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将门-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绛连夜造访了庞籍的府邸。

    “老前辈,那边出了人命案了!”韩绛努力压制心中的喜悦,但是话到了嘴边,还是把心情透露出来。

    他又立刻解释道:“晚生不是幸灾乐祸,只是王宁安又要收矿区土地,又要增加企业税,而且把纺织厂,酒厂,糖寮,全都纳进去……他的胃口也太大了,简直不给百姓活路,压榨这么狠,肯定会出事情的!”

    庞籍挑了挑寿眉,暗暗冷笑,说的好听,实则还是你们韩家的生意受影响了!

    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哪怕像韩绛这样的高富帅,也免不了俗。

    其实何止是他,就连老庞籍也被卷了进去,这些日子不知道多少人登门,请求老相公出面主持公道呢!

    官越来越大,权越来越重,结果牵制也就越多。

    也不知道是当官,还是给人家当仆人!

    “子华,凡事要讲究分寸,王宁安和天子师徒情深,如果越了雷池,只会惹恼天子,反为不美。”

    “前辈教训的是,只是晚生以为,王宁安强推法令,弄出了人命官司,千载难逢的良机,如果不想办法逼着王宁安让步,一旦税法落实下去,就没法回头了。”

    “其实还是可以阳奉阴违的,老夫寻思着,那个蒸汽机就那么厉害,你们韩家也有那么多工匠,难道就做不出来?”

    不愧是老狐狸,连山寨的主意都想出来了。

    韩绛满脸苦笑,“庞相公,我们家是有很多工匠,但是这些人所知有限,就算没有专利法挡着,没有几年的光景,也弄不出来。”

    韩绛没有撒谎,蒸汽机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机械,需要各种人才整合,比如炼钢的,冶金的,比如零件加工,组装的,还有设计的,验证的……王宁安花了十几年的功夫,才勉强培养出一群合格的工匠,还要在他的指点之下,花几个月的时间,才把蒸汽机弄出来。

    韩家有工匠不假?

    可这些工匠会干什么?

    榨糖,酿酒,雕刻,做家具,织布,剪裁……让他们去纺织蒸汽机,需要从算术学起!

    韩绛的困难告诉我们,山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至少你要有充足的理工科人才,还要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想采购什么零件有什么,另外还要有庞大的市场,保证山寨出来的有人要。

    所以能山寨出来,已经领先世界九成五的国家了。

    山寨蒸汽机不成,就等于被王宁安掐住了脖子。

    世家大族手里,只剩下土地一张王牌。

    如果被王宁安收上去了,就只能彻底认输了。

    一百年了,都是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如果任由朝廷予取予求,士人还有什么发言权!必须拼一场了!

    “你记住了,任何多余的举动都不要做,明天老夫会去找陛下,我们只谈圣人,只谈士人的脸面,只谈孝道。”庞籍道:“王宁安虽然权柄很大,但是他还不能肆无忌惮。我想陛下还是能听进去几分的。”

    韩绛眼珠转了转,点头道:“庞相公英明,晚生晓得了。”

    转过天,就是庞籍入宫,给赵曙讲课的时间,为了要尽快承担起皇帝的职责,赵曙哪怕过年,都要忙着看看奏疏,了解朝政。

    如今他更是忙得不得了,几乎每天都有重臣过来讲课。

    今天庞籍讲了大宋立国以来的军制,然后话锋一转,叹道“陛下,太史公曾盛赞孔夫子: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庞籍摇头晃脑,见赵曙听得很认真,便更进一步。

    “陛下,孔夫子乃是万世之师,至圣贤者。夫子之学,能正人心,明道义,引人向善,教化天下,功在社稷。历代帝王,无不尊奉孔子,泽披子孙。至于先帝,尊孔子后人为衍圣公,可谓圣明之举,应天合人,深得民心。”

    庞籍又道:“陛下,老臣以为,纵然孔家之人有一点小错,也不应该太过追究才是。”

    赵曙先前还频频点头,可是听到了最后,却立刻道:“庞相公,阻挠朝廷大政,也不应该追究吗?”

