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绣大明-第3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的天子驾崩,他们的末日也就到了。
杨震可不想步这样的后尘,所以一直以来他都与人为善,很少和朝臣起太大的冲突。
但这并不代表他就人畜无害了。只要有机会,那些他真正的敌人,杨震还是会用最狠辣的手段去对付他们的。
左云迁,就是最近被杨震盯上的目标。
只是因为其为人还算方正,几乎没露出什么把柄,杨震才一直拿他没有办法。但这一回,随着一系列事情的发生和解决,一个针对左侍郎的想法也就被杨震酝酿了出来,并在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实施。
对天子来说,别的罪名或许还不那么叫他忌惮,但这等通敌,而且图谋不轨的罪名,就实在太可怕了,必须将一切苗头全部掐死。
杨震作为和皇帝走得极近的臣子,自然清楚什么事是最能惹来天子之忌的。而且他并不自认为什么忠臣,只要能达成目的,倒不怕做一回搬弄是非的小人。而只要左云迁落到了他锦衣卫的手里,自然有的是办法让他把罪名给承担下来,如此不但能叫万历满意,也能堵住满朝官员的嘴了。
当杨震领了旨意,从皇宫出来时,他的脸上已挂上了满满的得意与杀气。
“都督,陛下怎么说?”见他出来,等在外面的手下赶紧上前询问道。
“这就去御街,让人将那儿的所有花灯全部取下,还有,把与此相关之人也都带回镇抚司细细查问!”杨震竖起一根指头下令道。
众人忙低声应是,而杨震这时候又竖起了第二根指头来:“另外,派一队人马跟我走。”
“都督这是要去?”有人不解地问了一句。
“去工部衙门拿人,拿工部侍郎左云迁!”说完这话,杨震已飞身上马,一扯缰绳,就朝着六部衙门而去!
第九百二十一章 落幕与开启(上)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夕终于在所有人的期盼中如约而至,这让本来就极其热闹的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中更是一片欢腾,只要走在外面,总能听到一阵接着一阵的噼啪声,那是鞭炮炸响,欢庆年节的动静。
无论生活再苦,到了这一日,百姓们都会把最好的饭菜端上桌,全家人都齐齐整整地围坐一起,享受这一年一度的欢聚。
无论你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在这一日的心情几乎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只有喜悦,同时期盼着明年能有更上层楼的好日子。所以无论是平民家宅,还是富贵朱门,此时身在其中的人们都在举杯祝祷,好不祥和欢腾。
杨府自然也是一般,不过今日热闹的却是杨晨的府上,也就是杨震之前从山西商人那儿得来的府邸。今日一大早,杨震一家人便乘车来到了兄长的府上,与他们一道过年。
在中庭里,几个小儿正在撒欢,不时把小小的鞭炮点燃了扔到不远处,而正对着这里的厅堂里,杨家兄弟和他们各自的妻子则喝酒吃菜,说着些闲话。不过两个男人和三个女人却在说着各自不同的话题。
因为洛悦颍已确定有孕,三女所说之话多半离不开这个话题。此时,作为过来人的杨晨夫人蔡氏正小声地跟她介绍着自己的经验之谈呢:“虽然怀上了孩子后总会觉着恹恹的,似乎什么都提不起兴致来,但弟妹你也得多在院子里走动,如此才对你和孩子都有好处。”
洛悦颍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还拿手抚摸了一下自己的小腹处。其实此刻她的小腹依然看着很是平坦,全然没有半点有孕的模样,拿手去摸,也没有任何的感觉。但或许是出于母性的本能吧,她总能在触到自己副部时感受到一种勃勃的生机正在其中跳跃。
张静云也在仔细听着,时不时地,落到自家姐姐身上的目光里还有羡慕之意流露出来。本来她还不是太急,但在得知洛悦颍已怀上了二郎的骨肉,最近又总是被重点照顾时,她内心里就有些期盼自己也能早日怀上了。
这时听蔡氏说的头头是道,便有些懵懂地问道:“嫂子,那你知道要怎么样才能更快地怀上孩子呢?”
