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淘宝大唐-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希娜说道:“陛下,臣妾十分感谢您,在您的身边的日子,是臣妾中最快乐的时光!”
说到这里,她双手捧着李的大手,亲吻了一下,然后贴在自己光洁的脸上。
过了一会儿,希娜抬起头来,望着李,满目柔情,有些兴奋,有些羞涩,她说道:“陛下,臣妾服侍你休息吧。”
李说道:“等一会儿吧。希娜,关于哈罗德,有些事情要跟你说一下。”
李就把哈罗德在长安所做的事情,说了一遍。
希娜异常吃惊,满脸的担忧神色。等到李说完了以后,她跪下来,急切地说道:
“陛下,哈罗德有罪,可是他还是个孩子,请您宽恕他吧。”
李伸手拉起了她,说道:“站在哈罗德的立场,他心里向着自己的国家,也没有错。
不过,他所做的事情,已经严重的伤害到了大唐的利益,这可是间谍罪。”
听到这里,希娜又跪下了,她留着眼泪说道:“臣妾知道,可是,哈罗德从小就跟臣妾亲近,虽非同母所生,可是,他就是臣妾最亲近的人,还请陛下宽恕他。”
李没有打算处置哈罗德。
哈罗德是阿拉伯王子,他要是受到了处置,会引起很多的麻烦。
哈罗德还是希娜的弟弟,这点也要顾及到。
李再次拉起了她,温柔的说道:“我知道,就为了你,我不打算追究他的事情。不过,他不能在长安继续呆下去了,他最好还是回到大马士革去。”
希娜松了一口气,感激的说道:“臣妾谢谢陛下恩典,明天,我就让他离开长安。”
说完之后,她望着李,流着眼泪,欲言又止。
李说道:“希娜,你什么都不用说,我相信你。”
刚才,希娜真的是担心此事影响到她和李的关系,她心中十分害怕,担心失去自己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
此时的希娜,心中无比温暖,她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却忍不住放声大哭了起来!
她握住李的手,在上面狂吻,哭着说道:“陛下,臣妾永远都是你的人,为了陛下,臣妾愿意付出一切。”
李相信她的真诚,用手轻抚着她的秀发。
望着希娜梨花带雨的娇颜,李忍不住将她抱起,走向罗帐。
烛光摇曳,希娜全身心地接受着李的爱抚,释放着她全部的激情。
第二天,希娜派人叫来了哈罗德。
哈罗德近来情绪很不好。自此秦怀道被救走了以后,他就知道事情很快会追查到他的身上。他第一感觉是逃离长安。
可是,他无法就这么离开。一来,他担心希娜受到牵连。二来,就这么回去,他无法向哈里发交代。
唐朝大军并没有去支援波斯,可是他却给哈里发提供了假情报,直接导致了哈里发的决策失误。
赫马尔的战败,和哈罗德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哈罗德回去面临的处境不妙。
哈罗德考虑再三,他不能回去,除非他能够得到更加有价值的情况,比如火炮的秘密。
听完了希娜的话,哈罗德说道:“希娜姐姐,我不能就这么回去,我回去后,父亲会怪罪我,赫马尔也不会放过我的。”
希娜说道:“哈罗德,你还是回去吧,你姐夫宽宏大量不追究你,可是唐朝的其他大臣,恐怕不会放过你的。”
哈罗德哭道:“姐姐,我现在是走投无路,只有一死了之。”
希娜说道:“你回去,父亲顶多会责备你,也不会把你怎么样的。”
哈罗德说道:“姐姐,我不甘心啊。父亲好不容易对我重视起来了,可是,我却没有完成他的嘱托。我怎么能就这么回去呢?”
他哭一会儿,说道:“姐姐,你是我最亲的人,你帮帮我吧。”
“我怎么帮你?”希娜问道。
“唐朝的火炮十分厉害,将来和咱们阿拉伯人打起来,咱们的人会吃亏的。
你也是阿拉伯人,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阿拉伯的勇士们死在火炮之下吧?
我必须得到这方面的秘密,你想办法帮我得到它。”
一方面是自己亲爱的丈夫,一方面是自己的弟弟,还有背后的父亲,希娜陷入了深深的为难之中。
第四百九十章 信任
希娜说道:“哈罗德,你姐夫对我恩重如山,我是不会背叛他的,你先回去吧,我想想再说。”
送走了哈罗德,希娜心中十分难受,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思考了整整一天。
她究竟是要选择忠于自己的婚姻,还是忠于自己的民族?
