此小利,难免心有芥蒂。到时,不但亲戚没法做了,再寻些由头,找你酒坊的麻烦,也不是不可能。

    那时,唐奕可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说的就是这个理儿。

    最后双方协定,酒坊加上四万四午斤存酒,张全安以钱五百贯的价格,全盘兑给了唐奕。不但存酒是按市场足价来算,就连张全安最初的要价四百贯都一分没讲。

    双方定下章程,明日就可到府衙过户。要不是其他的准备还不充足,张全福想今天就去过户,今天就开工,今天就开售新酒。

    他现在是一刻都不想多等,生怕天下掉下来的这个馅饼,让别人抢了去。

    回来的路上,唐奕对张全福言道:“下期州府契发酒権,我们干脆拍下来算了。”

    张全福一怔,木然道:“干嘛要酒権?我们又不酿米酒?”

    “如今果酒利小,自然没人管。以后咱们的酒一上市,可就不一样了,说不得就有见利起意的小人惦记。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防着点,没坏处。”

    张全福偷偷看了一眼旁边撒开欢玩儿的范纯礼,心说,你都是范相公的门生了,哪个不长眼的敢找咱们麻烦?

    唐奕看出他的心意,解释道:

    “师父清白一生,我这个做学生的,不能为其争光也就算了,哪还能让这等铜臭之事污了他老人家的名声?以后酒坊的事情就交给大哥和您全权管理,我还是能不出面,就不出面的好。再说。。。。”

    唐奕顿了一下,悠悠道:“再说,师父这个官,可能也当不了多久了。”

    从范纯礼透漏的信息来看,唐奕劝范仲淹辞官,他也不是全无想法。能与尹先生郑重谈起,说明范仲淹在慎重的考虑此事。

    只要唐奕如期挣够了办书院的银钱,到时,再劝其辞官,想来希望极大。

    张全福一想也对,宋虽不抑商,商人的地位也不似别朝那般低人一等,但仕族名门还是不粘为妙。而且,一张酒権对于新酒这么大的利润来说,也不算什么事儿。

    。。。。

    三人回到城中时,已经临近中午,范纯礼也玩够了,劝着唐奕跟他回范宅。

    对于父亲大人,他还是极怕的。疯了一上午已是难得,要是再不回去。,不吃一顿板子,也得被训得狗血淋头。

    唐奕看看天色,让范纯礼再等上一会儿,自己就钻进了厨房。不多时,里面传出呲拉拉地煎炒之声。

    范纯礼闻着味,抻着脖子在外面望了半天,才见唐奕出来,手里提着个食盒。

    “走吧。”

    “啧啧。。。”范纯礼看着食盒,直流哈拉子,“我爹不会是冲着你这手艺,才收你的吧?”

    唐奕笑骂道:“你爹才没你这么肤浅呢!快些走吧,凉了就不好了。”

    二人说笑着出了唐记,向府街行去。

    邓州城本来就不大,从西市到府街,快行不过两盏茶的工夫。

    到了范宅,范纯礼朝食厅看了一眼,见其中无人,就知道他们这算是赶上了,家里还没开餐。

    把食盒交给仆役,范纯礼就到后院去叫范仲淹了。后宅唐奕不便进入,只得等在客厅。

    不多时,范纯礼出来拿上食盒,一并带着唐奕,到偏院尹先生那里去。

    唐奕一想也是,尹先生行动不便,能少动,还是让其少动的好。

    到了偏院,只见范仲淹师仪威严,和尹先生坐在院中。

    唐奕行了礼,就与范纯礼一到把食盒里的吃食一一取出,摆满一桌。

    尹洙看着一桌的各色菜肴,对范仲淹笑道:“希文兄真是好福气,有大郎在侧,你算是有口福喽。”

    范仲淹故作姿态地道:“庖厨小道,算什么本事!?”

    说完,还不忘一本老正地看向唐奕:“听彝叟说,你上午跑到城外,去弄什么酒坊了?”