听了她这有些孩子气的话,两女不觉扑哧一下笑了起来:“这个嘛,就只能求菩萨保佑,还有就是靠着你和叔叔共同努力了。”
这么一说,更是让张静云有些无奈。自己和郎君平日里也没有少在房中那啥呀,怎么自己的肚子偏这么不争气呢?要是能快些生个孩子出来,那该有多好哪。
看着她那有些幽怨的模样,洛悦颍和蔡氏再次露出了好笑的神情来,前者更是一把搂住了自己的姐妹,又是好一阵的宽慰:“妹子你放心吧,既然拜潭柘寺的观音大有作用,我们过完了年再去就是了。我想观世音菩萨总不会厚此薄彼的,过些日子你自然也会有的。”
“希望如此吧。”张静云有些期盼地应道。
好在她是个乐天派,心事总藏不了太久,当之后有人把一些烟花取出来时,便把张静云的全副心神都给吸引了过去。她也和那几个孩子一样,对这种响成一片,又能在空中绽放出美丽景致来的东西充满了兴趣。
只在座位上呆了片刻,张静云便和那几个孩子一般叫嚷着从厅里冲了出去,和他们一起争放起烟花来。
看到这一幕,洛悦颍不觉抿嘴笑了起来。自己的这个妹子其实本性还和个孩子似的,居然如此急着做人母亲,实在叫人发噱。不过这也正说明了自家郎君对她们有多么的体贴了,正因为有杨震的纵容和照顾,张静云才会一直留着本来的性情,要换了别的男人为其夫君,只怕早因此教训过多少次了。
想着这些,洛悦颍就不觉将柔柔的目光再次落到桌子另一边的丈夫身上,自己有幸能得如此如意郎君,当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哪。
不过此刻的杨震却并没有感受到来自妻子的爱之注视,他正和兄长说着话呢。
和女人一样,当男人在一起时,也会有自己的话题。不过所说的话题却多有不同。若是后世,男人间的话题总逃不开女人、地位、工作,虽然相隔数百年,这一特点却还是存在的。
杨家兄弟二人的话里,也多是与之相关的。当然,这儿指的是后两者,至于第一个,至少在各自妻子面前,两兄弟可不敢随意谈,不然可就要后院失火了。
在之前的一番问候和寒暄之后,杨晨便把话题迅速移到了自己所最关心的那件事上:“二郎,你们锦衣卫到底会怎么处置左侍郎?”
前两日,杨震亲自带人冲入工部衙门,将左云迁从他的公厅里拖出来的一幕着实给了所有工部官员们一个深刻印象。而后不久,整个衙门里看杨晨的目光就变得很复杂了,既有些许的怀疑,但更多的,却是深深的惧意。
谁都知道杨震杨都督是他杨郎中的兄弟,而左侍郎对杨郎中的态度又一向恶劣,甚至可说是敌视了。现在,杨都督堂而皇之地将左侍郎拿下,其背后的问题就很值得人深思了。
虽然对左云迁有这样的结果,杨晨还是很有些幸灾乐祸的。左云迁仗着自己的身份,之前可没少让杨晨穿小鞋,他又不是圣人,心里如何能没有怨气?只是当这种事情真发生时,他还是颇有顾虑,这显然是有些违背官场上的规则了。
看出兄长心中的矛盾,杨震只是淡淡一笑:“怎么,大哥你怕别人在后议论你我兄弟联手对付政敌么?这一点你大可放心,我拿他,那也是得了陛下首肯的,他确实可能与那些白莲教和蒙人奸细有所勾结哪。”
“这……这怎么可能?”杨晨很有些难以置信地问了一句。
于是,杨震便把自己说与天子的那番推论复述了一回,随后问道:“如何,大哥此时还觉着他左侍郎一定是冤枉的么?”
“这个……”杨晨忍不住就是一愣。这些推断和理据看着似乎挺有道理,但再往里深思,却又有种奇怪的感觉。只是一时间,他又拿不出反对的依据来,只能苦笑一声:“二郎你果然是好手段,罗织起罪名来实在叫人无可辩驳哪。”
杨震只是淡淡一笑,也不作辩驳。在喝了口酒后,才笑着道:“其实大哥你又何必去在意其他人对此是怎么想的呢?纵然他们在背后议论再多,与你也没有实质性的伤害,有道是谁人背后不被论,谁人背后不论人。只要你足够强,他们便不能把你如何。比如说我,难道还被人说的少了?不照样做我的锦衣卫都督。”
“你呀,做这个锦衣卫都督久了,看事情却与别人完全不同了。”杨晨苦笑摇头。
“非是我不在意,而是在意了也没用哪。何况,又岂止我这样的人是这个看法,举凡在朝堂上身居高位,手柄大权的,哪一个不是毁誉满身?之前的张居正、徐阶,甚至历朝历代的政客们,都是一般。既然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敬你爱你,那就让其他人惧你畏你,不敢与你为敌不就得了?”
