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主宰江山-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官员们拥挤在正堂或前厅,彼此招唿攀谈。富商大户们则游走在四处,一边赞叹李府尊如何如何勤劳廉洁,一边利用这种难得的机会,私下交流着如今的‘国情商事’。

    宜昌的消息传递一点也不满,复汉军已经抵到了荆州,眼看着就杀奔宜昌了,他们这些没走的大户商贾今后就要做陈汉的顺民吗?大清可还占据着大半个天下的,尤其是江南,官兵打复汉军是不给力,打福建的天地会倒比较顺利,现在已经解了福州之围了,许多人对陈汉还是没有信心,可他们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走掉,自然都担心不已了。

    一张张长长的礼单让周文觉脸上的笑意不断。人财两得,他这才叫人财两得!虽然他知道这些送来厚礼的商人,多半不是什么好鸟,对大清忠心耿耿的士绅乡绅乡宦,早就转移家产,把人转到四川了。眼下的这些商贾大户,心理面打的鬼主意,周文觉清楚的很。

    宴会一直进行到华灯初上,大家推杯把盏的吃好喝好后,这场筵席的另一个目的,可以说是今日酒宴的真正意图这才正式进入主题。

    周文觉与李继炎彼此对视了一眼,后者微微点头,起身向主宾位置上端坐的朱俯耳嘀咕了两句。朱慢慢站起身来道:

    “诸位同僚贤达,武昌败北,制台大人殉死,我与范抚台承往命守牧湖广,但荆州再败,鄂北亦失,愧不敢言勇矣。乱匪肆虐,荆楚大地为宵小所趁,满目苍夷,可怜可恨也。”朱说着潸然泪下。周边的周文觉、李继炎忙劝解。

    朱止住哭泣,再道:“今陈贼大鼓而至,纵横江河,宜昌危如累卵。此处系为四川户门,三峡之首,如果有失,朝廷震动。皇上遂降有旨意,命范抚台携某广招忠勇,平贼去患,至今已颇有成就。”清代各省巡抚例兼右都御史衔,因此巡抚也称中丞。可范时绶头上的右都御使衔早在他第一次武昌奔逃的时候就丢了。

    ‘大喜’的日子,一大堆内容转到了如今的国家大事上,现场迅速安静下来,不少官绅竖起两只耳朵仔细临听,这才是他们今天到会的正事么。

    “然我宜昌府库空荡,编练乡勇只三千人就无以为继。本官奉旨协助臬台大人监理乡勇,深感兵力不济,实力微弱。欲再采办军械,整备新营,以解国忧。遂望诸位父老,社会贤达,多多帮扶。”

    周文觉此时也站了起来,环视着在场的官绅,表情十分严肃。一股逼人的急迫感,狂风巨浪一样席卷在场的所有人。不少人心头一颤,暗道:又要钱了;而也有一些人心中大舒了一口气,只是要钱容易。只要不让他们留在宜昌给朝廷当探子,一切都好说。

    秦天兴咧了咧嘴,无声的笑了笑。心中想着李继炎口中的那支乡勇,那么多银钱只编成了三千人,真不知道有多少银子被这群混账吞进了自己的肚子里。那些银钱如果交到施南,从施南和湘西、黔东北,至少能拉出五千土兵,绝不会跟宜昌乡勇那般废物。

    再要钱要不到他一个施南通判头上,秦天兴端着酒杯抿了一口,一副看戏的样子。与他有一样表情的是宜昌府城内的一些官,几个不想管的人两眼微闭,摆出一副醉了的样子……

    而下面的商贾大户,你看我,我看你,尤其是那几家尽人皆知的富豪大户……

    “诸位若能解此困局,周某人与臬台大人必当上报朝廷。朝廷定不吝嘉赏……”

    这是一个交换。你们这个时候拿银子,等到朝廷再杀回来的时候,就放你们一马。只要不是在陈逆手下表现的太过活跃和热络的。

    气氛有几分冷场,但很快就火热起来。很快一个富豪就站了出来,“报效朝廷,助饷募军,乃我等良善本分。不敢沽名钓誉贪图朝廷嘉赏。老夫愿献白银三千两。为府尊大人和臬台大人分忧!”话说得是慷慨陈词。银子捐的也不算少。朱身后一个随从伏在他耳边低声细语了两句,朱微微点头,嘴角露出一丝满意。

