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王侯-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超欣喜若狂,拜谢了曹彬,喊了麾下几名战士,一路奔驰,到俘虏营,挑选了十名最为强壮的俘虏,以最快的速度带向叶尘面前。

    叶尘趁着这些时间,已经让那军中大夫将麻刚子身上伤势清理一下,且进行了一番包扎和止血,本来这军中大夫想着麻刚子重伤必死,之前还不肯浪费太多的药和功夫,但一方面叶尘毕竟身份不同,另一方面他也想看一下叶尘是如此何救活麻刚子的,所以在止血包扎上便很卖力。

    另外,叶尘在军中大夫给麻刚子包扎的时候,想了一下,骑马去找到贾宪,让其找了一个细小的胶皮管。然后又跑到曹彬帅帐中,将曹彬视之为宝贝的透明琉璃杯给要了过来。最后又从那名军中医官手中借了两根用于放坏血的空心银针。然后将银针与胶皮管两头紧紧的连接在了一起。

    最后又将这些东西仔细清洗干净,用盐水、军中烈酒消了毒。

    “叶哥儿,你看看这些家伙成不成?”

    王超红着眼,一手拿着一个大瓷盆,一手抽出战刀,指着帐篷外用绳子捆得结结实实的十个身强体壮的契丹兵。分明就是已经做好放血的准备。

    叶尘见此,一阵无语,喊着让他先将刀收起来,说道:“王兄!你别急,这要验过血型再说。”

    说完,叶尘让人给曹彬透明琉璃杯中倒上清水,然后用银针先取了一滴麻刚子的血,接着分别再以银针取了十名契丹俘虏的血,依次滴入其中进行验证。

    这种验证血型是否一样的方法,若是寻常人自然很容易产生误差,但叶尘从他后世的老中医父亲那里,学过一种观察判断的秘诀,能够最大程度的寻找出血型一样的两种血。

    他将琉璃杯放在桌子上,爬在琉璃杯的侧面,对滴入其中的十滴来自十名俘虏的血,仔细的依次观察过之后,终于找到了与麻刚子血型相同的血。只是可惜的是只有一人。

    此时曹彬也禁不住心中的好奇,亲自前来观摩叶尘如何救一个在他看来也必死之人。叶尘对曹彬行过礼后,便继续自忙自己的。

    在找到与麻刚子同样血型契丹兵之后,叶尘便让其他俘虏离开。那名被留下的契丹人已经从他们的对话中,大体知道要放自己的血,一边求饶,一边身子拼命往后缩。王超带着几名战士死死的抓住他,且将其手递到叶尘面前。

    叶尘吩咐众人把这个家伙胳膊洗的干干净净,又以食盐和烈酒仔细的消了毒。

    被牢牢绑住的契丹兵,拼命挣扎,但在众人的努力下还是让叶尘把胶皮管一头的银针头扎进血管,另一头同样扎进了麻刚子胳膊的血管之中,只不过因为麻刚子是躺着,这位契丹兵是站着,一高一底,刚好使那看着有些发黑的血液缓缓流进麻刚子的身体。

    随着血液不断流入入麻刚子体内,麻刚子的脸色越好,嘴唇也不再发紫发白。

    而那名军中医官摸着麻刚子的脉门,一脸的难以置信和匪夷所思,分明就是一幅见了鬼的模样。

    大帐内的众人除了曹彬一脸惊疑不定,王超满脸喜色之外,其他诸人看叶尘的眼神也越来越敬畏。

    麻刚子活过来了,但为了保险起见,叶尘指挥着那军中医官,又对伤口检查一遍,进一步仔细清洗、上药、包扎。

    因为只有一名契丹兵与麻刚子血型相同,所以始终抽一名契丹人的血。结果那名输血的契丹人死了,不只是因为失血过多,输血输死的,有一定原因是被生生吓死的。包括叶尘在内,没人对契丹人的死有一丝同情,更何况才死了一个人,本来曹彬和王超等人已经做好了十名契丹俘虏全死的心理准备。

    最后特意让军中医官用最好的金创药给麻刚子敷了伤口,叶尘才满头大汗的跟着曹彬离开了。

    一回到帅帐中,曹彬便抓住叶尘的肩膀,肃然无比的问道:“叶尘————你你这是借命仙术?”

