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晚清之乱臣贼子-第3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觉得同族大将德春的话颇有道理,鬼子六盘算了片刻后,很快就下定了决心,拍板说道:“就按德将军的办法打,叫韦俊带着他的本部人马去救杨村务!”
“王爷,韦俊麾下的只有三个营,这点兵力怕是不够。”德春在人品方面倒是比鬼子六厚道许多,主动说道:“让末将也带着本部的五个营去吧,给韦俊帮帮忙,也让韦俊知道,我们不是故意让他去白白送死。”
鬼子六犹豫了一下,然后才点了点头同意德春的请求,又在心里说道:“是不能太露骨了,如果真能象德春预计的一样耗光吴贼的洋枪洋炮弹药,让吴逆贼军打下了杨村也没办法再来打天津,赔上一支我们旗人的主力也值得。”
还别说,因为对清军救援杨村务的决心估计不足的缘故,德春和韦俊带着数量约在四千人左右的天津清军突然出现在杨村务战场时,正在全力攻坚的吴军江忠济部还真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不得不停止炮击,分出兵力来拦截清军增援。接着更让江忠济意外的是,在收到了德春派遣死士送来的书信后,杨村务营地里的清军张得胜部竟然也打开了营门主动出击,配合援军前后夹击吴军。
这一战再次暴露了吴军江忠济部武器装备比较差的弱点,面对着前后杀来的清军士卒,严重缺乏快射击针枪的江忠济军不但没能抓住机会在野战中重创敌人,相反还被武器装备基本一致的清军以越来越流行的线性战术拼得死伤不小,被迫和清军大打排队枪毙,伤亡基本相近还一直都占不到上风。
最后没了办法,为了减少士卒的伤亡,还有不给清军会合的机会,江忠济只能是动用目前难以补给的苦味酸武器,砸出了两百多发掷弹筒炮弹,又被迫消耗了不少的击针枪弹药和苦味酸手雷,这才成功击溃了清军援军,也乘机在野战中削弱了清军张得胜部的实力,然后乘机再次向杨村务发起进攻。
再接着,江忠济和李鸿章都没有想到的是,德春和韦俊稍微收拾了一下败兵之后,竟然很快又掉过头来,再次猛攻吴军背后,围魏救赵妄图为张得胜部分担压力,江忠济勃然大怒,果断再次动用苦味酸武器,利用武器优势再次击溃德春和韦俊。同时为了不给德春和韦俊继续纠缠的机会,江忠济军又在猛攻杨村务的同时大量使出苦味酸手雷,靠着努力和一定的运气,总算是顺利拿下了杨村务,张得胜率领败军突围南逃,江忠济军挥师追杀,无奈德春和韦俊两支清军不顾自己已经伤亡惨重,果断的接应殿后,在付出了一定死伤代价之后,还是成功的救出了张得胜军,携手一起撤回了清军的北仓营地。
杨村战后,虽胜犹败的江忠济军矢志复仇,匆匆打扫完了战场后马上又南下攻打北仓,德春、韦俊、张得胜三军则与北仓守军普承尧联手而战,凭借营防工事拼死抵挡吴军进攻,即便明知道普通营地很难挡得住吴军的猛烈攻势,也丝毫不做退让,咬着牙齿与吴军对拼人力物力,也拼命逼着吴军动用越来越少的苦味酸武器。
最后,在经过五天时间的反复苦战之后,江忠济军虽然最终还是拿下了清军的北仓大营,还在激战中先后击毙德春和张得胜两名清军悍将,却仍然还是没能全歼清军的北仓守军,同时吴军的苦味酸武器也消耗殆尽,连同配合作战的李臣典军在内,一万六千多吴军居然只剩下了三百多枚手雷和两百多发掷弹筒炮弹,后膛炮的苦味酸炮弹更是只剩下不到两百发,这点武器别说是继续强攻天津城了,就是想打没有城墙保护的大沽口炮台都有些不足。
