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子风流-第3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要继续算账,至多,叶春秋也不过是一个过失杀人,是被人误导,不是有心的,若是寻常百姓,当然肯定是死无葬身之地的,可是以叶春秋的身份,真能受到什么处罚吗?

    想要处罚,那就要查个水落石出!

    可是李东溟不经查啊。

    李东阳感觉自己的心口堵得慌,却偏偏又是无可奈何,他甚至看到许多人崇拜地看着自己,这想必都是打心底地认为自己高风亮节吧,高风亮节,呵………这实在是一件有够讽刺的事。

    而这时,叶春秋已经拜倒道:“陛下,臣弟有罪,恳请陛下责罚。只是臣弟心心念念的,都是为了李公的新政,竟是误以为是有宵小想要破坏新政,这才滋生了误会,人命关天,臣弟甘愿受罚。只是这新政,臣弟以为有益于国家,请陛下恩准,即刻实施,以安天下之人。”(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零七章:心满意足

    叶春秋的话音落下,满殿的百官此时也自知到了该表态的时候了。

    这种事,是断然无法反对的,何况这是借花献佛,讨好卖乖的事,有的是人肯做。

    于是众人纷纷附和道:“恳请陛下恩准。”

    之前朱厚照还在担惊受怕呢!谁知道事情竟然来了个急转弯,而今见这数百官员纷纷拜倒,乌压压的都跪于地上,朱厚照松了一口气之余,对于这新政,却也说不出什么好坏来。

    其实对朱厚照来说,推举内阁首辅大学士,无论是廷推还是公推,都是一样的,非要弄出个不同,无非就是大臣举荐和士人举荐的区别罢了。

    可是对于这两者,朱厚照都不喜欢,不过……喜欢和不喜欢又有什么用吗?

    内阁只要能办事就好了,在这点上,爱胡闹的朱厚照是拎得清的,他倒也曾想过让自己看得顺眼的人入阁,不过……且不说没有几个人真让他看得顺眼,自己若是随意让人入阁,这种内阁大学士,是不能服众的。

    朱厚照只是对朝政懒散点罢了,可不傻,怎么不明白一个没有威信的内阁大学士,是什么都办不好的,反而会给宫中惹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也正因为如此,这内阁大学士之位,尤其是那内阁首辅,无一不是资极老,且背景深厚的人,朱厚照也懒得管了,对他来说,他顾着厂卫,掌着军队就可以了。

    既然现在叶春秋恳求,又是李东阳的想法,再加上百官的纷纷附议,那么……

    朱厚照没有多犹豫,便道:“既如此,朕就恩准了,即令翰林院下诏吧,至于春秋,你误伤了人命,实是不该,可是既然此事还有内情,又念及只是误会,死罪自然免了,可活罪难逃,罚俸十年,以儆效尤。”

    朱厚照当然是站在叶春秋这边的,只要百官和读书人不给朱厚照压力,朱厚照巴不得网开一面,现在看来,似乎叶春秋的辩护倒也还说得过去,而大家的心思显然也不在这上头了。

    但真要理个明白,朱厚照的所谓罚俸十年,看似惩罚是不轻,若是邓健这样的人,怕是真要饿死了,可是对素有财神爷之称的叶春秋来说,简直是不痛不痒。

    叶春秋自然是连忙谢恩了。

    叶春秋心满意足了,自然是有人难受了!

