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官人-第4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完了完了,”失望至极的老百姓,再也不管什么东厂密探,大声宣泄着情绪道:“通州的粮食是甭想运回京城了!”

    “不会吧……”也有人不相信道:“有杨阁老的十万大军呢。”

    “顶个屁!”无数的声音同时反驳道:“朝廷两百万大军,还不是让镇国公一气杀到京城来了?杨荣十万大军,连给他塞牙缝的都不够!”

    “就是,就是……”更多的人无比悲观道:“看着吧,用不着等到明年,京城就要姓王了!”

    “不至于吧,离过年也就不到一个月了,这么大个京城,怎么还不能撑过一个月?”

    “拉倒吧,赶紧打完算球,还能过个安生年……”持这种论调的人绝对不在少数:“谁当皇帝不是当,跟咱老百姓有啥关系?”

    “也是,听说山东那边,老百姓的日子可红火了……”

    说着说着,老百姓的恐惧居然消除了不少,甚至很多人在盼着王贤赶紧结束这场战争了。毕竟,他们对王贤太熟悉不过,毕竟那是横扫鞑虏的英雄,毕竟,王贤治下的山东,距离京城并不太遥远……

    说到底,这不是异族入侵,而是同族内战,就像朱棣取代建文帝,老百姓也没有非得跟他你死我活……

    朝中大臣们却无法像老百姓这样无所谓,不论是从忠君的立场,还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实角度,他们都无法接受王贤取代朱家天下。

    所有大臣齐聚皇宫,焦急的等待着城外的战果。无论是大兴方向,还是通州方向,只要有一个好消息传来,他们就能放下悬着的心。

    大臣们一边忧愁的议论着战局,一边不时看向高处空空荡荡的龙椅。听说皇帝这次病的很重,有小道消息说,甚至已是病入膏肓……这真是屋漏偏遭连阴雨,破船又遇打头风。莫非真是天要亡朱家不成?

    一直等到天黑,听说运粮队伍已经结阵自保,许怀庆无法偷袭得手,又听说杨荣亲自出城,组织九万大军全力围剿许怀庆,已经将他包围在方圆十几里的范围内。大臣们这才稍稍松了口气,回家吃饭睡觉,好有力气来日继续杵在宫里。

    次日一早,大臣们果然重聚皇宫,一个个哈欠连连,眼圈乌黑,苦笑着互相寒暄起来。

    “陈大人,也没睡好啊?”

    “哎,一闭眼就做噩梦,怎么可能睡得好。”

    “梦是反的,看来今天会有好消息。”

    “但愿如此吧……”

    没让他们等太久,太阳刚刚升起,便有信使火烧火燎闯入宫中。

    那信使径直到了杨士奇面前,跪地禀报道:“首辅,太子殿下有军报!”

    杨士奇面沉似水接过来,深吸一口气,打开了军报。

    众王公大臣全都屏住呼吸,待杨士奇看完了,便赶忙问道:“首辅,什么情况?”

    “太子殿下已经与大兴的军队汇合,却不见了王贤的踪影,根据殿下推断,王贤应该已经去通州,救援许怀庆了。”杨士奇也不隐瞒,沉声道:“太子殿下已经率领大军,北上通州了。”

    说完,杨士奇便匆匆去了乾清宫,向卧病在床的洪熙皇帝,禀报最新的情况。

    “哈哈!”杨士奇一走,众大臣欢喜的笑起来:“这下姓王的是自投罗网了,二十万大军把他围住,插翅都难飞!”(未完待续。)

第一二八一章 耳光

    “杨学士不在城内,通州不会有问题吧?”也有人被吓破了胆子,小声说道。

    “怎么会有问题,城内有三万大军,就凭王贤那点人马,也想打通州城的主意?”众大臣哈哈大笑起来。

    “也是,下官不该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那些提心吊胆的官员也不好意思的笑起来。

    众人笑声未落,便见又一名信使火烧火燎冲进来,到处寻找杨士奇。

    “首辅大人不在,”在场唯一一位大学士黄淮,对信使说道:“给我吧。”

    那信使便跪在黄淮面前,双手举起信筒,颤声道:“杨阁老急报!”

