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秋霸途-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对燕国使团,方离也装模作样地考虑了许久,又当着使团众人的面将文武众臣召进殿中商议,众人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直把燕国除苏秦外的使者心脏弄得七上八下。
待方离终于答应联合燕公攻晋时,使团上下不由自主地松了口气,千恩万谢地退出丹凤殿前往驿馆下榻。
入夜后,苏秦找了个借口离开燕国众随从的视线,秘密来到荥阳城中一间不起眼的酒肆内与方离相会。
方离早已经在此等候,见苏秦终于到来,笑吟吟的道:“季子先生,可让寡人好等。”
苏秦长揖到地:“燕国的随从跟的太紧,臣设法摆脱了,才能赶来参谒主公。”
身负唐国之臣的身份游走在燕国,既要取得燕公信任,让燕国沿着唐国需要的轨道前行,又要时刻注意不暴露身份,苏秦这些年是一直都在走钢丝,一旦暴露,不仅唐国战略会遭受毁灭性打击,苏秦也不可能全身而退。
是以重新得见方离,苏秦终于可以暂时卸下伪装,自是心潮澎湃,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方离问道:“燕国既然已经上了钩,剩下的就是赵国了,不知先生有何言可以教我?”
苏秦闻言笑得神秘:“主公只需将唐燕联合的消息放出去,静待赵国来使即可。”
方离摸摸鼻子,再次感觉到做谋士的果然都喜欢故弄玄虚卖关子。
不过苏秦的意思方离明白,晋国此前被四面围攻已经元气大伤,这时又自断一臂,正是最为虚弱的时候。赵雍刚被封王,这时要再不趁火打劫捞他一笔,就不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赵武灵王了。
君臣二人一直密谈了将近一个时辰,苏秦这才起身告辞:“臣还需要回燕国斡旋,明日便告辞离去了。”
方离拍拍苏秦的肩膀,安慰道:“爱卿直管行事,寡人绝不会忘记你的功劳!你人虽然不在朝堂,但你的功绩不逊色于任何人!”
“谢主公褒奖,秦愿为主公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苏秦拜谢之后离开了酒肆,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神不知鬼不觉的返回了燕国使团下榻的驿馆。
方离和苏秦估计得不错,燕国使团刚带着方离结盟的诚意离开不久,赵国使团后脚便到了荥阳。
不过出乎方离意料的是,赵雍此次派来的使臣不是别人,竟然是大赵国的宰相蔺相如,历史上那个完璧归赵的难缠家伙。
二百二十七 熊侣称王
蔺相如对方离施礼完毕,客套了几句后便直奔主题:“敢问唐公,贵国欠我大赵的二十三万石粮食,准备何时归还?”
“给给给……寡人答应的当然会给,我这就命简雍去准备粮食,二十三万石一粒也不会少!”
方离大笑着将蔺相如请进大殿,又命简雍去把粮食准备完毕,蔺相如的表情这才有了笑容。
跟蔺相如打着哈哈,方离还是肉痛不已,本来这笔烂账他是没打算还的,反正乱世之中承诺都是空口白话。但赵雍心胸并不宽广,与其惹他记恨与赵国结下梁子影响灭晋大业,当然还是送出这笔粮食更划算。
否则小不忍则乱大谋,而且当初也的确是自己答应了赵雍五十万石粮食的要求,既然人家上门讨债来了,自己就不要做老赖了。
幸亏方离刚刚将土地肥沃的翟、纪两国收入囊中,梁国也差不多趋于稳定,不久后就可以收税了,否则这二十三万石,还真会给大唐的经济造成一定的压力。
讨要粮食只是顺道,赵雍派蔺相如过来的真正目的,其实是打算在攻晋之战中分一杯羹。赵晋两国是世仇,不久前又刚刚大战一场,各自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这时候不趁火打劫,赵国满朝上下都不会答应,更何况是雄才大略的赵武灵王。
蔺相如讨回了粮食,便换上了一副笑容,开门见山的道明赵国打算与唐、燕联合灭晋的目的,最后笑问:“不知唐公意下如何?”