    唐奕一愣,顿时心中释然,原来师父板着个脸就因为这个啊!当下也不敢隐瞒,老老实实地承认了。

    “哼!”范仲淹一声冷哼。“还是改不了逐利的性子!”

    唐奕苦笑一声,“师父,咱们可是说好的。”

    “说好什么?”

    “说好了,小子三年给您挣下一座书院啊!小子不想办法广开财路,哪来的钱啊?”

    范仲淹一滞。

    “老夫就算办书院,也用不着你!”虽是训诫,但语气明显缓和了下来。

    他不希望唐奕过于钻营,是怕他耽误正业。可没想到,这小子竟真的为了那日的一句戏言,而有所行动,不禁心中温暖。

    “那日只是戏言,你一个未到志学(十五)的娃娃,怎么可能三年挣够一座书院?休要再想此事!”

    “怎么是戏言呢?”

    唐奕不干了,小爷可是铆足了劲,要大干一场,你告诉我是戏言?

    “师父,您老可是长辈,又是大宋的良心,可不能说话不算数,说三年,就三年。三年我挣出一座书院,您就辞官!”

    范仲淹被他气乐了,心说,这孩子看着挺聪明的,怎么净干蠢事。

    “休提此事!”

    “您。。。”

    “嗯?”。。。。

    范仲淹眼睛一眯,喉咙里滚出一声威仪之声,唐奕哑火了。

    尹洙看着这两师徒在这里看似讲理,实为耍宝,心里想笑,又不好破声

    只得指着桌上酒杯之中的赤色美酒问唐奕,“你弄那个酒坊,就是为了酿这美酒?”

    “对呀,先生觉得这酒可还满意?”

    尹洙点头道:“端是好酒,必定大卖。”

    唐奕来了精神,一指尹洙,“师父,你看尹先生都说好,那必定是好。小子这事办的没错,您就等着我把书院给你挣出来吧。”

    范仲淹瞪了他一眼,“没大没小!尹先生也是你能指的吗?”

    唐奕一吐舌头,把手缩了回来,利用年龄优势,卖起了乖。

    尹洙哈哈一笑,也不让这二人再闹下去,张罗大家落坐开餐。这时,正好范纯仁也过来了,五人围桌而坐,只等范仲淹与尹洙先动筷了。

    唐奕把两盘素炒时蔬挪到尹洙面前,“先生的病,饮食不易太过油腻,多吃些清淡的为好。”

    尹洙一怔。

    唐奕急忙解释道:“家母曾经也得过风痹之症,早几年曾有一游方郎中看过。说是,除了药石之力,饮食也要极为注意。要少吃油腻,少饮酒,多食五谷,忌食豆芽、海鲜,还有动物内脏。”

    怕尹洙不信,唐奕又补充道:“那郎中虽是游医,但专治风痹痛症,还是有些本事的。家母被他看过之后,也是多年未再复发。”

    尹洙和范仲淹对视一眼,苦笑道:“照大郎所言,老夫这五脏庙怕是要受苦了喽!”

    范仲淹对尹洙的身体最是关心,唐奕言之凿凿不由他不信,也劝解道:“身体要紧,师鲁还是注意一些为好。”说着,看向尹洙手里的酒杯。

    “这酒也就免了吧。!”唐奕刚刚可是说饮酒对风痹无益的。

    “果酒无碍。”唐奕急忙叫道。“果酒没问题,可以适量饮用。但米酒不行,一口都沾不得。”