    庞籍吸口气,面色更加凄苦。

    “陛下有所不知,朝廷官吏贪墨无度,历来如此,盘剥往来,巧立名目,搜刮百姓民脂民膏,纵然朝廷本意是为了百姓好,可是下面的贪臣墨吏就会胡作非为,有损圣人英明,朝廷威望,也正因为如此,老臣才斗胆建议朝廷,不要管的太多。”

    话说到这里,赵曙哪能不明白庞籍的意思。

    他淡淡一笑,“老相公,你是听到了什么,又要反对征收矿山吗?”

    “陛下,老臣的确是听说了,兖州知府章衡,在得到政事堂的命令之后,便肆无忌惮,差役四出,强行圈占土地,不只是矿区,就连周边的农田也难以幸免。他横征暴敛,不知道约束,结果就激起了百姓众怒,义愤填膺的百姓与官差冲突,死伤不在少数。”庞籍说到这里,越发悲愤。

    “陛下试想,兖州曲阜,乃是夫子之乡,出了这等昏聩残暴之官,冒犯孔夫子,只会让四夷耻笑,说大宋不敬圣贤,和蛮夷没有区别……老臣恳请陛下,立刻罢免章衡的官职,交由刑部定罪!”

    赵曙听完之后,思量许久,才缓缓道:“庞相公,章衡也是西凉王的弟子,算是朕的师兄啊!”

    老庞籍脸色一变,立刻道:“大义灭亲,正好能彰显陛下尊奉圣贤之心!”

    “哈哈哈,庞相公,你又是说定罪,又是要大义灭亲,莫非双方冲突真的是章衡的错?”

    庞籍心头微微一动,小皇帝不好糊弄啊!

    “启奏陛下,老臣以为,不管谁是谁非,身为圣人之乡的官吏,弄出了这等事情,就已经愧对圣贤,更是无颜立足士林,应该知所进退,尽快平息风波才是!”

    赵曙不以为然,他呵呵一笑,“庞相公,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么大的一个案子,如果不仔细彻查,只怕没有交代啊!朕这里就有章衡刚刚送来的奏折,他说是孔家的恶奴蓄意攻击朝廷差役,还打死了好多人!”

    “陛下,章衡这是推脱之词,老臣相信孔家的为人,恳请陛下,不要信章衡的一面之词!”

    “哈哈哈,朕当然不会信章衡的话,只是朕这里还有一份呈报。”赵曙说着,送到了庞籍的面前。

    “这是安石相公送来的,他总不会说谎吧!”

    翻开密信,刹那间,庞籍傻眼了……

第848章 坑人有新招

    俗话说打人没好手,骂人没好口。地方的冲突,向来很难说得清楚,人们先入为主,都会认为是朝廷的错,是差役无理。

    庞籍也深知同情弱者是人的本性。

    加之牵连到孔家,要照顾天下读书人的脸面,朝廷不敢太过。

    只要孔家顶住了,王宁安的税改和征地就出了漏洞,接下来必然会千疮百孔,甚至土崩瓦解,能做到这一步,老庞籍也就知足了。

    他也没指望立刻推翻新法,干掉王宁安,他只是想掺沙子,下绊子,制造漏洞,早晚有一天,变法会因为漏洞越来越多,轰然倒塌。

    想法不得不说,是很不错的,而且时机也精准,利用孔家发难,又恰到好处。自始至终,他都只是说了公道话而已,并没有任何出格之举,王宁安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只是老庞籍千算万算,算漏了一个人!

    满天下游历的拗相公就在兖州,他又亲眼目睹了一切,身为皇帝的准岳父,王安石又能很轻松把看到的一切送给皇帝。

    就连庞籍都是第一次发现,原来孔家这么过分!