    黄淮探手拿过信筒,去掉火漆,抽出里面的信件,皱眉看了起来。

    这次众王公大臣要淡定许多,还有心情纷纷猜测道:“肯定是杨阁老汇报王贤出现在通州。”

    话音未落,却听吧嗒一声,只见黄淮手中的信筒落在了地上,众大臣登时安静下来,忐忑的问道:“阁老,莫非有什么不妥?”

    黄淮拿着信纸的手,猝然落了下来,失魂落魄道:“通州丢了……”

    “什么?!”众大臣登时呆若木鸡,大殿中一片死寂。

    等杨士奇去而复返,见所有人还保持着石化状态,首辅大人觉得自己有必要说两句:“放心,天塌不下来。王贤到了通州又如何?等待他的是朝廷的天罗地网!”

    众大臣却依然面无表情,只见黄淮缓缓伸出手,给了杨士奇一击响亮的耳光!

    是真的打了杨士奇耳光,不是形容比喻……

    ‘啪’的一声脆响,杨士奇震惊无比的捂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黄淮。

    百官的反应也很有趣,他们只在打耳光的时候惊了一下,便很快安静下来,依然面无表情的看着杨士奇,就像这一耳光是理所应当……

    “你疯了?!”杨士奇虽然最近一直夹着尾巴做人,但当了这么多年首辅,哪里被人打过耳光?

    好吧,两个月前还被人打过,不过那是对方根本不知道他的身份,所以不能算数。

    “是你疯了!”黄淮恶狠狠的瞪着杨士奇,将那份军报重重拍到他的胸前,咆哮起来道:“看看你干的好事!皇上的江山就要亡在你的手里了!”

    杨士奇顾不上继续发作,接住那份军报,低头一看,登时眼前一黑,竟也跟好兄弟杨荣一样,直挺挺的晕了过去……。

    没有人不知道通州对京城的意义,没有人不知道失去通州对京城意味着什么,王贤这一手实在是太狠了!重重打败了朝廷的七寸之上,让朝野上下全都一片死寂……

    王贤拿下通州的消息,几乎是同时传到了太子耳中,朱瞻基也是眼前一黑,倒没晕过去。他失神的坐在马背上久久,眼泪不知怎么就流淌下来,一颗心坠入了无底深渊……

    实话实说,这是太子殿下头一次感到失败的威胁,之前哪怕王贤冲入紫荆关,他都不是特别担心,凭着京城三十万大军,还有各地陆续赶来的勤王军,怎么还收拾不了他那区区几万人马?

    但王贤拿下通州,一切都不一样了,京城的喉咙被扼住,断粮的威胁笼罩在百万军民头上!胜负的天平头一次,向王贤倾斜了!

    “该死的奴才!”恨意在太子殿下胸中升腾,他黑色的面膛青紫一片,面目无比狰狞,道:“当初我为什么要把你从穷乡僻壤里带出来!”

    “王贤!”刹那之间,对王贤的满腔憎恨,取代了满心的恐惧,朱瞻基咬牙切齿对张軏道:“你立即返回大兴,拼上所有人马,也不能让王贤的山东军队北上!”

    张軏的脸色丝毫不比太子好看,他居然让王贤在眼皮子底下溜走,跑去攻下了通州,这真是又一桩奇耻大辱!所以他才会跟着太子北上,想要跟王贤讨回场子来。

    现在太子又让他回大兴,张軏自然不甘情愿,却也知道这时必须以大局为重,只好闷声道:“遵命!”

