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淘宝大唐-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如此庞大的唐军队伍,路上遇到的那些小诸侯王们,没人敢出来交战,他们紧闭城门,生怕唐军停下来攻打他们。
高仙芝所部,一路上只遇到了几次小规模的战斗,他们击溃了敌人,也不追赶,继续朝着曲女城方向进发。
就这样,高仙芝反而抢先到达了曲女城。也该着高仙芝建立功勋,此时的曲女城,由于主力已经被戒日王世子带走,剩下的守军不足3万。
高仙芝在炮火的掩护下,两天时间就拿下了曲女城,俘虏了戒日国王。
在戒日国王的劝说下,戒日王世子也开城投降了。
不久,薛仁贵和高仙芝在曲女城,以戒日国王的名义,召集戒日王国属国和诸侯王们前来投诚。
戒日王国一共下属的24个诸侯国中,有14个很快就派人来了,剩下的在观望。只有一个靠近叠罗国的诸侯王,投奔了叠罗国。
薛仁贵杀鸡给猴看,派出了两个骑兵师,带着8门神威大炮,陈兵叠罗国边境。
叠罗国不敢招惹唐军,绑缚了那个投靠他们的诸侯王,送到了唐军手中。
薛仁贵在曲女城公开处决了那个诸侯王,那些观望的诸侯王门马上赶到曲女城,向唐军表示了臣服。
薛仁贵和高仙芝派人向李靖和长安报捷。
薛仁贵和高仙芝的战绩,刺激了李靖、侯君集和苏定方,他们不再按照李的征讨吐蕃的战略方针,而是对吐蕃发动了大举进攻。
薛仁贵和高仙芝也率领唐军和20万戒日王国的军队,从西南方向攻入了吐蕃。
吐蕃经过八个月的战争,国力已经大大的消耗了,戒日王国的灭亡,又狠狠的打击了吐蕃的士气。
一个月后,吐蕃的军队基本上损失殆尽,国土也大部分被占领,只剩下拉萨附近的一小块区域了。
由于吐蕃主力都在东北方向,薛仁贵所部距离拉萨又近,他很快就打到了距离拉萨只有200里的莫赫迟城。
经过两天的战斗,唐军打下了莫赫迟城。
在打下莫赫迟城的当天晚上,薛仁贵要召开军事会议,准备明天向拉萨进军。
高仙芝拦住了他。
高仙芝说道:“薛将军,不可向拉萨进军。”
薛仁贵问道:“为什么啊?”
高仙芝说道:“你觉得呢?”
薛仁贵认真的想了一会儿,当他想明白后,头上立刻冒出了冷汗!
第四百九十四章 英雄纪念碑
薛仁贵说道:“高将军,我明白了。多亏你的提醒,我险些酿成大错。”
吐蕃灭亡在即,李靖等人攻打吐蕃已经很久了,薛仁贵和高仙芝在戒日王国已经出了风头,再抢先攻占拉萨,李靖、侯君集和苏定方的脸往哪儿搁?
薛仁贵和高仙芝可不敢得罪这三位唐军大佬。
高仙芝笑道:“高将军,莫赫迟城里有不少的吐蕃美女,要不要享受享受?”