方离也早就猜到了蔺相如此行的目的,赵国想要从中分一杯羹,而燕、唐两国也需要借助赵国的军事实力,否则要想吞并实力强大的晋国,仅凭唐、燕两国还真不一定能够做到。
“赵公打算与唐、燕联合灭晋,寡人当然欢迎,想必燕公知道这个消息后,也会十分开心的。”
蔺相如客套了几句,又抛出了另一个目的:“敢问唐公,唐燕赵三家结盟攻晋,是不是该选出一个盟主,以便上传下达,令行禁止啊?”
苏秦早就料到了赵雍的这个条件,不过区区一个盟主虚名,给他又何妨?能够真正从三家分晋中捞到实惠,扩充实力才是王道。
方离果断点头:“那是自然,寡人会尽快向燕公提议,由赵公来做盟主。‘’
燕国久居北地,此次攻晋也是为了打通剑指中原的通道,务实为上,又有苏秦从中斡旋,想必对这个盟主的名头不会太过在意。
得到方离肯定的答复,蔺相如此行目的达成,便辞别唐国君臣离开荥阳返程而去。
方离对蔺相如欣赏有加,只可惜蔺相如对赵国的忠诚根深蒂固,否则方离还真想挖个墙角。现在的唐国兵强马壮人才济济,缺的就是这种外交型人才。
正当方离紧锣密鼓的谋划灭晋之时,姬郑册封熊侣为楚王的诏书由邓芝送到了郢都。
熊侣得报后大喜过望,直对满朝文武大夸方离果然够兄弟,不愧是他熊侣看上的兄弟盟国。想不到自己封王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真是可喜可贺!
虽然大家对偏安一隅的周王室已经没有多少敬畏,但分封建国的诏令由周天子下达,才有足够的含金量。
熊侣命人按照仪制备好香案,恭恭敬敬地接过邓芝手中的诏书,喜笑颜开的对满朝文武宣布:“自即日起寡人便为楚王!”
宣读诏书完毕,熊侣又召集百官在祭坛举办了盛大的称王大典,告慰历代先祖,楚国从周初一偏安一隅的南蛮之族,经过历代君主的奋斗,到了他熊侣这代,终于加冕称王。
而且是除了天子周王姬郑之后的唯一一个王,就连秦、齐等两强也只能仰望自己。
熊侣正是踌躇满志,剑指天下之际,群臣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扫楚王的兴,纷纷朝拜:“臣等恭贺大王荣登王位,大楚无疆,千秋万载!”
百里奚也在叩首的群臣之中,望着楚王熊侣春风得意的面孔,心中百感交集。
似乎不久前百里家还在为虞国尽职尽忠,而今,虞国已消失不在,那个他心中的逆徒和他现在效忠的主君结盟,一手将熊侣扶上了楚王宝座。
然而要说方离对熊侣是真心诚意毫无二心,百里奚却怎么也无法说服自己相信,他还记得当初方离只是一个小小门客时,表现出的对虞国上下的忠诚,那是一个将演戏当作家常便饭的人。
一片喜气洋洋之中,大夫屈原沉凝的表情显得额外显眼,熊侣忍不住问:“寡人称王,卿难道不高兴吗?”
“臣自然高兴。”
屈原深施一礼,郑重的道,“然而封王也好,提爵也罢,无非都是些虚名,我大楚军队还在和秦军对峙,战况不妙,四周虎狼环视,臣只想提醒大王,万万不可忘形。而且主公封王,势必会成为众矢之的,到底是祸是福,现在尤为可知!”
