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居超品-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家小妹在一旁暗暗心惊,那几天她正在闹肚子,所以才没有吃上天宁寺里的斋饭,若非如此,只怕现在他也要忍耐这份痛苦的。

    没有了天宁寺里的斋饭,乡绅们大都活的非常痛苦,但是一番煎熬下来这些人大多都戒掉了毒/yin。

    但是也有几个人没有熬过去,咬舌自尽了。。。

    终于到了巧云和林三离开的时候。

    这次来李府做客,没有想到居然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巧云吃尽了苦头,对自己的任性也付出了代价。

    “这次还是要多谢你了,大恩不言谢,我们后会有期!”。林三感激的对李凌说道。

    患难时刻见真情,在巧云最艰难的时候有林三陪伴,两人的关系更加紧密了!

    大昌钱庄接手孙善人遗留下来的工程,有乡绅退出,也有人重新加进来。

    长工们知道李凌这次是铁了心的想将工程进行到底,他们干活更加卖力了。

    一栋栋院落拔地而起,虽然不是特别豪华的房子,但是比起穷人们以前的居住条件来说,确实改善了很多。

    “李解元真是好人啊,只是可惜,这里的工程只有几个月,做完以后大家就又要失去这份差事了!”。

    虽然这份工作每月只有两钱银子的报酬,但是却也可以保证一个五口之家的温饱了。

    若是失去了工作,穷人们又要过上一日三餐,朝不保夕的日子了。

    经历了李钢的苛刻管理以后,长工们更加觉得李凌可贵了,他从来没有过来检阅过工程的进度,也没有派人过来监督。给予了他们相当大的自由。

    “活该李钢这小子吃牢饭!真希望他永远出不来!”。过了很久以后,大伙还是忘不了李钢,尤其是经常被他责骂的那些人。

    “如果这里的工程结束以后,我继续雇佣你们,你们都愿意吗?”。李凌也是心思活泛的人,这么大的地皮,哪里能够全部用来盖房子?那样未免太浪费了。

    他想到了后世的酿酒技术,制造玻璃的技术,已经许多在明朝人眼中十分不可思议的技术,若是将他们集中起来放到这里形成一个作坊区,一定会有很大的竞争力吧!

    这思路开始慢慢的在他心里生根发芽,直到长成了参天大树。

    “你想在永安巷兴建作坊区?”。县令大人兴奋了。

    本来孙善人在本县兴风作浪,骗了很多乡绅的钱财,他是要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的,可是李凌神来的一笔却是救了他,将坏事变成了好事。

    他也可以继续在工程上捞取政/绩了。

    这次李解元想要建立作坊区的事情对他的刺激更大。

    若是成功了,整个县城都会因此繁荣起来的。

    “支持,本县一定会全力支持你的,想要地皮的话,永安巷周围的空地随便你用,若是银子不够,本县可以将你的想法写成折子递上去,争取让户部给你解决一部分!”。县令的积极性彻底被调动起来了。

    李凌微笑着摇了摇头,他只是过来和县令打个招呼而已,并不是过来寻求援助的。

    “你真的想要在永安巷建造那什么作坊区?”。哪要花费多少银子啊,朱寿不解的向李凌问道。

第七十三章闲话海禁

    “你真的想要在永安巷建造那什么作坊区?那要花费多少银子啊”。朱寿不解的向李凌问道。

    钱庄这些天虽然赚了一些银子,但是也经不起他如此的折腾啊,若是再遇见上次那样的挤兑风波,只怕就不好应付了。

    朱寿虽然小孩子心性,但是大昌钱庄能够给他带来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由不得他不关注。

    听到李凌要建玻璃作坊的时候,他的眼睛亮了起来。

    这玩意儿在明朝可是一种稀罕物,李凌若是能够将它制造出来,一定可以卖个好价钱。

    事实上,李凌所建造的作坊极其简陋,只是一个主屋加上一个宽大的场院而已,其造价也是十分低廉的。

    作坊还没有建好,他就又遇到了一点麻烦事儿。

    老宅那边来人了,说是他们所纺织出来的丝绸大范围的滞销,全部都压在自己手里。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江南乃是丝绸的主要产地,许多北方的商贩都过来购买丝绸,应该不难销售出去才是,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他在选择这个项目的时候也做过市场调查,纺织这行绝对是有利可图的。