    曹彬的眼睛死死盯住叶尘,不愿意露过叶尘的任何表情。

    叶尘闻言,不由一愣,老实的说道:“仙术?怎么可能。”

    曹彬问的问题太过玄幻,得立刻否定,要不然他再换一种方法让自己再施展一下仙术,那麻烦就大了。

    “那为何你拿小管子把契丹人的血抽进麻刚子身子时,麻刚子活了,契丹人却死了?这还不是借命仙术?”曹彬双眼充满了八卦的熊熊火焰。

    叶尘看着神色肃然凝重的曹彬,心里一阵无语。不知如何解释。

    “那个………大帅!麻刚子虽然被砍了七刀,但都不是致命伤,只是失血过多,属下找到和他相同的血给他输了血,血补上了,问题解决了,人不就活了吗?”

    叶尘觉得自己或许在对牛弹琴,只能解释到这种地步了,至于曹彬怎么理解,他也没办法了。

    “叶哥儿,你这套都是你师傅教的?你给老夫一次性说完,除了精通算学、制盐、还有能够看出城墙倒塌,又精通诗歌,还会仙术借命,你到底还会什么?”

    曹彬仍然在探叶尘老底。

    “大将军还记得属下就给您说过,属下从家师那里学过物理、算学、生物、化学、地图绘制等东西,这些内容大多都算是格物一道,但生物和化学与医学也有些关系。所以就这些了。”叶尘感到很无奈,知道根本给这些古人说不清楚,只能有些模棱两可的说道。反正将所有东西只要都推到那莫须有的高人师傅那里去,就应该没有问题的。

    曹彬也看出叶尘好像不想说,自认为叶尘有着难言之隐,或许是宗门的忌讳之类的,最终还是让叶尘离开了。只是他心中的震惊和感慨,久久难以平静。

    ps:第三大更送上,求收藏,求捧场,求月票,求红票————————

第三十七章 往事与传言

    晋阳城,原北汉国皇宫之中,刚刚接见过原北汉皇帝刘继元的赵匡胤,听着王继恩将话说完,猛的坐起来,一脸骇然和难以置信。

    “什么!叶尘会借命!”赵匡胤神色变幻不定,心中震撼难以复加。

    “此子好大的本事,他的那位师傅不知又是怎样的高人?”良久之后,赵匡胤才恢复平静,眸中精光闪动,喃喃自语。却是想起了一段往事。

    当年,后周柴荣当皇帝时期,赵匡胤任厢都指挥使,刚刚步入高级将领,有一次跟随一路大军,在关中打仗。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上了一个道士,这个道士自称“混沌”,又叫“真无”,行为怿涎,放浪不羁,唯一的嗜好就是喝酒,鲸吞牛饮,堪称海量。

    二人结识,相谈之下,甚为投缘,便豪饮畅谈,几至烂醉如泥。

    这道士喝了酒以后,便手舞足蹈,又歌又笑,常常没头没脑地唱上几句,歌词不伦不类,让人听了茫然不解。

    当赵匡胤与这个道士分手的时候,道士设酒送行,二人就在野外道路旁,抵掌痛饮。这位道士又喝得酩酊大醉,醉后故态复萌,放声而歌。但奇怪的是二人虽然对面咫尺,那歌声却似从半空中传下来,而不是从他的口中唱出来一般。且歌声又轻又细,随着微风从遥远的地方飘来,唯有赵匡胤能够听到,其他亲卫和路过之人浑然不觉。

    歌词中有两句较为特殊:“金猴虎头四,真龙得其位。”赵匡胤听后,不知何意。待道士醒后,赵匡胤几次诘问,这道士便说道:“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耳!”