    “老朽愿捐两千两……”

    “……愿纳一千五百两……”

    接下就接连几个掏银子的,让周文觉和朱的脸色都好看了很多。

    “保家安民,我等岂能坐视旁观。小人没多少银子,就捐米一千石!”又一个人站了起来,张口一千石大米。数量也真的很不少,即使是鱼米之乡的江浙一带,一千石米也能顶个一两千两银子,但是朱他现在缺粮食吗?他们现在要的是粮食吗?

    不说是朱,就是周文觉,鹰隼一样尖厉的目光也盯向了那人。声音冷冷的说:“给本府记下。”

    可惜周文觉的这幅做派并没起到什么作用。有了这第一个人,就有更多的后来者。你一句,我一言,各种杂七杂八的捐纳如流水般涌出来。却大多数人都似乎有心灵感应一样,无论钱粮布帛,每一家的捐助都在千两白银上下,甚至是更高。周文觉这满堂宾客,一路记来,白银凑了不过两三万两,大米粮食却有近万石,还有棉花、药材等等其他杂物若干。要是后者都能换成银子还好,两三万两白银距离朱和范时绶二人的‘期望’可还差好大一截。

    当最后的人离去,宴会场就只剩了朱和周文觉、李继炎等人,朱的脸色冰块一样冷定,半响,彼此对视了一眼。周文觉、李继炎等心中一跳,朱这‘好好先生’一样的人,眼睛里爆出的可全是杀机

    一众下人辛辛苦苦的将残羹剩肴收拾妥当,就这些剩菜剩饭,对于周文觉家的下人来说也是改善生活了,那些来回运桌椅的外人,连顿饭都没得吃。不过周文觉也大方,庭院厅堂全都打扫干净后,他让管家召集所有人,每个人都封了一个红包。这里头不管放得是同伴,还是别的啥,总归是白的的。管家挨个发放,赢得了一篓子一篓子的好话……

    “老爷,已经交过去了。”发完了红包,管家来到依旧亮着灯的书房,周文觉捧着一本书正在灯下看着。管家眼睛瞄了一眼,还是之前的那一页,这么长时间了,自家老爷一页没有翻动。

    “没出错吧?”周文觉赫然发现自己的声音如此暗哑。

    “老爷放心,没错。”这是要掉脑袋的事儿,管家是一百个小心。如果出错了,周家全完,他也完蛋。

    周文觉浑身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就感觉自己腰背是那么的酸。原来他自从坐下来,就再没动过一下。也不怪周文觉这么长时间一页书都没有翻,这等大事压在心里,天底下有几个人还有定力去看书?

    “睡吧。洗洗睡吧。”明天一大早起来,就是新的一天。过不两天,宜昌就要掀过新的一页了。而对于复汉军,一个主动投降的知府,这可不就是‘新的一页’么!(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四章 土人来投

    八月初五,陈鸣率大军下到了襄阳。

    陈文赞率第四师官兵出迎,陈鸣第二次见到了马文杰和赵永吉,也第一次看到了第十五旅。

    士兵们一个个挺胸碘肚,穿着明亮的铁甲,乍然一看根本看不出什么区别来。但士气这种缥缈的东西挡不住陈鸣的一双‘慧眼’,一样阵列严整的队伍里,哪一队是清军降兵,哪一队是复汉军原就有的将士,他一目了然。

    这种分差在第十六旅和第十七旅队列中也一样有出现,只不过十六旅和十七旅队列中的清军降兵人数要少一些。整体士气要明显比第十五旅强很多。三个旅中的这些降兵还是在以队为单位存在的,将来陈鸣还要把他们一点点打散,把他们完全融入复汉军中。