虽然说的话不无道理,但还是太过扫兴。熊侣沉下脸,挥挥手示意屈原退下,只觉兴致都被扫去大半。
“既然洛阳在唐公的手中,寡人就暂时放心了。”
熊侣爱不释手地抚摸着封王诏书,对前来宣读诏书的邓芝大笑道,“那姬郑小儿仗着有秦国撑腰,对寡人爱答不理的,现在可好,落到寡人兄弟手上,看他还能耍出什么花样。”
喜悦过后,熊侣又传令前线的项燕等人寻机给秦军施加压力,他虽然对攻晋没什么太多兴趣,但既然方离讲义气,秦军又恰逢函谷大败士气有所削弱,此时进攻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现在的唐国除了原本的虞、虢两地之外,又得到了梁国、洛阳周边、以及新建立的延州土地,实力已是扩大了数倍,百姓趋于四百万,兵力也扩充到了三十五万余人。
除开周瑜麾下大军在秦楚前线不可轻动外,方离命曹操留一万兵马驻守梁国,率四万大军,以及重新打散整合收编后的一万纪国俘虏,共五万大军,号称十万从少梁城出发,以张辽为先锋自西向东越过黄河,拿下清原直插曲沃。
徐盛黄盖水军则经黄河进入汾水,牢牢遏住太原援军的必经之路,将整个晋国一分为二。
而方离则率领新招募不久的三万新军,配备新造的五百架投石车、三千元戍弩,以吕布马超为左右先锋,预备途径池阳短暂歇息后,便直接北上与曹操大军汇合。
同时,赵雍拜老将廉颇为帅,又命庞瑗、乐盛等武将从旁辅佐,率十万精兵从邯郸出发,越过崇山峻岭剑指晋城。
燕国则以乐毅为帅,也率十万精兵强将南下晋中、太原,对晋国形成四面合围之势,意图将整个晋国北部收入囊中。
一时间晋国四面楚歌,东西南北皆有敌军进犯,秦国被楚军死死缠住不得动弹,魏国则隔岸观火谁也不帮,诡诸急得焦头烂额,四处问计却又不知如何是好。
直到这时,诡诸才念起被他一手赶走的重耳来,这个儿子文武双全,向来足智多谋,如果有他在,晋国想必不会落到如此危机之中吧。
先说方离这路,在池阳稍作休整后,方离率军北上进入晋国境内,兵临国都曲沃的南部门户安邑城下。
镇守池阳的鞠义虽再三请求加入灭晋大军,还是被方离好言好语地给摁了回去。无他,池阳和绛关是唐国门户,必须有可靠之人镇守以防晋军狗急跳墙,试图拉上唐国来个两败俱伤。
安邑是北上进攻曲沃的必经之地,一旦被攻破,往北便可畅通无阻,是以诡诸在此地布有重兵。安邑守将名唤贾华,是大将先轸的得意弟子,性格稳重,善守城,颇得诡诸信任重用。
贾华到任之后,在安邑的城防上下了不少功夫。先是加高城墙,外墙高达九丈,墙体由晋国最好的匠人用青砖铸就,严丝合缝,几乎无法攀爬。东西南北四门外都铸有用于防守的瓮城,敌军来犯时封闭瓮城,不让脆弱的城门暴露在外。
除此之外,贾华甄选劲卒五千,人人能拉开百斤大弓,攻城者往往碰到城墙之前就已损伤过半,无力再战。
有如此完备的防御系统,诡诸对安邑十分放心,将大部分兵力都调往了东西两侧,抵御曹操大军和世仇赵军。
方离等人到达安邑城下时,看到的就是这堪称无懈可击的城防。
在一次试探性进攻瞬间损失千人后,方离命人就地扎营,召来吕布、马超等将商议对策。
马超刚从战场退下,此时说到安邑守军的五千百斤大弓仍然心有余悸:“主公,真不是我马超怯战,如果不想办法遏制住敌军的弓箭手,我军根本靠近不了城墙。”
吕布等人也对此十分赞同,百斤大弓的射速威力虽不及元戍弩,但胜在射程够远,且贾华将五千弓手冒险安置在同一面城墙,密集的箭雨之下,唐军士卒几乎刚进入射程就已殒命,必须想个办法减少损失才行。
二百二十八 初生牛犊不怕虎
晋军不同于唐军此前遇到的任何一支弱**队,他们在北方称霸已久,又跟赵国死磕多年的晋军兵强马壮,士气昂扬,虽不及秦军素有“虎狼之师”的名号,但也是不可忽视的劲敌。
而安邑城位于曲沃正南一百八十里,城高墙厚,乃是北上必经之路,欲取曲沃必下安邑,否则只能插上翅膀飞过去。
“实在让人感到头疼啊。……”
方离拍着脑袋郁闷不已,明明曲沃近在眼前,偏偏有个安邑城横亘在眼前,像个刺猬一样让唐军不知该从何处下嘴?