    唐奕可不是瞎说,前世他的母亲就是痛风,也就是风痹,所以对这个病,他刚好有些了解。

    痛风的病因就是由于一种叫嘌呤物质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痛症。

    而各种食物之中,嘌呤含量高低不同,痛风病人当然是益食嘌呤含量少的食物,少吃高嘌呤食物。

    而且饮食的节制,在痛风治疗之中极为重要。即使再好的治疗手段,若不控制饮食,也是徒劳。

    。。。。

    尹洙听唐奕说果酒没事,不禁长出了一口气,要是把酒也给他断了,那可真是人生无趣了。

    “看吧,果酒无碍。”尹洙向范仲淹比划了一下手里的酒杯,然后一饮而尽,说不出的畅快。

    唐奕既然说果酒没事儿,范仲淹自然也不阻止,招呼大家开餐。

    众人一边饮酒吃菜,一边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谈。

    范纯礼天性欢脱,给范仲淹等人说起了今日出城的一些见闻。

    不知道怎地,就说起了唐奕嘟囔的那两句诗上面。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哦?”范仲淹一声轻疑,看向唐奕。

    “大郎还会做诗?”虽略显直白,但也不失好句。关键是,唐奕一直无心向学,今日还能鼓捣出两句诗来,范仲淹当然心中高兴。

    。。。。

    而唐奕则装起了鹌鹑,恨不得把脑袋塞到桌子底下去,心里这个汗啊!

    他会做个屁诗啊!

    那两句也不是诗,只是几百年后,明代《宝剑记》里的戏词,只不过后世流传比较广罢了。

    “大郎不但会做诗,还会唱曲儿呢!”

    范纯礼贱贱地补了一刀。

    。。。。。。

    各位客官,苍山有罪,发晚了,诸君莫怪。!看在我又犯错的份上,再来一波收藏、推荐吧,多谢多谢!

第32章 男人哭吧,不是罪

    唐奕斜了眼范纯礼,恨不得把他拉出去枪毙五分钟。

    好吧,大宋没枪,那就砍头五分钟!

    唐奕心里暗骂,早前怎么就没看出来,这货居然长了一张八婆嘴。

    “哦?”

    “大郎还会唱曲儿?”尹洙放下酒杯,一脸的玩味。

    “哼着玩的,尹先生别听三哥乱说。”

    “我哪有乱说?本来就会,唱得还挺好呢!”

    贱纯礼哪肯轻易放过唐奕。

    “唱的是。。。。男人哭吧哭吧,都是罪。。。”

    范仲淹听范纯礼有模有样儿地在那哼着,心说,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伟光正的范大神,又把脸板了起来,开始喝斥唐奕了。

    “整日琢磨一些无用小道,你说你现在做的事情,桩桩件件,哪有一样是君子所为?”

    唐奕这个委屈啊。,早知道范大神这么爱训人,他说什么也不拜这个师。

    趁着范仲淹不注意,唐奕拧头瞪了一眼贱纯礼。不想,这货正在那儿抿嘴偷笑,不禁更加气结。

    倒是尹洙算是个好人,帮唐奕解围道:“今日难得美酒佳肴,希文兄,何毕必这般严肃?”

    “师鲁莫放纵这小子,一身的恶习,若不好好整治整治,将来如何立身?”

    尹洙一笑,“谁无风流少年时?这世上,除了庙里的头陀,恐怕也只有希文兄,从小就不食人间烟火,一心成圣喽。”

    范仲淹老脸一红,“怎么扯到我头上来了?”

    尹洙替范仲淹满上酒,劝解道:“兄要为其立身,也要分个时候嘛!今日即有美食佐酒,又有晚辈坐陪,自当尽兴才是。”

    见范仲淹面色缓和,又着看向唐奕,笑言道:“君子当成人之美的道理,大郎可懂?”

    唐奕心说,尹先生高人也,三两句就把范大神摆平了。

    “这个道理,小子还是知道的。”

    “既然知道,那还不把你那首小曲儿,速速唱来?”尹洙指着一桌的酒菜道:“有酒有菜,就单缺一段助兴小曲儿喽!”

    “对!对!”范纯礼一听尹先生让唐奕唱曲儿,登时来了精神。

    “早上你就没唱全,这回我要听整首。”

    啊?