    李东阳此时,真是愤怒到了极点,想到自家兄弟受了那般的对待,却不能沉冤得雪,便是怒火中烧,只是这个时候,他却深知眼下已经无力追究,反而是这新政,让他有了警惕,再大的伤害已经不能挽回了,总不能让更多的伤害出现吧,现在的情况看来,还是先稳固了首辅之位比较重要。

    众人谢恩,便都告退而去。

    一场危机,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叶春秋没有留在宫中,却是随着人流一道出了崇文殿。

    “春秋。”走在前的王华驻足等着他。

    叶春秋徐徐上前,行礼道:“让泰山大人受惊了,春秋死罪。”

    王华摇头,故意放慢了步子,脱离了人群,方才背着手道:“这新政到底是什么意思,老夫怎么看不懂?这士人夸夸其谈者不在少数,你也曾是读书人,年少风流,指点江山容易,可真让他们来推选首辅,这未必是国家之福啊。”

    王华说出了自己的忧虑,显然,他是很不认同叶春秋的想法的,而事实上,庙堂上那么多老成持重之人,只怕也多是对此不以为然的,大家不敢反对,究其原因,还是只因为不想站在十几万生员的对立面,不想身败名裂,甚至将来遗臭万年罢了。

    叶春秋则是含笑道:“小婿这是要明哲保身。”

    “嗯?”王华满脸狐疑地看着他。

    叶春秋正色道:“敢问泰山大人,李公经三朝,素来以谋略着称,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又得到了读书人的鼎力支持,若以政争而论,小婿会是他的对手吗?”

    王华沉默了一下,才道:“李公的可怕之处就在于,他极少会犯错,他每一步都会瞻前顾后,虽是不露声色,很多时候却已是暗藏了杀招。春秋,你未必是他的对手。”

    叶春秋浮出浅笑道:“这就是了,这庙堂上的规则,本是暗斗,大家各自藏着自己的匕首,只要谁露出破绽,勐地一下,一刀子便戳过来,小婿对此倒也精通,可是想到要和李公争长短,小婿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还真未必是他的对手。既然在这个规则之下,我不是李公的对手,那么为什么我还要遵守规则呢?那么小婿的办法就是,重新制定一个规则,一个李公不熟悉,但是小婿却对此颇有几分研究的规则,在这新的规则里,小婿用丰富的经验,将其打败。”

    听着叶春秋自信满满地说完这番话,王华哑口无言。

    这个女婿,心思还真是越来越深了。

    所谓的新政,所谓的公推,你闹得轰轰烈烈的,原来就是为了这个?

    王华反而面露愠怒之色:“你怎可以一己之私而变国家的法度?这一切,只为了与人争权夺利?这不是君子之道,哎……”

    叹了口气,王华算是将叶春秋当做奸贼来看待了。

    叶春秋深看王华一眼,便道:“其实小婿未必只是为了自己,当然,保身的确是为了小婿的私心,可小婿也有自己的公心,小婿走到今日,小婿的这条路上,还只是小婿一人吗?不,时至今日,小婿的背后已经有太多太多依靠小婿谋生的人了,那么多的商贾,数十万甚至百万之数的匠人,还有………新军的生员,有这麽多的贩夫走卒,他们的身家性命,都维系在了小婿一人的身上,泰山大人,在旧的规则之下,他们地位卑贱,随时可能成为朝中诸公们讨好士人的祭品,前些日子,不就是有许多读书人反商吗?敢问泰山大人,他们为何反商,难道真的只是因为圣人的几句话吗?还是……真以为这天底下没有了商贾,没有了匠人,这天下就可以太平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零八章:争一争

    面对王华,叶春秋从来不会敷衍了之,这番话也算是他的真心话。

    而王华默不作声,他知道叶春秋还有后话。

    镇国府的力量来源于商贾,这是人所共知的事。

    可是商贾和士人不容,说是势同水火也不算是夸张,这毕竟是士人作为主导的世界,更有甚者,一个没有士绅背后撑腰的商贾,几乎可以随意被人生杀夺予,当然,前提是找到一个好的借口就可以了,毕竟是官字两张口,说你有罪,你还敢不认?