    言罢,这道士便飘然离去,赵匡胤脸色变化中,心中却被埋下了想当皇帝的种子,以致于没过多久,那股神秘势力来找他时,没有过多犹豫,便在这股势力的暗中支持下,他走上了兵变皇帝之路。

    自那之后,一直以来,赵匡胤与那道士都未曾谋面。直到建隆元年,赵匡胤禅代登基,当上了皇帝。事后他突然想到,这一年是庚申年,以天干对五行,庚辛为金,十二生肖申猴,正好为金猴,又恰恰是正月初四,正月建寅,寅为虎,岂不就是那个道士预言的“金猴虎头四,真龙得其位吗?”

    赵匡胤这才知道,这位号称“混沌”或“真无”的道士原来是世外高人,得道仙长。

    几十年来,赵匡胤不知多少次派人找寻他,却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不仅踪影全无,就连点声息都没有,真个成了地地道道的“真无”。

    现在这叶尘竟然会抽血续命仙术,与这‘真元’道士相比,好似也差不多。回头派人去查一下这叶尘的生平来历,若查探之下,与这‘真无’道士一样,生平过往在世间没有丝毫痕迹的话………

    ………

    ………

    随着战争的结束,晋阳城墙修好,城内各类店铺相继开张。

    晋阳城南,一个十字路口处,有一家名叫‘神箭酒楼’的酒家刚刚开张。

    这座酒楼本来名字不是‘神箭’二字,但因为当日攻破晋阳城时,大宋天子带着曹彬等文武大臣于楼上观战,而大宋新贵,传说中的高人弟子叶尘便于此楼上,百步射刀,一箭射落北汉名将刘继业的自刎之刀。

    这个过程不知被谁传了出去,这些日子已经在晋阳城内外广为流传,有那眼光独到之辈,便盘下酒楼,改了名字,且以此事为招牌,广为宣传。这不,这开张第一天,战争的紧张氛围还没有完全结束,竟然便宾客满坐。

    酒楼的老板不知以何种手段,竟然联络上了贾宪,并通过贾宪去请当事人叶尘去赏光做客。

    叶尘刚从曹彬帅帐中出来,正想着等曹彬平静下来之后,请教一些问题,便被贾宪给拉到了一边,将这件事情说了出来,并言明叶尘要给他个面子。

    叶尘在后世见多了这种请名人的营销手法,知道如今自己便成为了那被人用来赚钱的名人。而他猜到贾宪肯定为此收了不少好处,但却装作不知。

    叶尘最近隐隐从贾宪和罗耀顺那里旁敲侧击,了解了一些赵匡胤的性格资料,知道赵匡胤是一个赏罚分明的主,只要立下大功,必定重赏,但相反,只要坏了大事,失了大责,犯了大错,也必定会重罚,当日若不是赵普跪下求情,让贾宪待罪立功,那个时候便已经被处斩。

    最近贾宪虽然拼了命做事,想弥补过失,但可惜他却没有叶尘这样本事和运气,立不了大功,难以将功赎罪,等回到开封,对此次北伐之战,论功行赏,论失问责时,肯定会被责罚,且很有可能丢官罢职,从此在官场前程尽毁。所以才放下身份,收取商贾好处,为今后生计谋划。

    不过,不管怎么说,贾宪这些日子对叶尘是用了心的,行弟子之礼不说,在制盐之事上鞍前马后,交情也是有几分的。所以,贾宪的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更何况不就是去免费吃一顿酒席嘛!又不吃亏。

    推不过贾宪的面子,叶尘想了一下,便索性让贾宪叫上了罗耀顺,以及对自己有授业之恩的王超,一行四人于晚饭时,来到了神箭酒楼。

    四人骑着马,来到神箭酒楼时,一个员外模样的矮胖老者,早早带着酒楼掌柜在门口相迎。

    一番客气之后,四人战马被拉到后院有专人料理,四人被老板引到二楼,一间靠窗的精美包厢。

    一路上来,叶尘所见,那酒楼中人头攒动,宾客满座。且因为四人中有三人虽然没有身穿盔甲,但也是一身军服,且叶尘和罗耀顺乃是武官服。引起了所有人的注目。另外,此家老板事先已经将风声透露出去,说是当日救下原北汉名将刘无敌的那位高人弟子叶尘会来,所以众人很容易便猜到叶尘四人身份。

