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苏联英雄-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可夫作战室里的最新作战地图上标明了敌我双方在白俄罗斯的最新态势。“我们同大沼泽游击总队游击区大约只隔着80公里。但在夏天到来之前无法同他们获得地面的直接接触,但从空中我们已经能支援游击队作战。”

    朱可夫‘交’给林俊一份科别茨‘交’上来的报告。天气太冷,强行打开一条通向大沼泽的通道得不偿失,部队急需进入工事:游击队过冬艰难,空军将有计划的进行空中补给。

    千头万绪,林俊也只是‘交’代了中央的意思,三人短暂商谈了个把小时。

    “走,去看看德国将军们。”林俊套上卫士递上来的军大衣说:参谋部是不摆设,就让他们去忙吧,自己什么都过问那还不累死!

    归属于方面军指挥部的内务部人员正在附近招待德国高级军官,不过不是什么野蛮的方式:斯大林要好好利用这批俘获的德国将领。要他们发表反希特勒宣言那是不能少的,还要向德军部队进行大肆宣传。至于德国人合不合作就不用前线指挥员‘操’心,内务部有的是办法。

    历史上德瓦尔特…冯…塞德利茨…库尔茨***将军甚至提出从德军战俘中组建一支反希特勒军队,但是苏联没有接受这个建议“会出现这种情况吗?”林俊脑子里闪过。

    不过林俊也就是想想,他可没指望、也从未打算组建什么“德国解放军”伪军,靠不住!还是作为劳动力来的实在和保险。

    和德国人并没多废话,林俊就是想看看这群很快就要被送到莫斯科的俘虏包括大光头的阿道夫…施特劳斯陆军元帅在内,所有德国高级将领都被分开关押。从俘虏的气‘色’上看,前段时间的围困效果明显,连这些个高级将领都疲惫不敢营养不良!

    阿道夫…施特劳斯没囤积什么特殊物资,不像斯大林格勒那会大部分德军饿个半死,而少数人在面包和黄油的包围下睡大觉!林俊看到俘虏时除了他们军装上最基本的识别符号,一切第三帝国的装饰和荣誉都已经被毫不客气的剥夺!

    包括元帅权杖在内的勋章、绶带都已被归类统计在一起,到时一同送莫斯科。参谋还把施特劳斯那柄全新的德国元帅权杖找了来让林俊过目,“做工不错”,林俊拿着掂量了掂量,简单的评价后就还了回去。

    对于那些战争的“纪念品”林俊已经不再热衷,不然他只要把权杖往兰德斯科奇那一扔,它自然会成为自己的收藏品。

    连希特勒的山庄宫殿都可能成为自己的度假地,在物质上没什么能吸引他的了。

    德国将军们是第一次青眼见到了那个被捧上了天的苏联元帅:穿着全新的军大衣,手上戴着‘精’工细作的小羊皮手套,那双一看就是高档货‘色’的的皮靴亮的能照出人影!

    对于俘虏的敬礼,林俊倒也客气的随意会礼,眼神也没带什么藐视、讽刺他是有点好奇心来的,再说还指望这些人怒斥希特勒呢,自己不能太过火了。

    德国人,刻板。

    。。。

第五百一十七章 杂货摊2——科涅夫终于要上岗

    。而草原方面军将被撤销,整个白俄罗斯方向(西方向)部队将被整个改组,白俄罗斯方面军也将成为历史。

    “中央要将白俄罗斯方向部队重组为三个方面军,白俄罗斯第一、第二、第三方面军,各集团军将以目前位置为基础重新归属。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中央下一步有可能将你派去乌克兰,着手准备那里夏天将要进行的进攻战役,作为大本营代表负责整个西南方向。===”

    朱可夫的指挥能力已经完全被中央和斯大林认可:中央下一个战役重点方向是乌克兰,朱可夫即将如同林俊记忆一样来个大方向调动,哪儿需要上哪!

    这是对大将同志的信任,作为大本营代表负责一个方向全局,这地位就如同几个月来林俊在明斯克的位置。权力高于方面军司令员。虽然朱可夫早就在全面负责一个方向事物,但更大程度上做为副统帅的代言人,这和正式有直接任命指派不可同日而语不管朱可夫这几个月来在明斯克干得如何出‘色’,他只是林俊身后的人:在某些报告、命令上签字排在前面的人名是普伦雅科夫而不是朱可夫!