薛仁贵也笑道:“好,咱们就在这里当新郎吧。传令全军就地休整。”
两个月后。
大马士革,王宫。
吐蕃灭亡的消息传到了大马士革,哈里发对唐朝越发的重视了。
大将军哈立德对于唐军装备的优势,尤其是火炮的威力深感忧虑。他说道:
“伟大的哈里发,我军与唐军已经发生过两次大战,都没有取得胜利,唐朝人征服吐蕃和戒日王国的战争,都展现出了唐朝军队的强大。
从上述的这些战争中可以看出,唐军无论是战略战术、士兵的素质和武器装备,都已经远远的超越了我军。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们必须改变这种局面,否则的话,将来两国发生大规模的战争,臣没有把握能够取得胜利。”
哈立德是阿拉伯帝国第一战将,在以往的战争中,几乎未尝一败。他说出这样的话,令哈里发也感到十分担忧。
副宰相韦立伯说道:“伟大的哈里发,唐朝不仅仅是军事上领先阿拉伯帝国,在很多方面都不是咱们可以比拟的。
要设法让哈罗德王子多掌握唐朝的科技,提高咱们的科技水平。”
哈里发说道:“我接到了哈罗德的来信,他没有搞到火炮的资料,我问过工匠们,那个火炮可以造出来,可是火药却不知道是什么做的。
可是,哈罗德在长安的事情已经暴露,他已经在返回大马士革的路上了。”
赫马尔一直对自己在波斯的战败耿耿于怀,他说道:“这些事情,都怪哈罗德无能,要不是他提供的假情报,我早就打下波斯了。
这下可好,哈罗德还被人家给赶回来了。真是没用。”
这时,信使送来了哈罗德的另一封信的。
哈里发看了来信,说道:“哈罗德还是很不错的,他弄到了一批唐朝的科技资料,已经派人送了回来。而且,他已经又返回了长安,说他一定设法弄到火炮的秘密。”
大将军哈立德称赞道:“哈罗德王子有这样的决心,实在是难得。”
赫马尔不屑地说道:“我才不相信他呢,我看他是因为犯了错误,不敢回来面对父王,怕受到父王的处罚,找个借口逃避罢了。”
对于他们的话,哈里发不置可否。
在哈里发的心目中,哈罗德没有什么地位,他愿意继续留在唐朝,好歹能够发挥点作用。
副宰相韦立伯建议,目前保持好和唐朝的关系,尽可能地学习唐朝的先进科技。
哈立德赞臣他的意见,并且提出自己想去唐朝进行考察。
哈里发同意了他的意见。
10天后,大马士革东门出来了一支商队,哈立德扮作一个商人,踏上了前往长安的路途。
东宫,李的书房。
侯君集和李在谈话,海棠在一旁作陪。
侯君集说道:“吐蕃是我这些年来遇到的最难打的国家,我整整用了六天时间,才打下了拉萨。
松赞干布被围在布达拉宫里面,我亲自给他进行劝降,他死活不肯投降。
他是条好汉,战死前,还亲手杀死了不下10名唐军士兵,最后被乱箭射死了。”
李点点头说道:“是啊,松赞干布是百年难遇的英雄人物,在吐蕃的历史上,更是最杰出的人物,可惜了。”
侯君集笑道:“可惜他生不逢时,遇到了你这么英明的大唐君主。”
李笑道:“岳父,您也学会拍马屁了。”
接着,他问道:“松赞干布的尸体如何处置的?”
侯君集说道:“他的家人我派人都保护了起来,松赞干布的尸体,让他的家人收敛了。”
李说道:“吐蕃打完了,你回来还做副宰相吧。”
侯君集说道:“薛仁贵和高仙芝这回表现不错,拉萨虽然是我打下的,但是,是他们把这个功劳让出来的。
如果他们要争功的话,起码能提前半个月,就可以打下拉萨。”
侯君集现在对他们两个很是欣赏,不愿意和他们争功。
李说道:“这两位的确开始有了名将风范,岳父您以后要多多指点他们,好让大唐军中后继有人。”
中午,侯君集在东宫吃了午饭,下午跟着李来到的灞桥。
看到李等人过来,早已经等候在这里的皇甫睿,急忙迎了上来。
他说道:“皇上,臣奉旨督造英雄纪念碑,现在已经全部完工了,请您视察一下,看看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改进?”
李来到英雄纪念碑的前面,看到在一座两米多高的大理石的基座上,耸立着一座高达10米的石碑,上面镌刻着金色的大字:
大唐英雄永垂不朽!
大唐常年征战,牺牲的将士何止万千,李一直都想着建了一座,专门祭奠大唐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的场所。于是就让工部建造了这座纪念碑。
征讨吐蕃的大军凯旋之后,由李靖主祭,在英雄纪念碑前,举行了一次盛大纪念大唐为国捐躯的将士的仪式。
唐朝军方高级将领、朝廷五品以上文官,军队、地方各阶层代表、长安驻军10万余人参加了祭典活动。
李在李靖念完祭文以后,发表了讲话,他说道:“大唐的英烈们,今天的大唐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贞观之治的成就,远胜于华夏以来的任何时代!
