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秋霸途-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是误伤了怎么办!”

二百七十二 女中豪杰

    “小妹,不得无礼!”

    青年皱起英俊的眉头,喝止住还想说什么的少女,这才翻身下马。

    朝哨塔上虎视眈眈的士兵拱手,“在下姑苏孙策,这是家妹孙尚香,听闻唐公在此招募贤良,特地前来投奔。并没有什么恶意,还请兄弟转为通报。”

    岗哨点点头,示意营门前守卫的士兵进去报信,其余士卒依旧警惕地警惕地注视着二人的一举一动,只要有半点可疑的举动,这些护主心切的士卒就会毫不犹豫地把青年射成刺猬,才不会怜香惜玉。

    方离刚走出没几步就被报信的士卒迎面碰上,那士卒一看撞上的竟是主公,连忙跪下告罪,方离却没心思管那么多,一把将人提起来,沉声问道:“可是营外有人要见寡人?”

    士卒呆愣愣地被抓起来:“是,有个自称孙策的男子要投靠主公。”

    “哈哈!来得可真快!”

    方离大笑,干脆拉着刚刚睡眼惺忪从营帐里爬起来的众将一起出营,来见见这位和传说中和周瑜平分秋色的江东帅哥。

    众人听说又有人才前来投靠都好奇不已,跟着方离浩浩荡荡就开往了大营。

    孙尚香此时正等得有些不耐烦,正要拉着孙策抱怨几句,忽然看见营门内呼啦啦涌出一群披坚执锐的大汉,吓得缩了缩脖子,到口的话又咽了下去。

    孙策一眼便猜出被众人簇拥在中间的正是方离,于是急忙把银枪挂在马鞍上,趋而上前拱手行礼:“在下姑苏孙策,见过唐公!”

    好一个英俊男子!方离忍不住眼睛一亮,不愧是传说中的“江东二郎”之一,周瑜温文儒雅,孙策则英武俊朗,还真是不相上下。

    不过心喜归心喜,该摆的架子还是要摆的,方离昂首挺胸受了孙策这一礼,慢悠悠道:“寡人听说壮士出身姑苏名门世家,又是长子,为何不在吴伯麾下效力,反而舍近求远呢?”

    孙策一笑,刚准备回答,一声娇俏的嗓音却抢先响了起来:“唐公此话真是奇怪,出身吴国便要为吴国效力么?莫非唐公麾下全都是土生土长的唐人?”

    方离一愣,这才注意到跟在孙策身后的年轻少女,这少女看起来只有十七八岁,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只是那漆黑透亮的双眸正怒气冲冲地盯着方离,平白破坏了几分气氛。

    见方离一眨不眨地盯着自己妹妹看,孙策以为是被小妹的不知轻重给惹怒了,急忙转身呵斥:“尚香,快给唐公请罪!”

    “凭什么啊?”孙尚香眼珠一转巧笑嫣然,“世人都说唐公心胸宽广,有王者风范,难道只是沽名钓誉不成?”

    “尚香!”孙策这下是真急了,低头就要向方离告罪,双臂却被紧紧拦住。

    “伯符不必紧张,令妹天真烂漫,寡人喜爱还来不及呢,又怎会怪罪?”方离调皮地眨眨眼,然后松开手,“方才的问题,伯符还没有回答?”

    孙策仔细观察方离的神态,确定对方真没有生气之后胸中大石这才落下,拱手笑道:“家妹虽然顽皮,但有一句话却是没错的,当此乱世,良禽自然要择木而栖,只要唐公是明主,孙策自然心向往之。”

    方离点点头算是接受了孙策的说辞,却又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伯符来我大唐,却不知令尊令弟留在姑苏是否安全?”

    孙策飒然笑道:“唐公不必忧心,家父与内弟都是智勇双全,且我孙家在姑苏屹立百年,绝不会因孙策投唐而受到连累!”