    育婴堂的人虽然很多,他们做出来的丝绸肯定也不少,只是这点东西对于整个市场来讲却是微不足道的。

    “大少爷,您不知道啊,我们纺织出来的丝绸根本就没有人要,哪怕是我们的质量比别人的好,价钱有低一成也是一样无人问津!”。前来抱信的小伙子名叫李阳,是一个塌实肯干的人。

    忠叔看他人品不错,这才让他做了负责人,哪里知道刚刚织出第一批布就遇到了麻烦。

    丝绸卖不出,大量的资金被占用着,自然没有办法进行再生产,忠叔实在没有办法,这才让李阳过来问计。

    有人针对自己啊,偌大的一个市场,岂能因为一点点丝绸的加入而产生动荡?

    能够随意操控市场的,想必不是小人物,他们这样做到底有何目的呢!

    “李掌柜,王掌柜你们两个是应天府最大的丝绸中间商,好多北人都从你们这里购买丝绸,帮个忙吧,李家老宅那批货数目也不多,行个方便,帮忙贩卖出去如何?”。

    飘香居是本县最好最后的酒楼之一,李凌就在这里宴请两位丝绸商人,希望他们能够帮忙处理了这批货物。

    两人也是本地的乡绅,在大昌号有投资的,算是和李凌坐在同意条船上。

    最为重要的是,两人以前都被孙善人所控制,若非李凌挽救了两人,只怕他们现在还没有恢复自由呢!

    两人欠李凌一个天大的人情。若是知道一些内幕消息,一定会吐露事情的!

    “李解元,您就别在为难我们了,虽然我们真的知道一点内幕消息,但是却不能说,否则倒霉的就是我们了!”。李掌柜率先开口道,他有些为难,但是不得不说。

    早已有人向他们打过了招呼,不许私下里过多和李凌接触。这个人是两位掌柜无论如何也惹不起的。

    “解元公放心,既然他们费了这么大力气找你的麻烦,必然是有所图谋,你只需静待结果就好了!”。王掌柜最终下定了决心给李凌一点提示。

    能进入那群人视野的,都不是一般人。

    锦上添花哪里比的上雪中送炭,还是烧冷灶比较有前途。

    “李解元无须担心,能让这帮人看上,也许是一个机遇!”。李掌柜也妥协了,继续向李凌透露了一点信息。

    “到底是何方神圣盯上我了啊!”。两位掌柜的话非但没能开解他心中的疑团,反而使他更加迷惑了。

    他让人给老宅那边送了三千两银子应急。

    主动出击不成,他只有等待别人下一步的招数,见招拆招了。

    前来进行考评的吏部官员终于到达了。

    孙善人的事情总归是一个污/点,马县丞难辞其究,官职一撸到底,成了平民百姓。

    他和儿子一商议,决定到京城投奔自己女儿去。

    天子脚下,有的是机会。等风声过去了,再花点银子打点一下,再入仕/途也未可知。

    马县丞黯然的离开了县城,甚至连送行的人都没有几个。

    大家的眼球都被令一件事情吸引了。

    马县丞倒霉的时候,县令大人却迎了人生的又一个颠峰!

    考评的官/吏对他十分的满意,甚至暗示说他可以将官职再升一升,到应天府去任职。

    这是天大的好消息。这一刻他想到了李凌,若非李解元将孙善人遗留下来的烂摊子接了过去。只怕他也要跟着马县丞吃瓜落。

    李解元是他的福星!

    县令大人要在家中宴请李凌。

    家宴虽然不太正式,却更有亲切感,这代表着县令没有将他当做外人!

    “贤侄啊,老夫二十年前就中了进士,在县令的位置上待了十几年,换了好几个地方,我以为这次也一样任期满了再换个地方,没有想到这次竟然能将位置挪一挪,这都是脱了你的福啊!”。县令老怀安慰,心情舒畅,频频向李凌劝酒。

    两位考评官见了东城门大兴土木的景象心中自然高兴,经过一番考察之后对县令做了回去以后举荐他的承诺。

    两人推杯换盏,渐渐进入佳境,酒酣正浓之时,县令却突然问道:“不知解元公如何看待本朝的海禁?”。

    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其打造前项海船,卖与夷人图利者,比照将应禁军器下海者,因而走泄军情律,为首者处斩,为从者发边充军。