    把张軏打发回了大兴,朱瞻基便火烧火燎赶往通州,半路上却遇上传旨的钦差,说皇帝召他立即回京,有要事相商。朱瞻基只好让武安侯王琰率军赶去通州,自己快马加鞭回京。

    不到一个时辰,朱瞻基便赶回了京城,入城时遇上了同样等候进城的杨荣。

    杨学士气色灰败,但神情已经恢复了镇定,见到太子并未痛哭流涕,只是拱了拱手道:“待死之人见过殿下。”

    “……”朱瞻基想要发作,却叹了口气,道:“彼此彼此,共度艰危吧……”

    杨荣苦笑一下,点了点头。

    这时,城上放下吊篮,让二人坐篮进城。明明十里之内没有半个敌军,城内人居然不敢打开城门,可想而知已经恐惧到何种程度。

    两人的护卫见状大怒,便要出声呵斥,却被两人不约而同的拦住。他们哪还有脸再摆储君、宰相的架子?

    二人依照守将所言,坐进篮子被拉上了城头。城头上的官兵向他们恭敬行礼,但两人转身之后,分明能感受到官兵们那怪异的目光,如芒在背!赶忙逃也似的下了城楼。

    城下,守将为他们准备了两顶轿子,朱瞻基向来是骑马的,不由皱了皱眉。守将赶忙解释道:“殿下,非常时期,百姓情绪不稳,还请将就一下吧……”

    守将说的虽然委婉,朱瞻基还是一下就明白了,人家是担心老百姓看到自己两个会扔臭鸡蛋。登时脸臊得通红,默不作声,坐上了轿子。

    两顶轿子径直抬入宫中,两人被引到乾清宫,见到了病榻上的皇帝。

    杨士奇已经早就跪在龙床前,二人赶紧上前,和他并肩跪下,向在龙床上假寐的皇帝请安。

    朱高炽这才缓缓睁开眼,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三个罪人,长长叹了口气道:“怎么办?”

    “微臣罪该万死,请皇上千刀万剐……”杨荣重重叩首。

    “儿臣罪该万死……”朱瞻基也叩首请罪。

    “你们当然罪该万死!”朱高炽突然暴怒而起,一下子却又剧烈的咳嗽起来。张诚赶忙扶住皇帝,含泪擦拭他嘴角的鲜血,却不敢多说一句。老太监也知道已经到了宗庙存亡的时候,皇帝必须死撑下去。

    朱高炽颓然躺回龙床,有气无力的说道:“依朕的意思,这仗不要打了,问问王贤有什么条件,朕答应他就是……”

    朱瞻基和杨士奇一听,登时魂不附体,异口同声道:“皇上万万不可!”“父皇万万不可啊!”

    在太子和杨士奇拼命示意之下,杨荣也硬着头皮道:“皇上,还不至于此,通州城中还有咱们的军队,罪臣已经遣大军,就是死也要把通州城夺回来!”

    “是啊父皇,儿臣的大军也马上就到通州,十五万军队一起攻城,还奈何不了他一万五千兵马?”朱瞻基也赶紧说道。

    “皇上,通州城外的粮食都已经运回了京城,加上之前的存粮,省省吃,足够支撑两个月了。”杨士奇接着说道:“两个月的时间,足以把王贤消灭在通州城,足以将他八达岭的十几万大军困死,足以还陛下一个安宁啊!”

    “是啊皇上,千万不要被一时的困难吓住,胜利还在我们手中!”三人异口同声说道。

    “呵呵……”朱高炽嘴角却挂起一丝嘲讽道:“口口声声为朕考虑,其实你们想的都是自己……”

    三人一下被说中心事,登时面红耳赤。他们何尝不知,现在议和,主动权还在朝廷手中,但三人却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皇上啊!若能换来大明的长治久安,臣等就是死一万次也不足惜!”关键时刻还得看杨士奇,只见他老泪纵横,膝行上前道:“可是,那王贤就像一头幼虎!初下山林便已搅得社稷动摇,若是再给他时间,给他地盘,他早晚会长成一头不可战胜的猛虎!”

    “是啊父皇,绥靖只能换来一时安宁,却会彻底断送祖宗社稷!”朱瞻基马上附和道:“必须要趁朝廷还有能力战而胜之,将王贤彻底消灭啊!”

