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绣大明-第3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衣卫去办了。”

    杨震深深点头:“臣明白,其实在确知蒙人的变化后,臣就有心做这些了。只是此事毕竟干系重大,臣不敢妄动。既然陛下也是这么想的,那臣自会做出相应的安排。”

    “唔,那朕就把北边的事情托付给你们锦衣卫了。”

    “臣定不负陛下之信任!”杨震忙拱手道。说到这儿,他又看了皇帝一眼,有些关切地道:“不知陛下除了这北边之事外还有什么其他烦恼,怎的如此模样?”

    皇帝一听,眉头就皱了起来:“果然是没能瞒过杨卿的双眼哪。确实,朕在为一事而苦恼不已。”说着,便把案上的那份奏疏递到了孙海面前,示意他拿给杨震过目。

    杨震恭敬地接过奏疏,只扫了一眼,也不觉露出了无奈的笑容来。最近朝中官员最关切的事情,他自然也是有所耳闻的,却没想到皇帝竟会因此大感苦恼,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反感臣下插嘴太子之事。

    似乎是心里憋屈得很了,极需要一个宣泄口,再加上对杨震的信任,万历便对着他大吐起了苦水来:“杨卿,你说说,朕才不过二十岁,那些臣子便逼着朕赶紧册立太子,就仿佛朕什么时候就会……他们也看得太远了!你说说,朕该怎么做,这个太子怎能如此仓促就立了?”说着,他便气鼓鼓地看着杨震,等着这个自己最信任的朋友评评理!

    继续感谢书友喜欢望着你百度,执着小鹰和angelxydmimi的打赏、月票方面的支持!!!!

第八百六十七章 国本之争的序曲

    若是摆在接下来的那个辫子朝里,这等国本太子之类的敏感话题压根就不是臣子们敢随便议论的,更别提就这么隔三差五地跟皇帝公然上疏了——怎么,你就这么巴不得朕这个英明神武的天子早早归西好传位给儿子么?你这个奴才是何居心,是想造反篡位么?

    只要让这些个宽厚仁德的辫子皇帝察觉到底下臣子有这样的念头,甭管这是不是真的,也甭管这些官员到底身居何职,恐怕接下来这官员的下场一定很是凄惨了,丢官什么的还是轻的,有时候连身家性命都可能因为这样而被剥夺。

    所以在辫子朝,尤其是某英明神武的麻子之后,天子传位,或是太子设立一事便成了官场里的禁忌,美其名曰此乃天子家事,岂是是他们这些臣子奴才能随便议论的?

    但显然,大明朝的官员在觉悟上就没有后世的同类们那么高了:天子既为天下之主,你的家事便是国事,你的继承人问题更关系到我们大明江山的延续,我们也是大明江山的管理者,怎么就不能过问了?

    似乎大明的官员就有一种历朝历代的臣子都没有的特质,那就是让皇帝不舒服,什么事最不让皇帝难受,他们就做什么,什么话最容易触怒天子,他们就说什么,似乎非这样,不能体现他们的忠君爱国!

    当然,杨震并不是这样的官员,这不光是因为他和皇帝的关系比一般官员要紧密,更因为他并不需要用这样的方式来让天下人知道自己的存在,他的名气已经足够响亮了。

    不过在面对万历的如此苦恼时,杨震一时也有些作不出回答来。

    朝中最近的这股风潮他自然是清楚的,虽然对此颇为不屑,一时也拿不出反驳的话来,现在天子问到了自己,他自然就是一愣,迅速在脑子里转着念头,看自己该如何安抚感到委屈的皇帝。

    片刻之后,杨震方才道:“陛下所言确实在理,您现在春秋正盛,这立太子一事倒也不急于一时。何况……如今的皇长子毕竟年纪太小,谁也说不准将来会发生些什么,此时仓促而立,无论与他,还是与我大明,都未必是一件好事。”

    “着哇,朕不也是这么考虑的么?”见杨震如此附和自己,万历顿时大喜,生出知己之感来:“还是杨卿你识得大体,可朝中那些官员怎么就是不明白朕的一片苦心呢?”