苦味酸武器紧缺到了这个地步,如果换成了是曹炎忠、黄远豹和钱威、王孚等人率领的吴军精锐兵团,恐怕无论如何都要掂量一下继续攻打天津坚城的后果,然而吴军江忠济兵团却并不是特别在意这点反正苦味酸武器从来都没有充足过,多也是打,少也是打,江忠济军上下还真不是十分在意有没有足够的苦味酸武器可用。相反的,倒是天津清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让江忠济和江家几兄弟颇为顾忌,很是担心不能拿下天津坚城,还要在攻坚苦战中付出惨重代价。
还好,李鸿章只用了几句话就让江家兄弟坚定了决心李鸿章十分直接的说道:“二将军,各位将军,仗打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如果再放弃等于就是前功尽弃,与其就这么放弃,倒还不如咬着牙齿再拼一把,拿得下天津城就什么都好说,如果实在拿不下来,我们再退兵回京城也不迟。”
琢磨了一下发现李鸿章的话很有道理,江忠济和江忠义等人便也下定了主意,匆匆打扫了战场就带着军队继续南下来打天津,同时鉴于天津北面有海河保护的缘故,江忠济军还做好了武力抢渡海河的心理准备,同时又派出大量斥候哨探海河上游诸地,寻找清军的布防弱点,以便在抢渡失败之后,绕道上游抢渡海河,到惟一可以正面强攻城池的天津南郊去建立营地。
一天后,吴军兵临海河北岸,如江忠济和李鸿章等人所料,天津清军除了早早就烧毁海河桥梁之外,又派出了重兵守卫城外各处渡口,意图凭借海河抵挡吴军攻势。早有心理准备的江忠济等人也不着急,有条不紊的只是从容准备抢渡。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天津城南的城下町一带突然火头四起,喧哗声大作,隐约还可以看到无数衣衫褴褛的百姓在城外街道中奔走放火,制造混乱。
见此情景,守卫在海河南岸的清军上下当然是士气受挫,军心慌乱,战场老麻雀江忠济却是毫不犹豫的下令发起进攻,才刚就位的火炮立即开火发射,吴军突击队也马上驾乘船筏向对岸发起冲击,清军方面却是人人慌乱,反击力度严重不足,统兵守卫在海河南岸的清军大将陈国瑞也是既心慌又愤怒,不断大吼,“出什么事了?城外街道怎么突然乱了?是什么人干的?到底是什么人干的?”
是八旗满人干的!是之前一直没能得到进城,这些天来全靠清军施舍的稀粥充饥的八旗满人干的!
获知了这一答案,陈国瑞根本就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再次大吼道:“八旗满人干的?怎么可能?简直荒唐!我们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和吴贼拼命,保的是他们八旗满人的江山,他们为什么还要帮着吴贼打我们?他们难道就分不清楚谁是朋友,谁是仇人?!”
确实很荒唐,这个时间段仿佛也注定了是一个荒唐的时代,在原先那个历史层面中,这个时代是北方的清军和西方列强的军队在华北平原上打得热火朝天,拼得你死我活,南方的清军则是在东南沿海与西方军队联手作战,并肩抵御太平军的进攻。
而在被吴超越改变的这个历史层面上,南方的满人为了逃避华夏百姓的复仇,纷纷改换汉姓,争先恐后隐瞒自己的满人身份,为了让自己看上去更象汉人,还强迫都已经十一二岁的满人女孩裹脚。可是北方的满人为了能够继续活下去,却纷纷拿起了自制的简陋武器,与相对来说比较人道的吴军将士并肩作战,联手向忠于满清朝廷的清军发起进攻。所以说,这不是天津城下町里的八旗满人荒唐,而是这个时代太过荒唐。
“爷儿们,烧啊!点火烧啊!帮镇南王打天津!找那帮抢我们粮食的狗东西算帐!找那个不管我们死活的狗屁王爷算帐!”
“狗东西,抢光了我们的东西,一天只给我们两碗米汤喝,还要我们感谢你们不成?!烧啊!杀啊!帮镇南王打天津啊!”