这一切,是你们用生命开创并保卫的,没有你们的牺牲,大唐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朕在这里要告诉你们的是,大唐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功绩,会照顾好你们的家人,让他们继承你们的荣誉,享受朝廷的优抚。
朕在这里还要告诉全军的将士,朝廷将进一步完善优抚制度,让你们的家人得到更好待遇,让你们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勇敢的去为大唐开创更加辉煌的业绩。”
李不玩虚的,他要实实在在地为大唐将士做好生活保障,不能让将士们既流血又流泪。
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唐号火车头
建立英雄纪念碑和烈士陵园,加上完善的军功制度和优抚制度,确立了军人在大唐的崇高地位,军人身份成为了荣誉和地位的象征。确保了唐军高昂的士气。
薛仁贵和高仙芝得到了补充以后,统帅50万唐军,改编了30万人的戒日王**队和20万的吐蕃军队,横扫东南亚和南亚大陆。
长沙王李治、程处默春节时,回到长安向李汇报了海军的建设。
到目前为止,海军已经有了14个造船厂,
海军已经拥有45000兵力,建立了北方舰队和南方舰队,拥有8艘一级风帆战列舰,其他各级风帆战列舰252艘。
经过李的批准,组建了一支远洋舰队,
远洋舰队由三艘一级风帆战列舰,以及118艘其他型号的风帆战列舰组成,共有28000名士兵,其中包括2500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和3000名陆军士兵以及600名地方官吏。
李治、王玄策、程处默和刘仁轨等人统帅南洋舰队,与643年6月10号从南通海军基地出发,第一目标马六甲海峡。
7月12号,长安东门。
今天是大唐第一条铁路通车的日子。
大唐的第一条铁路,是从长安到渭南之间的一段试验性铁路,全长67公里,
1814年,世界上第一辆火车头,斯蒂芬森的蒸汽机车火车头问世了,他发明的这个铁家伙有吨重,车头上有一个巨大的飞轮这个飞轮可以利用惯性帮助机车运动,斯蒂芬森为他的发明取了个名字叫“布鲁克”这个布鲁克可以带动总重约30吨的个车厢在以后的10年中,他又造了个与布鲁克相似的火车头。
随后,经过不断改进,造出了一辆的先进的蒸汽机车,他将它命名为“旅行号”
大唐的火车头,选择的是20世纪初的机车水平,技术水平远远超过了旅行号。
李带着妻妾们在科技部长黄琪的陪同下,来到了长安火车站。
这时,在宽大平坦的水泥站台上已经挤满了人群,大唐的在长安的主要军政大臣和长安各界群众,驻军代表足有数万人,站台上站不下这么多人,剩下的都站在铁路边上。
一队武警士兵在铁道两旁维持秩序,提醒人们注意安全距离
唐军政治部还将自己的乐队也拉来助兴。
人们翘首以待,望着那碗蜒而去的铁路,盼望着火车的出现。
忽然,人们听到一声激昂的汽笛声,一台机车喷云吐雾地疾驶而来。
机车后面拖着节煤车,还有12节车厢。火车驶近了,大地在微微颤动。
观众惊呆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相信眼前的这铁家伙竟有这么大的力气。
火车缓缓地驶来,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欢呼声。
铜管乐队奏出激昂的乐曲,12门礼炮同时发射,人们在庆祝大唐诞生了火车。
火车在站台前缓缓停下,从车厢里首先走出了身穿漂亮铁路制服的美女乘务员,分别占到了各节车厢门边,然后,从车箱里走出了500名武警官兵,他们是第一批乘客。
在简短的剪彩仪式后,李率先登上了火车,魏征第二个登了上去。就像后世的排名一样,人们关注着大唐军政人物的蹬车顺序,这标志着大唐权力人物的地位。
在大唐,排在前10位的是李、魏征、李靖、侯君集、皇甫睿、高静明、李孝恭、李旦、杜荷和黄琪。
大唐的前十位首脑人物登上了位于第5节的客车贵宾车厢。
然后,长孙太后和杨妃娘娘,带领女眷们登上了后面的几节车厢。
客车贵宾车厢里面装饰豪华,几名靓丽的少女服务员来回走动,殷勤地招待着各位大佬们
火车开动了,渐渐地加速,最后达到了时速32公里小时。
客人们通过明亮的车窗观看着沿途的景色,不断地发出赞叹声。
李、魏征、李靖、侯君集、皇甫睿五人坐在一起,听取铁道局长汇报有关情况。
当铁道局长介绍到,该列火车可以带动装载40吨的车厢20节时,魏征高兴地说到:
“太好了,这一列火车装载的货物可以抵得上200辆马车的运输量,可是解决了大问题了。”
高静明问道:“成本算了没有?”
