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子风流-第4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鲁国现在倒是兴旺发达,可因为发展得过于迅猛,所以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大量的新移民涌入,就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许多的闲杂人来,头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有不少人勾结了巡捕,组织各种会门,横行霸道。

    唐伯虎说到这个的时候,显得很头痛,皱着深眉道:“要根治很不容易,就说一些码头和青楼、赌坊之类的场所,往往都是这些人的聚集地,这些人恶事不少,巡捕局那儿……有的同流合污,有的呢,却也只好随波逐流了,可总不能将巡捕换一茬啊,就算是换了,这些会门和道门,只怕又会结识新的巡捕,这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似青龙这样快速的发展,许多法规本来就难以跟上,这一点,叶春秋也很有感受,就比如道路修了出来,而且修得越来越多,可是如何管理道路呢?等到法令修了出来,情况可能又变了,因为原先道路多是行人,可随着车辆的增多,此前的法令,对应的行人,现在却不得不要兼顾着车辆,于是又不得不重新修订新的法令。

    各行各业,概莫如是,所以小内阁这儿,也是为难得很,而原本只用于大抵负责一下治安的巡捕局,却也发现越来越用不上了。

    为什么?

    此前青龙的人口才多少?现在人口却是成倍地增长啊,各种三教九流,混迹其中,根本无暇去管。

    会门和道门是最麻烦的,在关内,一般的会门往往并不壮大,这是因为关内的城市人口本就不多,有个十万,就算是很了不起了,又因为交通不便,所以一般的会门都是各自发展,极少会有什么联系,可是在这点上,青龙显然是不一样的……

第一千八百五十章:势必要打击

    青龙的人口太多了,龙蛇复杂,又和附近的城镇用铁路联系在了一起,这不但给商业还有寻常的百姓提供了便利,某些会门也就借此机会向关外各地扩张。

    当然,这些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却是,青龙的发展极快,有钱人多不胜数,这就使会门有了更加容易地有了敛财机会。

    在关内,若是设赌诱人输个倾家荡产,能有几百两银子就是大收获的,可在这里,却是几千上万两银子的进项。

    有了利益,就会有无数人趋之若鹜,青楼、赌坊、码头,到处都充斥着这些人。

    唐伯虎向叶春秋说了不少的情况,便不无担心地道:“眼下青龙最大的会门,号称是斧头会,有香堂三十多,人数有上千人,这些还只是明面上的,暗地里,他们逼迫码头上的脚力入会,这样算来,人数就更多了,每年的进项极多,借此笼络了不少公门中的人,还和某些商贾联合,学生几次让巡捕局进行打击,可是……”

    唐伯虎说到这里,显出几分沮丧地摇了摇头,隐隐有觉得巡捕局无能为力的意思在。

    本来这种治安的事,唐伯虎是不会提的,毕竟对这鲁国这么多要管要理的事情来说,这是小事,可想来他的真正目的,是想要重组巡捕局。

    叶春秋道:“他们的首领是谁。”

    “是个自称王德生的人,不过学生料定,这可能不是他的本名。”

    其实对于外在的敌人,叶春秋反而不担心了,有鞑靼铁骑和新军,还有最新式的枪炮,鲁国不惧外患,可是这内忧,看来麻烦是越来越大了,继续成长下去,只怕就是一个大毒瘤了,看来是非解决不可了啊。

    这时倒是邓健怒气冲冲地道:“关于这件事,我也提过不少次,查出了不少巡捕局徇私枉法的事,前几日,我曾提出过单纯招募新的巡捕,只怕难以起效,理应让监察人员把心思放在监察巡捕上头,殿下,这件事不可小视啊,若是一个不好,麻烦可是不小的。这斧头会,打着为码头脚力打抱不平的理由,四处为非作歹,膨胀得太快了。”