    这就是不会一起来的意思了,方离虽然失望,但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跟当初典韦和刘备一样,质量太高的文臣武将是不会被打包出现的,只能等自己什么时候召唤出来了。

    该问的都问清楚,方离这才发现一群人已经在营门口吹了半天寒风,于是赶紧让士兵让开通道放孙策入内,边走边道:“能有伯符相助寡人如虎添翼,但我大唐按军功论赏,只能委屈你在寡人账下先做个平虏校尉,待立下军功再行封赏了。”

    以前家小业小,用高官厚禄来笼络人心很有必要的,但现在唐国已经成了当世当仁不让的强国,方离必须开始注意麾下老人们的心思。

    孙策倒没显露出什么不满,欣然抱拳领命:“臣谢过主公!”

    此前方离收服召唤的文臣武将都是自己上,这次却是当着营中所有将领的面,而且听方离言谈间对这个突然出现的孙策颇为倚重,顿时就有人不服气了。

    其中脾气最直来直去地英布更是直接提出质疑:“主公,带兵打仗可不是儿戏,您不先考教考教孙校尉的本事吗?”

    “哦?”方离感兴趣地停下脚步,“你想让寡人怎么考教?”

    “很简单。”英布梗起脖子,“战阵之中武艺乃是基本,主公,臣愿意向孙校尉请教一二!”

    要跟孙策比武?方离差点笑出声来,直觉得英布真是上赶着找丢脸。

    孙策是什么人?和运筹帷幄向来以儒将姿态示人的周瑜可不同,这位可是历史上人称江东小霸王的人物!

    高达95的武勇就决定了英布肯定不是对手!

    不过,让孙策借此机会在军中扬名立威也不是坏事,方离看向孙策:“伯符意下如何?”

    初来乍到,能有这么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孙策自然当仁不让,当下抱拳笑道:“臣愿意领教英布将军的本领!”

    “好!”方离大笑三声,“不过记得点到为止,你等都是寡人的臂膀,切不可因为一场切磋受伤。”

    英布昂然应诺,不屑地瞟了眼孙策的小身板,显然根本没把这个长相酷似小白脸的新人放在眼里。

    方离看得好笑,先是曹操后是孙策,这个英布还真是把“以貌取人”的有点贯穿到底了。

    两人各自手持兵刃站到校场两侧,还没开始,就有不少听到风声的唐军士卒赶了过来,片刻间就把小小的校场围得水泄不通。

    几乎所有的人都笃定英布会赢,没有人认为一个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世家子弟能取胜,除了吕布和典韦。

    当然,还有一个孙尚香。

    亲生兄长正站在校场上马上就要与人生死相搏,孙尚香不仅半点不担心,还有空东张西望地看风景,方离看得有趣,故意靠过去问道:“姑娘,那英布可是大唐屈指可数的猛将,你就一点不担心伯符的安危吗?”

    “大哥的安危?”孙尚香柳眉轻皱,不满地回视方离,“放心吧,我大哥心里有数,不会把那个英什么怎么样的。”

    这丫头,居然是把自己的话理解成了要是英布手上,孙策将会受到责罚么?

    有点好奇孙尚香是盲目崇拜还是真能看出双方的实力,方离叫醒了脑海中沉睡的系统:“帮我查一下孙尚香的数值。”

    “锵~孙尚香统御75,武勇86,谋略61,内政56。”

    居然有86的勇武?方离这下是真惊讶了,看孙尚香一副被惯坏的小女儿模样,数值竟然达到了蓝色武将的境界!

    大概是方离的视线实在太过炽热,小姑娘被看得不乐意了,故意稍微往后面挤了一点,脱离出方离的视线。

    这小姑娘,莫非是把自己当色狼了?

    方离摸摸鼻子,觉得有些冤。

    此时,校场上的两人已各自准备好,孙策挽出一个漂亮的枪花,闪着寒芒的枪尖直至英布:“英布将军,末将得罪了!”