    只不过北汉刚刚被大宋攻下,北汉百姓心中畏惧犹在,且有着一些敌意,一时间楼上楼下声音本能压低,偷偷看的不少,但却无人敢正视叶尘一行四人。

    叶尘自从一个多月前,在永乐边城附近荒庙中发生那件异事之后,体质发生变化,六观远比寻常人要敏锐许多,众人低声所说话语,却有不少传进了他的耳中。

    比如二楼靠窗的四人桌子上,四名穿着打扮不俗,看起来有些身份地位的青年男子,便在低声议论着叶尘。

    “听说那叶尘乃是上天吉星转世,又是那不出世的地仙弟子,精通仙术,将毒盐随手变成好盐,且能够算尽未来之事,当日宋军听到契丹大军来援,本来是要退兵的,结果这叶尘便算了一卦,得出晋阳城墙抽水之后便会倒塌,所以才有如今晋阳城破,北汉国尽落大宋之事。”

    “是啊!是啊!我也听说了,这叶尘的确是高人弟子,精通仙术,我们家有幸弄到五斤叶尘由毒盐变成的良盐,咂咂咂咂………那可真是仙盐啊!白净的难以想像,一点苦味都没有,本衙内还从没有吃过那么好的盐。”

    “哼!你们还不知道吧!三天前契丹五万铁骑于晋阳城南十里与大宋十万步卒大战,也多亏了叶尘神机妙算,未卜先知,看穿了契丹铁骑绕后偷袭,让宋军提前有所防范,且还布下陷阱一举灭了契丹五千铁骑,从而扭转战局。”

    “唉!如此说来,这叶尘还真是仙人弟子啊!这样的人都出世相助大宋,这岂不是意味着大宋得天下乃是天意,我北汉本来大多是汉家人,归于大宋也算是顺应天意。”

    “李衙内慎言!这北汉二字以后还是不要再提了,以免召来不必要的麻烦。”

    ………

    ………

    后面的话叶尘没听到,四人便已经被掌柜领到二楼,最为僻静雅致,且靠窗的一间精美包厢中。

    叶尘心中想着刚才听到的对话,心中苦笑,自己用来遮掩穿越身份的谎话,随着这些时日几件参与的大事传到民间,不想越传越离谱。由原来高人弟子,现如今都成为吉星下凡,仙人弟子了。

    叶尘隐隐觉得此事后面有推手,否则也不可能在短短几日时间,便传播如此之广,且被传的如此离谱。他想起赵匡胤最近看自己眼神的亲热,心想这推手不会就是赵匡胤吧!

    叶尘有理由这样推测,因为就刚才那四人对话中的谣言传开之后,对叶尘如何暂且不说,对大宋,特别是对赵匡胤个人来说,将会带来无与伦比的天大好处。

    “叶哥儿!这个包厢好像就是当日你一箭救下刘无敌的那个小隔间,不想当时门窗破烂的包厢被这奸商改成最好的一个包厢了。想来,这奸商打着你的名头,定会大赚一笔。”等老板出去张罗酒菜,罗耀顺便左右看了一眼,说道。

    贾宪听了有些尴尬,低着头喝茶,没有说话,王超自认地位不够,也只是呵呵着着附和几声,没有吭声。

    叶尘不置可否的微微一笑,说道:“赚就赚呗!那也是人家本事不是。”

    这时有小二敲门进来,送上丰盛酒菜,众人便不再说此事。

    ps1:求捧场,求月票,求红票,求收藏——————

    ps2:从今天开始每天保持至少二更近七千字不变,上传时间一般在早上十一点左右,若有捧场和月票,会加班加补第三更。

第三十八章 班师回朝

    “唉!叶哥儿!说起来,你如今乃是官家面前的红人,在回到开封前这几日,你可要找机会在官家面前,给老夫美言几句。好让回到开封时,官家对老夫的处罚亲一点,降职那是肯定的,但至少能够保住官位,算是让老夫一家老小有口饭吃。”贾宪叹了口气,主动对叶尘敬了一杯酒说道。