    “哎,又是这套论调……”朱高炽满脸的无趣。

    但不得不承认,这套论调对任何皇帝都有奇效,朱高炽最终不再坚持,缓缓道:“你们要想清楚,现在议和,朕还能设法周全你们。如果一个月后,还是要走到议和这步的话,朕也保不住你们了……”

    听到皇帝又给了他们一个月时间,三人这才一齐松了口气,赶忙高声表态道:“臣等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但求为国除贼尔!”

    朱高炽仰面看着帐顶,眼中尽是嘲讽之意,却忍住没有再说什么煞风景的话。

    “儿臣这就立即返回通州,组织与王贤决战!”见皇帝松口,朱瞻基得寸进尺道:“还请父皇再多调一些兵马,以保万无一失!”

    “不行,京城的兵力不能再少,”朱高炽摇摇头,拒绝道:“你和杨荣加上张軏的军队,已经超过二十万,十几倍于王贤,还想怎么样?”(未完待续。)

第一二八二章 水来土掩

    乾清宫。

    “父皇,您忘了王贤山东的军队吗?”朱瞻基有些臭不要脸的说道,他从一开始就对山东忌惮万分,为了防备山东的军队,设立了沧州、廊坊、大兴三条防线,仅在大兴就有五万大军驻守,他根本不相信山东军队能层层突破而来。

    不过,吓唬一下皇帝,多要些兵马才是正理。朱瞻基轻声说道:“要不,将居庸关的军队撤回来一部分?”

    “不行!”朱高炽又拒绝了。

    “殿下,就在您回京的路上,成山侯送来急报,柳升已经开始攻打居庸关,虽然攻击并不猛烈,应该是配合王贤,牵制我居庸关大军。”杨士奇替皇帝解释道:“但我们确实不能抽调军队离开,一旦居庸关兵力出现漏洞,柳升很可能就会变佯攻为真攻!”

    “哎!”朱瞻基见提议又被否决,不禁气闷烦躁道:“父皇,下旨令藩王们起兵勤王吧!指望那些外姓官员,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兵?!”

    “胡说八道!”朱高炽却想也不想断然拒绝,为了削藩,建文帝甚至搭上了自己的皇位,以反对削藩为名起兵的先帝,登基后也变着法子削除藩王的势力,终于将他们的威胁尽数减除,自己怎能倒行逆施,重新把这些怪兽放出牢笼呢?

    最终,被朱瞻基磨得没法,朱高炽同意将已经到了密云的五万辽东兵,一并拨付给他指挥。

    朱瞻基这才勉强同意,和两位大学士告退出去。他就像是输红了眼的赌徒,要把老父最后一点棺材本都榨出来,然后揣着全部家当去赌场翻本!

    只不过,他的赌场,是战场;他的赌注,是兵马;他的输赢,是这花花江山,是他自己的命!

    离开乾清宫,三人恍若隔世,这才发现官袍下的中单,全都被冷汗湿透了。

    “无论如何,总算争取到了一个月的时间。”杨士奇长长叹了口气,被甩了巴掌的脸,依然隐隐作痛。

    “什么也别说了,”朱瞻基黑着脸,冷声说道:“我和杨学士去打王贤,京城就交给首辅了!”

    “二位务必凯旋而归。”杨士奇苦笑一声道:“不然,咱们全都要交代在这一场了。”

    “绝对不会的!”朱瞻基恶狠狠说道:“孤是天命之子!绝对不会输给任何人!”。

    离开京城前,朱瞻基还做了一件事,他命胡灐将王贤军官兵在京城的家眷,全都押往通州。本来他还想将银铃和于谦也一并带上,却得知皇帝昨日便将她二人接入宫中,太子殿下也只得作罢。

    然后朱瞻基便会同杨荣出城,火速赶往通州指挥攻城!。

    通州城,已经被官军攻打了一天,眼看着城外的兵力越来越多,攻势越来越猛,官军甚至还运来了各式各样的攻城器械,大量的松明火把木材,显然是要挑灯夜战,不分黑白的车轮式攻城了!