    孔家盗采煤矿,豢养打手,已经先于朝廷,公开贩售煤炭,在煤矿区,他们坐拥上千矿工,俨然把煤矿视作私产。

    朝廷差役并未赶到煤矿,就被他们的人包围了。

    上千打手,痛打不到一百名差役,当场打死就有三十多人,还有几十个受伤的。

    孔家的打手不但打人,还声称这些差役是吃他们孔家的饭,要对孔家效忠……王安石查访之后,得到了情况,也的确如此。

    兖州,曲阜,邹县等地的差役书吏的确要先拜孔家,后拜朝廷。没有孔家点头,就进不去衙门。

    历来的地方官吏,到任的第一件事,都是要拜会衍圣公,只有得到了孔家的支持,才能坐稳位置。

    随后,王安石又进一步深挖,他告诉赵曙,孔家在地方上鱼肉乡里,侵占田亩,整个曲阜,乃至周围的到处都是他们家的田地。

    如此还嫌不足,居然插手煤矿,贪得无厌,更是屡屡弄出了人命……他们的作为,实在是不配自称圣人后裔……

    赵曙看过王安石的密报,简直气得抓狂!

    章衡是师父的学生,师父又在推新政,他的话未必中肯,但是王安石呢,他现在可是在野的闲人,总不会胡说八道吧,按照他的介绍,孔家简直比想象中还要可恶三分。完全就是地方一霸,就算没有这次的事情,也该断然处置孔家,给曲阜的百姓一个公道!

    “庞相公,你怎么看啊?”

    庞籍的鬓角冒汗了,对于孔家的德行,庞籍也略有所知,现在让王安石捅了出来,这事情的确有些大条……

    如果换成了文彦博,或者是贾昌朝,这俩老货绝对能立刻认错,痛哭流涕,斥责孔家,换取皇帝原谅,保住官位。至于圣人后裔,跟我有一毛钱的关系!

    可庞籍和他们不一样,老头子还是要脸的,还是有脾气的,换句话说,就是一条道跑到黑,不愿意轻易低头。

    现在的情况明明对孔家十分不利,可庞籍觉得自己既然跳了出来,如果不拼命保孔家,别人会怎么看他?

    因此庞籍咬了咬牙!“启奏陛下,老臣以为王安石的话,未必可信!”

    赵曙立刻变了颜色,王安石可是他的准岳父,而且朝中的事情和他也没什么关系,纯粹是基于义愤,才仗义执言,庞籍,你胡子一把了,怎么能胡说八道?

    察觉到皇帝的怒气,庞籍把心一横,大声道:“王安石是嘉佑二年的主考,也是章衡的师父,而且王介甫刚刚罢相不久,却不甘寂寞,到处活动,俨然有重新再起之心,既然如此,他和王宁安有所勾结,也就不足为奇……孔家身为圣人后裔,道德表率,老臣情愿相信孔家,相信他们不会胡来,给圣人蒙羞!”

    庞籍又一次把孔夫子抬了出来。

    赵曙心中很气很无奈!

    都说他是九五至尊,天下之主,可赵曙越来越发现,其实皇帝能做主的事情太少了,挡在他面前的至少有两座大山,一个是列祖列宗,一个是孔孟圣人。

    但是扪心自问,老祖宗和孔夫子真是存心给他添乱吗?

    也不是,而是文人官吏拉大旗作虎皮。

    借着圣贤祖宗,来教训皇帝,让你一点脾气都没有。

    这不,庞籍这一手就等于把孔家的荣辱牵连进去,查案子,势必把火烧到孔家,得罪了孔家,就得罪了天下读书人。

    如果不查,那就看谁嘴大嘴小,永远没有个是非对错了!

    赵曙是进退两难,让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孩子,去决策如此大事,真是够为难的!