    叶尘心中感叹,贾宪说得如此低声下气,以这么大年龄,对自己向来尊敬,他虽然不想刚刚立了大功,便在皇帝面前替人求情,但却不好拒绝,只能一口喝了酒,说道:“贾老放心,此事在下一定放在心上,会找机会在官家面前求情,但在下毕竟官小人微,在官家心中份量恐怕不够,不敢保证能否被官家听到耳中。”

    深知赵匡胤性格的贾宪本来只是随口说说,对叶尘替自己求请没有报多大信心,毕竟除了如赵普这样的近臣、重臣之外,真没有几人愿意在此事上替贾宪求情,惹天子不快。即使赵普有过一次之后,也绝对不会再有第二次。

    但他没想到叶尘真的答应下来,且他能够看出,绝对不是推脱之语。

    贾宪感激的双眼都有些湿润,再次端起酒杯,说道:“叶哥儿如此够义气,不管成与不成,老夫此生都将记住叶哥儿的恩情。”

    罗耀顺眼见气氛有些沉闷,便转移话题说道:“说起来,叶哥儿你如今在官家心中的份量可是真的不低啊!昨晚内宴,除你和郭无为之外,那可都是三品大员以上的大佬啊!”

    叶尘想起昨晚的情景,微微一笑,没有说话。只是与罗耀顺碰了一杯酒,然后又给只顾着吃菜的王超敬了一杯酒。

    “对了!刚才出营时,接到上面指令,让我下午将看管盐场的禁军撤回,将那五百战士连同盐场交给一位从京东路赶来的大盐商。为兄估摸着如今战争结束,粮道畅通,自然也不用叶哥儿继续制盐,不过这盐场依然存在,但却已经交为官有,由三司使下辖的铁盐司所属干吏看管。”罗耀顺突然想起一事说道。

    “老夫因为负责军中后勤一事,对于这些盐商多有了解,据老夫所知,这些大盐商可谓是天子亲信之人,与皇族有着亲密关系。这几年我大宋经常发兵,耗费粮草物资巨大,国库经常吃紧,这些盐商以盐赚取钱财税收,可是在国库进项中占了很大比例。所以叶哥儿的制盐秘术,算是献给了官家,所制精盐质量远超当世其它盐,可以料到很快便会独占市场,大赚特赚,长远来看,为我大宋国库进项何止千万,单次一事,叶哥儿所立之功,便不亚于开疆扩土之功。”贾宪将担忧之事暂时抛到脑后,抢着说道。

    “贾老所言极是,你们说官家这次会给叶哥儿封赏什么爵位?什么样的官?”罗耀顺精神一振,两眼发光的说道。

    ………

    ………

    就在叶尘四人大吃海喝之时,神箭酒楼后院一间密室之中,刚才那位很不起眼的矮胖老板弓着腰,恭敬的站在另外一名坐在椅子上的人面前,听着其说话。

    若是叶尘四人见此一幕,定会大吃一惊,因为坐在椅子上之人,正是刚才跟在老板后面一起将他们引进来,且刚才给他们送来酒菜的那位中年小二。而赵匡胤若是在此,见了这中年小二,肯定会惊骇的跳起来,因为这中年小二的样貌与他当年所见的‘真元’道士有五分相似。

    “二长老!论起观人之术,这天下间能与您相比,恐怕没有几个。这次您从关中赶来,亲自近距离观察叶尘,是不是有什么收获,所以才要给他送一批银钱。”掌柜心生疑惑,忍不住问道。

    那位被称为二长老的中年男子,看了一眼掌柜,说道:“既然安排你在晋阳盯着郭无为的老巢,有些事情也该是让你知道一些了。”