    听着皇帝这番话,杨震虽然面上一副深以为然的模样,心里却是一阵吐槽:“我还不知道你的心思,不就是更希望把皇位传给郑贵妃的儿子么?这一点不光是我和兄长已确知,就是这朝中官员也隐隐感觉到了,这才会急着跟你上疏建言太子……”

    跟上面所说的一样,大明官员总是有一种主人翁精神,觉着天下兴亡都在自己的建言之中,尤其是国本这样的事情,自己更不能掉以轻心。皇帝居然动起了因为宠爱某位妃子而欲立其子为太子?那万万不成,咱们得把这种苗头迅速掐掉,趁着现在皇帝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就让他赶紧立了太子,这样后面的人就没有争夺位置的可能了。

    正是怀着这样的想法,臣子们才会不断跟皇帝提及此事,这就叫防患于未然了。但怎么看,又怎么像是臣子在和皇帝过不去,是在用自身庞大的话语权来控制当今的天子。

    不过这一切都不可能放到明面上来说,杨震也不敢把君臣的想法都点破了,只能道:“或许是那些大人们思虑不周吧……”

    “哼,思虑不周,朕看他们完全就是想跟当初的张师傅一般,要朕完全听从他们的摆布!”万历很有些不满地咕哝了一句。

    闻得此言,杨震心里猛地一动。要说起来,因为张居正长达六七年的压迫,对万历的性格势必会有不小的影响。或许正因如此,历史上的万历才会总是喜欢和臣子对着干,最后甚至走到三十年不见外臣的极端地步!

    这就跟后世某些有童年阴影的人一般,平时看不出什么问题,可一旦拨动了那根弦,他们便会做出骇人听闻的事情来,比如连环谋杀什么的。而从心理分析,万历似乎也是有着相似的缘故,才走到那一步的。

    对于这样的人,自然该以疏导为主,不然只会让他更往牛角尖死胡同里钻,最终一发而不可收拾。而万历手下的官员显然是没有觉察到这一点,依然遵照着以前对付隆庆,或是其他皇帝的办法来与之争,结果便是两败俱伤,却连累了这个江山社稷和无数的百姓。

    明白个中情由,杨震就有了想法,当即说道:“陛下,其实太子之事确实关乎国本,官员们议论上疏也所在难免。若你当真觉着还不是时候,大可把话和他们说开嘛。”

    “说开?你要朕怎么和他们说?”皇帝不禁有些无奈地道:“朕早和他们说了,莫要再提太子之事。可他们呢,这几日里公开倒是不提了,可私下里,却已上了多本奏疏……”

    “那是他们并不知道陛下你为何觉着现在还不是立太子的时候,您大可以把个中缘由向他们说清楚了嘛。皇长子的年纪确实太小,说句有罪的话,他能不能成年都未可知呢,此时立为太子,实在太也随意了……”

    若是换了其他人这么说,当父亲的一定不会高兴,但万历却是连连点头:“在理,杨卿所言在理。朕也看着他身子骨不那么结实,这万一有个……国本之事可不能如此轻率哪。”

    杨震口中称是,心里却是一阵无奈,看来面前这位是真不情愿把皇位传给朱常洛哪,怪不得之后会有那么多叫人瞠目结舌的情况发生。

    但随即,皇帝又有些不安地道:“可光是这么一条,真能说服群臣么?”

    “陛下自然也可以拿出第二个理由来,比如皇后的年纪也正合适。”杨震的脑子转得倒快,立刻道。

    “嗯?这话是什么意思?”

    “若是立了皇长子为太子,那要是之后皇后也诞下子嗣呢?”见这位居然连自己的话外音都听不出来,杨震只能略作解释。

    万历顿时就明白了,这确实是个绕不开的严峻问题。若真如杨震所言,在立了朱常洛为太子后皇后却生了儿子,那这个太子之位就大有问题了。

    古人选继承者,尤其是皇位继承者那都是讲个有嫡立嫡,无嫡才会立长的。但现在,皇后和皇帝都很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让他们两个造出人来呢,这么把太子给立了,那将来皇后的嫡子却该如何是好?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皇后的儿子都比长子更高贵,由他为太子才是最适宜的。难道到了那个时候,真要废了长子来立这个嫡子么?可废立乃是动摇国本的大事,岂能说废就废?而且要是太子没有什么失德的言行,就更不好干出这样的事情来了。

    所以这必然会成为一个大问题。既然如此,那又何必在这个时候急着立什么太子,给将来埋下隐患呢?

