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宏图-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起,同吃同住,同抬一个沙包,同钉一根柱子!
这哪里是带民壮治河,这,这简直就是借机练兵啊!
昔日吴起与士卒食同甑,寝同埂,出入同列。三年后,以新兵五万、兵车五百,轻骑三千,大破秦军五十万。昔日卫青行不骑马,坐不铺席,临战亲负矢石,三年后,大军直捣虏庭,破敌十万,尽俘匈奴王妻妾儿女。如今,太子柴荣在冠军侯郑子明的辅佐下,已经与数万河工,同吃同住了两年有余……
“王爷,世子在那边!”高明悄悄地凑过来,拉了一下高行周的衣袖,努着嘴提醒。
高行周迅速扭头过去,只见自家长子高怀德一手拎着一只硕大的木桶,稳稳地走向了柴荣等人,根本没注意到自家老父就在附近。一边走,还一边兴高采烈地叫喊,“来,来,殿下,子明,赶紧叫大伙都过来尝尝。尝尝我们高家秘藏的老酒!存了十几年了,我父王平素根本舍不得喝。今天全被我连锅端了,来,尝尝,舒筋养骨,活血化瘀!”
“呸!老子什么时候藏过酒,还舍不得喝?”高行周眉头皱了皱,压低了声音自辩。然而,他却没勇气冲出去,戳破自家儿子的谎言。只是一步步,倒退着走下了河堤,唯恐躲得不够及时,破坏了河堤上那群年青人的酒兴。
“王爷,要不然小的过去知会世子一声?”高朋不确定自家东主的想法,扶着高行周的腰,小心翼翼地失态。
“算了,儿大不由爷,随他去吧!”高行周咧下嘴,轻轻摇头。
一阵微风吹过,送来浓烈的酒香。虽然没有亲口喝到,却也令人神清气爽。
“走吧!”看了一眼默默无语的亲兵,高行周笑着转身。“该回家去睡觉了,人老了,精神头不济,就不凑热闹了!”
“唉,唉!”高远和高朋两个心头顿时一轻,赶紧跟上前,再度托住高行周的胳膊。
“不用,老夫身体结实着呢,用不到你们来搀!姓郑的小子说过,老夫再活个十五年都没问题!”高行周的脸上,写满了放心的笑容。甩开两名亲兵,大步流星走向先前隐藏战马的地方。
年青时的热血,仿佛在不知不觉间,又回到了他的躯体里,令此时此刻的他,全身上下都充满了活力。
年青,真好。
第八章 人心 (六)
第八章人心(六)
滚滚黄河向东流去,日夜不息。
“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棣州北侧白马坡,河水因为河道骤然收窄,而变得湍急异常,就像一条被激怒的黄色巨龙,不停地拍打在刚刚加固过的堤坝上,溅起一团团金色的水雾,被阳光一照,如梦似幻。
比河水拍打堤坝声的,是河工们整齐的号子声,“一二,起……一二,起……一二,起……一二,起……”
“一二,起……一二,起……一二,起……一二,起……”
“一二,起……一二,起……一二,起……一二,起……”
红旗招展,绳索随着号子声缓缓扯动,将一块两丈高矮,五尺见方的石碑,缓缓立了起来,就像一根定水神针般,威严地耸立在了河道最窄处,与一座刚刚加起来的索桥遥遥相对。
石碑的正面,龙飞凤舞雕着七个汉字,“棣州治河功德碑“,每个字都有芭斗大小,表面还专门涂了一层铜粉,被阳光和水雾一衬托,立刻瑞气缭绕。
石碑北面,则是治河有功的当地士绅名姓及事迹。每个名姓连同下面的文字,虽然都只占了窄窄的两行,总计加起来也没有三指宽,却格外吸引人的目光。
“张宝财,棣州白马人,正直良善,富而不骄。忧水患危害乡邻,于广顺二年舍家为国,购进无主荒地两千四百亩,捐赠粟米五千石……”石碑没等立稳,已经有好事者,迫不及待,将背面第一行字大声念了出来。
“多谢皇上,多谢太子,多谢诸位乡邻,草民,草民何德何能,敢,敢居此碑之上,惭愧,惭愧啊!”一名花白胡子,肥头大耳的乡绅跳起来,抱着肥硕的拳头,向四周团团行礼。一张圆脸,早已因为激动走了形。双目当中,也涌满了骄傲的泪水。
勒石记功,勒石记功啊!当初他闻听太子殿下派人下乡购买粮食,抱着破财免灾的想头,捐出的五仓陈年粟米,没想到居然换回了如此殊荣!当年,族里那群短视的家伙,还笑他笨!如今,看谁后悔得捶胸顿足?!
