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花醉-第4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福金笑靥如花,她蹲下身,将清秀的脸庞依偎在赵有恭的膝盖上,就像十几年前,行走在河边累了,就会枕着赵有恭的腿休息。听着四姐儿的话,赵有恭内心满是苦涩,四姐儿研习佛法,这是不是一个讽刺呢?赵氏皇族最善良的人研习佛法,****祷告,而那个杀戮最重的人,却还在继续挥舞着滴血刀。轻轻的抚摸着赵福金的秀发,柔软而温暖,“四姐儿,如果你没有出生在皇家,或许我们这一辈子都不会相遇,你也不用受这么多苦。为兄只希望你快快乐乐的活着,别无他求。你如果真的不想,真的讨厌,那为兄就跟绰绰说,以后再也不折腾你了。”
“嗯”赵福金声音很轻,紧闭着双目,仿佛梦中呓语,她享受这种片刻的宁静,只有这个时候,凌哥儿才是她的凌哥儿。没人来打扰这一对兄妹,宫里的人都很聪明,大家都知道,虽然帝姬是先皇赵佶的女儿,却与摄政王十分亲近,这一点从刘妃娘娘对帝姬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来。整个皇宫里,除了帝姬,刘妃还会给谁面子呢?
从四姐儿那离开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不知为何,心情很沉重,沿着青石路走着,抬头时才发现竟然来到了地牢外。既然来了,总要去看看的,禁卫一看是赵有恭来了,连忙行了一礼,随后打开了牢门。地牢不像天牢,由于这里关押的都是皇族子弟,所以环境好了许多,再加上地牢这些年一直在四姐儿的管辖下,自然不可能亏待了牢里的人。走过东面第三个牢房,往里边瞅了一眼,只见赵构佝偻着身子,二十余岁的年纪,已经满脸胡渣,听到响动,只是两眼无神的瞟了一眼,哪怕赵有恭亲自到来,都没能引起他一点变化。哎,赵构已经废了,彻彻底底的废了,赵构一直是个顽固的人,往往这种人没了希望后,会变得最为落魄。
在地牢最深处,关押着赵佶一脉最重要的人,他就是郓王赵楷。打开铁门,牢房宽广干净,没有发霉的味道,朝里看了一眼,赵有恭顿时一愣。赵楷显然不是赵构,这位郓王殿下正翘着二郎腿躺在榻上,手里捧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听到房间脚步声响起,脸也不转,优哉游哉的说道,“哎,今日开饭时间倒是早啊,本王还不饿呢……咦,凌哥儿,怎么是你?”
看到来人,赵楷免不了一阵惊讶,前段时间可听四姐儿说过,柴氏进攻关中攻的猛烈呢,怎么赵凌还有心思跑汴梁来。赵有恭双手一摊,耸了耸肩头,“三哥儿,你这是什么话,弟难道就不能来此了么?今日困顿郁闷,想与三哥儿喝杯酒,可否?”