    大军在襄阳停顿了一日,陈鸣大宴全军营以上军官,营以下官兵赏赐酒肉,事实上就是一次全军的大加餐,集体改善生活。

    八月初七,陈启带兵顺汉江西去,陈鸣带部队南下钟祥,队列中多了个第十五旅,马文杰随陈鸣左右。

    在送别的时候,陈鸣能清楚的看到第十六旅和第十七旅中一些军官难看的脸色,他们都是原第十五旅出来的人。陈鸣在襄阳打了一毛,带走了马文杰和赵永吉两个大靠山,他们自己就感觉着今后的日子要难过了。

    复汉军的官可不是不会下降的。不管官兵,营官以下军官每日都有出操作训记录,也会换成一点点的积分,而这积分除了将来能兑军功田,还有一个用处就是评比。

    复汉军的营官、队官、排长等等,不同的等级都有一个相应的合格分,积分如果超过了这个合格标准,那自然是没事;可要是比这个合格标准低了,呵呵,那就是记过了。连续两次记过,合记大过一次,再有一次记过,直接降职;而连续三次记过,直接降职一等;一年中不相连的四次记过,也是降职……

    大军沿着汉江抵达到安陆府的,然后再一分为二,陈永生带着第一师直奔武昌,陈鸣领着余下部队从第一次攻略荆州的旧道走陆路直向南本荆州。这个时候陈鸣这支队伍中是一门大炮也没有携带的,荆州也好,枝江也好,仓库中都储备的有大批的火炮弹药,才用不着陈鸣带着大炮赶去呢。随行的炮兵营,从上到下都是两手空空。

    “十五旅兵练的不错,可见赵永吉还是用了功的……”

    一路上陈鸣发现赵永吉手下的第十五旅表现还不错,还跟得上部队的行进。要知道陈鸣所部进到荆州后是要坐船的,所以这段路路行进他是照狠了操练手下部队,沿途急行军,一百来里的路,三天多点就赶到了。

    当然,复汉军后勤部在陈鸣领兵下船的地方准备了大量的车马,用以装载随军辎重,但士兵们也至少是披挂着铁甲拿着武器的。赵永吉手下的第十五旅60%的队伍还是原先的清军民勇,披挂着十几二十斤的铁甲,还要拿着刀枪和随身的干粮,一天奔行三四十里路,还能支撑得住,这证明在被收编后的一俩月里,赵永吉是真心操练手下的兵丁了。

    每个月传到陈鸣手上的第十五旅作训汇报,倒也不是在做样子。

    荆州城外的宿营地,张崇北、王志远一屁股坐在军帐的椅子里,只觉得自己浑身骨头都在呻吟,都是酸痛麻木的。“老天爷,总算能歇歇了。”

    荆州复汉军准备好的营地,他们抵达后直接入住,这两个滚河战场上逃出生天的生死之交,强撑着面子下令手下各队解散,进了营官军房,就再也撑不住了。

    “幸亏当初训练时咱俩没耍滑头,不然这次丢人就丢大了。”王志远往身子往椅子里一塌,整个人就再也不想动弹了。俩胳膊垂在椅子两边,跟断了骨头似的。

    “谁也想不到咱们当营官的连匹马都没给配……”下了船,能骑马的除了传令兵,就是团以上军官,营官也要靠两条腿走。近卫旅的营官有没有丢人的张王俩人不知道,但他们第十五旅的营官中有几个丢人的,他们却一清二楚。

    陈鸣称赞十五旅的话通过马文杰传给了赵永吉,又通过赵永吉传给了十五旅的下面官兵。

    顶头**oss的称赞让十五旅人人都精神一振,三天多时间的行进并没被近卫旅落下一步,可是领兵的人最清楚,队伍里的自家老兵和正牌的复汉军老兵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每天黄昏时候宿营,那些刚刚调过来的复汉军士兵,一天的急行军之后还能有条不紊的搭建帐篷,挖掘沟壕,垒土墙,埋锅造饭,外带设立警戒线,而他们的老部队,很多兵一屁股缀到了地上,你就是打也拖不起来。

    张崇北、王志远有理由相信,一天三十多里路是近卫旅照顾十五旅才走的路,如果单单是他们一支部队行进,一天五十里也有可能。毕竟那是近卫旅,是整个复汉军的精锐。里面的士兵听说都是上过战场受过伤立过功的,才有资格入选其中。再说了,近卫旅序列中的坦克营,张王俩人也是亲眼见过的,每一个都是好大的块头。披着铁甲,拿着重家伙,肉搏战力要是碰到,多少人才能怼消了他们啊?