一顿之后,杨震又道:“其实大哥你也大可看开些,并以此为契机,再上层楼才是。以你在工部这些年来的口碑与功绩,哪一个比他左侍郎差了?凭什么他一个尸位素餐之辈就得坐在你的头上发号施令?至于我们用自己的办法将之除掉,那也是我们的本事,以往的先贤哪个不是在一路斗倒无数政敌之后才坐上高位的?”
“我……论口才,我确实不如二郎你哪。”杨晨再次苦笑,只是这话里,显然是有些认同杨震的说法。都身在如此位置了,他也不是非要守什么君子之道的蠢人,如何不明白其中的门道。
只是随后,他又有些不安地道:“但这罪名终究极重,重到能连累到左云迁的全族老幼,他必然是不会承认的。”
“这一点大哥大可放心,只要入了我锦衣卫镇抚司,任他是块百炼钢,也能成绕指柔,他只有承认的份了。”
听到这话,杨晨不觉打了个突,看来事情比自己所想的更恶劣哪。但事已至此,又还能说什么呢?政坛上的争斗,一向只会比战场上的厮杀更加的凶险和可怕哪。
杨震随后又道:“现在对大哥你来说关键并不在此,而是在于如何得到这个空出来的侍郎之位。这一点,小弟却是无能为力,只能靠你自己想法子了。”
杨晨的眼中也闪过了一丝渴望,他也是有抱负的穿越者,也明白想要挽救这即将滑落深渊的帝国王朝需要多大的权势,这次的工部侍郎出缺,确实是极好的机会。
稍作沉吟之后,他便猛然点头:“我明白,这一点,我自会处理。等过完了年,一切就自有分晓。”
第九百二十二章 落幕与开启(下)
几家欢乐几家愁。
哪怕是这样万姓相聚欢庆的除夕夜,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幸福的。
除了那些无片瓦遮头,只能在荒郊街头露宿的乞儿们,那些身陷囹圄之中的囚犯的日子也很不好过。而这其中,当数身在锦衣卫诏狱中的重犯们的处境最是堪忧。
别的牢狱,只要不是犯了十恶不赦大罪的人犯,牢里也会为他们准备些丰盛的食物,让他们也能比之前吃得好些。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光是这些囚犯家人打点的银钱,就足够换取几十倍的食物了,这些牢头狱卒自然乐得做个好人。
但锦衣卫诏狱却完全不一样了,在经历过小年夜的变故后,这儿的防御更加严密,里面的狱卒对这些钦犯盯得也更紧了。至于他们的年夜饭,也和平常没什么两样,照样是发馊的馒头,配上清得能照见人影的菜汤。
不过相比起某位仁兄来,狱中的其他犯人却又觉着自己实在是太幸运了,至少这段时日里,自己是不用吃苦头了。而这位能叫其他犯人产生优越感的仁兄,正是原来的工部侍郎左云迁了。
自他被杨震从工部拿进诏狱后,对其的审讯逼供就没有停止过。哪怕今日是除夕夜,也依然有人特意留下来关照他,各种可怕却不致命的刑罚不断施加在他的身上,把他的全身都折磨得血肉模糊,连寻死的力气都拿不出来了。
此刻,他又被结结实实地绑在铁架之上,一根烧红了的烙铁在他面前不断晃悠着。一名锦衣卫的总旗颇有些不耐地说着话儿:“左侍郎,我劝你还是老实承认,交代了吧,这样或许还会少受些皮肉之苦,咱们兄弟也能清闲些,不用这大过年的还干这样的事情。”
面对如此威胁,左云迁只是有气无力地哼了一声,用微弱的声音道:“你们别妄想我会把如此重罪承担下来,从而便宜了杨震和杨晨!你们要是真够胆子的,大可以把我杀了,但要我认罪,那是休想!”
“你还真是……冥顽不化!说不得,只有让你多吃些苦头了!”那总旗很有些不快地嘀咕了一声,手一抖,那烙铁已按在了左云迁的胸口,换来了他的一声凄厉惨叫。
但即便他们用了许多办法,这位左侍郎居然硬是顶住了。这也是无奈的选择,因为他很清楚,一旦自己真个照杨震他们的意思认了罪,那不但自己,自己的家人,包括家乡的亲人都将面临最可怕的噩梦。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没有罪名是比里通外敌,图谋不轨更严重的了。
见他虽然吃足了苦头却依然紧咬牙关,那总旗心里更是来气。突然,他把手中的烙铁往下一挪,对准了左云迁的下身要害处,狞笑道:“在给你最后一个机会,不然我这一下按实了,你该知道是个什么后果!”