    话音刚落,枪刃转眼间便已出现在英布眼前,眼见着就要从眉心穿过来一颗标准的“美人痣”,英布大骇,急忙举枪欲档。

    生铁制造的枪杆“咚”地敲在枪刃上,英布虎口一麻,长枪差点掉落在地,孙策却连手腕都不曾晃动一下,枪尖依旧直往前方势不可挡。

    英布无奈之下只得连连后退,孙策却不给对方任何修整的机会,枪出如龙步步紧逼,直把英布逼得左支右拙破绽连连。

    嘴角勾起满意地微笑,孙策不再打算继续磨蹭,瞅准英布忙乱中露出的空隙,脚步一顿挥枪就劈,枪杆“咚”地砸在英布胸甲上,英布躲闪不及只觉胸前一阵剧痛,瞬间被打飞出三米开外。

    胜负已分,孙策收枪抱拳:“将军,承让了!”

    仅不到两个回合便败在孙策枪下,英布忍着疼痛爬起来,再看面前这张俊雅的面孔,凭空觉得多出来不少英武的韵味。

    “好小子,武艺果然不凡,英布服气了!”英布也不是小气之人,大大方方地抱拳回礼,转身离开了校场。

    周围兵卒的惊叹之声不绝于耳,孙策环视一圈,意气飞扬地开口:“还有谁愿意指教?孙策奉陪到底!”

    这话说得当真霸气,唐将中不少人当即有些跃跃欲试。

    孙尚香看得发急,生怕兄长真陷入车轮战的麻烦之中,眼光乱飘之间突然看到方离云淡风轻的侧脸,急中生智道:“君择臣,臣自然也要择君,听说唐公也出身军旅身手了得,不知能否见识一二?”

二百七十三一箭三雕

    方离一愣,忍不住看向周围,居然看到了一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表情,刚被揍了一顿的英布还在那儿挤眉弄眼,就连最稳重的曹操和刘备的眼神都暧昧起来。

    总觉得这一幕似曾相识啊。。。

    孙策气得都快冒烟了,方离却难得地有了些兴致。

    不过到底是一国之君的身份,当然不可能再向以前对付百里苏苏那样亲自下场比试,那太有损身份。

    刚好天上一队大雁排着人字队形缓缓飞过,方离眼睛一亮:“谁带着弓箭?”

    马上就有士卒主动呈上弓箭和箭矢,方离接过试了试,是唐军标准制式的五十石弓箭,虽然有些轻,但勉强凑合吧。

    方离看向孙尚香:“孙姑娘,打个赌如何?”

    孙尚香警惕地皱起柳眉:“什么赌?”

    “很简单。”方离试了试弓弦的手感,“这天上飞的大雁,寡人能一箭射下三只,姑娘信否?”

    “一箭三雕?唐公是在吹牛吧?”孙尚香根本不信,“若主公真能一箭射下三只,让我做什么都行!”

    这话一出,周围的糙汉子们瞬间鼓噪起来,争先恐后地开始起哄:

    “孙姑娘,主公的箭法可是大唐第一,你可要认真考虑啊!”

    “就是就是,咱主公的箭从来弹无虚发,到时要后悔可就来不及啦!”

    “唉,可怜孙校尉,一来就送了个妹妹~”

    孙策的脸色也有些不好看,倒不是因为士兵们的起哄,而是自己这个妹妹也太任性了一点,真是什么话都说得出口!

    眼看着大雁马上就要飞离军营上空,方离再不废话,集中精力观察半晌后,竟连瞄准也不瞄,举臂张弓就是一箭。

    箭矢如流星一样射去,发出尖锐的破空声。

    众人都死死盯着箭矢不敢移动目光,很快“噗嗤”一声,弓箭贯穿两只正并排飞行的大雁翅膀中,它的伙伴们慌乱之下急忙四散奔逃,有一只慌不择路间刚好飞到了箭簇的轨道中,被一箭穿了脖子。

    虽然最后一只看起来有侥幸的成分,但确确实实是一箭三雕!

    主公如此威武,围观的兵卒们不由得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主公威武!”

    孙策也从校场上下来,抱拳恭维道:“主公箭法出神入化,臣佩服!”

    只有孙尚香忍不住跺了跺脚,见方离但笑不语,小脸一红,干脆梗着脖子大声道:“愿赌服输,唐公想让我做什么?”