当初李恪的侧妃吐蕃的明珠公主,选择了逃回吐蕃,希娜如何选择呢?
希娜如果做了明珠公主一样的选择,李将面临背叛。
这种背叛,对于其他君王来说,不过是失去了一个女人而已,甚至会为了身边少了一个奸细,而感到庆幸。
李注重亲情,这件事在情感上会给他造成沉重的打击。
在太极殿的办公室里,闲暇下来的李,也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冬季的长安,暮色早早的降临,房间里早早地掌灯了。
希娜依旧呆呆地想着心事。
丈夫、大唐、母亲、父亲、兄弟、阿拉伯,一个个问题,走马灯似得在她的脑中盘旋。
希娜头昏脑胀,有种想要呕吐的感觉。
希娜望着昏暗的窗外,下意识地走出了房间。
长安的冬季,十分寒冷,希娜的俏脸暴露在寒风中,刺骨的冰冷。
可是她浑然未觉,胸中燃烧着一团灼热的火焰。
她站在东宫的门口,望着太极殿的方向,久久的伫立。
当她看到李高大伟岸的身影,就已经泪流满面。
当李亲切的笑容出现在希娜的面前时,她不顾一切地飞奔过去,扑进了李宽大温暖的怀中。
此刻的李,心中同样感到温暖,他爱怜的拥抱着希娜的娇躯,如释重负。
李拥抱着希娜,来到了他的书房。
希娜把自己所有的苦恼,毫无保留的告诉了李,心中一阵轻松。
李望着眼前娇美的女人,也感到了信任和被信任,心中无比幸福。
李说道:“这件事唯一解决的方法,就是让哈罗德离开长安,回到大马士革去。
否则事态继续发展下去,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你才会真正面临失去亲人的痛苦。
你的母亲不会受到牵连,哈里发不会对她怎么样的。
至于哈罗德,他可能会面对一些困境,但是,他是男人,他所面临的困境是他自己造成的,他应该自己勇敢的去面对。”
希娜点点头说道:“臣妾知道,会尽快安排他离开长安。”
李说道:“这样吧,为了让他回去有个交代,我会让皇后整理出一些科技资料,让哈罗德带回大马士革。”
希娜无比感动,心中充满了幸福的感觉。
643年的春节到了。
转眼之间,李来到这个时代已经10年了。
李看望了杨妃娘娘,然后在东宫摆上了宴席。
东宫。
在东宫扩建的宴会厅里,安宁公主、长孙冲、李旦、杜荷、还有他们的妻妾们,热热闹闹的欢聚一堂。
望着眼前的情景,李想起了当年他们这些人聚会的样子,恍然如梦。
10年来,就是他们这些小伙伴,在风雨中互相扶持,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
李既庆幸,又感到十分骄傲。在这些人当中,没有人背叛,彼此间相互信任,整整十年,经历了无数的各种考验,实在是难能可贵。
众人畅谈往事,开怀畅饮。
李凝儿说道:“当年,梁王哥哥在课堂上,和孔先生比试,我可是捏了一把汗呢。”
李笑道:“李旦和杜荷这两个家伙,捅我的屁股,逼着我替他们说情,当时我的腿肚子也转筋了。
现在想想,还有些后怕呢。”
李旦笑道:“当时,我和杜荷羡慕你可以不上学了,就只能指望你了。谁让你胆小不敢出头呢?”
杜荷说道:“就是,我们以为你会挺身而出,谁想到你竟然缩了回来?