“如果高顺的陷阵营在就好了。”
回想起历史上高顺带出来的陷阵营百战百胜的辉煌战绩,方离就羡慕不已,决心这次回去后一定要把高顺调到身边也给自己练出个陷阵营来不可。
想归想,近在眼前的难题也要解决,方离环视满帐文武一圈:“诸位有何破城之策?”
吕布的看法简单而粗暴:“让臣率三千死士在前,元戍弩在后压阵,只要能让臣登上城墙,我一定能够打开安邑的城门!”
这是吕布的骄傲和自信,但方离并不准备采纳。硬拼会给唐军造成太大死伤,前面还有更难攻陷的曲沃,以惨胜的方式拿下安邑并没有意义。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方离走出大帐遥望远处戒备森严的城墙:“对于这个贾华,你们知道多少?”
马超和吕布对视一眼,同时摇了摇头,冲锋陷阵两人二话不说,要说到出谋划策,这二人还真是头痛。
年轻的刘封倒是跃跃欲试,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但被刘备以目光示意不要乱说话,毕竟人微言轻,没有绝对的把握,最好不要自找麻烦。
另外这贾华太过籍籍无名,与先轸、魏丑等魏国大将根本不可同日而语,晋国攻虞的战争中也从未出现过,故此众唐将也不认识。
方离无奈地叹了口气,情报收集还是不够。若是知道这个人的弱点,就能想办法将其激怒引诱他出城迎战了。本方的吕布、马超、典韦等人都是阵战高手,只要能想法让安邑守军主动出城,胜利就将掌握在唐军手中。
就在方离进军安邑的同时,曹操率领的四万大军也已在徐盛水师的运输下渡过黄河抵达了晋国清原。
清原县地处汾水与川两条河流之间,县城西南部和东北部都是绵延的丘陵,清原县城位居其中,四周地形却十分平坦,是个易攻难守之地。
或许是为了弥补地形上的劣势,晋国在此驻有三万大军,守将是先轸次子先且居,也是晋国赫赫有名的名将。
与只擅守城的贾华不同,脾气暴烈的先且居对平原作战也是颇有心得,且自幼习武,在晋国中除了父亲先轸谁也不服,尤其爱好两军阵前单打独斗。
曹操大军人才济济,英布、张辽、马忠、高顺,随便拎出一个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将才,又刚刚经历横扫纪国之战,全军上下人人都想多捞点军功,好讨个封赏,庇荫子孙。
得到唐、赵、燕联袂举兵来犯的消息,先且居曾几次上奏晋诡诸,要求调往东部抵御赵军,或去往太原对抗燕军,在他看来,只有斩杀强国之敌才是名将该干的事情,至于唐国这等小国,不应该是他先且居该考虑的对手。
诡诸此时已经被四面楚歌的态势搅得焦头烂额,自然懒得理先且居莫名其妙的要求,使得这位骄傲的年轻人积攒了满腔的怒火,此时见曹操大军来到,立即点起三万劲卒,五千战车,在刚刚渡过黄河的曹操面前摆出了阵型。
清原县与梁国搭界,对于这位心高气傲的先家少将军,曹操等人也是有所耳闻,今日一见,只觉得传言果真不假。
“这人真是先轸的儿子?”张辽安抚着胯下跃跃欲试的战马,显然十分不解,“先轸将军一生戎马,用兵稳字为上,怎么会教出如此冲动的儿子?”
