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主宰江山-第2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楼下的房间光线亮亮的,早晨的阳光透过房门和窗户照射在客厅陈旧的家具上。

    最中间摆放的那张八仙桌都已经掉漆了。

    张家现在的住处就是一个老旧的木板房,屋里面的墙壁都泛着黑色,不大的房子分上下两层,底层除了一个客厅,还有一间卧室,然后是一间厨房。

    门口还隔着一个簸箕,搭在一个放到的凳子上,里头晒着一堆巴掌长的小白条。

    鲁山挨着昭平湖,虽然地处中原,离大海还有还几千里地,可这儿吃不到海货,却不断河鲜。

    昭平湖里的鱼虾捞都捞不玩,也谁都可以去捞,只要避开春天里的休渔期就可以了。

    但休渔期只在昭平湖里进行,周边大大小小的河流可没有休渔期这么一说。下汤镇周边有很多昭平湖的支流,一年四季这里的河鲜就没有断绝过。

    昨天吃的就是清炖白条,今天早上的吃食主菜果然还是清炖白条,然后还有小葱拌豆腐和干烧茄子,再加一盘炸鱼。

    这个是要费油的,上面还撒着辣椒粉。炸得酥酥的小白条,一口吞下连骨头都能嚼碎咽下去。

    筐子里头还有拳头大的白面馒头,再后就是一人一碗锅里撒了一把米的稀饭。

    张家的伙食在鲁山处于平均线水准稍上一些,这个水准的早餐对于这个时代的很多人来说则绝对可称的上丰盛。

    一家三口都围坐在一张桌子上吃,张家早就没有过去的规矩了。从地主变成了小门小户人家,那规矩也随之换掉了。

    当然,张文亮是张氏的心肝肉,除了这些饭菜之外,他的早餐还有一个煮鸡蛋。

    每天张氏都要煮一个鸡蛋给儿子吃,要么就是一个盐鸭蛋。

    张家院子里养的鸡鸭,下的蛋,张氏从来不卖,全留给宝贝儿子吃。

    “娘,学校里有复习资料。老师说学生家庭条件允许的可以花钱买,都是这几年中考的知识点集锦。我……,我想买国文和自然的……”

    张氏正大口喝着稀粥,嘴里含煳地嘟囔着:“要多少钱?”

    “两门两块钱,一门一块。爹,给我钱。”

    张文亮眼睛看着自己对面一边喝粥一边看着报纸的父亲。

    “没有!”一边喝粥一边看报的张子祥头也没抬,就闷声答道。张文亮的学习太让他糟心了。张子祥心中有一个直觉在说话,给张文亮投资再多的钱也要打水漂。

    张文亮听了父亲的话却一点不以为然,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有母亲,他更知道自己从学习上切入话题,绝对会赢得母亲的支持。

    “没有没有啥啊?两块钱能买有啊?”

    “你别在这憋气,儿子上学重要。”

    “你那闺女倒是不给你要钱,还能挣奖学金呢。可是指望不上,人家心里就没咱们仨……”

    张文亮低下头喝着稀饭,他母亲又进入唠叨状态了。而内心里烦躁躁的张氏并不知道自己这又一次就是重提的唠叨虽然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好了一点,却也无形中让自己的儿子变得更不耐烦了。

    没有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希望听到自己的母亲拿自己姐姐的命运换自己前程的打算。没有一个有志气的人会愿意一遍又一遍的听这种话。