    这几天行进也就是炮营的炮手们轻松,他们不披甲,也没大炮要照顾,一天三四十里路,走的是轻轻松松。

    大军抵到荆州,全军休息了一日,陈鸣也用这一天的时间召集赶来的高峤和鄂西的暗营负责人,详细询问复汉军大军出动以来,鄂西的变化。

    “殿下,虎牙滩迁道和航道都已经修复、疏通。我大军如进攻宜昌,自畅通无阻。”高峤首先报告了工作,虎牙山的迁道和虎牙滩的航道,就是他之前几个月的主要任务,他现在都完成了。“范时绶、朱等辈还依旧留在宜昌,但宜昌城中大批钱粮已经被二人转入川中,或是运到了秭归、巴东。宜昌城中现有官兵练勇不足两千人,士气低迷,那里也不是清军的重点部署之地。倒是其后的南津关,此关系西陵峡东口,是长江三峡的终点。宽度仅二百余米,江水滔滔,极为险峻,清军就重点部署此地。设立了三十多门轻重火炮,并且在驿道、栈道、演兵校场等处纷纷设垒……”

    高峤的眼睛主要盯着宜昌,清军现在的态势明显就是放弃了宜昌了,只准备据守三峡。那南津关就是第一道门户。

    陈鸣自然也知道南津关,这个地方跟四川奉节的夔门,就是长江三峡的东西两道大门。江面狭窄,江水如剑,急流咆哮,仿佛在峰峦叠嶂中刺出一线通道,堪称壮观。待破门而出,则化险为夷,水势转平,江面豁然开朗,进入了富饶的江汉平原。是中国大陆一二级平台的分界点。“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南津关自古就是“雄当蜀道,巍镇荆门”的天然关卡,来是军事要地。

    “殿下,施南之地土汉苗交集,地少人贫。雍正年间土司暴虐,对治下土汉百姓肆意生杀搜刮,民愤四起,雍正帝顺水推舟将之改土归流,当地土民不仅没有反抗反而欢欣鼓舞。土司之家只能束手就擒,被满清授了田产世职,及到今日已经化作了寻常富贵豪绅,有田、覃、向、彭、谭、冉等大族。

    这等土人对于满清朝廷谈不上什么忠诚,没有了宜昌给的钱粮,他们根本组织不起,也不愿组织起土兵来。如今整个施南,除了当地的几百营汛驻防兵,所召集之土兵不过千余人。总兵力只两千人。士气低迷,武备稀疏。”

    “暗营与那些土人大族可有联系?”

    “对于我军,诸土家大户中以田、覃二族最是热络。田氏乃容美土司后裔,其祖上打蒙元起受封土司,明洪武年间归顺大明,至雍正十一年改土归流,末代土司田明如自缢身亡,一共传承十五代二十三任,在鄂西诸多土司之中堪称最为富强者。

    鼎盛时期可动员七八千土兵,及到末代,治下也有四千户土人。”

    “覃氏则是施南土司后裔,自蒙元末年兴起,至清朝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十七世,四百余年。其末代土司覃禹鼎乃是田明如女婿,有罪藏匿于容美。后容美改土归流,田明如自缢,覃禹鼎负罪亦是归流。不予世职,迁其家往武昌县。”

    “覃禹鼎一支虽然迁往武昌,但与留在施南的覃氏一族联系还在。属下寻到覃禹鼎后人,以其沟通覃氏一族,后者甚是振奋。”

    暗营负责人的兴奋并没有影响到陈鸣的情绪,他眼睛眯了眯,“田覃二族,不会还想着重开土司,恢复旧业的吧?”