    明朝对参与买卖外国商品的居民也不放过,“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货皆不许贩鬻,其现有者限以三月销尽。”

    “太祖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下令实施海禁。早期海禁的主要对象是商业,禁止赴海外经商,也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永乐年间,虽然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是放开的只是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然不准出海。而后随着倭寇之患,海禁政策愈加严格,虽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但大大阻碍了与外国的交流发展。”

    借着酒意,李凌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海禁弊大于利。实乃朝廷的失误。

    知县拈着自己的胡须微笑了几声,脸上阴晴不定。

    李凌哪里架的住县令故意灌自己,不一会的工夫就倒在了桌子上。

    朦胧之中感觉有人搀扶自己,隐约中嗅到了一种淡淡的体香。

    ps:本文起点首发,欢迎大家前来支持作者!感激不尽!

第七十四章江南陆家

    一觉醒来,李凌觉得自己全身都疼痛的厉害,想来是喝了太多酒的缘故。昨日他烂醉如泥,只得留宿在了县令家里。

    想起搀扶自己进来的女子,他心里不由得一荡,也知道是哪家的姑娘?

    ”贤侄,你醒过来了?“。睡眼朦胧的时候,县令的一张老脸凑了过来!

    ”妈呀!“。李凌一声尖叫,被彻底的惊醒了,幸亏没有脱衣服,不然就被这老东西给看光了。

    他一个机灵下了床,有些不解的问道:”不知道县尊大人可有事情赐教?“。

    稀里糊涂的就被县令灌醉了酒,又被留宿,要说这老东西心里没有自己的打算他是无论如何也不相信的。

    ”陆家的大公子陆云想要见你,麻烦贤侄和我走一躺吧!“。

    江南陆家!

    李凌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个陆公子找自己何事?

    李家虽贵,但只是在本县算做一号人物而已。

    而陆氏则不同,他们在整个江南都算的上是有名的财阀。

    据说早年还曾经和大财主沈万三一起经营过海外贸易,沈家被太祖皇帝打压,家道中落以后,朝廷实施海禁,陆家不得以才将生意转移到丝绸和瓷器上来。

    陆家几乎垄/断了所有的丝绸贸易。

    南北之间的交易全数被他们所控制。

    陆家世居苏州府,一向都有陆半城的说法。

    只要他们愿意,随时可以买下大半个苏州城,虽然是一个玩笑,但是也显示陆家强大的实力。

    ”怪不得老宅那边生产的丝绸卖不出去,原来是陆家在暗地里做了手脚!“。李凌心中想着,加快速度和县令走了出去。

    ”贤侄啊,这是陆家的大少爷,陆云!“。

    客厅之中,一个长相相当帅气的小伙子在那里已经等候多时了,脚步声传来,他急忙上前迎接两人。

    县令将两人做了介绍以后就离开了客厅,有些事情他并不好参与,还是让两人慢慢商谈的好。

    “县令大人和我一个远房表叔是同年,所以这才对陆家有所照顾!”。李凌一副苦思的样子引起了陆云的关注,他急忙解释了陆家和县令的关系。

    李凌没有时间注重这些琐事,他现在只想弄明白一件事情:“李家老宅的事情是你们陆家做的吧!告诉我,为什么要针对我?”。

    “其实也不是想针对你,只是想结识一下解元公,这才找个由头吧了!”。陆云慢条斯理的解释道,好象陆家所做的事情合情合理一般。

    李凌反倒明白了陆家人的心思,他们无非是怕自己不重视对方,借这个机会展示实力而已。

    既然双方见面了,那就到摊牌的时候了。

    “请问陆家如此费尽心思的对付我一个读书人,到底是为什么?”。

    “利益,我们在你身上看到了巨大的利益,你有资格加入我们了!”。

    传统的海外贸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王朝政府经营的朝贡贸易,一种是由民间私人经营的私人海外贸易。

    朝贡贸易是指海外国家派遣使团到中/国朝见王朝皇帝,“进贡”方物,朝廷则予以官方接待,并根据“怀柔荒远”、“薄来厚往”的原则,回赠进贡国以“赏赐”。“赏赐”物品的总价值大于“进贡”物品总价值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民间私人海外贸易属于民间私营工商业经营,明朝实行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所以民间私人海外贸易长时期地受到朝廷的抑制阻碍、严格管理甚至禁止禁绝。