    张文亮拿到的不仅仅是两块钱,而是三块钱。他们下旬中要去戏院看戏,那难免是要有花销的。

    这多出的一块钱除了这个事外,也算是张文亮这旬的零花钱了。

    只是张氏根本不知道,她的宝贝儿子在上学的路上饶了一个大圈,来到了鲁山第一幼儿师范学院的大门口。然后没有多久,张雯婧就出现在了校门处。

    张雯婧对自己的父母真没什么感情,可是对张文亮这个小弟,不喜欢可也说不上厌恶。

    至少在眼前的大难题上,张文亮是支持她的。

    “姐,这是五块钱。咱爹要我给你的……”幼稚的张文亮不知道该如何修补自己母亲和张雯婧的隔阂,但他觉得自己可以用父亲当招牌,然后尽量的弥补双方间的缝隙。

    张雯婧看着弟弟离开的背影心头上闪过一抹温暖,她之前发誓要永远离开这个可恨的家庭,永远不再登这个罪恶的大门,但是冰封一样寒冷的心今天却照进来了一抹阳光。

    这么阳光很微弱,但是却如一丝希望,如黑夜中亮起的一抹白光,让张雯婧永远的记住了亲情。

    离开鲁山的马车上,张雯婧倚着窗户向外看,如果可以的话,她也喜欢自己是在亲人的送别下离开家乡的。可惜她的父母更是她的仇人,为了彻底摆脱他们,张雯婧选择了进宫。她的履,她的籍贯,她的学,都让她非常非常顺利的跨入了皇宫的大门。

    张雯婧手中还那儿一本书,刚刚她还简单的翻阅了这本书。

    儿童房,幼儿园、游乐场,皇宫里的孩子真幸福啊。皇帝真爱他的孩子!

    从这本手册简单的介绍中,张雯婧完全看不到公主和皇子的差别。天下肯定也有如皇帝这样疼爱自己的儿女的父亲,可怎么就没让自己碰上呢?

    皇帝的距离太过遥远,可自己的邻居呢?赵叔家里过的还远不如张家呢,但是赵家一家人从来就都和和美美,不知道让自己羡慕了多少回,怎么这样的日子就没有落到自己头上呢?

    马车上想入了神的少女,不自觉中,马车将少女的故乡远远地抛在了身后,越来越远。

    ……

    而牛顿肯定不知道自己认为是‘人间天堂’的鲁山还有怎么的一幕。(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南京

    玄武湖外的钟山某处山岭。

    清晨,天色微明,隔着玄武湖能够望见的国宾馆的灯火依旧通明。无数值夜的哨兵打着哈欠,巴巴的看着天空上的启明星,希望天空变白,换哨的时间早点到来。

    十几个穿着单衣,胸前拴着一个背篓的男人已经从山岭入口走到了玄武湖边。

    天还没亮,这些人就已经分成几拨,相隔几百米,各守一处。他们相互仇视着,彼此看着对方的眼光全都隐含着恶意和不善。若不是他们知道南京这一代散养场的规矩,不能打架,治安处罚十分严厉,看那凶恶的目光,他们之间很可能早就要开打了。

    眼前的山岭是分布在南京周边山岭地带的十多家专业养殖场中的一个。

    山岭上散养着无数的鸡鸭鹅,因为它靠近水。

    而有的山岭上则饲养着猪、羊、兔子、野鸡、獐子、麂子等不同的野物,这完全是因为南京每日所需的蛋禽肉类日益增高,让无数人从中看到了利润,然后其中的一部分人迅速的行动了下,他们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

    眼下这个就是成功的例子。

    这个时代很难想象后世那规模巨大又密集的现代化养殖场,说到养殖,更多的是靠着地理优势进行的散养。

    而那些饲养着野猪等野物的养殖场不去说,如眼前这个饲养着鸡鸭鹅等禽类的养殖基地,那每天就都需要大批的人搜山索地的来翻捡鸡蛋、鸭蛋、鹅蛋。

    这些人不算他们养殖场的工人,就好比过去的短工,按照自己的工作效益拿钱。

    每个人上山前都穿着养殖场提供的无兜无袋工作服,胸前绑着一个篓子,连水壶都不让带,捡到的鸡蛋、鸭蛋和鹅蛋都放到篓子里,然后到了工作结束,按自己捡到的蛋类的重量拿工钱。

    按照养殖场的规定,任何人在工作期间是不能吃东西的,只能喝水,水缸在入口处,至于因为喝水而耽误了工作,拿的钱少了,那就只能怪你自己,怪不得别人。所以没有有人在捡蛋的过程中故意喝生蛋,那生蛋很腥的,只要一检查就能知道的。