赵楷其实一直都是那种风流不羁的性子,刚刚被关进地牢的时候,也低落了一段时间,甚至还想过自杀。可时间长了,四姐儿又经常过来看望下,聊聊天,慢慢的就想开了,尤其当得知赵有恭兵出辽东,剿灭女真后,赵楷算是彻底放下了。因为,赵楷知道自己败的一点都不冤,或许大宋在赵有恭手中,会变得更好吧。既然重新夺回皇位已经没了希望,为什么还要想那么多呢,没有希望的事情,赵楷最终还是放下了。当放下了,心里反而轻松了,渐渐地习惯了地牢的生活,除了不能出去,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看什么看什么,还是挺不错的,当囚犯能当到她赵楷这个份上的,也算蝎子拉屎独一份儿了。
喝酒,是赵楷的一大爱好,当即放下书卷,穿上鞋子三两步跑了过来,“凌哥儿亲自来,当然要喝,但一定要是好酒,普通的酒,为兄可看不上。”
“当然是好酒,难道小弟有那么抠门么?”赵有恭使个眼色,自有人去准备,一刻钟后,几个侍卫就端着几分好菜,两坛美酒送了上来。赵楷倒也不客气,拿起筷子就吃,看来赵楷这些年当囚犯当的连亲王的涵养都没了。二人有说有笑,期间赵有恭不免将关中的情况详细的叙述了一遍,赵楷听得很认真。说到底,无论他赵楷和赵凌怎么争,那都是赵家的家事,赵楷怎么也不希望大宋落入柴可言之手的,因为那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二人并没有什么戒备,过了这么多日子,往日仇恨早已经放下了,皇权之争,那有什么严格意义上的对与错,赵楷又饮尽一杯酒,脸色也有些发红,“凌哥儿,听三哥一句话,柴氏必须尽快剿灭,为兄可是看着柴可言长大的,这个女人从小就跟别人不一样,也许你不记得了。小时候,柴可言为了看喜鹊归巢,可以一动不动的等上三个时辰。你说这个女人可怕么,太可怕了,也就是大哥那人无意皇位,也太宽厚,你应该庆幸柴可言嫁给了大哥,如果她嫁给为兄,三哥儿敢保证,或许今日天下,早已经没你什么事了。”
赵楷这些话,赵有恭点头承认,赵楷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同样柴可言也很厉害,这两个人如果结合在一起,一定是如虎添翼。当然,一切都得感谢那个皇伯父赵佶,只有赵佶没有看出柴可言的价值,“三哥说得对,不过如今关中也需要一段时间好好恢复元气才行,而且,柴氏力量依旧不弱,短时间内冲击黄河南岸,恐怕损失会非常严重。”
赵楷自然明白操之过急没有好处,他品着酒,砸吧着嘴,好像在回味美酒的味道,“哦,对了,你今日来不是找三哥儿吐口水的吧,是不是有什么正事?”
“还是三哥了解小弟,不瞒你说,来之前小弟刚从四姐儿那出来,到这来,是希望三哥儿能好好劝劝四姐儿,她还有大好年华,一直窝在宫里算怎么回事,难道三哥儿就真的想看着她绝世容颜,一辈子伴着青灯古佛,献给佛祖?”
提起四姐儿,赵楷脸上闪过一丝痛苦,喝酒的兴致也淡了许多,“凌哥儿,你所说为兄又何尝不知,只是这些年,我们所做的事情对四姐儿伤害太大了。尤其是你,也许三哥儿这辈子最大的错误,就是看着四姐儿与你亲近,你别告诉为兄,不知道四姐儿心中最放不下的是什么。这就是一个无解的局,四姐儿看上去柔顺,可执拗起来,谁也改不了,劝也无用,除非她能自己想通了。”
等着四姐儿自己想通,希望能有多大?赵有恭觉得很无奈,老天爷真的爱开玩笑,总是弄出这么多不该有的事情。不过,和赵楷喝酒有一个好处,就是轻松,赵楷这人诙谐幽默,擅长开解人,不久之后,地牢里已经被笑声淹没,一对仇人在地牢里喝的伶仃大醉,赵有恭被人扶回暖香阁,小刘妃免不了一阵抱怨,本以为晚上会几番**呢,自己还提前泡了花瓣雨,这下子好了,全被床上的酒味给掩盖了,“你这个死人,也就欺负欺负奴家,就该让你睡在外边。”
汴梁很祥和,年味也越来越重,只是在遥远的西北,却有一幕好戏正在上演。(未完待续。)
第896章 除夕惊变
第896章除夕惊变
自从洛阳方面与成都府结盟后,宋江就没了后顾之忧,连发几道密令,调利州路附近的兵马全部向南驰援凤羽郡,大理国虽然国力不行,但大理城毕竟是他们经营了上百年的坚城,大理人军民一心,死守大理城,宋江强攻好多次都没有效果,在没有太好办法的情况下,调集更多的兵马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了。在宋江想来,只要大军围困大理城,不出两个月,大理城内必然会起乱子,到时候趁势拿下大理城,定然不费吹灰之力。大理是一个多部落组成的国家,这么多部落捏合在一起,要说上下一心,谁信呢?强攻几次无果后,宋江也学聪明了,每人着人佯攻,晚上敲锣打鼓,总之,弄得大理城内的军民百姓睡觉都没法睡,整日里迷迷糊糊的。