当他听说成本不到马车运输的十分之一时,满意地说道:“这可真是个好东西啊。”
李靖听到该列火车如果全部载客,可以拖带乘客88人的车厢22节,标准载客量1000人时,盘算着说到:“这一下子可以运送两个营的兵力,今后军队的调动就方便了。”
皇甫睿说到:“这个铁路建设要成为大唐今后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大力发展”
李说到:“铁路建设对于军事和国民经济度很重要,铁道局要升格,叫铁道部吧。”
铁道局长一下子从司局级晋升为部级,不禁大喜,急忙谢恩。他提议,请大家给大唐第一辆火车头命名。
皇甫睿说道:“这个火车头,主要是皇上的功劳,臣建议就叫李号吧”
侯君集说道:“臣赞成。”
大家都表示赞成。
李说到:“这个火车头,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它凝聚了多少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工人的心血,我看就叫大唐号,象征着大唐沿着正确的轨道稳步前进”
大家认为他说的有道理,最后就给这辆火车头命名为“大唐号”
经过这次试运行,火车的优越性已充分体现出来了,它速度快、平稳、舒适、安全可靠,大唐的铁路运输事业也从这天正式开始了。
铁路建设涉及铁路建筑、桥梁设计、机车和车辆制造的各种资料,都是皇后契乌云负责整理的,她干脆在铁路建设工程中担任了顾问。
就这样,火车在大唐各地很快发展起来了,极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就在铁路试运营的那天,混在参观的人群中的阿拉伯帝国大将军哈立德,望着庞大的火车,看着它惊人的速度和运载能力,陷入了沉思之中。
在一家阿拉伯人的商社里,哈立德见到了哈罗德。
第四百九十六章 难缠的哈罗德
哈罗德是悄悄地潜回长安的。他和哈立德见面以后,详细地介绍了他这些年来在长安的见闻。
他认为,阿拉伯帝国无论从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各个方面,和唐朝相比,都有着巨大的差距。如果这两大文明发生战争,阿拉伯帝国取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哈立德对他的意见表示赞同。
哈罗德提出,要想战胜大唐,就要全面向大唐学习,包括政治体制。
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是长老推荐制度,哈里发的权威不如皇帝大。哈里发不连任,也不是世袭制,政策难以连贯延续。
从后世的政治体制评定标准看来,阿拉伯帝国实行的长老制,相比封建国家实行的帝王制,是一大进步。
但是在劳动生产力低下、战争频繁的的古代,帝王制比起长老制更加有效。
哈立德原本是长老制的拥护者,可是他在唐朝的所见所闻,使他感觉到,要想战胜唐朝,必须实行一套更加有效的中央集权制度,这种情况下,实行帝王世袭制,加上唐朝的中央集权、郡县制,更加能够加强阿拉伯国家的内部控制力,便于整合国力。
不过,这是个严重的问题,牵涉到国内政局的变化,也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哈立德不能轻易地提出这样的建议。
哈罗德决定踏下心来,对唐朝的各个方面进行认真的考察。
艾玛丽是希娜的贴身侍女,她经常要到阿拉伯人开设的商社,去购买一些阿拉伯人专用的生活用品。
这天,艾玛丽来到了她常去的东市那家阿拉伯店铺,她进去后,店铺的店员们都认识她,纷纷跟她打招呼。
艾玛丽上了二楼,准备购买一些服装用品,店主亲自过来招呼她。
店主对她说道:“店里来了一些最新款的服装,没有摆到外面,您要不要看看?”
艾玛丽说道:“都是什么款式的,带我去看看。”
她随着店主来到了里面的贵宾室。
“艾玛丽。”有人叫她。
艾玛丽看到后门进来的人,大吃一惊,说道:“哈罗德王子殿下,您不是回大马士革了吗?怎么还在这里呢?”