    在转过这些念头,并越想越觉着在理之后,皇帝的脸色也变得好看了起来,之前的阴霾已然尽扫:“杨卿看事情果然要比别人远得多,这确实是立常洛为太子的最大问题。既然有此隐患,此事就暂且不论了吧。”

    杨震忙谦虚了一声,同时表示赞同。他很清楚,皇帝现在只是想把时间往后拖上一拖 ,待郑贵妃生出儿子后再想法儿把他立为太子。当然,到那时候,一定还会遇到不小的麻烦,但至少眼前的问题是先敷衍过去了。

    就这样,杨震和皇帝又聊了一会儿,保证北边一有情况就上报之后,才告辞离开。

    走在湿漉漉的皇宫道路之上,杨震的心里却觉着沉甸甸的。看来,在经过三年的平静生活之后,新的风暴已开始酝酿。而且这一回,还是内外的双管齐下,却不知自己又该如何应对。

    不过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杨震都有一定的信心。对内,毕竟皇帝对自己信任有加,而且自己掌握了锦衣卫这个大杀器,想必一般官员也不敢对自己怎么样。至于外嘛,蒙人铁骑虽然强大,可他们一定想不到,这几年里自己到底为这一刻准备了什么。只要他们敢来,结果便已注定了。

    “呼……”在长长呼出一口浊气后,杨震的面色变得更加的坚毅起来。

    可正当他要出宫门时,身后却传来了一阵急切的脚步,随后一个阴柔的声音响了起来:“杨大人还请留步。”

    杨震闻言有些奇怪地转头,难道皇帝还有什么事吩咐么?可看来人模样,却不像是皇帝跟前,自己所熟悉的那些宫人哪。

    那内侍来到杨震跟前,忙行了一礼,这才恭敬地将一张纸条递了过来:“杨大人,这是奴婢的主子给您的……”

第八百六十八章 杨震的选择(上)

    黄昏,天擦黑时,杨震便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作为如今北京城里的风云人物之一,手握锦衣卫这个可怕的特务机构大权,又深得皇帝信任的杨震自然不可能依旧住在之前那处已略显局促的院落之中。

    如今的杨府早已到了另一处更加气派与宽大的七进大院之中,那是天子所赐的一处大宅院子,周围的邻居也都是朝中高官显贵。当然,以杨震的特殊身份,与这些邻居之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很亲密的,双方不过是点头之交。

    不变的,是府上的诸多下人。杨震并没有因为身份的不断提高就换了他们,故而他们对自家老爷那也是相当忠心。对了,之前的那处院落,此时已成了兄长杨晨的宅邸,所以依然挂着杨府的匾额,不过却是工部郎中杨晨大人的府邸——他在三年里也有所进,成了地位只在侍郎之下的郎中。

    虽然兄弟二人不再住在一起,但双方的情谊却并未因此变薄,两家人总是互相走动。已经娶亲生子的杨晨时不时也会带了妻儿过来小聚一番,比如今日,杨震刚到家门前一落马,管事就笑着上前禀报道:“老爷终于回来了,大爷已经在前厅等候多时了。”

    “哦?大哥来了么?”直到这个时候,有些簇着眉头的杨震才露出一丝和煦的笑容来。那管事看他如此模样,不觉犯起了嘀咕:“老爷这是遇到了什么麻烦么,怎的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不过身为下人,他自然是不敢当面问自家老爷的,只能尽量的小心伺候。

    穿过比之前要大了不止一倍的前院,绕过客堂,杨震才来到了位于第二进院落之中的前厅。此时,厅内已掌上了灯,一旁的桌子上更是摆上了一些酒菜,不过杨晨却只在一旁的座位上喝着清茶,沉思着什么。

    “大哥近来可好?”杨震进门之后,便笑着一拱手道。

    “好。最近雨水不多,我这工部郎中肩上的担子便没有那么重,不然也没闲工夫来见你哪。”杨晨听得这声招呼,这才展颜一笑,也从座位上起了身。

    若是旁人在侧,一定会对这两兄弟之间的关系感到有些奇怪。这两人,若说亲近,却总少了些亲兄弟间的密切,看着太过客气;但要说疏离,两人的走动又算颇勤快。只是,那种志同道合的朋友间的交情更胜过兄弟之情。

    他们当然不会理解杨震与兄长之间那种复杂的感情,而且这兄弟二人也没有把他们的真实关系告诉别人的意思。

    在互相寒暄了几句后,两人便入了席,不一会儿,各自夫人也都赶了来,席上便又多了四人——杨晨已有了个不到两岁的儿子,但张洛二女却到现在还没有所出。

    事实上,为此事,两女也是颇为焦急的。身为人妇,总是希望能为自己的丈夫生下儿女来,也好后继有人。可说来也怪,这都好几年了,虽然杨震与她们平日里欢好的次数也不少,却依然没有任何的变化,这让两女都几次跑到寺庙道观什么的求子了。