    说到这里,中年男子略微沉思片刻,好像是在整理哪些事情应该让掌柜知道,那些不该让其知道。

    “这叶尘的事情与我们的大业本来无关,只是一直以来不闻事务的老祖宗突然让其女儿出山,带来谕令,让查探有关叶尘的一切,所以我才亲自前来。不过,最近查探之后,发现有可能被宋帝赵匡胤用来对付我们的太平教,以及南方的太一道,好像也在派人调查叶尘的一切。嗯……我从老祖宗那位宝贝女儿口中看出,叶尘对老祖宗极为重要,虽然老祖宗早已不管事,但他随便说一句话,我们这些老家伙还没人敢违逆。所以,我才亲自过来看一下叶尘,顺便和这叶尘结个善缘。至于看出什么……此事还真有些奇怪,回头我还要好好想想。不过他的事情最好不要与我们的大事搅和在一起,这也是待会让你主动送叶尘一份重礼的原因。”二长老说道。

    掌柜眼见二长老心情不错,便压着声音说道:“二长老!说起我们大事,那宋帝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真的………”

    “闭嘴!如此大事也能诉诸于口。”不等掌柜将话说完,那二长老突然脸色一变,压着声音喝道。

    掌柜顿时脸色一白,额头上的汗珠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冒了出来,扑腾一声直接对着中年男子跪了下去,惶恐的说道:“属下该死!还请长老恕罪。”

    “哼!念在你这几年为圣堂立了不少功劳,此事便算了,你始终要记住!数百年来,我们几族能够安然的传承下来,数次度过大难,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始终能够做到谨慎小心,一些事关生死的秘密,绝对不可随意说出口。”中年男子以一幅恨铁不成钢的口气,冷声说道。

    掌柜连连称是,一脸惊恐后怕。他可是知道眼前这位二长老的心狠手辣,一语不对,说杀人就杀,毫不含糊。若是让其认为自己守不住秘密,将自己杀之灭口,换上一个人主持晋阳之事,以其性格也不是什么大不了和不可能的事情。

    ………

    ………

    叶尘四人从神箭酒楼离开时,他的马上多了一个不小的布袋,这是神箭酒楼老板送的礼,虽然严格算起来不算是什么贪污受贿,但叶尘本来还是不敢收,直到贾宪、罗耀顺,甚至显得很老实本分的王超也劝他收下,且都是一幅理所当然的神色意思之后,叶尘便心中窃喜的收了下来。

    他刚才看了一下,好家伙,全部是金元宝,足有二百枚,一枚一两,相当于两百两黄金,按照当今市价,那相当于两万贯钱,叶尘暗中计算了一下,大体都相当于后世的两千万人民币,这对于一穷二百,等着拿俸禄过活的叶尘来说,真的算是一笔横财。

    叶尘暗中观察了一下,罗耀顺除了刚开始有些惊讶之外,再没有什么多余表情,一看便知家世非凡,这点在寻常人眼中巨富,没有放在其眼中。而贾宪和王超替他高兴之余,眸中的羡慕之色,那是难以掩饰啊!

    ………

    ………

    赵匡胤这几日自信心有所膨胀,生出趁机攻伐契丹的想法,但在赵普、曹彬等大臣劝阻之下,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考虑到这近四个月持续战争,国力损耗极大,再加上他离开开封已经时日不短,心中始终对那隐在暗中兴风作浪的神秘势力忌惮不已,便按照原计划,在晋阳休整三日之后,带着从北汉皇宫,以及一些北汉高官世家搜刮的所有金银财宝,率领大军,班师回朝。

    另外,留下李继勋带着五万大军驻守晋阳,以警惕驻防契丹。赵匡胤召来郭无为密谈一个时辰之后,便不顾赵普和曹彬等武武大臣的反对,让郭无为担任河东路转运使,另派数名文官,担任晋阳和周边几个大州知府。共同治理河东路【今山西省中部和北部】。

    叶尘虽然已经是从七品的武骑尉,甚至下一步,眼看着便会再一次大幅度升官,但在新的任命下来之前,他目前依然还属曹彬麾下。所以,班师回朝的一路上,他依然跟随在曹彬身边,只不过已经不是曹彬的亲兵。