段正淳这些日子也被折磨的筋疲力尽的,宋江要是攻城还好,像现在这样折腾个没完,偏偏自己还不能松懈,谁敢保证宋江不会趁着大理城防守松懈的时候狠狠地咬上一口呢?大理城经历国难,正是上下同心的时候,段誉这个未来的继承人也亲自登上了城头巡视,段誉本就俊朗,再穿一身银甲戎装,倒也颇有几分儒将的味道。段誉心中总有些疑惑,宋江围城围的如此紧,父亲反倒并不怎么着急,好像胸有成竹一般。段誉很是奇怪,父亲不该如此镇定的,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段誉这样的身份,如果他一心想知道些什么,那就一定能打听出来的。到了晚上,段誉终于从巴天宇口中得知了事情的真相,一听说父亲与柴氏达成了秘密约定,段誉一时间被惊住了,本能的驱使下,匆匆的去御书房找到了段正淳,由于心急了些,所以推门的力道很大,段正淳正支着下巴休息,被这一声响弄得吃了一惊,看到来的是段誉,揉揉眼睛,有些责备道,“誉儿,什么要紧事,怎么毛手毛脚的?”
“父亲,听巴将军说,你和柴氏结盟了?”段誉紧皱着眉头,他可不觉得和柴氏结盟是什么好事情,段正淳重重的点了点头,算是做了回答。这下段誉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心中只能苦叹一阵,父亲还是放不下心中的成见啊。只是,选择柴氏真的会给大理国带来好处么?至少,段誉不这么觉得,赵有恭那个人可是非常难缠的,虽然柴氏搅和关中,胜了一阵,但是定****重新夺取长江南面大片地方,很快就会缓过劲儿来的。段誉怎么也想不明白,怎么父亲就如此决然的下了这种决心呢,“父亲,你想过没有,现在定****势大,柴氏未必能撑得过去,若是定****重新拿下蜀中,我们该如何自处,有这档子事在,定****会放过我们大理国么?你为什么就不听孩儿的,只要说动秦姨娘和婉儿妹妹,一定有用的。”
被儿子一同数落,段正淳心里也不好受,其实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段正淳也感觉到自己做这样的决定有点太过冲动了。可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个时候想后悔都来不及了。宋江大军将大理城围得水泄不通,北边的路也被堵上了,此时就算想找关中方面商谈也没有可能了,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就赌柴氏一定会动手。本来还想斥责几句的,可一看到段誉红彤彤的眼睛,一脸的疲态,话到嘴边就说不出来了。这个儿子已经好些天没怎么休息过了,如何忍心再因为柴氏的事情去责备他呢,“誉儿,不管将来时局如何发展,为父做的事情就一定会负责到底的。”
段正淳眼中闪过一丝决然,这些天他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有一天定****打垮柴氏占据蜀中怎么办,那个时候大理国又该何去何从?如今,段正淳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不过却不能对旁人说,还是先把眼下的难关度过去吧。临近年关,大理城却没有一点轻松,相反随着宋江兵马越来越多,大理城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城中百姓紧绷的神经已经到了极限,这个时候一有风吹草动,紧绷的神经就有可能崩断。遥望北国,段正淳暗自皱眉,柴氏到底要干嘛,为什么迟迟没有动手,按宋江兵马数量,成都府以东大多兵马应该已经全部调到大理过来了,此时柴氏应该毫无压力才对。段正淳无奈的等待着,不过,该发生的事情总会发生。