    唐奕扭曲着一张脸,一时不知道应说什么。

    范仲淹看唐奕的样子,也意识要这火发的有些不合时宜。

    轻咳一声,“既然尹先生要听,你且唱吧。”

    得,师父发话了,这回唐奕连推拖都不行了。

    无奈,唐奕只得清了清嗓子,把一首《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献给大宋子民了。

    。。。。。

    在我年少的时候

    身边的人说不可以流泪

    在我成熟了以后

    对镜子说我不可以后悔

    在一个范围不停的徘徊

    心在生命线上不断的轮回

    人在日日夜夜撑著面具睡

    我心力交瘁

    。。。。。。。。。

    起初,除了听过几句的范纯礼,不论是范仲淹,还是尹洙,包括沉默不语的范纯仁,都没把唐奕唱曲儿当回事,全当是消遣娱乐。

    唐奕初唱之下,几人也只是觉得此曲郎朗上口,还算好听罢了。范仲淹更是微微摇头,心说,这小子果然唱不出什么雅韵。歌词潜白如水,完全是市井之言。

    但是,随着唐奕略显低沉的声音,把这一首千年之后的“男人歌”娓娓唱出,范仲淹的脸色逐渐凝重了起来。

    那直白的歌词随着旋律纷蹱而至,唐奕略带哀伤的演绎,把每一个字都重重地凿在范仲淹的心里。

    这曲中唱的,似乎就是范仲淹故事。

    他何常不是,少时不肯流泪,立命之后不能流泪?

    何常不是,在权力与家国之间不停的徘徊?

    何常不是,用坚强的面具掩盖内心的哀戚?

    。。。。。。。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带着尚不经事的他改嫁长山。自此之后,他走的每一步都是艰难的。

    童年寄人篱下,少年仗剑游学,青年时又忍着饥寒,日夜苦读。

    等到苦尽甘来,终于举业有成之时,那一年的范仲淹已经二十七岁了。

    殿试完毕,在京城等任职差遣的日子里,他写下两句诗:长白一寒儒,名登二纪余。

    他感觉自己迟到了。,他一刻也不敢耽误了。

    他时刻在提醒自己,不能滞怠,更不能软弱,这个国家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做,需要他去奋斗!

    凭着这股信念。

    刘娥把持朝政,他三次上本反对,被一贬再贬,差点病死在陈州之时,他没有软弱!

    吕夷简专权之时,数渡迫害于他,他没有软弱!

    经略陕西,面对西夏狼骑犯我宋土之时,他更没有软弱!

    甚至新政受阻,政治生涯几乎断送的今天,他依然在咬牙坚持。

    坎坷的经历造就了范仲淹铁一般的意志,早就不知泪为何物。就像他教导几个儿子说的那样,“英雄无泪!”

    但是,就像唐奕歌里唱的那样,苦撑了一辈子的范仲淹。。。。

    心力憔悴!

    。。。。

    。。。。。。。

    明明流泪的时候

    却忘了眼睛怎样去流泪

    明明后悔的时候

    却忘了心里怎样去后悔

    无形的压力压得我好累

    开始觉得呼吸有一点难为

    开始慢慢卸下防卫,慢慢后悔,慢慢流泪!

    。。。。

    尹洙强行收回陷在唐奕歌声中的心神,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身旁的范仲淹。只见他全身僵直,脸色灰白,瞪圆的眼眸之中,血丝密布。

    尹洙不禁暗叹一声,看来,范希文也是人,也有泪。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再回想起唐奕的那两句诗,尹洙才开始深思其中的深意。

    。。。。。

    。。。。。

    男人哭吧哭吧哭吧不是罪

    再强的人也有权利去疲惫

    微笑背后若只剩心碎

    做人何必撑得那么狼狈

    男人哭吧哭吧哭吧。。。。。。。。。

    。。。。。

    唐奕猛然拔高的声调,把这首“男人歌”推到了最**。

    范仲淹的情绪也随之被送到了顶点,通红的眼睛,再也压抑不住的开始湿润。。。。。。

    盈满。。。。。

    最后化作两道滚烫的男人泪,顺颊而下!