    “不敢有瞒殿下,这两族确有几分心思重起土司。”

    “不识天数。”

    陈鸣眼睛看着墙壁上悬挂的鄂西地图,那西南角一块,沟沟壑壑全是大山,据满清的统计,偌大的施南府,土汉苗侗,各族人加到一块,也顶多三十万人。

    不过来自后世的陈鸣倒是知道恩施后世“世界硒都”的称号,还有“鄂西林海”、“华中药库”、“烟草王国”等等,那里的鄂西铁矿也是中国的四大铁矿之一,只是含磷比较高。

    可那是21世纪的恩施,如今的施南,甜菜、苎麻、棉花、油桐、油茶、茶叶等才是他们的主要经济作物,其中又以油桐、油茶为主要经营项目,这两东西与核桃、乌桕并称中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在土家族人民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至于药材和烟草,还远没有达到后世的规模。

    复汉军军民所需都要有大量的油料,而茶树的灰可杀死虱子包括虫卵,茶籽治便秘,气滞,癣,癞。总的来说对复汉军是有一些用处的。

    “你对那两家人说,本公在宜昌等着他们。”可以说陈鸣此去宜昌,打仗不是重点,见一见施南土人才是中心。

    当年朱元璋的时候,施南土司跟着明玉珍混,明夏亡国后归顺明朝,洪武年间连同鄂西散毛、忠建诸土司反明,坚持了四年,被蓝玉领兵剿灭。覃氏后人上书请罪,仍旧被朱元璋任命为施南土司。

    现在的情形跟当初已经有很大不同,但陈鸣也愿意学老朱,暂时忍耐。等大局已定了,再‘升’他们的官!(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六章 速杀我,速杀我……

    八月中,陈鸣大军抵到了宜昌城外,浩浩荡荡的船队仿佛一条长龙,几百艘大小船只把长江江面都给遮盖了。复汉军第十五旅先攻宜昌。赵永吉是早就被陈鸣知会过的,连带激动的领命下去。第十五旅几千人的部队陆续下船集结,然后浩荡荡的开到宜昌城外,整个炮兵第三营都被陈鸣派去给赵永吉打下手。

    高峤站在陈鸣身边,眼睛里冒着嫉妒,宜昌在他看来就是熟透了的桃子,伸手就能够下来,赵永吉这趟战功不仅来的轻松容易,还是从他高峤的嘴里夺走的,高峤现在一阵接一阵的不忿;石勐也站在陈鸣身边,眼睛里却看不出他对赵永吉的一丝儿妒忌。这人对陈鸣的一切命令都是:唯命是从。而有这样的人提领近卫旅,陈鸣将近卫旅交给他,才真的感觉放心。

    几千穿着铁甲的士兵在城外列阵是怎么一副感受?宜昌城头上的清军兵勇都觉得小腹一阵一阵发紧了。当四十八门大炮被炮兵第三营的官兵,人推马拉的拽到城墙两里外的时候,宜昌城头的清军兵勇就真的尿裤子了。

    但这个时候谁也顾不得去骂那胆小的士兵。

    范时绶和朱脸色发青的看着血虎大旗边竖着的那面赵字将旗厉锋校尉赵。这算是开战以来,满清投降陈逆最大的大员了,还一气儿投了两个总兵。据说消息传到北京城,气的皇上就把地图上的郧阳给戳烂了。

    两个总兵,全是郧阳镇!

    “逆贼,逆贼……”朱气的浑身发抖。陈逆竟然让赵永吉来打宜昌,这比他亲自来打宜昌更让朱悲怒。

    “枉负国恩,助纣为虐,恬不知耻……,骂!给我大声的骂……”范时绶浑身颤巍巍的,指着城外身披铁甲,站在将旗下威风凛凛的赵永吉嘶吼着道。

    宜昌城头上立刻响起了对赵永吉的痛骂声。

    赵永吉无所谓被记恨,在当初做出那卖城的决定前,他就已经想到了举世骂名。可那又怎么样?将来陈家坐了龙庭,他赵永吉一样是开国元勋。怎么着也比在襄阳城里赔死强!