    朝廷禁止私人海外贸易却开放朝贡贸易,但是事实上,明朝从来没有真正完全禁绝过海外贸易。

    在严厉海禁的政策下,民间私人海外贸易被视为非法行经,被迫走上畸形发展的道路,即被迫转入走/私和武装走私,并出现了一些大的海上武装走私集团。

    陆家就是走/私集团中的一员,经过百多年的发展,这个集团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运做方式。

    不单单是在走/私上,就连选择合伙人也有一套独特的运做方法。

    他们发现了李凌的价值,经过几次试探之后才决定要将他吸纳进来。

    “玻璃相关的贸易一直都由佛郎机人把持着,我大明的商人很少涉猎其中,解元公扬言能够制造玻璃,这才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陆家可是手眼通天的主,他们果断发现了其中隐藏着的巨大利益,这才对李家老宅动了手!

    “让我再想想,我拿不定主意是不是要加入你们!”。李凌婉转的拒绝了陆云的提议。

    海禁是明朝的基本国策之一,触之则死,他根本就没有勇气挑战朝廷的权威。

    若是纺织赚不到钱,他再换一种就是。

    “好,我答应你,无论你是否加入我们,李家老宅那边的事情我们不会再插手!”。陆云不愧是做大事儿的人,既然见到了李凌,再给李家老宅那边施加压力也没了意义,不如做个顺水的人情!

    “爽快,既然如此我也向你承诺,不管我是否会加入你们,我都会以最低的价格向陆家供给玻璃制品!”。来而不往非礼也,李凌打算也给陆家吃个定心丸。

    李凌离开以后,县令迫不及待的重新进入了客厅,对陆云说道:“贤侄,看来这位解元公还是心有芥蒂啊,要不要再给他加把火?”。

    “叔叔放心,他这样做才是以诚相待,若是他不假思索的就参与了走私活动,我还真的不该相信他,至于李家老宅那边还是放手吧,我已经答应不再干预了!”。陆云摇了摇头,有些患得患失的说道。

    李凌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不是自己三言两语可以说动的。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李家老宅的事情终于还是传了出去。

    “。李凌,你还是给我们一个痛快话吧。到底是谁在暗中和李家倒鬼,这会不会影响我们之间合作的工程?”。

    “就是啊,长工们这些日子没日没夜的干,有几个作坊就要生产出产品了,可别和李家老宅那边的情况一样,生产出的东西都没人要吧!”。

    乡绅们自发的来到了李府,他们想知道和李凌合作是不是可靠,可别和上回一样,投资到孙善人身上的钱财可是收不回来的。

    “大少爷,老宅那边的李阳过来了,你见是不见?”。大家闹的不可开交的时候,下人前来禀报说是老宅那边来人了。

    “让他进来说话!”。李凌微微一笑,他似乎猜到了李阳的来意。

第七十五章盐场惨案

    几艘四桅的大船停泊在海岸线上,威风一吹,大船借着海浪逐步向岸边移动。

    明朝是不允许三桅以上的大船下海的,很显然,这些不是明过的船只。

    “诸君,这次行动就看你们的了,只要到了盐场,但凡遇到明国人一律不留活口,让他们看一看我们的厉害!”。石信久次郎走到了甲板上,操着一口鸟语对着一群武士说道。

    此时的倭国处在战国时期,国内民不聊生,所谓乱世出叼民,许多人为了生计不得不从事了一项很有前途的职业——海盗。

    他们经常出入外海甚至到明国来抢劫。

    几个月以前,一伙百余人的海盗再一次来到大明进行抢劫的时候却遭到了伏击,这么多人竟然无一生还。

    这当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宋大人的大儿子也在那艘船上。

    宋家父子虽然只是一个明国人,但是自从投靠了细川氏以后就负责了对大明的贸易活动。

    说穿了这家伙就是一个汉/奸,主要的任务就是组织海盗抢/掠明朝。

    宋大人本身就管辖着许多海盗,想要进行报复自然是更加容易一些。

    他一声令下就招募了一千多名武士前往明朝,希望能为自己的儿子报仇,将海岸线附近的几家盐场连根拨除。

    战争年代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命了,这些武士被派到明朝来执行任务,他们心中非但不害怕,反而隐隐有些兴奋。