的确,这功德碑不御寒,不顶饥,可这,却是实实在在的名望。从从此之后,他白马张家,就是天下闻名的良善门第,忠厚缙绅。无论哪朝哪代,无论今后换了谁做皇帝,在黄河两岸,也没人再敢把手朝张家头上乱伸。否则,必将沦为千夫所指,在地方上寸步难行!
“刘二山,棣州大刘庄人,约己厚人,乐善好施。哀流民衣食无着,特购进无主荒地两千亩,捐赠粟米三千石,麻布两百匹,活羊……”好事者们没功夫接受张宝财的感激,继续扯开嗓子,大声念诵功德碑背后的文字。
一个四十多岁,满面红光的汉子立刻冲了过来,带着七八个家丁,将热气腾腾的肉包子,朝石碑附近的河工嘴里塞,“辛苦,辛苦,真正辛苦的是你们。草民,草民,草民不过是沾了太子殿下的光,殿下如此厚待,草民,草民真是愧不敢受,愧不敢受啊!”
嘴里喊着愧不敢受,他的脊背却挺的笔直,面孔左转右转,唯恐周围看热闹的官员、士绅和百姓们,记不住自己刘二山长啥模样!
“李达,棣州临河村人,朴实无伪,心怀乡里……”诵读声继续,又一个地方士绅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带着自家佃户,将熟肉,酒水,不要钱般朝维护秩序的沧州兵脚边摆。“愧煞了,愧煞了,都是军爷与河工们每日拼死拼活,我等,我等不过是受陛下和太子的感召,才捐出了些粮食物资而已,真的愧煞了!”
“钱小六,棣州……”
“许浩达……”
“李方锋……”
更多的地方士绅名字被念出,人群中,挤出更多的身影,每一个都努力将胸脯挺起,将腰杆竖得笔直。
在当初购买荒地和平价出让存粮的时候,无论他们当中有人是打算破财消灾,还是真的对乡邻和灾民们动了恻隐之心,至少,在此时此刻,他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当年的行为,是如假包换的积德行善!
这年头,皇上换的快,朝廷换得也快,但一个家族的好名声积攒起来,却分外耗时。而随着治河工程开始收尾,各渡口和桥梁附近的功德碑开始竖立,他们和他们身后的家族,就迅速变成了真正的地方望族。
今后,无论是换了皇帝,还是换了刺史,县令,轻易不会再有人敢窥探他们的家产和土地。否则,就是欺压良善,就是荼毒百姓,就会被全天下人所嘲笑,就会失去民心,自毁根基!