    即使陈家将来事败,他也有足够的时间安排一个后嗣隐姓埋名的到外地享受家财万贯。现在么,清兵骂得越狠,自己就越是复汉军的人。

    赵永吉嘴角不屑的冷笑。“黔驴技穷。无须理会他们。”按下手下官兵的请‘战’,赵永吉只传令炮兵营加快速度。他现在默不做声,等会儿就用炮弹来回答他们。

    长江一艘双层大船上,马文杰举着望远镜在打量着战场,比之战场上的赵永吉,马文杰似乎更紧张。陈鸣要他和赵永吉随军,并且特意派出第十五旅进攻宜昌,原因何在?马文杰很清楚。这绝不是投名状,当初献出襄阳,他们俩的投名状已经实打实的了。

    马文杰的家人早就被暗营从陕西老家接出来,可接出来的只是直系亲属,一些旁支和姻亲,在马文杰投降复汉军的消息被满清确切之后,虽然四散而逃,可还是有六七十口人被抓,满清是将他们全斩了。还把马家的祖坟给尽数刨了,尸骨被西安八旗摧骨扬灰。马文杰跟满清是血海深仇,再没有去吃回头草的可能了。赵永吉也是如此。两个人已经下决心跟着复汉军干,自然不怕些许骂名。马文杰现在担心的只是赵永吉能不能旗开得胜!

    宜昌城的情况这些日子里每天不断的送到复汉军这里,大军决策层团以上军官,都认为宜昌完全不堪一击。如果赵永吉不能一击得胜,他在复汉军军中的处境就难了。

    按照复汉军的军规,旅帅一级高官是要配将军衔的,但赵永吉则是加号校尉,因为他军功不够。殿下定下的规矩,今后投降之人,官职再大,只要无战功立下,也是加号校尉为止。也就是不管你投降时带来的本钱再多再大,加号校尉就到头了。下面的将军军衔,想要就卖命去拼杀。荆州军议的时候,殿下曾当着众人的面对赵永吉说,只要能夺下宜昌,就给他换副军衔。

    以马文杰的目光看宜昌城,也觉得宜昌不堪一击。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是?这一战都赵永吉影响巨大。

    “开炮!”

    炮兵阵地上发来准备完毕的信号,赵永吉立刻让他们开炮。城头上的辱骂声声,真以为他就爱听吗?知道好是一回事,内心感受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轰轰轰……”

    炮营根本没有试炮,知道宜昌城头像样的大炮全都移到南津关去了,剩下的全是破烂或是样子货,他们就就放心大胆的对着城头一阵勐轰了。

    什么?你说轰偏了?那调整啊。耽搁事儿吗?不耽搁。宜昌城头的大炮,射程都不超过一里地,炮兵怕个鸟啊。又不是两边大炮旗鼓相当,每一发都要达到最大效用差不浪费。

    一颗颗开花弹席卷了宜昌城头,整整一刻钟的炮击,远看墨绿色的城头变成了东一块西一块沾满了黑色的破抹布,城楼在炮弹的轰击下也变得摇摇欲坠。

    赵永吉挥了挥手,第十五旅工兵部队带着炸药包和长梯就冲向宜昌城的大南门。

    整个城门爆破过程异常轻松、顺利,因为硝烟散去后,赵永吉愣是看不到宜昌城头的人影。似乎城头上的清军都逃散一空了。

    不等工兵部队爆破,他就派出了一个营,带着长板长梯向大南门接近。

    等到工兵部队完全炸毁了宜昌大南门后,这个营的一部分部队已经渡过了护城河,扛着长梯向城头搭去。

    炮兵部队已经停止了射击,但臼炮部队开始向城内延伸射击。这延伸的距离很小,就是城门附近,暗营之前还在城中的告示上说过,靠近城门的百姓不要待在家中,往亲友处避一避。等到复汉军拿下宜昌,一应损失,皆有赔偿。