    随着商贾的买卖越来越大,尤其是一些大财阀,借助着镇国府完成了最原始的资本积累,他们的钱财已开始如滚雪球一样地增多,更有一些豪商,财富可谓是富可敌国,可正因为如此,反使士人对他们愈增了反感,这种厌恶的情绪经过酝酿,随时都可能爆发出来。

    这一次,或许还只是背后有人煽风点火,可是谁也无法保证,下一次会出现自发的反商情绪。

    叶春秋叹了口气,便接着道:“泰山有没有想过,为何士人对商贾如此仇视?其实小婿倒也有一些想法,这根源倒是未必来自于四书五经,要知道,秦汉之前,商贾的地位并不低,之所以如今日这般,只是因为商贾无用罢了。”

    “无用?”王华听到着叶春秋新奇的理论,倒是起心动念起来。

    叶春秋点头道:“不错,就是无用,商贾们需要士人,是他们需要得到士人的保护,只有得到了士人在地方上的影响,商贾们方才能安身立命,所以本质上,商贾们必须巴结着士绅,这种巴结过程之中,却是出现了一个问题,明明这个人财富更多,生活起居更是优渥无比,却偏偏要巴结着一个可能家中只有几百亩地的寻常秀才或是举人,明明一个县令,一年的薪俸也只是勉强地够衣食住行,再无多余的财富,假若他当真清廉,可能还要饿肚子呢,可若是不清廉,这贪赃枉法来的东西,也见不得光,哪里像是那些商贾一般,财富积累起来快捷无比,挥金如土,若是愿意高调,便是仆从如云的,也是大有人在。”

    “这就不免令人生出了不平之心,你巴结着我,得求着我才能平安,可是凭什么你过得比我殷实呢?”

    叶春秋看着王华认真倾听的神情,接着道:“于是商贾自然而然也就成了仕宦们随意轻视、鄙夷,甚至是随意欺凌的对象。”

    “现在要公推首辅了,情况却大是不同,首辅固然是由读书人来决定,可是要公推,想要让人知道候选首辅,击败他的竞争对手,那么就需要银子,而且需要大量的银子,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这银子靠读书人来出吗?他们是不肯出的,那么就能是让商贾们来了,如此,商贾们这时才有了利用的价值,你不肯给我好处,我便支持别人,用大把大把的银子将你彻底打倒。”

    “银子?还得要很多的银子?”王华皱着眉,觉得很不可以理解。

    可叶春秋理解就够了,在这个资讯还不足够发达的时代,候选的首辅想要增加胜率,就必须让自己的形象深入人心,那如何深入人心呢?

    叶春秋倒是没有在这个时候继续过多地去解释,因为叶春秋知道,这老泰山很快就会知道其中的玄妙了。

    公推之后,就意味着商贾可以借助自己的财力,在首辅的人选之中增加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最重要的是,到了那个时候,谁还敢继续制造反商的情绪?你若是继续反商,财力雄厚的商贾们就可以想尽办法将你拉下马来。

    叶春秋旋即轻笑道:“当然,眼下小婿却少不得要求到泰山的头上了,泰山大人,而今新政在即,公推首辅也只在旦夕之间,小婿希望泰山大人能够出面,与李公争一争,假若李公依旧还在位,那么小婿的所有算盘也就要落空了。”

    这话倒是令王华始料未及,王华诧异地道:“老夫?不,不可,老夫的名望比之李公远远不如,非是老夫不肯,实是没有可比性,李公的名望太高了,他毕竟是三朝元老,无论是资,还是人望,都不是老夫可以比的。”

    “可以试一试。”叶春秋不得不表现出信心十足的样子,鼓励道:“至少泰山大人的名声一向不错,我大抵算过,天下的读书人,支持李公的可能有八成,可至少还有两成是支持泰山大人的,虽然是差了一些,不过未必就没有机会逆流而上,反正真正的公推是在两三月之后才能有结果,这时间上,还能有很多作为呢!泰山大人,小婿走到了这一步,已是破釜沉舟了,若是让那李东阳继任首辅之位,小婿将来必定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叶春秋又怎么不知道王华一直将他视为亲儿子一样的对待,就冲着这份恩情,不说他与李东阳的恩怨,他都希望能将王华推向更高的成就。

    也因为知道王华对他看重,叶春秋故意地说得很严重,一副真让李东阳继续在位,他便要完的样子。

    王华听到叶春秋说支持自己的有两成,心里苦笑,八成和两成的区别,相差也过于悬殊了,这基本上就是飞蛾扑火,是自取其辱啊。

    可是看叶春秋一脸祈求的样子,王华终是不忍,没有再拒绝,而是道:“哎,你自己也说胜算不高,莫非你有什么主意?”