“梁小大……”
“黄四……”
“周方正……”
更多的名字被念出来,随着咆哮的黄色水,传向远方,传遍黄河两岸。
站在距离黄河不远处一座临时搭建的高台上,太子柴荣转过身,以郑子明最喜欢的庆贺方式,跟他默默击掌。
三年以前,二人联手,以“发卖荒地,平价收粮并许诺勒石记功”等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手段,为朝廷募集到了巨量的资金和粮食,为治河工程提供了丰厚的物资保障。但是那时,却没有人相信,他们事后会真的兑现承诺,真的把“只是吐出了不该得的国难财”那些吝啬鬼的名字,刻在功德碑上。
而现在,功德碑真的立起来了,“吝啬鬼”们真的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良善士绅,人们回过头来再看当初,才豁然发现,太子殿下的目光当年有多长远。
那些名字被刻在功德碑上的“良善士绅”,以前真的乐善好施么?明眼人其实都知道答案!那些名字被刻在功德碑上的“良善士绅”们,在被迫平价出让原本打算用来囤积居奇的粮食之际,没在肚子里问候太子殿下的祖宗八代,没偷偷朝写着冠军侯名字的小人上扎针么?答案也是不问可知。但是,从功德碑准备竖起消息传开之时,一直到现在,甚至还会延续到今后若干年,那些名字被刻在功德碑的家伙,一定会尽力约束自己和族人,尽力去表现得像个良善士绅,绝不敢再轻易去践踏几辈子积攒都未必能积攒起来的好名声。而让每一件善行都有善报,从现在起,也将会成为黄河两岸百姓官府公认的默契,往下流传百年乃至千年。
“子明,你,真有你的!”作为当年的见证者和整个治河工程的主要领军者之一,符昭文激动得两眼发红,也凑上来,跟太子柴荣和郑子明两个陆续击掌为贺,“如此,如此一来,殿下,殿下一诺千金之名,必将流传天下。而,而这黄河两岸的民风,也,也必将为之大变!这,这都是实打实的功德,古,古之圣贤,也,也未必……”
“是殿下当初敢于决断,才有今日之结果!”郑子明笑了笑,轻轻摇头。
“孤绝不敢贪此奇功!”柴荣内心深处,也是热流奔涌。挥了下胳膊,以颤抖的声音强调。“没有子明,没有文仲,没有潘美、藏用和陶大春,孤,孤对今天想都不敢想!”
一个言出必践的好名声,一桩解决黄河水患的盖世奇功,对现在的他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面对王峻、王殷、李重进和那些投机之辈的联合打压,他这个太子,已经连续数月不敢返回汴梁。而随着水患被解决的消息和移风易俗的壮举被传回朝堂,那些联合起来窥探太子之位的人,必将受到当头一击!
“别谦虚了,这个时候,你不能谦虚。有些事情,你不敢想也得想,谁叫你是太子呢!”郑子明抬手轻轻锤了柴荣肩膀一下,一语双关。“有些责任,也是命中注定,咱们谁都逃不掉!”
说罢,也不管柴荣如何理解自己的话。转过头,看着河畔熙熙攘攘的人群,会心而笑。
修桥补路双眼瞎,坑蒙拐骗福满门。当生活在某一个国家,某一片地域上的大多数人,,失去了对“善”的追求,失去了对“善”的敬重,转而不分青红皂白,以明火执仗为勇敢,以巧取豪夺为荣耀的时候,这群人的精神,就会日益衰弱下去,甚至会走向死亡。
当生活在某一个国家,某一片地域上的大部分的人,连自己的左邻右舍都坑,怎么可能有勇气舍生取义?怎么可能在面对入侵者之时,挺身而出,众志成城?
以石敬瑭为楷模,以韩匡嗣为榜样,为出卖族人者做传,为引狼入室者立碑,将敢于站出来抵御外辱者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死,将与敌偕亡的反抗者以“愚昧”二字打入另册,不过是其精神衰退的一种外在表现而已。
是病,就得治,这是医者的信条。
郑子明的岐黄之术居当世之首,郑子明对当世顽疾的认识,也远超同辈和各位前辈。记忆里那些越拼凑越清晰完整的时光碎片,令他生出了一双远比普通人锐利的眼睛。可以透过疾病表象,看进患者的骨髓。甚至在某一局域,能穿透时光,看清三世三生!