感觉到那烙铁散发出来的热量,左侍郎的身子便是一阵抽搐,口中更是用微弱的声音喝骂道:“卑鄙……”却又无可奈何,被绑得死死的他连往后闪一闪都做不到,只能承受对方对自己下身的威胁。若非他体内本就有些缺水,只怕左侍郎都会因为恐惧而失禁了。
可就是这样,他依然紧咬牙关,不肯招认如此罪名。他很清楚,这场之后自己是彻底完了,哪怕最终朝廷确信自己是冤枉的,一番折磨下来,身子也残了,再不可能为官。所以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保全自己家人的性命。
看出他的坚持,这让那总旗很有些无力了。其实他也不敢将烙铁真个按下去,那儿可是所有男人的要害,伤了的有多半会死,那可就与他们的原意相反了。
正当他有些无计可施,想着是不是该继续用些手段的时候,身后传来了一阵沉重的脚步声,随后一个威严的声音响了起来:“怎么,他还没有招供么?”
那总旗回头一看,赶忙行了礼下去:“见过千户大人……小的无能,还是不能让他认罪!”
来的,乃是镇抚司里颇受杨震重用的几个千户之一,夏凯。此时,他眯着眼睛又看了对方几眼,这才道:“本来嘛,本官今日是在家中吃酒的。但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儿,所以便办了再赶来帮你们解决这问题。”
“啊?不知千户有何妙策可让此人认罪?”
“他所以一直抵死不认,不过是为了保全自家族人的性命而已。只要循着这一条去想,一切便可迎刃而解了。”说到这儿,夏凯抄手从袖子里取出一个拨浪鼓,还有一支银钗,在左云迁的眼前就是一晃:“左侍郎,这两件东西你可还识得么?”
虽然人已很是虚弱,但夏凯的那番话左云迁还是听得分明的,心里也是一阵紧张。待他努力睁大早已肿胀不堪的双眼,盯向那两件物品时,整张脸顿时胀得通红:“你……你把他们怎么了?”
这两件并不稀罕之物,对左云迁来说却是极其特殊,因为那是他正妻心爱的发钗和刚出生不久的小儿子的拨浪鼓。因为这两件东西都是他亲手所买,所以记得就格外的清晰。
夏凯淡淡一笑:“现在嘛,她二人都还算安全,只不过身边多了几个我们锦衣卫的兄弟罢了。不过……”后面的话他没有明说,只是意味深长地笑了一下。
但其话中之意已很清楚明白了,这让左云迁更是一阵颤抖,那是恐惧和愤怒相交叠产生的反应。半晌,他才吐出了两个字来:“卑鄙!”
可夏凯压根不在意他这一反应,只是晃着手中两件东西,笑眯眯地道:“怎么样,左侍郎还想要有所坚持么?”
脸上的肌肉一阵痛苦的扭曲,这时候的左云迁,可比被锦衣卫施以最残酷的刑罚时更感痛苦。他很清楚自己若认了罪会是个什么结果,可要是不从,以锦衣卫的可怕手段,自己的妻子和儿子……这种全是死路的选择,实在太也折磨人了。
“你……你们杀了我吧……”这一刻,或许死才是解脱。
只可惜,回应他的,却是夏凯的冷笑,和断然拒绝的摇头。随后,他更是将两件东西拿到了放着烙铁的火炉跟前,作势就要将之丢进去烧掉。
似乎是从这个动作里看出了更深的含义,这让左云迁的整个心神彻底崩溃,涕泪交流之下,他用几乎是尖叫的声音喊了起来:“我招,我招就是了?你们要我招什么,只管说,我都招……”
绝望的吼叫居然从刑室厚实的墙壁间穿了出去,迅速传遍了整个诏狱,让其中一些犯人都不觉打了个寒颤。
而夏凯,却露出了很是满意的笑容,手一摆,就有人拿来了早准备下的供状。他知道,今日之后,一切都将终结,这次的事情终于落幕了。
事情当真落幕了么?
夏凯是这么想的,很快得知消息的杨震也觉着就这么回事儿了,但对北边的那些人来说,却正好相反,一切才刚刚开始!