    叶春秋见王华的态度有了松动,立即打起了精神,道:“主意是有的,而且还有很多,李东阳最大的劣势,其实就在于对于公推的规则并不熟悉,他可以是一个合格的内阁首辅大学士,可是嘛……若论如何赢得人心,一百个李公,怕也及不上我,小婿在这上头有的是经验。”

    虽然有一点小小的吹牛,可是叶春秋多多少少,还真有几分信心,无论如何,不拼就没有任何的可能,至少拼过,就还是有机会的。

    (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零九章:运筹帷幄

    虽然叶春秋说得信誓旦旦,可是王华却还是很担忧。

    自己的名望和资,都远不如李东阳,真要拼,拼得过吗?

    王华忍不住道:“何不如请谢公出马。”

    谢公就是谢迁,在王华看来,谢迁的资和名声,只比李东阳差了一些,倒是比他更有一拼的资本。

    其实关于谢迁,叶春秋是有考虑过的,不过最后他摇摇头道:“非是谢公不成,而是谢公自刘首辅致仕之后,精力也是大不如前了,真要请他,他未必也肯,既要公推,则非要请一个精力旺盛之人不可,泰山大人正处壮年,才是最佳人选。”

    还要精力充沛?

    王华不禁哑然失笑,这倒说的好像是公推是要比武一般。

    这个女婿啊,什么都好,就是有些时候,有些时候……嗯,王华也说不上来,心里对他还是信任的,可是有时候,他出的主意,却又匪夷所思。

    叶春秋说动了王华,便匆匆地回到了自己家里。

    刚刚到家,便兴冲冲地叶东道:“请张晋、陈蓉来,还有,请邓兄也来,伯虎兄可在书房吗?”

    叶东看叶春秋急匆匆的样子,点头应是,便疾步去吩咐人去请张晋、陈蓉和邓健三人。

    说动了泰山大人,对于叶春秋整个计划来说,算是完成了第一步了。他现在倒真是精力充沛,整个人龙精虎勐。

    不过现在时间很急迫,决不容有失,自己策划了这么久,就是为了这场公推,可假若公推输了,那么就前功尽弃了,不只如此,还将反是为李东阳带来了更大的声望,那时,再重掌内阁,辖制百官的李东阳,才真正成为自己最大的心腹大患。

    所以……必须要赢,非赢不可。

    叶春秋匆匆到了书房,也不等陈蓉、张晋、邓健等人来,先和唐伯虎商量了起来。

    唐伯虎好不容易才听明白了叶春秋的意思,恍然大悟地道:“原来公爷做了那么多,就是为了这个公推啊!”

    接着,唐伯虎的眼眸变得闪亮闪亮的,道:“公推好啊,选贤用能,公爷此举,利国利民。”

    叶春秋直接的给了他一个白眼,心里不由吐糟,你特么的当然觉得好,你特么的就是读书人啊,想当初,你还是解元的时候,就没少做指点江山吹牛逼的玩意吧,总觉得好像天底下就你聪明,庙堂上的诸官都是尸位素餐,对吧,总觉得许多国策都不如你的意,对吧,你们读书人,不都如此吗?

    这时候叶春秋,似乎也忘了,他当初不也是读书人?

    当然,这些不是重点,叶春秋素来不爱说废话,拾重点道:“我欲请我的泰山与李公一较高下,伯虎兄以为如何?”