采取由上到下的手段,主动去回报那些善行,无论当初行善者是被迫无奈还是有心,只是他给眼前世界开出药方的中的一副。在他的背囊中,还有更多的药方,更多的针石,随时可以拿出,只待外界有足够的空间,只待能找到恰当的时机。
“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黄河奔流,日夜不息。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第八章 人心 (七)
第八章人心(七)
一直到太阳落山,黄河棣州段的功德碑落成庆典方才结束。
柴荣和郑子明两个各自骑着一匹辽东骏马,在五百余名亲兵的保护下,匆匆离开了河滩,朝着棣州城疾驰而去。
城内,座落着柴荣的岳父,魏王符彦卿的一处宅邸。老将军心疼女儿,自打符赢年初为柴荣生下了儿子宗训之后,就派人将她连同外孙一道接回了娘家,每日锦衣玉食,关照不断,唯恐让母子俩受到半点委屈。
连日的奔波操劳,让这群铁打般的汉子,脸上都难掩倦色。但走在队伍最核心位置的柴荣,却丝毫不敢松懈,一边抬头不停地打量着四周的地形地貌,一边低声跟身边的郑子明商量:“三弟,魏王虽然与我名为翁婿,待宗训也一直不错。但是,他和高行周一样,身上还扛着一个偌大的家族。所以,哪怕他今天有些话说得不对,或者有些行为出格了些。念在你嫂子和你侄儿的份上,还请你容让一二!”
“哪里的话,大哥?”郑子明抬起头,嘴里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你放心好了,兄弟我是那种不懂得尊老敬贤的人么?脑袋被石头砸了,才会跟大哥你的岳父去较真儿?放心,今晚无论他说什么,我权当是耳旁风!”
“那就好,那就好。今晚符昭序应该也在,他能有今天成就,多亏了你当年的提携。所以,想必我那岳父也不会太过于为难于咱们!”柴荣心里一百二十个不放心,表面上,却尽量装作一幅高兴的模样,大声补充。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符老狼是他的岳父不假,可这位岳父大人,在差不多将近三年的治河时间里,却根本没给他和郑子明半点儿帮助。甚至在施工队伍进入符家所控制地盘时,暗中指使爪牙,给大伙制造了许多障碍。虽然这些障碍,最终都被郑子明一一跨了过去,可双方之间的矛盾,却也清晰地浮现在了水面上。
是以,在队伍正是进入棣州城之前,柴荣无论如何,都得跟郑子明提前打好招呼。免得自家三弟遇到刁难后,当场给符彦卿下不了台。那样的话,他倒是好办,反正以河工事务紧急为由,随时可以一走了之。妻子符赢就为难了,一边是丈夫,另外一边是父亲,无论帮谁说话,都难免心如刀割。
“其实,你不说,我也不会招惹符彦卿。他老人家,更不会在酒宴上让你这个女婿难做!”敏锐地发现柴荣有些言不由衷,郑子明笑了笑,低声补充,“那以前做的那些事情,十有**,是做给外边人看的。否则,咱们没那么容易就将麻烦一一摆平。毕竟,这里是他的经营了多年的老巢,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无论想什么事情,都可以随心所欲!”
“那倒也是!”闻听此言,柴荣心里顿时就是一松。笑了笑,喘息着点头。
如果把符彦卿故意给治河工程设置障碍的举动,看成是做给王峻等人看,则一切都可以解释通了。符家向来奉行明哲保身,自己虽然贵为太子,在真正当上皇帝之前,也甭想得到符家的绝对支持。况且当年,三弟郑子明还鲁莽地拒绝了符家的拉拢,气得符赢的妹妹符妫洒泪而走。
想到符赢的妹妹符妫,至今还云英未嫁,柴荣心里就又开始隐隐担忧。自家三弟也是,都娶了陶三春和呼延云了,何必单单将符妫给拒之门外?放眼天下,如今那个年轻有为的英雄豪杰,家里不是藏着一大堆莺莺燕燕?况且那常婉莹,还是个如家包换的豪门贵女。早就见惯了自家父亲和哥哥妻妾成群的她,能容得下乡下姑娘和敌国大将的女儿,又怎么会在乎通过联姻的方式,为自家丈夫增添一个唇齿相依的盟友?