不过,要不是我们俩逼你,你也出不了那么大的风头啊。”
李凝儿说道:“那回,我可是帮了大忙的,不光梁王哥哥,就是你们两个,也都欠着我的人情呢。”
李治和程处默回来过春节,受邀参加了宴会。
李治说道:“当时,我就很奇怪,六哥平时背个书都结结巴巴的,那天那么厉害,居然倒着背书。”
李凝儿说道:“还是我厉害,当时你们都没听出来,李佑那个家伙还说梁王哥哥背错了。还是我站出来训斥了他呢。”
契乌云、水仙和希娜等人,不知道李当年还有这样的故事,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儿。
李治说道:“六哥好像是突然聪明起来了,你能不能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采纱说道:“第一个发现王爷变化的是我。王爷醒过来那天,我要帮着王爷穿衣服,他不让,还说从此要做大唐好青年,可把我吓坏了。”
李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上面说,人的朋友越多,他的幸福指数越高。他现在深深的感觉到了这一点。
李十分庆幸,他没有像其他的皇帝那样,变成孤家寡人。他有亲情,有爱情,还有友情,这些并没有因为他当上了皇帝,变得淡漠。
历史上所有的帝王中,成吉思汗是唯一一个,部下没有背叛的帝王。
李感到骄傲的是,他比起成吉思汗更加幸运,至少朋友比他要多。
宴会热热闹闹地持续到了深夜,尽欢而散。
就在这时,藏北高原上,高仙芝和薛仁贵会师了。此刻的雅鲁藏布江河谷,聚集了30万人的唐朝大军。
在高仙芝的指挥部里,薛仁贵宣布了李靖的命令,成立远征军南下兵团,由薛仁贵任总指挥,高仙芝任副总指挥。
南下兵团的主要任务,是打垮进入吐蕃的戒日王**队,彻底封锁吐蕃西面与戒日王国的边境线,截断吐蕃的来自西南各国的援助。
高仙芝介绍了目前的情况:
在唐军的东南面200里的苛则城,有3万人的吐蕃军队,西南面160里的那不如城有2万人的戒日王**队,西面的220里的日土城有戒日王国1。4万人的军队。
高仙芝说道:“打掉这两处戒日王国的军队不难,可是,咱们要想封锁边境线却很难,戒日王国的军队大举来援,发生大规模作战,咱们的后勤保障恐怕跟不上啊。”
薛仁贵笑笑,说出了一番话,令高仙芝大吃一惊。
第四百九十一章 猛将争功
薛仁贵说道:“高将军,咱们干嘛等着戒日王国的人来打呢?我的意见是主动出击,目标是这里。”
说着,他用手在地图上一指。
高仙芝一看,大吃一惊薛仁贵的目标竟然是戒日王国的首都曲女城!
高仙芝疑惑的问道:“薛将军,我有两个问题,还请赐教。”
薛仁贵说道:“高将军请讲。”
“第一个问题是,戒日王国的人口、资源比起吐蕃还多,一个吐蕃,朝廷出动了百万大军,尚且难以拿下,咱们只有30万人,怎么能够打得下来呢?”
薛仁贵说道:“高将军,这两个国家看起来实力相当,甚至从表面上看来,戒日王国的实力还要超过吐蕃。
其实不然。吐蕃是中央集权制国家,他实行的是郡县制,松赞干布对于整个国家有着极强的控制力。
戒日王国是联邦制国家,是由中央政权和一个个诸侯国组成的,就像周朝的体制一样。中央政权对于各个诸侯国的控制力较弱。
戒日王国的军队除了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军队以外,大部分在各个诸侯国的控制之下,发生战争的时候,由各个诸侯国出兵。
作战的时候,各个诸侯国各怀鬼胎,这样的军队,能有多大的战斗力?
只要迅速打垮了戒日王直接控制的军队,整个戒日王国就垮台了。
还有,吐蕃地形实在是太复杂了,物资也十分匮乏,这就造成了我军行动困难,而且在当地无法进行补给。这也是吐蕃难打的原因之一。
戒日王国的地形相对平坦,便于大军行动,物产丰富,也便于大军就地补给。
还有,我曾经在曲女城进行过考察,对当地的地形、民情,以及他们的军队,都有过一定的了解,有十足的把握,可以迅速击溃他们的军队,拿下曲女城。”
高仙芝点点头,说道:“原来如此。可是,我还有一个问题,咱们没有朝廷的授权,这样做会不会有问题?”