    唐伯虎这下子愣住了,沉默了一下,才皱着深眉道:“若是王公,只怕没有丝毫胜算啊。”

    叶春秋反是含笑道:“所以才要分析选情,你拿笔来。”

    叶春秋拿了唐伯虎递过来的毛笔,摊开一张白纸,开始写写画画,口里边道:“这天底下,最重要的是乡谊,同乡肯定是支持同乡的,所以江浙一带的生员,支持泰山的一定几率极高,除此之外,我的章程里设了个陷阱,即生员就可以参加公推,你看,新军三千多生员呢,这些乡党还有新军的生员,便是泰山大人的铁盘了,风吹雨打都不会动摇的。”

    唐伯虎连连点头,却还是苦着脸道:“可是这样算来,至多也就一成的生员而已,怎么跟李公斗?”

    是呢,天底下有功名的读书人,已有十四五万之数,单凭这些铁票,是完全无法撼动李东阳的,

    叶春秋道:“不错,可是天下的读书人,未必人人都拥戴李东阳,所以若是现在开始公推,应当还有一成人会支持泰山大人,这样的话,就有两成多的支持了,不过……我们不是还有时间吗?从现在开始,我便在这里开始建立泰山后援会,全力以赴,不过也从现在起,你可有得忙了,嗯,明日开始,你带人拜访镇国府的那些商贾,咱们先筹钱,筹很多钱,要雇佣一批人,专门待命。”

    “呀,要钱做什么?”唐伯虎这个反应和王华刚从叶春秋口中听到这个的时候如出一辙。

    他是真的很诧异,不是公推吗?公推是可以理解的,不就是比廷推参与的人数更多一些,这廷推也不见有人需要钱啊,倒是人脉更加重要一些。

    叶春秋只是神秘地道:“你很快就会知道了!”

    唐伯虎虽是好奇,但是叶春秋吩咐,他哪里敢不应,便道:“学生明日就去。”

    叶春秋用手抵着案牍,继续道:“现在暂先建起后援会来,其一,便是后援商会,专门筹款用;其二,便是后援公会,专门处理公文和来往的书信,随时掌握舆情,这最后嘛,便是诗会了,要将太白诗会的人都发动起来,筹款的事,你以我的名义来办,太白诗会那儿,有陈蓉和张晋,舆情和公文、书信,我亲自来办,总而言之,人力、财力、物力,都要汇聚起来。”

    唐伯虎忍不住咋舌,这和他想象的很不一样啊,难道这公推,不该是选贤吗?读书人不是心里都有一杆称吗?怎么听了叶春秋的一番话后,更像是要行军打仗似的。

    当然,既然叶春秋没有明说,他也不好再多问,这些年,他已经习惯了对叶春秋言听计从了。

    而这时,陈蓉、张晋和邓健都来了。

    邓健已经得知了消息,见到叶春秋,便一脸笑意地道:“哈哈,春秋,这新政应该是你的手笔吧!你真行呀,实是振奋人心啊,我听了之后,很是感慨,以公选而论首辅,确实不失为妙策。”

    张晋和陈蓉倒是还不知道公推的事,叶春秋便耐心地为他们讲解了一番。

    而后,叶春秋才道:“而今,诗会乃是重中之重,要让诗会动起来,诗会中,要专门寻觅一些骨干份子,专门负责诗会的运行,还有辅选之事!”