    现在看着大哥家三口和乐融融的模样,两女真是羡慕得很,只把幽怨的目光在杨震和自己的肚子上不断来回转动。好在杨震做人极其正派,几乎不去烟花场所,不然两女都要担心自己的男人将要喜新厌旧了。

    但今天,杨震的心思却并不在这顿家宴之上,对几个女人有些隐晦的埋怨,更是充耳不闻,似乎有些心事。而同样的,杨晨也似乎有什么事要和兄弟单独说,如此,这三个妯娌便很识相地在吃了饭后,跑到后面去说女人间的悄悄话,而把这个前厅让给了这对各有心事的兄弟。

    “二郎……”见女人们离开,杨晨便张了下嘴,想说什么,可话到嘴边却又是一顿。

    这一下,杨震终于注意到了兄长的异样,只一转念,就想到了什么:“大哥有话但说无妨,可是那些官员想让你从我这儿打听些什么么?”

    人往高处走,杨晨在不断升官的同时,自然也就有了一班志同道合的同伴互相帮衬。这是每个官场中人都绕不开的结果,尤其是在北京城这个复杂的环境里,单枪匹马除非能有杨震这样的本事和运气,能得皇帝的信任,同时又有锦衣卫这样的机构为后盾,否则只能当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官小吏。

    杨晨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位置得到提升之后,也就与同僚间的互动多了起来,并慢慢也融入了某个圈子。当然,他们这个还算不得什么党,只能算是走得比较近,有些交情的朋友而已。

    而作为杨震的兄长,又在几年里屡立功劳,迅速由工部最不起眼的主事小官升为正五品的实权郎中,杨晨在这些人中的地位还是不低的。一旦大家有什么意向,都会想着与他商量,并借此来从杨震这儿获取更多的信息。

    杨晨听兄弟说得这么直白,有些尴尬地一笑,但随即还是实话实说:“还不是太子的事情……如今满朝官员对此总是拿捏着不放,总想再来一回集体上疏,好迫使陛下立长子为太子。不过,也有不少人觉着这么做并不妥当,所以便想看看陛下到底是什么态度,底线又在哪儿。”

    作为外臣,自然不可能真个了解皇帝的心思。而作为官员,也不是所有人都把得罪皇帝当成一份成就的,许多人还是将顺着圣心作为自己加官进爵的机会。

    “那大哥你对此又是个什么态度呢?”杨震却不急着给出答案,而是直直地看着兄长问道。

    “我……”杨晨忍不住便是一阵愕然,对此,他还真就有些拿捏不准了。

    杨震轻轻一笑:“难道大哥你会不知道天子真实的心思么?那些可都是你告诉我的哪。怎么到了这个时候,你却反而想向我问计了呢?”

    杨晨再次一愣,便苦笑了起来。确实,作为另一个穿越者,他对晚明这段时间还是颇有些了解的,更清楚万历对皇储之位的态度。但不知为什么,身在朝中的他,在这事上,也会慢慢变得偏向于这个时代官员的想法。

    现在杨震这么一说,他才猛地发现,自己想做的,确实是与皇帝唱对台。沉吟了片刻之后,杨晨才有些犹豫地道:“但历史终究因为你而出现了偏差,难道陛下的心思不会变么?”

    “当然,他的心思从不会变,无论我改变了多少,依然如你所知。”杨震郑重地点头道:“其实今日陛下就因此事颇为烦恼,还问计于我。”

    “你……却是怎么回答的?”杨晨闻言面色便是一紧。

    “一个拖字而已。”杨震便把今日自己给皇帝拿主意的事情说了一遍,在自己兄长面前,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而听了他这番话后,杨晨的神色就显得更暗淡了些:“这还真是个不错的借口,只要陛下将之公然说出,怕是满朝官员没几个敢于反驳的了,此番群臣欲早立皇储之事也就只能暂且搁置了……”说着,便是一声叹息,他知道,这一回他们这些人是什么都做不了了。

    “那大哥你觉着,臣子们的这一坚持到底是对是错呢?”杨震突然又问了这么一句。

    这让杨晨明显有些不知该怎么回答了。他其实很清楚去臣所做的只会惹来天子的不满和对抗,但身在这个圈子里,显然有时候只能被众人裹挟,连想法也偏向了这些人。

    半晌之后,杨震才继续道:“其实我在想,此事上,到底错的是天子还是群臣。他们坚持非要立朱常洛为太子,到底是出于公心,还是根本就是为了博一个敢于直谏的虚名?