    “尚香!”孙策气得头发都快秃了,又赶忙向方离行礼:“主公,家妹着实是被宠坏了,还请主公恕罪,臣以后一定严加管教!”

    “放心吧,寡人还能真把她怎么样不成?”方离看着孙尚香那视死如归的表情,好笑地摇摇头,“孙姑娘,你可愿带兵?”

    孙尚香一愣,茫然地看向孙策,却发现大哥也愣住了。

    一听到系统给出的能力数值,方离就开始打算把孙尚香也收入麾下了,正是缺人才的时候,这位孙家小妹不仅能力出众,还是个大美女,又不耗费功绩点,不收白不收!

    反应了半天,孙尚香才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水汪汪的黑瞳里满是不可置信:“让我带兵?唐公真愿意让一介女流从军?”

    “女人怎么了?现在大唐就有位英姿飒爽的女将军,是跟着寡人崛起于微末的。”方离温和地笑笑,“如何,姑娘可愿意?”

    话音刚落,孙尚香便迫不及待地大喊:“当然愿意!”

    方离点点头:“从今日起,你便在伯符账下听用吧。”

    孙尚香单膝跪地:“臣领命!”

    孙策几次想打断都没有机会,眼看着事情已成定局,只好俯首领命,暗地里狠狠瞪了自家妹妹一眼,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看着他。

    搞定了孙策和孙尚香,接下来就是还在战俘营的华雄了。

    方离招来徐晃,直接问道:“公明,你的战俘营里是不是有个名叫华雄的卫国人?”

    “主公如何得知?”徐晃大吃一惊,“确有此人,臣的部下把他误当作晋国将领给抓起来,昨天才查清楚,臣正准备放他回去呢。”

    “千万别放,这可是个人才!”方离拍拍徐晃的肩膀,“此人若归顺大唐,便又是寡人的一员虎将,公明,还要劳你跑一趟把他带来大营。”

    “诺!”徐晃抱拳,揉揉还隐隐抽痛的胸口离开了。

    让曹操给孙策和孙尚香去营中安排住处之后,方离对一直处于看戏状态的吕布递了个眼神,示意跟自己过来。

    带着不明所以的吕布回到大帐,方离摊开地图,笑道:“寡人论功行赏却没有奉先,是不是很奇怪?”

    吕布瞬间会意:“主公对臣另有安排?”

    “对。”方离示意吕布靠近地图细看,“魏国现在处于唐赵的合围之下,虽然再无崛起的可能,但以后我唐国若是与赵国交恶,魏斯就有了给自己选择靠山的余地。”

    “主公是说,魏斯很可能倒向赵国?”吕布皱紧眉头。

    “正是,魏斯恨我大唐至极,只要赵雍稍稍示好,一定会倒向赵国。”方离一掌拍在地图上,“现今有孝直执掌魏国政事,但是还不够,奉先,寡人想让你去大梁,去做魏国的上将军!”

    吕布非常疑惑:“可魏国已经无兵,仅剩的两万兵马都在曲沃,还战损了约摸两千余人。”

    “防患于未然呐,奉先。”方离把双手负在背后,长叹道,“距雪山融化只有八年半不到的时间了,寡人绝不能允许任何地方再出差错。”

    说完,又紧紧盯着吕布凌厉的眼眸:“你和典韦可以说是寡人的家人,也是寡人最信任的人,奉先,魏国虽败,但还没有真正成为我大唐的领土,只有让你去寡人才放心。”

    吕布神色一凛,随即沉稳地抱拳领命,没有再多问什么。

    说吕布和典韦是最信任的人这话半真半假,方离真正顾虑的是能独挡一国的帅才都有更重要的地方安置,虽然召唤出了孙策,但是毕竟资历太浅,对唐国的形势也不熟。

    而吕布不论是统御还是人格魅力都是顶尖,又有当世无双的武艺,不论是收拢军心还是震慑魏国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除此之外,方离又让鞠义和颜良跟随吕布一起入魏,这两人在池阳绛关憋得太久,也是时候出去放放风了。

    吩咐完一切,方离刚想让吕布即刻动身,徐晃雄浑的声音突然在账外响起:“主公,臣把那个叫华雄的带来了!”