    这一路上,曹彬对待叶尘更就像对待亲侄晚辈一般,知道他对世间之事不是很了解,特别是对大宋官场不熟悉,一有机会,便给叶尘讲解提点几句。而叶尘对这些信息资料也极为看重,听得很认真,且有不明白之处,不管多么简单或者常理性的问题,都会不耻下问,这让曹彬甚为欣慰。

    ……………

    ……………

    ps:非常感谢诸位看客一直以来的支持,这一周总新书榜一直保持前八名,历史军事类点击榜和红票榜一直保持在前三名。希望大家能够一如既往的支持下去,九孔一定会悉心全力的写好这部小说,力争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快乐和充实。最后依然厚颜求捧场,求月票,求红票,求收藏——————

第三十九章 南帮帮主

    六月份的正午,太阳炽烈的已经仿佛能够点着枯草,而越往南走,天气更是越闷热,几乎都没有一丝风,热得连知了声都没了。

    车辚辚,马萧萧,大军行进尘土飞扬,哗哗的甲胄撞击声不绝于耳。

    如此炎热炽烈天气,连日行军,枯燥乏味,的确是辛苦。

    虽说大宋禁军几乎全部是南征北战老兵,个个骁勇善战,但大日头底下行军却需强大的意志和耐力。

    党进顶盔掼甲手持马朔率前军开路,赵匡胤坐镇于中军,曹彬则率领后军殿后。

    除了赵匡胤这大宋之主,以及赵普等几名身居高位的文官坐在马车中之外,曹彬和党进这样的大军统帅都没有一丝优待,顶着酷暑烈日默默行军。

    这就是古代军人的操守,在这个靠个人魅力领军的时代,这也是一位合格统帅大将必须做到的表率。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上到将军,下到一个小兵,每个人都要穿戴甲胄盔甲,战刀、长枪、弓箭等各种兵器在身。

    如此负重情况下,行走在火辣辣的大太阳下,可想而知,所有的人早已是汗流浃背。

    行军第三日,曹彬所率领的后军之中,中暑者已达百人,但不知是军中医官数量稀少的缘故,还是多年来大军已经养成习惯,这些中暑者,寻常军士没人理会,只能暗自咬牙硬抗,就算是指挥使以上的军官,医官过来也是随便开点药,但一时半会根本就没有地方煎药,只能抗到晚上做饭休息时煎服用药。而行军之中也只能让身边关系好的战友帮扶着绑在马上,继续行军。

    叶尘发现这一现象之后,一边暗自感慨这个时代人命贱如草的同时,一边在请示过曹彬之后,叫来军中医官和管理后勤饮食的人,让他们配置了大量盐糖水,给中暑的军士灌下去。

    叶尘治疗方法在后世早有过证实,自然不会有错,而这些军士本身体质也极为良好。所以,很快军中医官便一脸崇拜的来报,躺在马车上和绑在马上的中暑军士症状得到减轻,已能进流食,全身高热已然减退。

    此法很快便由后军传到了中军和前军,近五百名中暑者被轻易治疗好。包括数十名军中医官在内,全军上下再一联系到叶尘前几日以借命之法救下麻刚子的神异手段,在叶尘高人弟子身份之外,却已经将叶尘当成是不出世的神医。包括一些身居高位的将军在内,神态言语之间,都对叶尘又多了几分敬重。

    叶尘却没多少得意之情,有军中医官过来请教,他却也没办法告诉军中医官,中暑只不过是严重的电解质缺失现象,而喝盐糖水的方法,也只不过是后世军队中治疗中暑最简单方法之一。实事上,他说了这个时代的人也听不懂,最后只能蛮横的告诉军中医官不要问为什么,照做就是。

    赵匡胤治军极严,即使一路上几乎不可能再有战事,但依然严格按照行军打仗的要求,该洒出去的骑哨,一个不少,途中安营扎寨休息,也是严格按照战术要求布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