“先且居自幼跟随毕万南征北战,跟着父亲的时候反而不多。”曹操笑道,“观其排兵布阵,还真和毕万这武夫有几分相似之处。”
先且居见曹操众军半晌没有动静,以为是怕了自己,心中暗自得意。
当下便命令以五千战车为先锋,骑兵护住左右两翼,步卒弓箭手在后,摆出了要和曹操在这广袤平原上决一死战的架势。
曹操麾下大多是步卒,其中最精锐的是高顺新练的三千陷阵勇士,为的就是沿途攻城拔寨最为高效。却没想第一战就遇上了企图正面对决的一介武夫。
一边冷静地调兵遣将应对先且居的进攻,曹操一边派出快马将此处情形飞报三百里之外的方离,互通情报,以便方离更清晰地调兵遣将。
当曹操派出的信使到达安邑城外时,方离的大军已经和贾华对峙了三天三夜,任凭唐军如何叫骂也绝不出城一步,只凭借五千弓手死死守住城楼,待唐军进攻之时便劈头盖脸一顿猛射,将唐军牢牢的阻挡在城下。
接连三日都是如此,方离本来还存着消耗对方箭矢的念头,但见贾华那一点也不心疼的样子,便就知道对方肯定是为这一天准备了许久,又背靠着晋国都城曲沃,想必箭矢肯定不缺。
吕布、马超、典韦三将固然勇猛,但接触不到敌人也无计可施,除非不惜代价,不怕牺牲强行攻城,但方离却不想这样做。
安邑城内有消耗不完的箭矢,贾华又下定决心做个缩头乌龟,虽然方离凭借元戍弩和晋军勉强互有死伤,然而攻城战还是陷入了僵局。
收到曹操来信的时候,方离忍不住苦笑一声:“如果把那先且居和这个贾华对调,吕布或者马超早就将之斩于阵前,那时我唐军便可畅通无阻,直指曲沃咯!”
“主公所言甚是。”吕布也是郁闷不已,“这贾华把安邑搞得跟个刺猬似的,真是太令人头疼。要不然臣去一趟曹都督营中,将那先且居斩于阵前。”
在知道曹操那边战况也陷入胶着之后,方离挥退信使,又和众将商议起对策来。
此次灭晋之战,并没有谋士跟随方离出征,帐下除了刘备之外其他全都是以一当千的悍将,方离只能自己策划破敌之策。
此刻方离有些思念留在洛阳控制局势的贾诩了,等那天功绩点多了,再召唤一个郭奉孝或者庞士元就好咯,要是司马懿与诸葛村夫那就是烧了高香。
“换人的话就好了。。。”
“换人。。。换人?”
“对了!”方离灵光一闪,猛地抓住马超衣领问道,“孟起,如果寡人没记错,这贾华是先轸的学生?”
“回禀主公,是的。”马超被惊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据说贾华年轻时是先轸手下一员偏将,后来屡立战功,被先轸一手提拔上来,号称他最得意的学生之一。”
“哈哈,天不亡我!”方离兴奋得眼珠晶亮,忍不住不断搓手,“贾华是先轸的学生,先且居是先轸的儿子,而先轸是什么人?那可是重耳最铁杆的支持者啊!”
吕布听得一头雾水:“可重耳不是已经逃往了么?逃都逃了,先轸还能支持谁?”
“妙就妙在重耳已经远远遁逃,这时使计,他先轸连个证人都找不到。”方离面色柔和下来,笑得有些猥琐,“嘿嘿,奉先孟起莫急,寡人已经有破敌之策了!”
吕布、马超俱都面露兴奋之色,就连一向惜字如金,不显山不露水的刘备也是精神为之一振,几乎齐声道:“不知主公有何妙计?”