    而这边布琼尼早已察觉到斯大林地意思,明斯克战役会是自己这个骑兵元帅参与指挥的最后一次大型战役,夏季开始的进攻战役就没他什么事:对此决定布琼尼就是不理解也得理解接下去完全就是大规模机械化军团的角逐,自己的战术已经过时。*****急流勇退到莫斯科是保存地位和颜面最好的选择。

    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这个职位没人会和布琼尼去争。骑兵元帅心里早就做好了当个“预备队司令员”的准备战争最危急地时刻已经过去,预备队方面军将真正成为“预备队”。^^而不是去年那样扛着“预备队”的名号,干地却是一线拼杀的活。布琼尼就打算给全军提供后备队,当个预备队司令员也算是个不错地选择,而且位置也比一个虚衔重要得多!

    “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西方向各方面军司令员的人选有没有定下?”

    朱可夫如此问是因为他是真不知道。前段时间他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了前线。将他调离白俄罗斯后,这里需要强有力的指挥员。再次爆发大战不过是几个月后的事。

    显然,朱可夫已经意识到副统帅自己是无法驾驭一个战略方向如此规模作战地,在这个问题上副统帅从来不避讳着他和布琼尼,不然朱可夫也不敢这样一问

    “将由列宁格勒的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担任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司令员,而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司令员第一人选是铁木辛哥大将,第三名司令员人选还没定,我倾向于伊凡…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同志。还有,如果形式需要,中央有可能派叶戈罗夫元帅负责西方向作战,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同志有可能接任总参谋长职务。沙‘波’什尼科夫身体时好时坏。叶戈罗夫一直顶着“代理总参谋长”地职务。但显然红军第一任总参谋长同志更希望在一线指挥部队:在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干得非常出‘色’。已经具备承担重任的能力,而且其办事风格与这些年红军习惯的“沙‘波’什尼科夫路线”一脉相承。

    除了远东,叶戈罗夫元帅几乎担任过苏联所有军区的司令员,对整个西部也非常熟悉,而且做为大规模装甲兵集群作战的一贯提倡者,适合应对今夏可能爆发的坦克大战。

    对于林俊前世的人而言,几十年后叶戈罗夫似乎都快被人所忘记,但他是一名能力绝不下于朱可夫或图哈切夫斯基的优秀统帅,负责西方向作战不成问题!至于铁木辛格,如果硬要来个考试式的打分,可能比不上朱可夫,但就像朱可夫“曾经说的”那样:没有人能比他做地更多,做地更好了!

    至于北方向,胖胖的基里尔…阿法纳西耶维奇…梅列茨科夫将总揽大局,从列宁格勒一直到摩尔曼斯克就不怕出什么大问题,罗科索夫斯基离开列宁格列没有问题。

    自从中央集团军群陷入明斯克地泥潭后,芬兰就彻底来个偃旗息鼓,这让列宁格勒方面军与北方面军基本无所事事,除了在入冬前北冰洋沿岸爆发的几次小型战役。

    “好了同志们,今天先到这吧。”

    林俊下了“逐客令”,两位司令员很忙,他自己也要去尽副统帅的职责,也很忙。

    参谋们立刻去准备,作为这会不用直接指挥部队的副统帅,林俊打算先去离方面军司令部不远的野战医院,然后再到城里一线部队看看。连续攻坚,到今天为止明斯克各个野战医院都在满负荷运转胜利不仅仅是荣誉,统帅不能忘了惨重的伤亡!

    。。。

第五百一十八章 火力不足?!

    崔可夫心里咯噔了一下,但立刻就非常坚决而肯定的回答:“服从中央的决定,我已经做好准备到任何需要我的岗位上。元帅,如果可能,我希望能指挥一个集团军。”

    部队要整编了,作为一名在明斯克功勋卓著的指挥员,崔可夫现在面临的处境有点微妙!显然方面军一级主官不可能选崔可夫这样资历过于浅薄的指挥员,而担任副职或方面军司令部指挥层其它职位也不适合崔可夫的能力。

    他是担任主官的材料崔可夫这会前一句是表明决心,而后一句那是实话实说………明斯克城防司令权利在前段时间大于集团军司令员,比如现在崔可夫手中就指挥着两个集团军,还不算其它“杂牌部队”。

    与其担任方面军副职或参谋长等职务,还不如指挥一个集团军去冲锋陷阵!

    林俊笑了笑,很满意崔可夫的回答,更满意他能实话实说,“就等着担任近卫集团军司令员吧!以第62集团军为基础,中央很快就会给你一个具有强大突击能力的满员集团军。这次62集团军已经成为红军中的一面旗帜,整编之后实力会非常客观。会给你最好的部队。”

    “是。元帅!”