    也难怪,历来少年登基,要么就活在后宫和权臣的阴影中,要么就肆意胡为,弄得天下大乱,实在是不好处理。

    “官家!”

    小太监跑了进来,凑到了赵曙的耳边,低声道:“西凉王求见。”

    “是师父!”

    赵曙心中大喜,立刻请王宁安进来。

    不多一时,王宁安走了进来,先向赵曙问候,然后冲着庞籍微微点头。

    “老相公也在,正好有件事情要请教老相公。”王宁安道:“兖州出了官民的斗殴大案,死伤一百多人,非常可恶。我认为应当立刻派员彻查,庞相公以为如何啊?”

    庞籍沉着脸,“王爷,此事涉及孔家,就算是彻查,也要有足够分量的人吧!不然如何取信天下,给万民一个交代!”

    “哈哈哈,老相公所言极是,此案因为牵涉孔家,分寸拿捏十分困难,必须要有足够经验,足够威望……”王宁安思量了一下,笑道:“陛下,臣推荐庞相公出任钦差大臣,去彻查兖州的案子。”

    他这话一出口,庞籍的脸就黑了。

    王宁安,你想干什么?

    让老夫去查,你是安的什么心?

    还没等庞籍说话,王宁安又道:“庞相公年纪大了,或许精力不济,臣再推荐韩绛韩相公作为助手,有两位相公亲自出马,足见朝廷对待这个案子的重视,我相信,庞相公和韩相公,一定不会让朝廷失望的,是吧?”

    王宁安笑容可掬,可在庞籍的眼里,简直就是恶魔的微笑,坑死人不偿命!

    他们能怎么查?

    秉公办理,孔家肯定不高兴,而且他们一直替孔家说话,也不能说翻脸就翻脸。可是要想包庇孔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王宁安直接让两个人一起去,摆明了是挖好了坑,你们只要有一点错误,就让你们也陷进去,跟孔家一起陪葬!

    现在的兖州,是什么地方?

    王宁安的人马在,皇帝的眼线在,王安石也在,另外还有孔家,还有朝廷的各种势力,水有多深,有多浑!

    谁能说得清楚!

    就算以庞籍的修为,也极有可能陷进去,老头子是真不愿意掺和,但是王宁安却不给他机会了。

    “庞相公,章衡是我的学生,这事情又是我推新法弄出来的……唯有请庞相公出马,秉公办理,倘若真是王某贻误朝廷大事,辜负先帝信任,情愿意罢相回家……倘若是孔家人作为过分,也请老相公约束一二,还那些死者一个公道。王某,拜谢了!”

    说着,王宁安深深一躬,愣是把庞籍满肚子的话都给堵了回去。

    这时候赵曙眼前一亮。

    好一手漂亮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师父就是厉害!

    赵曙也不客气了,他语重心长道:“庞相公,这个案子的确非比寻常,也只有你,朕才能信得过。下旨,加封庞相公为颖国公,授司空衔,赐天子剑,全权处置兖州案子,韩绛同为钦差,辅佐庞相公,处置此案……庞相公,谢恩吧!”

    庞籍跟吃了苍蝇似的,他都七十多了,王宁安和赵曙,两个人的年纪加起来,还不如他儿子大呢!

    结果愣是被这两人给算计了。

    庞籍真是万般无奈,却又没有办法拒绝。

    “老臣……领旨!”

    庞籍一步一跌,从皇宫回来,简直死的心都有了。

    他已经看明白了,王宁安这是要借着这个案子,不但处置了孔家,也把朝廷的反对力量,一扫而光,既然撕破了脸皮,那就别讲什么规矩。

    变法要立威,堂堂西凉王,天子之师,推的第一项法令,就困难重重,未免也太丢人了吧!

    王宁安攒了一肚子气,正需要靶子发泄呢!

    好巧不巧,庞籍就送到了枪口上。

    不拿他开刀,简直天理不容!