    叶春秋只点点头,显然若有所思。

    他已清楚这些会门的路数了,一方面是靠设赌,以及给青楼提供保护之类的名义挣钱,另一个最大的财源,就是寻常的脚力毕竟辛苦,而且容易被人欺负,所以这些会门出现,鼓动脚力们和他们一起,既给脚力提供保护,同时也拉拢这些底层的人为他们卖命。

    叶春秋只顿了一下,便看着邓健道:“那就请邓兄提一个章程出来,这些人,势必要打击的。”

    邓健忙是应下。

    倒是孙琦忍不住微微皱眉道:“打击固然是要打击,可若是打击得太过,只怕会闹得满城风雨,毕竟这里头的人可不少。”

    孙琦管的是商务,其实现在能维持这个太平局面,他已经很满足了,若是闹得满城风雨的,怕就怕闹出什么事来,这对商务局,可就很不便了。

    孙琦越想越是忧心,便接着道:“毕竟这斧头会捆绑了不少苦力,且为数不少,而且想要甄别,却也不易,一个不好,会使寻常百姓生出不安之心的。”

    叶春秋只点了点头,但是看他的脸色,这些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件事,叶春秋是听进去了。

    次日一早,叶春秋便动了身,前去见邓健了。

    自己的鲁王宫里,虽是好地方,可是禁卫过于森严,听到邓健今日沐休,据说那钱谦到了沐休的时候总会去邓健家相聚,所以叶春秋便也想去凑一凑热闹。

    叫人备了车马,带着卫士们出发,到了邓健官邸的时候,便大喇喇地进去。

    这官邸修葺得很是堂皇,这也是邓健这位监察使的福利,邓健受了一辈子穷,倒是在这里,被叶春秋以这是鲁国待遇的名义,使他终于住上了大屋。

    邓健的家小都搬了来,所以叶春秋先去后宅见了邓夫人,邓夫人也是大家闺秀,多半成婚的时候,那位邓大人还没有中进士,不过想必已经很有名气了,一个有功名的读书人,前途大好,叶春秋心里隐隐觉得,这位夫人的父母准这门亲,是指望着将来跟着邓健一道享福的。

    可是……被坑了……

    至少从前的时候,叶春秋见过这位嫂子几次,好端端的名门闺秀,硬生生的被折腾成了一个家庭煮妇,也就是来了鲁国,条件才算是改善,这一次拜见,叶春秋分明看到她面上光彩了许多。

    “春秋见过嫂嫂。”叶春秋朝着邓夫人作过了揖。

    邓夫人便忙道:“殿下,惭愧得很,真是当不起。”

    “嫂嫂太客气了。”叶春秋忍俊不禁,接着道:“当初邓兄比春秋官大,我与他是朋友,现在我比邓兄官大,难道就不是朋友了?”

    邓夫人倒是笑道:“殿下来了,就不必客气,我去张罗饭菜,今儿留在这里用个便饭。”

    还真的……不怎么客气,这邓夫人显然也不太会交际的,叶春秋在心里又暗暗地摇头,哎,跟了邓健这种奇葩,什么样的大家闺秀,怕也学不会交际了。

    他点点头,便告辞出去,直接往主厅方向而去,远远就看到邓健和钱谦已在那里头喝茶了。

    钱谦看着刚进主厅的叶春秋,神色间还是显得有些惭愧,不过叶春秋看他的穿戴,便晓得这家伙已在这青龙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奢侈生活,心里唯有苦笑,真不知该不该叫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啊。

    邓健其实不大愿意搭理钱谦的,所以翘着腿,坐在椅上,只拿着一本律令,目不斜视地看着。

    钱谦显得有点尴尬,等叶春秋走近了,便道:“春秋来得正好,你若是不来,我便要往地缝里钻了。”

    叶春秋不由愕然道:“怎么,你又招惹邓兄了?”