高仙芝是大唐名将,论打仗他是不怕的,可是,他却没有胆量擅自做主。这也是他一直滞留在藏北地区,没有什么作为的原因。
这也不能怪他,他今年已经39岁了,老成持重,是李世民时代的旧将。对于新皇帝李,他都没有见过,谨小慎微也是正常的。
薛仁贵不同,他是李一手提拔的战将,也是皇上绝对的心腹之一,他了解李,只要仗打赢,不必担心其他方面的问题。
薛仁贵说道:“高将军,这个你不必担心,皇上的心思我知道,你尽管放心好了,一切责任由我个人承担。”
自从对吐蕃开战以来,高仙芝一直受到戒日王**队的牵制,无所作为,心中早憋着一股火,可是,他没有接到朝廷的明确指示,不敢擅自与戒日王国的军队开战。
既然有薛仁贵承担责任,高仙芝自然没有意见,他说道:“薛将军既然这样说了,我没有意见。”
薛仁贵和高仙芝经过研究,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薛仁贵率领,攻击东南面的苛则城。另一路由高仙芝率领,攻击西面的的日土城。
各自完成目标以后,直奔戒日王国的都城曲女城。
高仙芝率领12万大军,连夜出发,经过4天的行军,来到了日土城。
戒日王国的军队,分成两部分驻扎,在城南5里的军营里,驻扎着6千人,城里驻扎着8千人。
高仙芝经过观察以后,决定使用3万骑兵,攻击城外的军营,2万步兵攻击守城的敌军。
为了避免惊动守城的敌军,将来工程遇到麻烦,攻击的顺序是首先攻击日土城。
戒日王国想不到唐朝会对他们开战,日土城的守军没有料到唐军会来攻击,防备异常松懈。
当天夜里,飞虎军的一个班的士兵,悄悄摸到日土城。他们悄悄接近了城门,放上了几个大型的炸药包。
“轰,轰!”火光闪过,夜幕中高原的宁静被巨大的声响打破,接着数万人的喊杀声,令这片高原喧嚣了起来。
守城的敌军还没有弄清楚什么情况,唐军已经攻进了城内。
听到日土城方向刚才的爆炸声以后,唐军骑兵也发动了对城外敌军的突袭。
黎明时分,唐军歼灭了敌军,俘虏了近万名名戒日王国的官兵,占领了日土城。
高仙芝在日土城休整了半天,留下5000人驻守日土城,他率领大军继续前进。
薛仁贵的大军在出发后,派出了两支先头部队,每支先头部队,都是由飞虎军的一个营和骑兵第11师的一个骑兵团组成。
先头部队兵分两路,一路绕道行进,去截断敌军的退路,防止走漏消息。另一路在大军的前面开路,负责清理敌军的斥候,和零散的驻扎点。
经过三天行军,就在大军即将到达苛则城的时候,被一股敌军的斥候发现了。唐朝先头部队,尽管拼命追赶,但是,还是有两名敌军的斥候跑掉了。
唐军先头部队,一面派人向薛仁贵报告,一面对敌军斥侯紧追不舍,准备抢夺城门。
飞虎军的尖兵眼看着敌军逃到了城下,边跑边报警,把守城门的敌军,看到了后面的追兵,急忙关上了大门。
敌军将领接到报告,一时弄不清楚情况,无法做出决断,于是亲自到城头查看,当他看到唐军旌旗蔽日的大军的时候,这才想起派人向曲女城报信儿,同时通知部队上城防守。
薛仁贵率领大军赶到后,迅速将苛则城包围的水泄不通。当大军完成了包围以后,薛仁贵松了一口气。
如果敌军将领第一时间率领守军突围,唐军的先头部队,是无法阻拦的,这样一来,唐军的战略意图必然暴露。
敌军守军将领,发现唐军的兵力实在是太多了,这时想起突围已经来不及了。他只好指望着派出去的信使,能够找来援军。
可是,很快他就接到了令人沮丧的消息,他派出去的信使,不是被唐军消灭,就是眼看着冲不出去,跑了回来。
薛仁贵到达城下,不想在这里耽误时间,立即下令攻城。
第四百九十二章 猛将争功 (续)
唐军架起大炮,对准北门一阵猛轰,很快就将城门轰开了。
骑兵第11师的一个骑兵团立即向城里冲去。
骑兵们冲进了城里,却发现里面居然有瓮城。骑兵们被瓮城上的弓箭和滚木雷石,一阵猛打,损失很大。
官兵们只好退了出来,损失了足有一百余人。
薛仁贵弄不清楚城里的情况,这个时候连个俘虏也抓不到,他略一思索,下令四面攻城。
原本的作战计划是,为了减少伤亡,除了北门以外,唐军各部在其他方向,都是佯攻,以分散守军的兵力。在北门集中唐军的火炮,充分发挥火炮的优势,最大可能的减少攻城的损失。