洛阳方面一直没有闲着,柴永浩已经出兵汉中道,替剑门关承担起了屏障作用,定****也果然没有渡河,显然长安方面默认了这种相对平衡的局势,至少在年前,定****不打算有什么大动作了。柴可言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剑门关,只是必须等到骑兵潜伏到利州路附近以后再动手才行。一旦剑门关动手,成都府就有了防备,所以,必须提前调动骑兵才行。调动大量骑兵,可不是那么轻松的,手中掌握的骑兵就那么些,襄阳方面的探子可时时刻刻都在盯着呢,如果被定****发现骑兵调动的迹象,那整个计划就有可能落空,所以,必须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哪怕多耽搁一些时间,也必须做到万无一失。至于大理国会承受多大压力,柴可言才懒得去管,只要大理国成功将宋江的兵马吸引过去,就算大理国被灭,也跟柴氏没什么关系了。盟约,那就是一张纸,在利益面前,所有的盟约都可以撕破。
柴可言过得并不轻松,虽然知道赵有恭跑到汴梁去了,可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赵凌这个人狡诈多端,谁知道他是不是有琢磨出什么阴谋呢。腊月二十七天色未亮,宫梻就急匆匆的叫开了宫门,禁军对宫梻已经非常熟悉了,太后下了命令,宫梻无论什么事后来,都要方形并且立刻通传。起身穿戴一番,在御书房里见到了等待有些时间的宫梻,此时宫梻脸上带着些隐隐约约的喜色,对宫梻这样的人能露出这种神色,已经算不寻常了,“看来宫先生是有好消息了,快说说吧,也让本后高兴一番。”
“太后,骑兵已经分批潜伏到利州路外围,只待剑门关生变,便可以对利州路发起突袭。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襄阳方面的注意力也被我们吸引到了南阳。吴玠为了防止我们偷袭新野,已经增兵新野,并且将骑兵放到了新野东面。到时候就算吴玠发现我们的目的,再想转道蜀中也已经来不及了!”宫梻掩不住内心的喜悦,他很清楚,一点这个计划顺利完成,那所处的劣势会得到充分的弥补,有了蜀中大片抵御做根基,定****再想剿灭柴氏,就没那么轻松了,假以时日,将来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呢。现在就看柴永浩能不能顺利而迅速的拿下剑门关了,那个封不平虽然年轻,但也不是易于之辈,想在他眼皮子底下动剑门关,未必那么容易。
柴可言轻轻拍了拍手,脸上浮现出一丝久违的笑容,能够骗过吴玠,潜伏到利州路,那计划已经完成一半了。至于剑门关方面,柴可言有着充足的信心,马上就要过年了,一到除夕夜,剑门关防守必然松懈,如果再用些手段,拿下剑门关也不是没有可能,“可以通知永浩了,让他按照原计划动手吧,还有,风雷镇以及函谷关方向的大军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本后不希望剑门关的好事被定****搅和了。一旦发现定****有渡河迹象,无论付出多少代价,立刻给本后顶回去。”
“太后放心,臣这就去吩咐”宫梻来的匆匆,去的匆匆,只是这一来一去,却让柴氏的处境有了巨大的转机。岁月的钟声一直敲动,太康二年终于要过去了,期待已久的年三十到了,经过战火洗礼的长安城也在这个年夜里多了几分温暖,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竹炮隆隆。驻守黄河沿岸的兵马,无论柴氏还是定****,这些士兵们或多或少都有了松懈,好好地年夜,谁不愿意享受一下呢?剑门关险峻挺拔,扼守着这条古老的汉中道,关内的守军也是喜气洋洋,因为成都府方面送来了不少牛羊,这些无法回家过年的士兵也能好好吃一顿了。只是封不平却依旧如往常一般巡视着城墙,说他死脑筋也好,说他用心也好,至少他很珍惜现在这个位置,好不容易被器重,指挥剑门关防务,封不平不希望自己错过这个机会。内心里,封不平是不服气的,杨再兴、岳飞、方启梁这些人可以声名鹊起,功成名就,凭什么他封不平就不行。
酉时将过,站在城头,几乎可一看到汉中百姓燃放的烟花,天边星火闪烁,让这漆黑的夜空看上去美丽了许多。突然间,封不平看到关城外的路上多了十几支火把,封不平少年老成,一眼就看出那不是剑门关的人了。看到此处,他顿时一阵火气,这些斥候都是干嘛吃的,因为过年,连放哨的事情都忘了。在封不平的催促下,城下的人停住脚步,一个人高声喊道,“是封将军吧,某家柴永浩,今日除夕,柴某躲在大帐也无事,不知可否与封将军讨些吃喝?”