    邓健倒是放下了书,叹了口气道:“他的话,一个字都听不得,招惹虽然没有,却是刺耳。”

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恩人

    叶春秋知道邓健这人是非常有原则的,还很是嫉恶如仇,可这家伙倒也有个有点,就是面冷心热。

    不过,邓健和钱谦的价值观,显然是全然不同的,肯定钱谦方才又胡说了些什么,邓健才会冷面以对。

    不过说句实在话,叶春秋自觉得,若不是当初大家都从宁波到了京师来,又有自己这个润滑剂,邓健和钱谦是绝对八竿子打不着的。

    倒是对这两人的相处模式,叶春秋也早有习惯了,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去追根问底。

    倒是钱谦耐不住这气氛僵持,想张口再说点什么,就在这时,外间的邓夫人却是小碎步地走了进来道:“老爷,有客来了。”

    邓健不禁抬头看向邓夫人,显得很诧异!

    竟然有客人?在青龙里,愿意来跟他只喝茶的估计就是自己身边的这两位了吧。

    似他这样油盐不进的人,说句难听的,在这青龙,估计大家都当他是瘟神般看待,虽然刚刚上任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这个监察使含金量高,门前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可没过几天,大家就摸明白了邓健的性子,便也没人再来搭理他了。

    现在倒好,哪里来的客人?

    邓健一脸讶异地道:“问明了是谁吗?若是闲杂人,直接打发走吧。”

    邓健就是这样耿直,他来这青龙,就不是打算来交朋友的,人憎鬼嫌还差不多。

    邓夫人却道:“这个人啊,你还非要见一见不可呢,他对我们邓家曾有大恩情呢。”

    听自己夫人把话说到这个份上,邓健不禁错愕了,便道:“此人是谁,怎么就有恩情了?笑话,我邓健在这里可没有拿过人的半分好处。”

    他仿佛自己受了羞辱一番,话里带着几分气恼,脸色也通红起来。

    邓夫人叹口气道:“今儿可发生了一件惊险的事儿呢,你是不知,方才车夫带着咱们勤儿从学里回来,说是在路上遇到了歹人,几十个蒙面的大汉,竟是将勤儿劫了,真真是吓死了,那时候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哪,谁晓得这时候,这人从天而降,三下五除二,解决了蒙面的大汉,护着勤儿回了家,你说,这不是有大恩于我们邓家吗?”

    坐在一旁的叶春秋明白了,原来如此。

    邓夫人口中的勤儿,正是邓健的女儿,这位邓兄只此一女,平时将她当宝贝一样,就恨不得跪在这位邓小姐面前叫娘了,正因为将女儿看得金贵,而青龙城里也有女学堂,勤儿便一直被送去女学堂里读书。

    可叶春秋无法理解的却是,居然有人在光天化日下,胆敢劫持邓家的小姐?可见这青龙的治安败坏到了什么地步。

    若是邓家的小姐有什么闪失,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于公于私,叶春秋都为之捏了一把汗。

    邓健的脸色微微一变,便皱着没有道:“那勤儿可有受伤,可吓着了?”

    邓夫人道:“没,我已让人带她回房里歇着了!”

    邓健像是松了口气的样子,接着想起邓夫人方才的话,便连忙道::“不知那位送勤儿回来的壮士是谁?”

    虽然这人耿直,可是这方面,邓健倒还晓得知恩图报的,于是便又想到了这号人物。

    邓夫人便道:“他自称姓王,叫王德生。”

    一下子,邓健的脸色却是凝重了起来,瞥了叶春秋一眼,接着道:“请进来说话吧。”

    叶春秋和钱谦则都是不露声色,只安静地喝着茶,不一会,便见一个身穿着儒衫的男子徐步走了进来。

    此人面色白皙,长得清秀,气质显得很是儒雅,看着像个知书达理的读书人,进来之后,先朝邓健行了个礼,道:“学生见过大人。”

    邓健嗯了一声,接着道:“噢,倒是有劳了你,若不是你,小女只怕要惨遭毒手了。”