    城内的情况不容乐观,非但兵力远逊于敌军,更要命的是,主帅王贤居然不在城中。但一万五千余将士毫无惧色,因为现在指挥他们的是莫问。

    王贤是全才,在军事造诣上也看成卓越,但和不出世的军事天才莫问相比,还是颇有不如。莫问的才华全在领兵打仗上,出征蒙古一来,他便甘居参谋之位,尽心竭力的辅佐王贤大展神威,如今终于到了他大展身手的时刻。

    不客气的说,王贤是把个烂摊子丢在了莫问头上。当时,城外的杨荣大军疯狂攻城,城内还尚有一万多官军尚未缴械,莫问却丝毫不惧,命一半将士守住城头,自己带着一半人马,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彻底肃清了城内。将两万多俘虏关押在被官军运空的粮仓之内,只用一千多人看守,便带着其余部队返回了城头。

    而此时,太子的大军已经抵达通州,加入到攻城的序列中。守军的压力陡然增大,城头乱成了一团,莫问一到,便马上稳住了局面。只见他有条不紊的重新分配了守城的兵力,把手头的将领兵马,合理的分派到四面城墙,居然还余下三千兵马机动,用来随时支援各处。

    虽然都说战争胜负是所有将士共同拼杀的结果,但一名超级将领的作用,却是怎么高估都不为过的。有莫问坐镇的城头,和没有莫问坐镇的城头,完全是两个样子。他完全填补了王贤不在的空白,让将士们重新有了主心骨,再也不用担心那些有的没的,只需要按照他的指令,井井有条的完成调动、作战,就可以轻而易举把攻城的敌军打退了一次又一次。

    结果官军攻打到天黑,也没有讨到半分便宜,只得丢下数千具尸体,灰溜溜的鸣金回营了。不过谁都知道,今日的攻城战不过是序幕而已。毕竟太子和杨荣的军队需要协调统一,那么多的攻城器械需要调试准备,等到他们连夜准备完毕,最惨烈的战斗才会真正开始。

    莫问也没闲着,他针对通州城高墙厚、设施完善的特点,重新调整了军队的部署,建立了立体防御体系,以最少的兵力发挥最强的攻击力。又命人打开了通州城东的兵部仓库,将堆满仓库的火药罐、雷石、床弩、火炮,统统运到了城头,将原本就火力十分强大的防御体系,提高到令人惊悚的程度。

    次日清晨薄雾刚刚散去,太子和杨荣便指挥着攻城大军,推动数百具楯车、运钩梯、楼车、弩炮,遣步骑八万余人,蜂拥进攻南面城墙。

    只见沉重的战车碾破满地的寒霜,八万大军刀枪如林、寒光耀目,铺天盖地而来。若是寻常的守军,仅看这吞噬天地的气势,就会吓得屁滚尿流,直接弃城逃跑。

    然而,莫问早就判断到了官军会放弃四面围攻,只攻南城一面,预先便把兵力集中在南面城墙,还将几十尊兵仗局、军器局制造的大炮,推上了城头。

    官军还在一里之外,莫问便下令开炮,将士们用火把点燃了大炮引线,震天的炮声轰鸣中,无数炮弹呼啸着砸向密集的官军!

    朝廷所制的炮弹虽然是实心的,但居高临下而发,威力何止增倍?每一发炮弹落入官军阵中,都会炸死炸上几十名敌军。轰在那些庞大的攻城器械上,登时便将其砸成了碎片!

    几十枚炮弹轰下来,官军再也无法保持严整的队伍。朱瞻基见状,立即下令队形分散、全速靠近城墙,不给守军火器逞威的机会。同时,命官军也用大炮还击,炮声隆隆,两军竟成对射之势!

    只是通州城墙太高,官军的炮弹很难打到城上的守军,轰在坚实的城墙上,只能留下一个浅浅的白印!

    不过官军实在太多,又有太子殿下亲自指挥,大军冒着城头的炮火,还是接近了城墙,开始用弓弩、火枪向城头射击。一时间,万矢齐射城上,城堞箭镞如雨注,悬牌似猬刺一般!