哈罗德说道:“此事一言难尽,你帮我个忙,我想见见希娜姐姐。”
艾玛丽为难的说道:“殿下,你的事情,让公主殿下很为难。您也知道,公主殿下在嫁到唐朝以前,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她现在好不容易过上了她想要的生活,您差一点儿就毁了她。
奴婢建议,您最好还是悄悄离开长安,不要再打扰她了。”
哈罗德看到一个小小的婢女,竟敢这样对他说话,心中不由火起。不过,此时他有求于她,只好强压着怒火,装着可怜说道:“
“艾玛丽,我实在是没法回去,三王子赫马尔要害我,我回去就是死路一条。我实在是走投无路了。
艾玛丽姐姐,你就帮帮忙,让我见一下希娜姐姐。”
艾玛丽听他称呼自己姐姐,她一个婢女如何敢当?她赶忙说道:“殿下,奴婢不敢当此称呼。
这样吧,我把你的要求转告给公主殿下,可是,公主殿下是否见你,我可不敢保证。”
哈罗德高兴的说道:“艾玛丽姐姐,太感谢你了。”说着,拿出了一件名贵的金首饰,要送给艾玛丽。
艾玛莉死活不收,说道:“王子殿下,奴婢不能收你的礼物,不过请你放心,你的话我一定会转达的公主殿下的。
艾玛丽说完,衣服也不买了,转身下楼,返回了东宫。
希娜听艾玛丽说了哈罗德的情况,心情极为复杂,她既对哈德行为感到生气,又对他有些同情。
希娜陷入了为难之中。
看到希娜愁眉不展的样子,艾玛莉说道:“公主殿下,奴婢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希娜说道:“你说吧。”
艾玛莉说道:“皇帝陛下对您十分宠爱,照顾得无微不至,你应该珍惜眼前的一切。
对于哈罗德,你最好不要再跟他来往了。”
希娜说道:“你说的我都明白,可是哈罗德毕竟是我从小最亲近的弟弟,看到他这个样子,我实在是不忍心。”
艾玛莉说道:“公主殿下,您不是跟奴婢说过,要信任皇帝陛下,这件事不如您就告诉皇帝陛下,让他来帮助您拿个主意。”
希娜略有些犹豫,她又考虑了一会儿,点点头说道:“艾玛丽,你说的对,我不能瞒着皇帝陛下。”
晚上,李回来了,希娜就把哈罗德回到长安的消息,告诉了他。
李既高兴又有点生气。
他高兴的是,希娜对自己的信任。生气的是,这个小舅子真是有点麻烦。
李说道:“希娜,如果他真是因为担心回去后,受到迫害,大唐庇护他一下也无妨。
可是,他如果继续在从事间谍活动,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可以包容他。可是,大唐还有法律,到时候,我真的就无法再保住他了。”
希娜问道:“那臣妾该怎么办?”
李说道:“我倒是有个办法,你看这样行不行?
哈罗德可以留在大唐,但是他要离开长安。安排他到一个偏远一点的地方,生活上尽可能对他照顾,但是他在想要从事间谍活动,就没有那么方便了。”
希娜十分高兴,她说道:“陛下,您考虑的真周到,既保护了他,又避免他在大唐作出违反法律的事情。这是一举两得,臣妾谢谢您了。”
李想起哈罗德以前的行为,以及他的个性,说道:“不过,这是咱们一厢情愿,哈罗德恐怕未必会接受这个建议。”
事情果然如此。
希娜在艾玛丽的陪同下,来到了那个阿拉伯商社,见到了哈罗德。
“希娜姐姐,你来了,太好了。”哈罗德高兴的说道。
希娜说道:“你不是回大马士革了吗?你跟艾玛莉说,三哥赫马尔要害你,我觉得不会吧。”
哈罗德说道:“是真的,他在波斯打了败仗,把责任都推到了我的身上。”
希娜好奇地问道:“他在波斯打了败仗,为什么会赖到你的身上呢?”希娜不知道是因为哈罗德提供了假情报,导致了哈里发的判断失误。
哈罗德被问住了,他不敢跟希娜说自己刺探大唐的军事情报,那样,希娜对他恐怕就不是这个态度了。
他想了想说道:“赫马尔认为,他打了败仗,是我走漏了他在波斯的军事上的消息。
您想想看,我人在长安,怎么会走漏了他在波斯的军事秘密呢?
赫马尔就是个无赖,就觉得我好欺负。”
希娜对于军事上的事情不懂,不过,她觉得哈罗德的话有毛病。
第四百九十七章 三眼火铳
希娜说道:“父亲是个英明的君主,他不应该会相信赫马尔的话啊。”
哈罗德说道:“怎么不会?赫马尔是大妃的儿子,以前大妃是如何欺负你们母子的,难道你都忘了吗?”