柴永浩神色轻松,笑盈盈的拱着手,柴永浩如此做,可是给足了封不平面子,要知道两个月前,封不平在柴永浩面前还什么都不算呢。封不平往后观望一番,见柴永豪只领了十几名亲兵,也就彻底放下了戒心。柴永浩前来讨些吃喝,如果不放进来,可实在有些说不过去,拱手回了一礼,“柴大将军前来,封某高兴还来不及,岂能拒绝,快开城门,放大将军进关。”
剑门关大门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沉重的门板一点点打开,看着那厚重的铁门,柴永浩心中一阵庆幸,如果强攻剑门关,一定没什么好下场的。大门开了,只要进去,柴永浩就有信心能拿下整个剑门关。由于夜色笼罩,虽然有火把的,但也就依稀看清人影,根本看不清具体表情,封不平下城迎接,却也没看到柴永浩脸上露出的邪笑,那是一种奸计得逞的笑容。封不平同样不知道,当关城大门打开那一刻,埋伏在汉中道北面的柴氏兵马就偷袭了驻扎在关城外的营地,营地里的几十名剑门关士兵由于忙着吃喝,被准备充足的柴氏士兵一举端掉,连个求救的信号都没发出来。
按照封不平的安排,关城外的士兵是负责警戒用的,万一有人要进攻剑门关,那些人能传递信号就可以了。可封不平做梦也想不到柴氏会在这个时候动手,而且手段如此雷厉风行,让人无法防备。戌时,就是换防的时间,几十名剑门关士兵不情不愿的出城换防,可等待他们的是一个巨大的埋伏圈,他们如往日一样进入军营,立刻被埋伏在四周的上千柴氏兵马围了个结结实实,这些剑门关士兵一点防备都没有,眨眼的功夫就淹没在柴氏的刀枪之下。杀掉了换防的人,几十个柴氏士兵换上剑门关守军服饰,他们来到剑门关外,城头士兵本能的以为那是换防回来的人,只是出声问了一句,便打开了关门。几十名柴氏士兵加快脚步进入剑门关,当关门将要合上的时候,这些人露出狰狞的獠牙,对着那些毫无防备的剑门关守兵猛地砍下去。一切来得太过突然,除夕之夜,成都府送来了那么多好吃好喝的,大家都忙着呢,驻守城头的人少之又少,柴氏士兵突然发难,占据了城门,剑门关守军无力夺回城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批柴氏士兵从黑暗中冲出,杀进剑门关,很快关城失守,内城告急,“柴氏背盟,柴氏的人打过来了!”