    与此同时,官军开始架设云梯,准备攀爬城墙,却悚然发现,昨日还好端端的通州城墙上,居然出现一层厚厚的冰盖。那是昨夜里莫问命士卒不断往城墙浇水所致,腊月里的北京滴水成冰,一晚上就结出厚厚的一层冰,怪不得炮弹砸在城墙会留下白印!

    别看那不起眼的一层冰,却给攻城部队造成了极大的麻烦,他们的云梯搭在上头,根本无法抓牢,上头的守军用长矛一推,云梯便跐溜一下滑倒,把上头的官兵摔个筋折骨断。

    所幸太子准备充分,云梯不中用了,还有大型的攻城器械是不怕这层薄冰的,官军将士冒着矢石,将一具具高大的楼车、楯车、运钩梯推到城下,便依靠这些器械蜂拥攀爬而上!

    可惜守军早有准备,弓弩火枪、滚油檑木这些常规节目以外,还从城头丢下无数的药罐、雷石……这是军器局为官军所制的手雷一样的武器。因为在京中发生过爆炸,因此被移到了通州储存,却便宜了莫问。

    无数西瓜大小的石罐、铁罐、瓷罐丢下来,在攻城器械上轰的爆炸开来。中者直接被凌空炸飞,更可怕的是,罐子里装满了铁钉、石子,爆炸中和罐子的碎屑呼啸四溅,成片的官军便惨叫着掉落下去。短短盏茶功夫,那些密密麻麻蚁附在楼车上的官兵,便被横扫一空!

    守军便丢下油罐、火把,那些暂时失去士兵保护的攻城器械,立时燃起了熊熊大火,官兵想要上前救火,却被火油溅了一身,登时烧成了火人,惨叫着到处乱窜,惊得同袍纷纷倒退,再无人敢靠近那些着火的器械。

    朱瞻基根本不在乎士兵的死伤,依旧下令后续部队重整旗鼓,继续用尽一切手段攻城。无奈在莫问见招拆招之下,一次次尝试都无功而返,一直战至深夜,依然不能攻上城头,朱瞻基这才在杨荣的劝说下,丢下近万具尸体,不甘不愿的鸣金收兵。

    一轮新月高悬中天,用冰冷的清辉覆盖了血色弥漫的城头。(未完待续。)

第一二八三章 灭此朝食

    通州城。

    看到敌军退却,城头的守军依然不敢有丝毫松懈,抓紧时间修补被炸裂的城墙,修理损坏的守城器械,将物资运上城头。

    莫问同样没有休息,安慰了受伤的将士,又率众巡视城墙。两天的激战下来,一千多将士阵亡,受伤的更是不计其数,这对兵力本就不足的守军,实在不是好消息。

    但莫问丝毫不担心接下来的战斗,大不了到最后,一把火烧光城里的粮草物资,同样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其实,城外的杨荣、朱瞻基何尝不知,守军还有这最后的手段,但他们别无选择,攻下通州城,还有保住粮食的一线希望,不攻通州城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何况,他们到现在,还以为王贤就在城中……

    但莫问很清楚,自己的任务就是尽可能拖住官军阻力,并力所能及的造成杀伤,消磨他们的锐气和斗志。为王贤下一步的动作创造条件,减少阻力……

    廊坊,地处顺天府东安县,位于通州正南八十里处,乃是北上京城的咽喉要道。

    作为防备山东方面的第二条防线,驻有军队两万,兵力虽然不算太多,但背后三十多里便是重兵把守的大兴防线。只要在敌军杀到后,第一时间向大兴预警,并延阻敌军一段时间,给大兴防线调动兵力争取到足够时间,便可以后撤到大兴,与张軏的大军合兵一处,凭借坚固的大兴防线共御敌军。

    所以,更恰当的说,这是一条预警线,这让好容易摆平了沧州敌军的二黑、邓小贤等人感到分外挠头。

    却说他们接到王贤命令之后,便火速率军北上,但行军速度并不乐观。生死成败的关键时刻,自然不会有任何人懈怠,可二黑他们十分清楚,自己的使命不是攻城拔寨,而是将这五万兵马尽可能完好无损的带到王贤面前。