    (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一十章:典范

    看着张晋和陈蓉惊讶的表情,叶春秋算是习惯了,随即便又道:“不但要让那些骨干在社会里担任职务,还要给他们一些开销,甚至可以暗示他们,只要我家泰山成了首辅,将来他们会有诸多的便利。”

    陈蓉最先从惊讶中回神,道:“呀,你的意思是,还要发薪俸?这……虽说太白集倒也挣钱,可是……”

    叶春秋摇头道:“你别管,伯虎兄会去筹款的,总之,会有人来承担这个费用的。还有,太白集之外,还要另立刊物,就叫太白刊吧,嗯,里头的内容,我来把关,篇幅都不需太大,要请一些大儒来撰写文章,议论国政,噢,这太白刊,一文钱一张的卖。”

    显然,叶春秋又再一下吓着陈蓉了,陈蓉诧异不已地道:“这样便宜?这是要亏本的啊。”

    张晋也忍不住道:“若如此,岂不是卖一份就亏一份?一文钱,这跟白送有什么分别?”

    叶春秋早料到他们会有此反应,道:“所以我才说需要筹款,这都不是你们需要担心的事,眼下最重要的事,是力保我家泰山成为首辅内阁大学士,大家各司其职即可。”

    邓健一直在旁安静地听了,这时,也忍不住了,道:“春秋,我可要说一说你了,公推之事,牵涉国本,关系着万千黎民百姓,若是用这样的方法,岂不是……岂不是……”

    叶春秋白他一眼,道:“这就是我请你来的目的,你不用小动作,别人就会来打压你,这世上的事,来都是如此,难道邓兄真以为可以公正吗?那是书里才有的事,于我而言,我不在乎过程,我只需要满意的结果,邓兄,这些事,你都别管,龌蹉的事,自然我来做,我请你来,是担心用不了多久,李东阳就会借机吩咐御史们弹劾我的泰山大人,邓兄,你能袖手旁观吗?”

    邓健皱眉,本来他对叶春秋所提出的新政是很支持的,可是现在听了叶春秋的理念,他很不认同,甚至觉得叶春秋很是荒谬。

    不过叶春秋说起都察院的事,邓健便皱眉道:“御史们要弹劾,我虽是右都御史,却也不能干涉啊。”

    叶春秋笑道:“不,他们弹劾,当然不能干涉,可是他们能弹劾泰山,我们难道就不能弹劾那个在背后指使他们的人?”

    邓健很惯性地怒了,气冲冲地道:“我绝不做这样下三滥的事。这是指鹿为马,是颠倒是非黑白。你另请高明吧。”

    叶春秋当然是知道邓健的脾气的,能听自己说了这么多‘龌蹉’的计划,还没有翻脸,没有直接拿起砚台来给自己脑勺来一下,惩奸除恶,邓兄已经很给自己面子了。

    叶春秋连忙拉住他道:“若是我们要弹劾的那些劣迹都是事实呢?邓兄,我只希望借助你右都御史的身份,一切的罪证,我会请人搜罗,绝对真凭实据。”

    邓健看着叶春秋一脸的认真,那牛脾气倒是给慢慢安抚了下来,最后叹了口气道:“你……你们……哎……”又重重叹口气,朝叶春秋作揖道:“春秋,告辞。”

    一甩手,邓健竟是直接地走了。

    留在书房里的唐伯虎等人都默然了,虽是不是第一回领教了,可除了叶春秋,其他人还真是受不了邓健的性子。

    在大家面面相觑之际,叶春秋道:“噢,我还有事要交代,张兄……”

    一旁的唐伯虎道:“公爷,要不要追邓大人回来,他……”

    叶春秋摇头,倒是勾起浅笑道:“你放心,我晓得他的性子,他是想要做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不过……他迟早还是会帮忙的,他是外刚内柔的人,现在不必逼他太紧。”

    叶春秋说着,又开始布置起来。

    这是大明第一个后援会,一切都以公推选举为目的,叶春秋为首,邓健、陈蓉、张晋这些人为副。至于如何招揽人手,却也多的是,叶春秋现在需要各种的人才,除了读书人作为帮手之外,还需一群怪才,比如……

    叶春秋道:“伯虎兄,你认得化妆师吗?”

    “啊……什么?”唐伯虎给难住了,一脸迷惑地道:“这……这是什么?”