这些愤怒的吼叫,是天津城外的八旗满人,毅然站在吴军一边的关键原因。
第六百四十八章 攻城毒招
吴军之所以能够突破海河,除了八旗满人在天津城下町捣乱确实帮了些忙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吴军讲师自己争气,牢牢抓住了清军后方生变士气受挫的些微机会,勇敢果断的发起抢渡进攻,打得既坚决又勇猛,仅第一轮抢渡,就成功冲上了海河南岸。
与此同时,接受过西洋教官严格培训的吴军炮手也一直开炮不断,冒着误伤自船筏的危险持续轰击清军的滩头阵地,以高超的技术把误伤降到了最低点,也尽可能的把炮弹覆盖清军守兵头上,最终靠着火炮数量上的优势,成功掩护了吴军突击队抢占浅滩阵地,既而又帮助吴军突击队打退了清军的两波反扑,让吴军突击队成功在海河南岸站稳了跟脚,等到后队登陆增援南岸。
与战术方针坚决果断的吴军不同,天津清军却显得有些畏手畏脚,既没有和吴军血战到底的士气,也明显没有一定要守住海河防线的决心。尤其是清军的前线指挥官陈国瑞,是既希望能用海河长期挡住吴军,又害怕在野战中伤亡过大,影响到接下来的守城战,临阵指挥时束手缚脚,直接影响到了清军方面的战场表现。
最后,吴军才刚有四个营左右的兵力冲上海河南岸时,不愿在野战中和吴军拼光本钱的陈国瑞才总算是果断了一把果断下令撤退,抢在吴军发起反击前脱离战场,迅速退守到了天津城下的护城壕沟后自保,顺带着帮助城下守军清剿造反作乱的满人主子。吴军则是在伤亡比预计为小的情况下突破海河,踏足到了惟一适合发起正面强攻的天津城南郊。
再接着,当然是有无数的八旗满人跑到吴军将士面前来跪地投降,嚎啕大哭着控告天津清军强行抢走他们糊口粮却只给他们米汤喝的残暴罪行,磕头作揖的请求吴军将士为他们伸冤做主,杀光天津清军为他们报仇雪恨。期间,还有许多年轻力壮的八旗满人请求加入吴军,愿意为光明伟大的镇南王当牛做马,冲锋陷阵,也顺带着混口饭吃。
仔细了解了这些八旗满人自愿接应吴军抢渡海河的原因后,李鹤章向江忠济提出了两个建议,一是收编一部分青壮满人担任辅兵,二是开设粥棚,给其他自愿给吴军帮忙的八旗满人发放口粮,每人每天两个饭团或馒头,还有两碗米汤。和曾国荃是一路货色的江忠济虽然觉得心疼,可是考虑到需要和清军争取满人民心,还有天津城里还有好几千八旗满人可能会成为内应,江忠济还是咬着牙齿接受了李鸿章的建议,在八旗满人的欢呼声中开设了规模更大又发放口粮更多的吴军粥棚。
李鸿章的办法虽然糟蹋粮食,却也收到了立杆见影的效果,才刚探得吴军开设粥棚赈济从京城来的八旗满人,鬼子六、景廉和陈国瑞等清军文武马上就明白吴军是在打城里满人的主意了。但明白吴军的意图也没用,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天津城里的八旗满大爷已经是杀不能杀,赶不能赶,所以鬼子六也没了办法,只能是命令粥棚改善稀粥的质量数量,还有就是尽量隐瞒消息,尽量不让城里八旗满人知道吴军在城外的善政,同时拼命鼓吹什么八旗一家,满蒙旗人血浓于水,打断骨头连着筋,妄图暂时安抚住天津城里的八旗满人,不再重蹈城下町的覆辙。
鬼子六实在太小看了自己同胞们探听消息的能力和散播谣言的本事,事实上才刚到了晚上,吴军在城外发放饭团馒头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天津城里的旗人圈,还迅速演变成了有肉有菜有下酒菜。而更让鬼子六张口结舌的是,仅仅一夜之间,城里的大街小巷中就贴上了许多的告示标语,号召八旗满人和天津百姓打开城门迎接吴军进城,活捉鬼子六献给吴军换取重赏!告示上鬼子六名字奕的生僻字字,还写得既工整又正确,一看就出自接受过良好教育的读书人之手。
“怎么还有?不是说那些偷偷和吴贼联络的旗人叛徒,都已经抓起来了吗?怎么一夜之间,城里会冒出这么多动摇人心的告示?到底是谁干的?天津城里,到底还有多少暗通吴贼的满人叛徒?!”