二百七十四 文武济济

    “进来吧。”

    方离重新坐回去,只见一浓眉大眼,满脸络腮胡须的青年大汉跟在徐晃的身后走了进来。

    那大汉一身鳞甲,气势汹汹,难怪会被错当成晋将,手中没有兵器,想是被守卫的亲兵收了去。

    徐晃拱手:“主公,这便是华雄!”

    华雄看起来被误抓这件事气得不轻,见着方离也只是勉强地抱拳行礼:“在下华雄,见过唐公。”

    收服武将要的就是直来直去,方离也没打算拐弯抹角,直接问道:“华雄,寡人听闻你武艺过人,又有统兵之才,可愿为唐国效力?”

    华雄一愣,嘴角似乎抽了抽,表情莫名地再次抱拳:“在下此来本就是要投唐公的,只是未曾想到误打误撞进了战俘营,不过只要唐公不弃,在下自然愿意。”

    “好!”方离一掌拍在案上,“你就先在营中做一名偏将,但凡有功,寡人绝不吝啬嘉奖!”

    华雄大喜:“臣谢过主公!”

    安顿好一切后,方离嘱咐吕布趁着晋赵战事还未结束及早动身,吕布应诺,当夜便带着方离的亲笔信,和颜良、鞠义离开了曲沃直奔大梁。

    收了孙策和华雄,方离不情不愿地带着典韦走进城中,去与田丰会晤。

    疆界未定,曲沃政事暂时还由公孙衍负责,在方离口中听到田丰这个名字的时候,公孙衍的脸色突然涨红,表情极其地难以言喻。

    方离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苦笑道:“田元皓对寡人出言不逊?”

    “倒也不是。”公孙衍一边带路一边十分无奈,“田丰自进了大牢之后,谩骂的对象就从主公变成了臣,对臣在曲沃下达的政令极尽讽刺,真不知这人在想些什么。”

    “哦?”竟然不是在骂寡人?方离摸摸鼻子,觉得有点稀奇。

    走到大牢最底部一间最为阴暗的牢房前,一位衣着简陋,身材有些消瘦的中年男子的背影出现在方离眼前,这便是田丰了。

    公孙衍捂着嘴轻咳两声:“田丰,唐公来看你了!”

    “哼,早该来了。”田丰转过身,横眉竖眼地看向方离,“外臣已经等候多时,唐公怎的才来?!”

    方离有些懵:“先生此言何意?”

    田丰冷冷地放下嘴角:“自然是等做官等不及了!”

    这是要归顺大唐的意思?虽然系统召唤的人才肯定会被收服,方离还是不太敢相信:“先生不继续效忠诡诸吗?”

    “晋公?”田丰不解地皱眉,“田丰从不是晋公之臣,跟随我主也不过为混口饭吃,唐公何以有此问?”

    方离一呆,然后恍然大悟。

    田丰的系统植入身份是晋国臣子封地的太宰,属于门客家臣,并不在晋国正统的官僚系统之内。

    看来这顿骂是可以免了,方离真心实意地一揖到底:“先生愿意归唐是寡人之幸,寡人愿拜先生为曲沃令,并遥领户部侍郎。”

    田丰这才收了那副横眉怒目的表情,与方离对拜道:“草民田丰,谢过主公。”

    公孙衍在后面一直看着,在为田丰感到庆幸的同时又有些嫉妒,曲沃将是新建司州的治所,田丰这可是一步登天呐。

    有曹操、公孙衍、田丰和一众武将执掌军政要事,方离彻底做了甩手掌柜,练兵民政一概不管,闷头窝在大帐中研究地图。

    贾诩、荀陆续归来,晋国被占领的城池百姓也慢慢进入正轨,半个月后,燕赵的使者终于抵达曲沃,告知先轸和毕万残军已经不战而降,燕公、赵公邀约唐公于曲沃会盟,商议分割晋国的事宜。