提起大妃,希娜顿时火冒三丈,她相信了哈罗德的话。
希娜不再追问哈罗德的事情,就把李对他的安排告诉了他。
哈罗德来找希娜,就是为了获得在长安公开活动的自由,希娜的话令他傻了眼。
哈罗德认为希娜还是跟李亲近,却把自己当做了外人,心中一阵酸楚。
他想起自己不受哈里发待见,受赫马尔等人排挤,唯一感到亲近的希娜也出卖了他,心中泛起强烈的委屈,眼泪刷的一下涌了出来。
希娜看到他这个样子,心中也不好受,可是她这样做也是为了保护哈罗德。
她咬着牙说道:“你姐夫也是为你好,你干的那些事情,朝廷里有不少人知道,你姐夫压力很大。
你绑架秦怀道的事情,你姐夫替你瞒了下来。如果让秦怀玉知道了,你想想他会怎么样?”
对于李,哈罗德满腔愤恨,如果不是李耍诈,让自己上当,他怎么会给哈里发提供那份假情报?
可是,他看到希娜对李的态度,这话他可不敢对希娜说。
沉默了半晌,哈罗德说道:“希娜姐姐,在大唐,你是我唯一的亲人,我不想离你太远,请不要让我离开长安。”
希娜也真的不愿意让哈罗德远离长安,她说道:“这样吧,长安你是不能呆了,我去跟你姐夫说,尽量把你安排的离长安近一点。”
在回东宫的路上,艾玛莉说道:“殿下,奴婢觉得,他就是在利用您的同情心,他做的那些事情,放在哪里都是不行的。
皇帝陛下对您倍加宠爱,您可不能因为哈罗德,就失去了皇帝陛下的欢心。
奴婢说句不该说的话,皇帝陛下那么多女人,各个都那么出色,而且都在努力维护皇帝陛下,您觉得您就一定能够保持他的宠爱吗?
您的母亲失去了哈里发的宠爱,是什么样的遭遇?您难道也想那样吗?”
希娜本身就是给聪明人,艾玛莉的话点醒了她。
希娜聪明、漂亮,身材好,有让李宠爱的本钱。可是李的其他女人各个都那么优秀,和李的渊源都那么深厚。
希娜没有和李共患难的经历,阿拉伯帝国和唐朝还处于半敌对状态,她在这些女人当中,地位是最尴尬的一位,也可以说,是资格最差的一位。
从现在看来,希娜还是给李添麻烦最多的一位。
想到这里,希娜惊出了一身冷汗。
回到东宫以后,希娜考虑再三,决定把问题交给李处理。
晚上,李回来后,希娜来找他。
“陛下,臣妾见到哈罗德了,跟他谈过了,他说他不想离开长安,臣妾没有答应他。
他提出不想离开长安太远,臣妾也不想离他太远。不过这件事还请您拿主意吧。”
希娜毫不隐瞒地说道。
李表示理解,说道:“好吧,就让他到渭南城吧,准许他每两个月到长安来一次,你们姐弟见个面。”
希娜十分感动,她哭着说道:“陛下,臣妾谢谢您了。”
李拿起一本奏章,说道:“你要是没有别的事情,就先回去,我还有点事儿要处理。”
希娜没有走,一下子跪在了地上,哭得更厉害了。
李放下奏章,将她扶起,爱怜的说道:“希娜,别哭,还有别的事情吗?有什么事情就说出来吧。”
希娜抬起头来,望着李说道:“陛下,臣妾很害怕。”
李问道:“你怕什么,说出来听听?”
希娜说道:“臣妾从小跟着母亲,失去了父亲的庇护,受尽了屈辱。
臣妾从小就没有安全感,一直盼望着能够受到强大男人的保护,可是那只是臣妾的奢望。
阿拉保佑,真主把陛下赐给了臣妾,从此臣妾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的辛福。
臣妾担心,您会因为哈罗德的事情,对臣妾产生不好的看法。臣妾深爱陛下,害怕失去您对臣妾的宠爱。”
李望着希娜娇俏的容颜,心疼地抱起她,放在自己的腿上,笑着说道:
“你这个小傻瓜,别胡思乱想。哈罗德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
你放心好了,我会一直宠爱你的。”
希娜十分感动,俏脸贴在李的胸口,泪水打湿了他的衣襟。
看到希娜对自己的依赖,李心中充满了男性的满足和骄傲。
哈罗德被安置到了渭南城,受到了海外情报局的秘密监视。
万年县,兵器研究所。
李在科技部长黄琪的陪同下,检验最新试制的三眼火铳。
三眼火铳:3管单兵手铳,由3支单铳绕柄平行箍合而成,成品字型,各有突起外缘,共用一个尾部,单铳口径15毫米,全长350…450毫米,都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