“末将以为,魏王再倚老卖老,也不会特地选择在今天跟殿下和冠军侯添堵!”正犯愁一旦在酒席上有人旧事重提,自己如何才能帮助郑子明蒙混过关之时,柴荣耳畔,却又传来潘美那略显稚嫩的声音,“他原先不想支持殿下,无非是担心殿下实力不足以自保,拖累符家而已。但殿下别忘了,若论擅于审时度势,魏王他老人家绝对能排到天下前三。半年前,连齐王见了咱们的河工及护堤军之后,都不再反对高怀德追随殿下。以魏王的老辣,岂能判断不出来,这日后的江山该归谁所主?”
“仲询,比别乱说!”柴荣被吓了一跳,赶紧扭过头,低声强调。“我父皇天子春秋鼎盛,德泽有加,能为万民造福的时日长着呢!”
“万岁只钟意你一个,也是事实!”知道柴荣口不对心,潘美笑着耸肩。
“那也不能这么说,否则,传扬出去,对你,对我,都不是什么好事!”身为太子,柴荣在皇位继承一事上,向来谨慎。摇摇头,继续低声补充。
“仲询,你刚才的话,的确过分了!”潘美正想辩解几句,却被郑子明笑着打断,“小心给某些人抓到把柄,谁都救你不得!”
“噢!”潘美最服气的人,就是郑子明。沮丧地答应了一声,将准备好的说辞全都吞回了肚子里。
“不过,我以为,有些话,大哥还是及早跟符老狼说明白了为好!”压服了潘美,郑子明又笑着将目光转向柴荣,“过去他符家骑墙观望,的确情有可原,并且也的确占到了便宜。可符家不能一直骑墙观望下去,或者永远两头下注。否则,在外人看来,连你的岳父家都不对支持你,你这个太子……”
“我知道,如果找到恰当时机,我会推心置腹地跟岳父谈一谈!”柴荣胸口好像被人突然锤了一拳般,闷得有些难受。抬头看着渐渐被夜幕笼罩的棣州城,大声许诺。
仲秋刚过,夜风里已经隐隐有了些寒意,地面上的水汽被风一卷,散发出淡淡的白烟,如梦,似幻。
在夜色和烟雾的包围下,整个棣州城从远处看去,宛若传说中的蓬莱仙境。只是不知道仙境里的神明们,到底是吸风饮露为生,还是也像凡夫俗子一样,有割不断的七情六欲,离不开的人间烟火?!
第八章 人心 (八)
第八章人心(八)
棣州城中央偏北,魏王府。
里里外外,被鲸油灯照得亮如白昼。仆人、丫鬟们,匆匆匆匆忙忙往来于厨房和大堂之间,将装在盘子内的各色瓜果,流水般往上矮几上摆。
正中央的主位上,大周魏王符彦卿危襟正坐。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望着周围,就像一头年迈的狼王,在巡视着自己的领地。
虽然是招待女婿的家宴,但因为有郑子明、潘美等领兵大将在场,女眷照例是不能出来露面的。而负责帮忙张罗宴席的长子符昭序又是个毛糙性子,没等正餐前的水果摆放整齐,就已经进进出出跑了好几圈儿。
符彦卿被他晃的头晕,忍不住用力拍了下桌案,大声呵斥,“坐下来,竖子,你什么时候能有些人样?好歹你也是一镇节度,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阿爷,我,我这不是……”符昭序被训得面皮发红,赶紧停住脚步,擦着汗解释,“我这不是怕出差错么?妹夫和郑子明每天在河堤上摸爬滚打,难得吃上一顿安生饭。万一……”
“这是魏王府,不是边塞!”他不解释还好,一解释,符彦卿的鼻子差点没被气歪。猛地又拍了下桌案,大声呵斥,“从里到外,都是世代追随咱们符家的老人……”
“阿爷,阿爷,到了,姐夫和郑将军马上就到了!”一句话没等说完,大堂外,已经传来魏王府世子符昭信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我安排在城门口的家将刚才送回信来,姐夫,姐夫他们已经进城了,正在安顿护卫。大约,大约半炷香的功夫,就能到家!”