没有人能回答鬼子六大发雷霆问出的问题,相反的,亲信景廉还又擦着汗水报告道:“王爷,还有一个没来得及证实的传言,听说在我们的骁骑营、前锋营和神机营里,也有一些人暗通吴贼,准备带着城里的满人造反作乱,接应吴贼攻城。”
“骁骑营、前锋营和神机营?”鬼子六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咆哮道:“怎么可能?这些都是我们大清的八旗禁旅,怎么可能会出现叛徒?”
“王爷,可这些人的家眷,大部分还在京城里啊。”景廉哭丧着脸说道:“他们都已经一年多没和家人见面了,在天津的待遇又远远赶不上在北京的待遇,现而今生出反意,也不是太奇怪啊。”
鬼子六语塞,半晌才重重一拳砸在面前的桌子上,长叹道:“斗米恩,升米仇啊!我们大清的八旗劲旅,真的是已经彻底废了啊!关键时刻不但帮不上忙,还反倒是我们的隐患啊!”
“王爷不必忧虑,这些人还翻不起什么风浪。”旗人大将哈丰阿劝道:“只要我们守住了城池,不给吴逆贼军进城的机会,这些吃里爬外的旗人废物就算想造反也闹腾不起来,我们只需要用还少的兵力就可以保证收拾完他们。”
“哈将军所言极是,现在我们最重要的还是如何守城。”头号大将陈国瑞也说道:“那些心存异志的旗人手里连把刀都没有,想直接造反接应吴贼进城,完全就是痴人说梦,惟独需要担心的就是他们在形势危急时捣乱扯我们后腿。所以我们只要守住了城墙,不给吴贼进城的机会,这些吃里爬外的旗人就永远都是小河沟里的小泥鳅,永远翻不起什么风浪!”
鬼子六无可奈何的点头,又向陈国瑞和哈丰阿吩咐道:“陈将军,哈将军,本王不懂军务,怎么守城就全看你们的了,有什么好办法就说吧,只要合理,本王就一定采纳。”
毕竟都是沙场老将,陈国瑞和哈丰阿稍做商量之后,还真给鬼子六提出了几条正确有效的守城策略,第一就是堵死城门,不给吴军故技重施炸开城门的机会(曾国荃已经在京城用过一次);第二是埋设地听,防备吴军用这个时代十分流行的地穴攻城战术;第三是多备火把火药和火油等引火之物,在城下布置暗哨,防备吴军直接在城墙上挖掘洞穴埋设炸药。第四则是汲取济南大战的教训,在城内修筑高过城墙的炮台,架设火炮轰击吴军,补强守城火力。鬼子六听了觉得十分满意,当即全部采纳,并立即着手实行。同时鬼子六也拿出了一个主意,就是加强城内防备,在城里布置大量兵力,防范自己的同族满人造反作乱。
按理来说,在吴军苦味酸武器已经所剩无几的情况下,天津清军采取的防御措施只要实施得力,长时间挡住吴军攻城绝对不是一句空话。无奈清军有张良计,吴军方面却有过墙梯,才到了当天中午,吴军的花样就来了,一个打着白旗的吴军使者大摇大摆的来到了天津南门城下,大声喊话要求与鬼子六见面,并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代表吴军大将江忠济而来,还是为了拯救天津城里的军民百姓而来,要鬼子六赶紧出来和自己商量谈判投降。
值守南门的是陈国瑞的副手陈世忠,既是和陈国瑞一样对满清朝廷忠心耿耿,又十分看不惯吴军使者的嚣张气焰,当即断然拒绝向鬼子六通报,并大声吼道:“回去告诉江忠济狗贼,想拿下天津城,只管放马过来,看他要死多少人才能拿下天津!”