    而且每个人都划定工作区,如果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发现有故意被砸破的蛋类,嘿嘿,养殖场可也有办法找人讨钱的。

    不公平是不是?整个规定设置中肯定有漏洞,毕竟这个时代没有监视器。就比如那破开的鸡蛋,上面粘两根鸡毛,鬼知道那是人为的,还是母鸡自己搞碎的?再有不得惊讶鸡群、鸭群、鹅群,这样会影响他们的产蛋数量和速度,但鬼又知道真的受惊了没有呢?

    可这些的解释权全在养殖场。连一个‘失手率’都没有,同样的也没有‘奖励’,因为他们都是短工。

    所以这个工作的收益不算低,但是也绝不容易做。别忘了,南京地区还有梅雨季。这工作真的很辛苦。

    捡蛋的工作时间很快就来临了。入口处等待的人群也从十几个变成了二三十个,这些人借着天空泛起的白皙往山上去,沿途惊起了鸡鸭鹅群的一阵惊叫。

    孙旺福看着眼前的一连几窝中个头大大的鹅蛋脸上喜滋滋的,他没有急着去捡,而是先从篓子里拿出了一双油布手套。不管是鸡蛋还是鸭蛋、鹅蛋,气味都是很重的,那些蛋类的外壳上甚至还沾着血迹和屎一样的玩意,不戴上手套赤手去拿,捡不到半篓,手上的气味就恶心的让人作呕了,就像抓了一把鸡屎,然后用水把鸡屎冲干净,实际上手掌却还是满满的鸡屎味道。

    养殖场每天产出的鸡蛋、鸭蛋、鹅蛋加在一块能有六七千个,巅峰期可有上万个,至少稍微有经验的人都能捡上两篓子,一篓二十斤,工钱则是一斤五分。

    南京市场上的鸡蛋已经买到了八角五分钱一斤,都跟猪肉一个价了,它们也跟肉类一样,不是因为少而贵,而是因为供不应求,所以价格才不断上涨。孙旺福记得,最早时候他老家无锡的鸡蛋只三十多文一斤,兑换成现在的纸票,那就是才五角。而当时的猪肉也就四五十文一斤,可现在一个八角五分一斤,一个九角一斤。

    过去他给人家打短工一天的工钱还买不到两斤鸡蛋,可现在他一天只在养殖场就能挣两块钱,比过去的两倍还高,可这鸡蛋价格也随之上涨啊。

    过年的时候,价格更能高到一块一斤。但即便如此,他家的生活也比过去要强。

    孙旺福顺手在一边的树皮上抹了一下,鼻子就跟闻不到篓子里让人恶心的气味一样,手中握着一根竹棍,继续往山上走。

    他心情很愉快,对于贫苦人家来说,这点臭味道算什么呢?更重要的是美好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挣到了手中的钱财,这些都是皇帝的恩惠啊,是当今皇帝让自家过上了好日子。

    不过一会儿功夫,竹篓已经满得冒尖,孙旺福转身下了山。

    篓子从胸前转移到了背后,盖子也扣了上,似乎是早晨山林里的露水让竹篓外皮变得有点湿润。背着二十斤重的竹篓,孙旺福的脚步却格外的轻快,想到这一篓就是一块钱,再多的疲劳也从他身上淡去。

    早晨七点钟,万道阳光照撒在大地。工作结束了,换回了自己原来衣服的孙旺福,口袋里比来时多了一张一块的纸钞,另外还有八个一角的硬币和一斤鸡蛋。

    这一斤鸡蛋就是在养殖场买的,只需要伍角五分钱,就可以了。谁让孙旺福是捡生蛋的‘老人’呢,还老实本分!养殖场便宜给,算是对他的福利了。

    只用了一刻钟的功夫,他们已经到了西安门外的市场。孙旺福不需要进城门,外面的集货市场就有他的所需要的一切。这里有做收购的,也有做销售的;有做批发的,也有搞零售的。孙旺福是这里的常客,因为这里每天早市上都有很便宜的海产卖。