    啪嗒。。。。。

    眼泪落入酒杯的微响,让范仲淹猛然惊醒。

    腾地一声站起身形,一个旋身背对众人,迈步急行,直到离饭桌甚远,方停了下来。仰头望天,不让泪水再度流下。。

    唐奕的歌声被范仲淹一系列的反常举动,骤然打断,听得入迷的范纯礼这才发现,父亲大人不知何时已经离桌了。

    “父亲这是怎么了?”范纯礼傻傻地问向二哥范纯仁。

    范纯仁阴着脸瞪了唐奕一眼,然后喝斥道:“吃你的饭,管那么多做甚。”

    被二哥训斥的有些莫名其妙,范纯礼茫然地看向尹洙。这才发现,尹先生好像也有点不对劲儿,两眼泛红不说,眼神也有些迷离。

    “曲俗。。。。意不俗。。。。”

    呆愣半晌的尹洙,终于开口,而且给出了不俗的评价。。

    所谓唐诗宋词,宋人最爱的是词,有固定的词牌曲调,文人们只要写出词句,添到固定的词牌之中就可以。

    而唐奕唱的曲儿,属于市井百姓唱的东西。可以说,就是俗的代名词,上不了台面的。

    尹洙能用“不俗”来评价俗曲,已经是相当高的评价了。

    “谢谢先生夸奖!”唐奕一颗心也总算落了地。

    本来开始唱的时候,见范仲淹神情有异,唐奕还有点忐忑。但范仲淹之后的表现,却让他想到一些不同的东西,心也定了不少。

    也许对有志不能舒,有国不能报的范仲淹来说。,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宣泄的机会吧!

    “父亲大人吃完了吗?”二货贱纯礼到现在还是有点拎不清。

    尹洙一笑,也不答他,而是言道:“我有些累了,你们三个先下去吧。”

    “可。。。。可我还没吃饱呢。”二货继续“卖萌”,招来的,却是范纯仁照着他的后脑勺就是一下。

    “让你走就走,哪那么多废话!”说着,拉起贱纯礼就往外走。

    唐奕向尹洙行了个礼,看了一眼范仲淹的背影,也跟了出去。

    见三人已走远,尹洙艰难地起身,来到了范仲淹的身后。

    。。。。。

    唐奕三人出了偏院,行至前厅,范纯仁终于按奈不住,一个急停怒视唐奕。

    “唐奕!你和我爹有仇是不是!?”

    范纯礼看着二哥怒气冲冲的样子,有些发愣。

    “二哥,这是咋了?发什么火啊?”转而一想又问道:“爹咋了?”

    范纯仁懒得理这个二货,继续对唐奕怒喝:“为何你总是能给他老人家添堵?”

    唐奕直视范纯仁通红的双眼,一步不让地冷声反问道:“你觉得我是在给师父添堵?”

    “这不算堵,还什么算堵?”范纯仁怒吼着。

    唐奕一声嗤笑,“可怜!”说完。,就不理范纯仁,径自离去。

    连家人都觉得范仲淹不能哭,不能软弱,可想而知,压在这个老人肩上的担子是多少的沉重。

    不是可怜,又是什么?!

    “你什么意思?”范纯仁望着唐奕的背影叫喊着,神情可怖。

    唐奕缓缓地停了下来,头也不回的低沉道:“你爹是人。。。。。。不是神!”

    范纯仁、范纯礼都是一怔。

    范纯仁是不明白唐奕什么意思。

    范纯礼则是不明白,唐奕和二哥两人都是什么意思。

    “是人就有七情六欲,是人就有被压垮的时候。”

    说完,唐奕大步走出范宅,留下范纯仁、范纯礼呆愣当场。。

    。。。。。。。。。。。。。。

    这两天收藏、推荐、点击都还不错,谢谢诸位客官的大力支持!新人新书需要诸位的呵护,更感激诸位的呵护,苍山拜谢!