“城上的将军,话别说得太满了。”吴军使者气焰益发嚣张,大喊道:“我们江军门想要拿下这天津城,其实是易如反掌,不用一兵一卒,都可以担保拿下天津!只是我们江军门杀戮太重,有伤天和,所以我们江军门才决定给你们一个投降的机会!你们如果敬酒不吃吃罚酒,就别我们军门不会手下留情了!”
“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天津城?”陈世忠大声狂笑,笑道:“那好,你们只管过来,我倒要看看,你们怎么才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天津城?!”
“城上的将军,我们的办法直接告诉你也无所谓!”吴军使者大声喊道:“别忘了这座天津城,有一处死穴,就是海河的水闸!我们只要把海河的水闸炸掉,再把陈家沟那里的泄洪河一堵,洪水围城,看你们城里的粮食能吃几天!”(真实地形,前文第一百零六章亦有提及。)
陈世忠的狂笑声音戛然而止,旁边听到吴军使者喊话的清军将士也是个个面如土色,吴军使者则又大声喊道:“好了,既然你们坚持不肯向伪恭亲王通报,我也不勉强,只要把我的话带到就行!想投降,随时可以派人出来和我们联系,什么条件都可以商量!但如果等我们把围城水坝筑好,再把海河的闸口一炸开,你们再想投降,就是想谈条件都没机会了!告辞!”
潇洒的向城上抱拳一揖,吴军使者更加潇洒的转身就走,留下陈世忠等清军将士在城墙上面面相觑,都有些不敢相信吴军会用这样的狠招,可也不敢对鬼子六隐瞒如此大事,只能是匆匆派人进城去拜见鬼子六,向鬼子六禀报吴军使者主动坦白的攻城毒招。
和陈世忠等人一样,得知江忠济打算用吴超越当年主动放弃的引水围城毒招后,鬼子六的一张瘦脸顿时就成了苍白色,没做任何考虑就向旁边的陈国瑞和哈丰阿等人劈头盖脸问道:“你们说,吴逆贼军会不会用这手毒招?”
陈国瑞和哈丰阿都没敢立即回答鬼子六的问题,还是低声讨论了许久后,才由陈国瑞出面答道:“王爷,这事说不准,如果吴超越逆贼那边已经做好了通过海路运粮来天津的准备,那么江忠济狗贼确实有这个可能用这手狠招。毕竟,这一手确实可以把吴贼那边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另外还可以确保歼灭我们的城中之军。”
“末将认为吴贼方面有可能是在做两手准备。”哈丰阿指出了另一个可能,说道:“吴贼故意散播引水围城的消息,逼我们出城决战,或者是逼我们弃城突围,如此能得手当然最好。如果不能,吴逆贼军就有可能真的引水围城,活生生困死我们。”
“那我们什么对策?”鬼子六赶紧又问。
“三个对策,第一是全力死守海河闸门,不给吴贼毁闸引水的机会。”陈国瑞答道:“不过这么做估计很难成功,我们日夜死守位于城外的水闸,很容易打次逐次添兵的兵家大忌战术,给吴贼把我们在野战中逐口吃掉的机会。而且吴贼的火炮太过厉害,真要是铁了心要炸毁闸门,对他们来说绝对不是什么难事。”
“那另外两个办法呢?”鬼子六忙又问道。
“一个是弃城突围,乘着我们现在还有一战之力,赶紧放弃天津撤回东北。”陈国瑞小心翼翼的回答,又更加小心的说道:“最后一个办法,就是出城和吴贼打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战,全力争取直接杀退吴贼,保住天津。”
“出城决战?”
鬼子六的语气万分犹豫,那边的哈丰阿则沉声说道:“王爷,正面决战,我们绝不是没有任何的希望,吴贼的武器装备并不比我们强到那里,妖火快炮和掌心雷又被德春兄弟他们耗得差不多了,我们两万多军队和吴贼一万六千人正面决战,绝对不是没有任何的取胜希望!”