    不知道什么时候,海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东南地区,从最基本的海带、紫菜,到大小不一的海鱼,包括口感粗糙,但价格便宜的鲸肉,至于海参、鲍鱼、鱿鱼、章鱼、螃蟹、海虾、海贝、蛤蜊等之类的,就更别说了。孙旺福在西安门这个小市场里甚至还见到过海胆。

    孙旺福赶到这里的时候时间已经接近七点二十了,这个时候已经临近早市的末尾,所以海产会卖的更便宜。走进市场,迎面就是四个大大的棚子,每个大棚的长度都能超过十丈,宽度达到三丈,而相互间的间隔也不下三丈,可以轻松的通过四轮马车。就好比现在,大棚与大棚之间就停着十几辆卸了套的四轮马车,靠着马车堆放着成叠成叠运送蔬菜、肉类、蛋类和渔货的竹篓、簸箕和竹筐。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诸多未来混杂后形成的刺鼻味道,地上还残留着大滩的水渍和菜叶、菜帮子、烂菜之类的垃圾。

    这些东西在市场关闭后,也就是上午十点钟之后,会有专门的人来打扫和清理,那些乱七八糟的烂菜叶等会被买到周边的养殖场喂猪喂鸡。

    孙旺福经常过来买小鱼小虾,也不知道是谁说的,鱼虾吃了比肉好,尤其是对小孩,吃了更聪明。

    “老孙,走去喝一杯?”一同来菜市场的几个同伴很快都买完了东西,然后热情的招唿他。

    “不去了,回去早点睡,下午还得去扛活呢。”孙旺福笑呵呵的回绝了,这捡生蛋的活儿太累了,大老早的起来,他要赶回家去睡一觉。而且喝酒不花钱啊?

    你不可能一顿顿都让别人掏钱,那是要轮着来的。孙旺福觉得有那个钱,还不如多买点鱼丸、肉丸给孩子补补呢。他有三个孩子,可只有一个男孩,头一个是闺女,最小的那个也是闺女,还只有两岁,只有中间那个是个宝贝儿子。马上就要到进学堂的年龄了。孙旺福更要攒钱了。

    和同伴分开后,孙旺福提着自己自己的鸡蛋,还有刚才买的一大块豆腐和一包笋干,往海产大棚转去。

    四个大棚各有区别,一个是买瓜果蔬菜的,一个是买调料、大酱、咸肉、咸鱼,还有风干的腊肉、山货的,然后是买活禽和猪羊牛肉的,最后一个才是买水产、海产的。

    海带、紫菜、干鱼片、鱼干、鱼肉茸、鱼露、蚝油、虾酱、鱼丸、虾干、虾米之类应有尽有,都用粗纸油布或者小竹筐、草包之类的包好堆在货架上;同时鲤鱼、花鲢、黑鱼、长薄鳅、紫薄鳅、白甲鱼、老鳖、大黄鱼、小黄鱼、鲞鱼、鲳扁鱼、鳗鱼、马鲛、白姑鱼、石斑鱼、青鲇、青蟹等,或是水产或是海产,各类常见不常见,甚至叫不出名字的鲜鱼活虾活蟹在活蹦乱跳,养在一个个小水池里。

    而小池子边还都有一个不大的水车,通过转轮、皮带、杠杆连接着外头的的器械上,通过畜力不断地带动水车,不断的转动着,一个个池子里的水车不断的翻动水花。

    据说这样能保证水池里的鱼活的更久。

    这里还能经常看到冰块,水池里如果有死鱼的话,要么是刚刚死去的,要么就已经给码放到冰块上,用碎冰覆盖着保鲜,虽然是死鱼但买回家吃一样鲜美,关键这冰鲜鱼售价只有鲜活鱼一半,再晚一点去,打折更是只有原价的两三成。