    明国人个个富的流油,这一躺一定可以获得丰收,回去之后就可以真正的做一个人上人了。

    “大伙注意了,我们这次的任务是杀人而不是抢东西,大家尽量少带一些,只要能活着回去,还愁宋大人不给我们机会?”。石信久次郎再次提醒道。

    这帮浪人在倭国一项野惯了,一定要好好管理才可以。

    国内的局势越来越紧张,细川氏对宋大人的依赖也逐渐加重,想要争霸天下就要广开财路。

    宋大人在细川氏中的地位就会逐渐提高。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做好这一票。以后吃肉的机会多的是。

    一群野狼突然闯进了宁静的渔村,他们见人就砍。

    许多人家中的食物遭到了疯狂的抢夺,在海上飘荡了这么多天,尽吃一些干馒头和咸鱼干了。

    年轻的女子还没有来得及跑出去就被这些人玷/污了。

    浪人们犹如蝗虫一般在岸边逐步移动。

    一些弱小的盐场根本来不及抵抗就被攻破了大门。又是一阵疯狂的烧杀抢掠。

    一柱柱浓密的黑烟冒起,盐场的长工们用一种原始的方式传递着信息。

    附近所有盐场的人都警觉了起来,有倭奴到来,而且为数还不少!

    “转移,快点转移,从地道走,先让老弱妇女离开,是爷们的就操起家伙,和我一起抵挡一阵!”。掌柜们按照事先的约定,有条不紊的组织着抵抗。

    “老弱先离开!”。长工们发出了震天的怒吼。

    王家盐场惨案犹如昨天刚刚发生一般历历在目,身后是自己的父母妻儿,他们不能退缩!

    仓库大门被打开了,一箱箱的兵器全部都显露了出来。

    各种刀枪弓箭应有尽有。

    这些本来全部都是违禁物品,但是上次事件中官军的懦弱让长工们明白了求人不如求己道理。

    以李家为首,一些大的盐场都开始私铸兵器。

    大门紧闭,一排排的羽箭齐刷刷的射了下来。倭奴们伤亡惨重!

    “八嘎,注意躲避!”。石信久次郎在后面督战,大声喊叫起来,什么时候明国的百姓也这么勇猛了?

    激烈的战斗正在进行,每一座盐场的攻破都需要浪人们拿性命来填。

    令石信久次郎感到疑惑的是,每一个被攻破的盐场中情况都差不多,除了长工们的尸体,再也找不到其他的人了。

    这群人是想和他们抗争到底啊!

    倭奴的数量急剧下降,到达李家盐场的时候只剩下千把人了!

    “八嘎!”。浪人们憋屈死了,他们从来没有吃过这样大的亏,不是说明人都是懦弱无能的吗?怎么突然变得这样勇敢了?

    “快点,大家都动作快点,先将老弱安置下来,其他的人和我一起到大门前阻止敌人!”。

    小八的父亲吩咐过后抓起一张长弓们就往外走,他的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身无牵挂,自然就显现出了雷霆手段。

    李家盐场是长工们的最后一座堡垒,不但院墙修的极高,而且外墙上不满了铁蒺藜,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倭奴们想要攻进来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从大们处硬闯过来!

    “快点啊,这是最后一个据点了,只要将它攻破了,明人就再也没有依仗了!”。石信久次郎气急败坏的喊道。

    “冲啊,为了最后的荣耀!”。浪人们发疯似的冲了上来。

    形势更加危机了,小八的父亲前自上了墙头督战。

    “老掌柜,你先下去吧,这里有我们!”。长工们大声呼喊着,他们希望老掌柜远离前线!

    掌柜的平时待长工的不薄,这个时候他们怎么忍心让掌柜置于危险当中?

    “大家都别再说了,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我不能离开,连十几岁的孩子都知道过来参战,更何况是我呢,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吧!”。

    这次李家盐场可谓是倾巢而出,端的是到了最为危急的关头!