    王德生道:“哪里的话,学生不过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他顾盼着,眼睛看到了叶春秋,似乎感受到了叶春秋身上特别的气质,不禁多看了几眼,虽然如此,却也不显得冒昧,此时口里则继续道:“倒是听说搭救的居然是邓家的小姐,学生久仰邓大人威名,心里倒是欢欣不已,大人,令爱出行,可要小心啊,现如今青龙很不太平,三教九流,充斥其间,若是再遇到歹人,可就不好说了,大人若是有什么担心,学生倒是可以给令爱提供一些保护,往后小姐要出行,学生不才,愿尽绵薄之力。”

    他这话,说得倒是亲切热络,又是不卑不亢的,举手投足,尽显儒雅。

    叶春秋只是坐着,依旧不显山露水。

    邓健道:“不知你是哪里人?”

    王德生道:“学生祖籍是在南直隶,家乡清贫,这才出关谋生,在这青龙,已有两三年了。”

    邓健只点点头:“现在在青龙哪里谋生呢?”

    王德生叹口气,道:“本业原是读书,不过没什么本事,只好做一些小买卖了。”

    “做什么买卖。”

    王德生面色一笑,这笑容显得很熙和,他徐徐道:“说来见笑,做的是一些不入流的买卖。”

    “这青龙和别处不一样,别处以做买卖为贱业,这里却不分贵贱,你太谦虚了,不过……你的好意,本官倒是心领了。”

    这便算是拒绝了王德生的帮助了。

    王德生不以为意的样子,轻笑道:“那么……就真正可惜了,往后大人需要什么帮助,随时可以传唤。”

    邓健眉毛一压:“噢,这敢情好啊,却不知先生住址在哪里。”

    王德生便笑道:“学生啊,四处走动惯了,倒是没有常用的住址,若是大人需要传唤,只需派人到郑记的脚力行打一声招呼,学生自然来拜访。”

    这王德生说着,似乎觉得脑后有一股凌厉的目光看着自己,侧眸看去,与叶春秋的目光恰好触碰,只是一瞬间,他便又忙将目光错开,接着讪讪一笑道:“得罪,真是得罪了,学生还有事,下次再来拜访吧,邓大人既然有贵客,学生就不好打扰了。”

    说着,长长一揖,便拜别而去。

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心腹大患

    这邓夫人见王德生走了,给邓健、叶春秋、钱谦斟茶,一面笑着道:“此人倒是个热心肠的,难为了他,不过我看往后啊,咱们勤儿可不能去女学堂里读书了,经此一吓,我这做娘的,哪里吃得消。”

    邓健却是冷着脸道:“去,为何不去?这青龙乱到了我堂堂监察使的女儿都闭门不敢出的地步吗?”

    邓夫人见了,忍不住冷冷瞥了邓健一眼,似是在积攒着火气,可当着叶春秋和钱谦的面却是不好发作,只是低声道:“是呢,若是勤儿再有什么闪失,你这监察使又有什么用?”

    叶春秋便和善地笑了笑,道:“嫂子,我从王府里调一队侍卫来护送着勤儿就是了,嫂子不必担心,邓兄的意思,也是怕连勤儿都不敢出门,其他人还敢在青龙招摇过市吗?”

    邓夫人便忙是道谢,接着便忙活去了。

    在这小厅里头,就只有钱谦一个一头雾水的了。

    邓健的脸色依旧很凝重,叶春秋坐在一旁,若有所思。

    钱谦不解地看着这两个脸色不对劲的家伙,道:“你们怎么了啦?”

    叶春秋却是看向邓健道:“邓兄,你怎么看?”

    “太猖獗了!”邓健恶狠狠地道:“这些狗贼,居然敢找到我的头上,他们这是想做什么?呵……”

    钱谦忍不住在旁道:“没有出事总是好的,幸赖有这姓王的帮助,否则……哎,看来我也要雇一些护卫了。”

    叶春秋却看着钱谦笑道:“绑架的人,不就是这个王德生吗?”