    孙旺福不是第一次来了,他过去和鱼打了二十年的交道,他家在浙江沿海,大小就跟着父亲下海。但是第一次到这里的时候,那真是看得他眼花缭乱。

    海洋捕捞公司真的很厉害,大船大网就是比小渔船要强。据说一网就能捕几千斤。

    当今朝廷不限制海边的船大小了,不管是商船还是渔船就都往大里造,孙旺福心中暗暗感慨,他家要是能有一艘中型的捕鱼船,他也不会出现在这儿了。早就过上好日子了。

    这几年朝廷严刑厉法之下,过去的渔霸们要么改行跑路了,要么就进了大狱,或是给打了靶子,世道好的太多了。

    今天孙旺福买了半斤虾干、一斤鱼丸,还买了一斤肉丸,不是猪肉、羊肉、牛肉,而是鲸肉。

    这个更便宜。

    再加上豆腐和笋干和一斤鸡蛋,整好用去了一块钱,孙旺福兜里头就只剩下一张一块的纸钞和三个一角的硬币、一个五分的硬币了。

    手里提着草娄,孙旺福不行走到了西安门车站,就在里市场不远的地方。熟门熟路的登上一辆公共马车,孙旺福把手里的月票递给质检员验看,然后径直上了顶层。他知道自己身上隐隐有股不好闻的味道,所以他从来不坐底层,而是都上马车顶上。

    马车可以载着孙旺福回到自己家附近,他家可不在南京城内,而是在南京城墙的外面,在秦淮河向西四五里的地方。

    这里可不是农村,只能说这儿算是城乡结合部。

    南京作为一个中国第一流的大城市,就现在全世界的情况看,南京城也是最顶尖的大都市之一,这样的一座城市,城墙外四五里的地方根本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农村’。可是别忘了南京城的面积,一百多里的城墙围起了一座现时代世界上最大的大都市。

    而南京城的统计人口,截止到去年年底常驻人口也才刚刚达到百万人。或许四五个月过去,这个数字还有有所增加,但是对比南京的庞大面积,显然不至于让人口这个时候就朝外蔓延。

    南京城外的村落已经有很大的发展了,虽然农田依旧有很多,可是村子里似乎已经看不到空余的土地,那全都盖上了房子,或是变成了库房。

    即使西安门这里处于南京城的西南,临近钟山,离长江码头最远,但这里还有不少地方变成了库房。不论白天、夜晚,大道上都会有公共马车行过,白天是一刻钟一班,晚上八点后就会变成半小时一班。

    孙旺福是来到南京之后才接触到公共马车的,不得不说,这玩意儿真方便。否则光靠两条腿走路,从孙旺福家到西安门就要半个小时,然后再转向南面的养殖场,就又要一刻钟,这一来一回的路上就小一个时辰了,更会让孙旺福的体力消耗增加不少。

    可现在有了公共马车,路上的时间缩短到一个小时左右,孙旺福在养殖场工作后更能歇一歇了。

    即使这一个月要一块钱。可一个月票并不仅仅限于一个人使用,可以说很划算了。

    吹着凉凉的风,孙旺福看着道路两旁分割整齐的菜地和果园,是的,菜地和果园。南京城周边的农人已经没人再种水稻啥的了,背靠着南京城,种一些时令蔬菜才是利益最大化的表现,还有栽种果树也很赚钱。

    这一点就算农民和庄头想不起来,庄头上头的主家也能想的起来。

    整个南京城每天要消耗到多少瓜果蔬菜啊。在交通远称不上多么便利的这个时代,‘就近’就是最大的优势。

    “这要是自己在这儿有一块地,那该多好啊……”不久前还想着有条中型的捕捞船的孙旺福,现在又想着能在南京城边上有块地了。

    梦想就是人类的**,梦想就是很多人努力奋斗拼搏的动力源泉。即使他们的收入、生活比之过去已经好了许多,人类也会期望着过的更好。

    这叫‘贪婪’,也叫做‘永不满足’。很多时候它会成为祸乱的更远,很多时候它也会变成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阶梯。(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六章 建国大业