“而且我们还可以用一些计策,想办法杀吴贼一个措手不及。”陈国瑞又补充道:“我们可以一边秘密准备出城决战,一边布置假象,伪造准备谈判或者弃城的假象,让吴贼不防着我们出城决战,然后我们突然出兵,肯定可以抢占先手,杀吴贼一个手忙脚乱!”
听出了陈国瑞和哈丰阿的弦外之音,鬼子六直接问道:“这么说,你们都主张出城决战了?”
陈国瑞和哈丰阿对视了一眼,然后一起点头,由陈国瑞说道:“王爷,既然天津城已经没办法坚守,出城决战当然就是我们的最好选择。出城决战能赢当然最好,如果实在赢不了,我们也还可以保着你撤回东北,离开天津这个必死之地。”
盘算了许久,考虑到吴军如果真的丧心病狂的引水围城,自己肯定就是死无葬身之地,鬼子六很快就下定了决心,点了点头,咬着牙齿说道:“好吧,就依你们的,先骗吴贼不做防备,然后突然出兵,和吴贼决一死战!”
第六百四十九章 回光返照
天津清军的旗人大将哈丰阿没有猜错,在是否引水困死天津这个问题上,吴军确实做好两手准备,一是用这种缺德战术为威胁,逼迫和引诱天津清军弃城突围,二就是真的炸开海河的闸门,引海河水包围天津城,彻底困死包括鬼子六在内的天津清军。
促使江忠济和李鸿章等人下定这个决心的,是天津城过于坚固的城防,还有在战斗中表现不俗的天津清军,担心强行攻坚伤亡过大,也并不是有完全把握保证一定能拿下天津城,又不象当年的吴超越一样,有不想真的困死太平军的顾虑,仔细勘探了天津的城防情况后,李鸿章便毫不犹豫的向江忠济献上了引水围城之计。而江忠济的心理负担比李鸿章更小,自然也就毫不犹豫的采纳了李鸿章的建议,并且立即着手实施。
吴军敢于实施此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后勤一定保障,北方是缺粮不假,可是托了曾国荃此前全数缴获京仓粮食的福,吴军的粮食至少可以保证支撑到今年年底,届时不但直隶已经结束了秋收,吴超越那边也完全可以肯定已经打通了海上漕运,从粮食价格低廉到吴军必须减免赋税才能鼓励到农民种粮的湖广大后方送来粮草补给,所以吴军有这个和天津清军对拼粮食消耗的底气。
后顾无忧,为了更进一步迫使天津清军弃城突围,同时也为了将来真的饮水围城,派遣使者到天津城下亮出底牌的当天下午,吴军就已经开始了引水围城的准备工作,组织了大量的当地百姓挖土筑墙,围着天津城修筑一道两头连接海河河堤的堤坝,天津城外那些主动来请降的八旗满人也在吴军的要求下假如了工地施工,结果因为吃够了游手好闲和好吃懒做苦头的缘故,这些八旗满人为了能多领几个馒头饭团,还真的十分卖力的替吴军干起了活,挖土挑石夯压堤坝,效率虽然不是很高,却也确确实实的替吴军做了些活,多少对得起吴军将士发放给他们的粮食。
在城墙上看到吴军开始修筑围城堤坝,天津守军当然都是一片大哗,鬼子六等人一度尽量封锁消息的努力也顿时化为了泡影,害怕吴军真的引海河水困死天津城,天津清军士气迅速大挫,军心也开始出现慌乱,即便是在城下远处,手拿望远镜的吴军斥候也能清楚看到城上守军的惊慌模样,还有城上守军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耳语的情况。而消息报告到了江忠济面前后,对于引水围城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江忠济当然是大为欢喜,直接恶狠狠的说道:“知道怕就好,堤坝筑成之前,如果不给老子乖乖的弃城突围,老子就真的放水围城!”