    说是会盟,但燕国、赵国皆有战事,国君当然不会亲自前来,都各自派了臣子过来,与使者一齐抵达了曲沃。

    “分割领土啊。”方离抚摸着晋国地图,对面前的荀和贾诩说,“燕国无需过多担心,问题是赵国,此去谈判,既不能让我大唐吃亏,也不能让赵雍气得太狠,其中的度,就要靠二位先生自行衡量了。”

    贾诩点点头,拱手表态道:“主公放心,臣为丞相马首是瞻。”

    荀谦和地摇摇头:“文和足智多谋,还要多仰仗文和的谋略才行。”

    “行了,寡人就靠二位先生了。”方离无奈地摇摇头,这个贾文和,即使是被召唤出来的,也还是改不掉谨慎低调的本性。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不会产生冲突。

    不出方离所料,燕国索要的是自邢台到梗阳一线以北的大片领土虽大,但地广人稀,且大部分都是已经处于燕国实际占领下的领土,唐赵两国都没有太多意见。

    问题在于赵国,赵雍狮子大开口,把国境线直接从晋城划到了新田,一下子占去晋国剩下国土的三分之二,只愿意给方离一点肉末。

    这样苛刻的条件荀自然不会答应,贾诩看着唾沫横飞的赵国使者冷冷一笑,开始了毒死人不偿命的毒舌模式。

    两国在谈判桌上吵得是昏天黑地,燕国使者乐得看热闹,干脆抱着臂膀在一旁围观。

    经过长达五天的唇枪舌战,赵使终于同意各自后退一步,以焦作、晋城、临汾、楼城一线为国界线,以北归赵国,以南归唐国,三个各自占有晋国三分之一的人口。

    虽然赵国暂时松口,但方离明白赵雍绝对不会甘心,司州必须尽快稳定下来才行。

    留下张辽、徐晃、乐进和新召唤的田丰在司州辅佐曹操,马超和英布随刘备一道去往少梁,方离带着剩下的典韦、孙策、孙尚香、高顺以及荀、贾诩轻装简从踏上了回洛阳的旅程。

    在魏国战事结束之后,荥阳的文武百官已经在宫之奇、审配、陈登等人的带领下将所有机构都转移到了洛阳,包括刘晔的工部和鲁班门人等一众匠人。

    天气马上要进入寒冬,各国都不会选择在冬季出兵,楚吴、秦楚边境也暂时各自休战,待来年春天决一胜负,正是修生养息的最佳时机。

    此去洛阳,方离有好几件事马上要办。

    其一,就是整顿六部人事,后来召唤的程昱、贾诩等谋士应该得到与能力相匹配的位置。

    其二、效仿秦国的蓝田大营建立洛阳大营,训练陷阵营、先登死士、元戍弩手等精兵悍将,同时,方离还打算把现代的特种作战引入进来,训练一支来去如风的小股作战部队。

    其三、也是最急需的,就是建立唐国的情报机构,此前征战不停但情报不足,导致大军多次陷入敌国的阴谋诡计中,此后都是大国征伐,如果还两眼一抹黑,很容易会万劫不复。

二百七十五 眼线

    众人一路策马飞奔,终于在数日后抵达仍在戒严中的洛阳。

    自从姬郑在方离的威逼下说出与阖闾暗通款曲的途径后,方离才惊讶地发现整个洛阳城几乎已经漏成了筛子,大怒之下也不再给姬郑面子,命令唐军全部进驻洛阳城内,包括洛阳令手下的衙役都换成了唐军士卒。

    为了避免奸细向外传递情报,曹仁将洛阳城全部戒严,城内的大清洗到现在还未结束,方离策马入城时,还能闻到淡淡的血腥味。

    城里的气氛很是紧张,能看到周围百姓隐隐约约对唐军的反感,方离忍不住皱眉:“怎么回事?”