    成天六年的四月里,南京已经进入了梅雨季。这里的没有了明媚的阳光,但却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青青欲滴的软柔柔的稻苗,苍苍翠翠的丛丛蕉叶,在风中摇曳,呈现了一片生意。

    风儿带着微微的暖意吹着,时时送来布谷鸟的叫声,这是告诉我们“春已归去”。现在已经是初夏四月的季节了。

    而同时间被初夏的暖风送到陈鸣手中的还有遥远欧洲以及北美战争的战报。

    在美洲的东海岸,在关键的西印度群岛,加勒比海的战斗依旧激烈,英国人整体上陷入了颓势,在英国人最强的海军力量上,他们被法西联合舰队牢牢地压制住了。

    虽然英国人停滞了好长一段时间的海军力量在迅速的复苏,法国人和西班牙人可也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而且英国人同荷兰、普鲁士、瑞典、丹麦、俄罗斯等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更糟糕了。

    “要不是西班牙舰队不愿意进入到北美东海岸作战,遵从法国人制定的战略,打击英国人在被北美东海岸的海域控制权,伦敦的处境会更加艰难。”

    干清宫里,陈聪手中拍在太师椅的扶手上,满脸都是不可抑制的遗憾。

    西班牙人虽然在英法战争开始的第一时间就掺和了进去,但时间走到现在,卡洛斯三世【西班牙国王】的意图已经清晰无比的表明了出来,西班牙人对于美国的独立与否并不关系,他更想要的是趁机击败英国人,在西印度群岛重新夺回西班牙王国在上场战争中失去的地位。

    与法国人的战略目标完全不同,西班牙的表现清白无比的指向了西印度群岛。

    这种战略目标的差异直接作用到战争中的表现就是北美东海岸海战至今僵持不决,海洋的控制权依旧掌握在大不列颠王国的手中。

    没有了西班牙舰队的配合,法国人在美洲地区的战舰是达不到彻底的战略优势的。

    而且现在西班牙人在夺回了自己在西印度群岛的一定利益后,又抵挡住了英国人在去年下半年发起的反扑,就欧洲传来的情报,就高彦明让人捎回来的密信显示,西班牙人真的打算跟中国的北美远征军碰一碰,以好维持自己在美洲地区的利益。

    这是一个让陈鸣感觉到很恶心的‘事件演变’。

    这对中国是很不利的。

    卡洛斯三世与伦敦拼个你死我活,这才最符合中国的利益,可现在西班牙人要将矛头指向中国了。

    “墨西哥地区的人口保守估计要超过六百万,哥伦比亚、秘鲁等等的人口数量也有百万人。西班牙人在自己的地盘中进行了紧急动员,虽然新招募来的美洲殖民军素质差劲,战斗力上更不值一提,但后者的人数已经达到了五万人。加上西班牙正规陆军,那倒真是一支大军。”

    高彦明发回来的消息显示,西班牙人将集结一支十万大军来进攻美洲西海岸。这可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数字,看看现在的北美战场,大陆军和英国人都打这么多年了,两边所谓的‘战役’规模也都在万人档次。

    没有办法。

    英国人和十三州的土着人都遇到了同中国远征军一样的难题,军队的物质攻击、还有军需弹药补充,限制了彼此军队的增长。约翰牛在战前的陆军规模真心是不大,但是战争发生后海陆军都迅速扩张,陆军更是从最初的两万多人变成了十几万,但更多的龙虾兵被牵制在欧洲本土、印度、西印度群岛,而不是北美大陆。