    整个城门洞都被清兵用土袋沙袋给堵住了,工兵部队开始清理起里面的土砂,而运动过去的那个营则顺利的占据了大南门,随军营官让传令兵向赵永吉汇报,清兵望风而逃。

    站在大南门上,打望整个宜昌城,可以清楚的看到仓皇而逃的清兵们正向着北望门【正北】涌去。宜昌坐落在长江的北岸,长江水出了南津关以后,向着西南斜斜的噼下,一直到枝江才婉转向东。所以复汉军打宜昌是从南向北。南津关也在宜昌的北部,如果清军真的战力充裕,他们还可以在南面宜昌与枝江之间的虎牙山和荆门山,屯兵驻守。

    后者可是自古天险,虎牙山与长江南岸荆门十二碚南北相对,夹岸峭壁千寻,峥嵘突兀,状如虎齿,形成江关。这就是戏称“川鄂咽喉”的荆门山,史称“全楚西塞第一关”。

    虎牙山下为虎牙滩。虎牙滩有多处巨石暗礁,长江经此,水流湍急,航道险峻。想要船舶安全行过,必须有纤道相助,故多有航船遇难于此。也因此上下行船由此经过时皆望滩生畏,常避滩斜过江至荆门山仙人桥由江南行。

    清军在退往宜昌的时候,把这里的迁道毁的一干二净。但范时绶和朱都被高峤吓破了胆,并不敢留兵在这里,高峤占据了枝江之后,就开始着手修复虎牙山迁道。并且派出水兵整治航道时,就是用油纸油布包裹的火药包,竹竿打通节穿过的火绳,把在虎牙滩内的礁石被炸掉不少。虽然条件有限,无法尽全功,但也让航道通畅了不少。

    高峤在枝江呆了两三个月时间,也不是白过的。

    清军放弃了虎牙荆门,陈鸣这次才不发一枪一炮的杀到宜昌城下。

    “告诉你们营官,追击,立刻给我追击”

    赵永吉脸色唰的一下被涌上的鲜血染红,这是激动地,就像第一次打仗一样,他的身子都在颤栗。传令兵打马去后,赵永吉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压下了内心的激动。“让部队都上,除了警卫营留守,其他部队都上。占领宜昌城……”

    一刻钟的炮弹打飞了守城清军的最后一丝儿勇气,当他们发现先头让他们站在城墙上对着赵永吉破口大骂的巡抚大人和按察使大人全都消失不见了的时候,清军兵勇就再没一丝儿一毫儿的斗志了。

    他们一窝蜂的向北望门逃去,没有人发现府衙已经大门紧闭。仓皇而逃的范时绶虽然发觉朱跟他走散了,可也绝对想不到此刻的朱就在那大门紧闭,据悉要阖府**的府衙中。

    被两名复汉军暗营人手摁在椅子上的朱,不敢置信的看着面前的周文觉,看着一个剃了光头,绞了辫子的周文觉。

    “你,你……”

    “没想到我朱有眼无珠,错认了你这贰臣当忠良……”朱跑来府衙自投罗网,不是为别的什么事儿,而是为了保传闻中要阖府闭门**殉节的周文觉一条骨血。他逃跑之中专门来朝周文觉要孩子的,还准备对北京上一道奏疏,表周文觉一门忠烈。没想到,朱是真的没想到啊……

    “杀啊……”

    “冲啊,快充啊。鞑子都在北门啊……”

    杀进城来的复汉军喊杀声已经传入朱的耳朵了,朱彻底死心了。他自投罗网,再也没有一丝儿被救回去的可能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毒攻毒

    【感谢‘蛋蛋三’500打赏】

    深秋的北京城热闹的,因为中秋节连着太后的千秋,然后又是皇帝的万寿圣诞。

    即使大青果的年景已经远远不如三年前,这个时段的北京城也依旧是热闹非凡,各地大员送贡的车队,崇文门外每日都络绎不绝。

    今年的北京城,大街小巷都布满了巡捕营的人马,城门口更是重中之重。一切都为了防止去年的复汉军逆党刺杀活动的重演。虽然去年被复汉军行刺得手的只是几个寻常宗室亲贵,但直接把大喜事给搅了不是?

    今年五月里陈逆称王,粘杆处也派出人马要去捣乱,出动的还都是死士。结果鲁山城都没有能进去,也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