大明万历十一年正月十五,上元节当日,当北京城里上到达官显贵,下到底层小民都沉浸在节日的欢庆之中,当整个大明王朝的各州府县都在欢度佳节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草原也迎来了让他们欢庆的时刻。
不过,草原上的人欢庆的却并不是那头顶圆圆月亮所呈现的节日,而是一个让他们盼望了许久的好消息的到来。
那名从京城出来,以多个身份出现在小年夜之变中,随后又在事败前从容离开的神秘人物,终于在二十多日的狂奔之后,回到了草原,见到了自己的首领族长。
虽然他已精疲力竭,两股间也被马鞍磨得血肉模糊——二十多天时间里顶着呼啸的寒风狂奔数千里,即便是草原上生长的牧民,也会吃不消哪——但在看到自家族群的帐篷时,他还是精神大振,随后便把贴身收藏,被他看得比自己性命还重要的一份图纸交了过去:“族长,这就是明国北边九镇的兵力部署图了……”说完这一句,他便颓然昏倒。
接过这份图纸的木图眼中满是狂热的欣喜,甚至连捧着这份并没多少分量的图纸的双手都有些微微发颤了。为了得到这个,他们用了三年时间多番布置,甚至还牺牲了数以百计的草原勇士。
但他相信,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那个人是这么和自己说的,知己知彼,方才能百战百胜。当这份图纸到来之日,便是草原部族重新挥军攻入中原,将祖先的荣光重新夺回来的时候!
现在,图已到手,只要再给他们一些准备的时间,夺取中原,重现大元帝国的威风,使自己成为成吉思汗一样人物,这一切已近在眼前了!
“把他带下去好生照料,再传我命令,这个冬季,所有人都好生休息,把马儿都保护好了,明年,最迟到秋天,我们的命运将彻底不同!”木图信心满满地挥手道。
一切已然落幕?不,一切才刚刚开始!
第九百二十三章 风暴前夕
在经过去年年边那一连串叫人目不暇接,此起彼伏的变故后,北京城和朝廷局势又重新变得与之前一般平静。
唯一稍微起了些波澜的,就是在年后不久所公布出来的一个消息,工部侍郎左云迁竟私通白莲教逆贼和蒙人奸细,企图搅乱上元灯会不说,甚至还欲图对天子不利。
对此,许多朝臣是不信的,这不光是因为宣布这一罪行的乃是锦衣卫,他们可是以屈打成招,冤枉朝臣所著称的。更因为这不符合常理,身为工部侍郎的左云迁几乎可算是位极人臣了,试问他又有什么理由去做这等损人不利己,甚至可说是丧心病狂的事情呢?
只是随着锦衣卫不断把一些证据拿出来,比如那些做了手脚的花灯,比如建言让杨晨统筹庆典的文书,再加上左云迁自己的供状,渐渐的,那些不信任的声音也就渐渐消失了。
虽然事情还有诸多疑点,很多人都相信这其中必然有锦衣卫做了手脚,但在木已成舟的情况下,谁又会为了一个将死之人开口呢?何况这案子可事关通敌和通白莲教这两件最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这些早成了精的官员们自然不会为抱打不平而将自己陷于危险和怀疑之中。
于是到了三月间,当左云迁被开刀问斩,他的家人被发配边远时,也就没人再开口为其喊冤了。同时,朝廷内外还被另一件由此引申出来的事情所吸引了目光。
随着左云迁正式定罪问斩,他离开所空出来的工部侍郎之位就开始被不少人所觊觎了。
从朝堂整个权力架构来看,工部在六部衙门里是敬佩末座的存在,论权力它不如吏部和户部,论重要性和威严,它不如刑部和兵部,而论起在朝臣心目中的声望,它更是远不如清贵的礼部。这从朝堂之上惯常的排位之说也能看出些端倪来,时人称呼六部,总会以吏户礼兵刑工来论座次。
但即便如此,工部依然是朝中六部之一,是天下间最大的包工头,举凡全国各处的工程款项,甚至是紫禁城里的修缮之事,都要从这衙门里过一道手,其地位依然是不容人小觑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作为全天下最大的包工头衙门,其中的油水可着实丰盛得很,是所有官员都眼红的所在了。
而工部侍郎作为其中的第二把手,无论是权力还是可能得到的好处,都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纵然在朝中大事上的话语权并不充足,但光是来钱这一点,就已叫人垂涎三尺了。
所以当确信左云迁已完蛋之后,就有不少官员开始打起了他去后这个位置的主意。整个年后一段时日里,各家势力更是各显神通,用了诸般手段来夺取这个位置。
可结果却大大地出人意料,最终接任这个位置的,居然是被许多人所忽视的原工部郎中杨晨!