    “小心!”。一支箭矢飞了过来,老掌柜一把推开了身边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

    箭矢直接命中了他的胸膛,小八的父亲一头从墙上栽了下去。

    “老掌柜!”。众人急切的喊了起来。

    距离盐场几十里以外的卫所。

    刘鹏举十分的得意,上次李凌将倭寇的人头全部交给了他们,这小子连升三级,终于成了指挥,做了这个卫所的最高负责人。

    “老爷,再喝杯酒吧!”。娇滴滴的美人将酒杯送到了刘鹏举的面前,他轻轻的抿了一口,很是高兴。

    刘鹏举只所以有今天,全拜李凌所赐。若非他开口,那些功劳也不会归这帮军汉所有。

    他们救回来的那群女子当中竟然还有一个国色天香的美人儿,刘鹏举二话没说就笑纳了。

    “大人不好了!又有倭奴到盐场捣乱了,李家的人亲来报信了!”。刘鹏举正玩的开心的时候,手下人前来禀报。

    “一边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让他们抢去,他们能抢走多少东西?”。刘鹏举下意识的就想打发报信而的士兵出去。

    “慢着!”。美人制止了士兵,转身向刘鹏举说道:“指挥大人,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啊,既能树立您的威信又能赚取功劳,这样的机会怎可轻易放过!”。

    倭寇来去匆匆,所带的人马一定不多,想到能够从中赚取功绩。刘鹏举心动了:“告诉所有弟兄们,准备好了,即可出发!”。

    他心中美啊,若是这次还像上一次那样顺利,自己的官职要再往上升一升了。

    明朝的武将可是能够世袭的,自己努力一下,起码可以让三代子孙获益。

    一路上到处都是死尸。这让刘鹏举越发的胆战心惊,有几次他都想掉过头来重新回到营地去,但是却让一些突发的事情给阻止了。

    “爷爷,爷爷你老人家醒醒啊!”。

    “二叔,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啊!”。

    卫所当中,大多都是一些本乡本土的士兵。

    战士们不断从死尸中发现自己的亲人,他们已经出离愤怒了。

    “杀!”。

    刚到李家盐场,没有等刘鹏举命令前军就冲了过去,和倭寇展开了撕杀。

    密密麻麻的倭寇舍弃了盐场,转身攻击刚刚赶过来的士兵。

    “退后,退后!”。刘鹏举着急了起来,这可是近千的倭奴,自己虽然带着两千多名士兵,但是纪律松弛,战力太底,未必就能抵挡的了这些倭奴。

    他有了一种想有退却的想法,并且随着士兵倒下去的越来越多,他的这种想法也越来越剧烈。

    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此时的军队居然暴动了。

    “有谁的家人被杀了的,往前给我冲!”。

    “是爷们的,身上带把儿的,给我往前冲!”。

    一个千户突然大吼了两声,带着他的部下冲了过去。

    双方又开始了激烈的肉搏战。

    “停下,停下啊,弟兄们,留得青山再。不怕没柴。。”。刘鹏举大声喊叫的时候,一支箭矢飘了过来,刺穿了他的咽喉。

    他默默的倒了下去,乱军中竟然没有人注意到自己的主帅居然牺牲了。

    战争是一个巨大的绞肉机。双方玩命的撕杀着,人数急剧减少的。

    大堆的尸体倒在脚下,明军却没有后退的!

    “杀出去,为老掌柜报仇!”。

    倭奴仅剩下一百多人的时候,盐场的大门大开了,长工们疯狂的冲了出来,一上来就是一副不要命的打法。

    倭奴的刀砍到长工们身上,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抱住了,下一个长工轻易的就取走了倭奴的性命。

    场面更加混乱了!

    “魔鬼,都是魔鬼!”。

    石信久次郎吓得肝胆俱裂,这就是懦弱的明人?他这辈子都不想再到明国来了。匆忙带着百多名武士逃跑了!

    “杀,杀!”。

    军人们大喊起来,一直追着倭奴撕杀,直到他们上了大船为止。

    整个天下都被震惊了!

    ps:本书起点首发,欢迎前来支持作者!

第七十六章大明非蒙元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ps:祝大家五一快乐!

    近两千名日本浪人悄无声息的袭击了明朝的领土。

    几乎一个卫所的士兵全部战死,指挥刘鹏举当场牺牲。

    倭奴不仅洗劫了沿途的百姓,而且攻破了十余处海边的盐场,造成了几千人的伤亡。

    制盐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盐场中不但有从事各种工作的壮汉,他们的妻子儿女一般也生活在那里。

    这些老弱也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