第33章 辞!

    偏院之中,范仲淹背身而立,尹洙拖着病体,陪他呆站着。

    良久,尹洙方道:“看来,希文兄真的累了!”

    范仲淹身躯一僵,借着整冠的动作,隐晦地擦了擦面颊。

    “是啊,累了!”说着,转身回到桌前坐定,端起一酒杯,一饮而尽!

    只不过。,原本酸甜美味的果酒,却怎么也品不出甘甜,满嘴都是苦涩之味。

    尹洙艰难地挪回坐位,陪着他满饮一杯后,方悠然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希文兄,为国为民奔波半生,也该累了!”

    “让师鲁见笑了!”

    “何谈见笑?刚刚你若不起身打断了唐大郎,怕是弟也要出丑喽。”

    范仲淹闻言,不禁苦笑出声。,“这个臭小子,又着了他的道儿。”

    “弟倒是觉得,这个‘道儿’,着的应该。”

    “师鲁又要替那小子说话了?我看他还是给你做弟子得了。”

    尹洙一乐,“兄要是舍得,弟是极为乐意的。。”

    说完,二人相视一笑,一解胸中郁结。

    笑罢,尹洙渐渐收敛神情,悠然道:“都说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弟看来更像是人之将死,其心也明吧。”

    范仲淹一怔,颤声道:“师鲁这是何意?弟疾虽痼之难除,但也非不治之症,万不可自抱自弃!”

    尹洙平静地看着范仲淹,脸上无悲无喜。

    “兄不必介怀,我的身体能撑多久,只有我自己最清楚。没什么大不了的,生与死不过是另一种存在罢了。”

    “。。。。。”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也许是知道死期将近的缘故,所以,最近经常会换一个角度去审视自己,也跳出去用局外人的眼光看我们经历的种种。”

    尹洙为范仲淹把酒杯斟满,病容憔悴的脸上散发着从容的光辉。

    “唐大郎说的没错,唱的也没错。”

    “我们从前太过想当然了,把儒术看的太重,把朝堂看得无所不能。其实呢?面对宋疾,朝堂之上除了争论不休,其实什么都改变不了。”

    “而唐大郎唱的更好,多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似乎忘了,我们也是人,有坚强的一面,更有软弱的一面。纵使是你范希文,也有承受不了的重量,也有被压垮的一天!”

    范仲淹低头出神,半晌才有些不甘地道:“我只是想趁还有一口气在,为大宋多做一点事情。错了吗?”

    尹洙没有答什么对错,而是直言道:“辞官吧!”

    “中枢没有你范希文不也一样理国治世?我们老了,干点不那么劳心的事情,说不定对大宋反而是好事。”

    “辞官。。。”范仲淹茫然抬头看向尹洙,“你也认可那小子的言论?认为救世之道不在朝堂?”

    尹洙一笑:“我不知道唐大郎说的到底是对是错,那只能交给后世去评判。但至少,那小子有一点说的没错。”

    “什么?”

    “兄不离朝,韩、富等人回京无望!”

    “是啊。,老夫不出局,他们都将受到牵连。”范仲淹悠然一叹,说不出的寂寥。

    “未来是他们的,兄还何毕抱着一股执念不放呢?辞了吧!好给韩稚圭和富彦国他们腾地方。”

    “将来若你我不死,身居江湖,寻找治世良方,韩富等人高居庙堂,也不失一种策应。”

    范仲淹再一次把杯中酒一饮而尽,显然已经有些意动了。

    但,似乎想到了什么,一声苦笑:“老夫三天前刚刚上奏一本,言邓州有神童出世,民治安乐。字里行间都透着一副干劲十足的样子,想以此激励官家,不要放弃改革的希望。如今,转脸就又要请辞,那些人还不定怎么编排老夫呢?”

    尹洙笑道:“都这个时候了,兄还在乎什么别人怎么看?君子坦荡荡,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岂能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