一声声呼喊,到处都是乱跑的人,可是很多人听到这些话,第一个反应就是不信,开什么玩笑,柴氏大将军可还跟封将军在一起吃饭呢,柴氏的人疯不成,这个时候攻城,是要害死柴永浩?不信归不信,可随着动乱越来越大,剑门关守军才彻底清醒过来,原来柴氏真的打过来了,还已经占据了关城。(未完待续。)
第897章 柴氏的春天
第897章柴氏的春天
随着越来越多的柴氏士兵冲进剑门关,关城之内已经乱作一团,剑门关守军毫无防备,在柴氏的猛烈冲击下,西南和东南两个大营很快就被冲散,对方也没能组织起像样的反击。动静这么大,封不平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封不平没有愤怒,只有不解。逃跑?封不平没有想过,丢了剑门关,就算逃走还能怎么样,相反,身陷剑门关的柴永浩却多了几分忧虑,因为封不平表现得太冷静了,有着一种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
“封将军,你投降吧,为了拿下剑门关,我部谋划许久,既然冲进来,就概无撤走的可能,放弃抵抗,对你我双方都有好处。跟着宋江那样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不久的将来,宋江一定会完蛋的,不管我们还是定****,都不希望宋江活着的”柴永浩耐心劝解,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柴永浩不得不承认,当初大家都看走了眼,封不平是个难得的人才,而柴氏缺的恰恰就是这类人。为了屡屡攻打定****都没有好果子吃,还不是因为定****兵多将广,赵有恭麾下能够独当一面的人太多了。上到萧芷韵,下到年轻的岳飞,这些人哪个拉出来都可以指挥大军单独作战,而自己这边,这样有能力的人太少了。柴永浩非常真诚,从他说话的语气就能听出来。只是,这番劝说能有多少效果呢?封不平轻轻地闭上了眼睛,淡淡的叹了口气,“封某不懂,太后为什么这个时候动手,现在你我最大的敌人是定****,合作才是最好的办法,太后如此聪明的人,为什么会如此心急呢?”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柴永浩也不懂的,正如封不平所说,定****才是面前的生死大敌,不管之前与宋江有着什么样的过节,为了生存下去,都得放下成见,好好的合作下去。可经过宫梻的解释,以及长时间的思考后,他理解了柴可言的无奈,“封将军,你觉得仅仅靠着虢州、河南府,又能支撑多久,失去了长江以南大片土地,我们已经被困了起来。如果这样继续下去,不出两年,柴氏就会成为三方势力中最为弱小的一方,那时候,宋江占据蜀中,有着地利优势,可以迅速从利州路拿下洛阳。就算宋江不动手,那时候定****只要发动进攻,我们也只有败亡的结局。所以,无论怎样,未来都不怎么美好,倒不如趁着宋江出兵大理国的时候搏一搏,事实证明,太后赢了。宋江调走了成都府东面大批兵马,而定****也毫无渡河的迹象。等彻底拿下西蜀和汉中后,再有几年休养时间,柴氏一定会重新恢复元气的。封将军,你还年轻,有着大好的前途,回到柴某身边吧,柴某向你保证,只要你肯回来,指挥使之位虚位以待。你当知道,太后是惜才之人,断不会亏待了你。”
一阵糟乱的脚步声响起,几名剑门关守军逃到了大厅外,立刻遭到了柴永浩亲兵的搏杀,稀稀拉拉的厮杀很快结束。没过多久,大厅外几名浑身浴血的戎装将军联袂而来,站在门口拱手道,“大将军,东南、西南两个大营已经被我方拿下,关城内孟凡离、焦迁所部也被我方合力格杀。另外,黄柏将军已经率兵驻扎汉中道北部,目前为止,定****已经按兵不动,风陵渡方向也没有任何渡河迹象。”
呼,剑门关算是安安全全的拿下来了,桌上几盘菜,还在散发着热气,只是这么多菜,也没能吃上几口,柴永浩站起身,弹了弹衣袖上的尘埃,“封将军,你也听到了,剑门关已经是我们的了,投降吧,宋江现在还陷在大理国,回援已然来不及,他败局已定。”
宋江已经完蛋了,蜀中大军可全在大理国呢,就算宋江得信后放弃大理城立马回援,怎么也得两天多时间才能撤回成都府附近,将近三天的时间,可以发生很多事情了。封不平脸上带着痛苦的笑容,他觉得上天跟他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他因剑门关看到了希望,同样也因为剑门关而绝望,站起身,望着柴永浩渴望的眼睛,最终还是摇了摇头,“对不起,恕难从命,封某虽然不成器,但也知道廉耻,汉王对封某有知遇之恩,我这个是叛他,与豺狼虎豹又有何异。”