接到这个命令,唐军的各支部队,都十分兴奋,这给了大家立功的机会。
就是这样,唐军在前面也只能展开四个师的部队,其他的部队也只能白白眼馋。
参与攻城的部队,都憋着一股劲儿,想抢夺破城的头功。
唐军每个师都有一个营的飞雷炮部队,大家基本上都首先使用了这个大杀器。
当大批的飞雷炮弹落到了城墙上的时候,城墙上和附近区域,基本上就没有了守军的踪影。唐军官兵抬着云梯,顺利地登上了城头。
戒日王国的军队的战斗意志,远远不如吐蕃人,不到4个小时,唐军就控制了全城,守军大部分投降了。
薛仁贵在苛则城休整了一天,第二天一早,继续向曲女城进军。
薛仁贵和高仙芝两支部队展开了竞赛,都想抢夺打下曲女城的头功。
唐军兵力雄厚,装备精良,加上高昂的士气,一路进展顺利。
短短一个月时间,薛仁贵所部连下八城,逼近到了距离曲女城只有400里的罗东城下。
在这里,薛仁贵所部遇到了顽强的抵抗。
唐军在发动对戒日王国的战争时,派出了大批的游骑兵,严密地封锁了通往吐蕃内地的道路,当松赞干布得到这一消息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40天。
松赞干布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有心出兵夹击唐军,可是吐蕃的主力大部分被牵制在远离戒日王国的东北前线,心有余而力不足。
李靖接到了薛仁贵的报告,也很吃惊。他和指挥部的其他将领们研究了薛仁贵的报告,经过反复研究,觉得有很大的成功的可能性。
李靖一面将这一情况,上报给李。一面命令前线各部,向吐蕃发动佯攻,牵制吐蕃的主力,不使他们抽身增援戒日王国。
戒日国王接到唐军进犯的报告,第一感觉就是后悔,认为自己不该贪图吐蕃的好处,去招惹唐朝人。可惜,后悔已经晚了。
戒日国王召集各诸侯国出兵参战。
戒日王国一共下属24个诸侯国。薛仁贵和高仙芝在进军的路上,已经打垮了7个诸侯国。很多诸侯国得到消息后,不敢派兵来参战。结果,戒日国王最后只等来了12个诸侯国的军队,一共11万人。
戒日王世子带着8万嫡系部队和这11万人的诸侯**队,前往罗东城迎战薛仁贵。
2月28日,薛仁贵的15万大军和戒日王世子的19万大军,在罗东城北面的田野上对峙。
薛仁贵和戒日王世子曾经有过一段交情,薛仁贵就来到阵前,请戒日王世子出来见面。
戒日王世子原本乘坐着大象,他看到薛仁贵骑马,自己也换上一匹马来到了阵前。
薛仁贵说道:“世子殿下,别来无恙。”
戒日王世子说道:“薛将军,当年一别,十分想念,一直想和你再比试一次,今天正好得偿所愿。”
薛仁贵说道:“世子殿下,你是我敬重的英雄,在我心中就是我的朋友,站在朋友的立场上,我有个提议。”
戒日王世子说道:“说来听听。”
薛仁贵说道:“两国走到今天这一步,是什么原因,咱们就不说了。
可是,我也不愿意与你为敌,你看这样行不行?
我在这里等着,你带着队伍进攻,咱们打一仗,我败了,就带着队伍返回唐朝,你败了,就降了大唐。我会在皇帝陛下面前保举你父王做个郡王,也可以保举你一个前程。”
要是换成别人说这样的话,戒日王世子一定会怒火万丈。可是,戒日王世子却相信薛仁贵的一番诚意。
戒日王世子说道:“薛将军,你的心意我领了,可是,我不会答应你的要求的,为了捍卫神圣的戒日王国,我唯有血战到底。”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薛仁贵也无话可说,他拱手说道:“世子殿下,多保重。”说完返回了本阵。
戒日王世子回去后,派出5000名骑兵,冲了过来。在这5000名骑兵的后面,跟着2万名象兵部队。然后是2万人的骑兵部队。
薛仁贵研究过他们作战的特点,知道这是他们惯用的战术。
象兵行动较慢,保持队形相对较难,为了能够保持队形,接近敌人,在象兵部队的前面要派出骑兵部队掩护。
这些骑兵并不冲阵,他们冲到敌阵前面射箭,打乱敌人的阵型,等到象兵部队进入80步的攻击距离后,闪到两侧,继续用弓箭掩护象兵部队冲锋。
当象兵部队攻入敌阵,其余部队随后跟进。