    庞籍刚刚回到府邸,政事堂又送来了一份公文,上面很明白告诉庞籍,因为案子影响很大,希望他在两个月之内,尽快拿出令人信服的结果,给陛下和苍生一个交代。

    “唉,催命符啊!姓王的是恨老夫不死!”

    庞籍唉声叹气,突然韩绛急匆匆赶来,他们两个见面,脸色都很难看。

    “子华,老夫栽了!”庞籍一开口就承认了失败。

    韩绛立刻道:“老相公,晚生都知道了,王宁安是没安好心,可咱们也不是吃素的。”他偷偷压低了声音,“老相公,这个案子不能查。”

    庞籍颔首,“我当然知道,可现在我们怎么拦?”

    “老相公,实不相瞒,我手上有一批愿意替圣人出生入死的太学生,只要查到了孔家,他们会舍命相抗!”

第849章 下三滥对下三滥

    “王爷这一手高明!”

    陈顺之笑道:“这一次庞籍和韩绛,不管查出什么结果,总而言之,都会两头落埋怨,到时候王爷只要轻轻一推,他们就倒了!”

    王宁安一屁股坐在太师椅上,抓起了紫砂壶,灌了一口茶水,擦了擦嘴角,然后说道:“自古变法,没有不流血的,利益之争,大刀阔斧,也不是请客吃饭,朝中说大不大,装不了这么多的神仙,没法子,只好请他们全都退位了。”

    王宁安的眼中,露出了杀机!

    他不是不想动手,也不是怕庞籍,韩绛他们,而是赵祯刚死,新君登基,他原来就是个权臣,结果再大肆铲除异己,急不可耐,一刻都不愿意等,你想干什么,莫非要抢夺皇权不成?

    说实话,王宁安坐在这个位置,也挺不好办的。

    无可奈何,他只能跑到幽州,去弄蒸汽机,当然,点科技树很有必要,更重要的是他在等,等赵曙坐稳了皇位,等那些人出错,然后才能光明正大,铲除老臣,顺利推动变法。

    不管怎么说,庞籍毕竟是赵祯留下来的,如果没有理由,还真不好动他。

    “老陈,你怎么看,庞籍他们会不会乖乖上钩?”

    陈顺之吸了口气,探身道:“王爷,我刚刚得到了消息,据说韩家私下里找了十几个太学生,有几个还是邹县那边的,不知道他们打得什么主意,是不是跟孔家的事情有关?”

    “太学生?”王宁安眉头也皱起来了,“你没有更多的消息吗?”

    “没,韩家人做事很隐蔽,而且几个学生,身家清白,也没干过什么事情,我们查不出来什么。真是想不明白,韩家这是想干什么啊?”

    王宁安眉头突然一蹙,陈顺之没想明白,可是他想明白了。

    好,真是一条好计策!

    王宁安还记得有一篇很出名的文章,叫《五人墓碑记》,苏州的士绅对抗锦衣卫的缇骑,闹得天下皆知,事情好大,连巡抚都差点丢了命,最后呢!就找出了五个无名小卒,砍了头了事。

    然后一帮士人,假惺惺地修坟,建祠堂,还写文章纪念,最无耻的是说他们死得值了!

    记得最初学的时候,王宁安也是这么看的,可是越想越不对劲。

    摆明了是士绅官僚推出来的五个替死鬼而已!

    五个出身寒微的贱民,他们懂得什么朝政,知道什么是东林党,什么是阉党,谁是谁非,说得清楚吗?

    一个普通人,别说面对锦衣卫了,就算面对着官差,也不敢冲撞啊!

    如果没人在背后煽风点火,哪来的事情!

    这帮杀人凶手,假惺惺去悼念死者,流的也是鳄鱼的眼泪无耻!

    王宁安和文官斗了这么久,算是经验丰富,再加上前世的记忆,他迅速想通了,韩绛弄几个无名无姓,更没有什么背景的太学生,就是想用他们变成一盆脏水,泼到王宁安的身上。

    借此煽动天下的读书人,激起众怒,到时候就没有人过问案子的真相如何了!