    但是西班牙在墨西哥地区好歹拥有着一定的统治力和继续,一支十万人的军队的后勤补给虽然很难长久的供应,但是短期内维持应该还不成问题。

    而现在中国北美远征军的总兵力才两万多人。

    后者需要援军。

    因为陈汉的北美控制区面积又要迅速扩大了。北美远征军如果能击败西班牙殖民军,大军绝对会趁机南下,攻略墨西哥城的。不然就是白白浪费大好机会了。

    而这种情况下,总兵力两万来人的北美远征军就显然不够用了,因为他们还要占地盘。

    别说陈鸣的心大,陈鸣狂妄,十万西班牙殖民军似乎没能给他一丁点的压力。这完全是出于对殖民军队的蔑视,还有对自身军队的信任。

    如果这支十万人的军队是纯粹的半岛人组成,是纯粹的西班牙正规陆军,陈鸣立刻就会倾尽全力的向北美运输军队。可他们不是。他们就是一支殖民军,一支混编、杂编的乌合之众。

    墨西哥本地人与西班牙人的利益冲突之尖锐,陈鸣可没有忘记。他很难相信如此情况下的本土军队会是什么样的战斗力。说不定都有可能临阵反戈一击呢,来一回战场起义。

    可是这场战斗之中,陈鸣一定要从西班牙身上咬下一块肉的,那些地盘必须要有兵力去驻守,那么也从远征军里分兵吗?

    面对陈鸣的询问,陈聪默然了。他手捋着自己的山羊胡,一时间猜不透自己侄子的打算。

    远征军咬下来的肉,朝廷不分兵驻守,还能让谁驻守?

    听到陈鸣这话的第一时间,陈聪都觉得说话的人是个傻子了。

    “陛下以为……”声音拉的长长的,陈聪还用‘疑惑’、‘迟疑’的目光看着陈鸣。

    远征军军费开支是一个不小的压力,陈鸣希望把这份压力从朝廷的肩膀上转移出来一部分,转移到勋贵重臣的肩膀上。

    “王叔啊,南京的勋贵重臣,既然未来时候要在美洲分疆裂土,那何不现在就先去适应适应呢?”

    怎么把朝廷肩头的压力转移到一个有能力,也有意愿的支撑点上去呢?陈鸣果断的选择了勋贵。

    这些人在北美都扎下了根基,那就别在遮遮掩着了,索性再拉起一支队伍来,只要掌控好他们的部队数量和后勤补给,想是不会出现尾大不掉的状况的。

    而且这些勋贵重臣肯定也会很愿意,即使他们在表面上会退缩不敢。

    就像现在的陈聪,立刻从太师椅上站起了身,跪倒在了陈鸣脚下:“老臣万不敢生此非分之想。此事万万不可啊陛下……”

    在中国这般中央集权的大环境下,在一个英明威隆的开国皇帝面前,那个人嫌自己脖子上的负担太重了,要那‘杀头’的事儿来给自己减轻压力啊?

    在陈鸣这样一个皇帝面前,自己搞自己的私人小部队,那就是在找死啊。

    没看现在连黑冰洋安保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为了九州商会旗下的一员?

    今年开春的时候被九州商会正式给收购,后者很快就介入了九州商会下属各企业的安全保障工作中。那之前这黑冰洋是皇后娘娘和皇长子殿下,还有国舅爷在拿捏着啊,就这也不行。所有权给换掉了九州商会,可谁又都清白,九州商会总部不对外开放,据悉那里跟大都督府的总参部,还有国安、军情局都相隔不远。

    更有小道消息流传,说谁谁谁,信誓旦旦的讲自己在九州商会门口看到了陈光、陈亮出入当中。

    连黑冰洋都不能免俗,陈聪又怎么会去想搞私人军队呢?

    但是陈鸣是情真意切的,这一切虽然有些不合常理,可建立在美洲封国这一大前提下,那就不是那么的突兀了。将来封侯裂土之后,他们不一样要组织自己的军队的吗?

    陈聪额头上冒着一层明汗,忐忑又激动的回到了内阁衙门。从迈步进入大门到走到办公室,沿途路上所有的警卫、官员、办公人员都知道了他心中有事,这太明显了。

    “通知所有人到天字号会议室开会。”

    陈聪在办公室的大椅上坐下屁股,立刻就对身边的秘书道。

    天字号会议室顾名思义那就是内阁的第一会议室,这不仅是说它的重要性,还是在说它的保密性。

    给陈聪担任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