“哦,来得倒是快!”符彦卿笑了笑,微微点头。旋即,大声向门口的亲兵吩咐,“贵由,去,命人敞开正门,铺上红毡,准备迎接太子。”
说罢,也不待对方回应,从铺着虎皮的胡床上走下来,先倒背着手在屋子里踱了半圈儿,,随即,又朝着符昭序吼道:“还在这里傻站着做什么?去后宅,给你妹妹带个口信。等会儿,让她找机会把宗训带出来,认一认他的几位叔叔!”
“噢!”符昭序低低的回应了一声,却不想动身。给妹妹带口信,随便一个仆人或者丫鬟就能做,犯不着由他这个节度使去。而太子柴荣和对自己由举荐之恩的郑子明马上就到家门口儿,他不去迎接,就实在有些失礼了。
还没等他想好该怎么把自己的想法禀告给父亲听,站在门口世子的符昭信已经雀跃着举起了手臂,口中叫道:“阿爷,我去,我去和姐姐说,这事儿不用劳烦哥哥。”
说完,哧溜一下,如闪电般冲向了后院!
符彦卿哪还不知道自己这两个儿子都在想什么,恨铁不成钢的指了指符昭序,摇头而叹“你呀,你……,要是有你弟弟一半聪明,老夫也不至于如此劳心劳力,唉!朽木,真是朽木不可雕也,亏得郑子明能看上你!”
“这……”符昭序被训得满头雾水,抬起头,可怜巴巴地看着自家父亲,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见他满脸委屈模样,符彦卿的心里愈发失望,摇摇头,干脆拔腿走出了大堂正门。“好好做你的节度使吧!有些事情,你不懂也好。懂了,反而招灾惹祸!”
“噢,是,父王!”符昭序愈发感觉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苦着脸答应了一声,小心翼翼地跟在了父亲身后。
从小,他好像就不受待见。数年前甚至被父亲直接剥夺了家族的继承权,关在屋子里闭门读书。好在后来遇到了太子柴荣和七镇节度使郑子明,才终于能有机会吐了口气。本以为自己都当上节度使了,还接连两年得到了皇帝陛下的嘉奖,多少能够让父亲满意些。谁料,这次回来探亲,依旧是从父亲嘴里听不到半句表扬或者鼓励的话,动辄就被数落个灰头土脸!
可我究竟哪里做得不好?望着年近六十,却依旧虎视鹰盼的父亲,符昭序心里一阵阵发寒。
父亲不想让自己继承这个家,自己当年就已经顺从把少族长的位置交了出去,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说!父亲觉得自己没本事,志大才疏,可在节度使位置上这三年来,自己一边组织人手屯田垦荒,一边打击那些跟幽州暗通款曲的堡主寨主,已经令治地焕然一新。父亲觉得自己不懂得把握机会,广结善缘,可自己跟柴荣、郑子明、赵匡胤、高怀德等人都相交莫逆……
比起至今还在父亲羽翼下的世子弟弟,自己究竟哪点差了,怎地就这么不受待见?
正百思不解间,耳畔忽然传来了父亲符彦卿的声音,“你觉得很委屈,是不是?觉得我待你就不像亲生父亲,而你弟弟,才是我的嫡亲长子?”
“不敢,父王,孩儿不敢!”符昭序的鼻子顿时一酸,勉强笑了笑,拱起手来回应,“父王向来高瞻远瞩,无论做什么,肯定都有道理。只是,只是孩儿愚钝,总是让您老失望!”