    苏联历史上有11个诸兵种集团军、6个坦克集团军获得近卫称号。这次规模浩大、空前惨烈地明斯克会战过后。多个集团军将可能获得近卫称号。而其它级别军事集团获得这一荣誉地将更多。

    第62集团军几个月来都是明斯克地“定海神针”。要是它不能获得近卫称号那真是没天理了!

    这边林俊不会让“没天理”地情况出现。而在这会歼击机近卫一师师部。阔日杜布正包着个脑袋发牢‘骚’:没天理了!………今天中午。就在接到德军投降地消息前一会。他和僚机还在明斯克上空巡逻。遭遇一架德国侦察机:今天阔日杜布运气实在有点背。竟然被德国侦察机惊慌中发‘射’地一发20毫米炮弹击中机翼!

    就一发。虽然那架侦察机也被自己地僚机干掉。但阔日杜布地座机机翼竟然来了个“空中开‘花’”!‘阴’沟里翻船。标准地开‘花’。机翼散架了!做为一名击落了74个对手地超级王牌。阔日杜布很走运地从失去平衡地座机里成功跳伞。但落地时竟然挨了块小弹片。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人误伤!

    侦察机装备20毫米航炮。这让阔日杜布有点恼火。更感叹着自己今天地运气有点糟!一直以来拉格地机翼只要不是被直接击中油箱。挨上一发20毫米炮弹至少还能支撑一下。一般不会‘蒙’皮来个瞬间“空中开‘花’”。今天对大队长来说真是倒霉透顶!

    阔日杜布还没去掉降落伞时就已经有红军战士前来帮忙,立刻将其送往后方包扎所处理伤口,幸好伤的不严重。陆军兄弟还专‘门’派出一辆汽车送这位空军英雄回机场,到了入夜时他就包着个脑袋出现在机场上。'la'

    “是不是德国侦察机装备了新式大口径航炮?但从当时的情况看不大可能是30毫米炮弹。就一发我就给轰下来了!”阔日杜布这下也算汇报点“情报”。

    在胜利的大前提下。谢尔盖也没有忽视部下的汇报,但阔日杜布的情况不在其内:有些事他不能对谁都说。

    “科别茨司令员那前几天送来过一份内部通告,照理你还没资格看。这次找不到你的飞机和德机残骸,很难确定,不过非常有可能就是20毫米航炮。”谢尔盖‘交’给部下一份文件,“看完就忘掉。”

    阔日杜布看了看那份通报,似乎明白了些问题,“德国佬看来又在走死胡同,不过这次倒霉地是我。晦气!”

    他为什么再次说自己晦气?这和德机火力问题有关系一直以来相同口径的航炮,苏联造的炮弹威力基本是世界第一(至少红军飞行员们都这么认为),不过这回德国佬似乎以自己地工业基础为特点,搞了点小突破。

    “工业技术决定一切,对德国佬来说不一定是错的。”谢尔盖并不同意阔日杜布的想法,将军同志想的更深些。

    一切原因都是阔日杜布今天撞上的那发炮弹不一般,不然拉格的木头机翼就是再不济,也不会这么快散架:

    由于发动机技术限制的缘故,这会飞机的马力都非常紧张。有些国家紧张到了几十公斤的重量都会严重影响飞机地‘性’能!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日本。不过这一现象并不仅仅存在于日本飞机上,其它国家飞机也一样面对这种问题。

    日本人为此采用了极端的要‘性’能不要防护的畸形路线。而西方在航空工业上的基础比日本雄厚的多,发动机的马力比日本的要高一些,不过很多时候还是会采取“中庸之道”,或者另辟捷径。

    虽然靠提高发动机马力才是提高飞机‘性’能的根本之路,但是在发动机技术一时半会得不到突破之前;一些必要地“技巧‘性’手段”也被西方的设计师用在了自己地飞机上:比如德国的梅塞斯米特109就采用了狭窄的座舱、单梁机翼、小航程等一系列手段来减轻飞机的重量。

    而在这其中,目前109将机载武器确定为两‘门’20毫米机炮加两‘挺’792毫米机枪,并减少备弹也是手段之一:据红军情报和缴获残骸分析,109f型20毫米航炮每‘门’备弹只有60发;后者每‘挺’倒是备弹1000大威力与持久战斗力保持的“中庸之道”。

    20毫米机炮是这会bf109的主要战斗力;其它多种飞机也装备,甚至在这次阔日杜布遇到地侦察机上也有!可战斗机上每‘门’航炮60发地备弹显然有点不够用(就算两‘门’机炮‘交’替‘射’击。也只够7秒连‘射’所用):为了保证在相对贫弱地***水平上取得最大的战果,德国地技术人员就把念头打到了***上!