二百二十九寸步难行
诡诸若有所思,对侍的话不置可否。
夜深了,安邑高大的城墙在攻城将士们的眼中有如鬼魅,隔着夜色若影若现,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
唐军持续进攻已长达五日,每次都被贾华的五千劲弓手死死拦住,无法靠近城墙一步,吕布马超空有一身武艺,却苦于无法施展。
大帐里灯火通明,方离焦躁地来回踱步,安邑城东西两侧皆是丘陵,方离曾数次派探子上山寻路,得到的消息却是山中只有能供一人通过的羊肠小道,兵马根本无法从东西两侧绕过安邑。
晋地近在眼前,唐军却被一个小小的安邑死死卡住动弹不得,这让唐军上下止不住有些心气浮动。
烦躁地抿了一口茶,方离看向端坐在下首,同样眉头紧皱的马超:“孟起,消息已经传到曲沃了吗?”
马超抱拳道:“据斥候禀报,主公炮制的消息此时应已传遍曲沃了才对。”
“那怎么会一点动静也没有。”方离走出大帐,眺望不远处安静的安邑城,“看来不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诡诸的昏庸上,我军必须另做打算。”
话音刚落,率领军士刚结束一次攻城的吕布风尘仆仆赶来,身上盔甲满是血迹,方离眼前一亮,赶忙问道:“奉先,你接近城楼了?”
吕布狠狠抹开额头上凝结的血块,将方天画戟递给守候在旁的亲兵,棱角分明的脸上透露出些许不甘:“按照主公的吩咐,臣此次没有佯攻,而是率军死战到底,好不容易接近城楼放下云梯,将士们已经损失过半,不得不撤退了。”
马超闻言喜道:“不愧是奉先将军,主公,趁着晋军没缓过神来,让臣带兵再冲一次吧!”
方离摇摇头,先把让吕布进账坐下,唤人送来热水毛巾,这才继续问道:“城楼上什么动静?箭矢的密度有变化吗?”
“回禀主公,似乎不比昨日犀利了。”吕布答道,“从密集度来看,城楼上应该不到三千劲弓手,直到我军接近城墙才重新密集起来。”
这就对了。
方离想,长达五日的围困,并且还有继续围下去的趋势,贾华若还不让他的五千劲弓手交替休息的话,也就不配称为善守的名将了。
“孟起,军粮还能吃多久?”
马超想了想,回道:“约摸十日左右,运粮队明日后便能赶到,主公不必忧心。”
方离突然想到一个可能:“贾华这么安静,我军粮草不会有失吧?”
马超一愣,随即笑道:“主公放心,我军粮草走绛关由纪灵将军押运,没人能从纪灵将军手上烧粮。”
想到纪灵手上威风凛凛的三尖刀,暂时放下心来:“虽说如此,攻下安邑却不能再拖下去了。”
唐军大营中军帐绵延成片,没日没夜的分批次进攻让军士们积累下太多疲劳,连日的毫无进展也在大家心中留下了不少阴影。
唐军士气渐趋下滑,安邑城中的晋军却士气高昂,不断有手下将领向贾华请求出战,贾华皆坚定地拒绝了。
但不管被拒绝多少次,每击退一次唐军的进攻,就有晋将继续请战,让身为主将的贾华既是欣慰又是无奈。
位于安逸城中心的镇守府中,贾华开始了又一次的例行心理工作。
三名偏将并排立于堂下,头颅高高抬起,眉毛飞扬,对贾华怒目而视,不服气之意溢于言表。
“贾将军,末将不明白!”其中一位身材偏高,体型壮实的中年偏将大声道,“唐军不过三万,又在连日的攻城中消耗了不少体力,将军为何不让末将等出战,彻底消磨掉他们的锐气?”
“正是,末将也很是不解。”又一名矮矮胖胖的偏将附和道,“现今三家联合攻我大晋,形势危急,如果我们能一举击破城外的唐军,拿下唐公方离,不正可以替主公分忧吗?”
第三位偏将虽然没有出言,但不住的点头已经说明了他的心意。
刚过而立之年的贾华一身短打常服,坐在堂首之上,端着一杯热茶,看起来温文儒雅,完全不像一名带兵冲杀的喋血武将。
见三人终于停住嘴巴,贾华抬手揉揉抽痛的额角,眼角瞥向下方:“说完了?”