    要是这五万军队清一色都是骑兵,自然可以设法绕过敌军的防线,把追兵远远的甩在后头。可这五万军队中,偏偏只有两万名骑兵,剩下的三万人里,两万人是步兵,五千人是辎重兵,另外还有五千兵种不明的将士,与辎重兵一起,驱赶着数千辆骡车、马车。

    这样一支行动迟缓的军队,哪敢放任身后追兵不断地骚扰,所以还必须得解决掉沿途的敌人。这可难为死带兵的将领了。

    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二黑他们才搞掂了沧州的官军。至于过程,简直不忍详述,他们又是用军队虚张声势,又是派使者入城,重金行贿守将。锦衣卫还绑架了沧州知府的家眷,这才勉强逼得他们同意里应外合,打开了沧州城门,放大军入城,逼降了城中的三万守军。

    这还是因为沧州距离山东太近,各方面与山东纠葛太深,士绅官兵普遍羡慕山东的繁荣,才能办到这一点。但廊坊已经在北京的鼻尖儿底下,山东方面根本渗透不过来,而且官兵家眷都在京城,就是想绑票都找不到人,哪有投机取巧的机会啊?

    这可愁死了眼看就要逼近廊坊的二黑等人,无可奈何,众将只能凑在一起开会商议,结果毫无意外,吵成了一锅粥。

    “别整些没用的,亮刀子跟他们干就是!”蓄起了胡须的邓小贤,乃是两万骑兵的统领,早就被二黑这畏畏缩缩的搞法儿,整出了满肚子火气。大声嚷嚷道:“咱们四年磨一剑,打个廊坊还不跟玩儿似的?!”

    “你一打,他们就跑,咱们又追不上,让他们和张軏合兵一处,咱们想攻破大兴防线得死多少人?”龙五爷紧锁着眉头,叹气道:“年纪不小了,怎么还这么毛躁。”

    “是你年纪越大,胆子越小!”邓小贤平时和龙五爷就不太对付,这会儿满肚子火气,自然没好话。

    “好了!”二黑带着眼罩,一只独眼,满脸凶相,光头锃亮,很有几分威慑力。“商量正事呢,吵个屁!”

    “俺支持邓将军,”昔日的白莲教第一勇将,如今的山东都指挥使刘信,也开口说话了:“时间不等人啊,我们不能再拖下去了,得赶紧去通州跟公爷汇合。””

    “别忘了我们的使命,”老当益壮的武将杨荣,因为与那位大学士同名,这两年没少被同僚挤兑。此刻忍不住摇头道:“咱们要是损失过大,怎么跟公爷交代?”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刘信撇撇嘴道。

    “别光想着自己出风头,知道什么是大局吗?!”刘俊是王贤的把兄弟,自然把他的话奉为圭臬。

    大帐中一帮将领各执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让二黑感觉自己的脑袋有两个大。这就是山东方面军的现状,里头有昔日混帮派的将领、有昔日白莲教的头头脑脑、有归附王贤的朝廷军官、还有自己这样王贤的铁杆兄弟。而且各个都功劳赫赫,一直就互相别苗头。

    这在平日里倒也没什么,各路人马谁也不想输给谁,比着赛着完成王贤交代的任务,而且有魏源和唐赛儿压着,倒也从来没出过乱子。

    但到了打仗的时候问题就大了,魏源和唐赛儿都没随军出征,这帮骄兵悍将谁都不听谁的,整一个群龙无首,这仗可怎么打?

    ‘哎,要是老王在就好了……’二黑有些无奈的想到,旋即却自嘲的笑了,王贤正在通州,怎么可能出现在自己面前?

    这个念头还没压下,突然听到帐外一阵喧哗。本就烦躁不已的二黑,这下彻底控制不住脾气,爆喝一声:“吵什么吵,当老子不存在吗?!”

    帐外的喧哗声戛然而止,一把爽朗的笑声却传进了营帐:“咱们的黑将军脾气见长啊!”

    帐里正在争吵的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