    当王宁安把猜测说了出来,陈顺之稍微思量,立刻点头。

    “王爷英明,他们一定是这个打算,案子既然怎么审都不利,那索性就把事情闹大,审也不要审了!”

    陈顺之怒道:“这个韩绛,真是够厉害的,竟然想出了怎么损的主意!”

    “韩家是河北士族的领袖,底蕴丰厚,身边的谋士众多,玩阴谋诡计,驾轻就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只是老陈,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破解他们的鬼主意?”

    陈顺之低头想了想,还真没什么好主意。

    你可以把几个太学生抓起来,可问题是抓了人,他们还可以找别人,学生不行,就煽动当地的百姓,反正这些小虾米也不值钱。

    他们最大的作用,就是化作一口血水,喷在王宁安的脸上,让他人不人,鬼不鬼,失去了舆论的支持。

    变法本就是个得罪人的事情,没有问题,还有一堆人抹黑你呢!更别说有了口实了,那就没完没了,王宁安扪心自问,他可以肆意浪费的威望也不多。

    到底该怎么应付呢?

    王宁安陷入沉思,半晌,也没有思路。倒是陈顺之,他低声道:“王爷,我有个建议。”

    “哦?你有好办法了?快说!”

    陈顺之憨笑道:“我也没想出来,不过术业有专攻,这次兖州的案子,牵连到了章家,王爷的好学生,可是玩阴谋诡计的行家啊!”

    王宁安也眼前一亮,拍着额头道:“我怎么把他给忘了,行了,你立刻替我写一封信给章子厚,让他想办法,告诉他,只要能占住一个理字,哪怕把天捅出一个窟窿,我也能替他撑腰,如果办不好,就让他再去倭国,一辈子别回来了!”

    陈顺之笑道:“这怕不是惩罚吧,我要是章啊,还真就舍不得回来。”

    ……

    “丫的,陈顺之,你是没尝过那个滋味!让我再去倭国,还不如杀了我呢!”

    章得到了书信之后,二话不说,立刻动身,直接跑到了兖州,找到了知府衙门,他从后面进来的。

    原来前门都被封死了。

    自从发生冲突之后,打死了几个孔家的打手,结果人家就来了上百号人,抬着尸体,在衙门外面,痛哭流涕,口口声声,要找大老爷讨个公道。

    他们不但堵着门,有差役书吏进出,还强行阻拦,甚至还会敲响堂鼓,请求章衡出来。

    章衡出来过两次,结果他一出来,就被骂得狗血淋头,人家也不听他讲道理,就是哭,就是骂人。

    最后弄得章衡没办法,只能把鼓捅破了,躲在衙门后院不出来。

    才几天的功夫,他都愁得出了抬头纹,跟个小老头似的!

    “你呀,就是个废物!那么多差役兵丁,难道还不能打出去!谁敢堵着门,把他们都抓起来,用百十斤的大枷锁上,放在外面站一个月,看他们还敢不敢闹事!”

    章衡连连摇头,“叔父啊,我手下的差役,官府的书办,人家都是当地人,外面来闹事的,和他们都沾亲带故,背后又有孔家撑腰。他们没冲进来,把我抓起来,带上枷锁就不错了,哪里会听我的命令!”

    “废物,彻头彻尾的废物!”

    章气得大骂,“你也在兖州两三年了,你就不知道拉拢几个自己的人马,事到临头了,一个可用的人都没有,你不羞愧啊!”