    这一语,宛如晴天霹雳一般,令钱谦一时呆住。

    叶春秋道:“钱兄自然是不知道,可是我和邓兄都明白,青龙城里,最大的会门就是这斧头会,他们的头儿,就是这个王德生。”

    钱谦顿时露出讶异之色,他还是有点难以置信,想着方才那王德生一副书生子模样,没想到这背景……

    叶春秋呷了口茶,又徐徐道:“邓兄前些日子注意到了会门的问题,也在巡捕局里拿下了几个与会门勾结的巡捕官员,甚至扬言要严厉打击,想不到啊,我和邓兄昨日才磋商了打击会门的事,今儿就闹出了这个事。”

    “钱兄,你还不明白吗?动手的是斧头会,出手相助的,也是斧头会,是这个王德生,这都是他自导自演的,是以恩人的名义出现在邓兄的面前,可这是要做什么,这是来威胁的,以此告诉邓兄,没有斧头会的保护,今日他们可以挟持勤儿,明日就可以挟持任何人,他们希望邓兄不要和他们为难,这是一个警告。这姓王的口口声声说要提供保护,实则却是试探邓兄的口风,若是邓兄怕了,他们便可以继续张狂了。”

    钱谦已经给吓得脸都绿了,这样都敢?这会门居然闹得这么厉害了?

    随即,他忍不住道:“既然如此,为何邓兄和春秋不将这人留在这里,直接让人拿了。”

    叶春秋却是一笑:“拿了又有什么用?人家不是说了,他可是邓兄的救命恩人。更何况,一个王德生,又算什么呢,拿下了他,就没有斧头会了,就没有其他的会门,其他的道门了?”

    “会门和道门的厉害之处,不在于他们有多少武力,而在于他们的门徒犹如沙子一般掺在了大米里,想要将他们挑出来,而不误伤到其他的良善,实在是太难太难了。而真正的根子,反而不是会门,而是那些和他们提供保护的人,这些人,才是心腹大患啊。”

    叶春秋边说,眼睛边眯着,目中掠过了一丝残酷,接着他一字一句地道:“得查一查,勤儿是在哪里被劫持的,负责这一辖区的巡捕是哪些人,光天化日之下动手,如此干脆利落,这说明他们此前就曾踩过点,摸清了勤儿上学下学的规律,不只如此,还有当地的巡捕,只怕也和他们有勾结,故意避开了这个时间段,好给他们方便。哎…我本打算在这关外缔造出一个清平之世,可是现在明白,想要水清,何其难也。那个叫王德生的人猖獗到了这个地步,这已是完全不将鲁国上下的官吏放在眼里了,怕在他眼里,这鲁国上下,是没有人不可以容他收买,也没有人不是他可以威胁到的,邓兄,你怎么说。”

    邓健一直脸色阴沉,憋了很久,终于从牙缝里蹦出了一个字:“干!”

    这个干字,可不是后世所谓骂娘的意思,而是要和这些不法之徒,强硬到底的宣言。

    对于邓健的回答,叶春秋倒不意外,皱着眉头道:“现在的问题是,该如何将其一网打尽,又如何将这些人同流合污的人一道挖出来,这些人只怕在各个衙门,都有自己的眼线,甚至财力也是不小,又有这么多的徒子徒孙,邓兄,这真是一个难题啊,你说呢?”

    邓健沉吟片刻,才道:“想必殿下早有想法了,还是听一听殿下的意见。”

    叶春秋不由勾起一笑,道:“方才我没有留下那个王德生,是因为想要斩草除根,此人实在是太嚣张了,可是看他的气度,却绝不是寻常的莽夫,我看此人,若没有精密的谋划,是不敢来这里的。而且我也深信,我来邓兄这里,以此人耳目的灵通,也势必知道,他明知我这堂堂鲁王在此,居然还敢来,这就说明他一定有什么底气,他底气越足,我却越发地会放他走,就是想看看,他有多少斤两。”

    “既然要将此人的斧头会,还有其他的道门连根拔起,依着我看,现在我们还欠缺了一样东西。”叶春秋抬眸,别有深意地看向邓健。

    邓健不禁道:“殿下的意思是,还缺了一个锦衣卫?”