人们所以看轻他,既因他在朝中根基不固——他入京为官才不过五六年工夫,而且在短时间里能坐到这个位置已实属难得,实在没有更进一步的可能了;更因为其年纪太轻,现在朝中部堂一级的高官可多是五十以后的老人,他不过三十多岁,论资历,论能力又怎么可能与这些高官平起平坐呢?
可结果就是如此的出人意料,纵然许多觊觎这个位置的人用尽了手段,走了许多的门路,可结果还是让这位不声不响的杨郎中拔了头筹。
而朝廷随后给出来的理由也很充分,杨晨自入京后一直都在工部当差,而且一向办事勤勉周到,多次立功。这工部侍郎与尚书不同,那是要干实事的,自然需要更精于此道的人来坐这个位置了。
至于年龄问题,就更不值一提了,朝廷可从未有明令强制要求多少岁后才能坐上某个位置哪。只要是真有才干,且忠心王事之人,朝廷自会破格提拔任用。
这一番话解释下来自然是冠冕堂皇,叫人无法反驳,但私底下,众人还是能够明白这其中藏了什么玄机的。这位杨郎中,不,现在该称其为杨侍郎了,他本身虽然没什么根底,但其兄弟可是叫人畏惧的锦衣卫都督杨震,显然在这事上,杨都督一定是没少尽力了。
在想明白这些后,那些官员就更不敢多作议论了。谁都知道锦衣卫要是想针对谁了,其手段是有多么残酷的。对上这样可怕的存在,还是敬而远之为好。
而且很快地,暗地又出现了一些流言,说是左云迁所以会最终落得如此下场,就是因为其挡了杨晨上进之路了。另外,在随后对工部侍郎一位争夺中,杨都督也曾和几位重要的朝臣见过面,据说他当场拿了些东西给几位大人看了,然后他们就应允了杨震的要求,从而支持由杨晨坐上工部侍郎之位。
当然,这些都只是流传在私底下,却上不得台面的话,到底是不是真的,却谁也说不清。人们只知道一个事实,如今的杨家兄弟二人在朝中的地位是越发巩固了。
于是自三月之后,便有不少人开始秘密投到了他们的手下听用。既然锦衣卫都督的名声不那么好听,那就和工部侍郎多亲近吧。渐渐地,在杨晨周边也有了一些可用之人,或许在经过几年的历练和发展后,他杨侍郎便能真正在朝堂之上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吧。
而这,也正是杨震做这一切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随着在朝中时日越久,他就越觉着自己这个锦衣卫都督能力上的局限性。虽然说他的权柄极大,许多朝臣都要卖他面子,但真正能说话的时候却很少。唯有靠着和天子亲近的关系,才能有所为。
但这显然是不够的。无论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将来,还是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他兄弟二人都需要有更大的话语权。而工部侍郎这个位置,虽然论权力不是太大,但好歹已位在高官之列,在朝中也能说上几句话了。所以得到他,便是势在必行的一步。
别人看上这个位置多是为了中饱私囊,但杨家兄弟看上的却是其位置本身。所以当杨晨坐上侍郎之位,有人开始拿审慎的态度来盯着他时,他反而无所畏惧。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无欲则刚了吧。
而之后,杨晨更是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了自己确实是最适合担当工部侍郎位置的人物。
就在这一年的春夏之交,黄河再生祸端。朝廷自然是要派人治理河患的。
于是,杨晨这个新任的工部侍郎就展现了自己远超常人的治水能力,不但在短时间里调派出合适的人手赶往当地治水,还亲自赶了一趟过去。
在他的亲力亲为和居中指挥下,这场差点淹没一座州城的水患彻底被遏制住,人员的伤亡也远比以前的灾难要小得多。
在见识了杨侍郎的如此本领后,朝中那些还在议论纷纷,对此多有不满的官员们也终于住了口。毕竟不是哪个人都能在面对如此灾情时还敢亲身涉险的。要知道,这不光是到了地方上治水危险,而且若是去了没能成功可是会被那些只说话不干事的言官们的口水淹死的。
只这一番作为,便叫朝中的杂声彻底消失,也让杨晨终于在七月时彻底坐稳了这个工部侍郎的位置。
当然,等他回来时,也没少被杨震埋怨。毕竟这么做的风险实在太大,虽然这次成功了,可谁也不敢保证就一定不会有意外发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