    章衡都快哭了,他不是没拉拢人马,只是让孔家的打手都给打死打伤了,残存的几个,生怕被孔家报复,全都躲了起来,不敢出头露面,章衡现在就是个孤家寡人。

    章骂了一阵子,脾气也消了。

    说句实话,各地的地方官,和章衡也差不多,别说面对孔家这种庞然大物,就算面对着一般的世家,也是能不得罪就不得罪。

    平平安安,有功无过,任期到了,自动拍屁股走人,有什么麻烦,留给下一任,反正和他们没关系。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助长了世家大族的气焰,让他们觉得朝廷软弱可欺,肆无忌惮。

    如果不把孔家压下去,还会有无数人争相效仿,那时候可就永无宁日了。

    “师父让人送了信,他老人家猜测,庞籍和韩绛不会老实办案,而是会唆使太学生,出来和我们闹,替孔家张目。”

    章衡虽然没有决然的魄力,但是脑子不差,他很快想通了。

    “叔父,如果是太学生站出来闹事,我们可不好处置啊!”

    "谁说不是呢,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道理更讲不通信不信,如果弄出了人命,或者怎么样,庞籍和韩绛一定会借机煽动士林,把孔家的旗号竖起来,拉拢一伙人,和朝廷抗衡。”

    章衡的脸色也变了,“如果这样的话,那些反对变法的人,一定都会跳出来,还有地方的世家大族,也会兴风作浪,师父的处境堪忧啊!”

    “废话!”

    章气得站起来,怒吼道:“还不是怪你没有魄力,当初就该下断然的手段,把孔家的爪子给切了,哪里还会有这么多的事情?”

    章衡瞠目结舌,连死的心都有了,我要是有你的狠劲儿,章家还用指望着你吗!

    “行了,你不是怂么,那就一怂到底,接下来的事情,你不用管了。”

    “叔父,我……”

    章一摆手,“你不用说了,我心里有数,他们玩阴招,师父贵为王爷,不愿意脏了手,这事情就要学生来做,你放心吧,我去安排,这一次我保证让他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过……你给我记着,该出手的时候,可不许怂了,别丢章家的脸!”

    告诫侄子之后,章又从衙门出来,他三拐五拐,发现没有人跟着,直接去了粉子胡同。

    华灯初上,琴瑟萧萧。

    章喝着酒,他的对面,坐着一个极美的女子,正在轻弹琵琶,她名叫伊袖,是兖州最有名的歌女。

    一曲弹完,绕梁三日,章鼓了鼓掌。

    “姑娘的才艺果然了得,有道是自古佳人配英雄,我有一个小老弟,他想舍生取义……我身为朋友,不能拦着,只能请姑娘好好陪陪他,人间的好事,要让他体会到,这里是1000两金票,请姑娘收下。”

第850章 章惇的套路

    伊袖瞥了一眼桌上的金票,居然没有什么表情,要知道这可是1000两黄金啊,哪怕京城的名媛大家,也拿不到这么高的价钱!

    “这位公子,你很有钱?”

    “嗯!”章颔首。

    “为何不救人,还有钱做不到的事情?”伊袖问道。

    “有。”章沉吟道:“我说了,那位兄弟要舍生取义,钱再多,买不了命,也买不了大义。”

    伊袖听到这里,她把手里的琵琶放下,又走到了桌前,将金票拿起,送到了章的面前。

    “既然公子知道有些东西钱买不到,又为何坚信伊袖会为了钱财做事?”

    这句话问的,章差点噎过去。

    你都沦落风尘,在青楼卖唱为生,不就是为了钱吗?你还有什么可傲娇的!章想出言讥讽,但是他一转念,又笑了。

    “姑娘高义,是在下俗气了。”他把金票攥在手里,突然苦笑了几声,“他日,我那兄弟死了,我就用这笔钱,替他买一口最好的棺椁,舒舒服服安葬吧!也亏得他,刚刚二十出头,人世间的好事,还没开始,就要死了!”

    伊袖更加变色,她飘飘万福。

    “公子,妾身本低贱之人,不该过问,但是公子一再说,你的朋友要死了,这世上竟有明知必死,却不躲避的人吗?莫非,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