    不得不说,邓健这个家伙,虽然有时候像是一根筋,可悟性倒是强得很,或者说,邓健在思考会门和道门的问题上,一直都在想有效的方法,所以才能毫不犹豫地说出这个答案。

    他心里,怕早有腹稿了。

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我招你惹你了?

    叶春秋和邓健的想法,可谓不谋而合。

    巡捕局确实有极大的局限性,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们都扎根于街坊之间,因为需要维持治安,所以某种程度来说,他们是最容易接触三教九流的。

    而一旦和三教九流的交道打多了,最不可避免的就是,他们会被感染,甚至容易被三教九流所笼络和收买。

    而想要彻底根治,就必须用一批比巡捕层次更高的人,拥有更大的权限,同时专人指挥。

    锦衣卫亲军,某种意义来说,才是打击这些会门和道门的利器。

    叶春秋不禁笑了起来,道:“邓兄果然是高见,不错,除非是亲军,否则根本就无法根治这个顽疾,可是关内亲军的教训依旧还在,也制造了不少的冤狱,这……才是问题的所在,所以这亲军,既要建,也要有所制衡才行。”

    叶春秋权衡片刻,便道:“设亲军,直接从新军退役的人中物色一批人选出来,进行秘密的操练,要专门设立一个学堂,培育出一批骨干来,招募人手之后,将这亲军也一分为二,设南北两镇抚司,北镇抚司负责打探和拿捕,南镇抚司负责刑狱之事,这北镇副司由我负责,只听我一人号令;至于南镇抚司,就由你这监察使来负责,如何?”

    这设亲军,邓健是想到的,可是一分二后,由他来分管另一半的刑狱?邓健不禁诧异了一下,可随即忙是点头同意。

    叶春秋的这个构想,倒是没有错的,其实叶春秋知道锦衣卫打击这些会门、道门,确实有极大的用处,可是同时也知道这后遗症也是不小,这在关内早已是人尽皆知的事。

    可叶春秋后面的提议,却使邓健没有了后顾之忧。

    北镇抚司的作用自然不必提,既然是由叶春秋这个鲁国之主来直接领导,那么权力自然是极大的,想要查谁就查谁,上至与人同流合污的官吏,下至会门、道门,既然专门进行刺探和打击,自然是不可小觑。

    可是南镇抚司的刑狱之权却落在邓健的手里,这就是说,北镇副司拿了人,就必须往南镇抚司的监狱里送,由南镇抚司定罪审判,这就杜绝了北镇抚司胡乱拿人,或者是屈打成招的可能,同时南镇抚司还有监督北镇抚司的职责,有效地杜绝冤狱。

    若这锦衣卫是拳头,那么叶春秋就是用这个拳头去用绝对的暴力,而邓健所负责的,不过是审核,还有确认这拳头是不是用对了地方。

    说到这监察使,因为官职在小内阁之上,所以在鲁国,属于超然的存在,这就保证了邓健有足够的权力去监督这北镇抚司。

    虽是这办法很好,可邓健还是皱起眉头,带着几分忧色道:“只是……就怕时间久了,等这锦衣卫创立起来……那会门就……”

    叶春秋却是轻蔑一笑道:“所以就得要快,这并不是难事,人都是现成的,北镇抚司的人手,我可直接从新军里挑选,就挑选出一千人来,至于南镇抚司的人手,那就是邓兄的事了,这个就不能从新军里挑了,你也知道,这南北镇抚司若都从新军中来,他们曾经是肩并肩的战友,往后难免不分彼此,所以这南镇抚司的人手,你还是得自己去选,从学堂里选一些学律学的读书人吧,最好年轻精干一些的。”