    “大哥,你明知道国本之争最终导致的是个什么样的结果,为什么却不知道变通一下,却非要往这一条绝路上走到尽头呢?”

    杨晨再次沉默,但很快地,他就明白了些什么,看着自己兄弟:“二郎,你是不是想顺着天子之意,让郑贵妃将来的儿子当上太子?”

    “大哥觉着这么做不好么?”杨震反问了一句。他二人之间,也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他说着,便把一直揣在袖子里的那张使得他一直心神不定的纸条给拿了出来,放到了杨晨面前:“这是我出宫时,郑贵妃派人送来的致谢。”

    杨晨下意识地低头一看,心里便是一跳。虽然只是几句简单的话,但其中所包含的意思可不像字面所呈现的那么简单,尤其是想到杨震是在见了天子离开时接到的纸条,这其中的道道可就更深了。郑贵妃的耳目,居然已经到了天子跟前,细想之下,自然叫人心惊……

    “你……当真打算改变这一切?”片刻之后,杨晨看着杨震正色问道。

    而杨震的回答则是用力地点头,神色很是淡然,似乎他只是做出了一个最最简单的选择而已,如喝茶还是喝水,吃饭还是吃酒。

    最近突然有个新的想法,打算运用到接下来的情节内容上来,这应该是网络小说里较少见的,所以先打个招呼(广告……),或许吧,应该在这段时间里让各位书友见到这一写法的。。。。。

第八百六十九章 杨震的选择(下)

    有些怔忡地看了自己的兄弟好半天后,杨晨才深吸了一口气,肃然问道:“那你,可有想过做出如此决定会有什么后果?”

    “后果?无非是站在那些自命正统的官员的对立面罢了,我这个锦衣卫指挥使本就不与他们同路,难道还会怕他们不成?”杨震有些不屑地一撇嘴。确实,若是双方敌对,身为锦衣卫大头目的他压根不会畏惧这些家伙,只要天子一直信任着他,他便是不败的。反倒是那些官员们,倒是要掂量一下了,锦衣卫可是有太多手段来对付他们了。

    杨晨却摇头道:“二郎你领会错了,我指的并不是因此可能给你带来的麻烦,我知道,你也不是个怕麻烦的人,他们吓不倒你,我指的是,对天下,对历史的影响,那后果你想过没有?”

    一直以来,作为穿越客的杨震虽然改变了不少历史的走向,但更多的只是被动去做,或者是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改变。可现在,他是要主动去改变既定的历史进程,这显然会给人以更大的压力。

    不想杨震的回答依然如之前般的确定:“想过,但我并不认为这么做就会比原来的要坏。大哥你不是告诉过我么,就是因为这次的国本之争,导致君臣失和,当今天子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最后甚至三十年不早朝,不见外臣,这才让大明朝彻底滑向了无可挽救的深渊。

    “还有就是那些臣子们所推举的朱常洛,他才刚登基不到一月便死了,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变故,让朝局更加动荡,而他的两个儿子,也根本不算明君,这一连串的错误,才导致了大明最后走向灭亡。

    “既然如此,那我为什么不试着去做出些改变呢?在我看来,这一选择无论如何都不会比前一个要差,你觉着呢?”说到这儿,杨震目光灼灼地盯着自己的兄长,等待着他的回应。

    一怔之后,杨晨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有些被兄弟给说动了。确实,仔细往后想,大明的将来不可能比原来的历程更加不利了。既然事实已经表明这条路是死路,那身为有先知之能的穿越者,为什么非要一条道走到黑,而不是试着走另一条道路呢?

    或许,这条路依旧布满了荆棘,但不试试又怎么知道它是否可以挽救大明王朝呢?

    越想之下,杨晨越觉着此话在理,最后不觉有些苦笑地道:“本来是想劝你的,结果反倒被你反过来劝说了。”

    “看来大哥你是认同我的意思了?”