    曹仁提到这事就是一肚子火,抱怨道:“前些天臣发现城中一家裁缝铺是吴国探子的落脚点,就想派人端了他,没曾想那帮探子胆大包天,竟然藏有兵刃弓弩要跟臣血拼,动静大了点,现在满洛阳都知道了。”

    方离顿了顿,最终还是没说什么。

    曹仁这事做的太莽撞,比起搜捕暗探更适合在战场上冲杀,看来设立情报部门是刻不容缓了。

    唐公府已经修建好,就坐落在宫城外不远处的巷子里,占地宽广,恢弘大气,芈月等人已经早早地搬了过来。

    走到府邸附近,方离远远就看见一长条的马车在大门口排起了队,搞得巷子是拥堵不堪。

    方离抽抽嘴角:“这又是怎么回事?”

    “回禀主公,这些都是洛阳城的名门望族、文武重臣。”

    曹仁指着门边正陪着笑脸递名帖的一个小官说,“臣早说过主公不在洛阳,这些人就是不甘心,说一点心意,也不用当面见到唐公。”

    见门子跟那人推搡了半晌就把人放了进去,方离瞬间冷下脸:“这些人送的礼,你们都照单全收了?”

    “臣等不敢,府里的一切都是由夫人操持的。”说起芈月夫人,曹仁忍不住连连赞赏,“夫人说了,送礼一概不收,但人还是可以见的。”

    方离这才缓和下表情,没再追究。

    这已经到了黄昏时分,府前的车马还是只增不减,方离看到就觉得头疼,荀又一进城就去了尚书省整理政务,方离想了想,干脆把贾诩推出来:“文和啊,你先暂任礼部尚书,去把这些事处理了,寡人要先进宫面见天子。”

    贾诩翻身下马,温温和和地行礼:“臣谢主公。”

    姬郑早听说方离一行人已经进了洛阳,穿着朝服战战兢兢地一直等到黄昏,见还没有人通报才松了口气,他是被之前那一手吓破胆了,现在听到方离的名字就胆战心惊。

    才刚吩咐侍去准备晚膳,就有侍卫来报唐公求见,姬郑心脏一抽,赶紧整理好衣物亲自迎了出去。

    没能去家中换上朝服,方离现在还是穿着唐军的红黑甲胄,战场上的肃杀之气还没有散去,看上去很是有种高大威猛之感。

    见姬郑竟然亲自出迎,方离脱下头盔单膝跪地,口中高呼:“臣方离拜见陛下!”

    姬郑哪敢当真让方离行大礼,急忙三步并作两步扶住方离手臂,挂着亲切的笑容拉住人就往里走:“爱卿一路辛苦,本不必非要今日来见的嘛,为何不好好休息休息?”

    比起之前,姬郑的态度变得既亲和又恭敬,仿佛方离不是那个架空他最后一丁点全力,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而是看着他长大的长辈。

    方离看得满意,心道这姬郑终于学乖了点,便也乐得陪他演一场君臣相得的好戏,没有多加为难。

    一直等到夜幕降临,姬郑才依依不舍地把方离送出殿门,又嘱咐侍一定要将唐公安全送到宫外,又是赏赐又是关照,俨然一副爱臣如子的明君形象。

    方离面上恭敬谢恩,心里止不住地冷笑姬郑果然还没有死心。

    洛阳风起云涌,诸国又虎视眈眈,方离再不拖延,回到府中就让人命贾诩秘密过来。

    贾诩刚把唐公府上的来客清理完,回到府上连口热茶都还没喝上,就听到了方离召见的命令,只好又回头。

    书房里,方离和贾诩对面而坐,门外的亲兵卫士都被打发到院里,不准任何人进来或者偷听。

    贾诩一看这阵仗不小,不由问道:“主公,莫非发生了什么事?”

    “文和放心,无事。”方离从书桌中抽出一叠白纸递过去,“先看看这个,有何想法?”

    茫然地接过纸张,贾诩垂头研读半晌,眼睛越来越亮:“主公要设立内卫?”

    “不错。”方离端起茶杯。“想必文和也发现了,自大唐初立以来虽然连战连胜,但大多都是后发先至,因为我们在各国的探子实在太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