    真是技术优秀好办事!

    根据德国人自己的实验证明,高爆型***和燃烧型***对于飞机的破坏力远比单一动能型***要优秀,而将两者优点结合起来的高爆燃烧弹可以通过爆炸来破坏目标的结构并通过燃烧来增强破坏地效果,这是对付空中目标最有效的手段不论目标类型是战斗机还是轰炸机,它们的轻金属/木质结构在高爆燃烧弹面前都是致命地弱点!

    这个道理苏联也懂。不过德国人干的更极端!

    因此德国技术人员得出了结论:在保持***的口径和体积不变,以及弹头重量不发生大的变化的前提下,弹头里的装‘药’量越多;对于目标的破坏能力就越强。

    就实际情况而言,德国这会使用的20毫米机炮是引进自瑞士的厄利空…ff型机炮;采用20x80毫米型炮弹,弹丸重量为117克。在这117克地弹丸重量中,真正的炸‘药’重量仅为37克,也就是说这种炮弹的炸‘药’装填系数仅有32%(装填系数是衡量炮弹威力的重要数据,也就是说;该炮弹只有32%的重量用在了炸‘药’上;威力相对的自然有限),剩下的113克都是弹体和引信的重量。

    苏联航炮炮弹一般在同口径航炮中炮弹的弹壳长度要比德国地长。初速也相对更大,自然威力也更大!而同其它世界航空大国相比,德国航炮炮弹也没什么优势。这种情况显然是不能令德国人满意:德国人造出了eile………弹丸结构上的改进是它的重点。

    经过hss改进后的20x80毫米炮弹的弹丸重量降低到了92克,但是装‘药’量却提升到了惊人的20克!都快赶上30毫米炮弹装‘药’量了!

    提高装填系数是之前的五倍半!装填系数达到了22%的惊人程度。

    阔日杜布这次很倒霉,挨了这种炮弹其实苏联空军早就遭遇了这种有点特殊的炮弹,只不过没像阔日杜布这样“立竿见影”而已:被一架侦察机击落,这让阔日杜布会去琢磨德国炮弹威力为什么会这么恐怖,如果是在战斗机与战斗机地较量中,谁会有闲心研究对手地炮弹威力怎么样?

    前段时间在研究了缴获的德军航炮和炮弹后,航空委员会发了那个技术通告,但出于士气原因没有向所有飞行员通报。

    装填系数22%。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要知道;整个二战期间再也没有哪一种20毫米机炮达到这个水平!哪怕是达到这个水平地一半!举例来说;同样是20毫米机炮:日本的99…1式航炮弹头重127克,装‘药’10克;装填系数78%;日本的ho…5式航炮弹头重量79克,装‘药’77克,装填系数97%;

    丹麦的麦德森式航炮弹头重126克,装‘药’65克,装填系数91克,装‘药’47,装填系数52%;苏联的vya式23毫米航炮弹头重196克;装‘药’11克;装填系数56%;

    英国的hispan式航炮,弹头重量130克。装‘药’102克。装填系数8%;

    ‘精’密制造,德国人的手艺的确创造了一个不小的成绩:一发德国20毫米航炮炮弹地威力甚至可以说是其他国家同口径航炮的两倍!这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德国空军由于航炮炮弹不足所导致的火力贫弱现象。

    同德国战斗机较量中,红军飞行员们常常不会去主意对手的威胁(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但这次阔日杜布算是‘阴’沟里翻船,才对这“一发”耿耿于怀。

    其实早在‘波’兰/法国战役期间,以及英伦空战中hs…gehss型炮弹的威力。尤其是在英伦空战中的表现证明;即使如喷火这样比较坚固地飞机;只要被一发20毫米hss炮弹命中主要部位(如座舱;发动机;散热器;尾部等)就会被击毁。或者必须退出战斗!

    在hss的威力面前,喷火的防弹玻镣座舱装甲也保护不了它的驾驶员!

    然而这还不是20毫米级别上…gex。这种新型的20毫米炮弹是在hss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装‘药’量而成的。弹头内的装‘药’重量达到了空前绝后地25克;装填系数为24%!

    一发散架。阔日杜布其实也不冤!