薛仁贵派出的阵型是,最前面是普通的弓弩手,第二排是火炮,第三排是长弓部队。两翼是骑兵部队,中间是步兵的其他部队。
长弓部队是唐军的主要火力支援部队,他们以往都是排列在最前面的,利用其射程优势,在与敌接战之前,大量杀伤敌人。
这次,薛仁贵将他们排在了第三排,自有他的用意。
这时,敌人的骑兵冲过来了,唐军普通的弓弩手朝着唐军放箭,唐军第一排弓弩手向敌军还击。
戒日王世子看到象兵部队已经接近了敌军,心中十分高兴,他对象兵部队充满了信心。
这也难怪,象兵部队身披战甲,几乎是无坚不摧。
负责掩护的戒日王国的骑兵们撤向两侧。
象兵部队开始冲锋了。
第四百九十三章 猛将争功 三
戒日王世子为了迅速打垮唐军,一上来就出动了他的主力部队,整整5000头大象,这几乎是他全部的家当了,在他以往经历的战争中,最多一次的使用过1200头大象同时发动冲锋。
大队骑兵的冲锋,已经是威力惊人。
象兵部队就相当于后世的坦克部队,集群冲锋时排山倒海的气象,比起骑兵部队来,更是威力无边。
大象的吼叫声,象背上士兵们的呐喊声,大象跑动时的脚步声,汇成一股震天的声浪,骇人心魄。
对于这种情景,薛仁贵也是满心欢喜,他所盼望的,就是尽快和戒指王**队进行决战,一战打垮敌人的主力,就大局可定了。
上次在和阿拉伯人作战的时候,薛仁贵手里没有炮兵部队,这次出征戒日王国,配属了炮兵,薛仁贵底气十足。
排在唐军阵型的最前面的步兵弓弩手,看到大象冲来,立即有序地撤退了。露出了后面的81门神威大炮,和136门飞雷炮。
当敌人的象兵部队冲到只有40步的时候,唐军开火了。
217门大炮同时开火,造成的震动,甚至超过了敌军象兵部队的的威势。
神威大炮发射的是散弹,大部分被击中的大象,并没有死亡,而是负痛乱窜。炮击造成的巨大声响,引起了大象的恐慌,它们不再向前冲击,乱作一团。
正在这时,落入象兵群中的飞雷炮弹爆炸了,巨大的威力,甚至将大象都抛上了天空。
136枚15公斤的炮弹同时爆炸,威力何其巨大!
炮弹附近的都是碎尸残渣,稍远一点的是完整的被震死的尸体,场面实在是太恐怖了。
戒日王国的军队完全被震慑住了。他们本身
就迷信,除了一部分人逃跑以外,很多的士兵匍匐在地,向神明祈祷。
于此同时,唐军长弓部队也向敌军发动了攻击,箭矢将那些祈祷的敌军直接钉在了地上。
薛仁贵下令全军出击,十几万将士呐喊着冲了上去。
戒日王世子没有想到,自己引以为自豪的强大军队,和唐军交战,一个照面就垮了下来。
他控制不住戒日王**队的败逃,被败兵裹挟着逃跑了。可是他刚刚逃进了罗东城,就被唐军围得水泄不通。
戒日王世子清点了一下部队,发现跟随他逃进城来的只有2万人马,其余的人马不是被歼灭,就是溃散了。
薛仁贵围城之后,并没有马上发动进攻,而是继续对着戒王世子进行劝降。
正在这时,曲女城方向出现了大批的军队。
薛仁贵下令留下3万唐军继续围城,他率领主力前去迎战敌人的援军。
不料,前面来的军队,是高仙芝统率的唐军,在唐军的队伍里,竟然还压着戒日国王,曲女城已经被高仙芝占领了。
薛仁贵觉得自己进展就够迅速的,没想到竟然被高仙芝立了头功。
见到薛仁贵,高仙芝表面上十分谦虚,可是眼神中那份骄傲,却是难以掩饰的。
原来,在分兵的时候,高仙芝的人马少,攻击的第一个目标,又是西北方向的日土城。他和薛仁贵与曲女城的距离,整整差出了700余里。
高仙芝心中有些不满,可是他也无可奈何,谁让人家薛仁贵是主将呢。
高仙芝心里憋了一口气,决定打个漂亮仗,不能让薛仁贵看轻了自己。
高仙芝对照着地图仔细研究,发现在他的进攻方向上,戒日王国的人口密度较小,城池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
高仙芝擅长长途奔袭,他决定抓住这一战机,直奔曲女城。
一路上,他率领大军昼夜行军,路上遇到城镇也不予理睬,只管向前进发。
看到如此庞大的唐军队伍,路上遇到的那些小诸侯王们,没人敢出来交战,他们紧闭城门,生怕唐军停下来攻打他们。
高仙芝所部,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