    “至于北镇抚司这儿,如何动用武力和拿人,这些倒是没什么教授的,现在要教授的,反而是一些鸡鸣狗盗的手艺,这个……其实也不难,只需找谷公公来帮忙就可以了,谷公公那儿,倒是有一批这样的人才的。”

    从厂卫那儿请人来教授一些技艺,倒是轻易,叶春秋现在要人有人,要银子有银子,为难的无非就是争取时间罢了。

    他想了想,不由看向邓健,眼中闪过一抹精光,别具深意地道:“邓兄,其实,既然要争取时间,不如我们来一个将计就计,如何?”

    邓健方才还想着南镇抚司的事,却是因为叶春秋的话,而不禁愕然,道:“什么将计就计。”

    叶春秋笑道:“我深信那姓王的,是很乐于护送勤儿上学的。”

    邓健一听,便立马暴怒起来,一双带火的眼睛瞪着叶春秋道:“莫非还要和这种人打交道?”

    叶春秋耸耸肩,道:“邓兄先别急,并非是和这人打交道,而是过几日派人请他来,说一些软话,让他误以为邓兄有些怕了,以此先稳住他,暗地里,我以挑选鲁王府护卫的名义开始设北镇抚司,你呢,也暗中行事,这件事暂时谁都不要走漏,只我们三人知道?”

    说到这里,叶春秋故意不怀好意地看了钱谦一眼,他对钱谦是有些不放心的,便道:“若是走漏了,就干掉钱谦!”

    钱谦正在喝茶呢,之前听邓健和叶春秋的对话,想到和自己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便很是无趣,自己现在是白身了,也懒得掺和这个了,谁晓得叶春秋竟然这么一说,他刚呷了口茶水呢,还未咽下,却是噗的一声,全部喷了出来了,便不由气恼地怒道:“岂有此理,于我何干了?你这是什么意思?我招你惹你了?”

    叶春秋却是懒得理他,和邓健对视了一眼,却似乎已经心意相通了。

    知道这件事的人只有三个,叶春秋自然是不会泄露的,至于邓健,这家伙一身傲骨,刚正不阿,叶春秋宁可相信太阳打西边出来,也不相信邓健会泄露消息,所以……

    若是当真泄露了什么,那只有……钱谦了。

    钱谦看着这两人的目光更不是滋味了,骂骂咧咧了一阵,终于是熄火了。

    可叶春秋和邓健,却商定出了一件大事,邓健不禁轻松起来,方才那姓王导致的怒火,终于一扫而空,可想到自己要秘密筹划南镇抚司,又觉得担子不小,他深知这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于是开始变得心不在焉起来,满脑子想着如何保密和筹备的事。

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倾囊相授

    一项秘密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叶春秋开始招募鲁王卫,编额一千人,从新军中选拔出来,名义上,自然是专司鲁王宫的安全,护卫鲁王及其亲眷。

    从前叶春秋不喜欢大排场,所以鲁王宫一直是由新军和巡捕局负责护卫,现在专门招募鲁王卫,倒也没有让人生出什么疑窦。

    在所有人看来,现有的防卫,是足以应付任何场面的,因此这个鲁王卫,多半和亲军一样,是属于仪仗队的性质,说穿了,就是摆排场的。

    堂堂被赐了九锡的鲁王殿下,摆这个排场,其实也是情有可原。

    负责这件事的人,叫叶茂才,叶茂才是叶家的远亲,算起来,还是叶春秋的堂兄弟,他早年就从了新军,从新军的小生员干到了小队官,后来中队官,几个月前,因为一次操练的意外而断了几根手指,最后被调去了后勤,现如今却是重新启用,负责鲁王卫的事宜。

    叶春秋也所以钦定了此人,倒不是因为二人的亲戚关系,而是因为根据叶茂才的履历,是个极为谨慎之人,也正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