说话间,封不平突然握紧剑柄,纵身而起,朝着柴永浩冲了过来。几名柴氏将领一直防着呢,见突然生变,有两个人攥紧钢刀一左一右护住了柴永浩。封不平最后还是拔出了剑,他的死没有改变任何东西,剑门关落入柴氏之后,天下局势也因此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
随着剑门关易主,潜伏在利州路附近的柴氏骑兵也从山峦之间杀出,一支铁骑以飞一般的速度袭击了饶风岭临时军营,拔掉了宋江安排在利州路东面的据点。随后在柴氏骑兵大将高虎率领下,近万骑兵突袭西乡县。西乡县位于洋州南面,占据西乡县,便可直接突入巴州。高虎的骑兵来的太快了,西乡守军本来就少,加之大家都是当地子弟,对成都府汉王政权并没有多少忠诚可言,在骑兵猛烈地冲击下,仅仅一个时辰,西乡县知县就开城投降。高虎没有半点耽搁,带领骑兵马不停蹄的突入巴州,当高虎率兵拿下巴州之后,也彻底占据了巴州蜀道。巴蜀之地,道路十八弯,过路似登天,成都府抵御外敌,最大的倚仗就是巴州蜀道,而高虎的速度太快了,眨眼间,巴州蜀道就落入了柴氏之手,成都府方面已经失去了东面最大的倚仗。拿下巴州之后,高虎就下令休整,与此同时叶大虎率领的主力步卒也进入了洋州境内,开始对达州展开进攻。
巴州陷落,达州危在旦夕,可以说此时通往成都府的道路已经被彻底打开,得到柴氏突然发难的消息,饶是吴用平时机智,此时也被一连串的消息压得喘不过气来。到底该怎么办?柴可言当真是好大的胆子,竟然这个时候选择动手,富贵险中求啊。柴氏的兵马还没有来,成都府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此时谁还听信所谓的汉王府命令呢?宋江势力说到底是外来户,在西蜀没有建立什么根基,顺的时候还行,一旦不顺了,什么问题也就出来了。首先蜀中豪族开始跟汉王府划清界限,至少在战争没有分出胜负之前,这些蜀中豪族不会冒险给哪一方陪葬的。面对眼前的困境,吴用一点办法都没有,就算他再聪明又如何,手里无兵可用啊。剑门关完了,巴州也丢了,柴氏这一番动作可真够雷厉风行的,如一道狂风闪电。
剑门关以及巴州之事,不光震惊了成都府,同样也让襄阳的吴玠大吃了一惊。可以说,襄阳方面完全被蒙在了鼓里,襄阳府衙,吴玠阴沉着一张脸,犹如挂着一块万年寒冰,李宝、耿翼、郑飚等也都是成名多年的老将了,此时站在吴玠面前,全都低着头,大气不敢喘。柴氏如此大的动作,竟然瞒过了最近的襄阳方面军,他们这些襄阳将领难辞其咎,“郑飚,本将之前就让你留意金州附近的情况,务必派人潜伏到汉阴县,盯好柴氏和成都府。你是怎么回答本将的,一切安然无恙,这就是你说的安然无恙?高虎近万骑兵,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偷袭了洋州,拿下了巴州?我看你们一个个都是骄傲过头了,真以为我们想现在是胜券在握呢,吴某告诉你们,巴州的事情,我们谁都逃脱不了,要不是现在形势危急,吴某先撤了你们的权。”
骂完郑飚,吴玠又将矛头对准了从京畿路调到襄阳的岳飞,“岳飞,本将现在给你一个机会,领着你的人去房州,我给你三天时间,三天时间内,你要拿不下金州城和汉阴县,就别回来了。另外,李宝,将你水师积存的弓矢火器全都送到襄阳,我们必须趁着柴氏对巴蜀动兵的时机,一鼓作气拿下南阳。”
吴玠虎目一瞪,重重的锤了一下桌面,砰地一声,就像敲在几名将领的心上。吴玠没有退路,如今宋江现在大理国,回援成都府已然不可能,柴氏拿下巴蜀和汉中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如果什么都不做,等柴氏拿下巴蜀,到时候就可以从西面和北面两个方向对荆湖一带施加压力,那时候襄阳的优势还剩下多少呢?有着南阳挡在北边,死死拖着襄阳,柴氏可以从巴蜀南部尽情袭扰荆湖。所以,必须拿下南阳,就算南阳再难啃,代价再大,也必须打,拿下南阳,至少在荆湖战略上大家还是对等的。拥有南阳,就可以直接威胁洛阳核心地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