话说得毕恭毕敬,却是僵硬冰冷,透着如假包换的疏远之意。符彦卿闻听,心里顿时就是一疼。随即,咧开嘴,苦笑着摇头,“呵呵,做了三年节度使,别的没学会,倒学会绕着弯子说话了!不错,不错,你当年要有现在的三分本事,为父也不至于让你关起门来苦读。”
“父王做事,肯定都是有道理的!”符昭序鼻孔里,酸得愈发厉害,又拱了拱手,强笑着回应。
“你果然是不服!过去的事情,老夫就不说了!就拿今天的事情来考考你吧,刚才老夫让你去给你妹妹送信,你为何不去?”知道自己长子是个什么脾性,符老狼继续笑着摇头。
“孩儿,孩儿跟太子殿下,跟冠军侯,都有袍泽之谊。他们,他们难得来父王的府上一次,孩儿,孩儿不出去迎接,就太失礼了!”符昭序的回答很坦诚,丝毫不做任何掩饰。
“那你弟弟为何去后宅了?”早就知道答案会是如此,符老狼丝毫不觉得意外。撇撇嘴,笑着继续追问。
“世子,世子年龄还小,跟太子和冠军侯也不熟!”反正自己已经这样了,符昭序索性继续实话实说。
“唉!这就是你们俩的区别。老夫还有一句话,让赢儿找机会带着宗训出来,拜见他的几位叔叔。”符老狼叹了口气,上上下下打量自家长子,再度轻轻摇头,“你没听见,或者听见了,却没走心。而你弟,却立刻明白了为父的意思!”
第八章 人心 (九)
第八章人心(九)
“没走心?”符昭序皱起眉头,委屈和不解写了满脸。
不就是没去知会妹妹,找机会带孩子出来拜见郑子明等人么?这跟走心不走心有什么关系?郑子明又不是第一次见到宗训?当年妹妹跟柴荣成亲之后迟迟怀不上孩子,还是吃了郑子明所开的汤药之后,才终于有的喜讯。两家关系都亲近到如此地步了,还在乎那么多繁文缛节作甚?
“我要的是你妹妹带着宗训,在老夫的见证下,出来拜见冠军侯!”见符昭序依旧是一幅朽木难雕的模样,符彦卿真恨不得冲着儿子的脑袋踹上几脚,好让他重新开一次窍。“郑子明年方弱冠,就已经是冠军侯,七镇节度使。将来如果太子做了皇帝,他的位置怎么可能低得了?而既然是皇帝,就不可能只娶你妹妹一个。万一太子再和别人生下孩子,宗训的地位该如何保障?还不赶紧趁着现在,你妹妹跟太子夫妻之情正笃,老夫依旧能有几分薄面的时候,给他找个合适靠山?如果能郑子明答应多看顾宗训几眼,或者干脆收了宗训做弟子,将来即便你们几个做舅舅的不争气,天下谁又能欺负得了老夫的外孙?”
“这……”没想到一件看似再普通不过的小事儿,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多的玄机。符昭序顿时听了个目瞪口呆。然而,在内心深处,却依旧有个极低的声音在不服气地嚷嚷,‘用得着么?一家人什么话不能直接说?况且宗训说不定将来跟我一样,无论怎么努力都不受他父亲待见……’
“不服气是不是?你难道还以为,老夫不知道这两年在任上那些政绩,是怎么来的么?”知道自家长子是个什么模样,符老狼叹息着撇嘴,“一年四季,什么时候该干什么,差不多郑子明都已经替你写在纸了,你只需要照着做就行,根本不用自己去想。遇到突发事件,也有赵匡胤和高怀德帮你出谋划策,无须你劳心劳力。这种便宜节度使,给根骨头狗都未必比你干得差,你还有什么好沾沾自喜的?”
“父王!”被符彦卿的比喻,气得两眼发红。符昭序忍无可忍,大声抗议,“孩儿,孩儿在你眼里就如此不堪?孩儿,孩儿能有今天,也是战场上一刀一枪换回来的,可不是仗着你老人家余荫!”
“不仗着我老人家余荫?呵呵,说得好!不仰仗我老人家余荫,太子和郑子明会看上你?”符彦卿丝毫不顾及儿子的感受,继续大声冷笑,“好吧,即便人家看上你了。看上你老实听话,忠诚可靠,还特别地知恩图报。可就你这幅直心肠,将来能从地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