    不过德国人的‘精’密制造还要继续下去,不会仅仅是20毫米:hss将会不停的开拓新地领域当德国空军将30毫米口径的航炮装上飞机后。3毫米的hss型炮弹也讲问世!

    最早的30毫米k108型航炮上的,这种航炮使用30x90rb型炮弹;弹头重330克;装‘药’85克;装填系数26%!

    一发高膛压型火炮的炮弹有超过1/4的重量用在炸‘药’上;这恐怕是世界纪录!相对的;同时期日本的30毫米航炮只有29克装‘药’量;装填系数11%;美国地37毫米航炮只有45克装‘药’量;装填系数74%;苏联的37毫米航炮装‘药’量为35克;装填系数51%。

    德国30毫米炮弹装‘药’是苏联引以为傲、威力巨大的37毫米航炮炮弹装‘药’量的一倍多!

    等威力更大的k103型30毫米航炮列装;应用在30x184r型炮弹上的hss弹头将被设计了出来:在330克弹头中装了80克炸‘药’,装填系数依然是吓人的gehss型***将是盟军重型轰炸机的噩梦!即便是坚固如b17空中堡垒这样地重型轰炸机被30毫米hss炮弹命中一发也会造成致命的后果!如果中个三五发基本完蛋!使用3毫米航炮的e262,无一不是盟军重型轰炸机的血腥屠夫!

    历史上一次空战中6架me26在短短的6分钟内就接连打下了15架b…17重型轰炸机!要知道m262的30毫米航炮的装弹量是有限的(一共4‘门’mk108型航炮;两‘门’装弹80发;两‘门’100发)。能取得这种成绩;自然是和hss地颠峰之作;也是终极作品;是用在bk5型航炮上的50毫米hss型炮弹。这种弹头重1520克地大型炮弹里;德国人装上了350克炸‘药’;装填系数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任何在天上飞的人造物体在这种炮弹面前;都是纸一样的存在只要命中就必然成为飞灰!

    不高的初速,短短的炮管。但为什么mk108型航炮威力会常常被人说成“不是吹的”取决于其装填系数!

    不过hss不是航炮炮弹发展的正道;因为德国人为了在弹头内装入更多的炸‘药’而大大减薄了弹体的厚度,这样做所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弹体在爆炸时所产生的弹片的重量和数量都被削弱。

    而且这种大威力薄壳炮弹生产不宜;对于加工水平的要求显然比较高,这些因素制约了hss炮弹的发展苏联航空委员会的专家们早就解剖了德国炮弹,但并不想按照德国人的思路改进自己的***:这和苏联工业现状不符合,也只有‘精’于‘精’密机械加工的德国和瑞士人能那样进行大规模制造(二战中瑞士成德国的***供应商是公开的秘密,前文详细介绍过。)。

    不过hss的价值还是巨大的,在预制破片技术还不成熟的时代,航炮用增加装‘药’的方式来提高威力是极为有效的途径,尤其是对于德国这样空战压力巨大的国家而言。

    它意味着德国飞行员可以用更少的炮弹;用更短的时间;用更多的机会去击落对手;也可以在一次出击中拥有更多的‘射’击次数、迎战更多的对手。

    “管用”与“‘精’密”之间的较量。在这小小的弹头上也一样在进行着对抗。

    。。。

第五百一十九章 德国重型战车!

    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

    但如果认为那些失去家人的德国家庭会消沉下去就错了………在德国巴伐利亚州伊萨尔河畔的兰茨胡特,这座只有60000多人口德小城市,在战争初期组成的一个巴伐利亚步兵团被编在第四集团军,整整2000多年轻人彻底失去音讯。

    小城整个是灰‘色’笼罩,虽然外表一片洁白市民们都知道遥远的苏维埃俄国比这里积雪更厚、天气更冷,却不知道兰茨胡特的小伙子们到底如何了?只是能够想象在冰天雪地中,就是幸存的人在被俘后是怎样的处境!

    但兰茨胡特没有只被伤痛和担忧的灰‘色’包围,几乎在一天之内,小城再次为德国国防军准备了一个团的后备青年,准备随时入伍!

    当纳粹主义将战争带入到两个民族间的决战时,德国人民毫不犹豫的站到了自己民族一边。他们没得选择,也不用选择,德意志民族的骄傲决定了他们唯一的选择:一战失败后的屈辱岁月让他们记忆犹新,而且德国人已经知道目前面临地战争比20多年前更残酷,不再会有谈判。最终的结果就是其中一方彻底倒下!