矮胖偏将怒哼一声:“回禀将军,说完了!”
贾华嘴角抽了抽,似是异常无奈:“你们跟本将也有三四年了吧?怎么还是如此的。。。蠢笨至极?”
“你们眼中只有三万唐军,唐公方离,想过率领那三万唐军的还有何人吗?”
“吕奉先、马孟起,哪个不是在虎狼秦军下还能单骑突围的猛将?哪个不是能以一人之力于万千军中斩上将首级的异才?你们就这么不拿自己和将士们的命当回事?”
贾华的语调温温软软,不像是在训斥,倒像是在陈述既定的事实:“别说是你们,就是有十个本将,也不够与那二人战十个回合的。”
心知贾华说的句句是实,若是在这五日之前,三人听完必定会冷静下来,羞愧不已,但偏偏连日来的胜利已经让晋军上下对唐军升起了不屑,这三人也不能免俗。
贾华态度坚定,三人也不好再劝,只能愤愤不平地离去,想起远在清原的同袍,在先且居将军麾下正大杀四方,屡立战功,自己等人却只能像个没种的缩头乌龟一样躲在城内,靠着那些劲弓手才能维持优势,心中更是愤懑。
吕布、马超再勇猛,也不过只有两个人,几方有上万精锐将士,又背靠安逸城,到底有什么好怕的?
部下的不满贾华很是清楚,但也只能视若无睹、好言安抚。
驻守安邑的晋军只有一万,能出城作战的不到五千,唐军经过五日的消耗,也不过损失两千余人,在如此巨大的兵力差距下,他除了据城死守又能如何?
望着门外璀璨的星空,贾华拿着茶杯的手忍不住握紧:“不知信是否已经递交到主公手上,又何时才能派来援军。。。”
。。。
“援军?他还好意思找寡人要援军?”曲沃宫城内,诡诸正拿着贾华的来信大发雷霆,“他贾华难道不知道大晋兵力已经捉襟见肘?东边的赵军,北边的燕军,哪个不比唐军难缠百倍,他贾华不过面对三万唐军而已,安邑城防固若金汤,他有什么脸还找寡人要援军?”
二百三十 龟缩防守
ps:上一章用手机设置的自动发布,顺序颠倒了,看过这一章的兄弟劳烦倒回去看上一章,内容已经更换过来,不会再另外收费。抱歉,最近忙的晕头转向……
夜色已深,安邑高大的城墙在攻城将士们的眼中有如鬼魅,隔着夜色若影若现,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
唐军持续进攻已长达五日,每次都被贾华的五千劲弓手死死拦住,无法靠近城墙一步,吕布马超空有一身武艺,却苦于无法施展。
大帐里灯火通明,方离焦躁地来回踱步,安邑城东西两侧皆是丘陵,方离曾数次派探子上山寻路,得到的消息却是山中只有能供一人通过的羊肠小道,兵马根本无法从东西两侧绕过安邑。
晋地近在眼前,唐军却被一个小小的安邑死死卡住动弹不得,这让唐军上下止不住有些心气浮动。
烦躁地抿了一口茶,方离看向端坐在下首,同样眉头紧皱的马超:“孟起,消息已经传到曲沃了吗?”
马超抱拳道:“据斥候禀报,主公炮制的消息此时应已传遍曲沃了才对。”
“那怎么会一点动静也没有。”方离走出大帐,眺望不远处安静的安邑城,“看来不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诡诸的昏庸上,我军必须另做打算。”
话音刚落,率领军士刚结束一次攻城的吕布风尘仆仆赶来,身上盔甲满是血迹,方离眼前一亮,赶忙问道:“奉先,你接近城楼了?”
吕布狠狠抹开额头上凝结的血块,将方天画戟递给守候在旁的亲兵,棱角分明的脸上透露出些许不甘:“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