    “这确实值得一试,不过也颇为不易,朝中官员的态度几乎是一致,以你我之能,可改变不了太多。”

    “事在人为。而且大哥你莫要忘了,真正最是坚持这一点的,可不是我们兄弟二人,而是当今天子。只要我们和他好好配合,扭转这一局面也未必是什么太难的事情。”杨震见兄长已经意动便忙又打气似地道:“何况,现在还有的是时间,只要拖上一段时日,我相信总有聪明人会做出正确选择的。”

    “好吧,一切就如你所说。希望这一次,真能遂了天子之意!”杨晨正色地一点头,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不过当务之急,却还是先为陛下解了燃眉之急,让官员们暂时停止眼下不断的进言。而这,也需要有人站出来。”杨震又道。

    杨晨这回却没有自告奋勇,因为他很清楚,这是非常得罪人的事情。一旦真有人照着杨震的意思上奏天子,以皇长子的年龄,和皇后尚无所出来做文章,或许有些人会认可,但更多的人却会认为此人是在阿谀奉承天子,一定会将之视作另类,甚至是奸佞的,到时此人在朝中的名声可就彻底完了,甚至会饱受其他人的冷落与打压。

    在朝中为官,人脉关系一向是重中之重,不然很容易就被其中的潜流所吞没。这种滋味儿,杨晨以前尝到过,他可不想再来第二次了。哪怕这么一来会有极大的好处——天子将会视你为心腹——但除非是杨震这样的人物,否则都很难保全自身。

    但杨震这个锦衣卫指挥使自然是不可能上这种奏疏的,这事儿就只能交由某位朝廷官员来做了。

    杨震立刻就明白了兄长的心思,自然不会提出如此要求,便道:“大哥放心,此事上我还是能够找到合适人选的。”确实,如今他杨都督手下也不全是只会打打杀杀的武夫了,一些没什么势力的文官也在暗地里投靠过来,这让他在朝中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那便好……”杨晨有些勉强地一笑,似是放松,又似是感到尴尬。

    不过杨震倒并未因此感到什么不快,这也是人之常情么,不是没有其他路可选,谁会走这一步呢?事实上,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兄长去做这等冲锋陷阵的事情。只在脑海里略一翻扫,他已有了恰当的人选——张润晟!

    次日中午,正在都察院里闲坐的张润晟便接到了一封请柬,当看到是杨震让他晚上过府一叙后,这位四十来岁的御史的精神便是一振。

    这位张御史的官场生涯确实颇为坎坷不顺,直到三十多岁,才勉强考中了三甲同进士。然后经过十年沉浮,才终于在都察院中有了一个位置。不过无论是名气,还是能力,和都察院里的那些锋芒毕露的同僚一比,他都显得那么不起眼,照此下去,他只会这么蹉跎一生,最终以六七品的官职告老,落得个两袖清风,一事无成的结果。

    但张润晟却实在不希望自己的一辈子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过去,而他唯一的优势,就是自己的籍贯了——他是湖广人。

    不过现在毕竟不同以往,内阁当家作主的也不再是那位叱咤风云的湖广江陵人了。好在,他知道另外一个湖广人的权力也不算小——杨震!虽然锦衣卫和文臣体系一向格格不入,一旦被人知道他投靠锦衣卫,势必会为人所排挤,但处境都这样了,他张御史还会顾虑这些么?

    所以,去年开始,张润晟就有意去交好杨震。对于这么个投靠过来的同乡,杨震倒也没有拒绝。只可惜,这大半年来,杨震都没能让他做点什么,这反倒叫张御史有些不知所措了。

    而今日,杨震突然请他过府说事,显然是要用到自己了,这让张润晟自然有了些企盼,觉着自己的机会或许已经到了。

    所以下值之后,张御史都没有回家,只在外面的馆子里胡乱吃了点东西,眼看天黑,便赶紧来到了杨府求见。

    杨震倒也没想到这位居然来得这么快,只好放下碗筷,将人请到了书房说话。

    看到杨震如此郑重的模样,张润晟的神色也变得更加的紧张:“不知杨都督叫下官前来有何吩咐。”

    “我今日请你来,确实有一件棘手的事情需要张御史你来做。”说着,杨震把话一顿,又盯着对方:“而且一旦这事做了,你的处境会有些不妙。当然,我是会照看着你的,断不会真让你出了什么事,而且事成之后也一定亏待不了你。”

    听他把事情说得如此严重,张润晟不觉用力地咽下了一口唾沫,但随即,还是抬头看着杨震:“既是杨都督你的吩咐,我张润晟一定不会推辞!即便再难,也会尽全力去做好,还请大人直说吧。”

    “好!”杨震满意地一笑,这才道:“你应该知道最近朝中官员一直都再劝陛下早立储君一事吧?”

    “这个,下官自然是知道的……”我本也打算上这么道奏疏,只可惜连这种事情都似乎轮不到我……张润晟有些悲哀地在心里补充了一句。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