还有让江忠济欢喜的事,到了晚上时,鬼子六竟然又派遣挂着工部尚书头衔的满清重臣倭仁为使,出城来和江忠济谈判投降事宜,提出了以献出天津城为条件,换取吴军让路放行,允许天津清军携带武器弹药和财产家眷返回东北。江忠济讨价还价,要求天津清军全部放下武器投降,经甄别后再释放不愿留在华北的天津军民返回东北,还有就是要求鬼子六也随着众人一起投降,经请示吴超越后再决定是否释放鬼子六。
“江军门,别的条件都好商量,就是在恭王爷也投降的事……。”倭仁满脸为难的说道:“江军门,恕小使直说,恐怕我们恭王爷无论如何都不会答应。毕竟,镇南王爷在起兵檄文上已经点名要我们恭王爷,又在湖北处死了文祥文中堂,殷鉴不远,我们恭王爷恐怕怎么都不敢重蹈覆辙。”
“这我也没办法。”江忠济很是遗憾的摊手,说道:“伪恭亲王奕是我们讨逆军檄文中点名要的人,就是借我一百个胆子,我也不敢不请示镇南王就私自放人。”
言罢,还算有点招降诚意的江忠济又补充了一句,说道:“不过,我可以保证至少我不会伤害你们的恭王爷,在我们镇南王面前,我也会尽力替他求情,请镇南王看在你们恭王爷主动开城投降的份上,网开一面饶你们恭王爷不死。”
倭仁还是十分为难,半晌才拱手说道:“江军门恕罪,兹事体大,下官实在不敢擅自做主,必须先请示了我们恭王爷,然后再给军门答复,不知可否?”
“没问题,你回去和你们恭王爷商量吧,什么时候商量好了,再来找我谈判。”
江忠济一口答应,还又让人上酒上菜准备款待倭仁,倭仁则婉言谢绝,提出想尽快回去向鬼子六禀报此事,江忠济也没勉强,挽留了几句,就叫自己的弟弟江忠义礼送倭仁出营,倭仁一再道谢,然后才在江忠义的引领下告辞离去。结果也是在倭仁走了之后,江忠济才向旁边陪同自己接见的李鸿章问道:“少荃,怎么看?”
“缓兵之计。”李鸿章笑笑,说道:“典型的缓兵之计,想骗我们掉以轻心,然后乘机行诈。”
“何以见得?”江忠济有些惊讶的问道。
“很简单的道理,乱党的伪恭亲王如果真想逃回东北,大可以乘着现在我们还没来得及封锁海河和拿下大沽口,坐船往东北跑,何必要浪费力气和我们讨价还价?”李鸿章打着呵欠说道:“还有,天津城里的乱党军队还有一战之力,还有很大的把握突围得手,二将军你要他们全部放下武器投降,明显是在漫天要价,倭仁却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还一口答应可以商量,这不是明摆着想让你暂时安心是什么?”
江忠济默然,这才发现倭仁的让步太大也太过痛快,确实象是想故意让自己暂时安心。醒悟之后,江忠济这才又问道:“那么以你之见,乱党行缓兵之计的目的是什么?”
“还能有什么?想突围呗。”李鸿章轻蔑的说道:“暂时稳住我们,让我们放松警惕,然后乘机成编制突围逃往东北,尽可能多的保住军队,方便回东北后东山再起。”
“想得倒美。”江忠济哼道:“就算永平府还在他们手里,从这里到永平府几百里路,老子一路追杀,杀不光天津乱党,也起码可以让他们脱几层皮。”
“最好还是小心点。”李鸿章提醒道:“我们派往东北的细作有消息,说是东北那边去年粮食丰收,足够东北乱党今年之用,如果让太多的天津乱党逃到了东北,吃饱喝足养好力气后,我们再想拿下东北肯定只会更难。”
江忠济点头,稍一盘算就拿定主意,决定分出一支兵马驻扎在海河北岸,以便在清军弃城突围时当道拦截,同时加派斥候,日夜不停的严密监视天津城北的海河桥梁,只等天津清军弃城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