    不过单靠民族意识就想赢得战争是不够的,还需要手中有足够能摧毁对手的装备!希特勒和他的元帅将军们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在苏联战场为什么没能像在‘波’兰或法国那样、“德国战车”摧枯拉朽一般横扫对手?不是因为德***队不够勇敢,而是装备!

    在地面上,德军装备同苏联红军相比没优势可言,有些地方甚至还处于劣势。虽然希特勒很肯定德意志士兵比俄国人更训练有素,但这装备上地劣势却让他恼火不已!

    这其中最让希特勒深有感触地是来自古德里安地报告他地坦克部队常常被少于自己数量地红军坦克打垮!而无论在乌克兰还是‘波’罗地海沿岸。这样地情况常常发生!kv和t34就已经让德军难以对付。不用说t34那铺天盖地地数量!而更让古德里安感叹地是:俄国人地“斯大林型”坦克几乎无法摧毁!

    “德国必须要有能同俄国在地面上势均力敌、甚至占据优势地装甲部队。不然我们会被俄国人蝗虫一般地坦克淹没!”古德里安地最终观点非常明确显然苏联军工企业地工作效率已经达到一个让人难以置信地高度!

    和俄国人拼数量?这行不通!

    空中力量还能打个平手。在德军统帅部看来。随着新式飞机地大量装备。在制空权上占据优势地局面很快就会到来!装甲部队面临地问题需要放到最优先解决地高度!

    需要装备‘性’能凌驾于俄国坦克之上地新式坦克。因为从工业特点和资源上考虑。德国不可能像苏联那样干如果想喝和苏联拼装甲部队地装备数量。那德国不用打就已经输了。

    德国人不是被夸大了地“病态完美主义者”。对苏维埃俄国地军工思维还是有些了解地:苏制武器实用、‘性’价比高。俄国人对武器地‘性’能要求很明确;一旦确定‘性’能指标。就用最小地成本和最简单地工艺来实现它;能用数量轻易解决地问题也不刻意追求质量只要够用就认定死理埋头苦干!

    苏联军工的优点德国了解,而德国在技术上占有优势。造出比苏联坦克更先进的装甲战车是有信心地不过俄国人可以搞“大批量粗制滥造”,德国却不能这样干,承受不起,单单一个原料就被卡死!

    这会在德国将领面前的“装甲菜单”里,三号和四号坦克面对俄国坦克已经相对落伍,虽然从全世界考虑还是非常先进的:三号坦克生产线在目前看来只有改装生产自行突击炮才有继续存在的价值,而四号长身管坦克还必须生产,不然军队装备将会青黄不接。

    虽然处于一定劣势,“拼一下”的能力四号坦克还是有的。

    对希特勒来说这会不算“一穷二白”。德国坦克制造工业到目前为止已经处于世界第一流水平,技术储备有,而且各大军工企业很早就得到了研制装备大威力坦克炮的重型坦克的命令,最早可追溯到1937年。

    古德里安39年在布格河西岸挨的那顿炮弹让德国人看到了同苏维埃俄国坦克工业地部分差距,加速了德军新式坦克地研制,先进的四号坦克成了应急装备,而这会已经有两种新式坦克已快到实用阶段那就是五号“豹式”中型坦克和六号“虎式”重型坦克!

    至于那些三号坦克地地盘设计、生产线也不会被‘浪’费,基于三号坦克地盘研制,安装了长身管75毫米反坦克炮的自行突击炮已经下线。

    苏联的kv重型坦克德***工生产企业见过。前线部队缴获过一些,想摧毁它必须要高初速大威力坦克炮。t34就更熟悉了,跑得快装甲厚度也不是小口径或低初速中口径坦克炮能有效对付的;那种前线部队报告的“红‘色’猛犸”没有缴获一辆,据报告显示其火炮威力巨大,而装甲厚度至少同kv类似。

    要有效对付上述三种苏联坦克,希特勒手中还有点筹码:两种已经开始投产的大威力坦克炮莱茵金属生产的75毫米半自动kwk42l70火炮和由克虏伯公司研发并生产的88毫米口径电动击发kwk36l/56(l/56指炮管长度为口径的56倍)坦克炮!

    有炮没车也不行,德军目前所装备的坦克。如pzkpfwii,iii。iv。其战术‘性’能都偏重于机动‘性’,火力和防护不足。在东线战场上与红军t…34中型坦克‘交’战时一直处于被动挨打地局面。

    由于在39年就得知红军装备76毫米坦克炮的坦克存在。1940年,德国级坦克的委托,以pzkpfwiv型坦克为基础研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