    叶春秋自嘲一笑,想了想,才找到了一个切当的说法:“去请一个给戏班子化妆的来。”

    现在有太多的事了,不过对叶春秋来说,这个化妆,却是重中之重。

    叶春秋当晚便带了一个雇请来的化妆师到了王家请见王华,王华刚要睡,听是叶春秋来了,却也不得不在厅中见他。

    叶春秋先仔细端详了王华一眼,方才道:“泰山,我是来给你修容的。”

    “什么?”王华感觉自己的思维变迟钝了,这是什么意思?

    叶春秋却是道:“有些事,确实费解一些,不过不打紧,总而言之,泰山从现在开始,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泰山了,泰山大人现在是读书人心中的典范,要存在于读书人的心中。嗯,泰山大人的眉毛稀松了一些,眉毛稀松,不能给人庄重的印象,要将这眉化浓一些,如此,才显得老成持重。”

    那化妆师并没有带化妆的用具来,这一次主要是来负责记录的,然后大致地制定出一个化妆的方案,之后就按妆容来画。

    王华还是弄不明白叶春秋要闹那样,却是被叶春秋盯着看,觉得渗得慌,面上顿时变得不自然起来了。

    此时,叶春秋又道:“胡子黑白掺杂,显得略老,不像精干的样子,这长须,需染黑。”

    “这……不可……”王华气得想吐血,他终于听明白了一件事,是要动他的脸?

    叶春秋确实正色道:“泰山大人,非如此不可,我们现在是在问鼎首辅之位,不容的半分的马虎,人对一个人的印象,往往最初起于外貌,请泰山大人不要任性。”

    任性?

    王华哭笑不得。

    不等王华反对,叶春秋便又道:“泰山大人的嘴唇略薄,可惜不能增厚,不过无妨,泰山大人,往后嘴唇要抿着,笑不露齿,方才显出贵气。”

    (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崩溃了

    王华的眉头越皱越深,连额头都给皱出了许多道深痕。

    叶春秋此时却又道:“皱眉固然显得有几分威势,可皱得太过,反是令仪容不好看,甚至令人感觉难以相处,还有,往后泰山大人出门在外,除了必要的朝会,都需要准备纶巾儒衫,官服是不可穿了,这样使人产生疏离感,这儒衫,半新半旧为好,既使人生出亲切之色,又不失两袖清风的本色。”

    看着王华,叶春秋很显然是将王华脸上的郁闷忽略掉了,想了想,又道:“若是会客,似泰山大人这样坐着可不成,身子前倾的厉害,威仪不够,需像我这般。”

    说着,叶春秋给他做了一个示范。

    可是随即,叶春秋又摇头道:“若是后仰了一些,又显得不近人情,嗯……泰山,若是见到了晚生后辈,你需微微前倾,如此,显出对后辈的亲切,若是所见的是同同僚亦或者是老书生,却需后仰,增加一些威仪,才能使这些年长者生出敬仰之心。”

    王华拼命咳嗽起来,见鬼了啊这是,他只能忙是提起茶盏要来喝好掩盖他尴尬起来的心情。

    “不可以如此。”叶春秋又突然道:“泰山大人,若是会客,喝茶万万不可这样直接喝,显得太轻……嗯,太轻飘飘了,使人觉得轻浮,需先抱在手里,捂了小片刻,再轻抿一口。”

    王华眼睛瞪大了,道:“我……我……”

    叶春秋叹口气道:“泰山大人,也就吃这几个月的苦而已,熬过了这几月,大局可定,噢,还有,往后啊……”叶春秋朝化妆师道:“往后本公爷的泰山大人出门,要特意给他靴上沾一点灰尘,这样才显得泰山大人是个勤干之人,能够体察下情,而非坐而论道之辈。”

    “还有,一旦泰山大人被人问及,为何要出来参选首辅,泰山大人打算如何回答?”

    王华吹着胡子道:“怎么答,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